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廣州市第十三中學怎麼樣
廣州市第十三中學是一所很好的學校,學校設施完善,以下是學校的具體情況:
1、校園環境
廣州市第十三中學是一所具有百年底蘊且擁有兩個校區的完全中學。學校位於廣州市著名的文化教育街-文德路,校園環境幽雅,翰墨飄香,承載了百年的育人重任。
高中部地處番山之中,秉承了廣東文化的英氣。初中部坐落在禺山附近,兩校區優越地理位置彰顯了學校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人文積淀。
2、學校設施
學校對校園全面規劃,重新設計並建造了形態優美,寓意豐富的學校大門,改建了實驗室,對體藝綜合樓進行功能的改造。學校在各間課室和教學專用室都建有多媒體教學操作平台,極大地優化了課堂教學條件。整個校園環境幽雅,整潔美觀,綠樹參天,鮮花常開。
學校辦學理念
學校以「繼承、和諧、創新」為辦學理念,以「樹正氣、講和諧、重規范、強基礎、促質量、創效益」為辦學方向,在規范中求和諧,在和諧中求優質,在優質中求創新,在創新中求發展。
以「全員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的三全德育管理模式,全面推行素質教育,逐步形成 「奉獻、勤奮、自信、自強、創新」的校園精神,走出了一條「以德立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和諧發展」的新路子。
以上內容參考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政府-廣州市第十三中學簡介
❷ 請問廣州市南武中學 廣州市第十三中學 和廣州市第109中學 這三所學校怎麼樣!介紹一下學校的學習氛圍!
南武中學:
廣州市南武中學位於秀麗的珠江南岸、同福中路海幢公園旁。1901年春,在河南龍溪首約成立"群學書社",後轉遷於海幢寺園照堂,易名為"南武公學會"。"公學會"在園照堂附殿開一課堂,招收"公學會"同仁子女共12人就讀,取校名為"南武兩等小學堂"(這也是廣州歷史上第一間男女同校學習的學堂),這便是南武中學的前身。1905年3月3日"小學堂"開學,並向廣東省學務處呈請備案,1906年10月28日正式批准,首任校長為謝國華先生。 廣州市南武中學北校區正門鳥瞰解放後於1952年學校由廣州市人民政府接辦,先後改辦 "廣州市財經技術學校"、"廣州市財政學校"。1954年復辦完全中學,定名為"廣州市第十九中學"。1960年經市政府批准,與"市33中學"、"龍溪南小學"兩校合並,定名為"廣州市實驗學校"(當時全國十間實驗學校之一)。"文革"期間學校易名為"廣州市第58中學"。1984年11月復名為"廣州市南武中學"。1996年2月學校被批准為"廣州市一級學校"。2002年12月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 學校以"南武"命名,其理由有:①"南武城"是周代文章典制,代表古代文明;②"南武"是廣東省城最古的名稱,是廣東人親手建立的名城;③"南武"二字最能代表粵人英爽、文明、勤勞、勇敢、堅忍等優良性格。
基本情況:
櫛風沐雨,滄海桑田。經過歷代南武人的艱苦創業,如今的南武中學,已成為鑲嵌在珠江南岸一顆璀璨的明珠。學校分南北兩個校區,佔地共3.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7萬平方米,在校學生3000餘人。校園環境幽雅,古樹參天,綠樹成蔭。學校有一流的教學設施設備:千兆校園網路系統、100個電教平台、初顯「智能校園」雛形;歷史室、音樂室、心理輔導室……的設計、裝潢、配置,領廣州學校之先;藏書15萬多冊的圖書館完全實現了信息化管理。
師資隊伍:
學校有一支優良的幹部教師隊伍:領導班子結構合理,具有創新精神;181名專任教師中,30人具有碩士學位或取得研究生課程班進修獲結業證書,有50廣州市南武中學北校區校園人分別被聘任為市、區級教育學會專業委員會會長、副會長、理事和學科教研員等,成為學校學科或教育科研的帶頭人。
辦學特色:
學校秉承百年校訓「堅忍、奉公、力學、愛國」 ,在長期的教改和科研實踐,提煉出了「育人為本,拓展潛能」的教育理念,創造了「拓潛教育」的辦學特色。南武中學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和優秀的革命傳統。上世紀早期發生在廣東的許多著名的歷史事件,都留有南武學生的英名,如「省港大罷工」中的溫健公、「黃花崗起義」中的潘達微、「南京湯山狙擊戰」的李冠那、中國運動員在國際競賽中獲得第一塊金牌的是該校早期學生陳彥、校友譚天度是中國共產黨黨齡最長的黨員之一、被國家領導人譽為開創中國歷史新紀元的世紀松、校友梁焯輝是我國乒乓球第一代掌門人。 早年的教育部部長黃炎培曾稱譽當時的南武「體育固馳名於南國,文化亦推重於中原」,並將廣州的南武和天津的南開並稱謂「北有南開,南有南武」。目前,學校有 78人承擔國家級、省級和市級教育科研重點課題。上世紀六十年代,學校進行了「十年一貫制」的學制改革試驗;七十年代,學校進行了以「撥亂反正,規范辦學行為」為主題的教改試驗;八十年代進行了以「注重雙基,提高教育質量」為主題的教改試題;九十年代初期,學校進行了「初中整體改革試驗研究」 ;九十年代中後期,開始探索「拓潛教育」模式的專題研究,十年的研究積累,已形成了「一個目的,二個支柱、三個階段、四個操作要素」完備、科學的「拓潛教育」理論體系。一個「人人搞科研、層層有課題、年年有成果」的科研格局在學校已基本形成。學校還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成功地創辦了國有民辦學校——南武實驗學校(我的畢業學校),為海珠區教育局進行辦學體制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經驗。
學校成果
學校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教育質量高。近年高中畢業班8次評為廣州市一等獎;初中中考成績連續多年穩居全市前茅,多次獲初中畢業班工作一等獎。高中升大率為99%,重點大學升學率超過30%。學生黃曉明、張遠超曾獲廣東省高考理科狀元。2006年高考中梁兆豪同學以900分成績奪得省地理狀元。高考超800分就有郭仲傑等13人次之多。趙之能、黃佳敏、張衛華、梁穎琦、陸偉斌、李翠瑩、譚麗娜、譚天慧、吳宇罡、余茗、何錦璋、曾浩、李彪等同學高考單科成績進入全省前70名,其中陸偉斌同學化學單科成績名列全省第17名。每年都有學生參加全國英語、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競賽獲得獎勵。 體育的傳統項目有游泳、籃球、乒乓球、射擊、羽毛球等,有多位同學分別獲得國際國家省市區的獎項。蘇健翔、黃兆林、黎振軍、周智勇在國際航海模型競賽中先後奪得世界冠軍;梁艷華在1991年榮獲首屆世界武術錦標賽女子南拳冠軍;張潔雯在2004年的第28屆(雅典)奧運會上勇奪羽毛球雙打金牌,謝杏芳也在多次國際羽毛球比賽中榮獲冠軍。學校先後獲得多項的榮譽稱號: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教育科研先進集體、廣東省中學生先進業余團校、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學校、廣東省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廣東省特級檔案綜合管理單位、廣州市文明單位、廣州市教育系統先進單位、廣州市教育工會優秀教工之家、廣州市三八紅旗集體、廣州市大中學校先進學生會、廣州市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學校、廣州市安全文明校園、廣州市城市管理工作先進集體、廣州市教育科研示範學校、廣州市衛生模範單位、廣州市健康促進銅牌學校、廣州市軍訓工作先進單位、海珠區先進基層黨組織、海珠區教育系統先進單位、海珠區「十·五」科研先進單位、海珠區青少年科技教育先進單位、海珠區體育工作先進單位、海珠區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單位等。 如今走進"南武"校園,人們感覺到不僅是校園,更是樂園、花園!
十三中學:
學校簡介
廣州市第十三學前身為私立教忠中學,創辦於1902年,著名民主志士朱執信先生為教忠中學的第一屆學校園風景生。1953年學校正式改名為「廣州市第十三中學」,先後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學校位於著名的廣州市文化教育中心區域文德路,環境幽雅,翰墨飄香,底蘊豐厚;是一所完全中學。學校兩個校區,高、初中共教學班43個,學生2068人。教職員168人,專任教師125人,其中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3人,廣東省南粵教壇新秀1人,廣州市模範教師1人,高級教師34人,碩士研究生和研究生課程30人。
學校改革
自改革開放以來,學校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學校對校園全面規劃,重新設計並建造了形態優美,寓意豐富校園風景的學校大門,改建了實驗室,對體藝綜合樓進行功能的改造。2007年底將興建100米直線跑道以塑膠運動球場。在爭創省一級學校過程中,對各教學功能室進行全面的設計與裝修,以滿足新課程對教育教學的要求,學校在各間課室和教學專用室都建有多媒體教學操作平台,極大地優化了課堂教學條件。整個校園環境幽雅,整潔美觀,綠樹參天,鮮花常開。 隨著辦學條件的改善,學校在堅持教育教學改革,構建、實踐「激勵教育、自主發展」模式,在推行素質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
所獲榮譽
學生參加全國、省、市級各類學科競賽累計獲得過600多項次獎勵,其中1999年以來,我校連續三年組隊參加廣東省 「頭腦奧林匹克」競賽獲一等獎,參加第十二屆中國上海「頭腦奧林匹克競賽」獲特別獎。2006、2007年學生們參加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全國「華羅庚杯」少年數學決賽獲全國二等獎等獎項,初中學生美術作品還在《廣州日報》教育專欄中展示。 1988年全省完全中學分類檢查中,受省教育廳表彰的全市唯一一間市屬普通中學 1994年10月,廣州市人民政府,廣州市教育委員會正式批准為首批的「廣州市一級學校」 1997年和1998年分別被評為廣州市、廣東省首批 「綠色學校」 2001年獲高中畢業班工作評估一等獎; 2004年高中、初中畢業班工作評估雙一等獎,高考升學率逐年提高,重點、本科比率均超市下達的指標數,實現100%升學。 2006年 榮獲廣東省一級學校稱號
學校歷史
清朝光緒時期
光緒二十七年(1901)八月,清廷鑒於內憂外患日益嚴重,下令廢科舉興學堂,把興學育才作為當務之急。1902年,在籍翰林丁仁長、吳道鎔,舉人汪兆銓等紳士,籌建一所「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面向廣府各縣招生的新式學堂。辦學經費以廣府學宮明倫堂管轄的惠濟義倉每年捐撥白銀9600兩為主,輔以各縣明倫堂或冊金局等紳民社團的集捐,採用捐款與學額掛鉤的辦法,共籌得開辦費19297兩。1902年,在廣府學宮孝弟祠(今廣州市第十三中學)創辦了中學規制的教忠學堂,翰墨池(今蓮塘)南邊的明倫堂也可隨時借作講堂。與康有為創辦的、至今仍受到高度評價的萬木草堂舊址--仰高祠相距很近。(萬木草堂1893年冬由衛邊街遷此,1898年停辦,約在今文德路華師大接待站一帶。)光緒二十八年二月,「教忠」在貢院(今省博物館)招考,一時官紳畢集,總督陶模、巡撫德壽、學政(後改稱提學使)文治等「會同招考」以表重視,由學政親定甲乙以示公正。第一期考取54名,「皆一時之選」,朱執信(大符)榜上有名。七月開學,連同其他學額約有百餘名學生。由丁仁長為監督(相當於校長),經督、撫等向朝廷奏請立案。這是廣東較早興辦的學堂之一。� 光緒三十二年(1906),廣東興學熱潮日趨高漲,但欠缺師資,經學政同意改辦初級師范,稱教忠師范學堂。以孝弟祠為校務處,在翰圃的空地上建講堂和宿舍。分四種學額:一是通額,由惠濟義倉每年捐款項下招考60名,免收學費,全省士子均可投考。二是公額,各縣明倫堂、冊金局等每捐銀100兩可占該縣學額兩名,免收學費,多者類推。三是義額,凡士紳捐銀500兩以上者,永給學額一名,免費入學。四是附額,因額滿未錄取,每年繳費24兩可作「附學」生。當時風氣初開,各縣多未設學堂,都樂於捐助。� 課程有經學、史學、外語、算學、理化、體操等科目。教學儀器向日本購買,圖書則靠捐贈與購買。丁仁長能「事必躬親,誘掖後進,視學生如弟子,規模宏遠」,甚獲好評。1901~1904年是科舉考試與學堂並存時期,許多「教忠」學生參加了科舉考試,考取秀才的為數不少,其中梁鳴皋、梁鳴治兄弟同時考中舉人。這無疑是新舊交替時期的怪現象,在「教忠」尤為突出,但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出「教忠」學生舊學根底深厚,文筆優長。宣統年間,學部規定「畢業考試復試法」,各府、縣學堂畢業生要由省的學使復試;因「教忠」直轄於提學使,畢業考試時,派員監考,可免復試。例如,1909年,教忠師范生畢業考試,被梁啟超譽為晚清「詩界革命之巨子」的丘逢甲,當時就以廣東學務公所議紳的身分「會同考試」。據仁長記載,從1902~1911年,共有五期畢業生,共2000人,其中師范生1200人,中小學生各400人。那時「教忠」的師范畢業生,各縣學堂爭相延聘。�
辛亥時期
辛亥(1911)革命後,丁仁長自動離職,由汪兆銓繼任。學堂改稱學校,曾一度被改稱「廣東公立師范學校」,後經汪兆銓等上書省民政廳長並轉呈教育部,認為一向是「民捐民辦」,屬私立性質,最後同意復稱教忠師范學校。但「教忠」兩字並沒有因帝制的推翻而更改,學堂的創辦者的確希望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忠君衛道」,但「忠」的含義較廣泛,如《孟子·滕文公》「教人以善者謂之忠」,《說文解字》「忠,敬也」,所以「教忠」沿用了50年。�
民國時期
民國建立的頭10年,時局不穩,「校款樣舍,屢感飄搖」(金曾澄語),學校沒有什麼發展。據官方的史料記載,1913年,在校生只有134名,教師9名;1921年6月,在校生是185名,教師20名,畢業生則有341名。1923年改辦初級中學,1928年8月,增辦高中師范科。1931年分為高初中男子部和女子部及附屬小學,繼續辦高中師范科。1932年12月,教育部頒《師范學校法》,規定私人或團體不得辦師范學校,「教忠」在次年改為「私立教忠中學」的可能性較大。據1934年統計,學校的建築面積約40000方尺(舊制,下同),其中有教室、辦公室、實驗室30多間,還有學生宿舍(當時有寄宿生140人)、禮堂(約3000方尺)、圖書館(約1000方尺,圖書8000冊);空地面積約28080方尺,其中有操場(約20000方尺)、園藝實習場(約1000方尺)。儀器標本約值2500元。1935年辦高初中完全中學,是「教忠」全盛時期。高初中和附小共有67個班,學生達3000餘人。� 民國年代對學校影響較大的事情是1919年廣州的馬路建設。市政公所要把府學東街開辟成文德路,要把「教忠」緊靠府學東街的教室、宿舍、操場拆建成馬路。幸好在市政公所當「坐辦」、主管廣州拆城築路的曹汝英,曾在教忠學堂當過數學教師,經汪兆銓校長多方斡旋,市政公所給「教忠」開創了「賠償補建」的先例,在原廣府學宮的貫道門(今學校的西北部)補建教室、宿舍,在番山(又稱龜崗)右旁補建操場。原設在名宦祠(介於翰墨池與仰高祠之間)的附屬小學也因拆平築路,亦在貫道門附近的「深柳書室」舊址補建附小教室。學校師生原由崇聖殿(今中山圖書館南邊)後、番山旁進出,不太方便,於1926年在文德路增闢側門。�
日本侵華時期
日本侵華戰火擴大,廣州的學校紛紛外遷,但「教忠」的負責人卻沒有外遷的打算,曾發出「城存與存城亡與亡」的豪言壯語。但現實是殘酷的,廣州淪陷前幾天被迫停課,使數十年來購置的圖書儀器等教具在日偽統治時期損失殆盡。廣州淪陷後,金曾澄等在澳門籌設分校,艱苦備嘗,有條件的「教忠」學生都陸續到了澳門復課,又招收當地的學生,一年後中小學生已達1000餘人。澳校校長由學校董事長金曾澄暫兼。1942年初,金曾澄回內地任新職,校董會舉朱葆勤繼任。教務主任沈芷芳也由澳門轉入內地,在鬱南連灘鎮另設一分校以收集內地學生。抗戰期間,兩分校同時存在。�
建國後
日本投降後,校董會立即派員返廣州籌備復校事宜。校舍大半被敵偽毀壞,圖書儀器校具盪然無存。經過慘淡經營,於1946年春,教忠中學終於復校,仍由金曾澄兼任校長,復校三年才將校舍修復。1949年10月,「廣州解放了,教忠中學和全國人民一樣獲得了新生」(朱葆勤語)。據1950年11月的官方史料記載,教忠中學有11個班,學生407名,教職員25名,其中教師17名。1952年9月與力行中學合並,1953年7月又與萬川中學合並。10月,校董會與全體師生熱烈請求改歸公立,市政府接管「教忠」,並更名為廣州市第十三中學。經歷了半個世紀的老校從而邁進了一個新時代。 50年來,「教忠」是一所享有較佳聲譽的學校。萬千學子在此接受基礎教育,他們「或升大學以期深造,或謀職業以展所長,士各有志,不必盡同」(金曾澄語)。校友朱執信是中國近代傑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能有這位舉國知名的校友是「教忠」的莫大光榮。能有像丁仁長、金曾澄這兩位廣東近代最為資深、頗負時名的教育家當「教忠」一始一終的校長,也是很值得稱道的。� 從人文地理而言,「教忠」這塊「風水寶地」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秦置古縣番禺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史料說,縣有番禺二山,因以為名;有的認為番禺是一座山。持二山說的,普遍認為位於廣州市第十三中學與孫中山文獻館之間的高地就是昔日番山的遺跡。1990年市第十三中學興建新校舍時,挖地基挖出的全是紅土層與紅砂岩,說明學校是番山的主體部分。五代十國時,南漢皇帝劉�NF024�鑿平番山,積石為朝元洞(後更名為清虛洞)。在番山,北宋紹聖三年(1096)官府就設學課士,南宗淳�四年(1244)已建有番山書院,元朝則改創為「廟學及東西齋」,到明清兩代更擴建成規模宏大的廣府學宮,清末康有為的萬木草堂以及丁仁長的教忠學堂,現代的廣州市第十三中學、文德路小學、孫中山文獻館,它們的面積、規模、功能,歷代雖有大小不同之分,但作為文化教育的「聖域」卻長達900年,歷久不變,教澤綿長,人才薈萃,這在廣東是獨一無二的,在全國來看亦屬罕見。
109中
教育界銀河燦爛,群星爭耀。改革開放二十五年,廣東人以其超前的意識與大膽的開拓精神大力發展教育事業,眾多的中學你追我趕,奮勇開拓,不斷為廣東基礎教育增色。當中,有一顆新星的悄然崛起,更為這一片燦爛的銀河增添一抹獨特的光輝。 廣州市第一○九中學,廣州市教育局十六所直屬中學之一、廣州市一級學校,是全國首家實施「以美育人」教育模式,積極探索學校、家庭、社會三維美育合一,著力培養學生的品、學、藝兼優,向社會輸送文化、藝術類並重的人才,在理論與實踐上取得顯著成效並深得海內外教育界肯定的公辦特色完全中學。
快速發展
廣州市第一○九中學本為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小校,八十年代末,因教育界出現「瓶頸」而被迫帶上了「薄弱學校」的身份,更為暗淡的銀河所湮沒。歷經嘉和、江村、榨粉街到二沙島的校址更迭,三十五載的變遷,從創辦伊始的激越至「薄弱」時代的沉寂,一○九中人矢志不渝地忠誠黨和國家的教育事業,向社會輸送著一批又一批的棟梁之才。為了擺脫生源、場地等軟、硬體上的困境,一九九○年開始,學校大膽進行辦學模式改革的試驗,從摸索藝術教育特色為突破口到確立「以美育人」教育模式的理論研究與實踐,近十五年的艱辛探索,通過幾代人承前啟後的不懈努力,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不斷豐富、深入模式的內涵,加大教學設施建設的投入與教師隊伍特色培養的力度,務實求真,科學定位,相繼脫掉「薄弱」的帽子、成為市一級學校並朝著「高質量,有特色」的上等級特色完中方向繼續邁進。
教學理念
廣州市第一○九中學以「求真、立善、創美」為校訓,優化學校美育及家庭美育並將兩者有機整合,注重「大美育」與「小美育」的緊密結合。讓學生參加各種藝術教育活動,從中體現美、感受美,養成良好的審美能力;在具備校本課程與教材的條件下加強學生藝術(管樂、弦樂、民樂、聲樂、美術、語言)培養的同時,結合美育原理,按照普通完全中學的課程設置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強調美育原理在德育、教學、科研各子模式中的滲透,將美育滲透在校園的文化建設、課堂教學、親情教育、家庭教育、社區教育、團隊精神、愛心行動與文體活動中,提倡從學校學習環境與師生心靈環境上「做優」,打造「愛與和諧」的美育氛圍;用內化而不是強硬的方式使學生在思想、情感、德性、氣質受到良好的影響和熏陶;探索家庭美育與學校教育的整合,確立「學校——家庭——社會」和諧統一的美育氛圍。
教學成果
著力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思想、高尚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與高品位的氣質風度,在教育中追求品德、學習、藝術皆優,人文文化與科學素養和諧統一,家庭、學校與社會教育和諧統一以及文化知識與綜合能力和諧統一。十五年來,學校的聲譽度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穩步提升:二○○四年中考,學校84位應屆初中畢業生當中,共有34人達600分以上,比率為40%,多人被省、市重點高中錄取;161位應屆高中畢業生,被各類院校本科錄取為76人(其中提前批為24人,第一批6人,第二批46人),本科率達47.2%,高考總錄取率為98.14%,藝術類本科保持優勢的同時,普通類本科不斷增長。
國內外交流
廣州市第一九中學坐落於極具藝術氛圍的廣州市二沙島小區,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與辦學特色相匹配的場地與設施,以及較高學歷、特色教育相應的教學理論實踐水平、有愛心的教師隊伍;學校長年聘請藝術界、教育界知名人士、專家、教授組成客座藝術指導教師,依照校本課程著力全體學生的藝術熏陶與藝術本科生的培養。學校作為唯一的「廣州市國際學生交流基地」,每年均與德國的法蘭克福市、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中學以及澳大利亞進行師生教育互訪交流,接待馬來西亞、香港、澳門及內地教育考察團、中學演出團體與本校學生進行藝術演出交流。目前,學校已掛牌成為廣州市素質的示範學校、教育科研的實驗學校以及對外開放的窗口學校;二○○四年五月,學校被廣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窗口單位」的光榮稱號。 與時俱進,前途無量。一O九中人正以良好的政治素質、師德修養、人格感染力以及愛崗樂業的精神激勵著學生,穩步推進學校特色教育事業的發展!
雖然介紹都不錯,但是南武是這三間中最好的,加上我又在南武的兄弟學校畢業,我覺得南武也是很不錯的一所中學
❸ 廣州市第十七中學(初中)和廣州市第十三中學(初中)哪個好一點啊好在哪裡啊
肯定是17中好啦,好很多呢。我覺得選初中主要是老師要好,學風好,環境就是其次的了。13中整體學風不太好。你看錄取分數線就都知道哪個學校好了。當然現在也有很多家長選環境超級漂亮的貴族學校,一年花5-6萬,到最後初三畢業孩子連二次函數都不知道是什麼回事。
❹ 越秀區最好公辦初中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廣東實驗中學、廣州市鐵一中學、廣州市第三中學、廣州市第十七中學、廣州市第二中學
廣州市第七中學、廣州市第十三中學、廣州市第十六中學、廣州市培正中學、廣州市育才中學、廣東華僑中學
廣州市執信中學
❺ 廣州市第十三中學 北校區怎麼樣
以前的母校園,覺得裡面的老師教學還是比較盡心盡力的。可能因為地處比較繁華的文德路吧,所以學校擴大受到限制,感覺學校太小了,不過現在好像在不斷擴大中!學校的圖書館真的太小了,以前初中我是很喜歡往圖書館里跑,可是到了十三中後一次也沒去過,辦了圖書卡也白費了。主要因為裡面很暗,而且書也很舊,也不書能進去看看是什麼書,只能憑借書名來覺得書好不好看。而且借書期限很短,好象只有一個星期。雖然十三中有許多地方需要完善,但是覺得裡面的老師很好
❻ 廣州市第十三中學怎麼樣校風好嗎請詳細介紹!謝謝!
不好
❼ 省實越秀和廣州十三中哪個好還有十七中呢
摘要 為您找到以上信息,綜合對比可以發現,廣州市第十三中學是省一級學校,相對於另外兩所學校,我認為第十三中學要比另外兩所學校要好,但是廣州市第十三中學沒有住宿。
❽ 廣州十三中好還是真光汾水好
我覺得是13中好一點,因為很多人對他的評價都不錯。口碑也好,所以我建議你選擇第一個。
❾ 廣州市十三中和西關培英哪個好
各有各的好
廣州市第十三學前身為私立教忠中學,創辦於1902年,著名民主志士朱執信先生為教忠中學的第一屆學生。1953年學校正式改名為「廣州市第十三中學」,先後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學校位於著名的廣州市文化教育中心區域文德路,環境幽雅,翰墨飄香,底蘊豐厚;是一所完全中學。學校兩個校區,高、初中共教學班50個,學生2268人。學校擁有善於管理的中層幹部隊伍,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一支優質高效的行政隊伍。214位教職員中有專任教師166人,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其中高級職稱57人,研究生學歷及課程班學習(含在讀)48人,南粵優秀教師4人,南粵教壇新秀2人,市優秀教師、班主任37人,市骨幹教師3人,越秀區名教師2人。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學校每年教師到國內、國外學習、培訓、考察,以鼓勵教師成為新時期學者型、專家型的教育家。
廣州市西關培英中學創辦於1879年,校祖「信、望、愛」是來自美國的那夏禮博士,是一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百年名校。學校是一所完全中學,佔地面積共14770平方米,新校區有標準的運動場和游泳池,即將投入使用學校無論在硬體或軟體上都以省一級學校來建設,學校已正式申報省一級學校。我們堅信在「全人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廣州市西關培英中學這所百年老校一定會煥發出更新的異彩,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現代英才。
❿ 省實越秀天勝和十三中哪個好
摘要 廣州市第十三中學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