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漫川鎮有多少人口
擴展閱讀
福州哪裡可以買金不換 2025-04-23 05:55:24
廣州到廊坊ems多久 2025-04-23 05:52:54

廣州漫川鎮有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5-04-23 02:44:57

1. 漫川縣漫川風景

山陽八景之一的漫川關,風景獨特,山環水繞,東有高峻的龍山,北有雄偉的鶻嶺,西南有壯闊的鄖嶺,金錢河、靳家河穿境而過。這里的氣候溫暖濕潤,適宜柑桔、稻米、芝麻、桐油等農作物的生長。

漫關鎮位於街道,全鎮包括漫川關街等8個村民委員會,共有2491戶9500人,其中回民約百人,他們多是南方人,講究禮儀,能言善辯,語言流暢婉轉,如歌般悅耳。

漫川街道狹窄,由石條石塊石子鋪成,兩旁的民宅多以木板為牆,房屋小巧玲瓏,上有一層閣樓,繪畫山牆,翹龍鳳角,明鏡懸頂,古色古香。街道每天都有集市,商鋪眾多,延續著「男人下田,女人擺攤」的傳統習俗。汽車站連接山漫公路、色漫公路、漫津公路,交通便利。

古鎮漫川關古風猶存,新貌迷人,被譽為「漫川關,景色鮮,不似江南勝江南」。在漫川鎮前店子村的土地嶺下,山中有一個「千佛洞」,建於武周永昌年間,洞深7.5米,寬近5米,高2.6米,三面摩岩,皆有佛像神台,紅磚砂石上雕造立體石佛近千尊,主佛高3尺許,小佛高不盈尺。洞外有民國二十二年建的多角牌樓、左右廂房和照壁花牆構成的小寺院。在洞坎之下開闊地有清康熙十九年修葺的竹林寺院和舞榭歌樓,與千佛洞聯為一體,充滿詩意。

在千佛洞西不足一里的前店子村回龍寺組,有一個古跡「砧子石藏經洞」,長、寬各5米,蜀僧超古於清康熙六年(公元1664年)將460卷經書藏於洞中,到1774年被盜,今藏經洞與千佛洞和偏西里許的蠻王洞、朝陽洞成為漫川關旅遊區的璀璨明珠。

2. 漫川關鎮歷史沿革

漫川關歷史悠久,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其歷史沿革可以追溯至春秋時期,那時這里是蠻子國的地盤。戰國時期,楚國頻繁通過此地,秦楚分界碑至今猶存。北朝西魏廢帝二年,即公元533年,漫川縣在此設立,北周保定三年,即公元563年,又被並入豐陽。明清兩代,水運發達,諸多會館和建築在此興建,如船幫會館、湖北會館、武昌會館、騾幫會館、武聖宮等,如今均被列為保護文物。


1950年,漫川關鄉(1953年改鎮)與萬福鄉、同安鄉、蓮花池鄉、松林鄉(1953年改為松樹坪鄉)設立。1958年,這些區域屬超英、長溝等公社管轄。1961年,漫川關公社、萬福公社、同安公社、蓮花池公社、松林公社建立,1983年改為漫川關鎮、萬福鄉、同安鄉、蓮花池鄉、松樹坪公社。1996年,漫川關鎮面積45平方千米,人口1萬人,轄8個行政村;萬福鄉面積24平方千米,人口0.2萬人,轄3個行政村;同安鄉面積35平方千米,人口0.3萬人,轄5個行政村;蓮花池鄉面積33平方千米,人口0.5萬人,轄5個行政村;松樹坪鄉面積43平方千米,人口0.4萬人,轄8個行政村。


1997年,同安鄉與萬福鄉並入漫川關鎮,松樹坪鄉並入蓮花池鄉。2010年,漫川關鎮轄1個居委會、1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街道村;蓮花池鄉轄6個行政村,鄉政府駐蓮花池村。2011年,蓮花池鄉並入漫川關鎮。


漫川關鎮的歷史沿革充分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地理戰略價值,其豐富的歷史遺跡和文化遺產,至今仍為人們所稱道和保護。


(2)廣州漫川鎮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漫川關古鎮,位於陝西省商洛市山陽縣東南,距縣城95Km。該鎮歷史悠久,春秋時為蠻子國;戰國時楚至方城經此通過,秦楚分界碑今還尚在;南宋時,是宋金雙方反復爭奪的迂迴戰場。明清兩代,這里水運發達。鎮域面積104平方公里,總人口 13956人。葯材資源豐富,形成了以薯芋為主,其它中葯材品種合理配置的中葯材產業帶,種植面積達2.15萬畝。域內名勝古跡眾多。清光緒十二年修建的騾幫會館,為四水歸堂式清代磚木建築,建築工藝別具一格,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近代曾發生過關繫到紅四方面軍生死存亡的漫川關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