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疫情期間如何進入廣州
擴展閱讀

疫情期間如何進入廣州

發布時間: 2022-04-28 19:45:12

㈠ 疫情期間重慶到廣州可以去嗎

疫情期間重慶到廣州可以去嗎?回答:詢問當地社區工作站和你要去的目的地,省、市、區即疫情期間重慶到廣州市區的疫情防疫指揮中心辦公室,他們會告訴你是否可以。我認為你每天出行前查看全國疫情通報,查看當天或者前一、二天的情況,再決定是過去。你最好出發前也要對自己進行核酸檢測,你去任何地方連續三天都是核酸檢測陰性,去到對方當地都會比較好結果。如果過了72小時核酸檢測就不要去目的地了,到時有可能隔離。

㈡ 疫情期間東莞可以開車去廣州華農嗎有什麼條件

按照目前廣州、東莞兩地的防疫政策,若是採用自駕車的形式從東莞開車前往廣州華農,不必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及穗康碼粵康碼綠碼等證明材料,像往常一樣直接開車過來就可以了。不過目前廣州市內的絕大部分高校都在實行封閉管理,外來人員一律不準入校,若要入校建議提前向華農方面申請報備處理,以免耽誤行程。
如有用請採納。

㈢ 現在疫情可以去廣州嗎

進入廣州的最新疫情防控政策。1.對從省外來(返)穗人員實施核酸檢測3天2檢(至少間隔24小時)和11天自我健康監測,前3天原則上「兩點(居住點和工作點)一線」,不乘坐公交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不聚集、不聚餐。2.對近14天內有本土疫情報告的地級市(盟、州、直轄市的區)旅居史的來(返)穗人員,實施3天居家健康監測 11天自我健康監測(第1、3、7、10、14天監測新冠病毒核酸),前3天非必要不外出,不返崗返校。3.對有高風險地區所在縣(副省級城市和地級市的區、縣級市,直轄市的街道)旅居史、對有中風險地區(或經評估需參照中風險地區管理的)及所在鄉、鎮、街道(直轄市的社區)旅居史的來(返)穗人員實施「居家隔離14天」,(時間從離開所在地級市、盟、州、直轄市的區開始計算,下同),在第1、3、7、10、14天開展核酸檢測。14天內有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旅居史的來(返)穗人員需提供「健康碼」綠碼和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4.對有高風險地區旅居史來(返)穗人員實施「集中隔離14天」(時間從離開所在地級市、盟、州、直轄市的區開始計算,下同),在第1、3、7、10、14天開展核酸檢測。5.對上海來(返)穗人員,廣州有居住地的,實施居家隔離7天 7天自我健康監測,期間第1,3,7,14天採集核酸檢測。對於廣州無住所需要在穗過夜的,由發現地區防控辦統籌交通等部門監管送至屬地專門酒店(不和入境人員隔離酒店混住),費用自理,有離穗計劃時,由屬地防控辦協調交通部門送至交通站場。有上述旅居史的來(返)穗人員抵穗後12小時內主動向社區(村)、單位、酒店賓館報告,並配合做好相應健康管理。在穗核酸檢測尚未獲得結果之前,建議居家不外出,避免不必要的人群聚集。

㈣ 疫情期間,東莞4月1號可以從高速進入廣州嗎

你可以咨詢當地的防控部門,如果廣東是低風險的話,就可以去上高速

㈤ 現在疫情可以去廣州嗎

現在疫情能盡量不去就不去廣州,如果實在因為工作生活需要,做好接種疫苗工作和出門做好防護。
一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扎推堆、保持一米線」等良好生活習慣。二是接種新冠疫苗,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預防傳染病的有力手段,為了保護自己、保護家人和保護社會,我們積極接種疫苗,盡快建立起人群的免疫屏障。三是做好健康檢測,如果有發燒、咳嗽、嗅覺、味覺異常等身體不適,請到正規的發熱門診就醫,在就醫過程中要做好個人防護,並主動告知14天內的流行病學史。四是如果非必要不要去中高風險地區,如需前往必須做好個人防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三十條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和采供血機構及其執行職務的人員發現本法規定的傳染病疫情或者發現其他傳染病暴發、流行以及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時,應當遵循疫情報告屬地管理原則,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或者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內容、程序、方式和時限報告。
軍隊醫療機構向社會公眾提供醫療服務,發現前款規定的傳染病疫情時,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報告。第三十九條 醫療機構發現甲類傳染病時,應當及時採取下列措施:
(一)對病人、病原攜帶者,予以隔離治療,隔離期限根據醫學檢查結果確定;
(二)對疑似病人,確診前在指定場所單獨隔離治療;
(三)對醫療機構內的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採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
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醫療機構採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
醫療機構發現乙類或者丙類傳染病病人,應當根據病情採取必要的治療和控制傳播措施。
醫療機構對本單位內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場所、物品以及醫療廢物,必須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實施消毒和無害化處置。第四十條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發現傳染病疫情或者接到傳染病疫情報告時,應當及時採取下列措施:
(一)對傳染病疫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根據調查情況提出劃定疫點、疫區的建議,對被污染的場所進行衛生處理,對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採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並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疫情控制方案;
(二)傳染病暴發、流行時,對疫點、疫區進行衛生處理,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疫情控制方案,並按照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採取措施;
(三)指導下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實施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組織、指導有關單位對傳染病疫情的處理。

㈥ 現在疫情還能去廣州嗎

截止於2021年7月1號,在做好個人防護的情況下,是可以前往廣州地區的。

在人口密集的地方一定要戴好防護型口罩,醫用N95最佳,如果暫時不戴可以裝進封口袋中,避免污染。

注意,普通人使用防護型口罩不必一次一換,在使用4-6小時以上再進行更換,但一次性口罩不可重復使用,使用過後請包好丟棄。

疫情期間的個人防護介紹如下:

在接觸公共區域(扶手欄桿、座椅、飲水器、電梯、小桌板等)之前用酒精棉片擦拭區域,即使消毒過後也不要用手觸摸口鼻眼。摘掉口罩。摘口罩時請注意,避免用手接觸到口罩的內外兩面,防止手被污染。

換下衣服,衣物消毒清洗,在通風處晾曬,注意保暖;認真洗手,須使用洗手液在流動的水下清洗;打掃屋內,開窗通風,建議用84消毒液、75%的酒精擦桌面、地面、傢具等,進行全面消毒。

㈦ 因疫情防控需求,廣州天河城暫時封閉,在公共場所該如何做好防範

一、當我們在這些公共場所購物時,例如商場、超市、廣場、購物中心等地方。我們作為消費者首先應該確保自己戴好口罩,做好防範措施。其次,我們在購物時,應當優選選擇自助購物服務,這樣可以減少和他人近距離接觸的時間和機會。另外,如果消費者們的確要排隊付款,那麼請各位一定要記住排隊時,人與人之間一定要保持安全距離,並且在付款時盡量不要使用現金支付,多用二維碼付款。

公共場所人群密集,空氣渾濁,是最容易傳播病毒和感染病毒的地方。因此,每個人一旦去公共場所,千萬要提前了解公共場所的疫情防控措施。

總的來講,在公共場所的防範措施主要包括了這幾點:保持安全距離,戴好口罩,減少聚集,減少交流,合理控制停留時間。

㈧ 我是武漢的在疫情期間到廣州上大學需要哪些手續

你從武漢去廣州上大學,首先必須要有核酸檢測報告。帶著你的入學通知書和隨身用的物品。就可以。去學校報到了。

㈨ 廣州火車站進站要求

【法律分析】
在廣州火車站進站不需要提供核酸檢測證明,攜帶口罩和身份證,憑「粵康碼」或者「穗康碼」綠碼自由出行。但是中高風險地區人員需要從廣州火車站進入廣州的,必須憑「粵康碼」或者「穗康碼」綠碼、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出站,出站後還需要集中隔離7天、居家健康檢測7天。
疫情期間乘坐火車注意事項:
一、進出站須亮「健康綠碼」通行
廣州站對進站候車、到達出站的旅客進行「健康綠碼」查驗工作。如遇老人機、手機沒電、無微信等無法出示健康碼情況,廣州站進站口均配備「健康防疫核驗系統」,刷身份證即可顯示健康碼。
二、嚴格落實100%體溫檢測
進、出站口均配備全自動紅外電子測溫系統,做好旅客100%體溫檢測,所有發熱人員(體溫37.3℃)將引導到就近發熱門診就醫。
三、保持適當距離
購票、進站、檢票時請保持有效距離,有序乘車。請廣大旅客出行前及時了解出發地和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合理安排行程,在旅途中加強個人防護,少聚集、勤洗手、戴口罩,共同營造健康安全的出行環境。
【法律依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四十二條 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立即組織力量,按照預防、控制預案進行防治,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必要時,報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決定,可以採取下列緊急措施並予以公告:
(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劇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動;
(二)停工、停業、停課;
(三)封閉或者封存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公共飲用水源、食品以及相關物品;
(四)控制或者撲殺染疫野生動物、家畜家禽;
(五)封閉可能造成傳染病擴散的場所。
上級人民政府接到下級人民政府關於採取前款所列緊急措施的報告時,應當即時作出決定。緊急措施的解除,由原決定機關決定並宣布。

㈩ 疫情期間去廣州需要什麼證明

法律分析:可能需要核酸或者進行隔離,個人需要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領導傳染病防治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傳染病防治規劃並組織實施,建立健全傳染病防治的疾病預防控制、醫療救治和監督管理體系。

第六條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主管全國傳染病防治及其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傳染病防治及其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傳染病防治工作。軍隊的傳染病防治工作,依照本法和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衛生主管部門實施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