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傳統文化有哪些
擴展閱讀
福州哪裡打工好苦 2024-10-12 22:16:32
上海老什麼廟 2024-10-12 21:03:56
迪拜和廣州哪個酒店好 2024-10-12 20:52:30

廣州傳統文化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5-13 13:41:14

1. 廣州春節民風民俗

廣州城裡習俗是:二十三謝灶,二十四開炸,二十五蒸糕,二十六掃屋,二十七洗野(東西),二十八包粽,二十九貼對,三十團年。


年三十:團年飯、行花街


以前農歷除夕又稱大年夜,廣州俗稱「年卅晚」。團年的最主要內容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團年飯,吃一頓最豐盛的晚餐。


現在這個習俗一直沒變。每年各區政府都會組織為期三天的花街,市民都會上街轉翻個新年好運。
這里介紹一下寓意好運的物品,在花街都能買到


風車:到花市就知道了,除了賣年花的,就數賣風車的最多了。買個轉運風車吧,越大越好,寓意新年風生水起。

桃花:粵語"紅桃"與"宏圖"同音,買桃花本意是"大展宏圖"。桃花不一定要買很大株那種,重點是花朵要夠大、夠紅、夠壯實。

年桔:常見品種有四季桔、硃砂桔、金桔、金蛋果等,樹型有大有小。買一盆放在家裡,除了寓意大吉大利,還特能營造節日氣氛。

年花:這里所說的年花主要指應節的鮮花,有傳統的菊花、芍葯、水仙、雞冠花、銀柳等,也有近些年興起的百合、牡丹、月季、比利時杜鵑、玫瑰等。【有事找不怕罵、為您排憂解難】

2. 廣東本土文化有哪些

廣州話、涼茶、燒鵝、牛雜、飲早茶、北京路、蓮香樓、陶陶居、古老西關大屋……
世界上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廣東人.

還有這個是粘來的,你也可以了解一下!加分哈!
「滾地金龍」始創於南宋。明嘉靖年間,黃氏光昭公一支從福建漳州移居廣東陸豐南溪村,並帶來「滾地金龍演史傳」。南溪村「滾地金龍」演出時由二人進入「龍身被套」,一人舞龍頭,一人舞龍尾。整個表演分為開場見禮、打圍巡洞、游潭戲水、伸筋洗鱗、伏蟄聞雷、迎雷起舞、駕雲飛騰、收場還禮八個舞段,整個過程模仿龍的旋舞飛騰、戲水嬉耍、沉思奮醒、柔靜盤曲、勇猛奮進等精彩動作;用威武雄壯,嘹亮開闊的海陸豐正字戲的「牌子大鑼鼓」 伴奏,大嗩吶按不同的情節表演而吹奏不同的曲調。「滾地金龍」曾多次參加省及國家級比賽,獲得榮譽。

錢鼓舞,俗稱踏錢鼓,有錢鼓「迎春」之說。流傳於汕尾市,由閩南傳入,距今750年歷史。
錢鼓舞有「雙人舞」、「四人舞」、「群舞」,載歌載舞,有人物、情節,動作優美、音樂典雅。唱腔襯詞用「啰哩嗹」,是一種古老的梵曲。舞蹈動作有二套:一套屬錢鼓的舞蹈動作,如擊鼓、搖鼓、打鼓、抖鼓、拋鼓、接鼓等;另一套屬串演故事的戲曲動作,如騎馬、勒馬、望樓、磨鏡、照鏡、穿針、引線、綉花、相會等。兩套動作糅合一起,天衣無縫。可以說,錢鼓舞是民間歌舞、說唱音樂向戲曲藝術過渡的絕妙範例,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和藝術科學價值。

陸豐皮影戲是南宋末年由閩南移民帶到海陸豐地區,潮俗民間亦稱為「皮猴戲」。中國皮影有北路、南路之分,陸豐皮影戲是南路影戲僅存的一支、是我國三大皮影系統之一。
陸豐皮影是以獸皮(通常為牛皮)雕鏤成影人,借燈光顯影於屏幕來表演故事,是中國民間最古老的戲曲形式之一,是集繪畫、雕刻、製作、表演、音樂、舞台技藝於一體的綜合藝術。皮影的繪畫、雕刻精緻、色彩鮮艷。表演劇目大多是白字戲,唱白字曲調,唱腔豐富,地方特色濃厚;表演細膩生動、形象逼真、傳統古樸。
陸豐皮影戲作為海陸豐百姓鎮鬼、驅邪、敬神、謝土等的民間信仰形式,在民間宗教活動中必不可少;海外許多華人對這一古老劇種也有著特殊的感情,對加強華人之間的溝通,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海陸豐地區的許多文化習俗,可溯源於中原,尋根於浙、閩,有些發源於中原、浙、閩等地的古老民俗事象,在南方很多地方不易找到,而在海陸豐地區卻盛行不衰。海陸豐地區的正字戲、西秦戲、白字戲、皮影、滾地金龍五個項目被國務院頒布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里的民俗風情,常成為專家學者探討文化積淀的寶貴資源。
民間戲曲是海陸豐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藝術。明代以來,海陸豐保存著4個被譽為「活化石」的古老稀有劇種:

正字戲,本名正音戲,用「中州官話」(正音)唱念,是一個多聲腔、古老稀有的劇種。明初流入粵東,後紮根海陸豐。
正字戲有傳統劇目2600多個,分文戲和武戲。文戲有唱腔,以曲牌體的正音曲(大板曲)、唱牌子(也稱崑腔)為主,雜以亂彈、小調等。正音曲以「奚琴」領奏,唱牌子以笛子、大小嗩吶伴奏;武戲(即提綱戲)沒有或少有唱腔,用吹打牌子伴奏,渲染氣氛。正字戲傳統有紅面、烏面、白面、正生、武生、白扇、正旦、花旦、帥主、公、婆、丑等十二行當。臉譜有毛面、水龜目、鷹咀、虎目等200多種圖案。有「四大喜戲」《三元記》《五桂記》《滿床笏》《月華緣》;「四大苦戲」《荊釵記》《葵花記》《琵琶記》《白兔記》和「四大弓馬戲」《義忠烈》《千里駒》《鐵弓緣》《馬陵道》,統稱十二真本戲。
正字戲表演風格古樸、氣派宏大,尤其擅演「三國」連台本戲。

西秦戲系明代西秦腔(即琴腔、甘肅調)流入海陸豐,又與地方民間藝術結合,至清初逐漸游離本腔而自立門戶,形成了別具風格的西秦戲劇種(屬亂彈系統)。音樂唱腔為齊言對偶句的板式變化體,有老生、武生、文生、正旦、花旦、紅面、烏面、公末、丑、婆等十個行當,主要聲腔有正線、西皮、二黃,還有少量崑腔、雜調。正線為本腔,唱、白沿用中州音韻,男女異聲同調,男唱真嗓,女唱假嗓。樂隊分「文畔」(管弦樂)、「武畔(打擊樂)。傳統劇目有1000多個,表演風格粗獷豪放,雄渾激昂,長於武打。西秦戲與台灣北管戲(又稱亂彈)有著密切的血緣關系。

白字戲,元末明初從閩南流入海豐,與當地方言、民間藝術結合形成海豐白字戲,潮人為區別潮州白字(潮劇)而稱之為「南下白子」。分生、旦、丑、凈、公、婆、貼7個行當,以演文戲見長,亦從正字戲中吸收部分提綱武戲;一般在上半夜演正字(講官話),至下半夜才唱白字(講方言),俗稱「半夜反」。唱腔委婉深情,表演溫柔細膩。
白字戲共有劇目1000多個,其中傳統劇目200多個,多為傳奇故事。全連戲(整本戲)較多,摺子戲較少。有固定的臉譜、服飾、道具、曲牌等。音樂屬曲牌連綴體,唱曲襯詞多用「啊衣噯」。分小鑼戲、大鑼戲兩大類,小鑼戲又分正板小鑼戲、反線戲和民歌小調戲三種。小鑼戲唱腔活潑明快,富有生活氣息和地方色彩。大鑼戲音樂莊重典雅,具有高腔音樂特點。

在海陸豐地區,長期以來,正字戲、西秦戲、白字戲三個稀有劇種,除原有的國營專業劇團外,業余劇團遍布各處,蔚為大觀,成為一種頗具特色的文化現象。幾個稀有劇種本都來自外省,流行過許多地方,但最後都根植於斯,活躍於斯,充分說明海陸豐這個地區,善於兼容外來文化,同時也善於把外來文化融會創造為本土文化。
作為研究戲曲源流的「活化石」,海陸豐的幾個稀有劇種一直備受專家學者的重視,盛贊之辭不絕於耳。獨具特色的西秦、白字、正字等三個古老劇種,被稱為是我國藝苑中三朵仍然噴發著濃香的奇葩,也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戲曲瑰寶的組成部分。
海陸豐地區流傳了大量的民間口頭文學,大體有神話、傳說、故事、說唱、笑話、諺語、謎語、歇後語及民歌等。民歌分為北部的客家山歌、西部的尖米歌、東南部的漁歌和平原地區的福佬歌。
海陸豐地區民間音樂以管弦樂的「八音」、曲班、吹班最為常見有名,均可以說是從戲曲藝術中衍生出來的,與戲曲藝術一道,營造了極為濃厚的音樂氛圍。「八音」以弦索為主,一般有八樣樂器,設有館址,稱「八音館」或「八音班」。所奏弦詩,與白字戲同。
民間舞蹈有獅子舞、錢鼓舞、英歌舞、紅色婦女舞等,有不少經典之作,成為表演、參賽的保留節目。獅舞包括獨角的麒麟和無角的「師姨」,以及客家地區的木頭獅,統稱「舞虎獅」。
此外,較著名的還有陸豐大安鎮的「滾地金龍」和海豐公平的舞象。「滾地金龍」近年多次在表演中奪魁。錢鼓舞上世紀五十年代師承於汕尾鎮一位叫李火奕的老人,從小鎮跳到縣城、省城、北京,贏得了聲譽。李火奕因保留、傳授錢鼓舞有功,被省文史館聘為館員,享受終身制薪金待遇。英歌舞以陸豐甲子鎮最為有名,取材於梁山泊好漢的故事,108人畫眉擦臉,雙手執短棍,邊舞邊敲,互相呼應,配合默契,節奏強烈,十分壯觀,最適宜在廣場或遊行時演出。

3. 廣府文化有哪些

廣府文化在各個領域中常被作為粵文化的代稱。如廣州話稱為「粵語」,廣州方言歌統稱為「粵謳」;廣州戲劇音樂分別稱為「粵劇」、「粵曲」、「廣東音樂」。

廣東飲食文化體系中雖有廣州菜、潮州菜、東江菜之分,但「粵菜」常用以指廣州菜;廣州工藝品的重要品類被稱為「粵綉」、「廣彩」、「廣雕」等。

1、節俗婚嫁

在節日習俗上,既有對中原傳統文化的傳承,又有其地方的特色。在廣州,有除夕花市。南漢時就已有之,到19世紀中葉,花市例定在除夕前幾天舉行,花木湧入城市,十里長街,市民結伴「行花街」,熱鬧非凡,至今越辦越旺,發展到珠江三角洲的許多城市都有此俗。

番禺的飄色游藝活動,珠江三角洲各地的生菜會(取發財之諧音)、波羅誕、鄭仙誕、金花誕、何仙姑誕、日娘誕、盤古王母誕、魚花誕、田了節、龍母誕等,內容多與祭祀本地神仙以及發財致富、出航平安等主題有關。

反映了廣東風俗文化的深層結構的品格。婚姻習俗上,舊時既接受了漢族的封建婚姻制度,在廣州及珠江三角洲城鄉,還存在不落夫家和自梳女的風俗,前者保留古越族遺風,女子出嫁後,除了年節、慶賀、弔唁等紅白喜事以外,一般不回娘家,而長住夫家。

後者是一些女子為了獨立謀生和擺脫封建婚姻的束縛而宣布自梳,終生不嫁。這種婚俗,既是古老婚俗的變異,又具有個性解放的色彩。建國後。

2、飲食風俗

廣州的飲食文化享譽海內外。粵菜是我國的四大菜系之一,其特點是善於在模仿中創新,用料廣博,選料珍奇,配料精巧,做工考究,講究「鑊氣」,注重形象,品種繁多,五味俱全,濃淡適宜。

粵菜善於博採眾長,根據廣州的氣候、物產條件進行改造,體現了嶺南文化融通善變的韻味。粵菜中,飛禽走獸、山珍海味、野菜山花,皆可入餚。

著名的「龍虎鬥」、「菊花三蛇羹」、「上湯燜禾花雀」、「紅燒果子狸」、「瓦缽燉禾蟲」、「開煲狗肉」、「粗鹽焗乳鴿」,成為公認的美味佳餚。

雞的菜款既多又可口,更顯粵菜的製作功夫。廣式飲菜,興起於19世紀末的廣州,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大眾化茶樓興起,漸而蔚成風習,擴展至珠江三角洲城鎮及西、北江流域沿江城鎮。

茶樓的點心精美而又豐富,常見的如蛋撻、蛋盞、蛋散、干蒸、燒買以及各類粥品。改革開放以後,引進許多西點,使食品更為新潮、精美。

3、戲曲音樂

粵劇以粵方言演唱,是廣東流行最廣、影響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粵劇是由多種外來戲曲聲腔和本地土戲、民間說唱藝術不斷融合而形成、發展起來的。以後又在伴奏樂器上大膽採用了一些西洋樂器,大大

增強了烘托唱腔和戲劇動作的效果。20世紀三四十年代,著名粵劇演員有被稱為「粵劇四大家」的薛覺先、馬師曾、白駒榮、廖俠懷等。紅線女所創的「紅腔」近半個世紀以來影響最大。以粵語演唱的曲藝品種,有粵曲、木魚歌、龍舟歌、南音和粵謳等。

廣東音樂是產生、流傳和發展於珠江三角洲一帶以及粵西廣府方言區的純器樂演奏的民間音樂。

19世紀60年代起,嚴老烈等代表性人物,運用帶規律性的使用裝飾音和「加花」的旋律發展法創作改編出《旱天雷》、《倒垂簾》、《連環扣》、《餓馬搖鈴》、《雨打芭蕉》等有獨特風格和地方色彩的著名樂曲,標志著廣東音樂作為樂種的形成。佛山是「南國紅豆」粵劇的發源地。

4、美術工藝

廣東畫壇從明清起有較大發展,人才輩出,風格獨特,技法紛呈,求新求變。其代表人物有:南海林良的寫意花鳥,東莞張穆著稱畫馬,新會高儼擅長山水,順德黎簡詩書畫皆絕,順德蘇六朋、蘇仁山尤擅人物,番禺居巢、居廉工花卉草蟲,重視取法自然,創造了「撞水」、「撞彩」技法。

20世紀初,在廣東產生了「嶺南畫派」,其創始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均為番禺人。他們主張以倡導藝術革命,建立現代國畫為宗旨;以折衷中西,融會古今為途徑;以形種兼備、雅俗共賞為審美標准;以兼工帶寫,彩墨並重為藝術手法。

獨樹一幟,成為在國內外有影響的美術流派。現代,繼承和發展這一畫派藝術的,有方人定、黎雄才、關山月、趙少昴、楊善深等。廣府民系的工藝美術,品類繁多,有的在國內外享有崇高的聲譽。如肇慶端硯;廣州的象牙雕刻、玉器、紅木傢具、積金彩瓷、朱義盛首飾和廣綉等。

佛山陶瓷、木版年畫、剪紙、金銀銅錫箔、染色紙、獅頭、彩扎燈色;新會葵扇;東莞和南海煙花炮竹以及各地在建築裝飾中的木雕、泥塑、灰塑、磚雕等,其中以端硯、粵綉、雕刻、陶瓷最具特色。佛山是中國南派武術的主要發源地,是南獅的發源地。

(3)廣州傳統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歷史是一塊時間琥珀。透過這塊琥珀,照見廣州2200多年的建城史,照見廣州燦若星河的歷史文化。南越王墓博物館,封存著南越國的歷史;黃埔古港,見證了廣州「海上絲綢之路」滄桑;南海神廟,書寫了一部中外海上貿易史。

西關大屋,廣州傳統建築瑰寶,映射出昔日榮光;廣州騎樓,承載了一個時代的情懷;廣州沙面,記錄下廣州近代史與租界史……物質文化遺產舉不勝舉、千姿百態。

食在廣州,膾不厭細,體現廣府文化融通應變;粵劇藝術,美輪美奐,堪稱嶺南文化一朵奇葩;廣東音樂,自成一格,兼具傳統性與開放性;嶺南畫派,求新求變,重在折衷中西、融會古今;精彩廣綉,形象傳神,追求紋理清晰、色澤富麗……非物質文化遺產絢麗多姿、美不勝收。

廣州是一塊文化福地,廣府文化在這里孕育、嶺南文化在這里厚重、中外文化在這里交融,成就廣州歷史文化之博大精深,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廣州人。

4. 廣州傳統文化的文化起源

廣州傳統文化有:廣東木偶戲,粵劇,南音主要三種構成。以下分別介紹一下他們的起源:

  1. 廣東木偶戲

    廣東木偶戲,大約在元代傳入。新中國成立後,木偶戲藝術得到很大發展,1956年,廣州市創辦廣東省木偶劇團,創作出富有南國特色的木偶藝術。木偶造型精雕細刻,神采各異,傳神逼真,栩栩如生。劇目有:《芙蓉仙子》,《張羽煮海》,《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哪吒鬧海》,《孫悟空三調芭蕉扇》等。廣東木偶劇團的木偶藝術在國內、國際上享有盛名,曾獲羅馬尼亞國際木偶、傀儡戲聯歡節銀質獎章,深得各國藝術界的贊賞。

    嶺南木偶表演藝術是通過富有嶺南特色的木偶製作技巧、木偶的操縱技藝,結合具有地方特色的演唱和舞美設計,演繹嶺南傳統民間傳說及各地的民間傳說。木偶製作在清末就已經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在依附地方戲曲表演所製作的生旦凈末丑木偶極具嶺南人物的面部特徵及行當特色,成為最具嶺南地方特色藝術珍品。傳統的嶺南杖頭木偶戲,各個行當的表演都具戲曲程式化的特徵,操縱藝人用自身的動作和身段與木偶角色相一致,表演坐立、踱步、關目等小動作細致入微、形神具備;武打功架老練,拳打刀劈都迅猛逼真、剛勁有力。歷史上民間木偶藝人都是自演自唱,音樂唱腔多採用山歌曲調、廣東的粵劇曲牌、粵曲小調、漢劇等。著名傳統木偶劇目《芙蓉仙子》、《孫悟空三調芭蕉扇》、《張羽煮海》被公認為「三件寶」。八音班—鑼鼓櫃 粵曲產生、衍變和發展的150年,大體上經過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即為「八音班時期」。八音班演唱粵曲始於道光初葉。當時的粵劇未能滿足廣大農村觀眾要求,便出現了以粵曲清唱為主,人數不多的八音班。19世紀中葉到本世紀初,八音班十分盛行。據清光緒三年(1877年)的不完全統計,從業人員達500多人。除為民間的喜慶、迎神等活動演唱外,還常到農村或小城鎮演出,有些較小型和業余性質的八音班,將樂器放置在一個如花轎模樣的大櫃里,演奏時抬著櫃「遊行」,只奏不唱,人稱鑼鼓櫃。

  2. 南音是用廣州方言演唱的說唱形式,也是粵劇、粵曲常用曲牌,有說它是在木魚,龍舟的基礎上吸收揚州彈詞(吳聲)等曲種的曲調發展而成的,為了與廣東以外的吳聲區分,即以「南音」(南方曲調)名之,它比木魚,龍舟的音樂性強,因而作為獨立的曲種出現在舞台上的機會很多。南音的句格、聲韻要求相當嚴整,有伴奏、有快板與過門音樂,旋律婉約優美,有著濃郁的南國地方色彩,早期的南音傳唱范圍多在文人雅士之中,傳統作品也多是傷春怨夢之作。其中以《客途秋恨》、《嘆五更》等最為流行,迄今傳唱不衰。解放後則產生了《沙田夜活》等優秀作品。

  3. 粵劇是廣東藝人吸納外省入粵戲班的戲曲聲腔,加以易語而歌並融進本地的歌謠、小曲而形成的劇種。明中時期,粵中各地已有鄉俗子弟以戲劇為生。明嘉靖開始,出現弋陽腔、崑腔。清雍正年間,廣州有「土優」演戲時唱「廣腔」。及至乾隆年間,本地班藝人在佛山鎮大基尾建立了同業組織瓊花會館。乾隆至道光年間,來自外省的成百個外江戲班入粵,並在廣州成立粵省外江梨園會館。本地班向外江班汲取聲腔和表演的藝術養料,逐漸形成演唱梆子腔為主的演出風格。咸豐四年(1854),本地班藝人李文茂以梨園子弟為骨幹,組織紅巾軍起義反清,清政府嚴禁本地班演出,藝人只得轉投外江班或冒稱京戲登場。同治初年,本地班再度興起,於光緒十五年(1889)在廣州成立八和會館。本地班在這時又吸收了二簧聲腔,能以梆子、二簧腔為主,兼用大腔(地方化的弋陽腔、崑腔),演出江湖十八本、新江湖十八本、大排場十八本等眾多劇目。表演角色分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總生、公腳、正旦、花旦、凈、丑十大行當,武打技藝是由少林武功演化而成的南派武功。演出獨創的《六國大封相》時,登場百餘人,花團錦簇,土音啁雜,與其他劇種迥異。早期的粵劇戲班,乘坐專門租用的「紅船」沿珠江內河穿梭往返於各埠演出,故又稱粵劇藝人為「紅船弟子」。清末民初,廣州和港澳等地陸續修建戲院,新稱粵劇的本地班逐漸由農村的土舞台轉到城市戲院演出,此後出現流動於大中城市之間的省港大班。為了適應城市觀眾和劇場演出的需要,出現了以編撰劇本為業的開戲師爺,他們新編的劇目多為華麗奇巧的生旦戲。而演出於粵西地區的下四府班,仍擅長表演武生、小武擔綱的正本戲,保持著粗獷質朴的藝術特色。光緒年間陸續離鄉過埠的州府班,這時更多的在海外一些國家演出。

    辛亥革命(1911)前後,一些粵劇藝人受到民主革命思潮的影響,參加了孫中山倡建的同盟會的活動。社會上有人組織志士班,通過推行粵劇改良的活動,藉以宣傳民主革命的主張。之後受到粵劇改良風氣的影響,加之需以變革求新的精神與方興未艾的電影進行競爭,粵劇綜合藝術的各種因素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劇目內容包括了古今中外的題材,新編劇數以千計。小生、小武行當從唱假嗓改唱真嗓。梆子、二簧、弋陽腔、崑腔等聲腔已大異於原本的腔調,梆子、二簧腔創造了新的板式和句式,將民間流行的木魚、南音、粵謳、板眼等歌謠曲調運用於唱腔音樂,能把多種聲腔利用曲調連綴結合板式變化的方法去綜合運用,還在原有的民族伴奏樂器之外增加小提琴、薩克管、吉他等西洋樂器,粵劇唱腔音樂更加變化靈活,旋律優美。表演藝術吸收了京劇的做功和北派武打,借鑒電影、話劇講究真實和接近生活的表演方法,形成以武生、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丑生為台柱的表演體制,在生、旦、醜行產生了多種流派的唱腔。二十世紀30~40年代間,粵劇舞台上群星璀璨,涌現出薛覺先、馬師曾、白駒榮、廖俠懷、桂名揚的五大流派,主導著粵劇改革方向,並創作出眾多的優秀曲目。舞檯布景由一桌二椅到平面、立體景片以至機關布景,燈光從火水燈、大光燈發展為電燈、彩色旋轉燈。

    關於粵劇的產生和形成,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普遍認為,粵劇於明朝中葉開始萌芽,孕育於本地班。關於本地班來源一般來說,是引用麥嘯霞所撰《廣東戲劇史略》的說法,按《史略》所說:「雍正繼位……,時北京名伶張五號攤手五……逃亡來粵,寄居於佛山鎮大基尾……以京戲崑曲授諸紅船子弟,變其組織,張其規模。創立的瓊花會館「,作為記載粵劇本地班始源,其實這是大大縮短了粵劇本地班的歷史,瓊花會館也非是在雍正年間才創建[3],據史載,早在明代嘉靖至萬曆年間,在佛山、廣州,本地班已建立了瓊花會館這一行業組織。經過不斷發展,由弋陽腔和崑腔與廣東本地流行的南音、龍舟、木魚、粵謳、鹹水歌等民間曲調以及廣東器樂樂曲結合而成。直至清末民初,逐漸演變為融集南北、中外唱腔音樂,以白話演唱,從而形成具有鮮明嶺南特色的地方戲劇――粵劇。粵劇有別於外省戲曲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既屬於中國寫意派戲劇范疇,又具有輕快流暢、新款善變的個性,享有「南國紅豆」的美譽。

    粵劇源自南戲,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發源於佛山[5]。早在漢代,佛山的表演藝術已十分盛行。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出現,粵劇是揉合唱念做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是融匯明清以來流入廣東的海鹽腔、弋陽腔、崑山腔、梆子等諸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所形成的以梆子、二黃為主的我國南方一大劇種。

    19世紀40年代中,粵劇已從開埠後的香港,傳到東南亞的星馬(新加坡、馬來西亞)了。以後,星馬的粵劇也頗興盛,故新加坡有「粵劇第二故鄉」之稱。粵劇到了外國,西人稱之為Cantonese Opera[6]。[7]粵劇的名稱[8],雖在清光緒年間才出現,但其源流卻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明代中葉。建國以前的三十年間,粵劇基本上分為「省港大班」與「過山班」(或稱「落鄉班」)兩大派系。

    明代,南戲——弋陽腔已在廣東流行,昆班、徽班及江西、湖南戲班常入粵演出。受外來的薰陶,粵人亦習演戲,繼而組成本地人為主體的戲班,並過渡到本地人為全體的戲班。」為區別兩者,前者被稱為「外江班」,後者被稱為「本地班」。清道光時,楊掌生先生認為:「廣東樂部分為二:曰外江班,曰本地班」。「大抵外江班近徽班,本地班近西班,其情形局面,判然迥殊」。盡管如此,但本地班建立的初期(明代),它與外江班的區別,主要非是指聲腔的迥異,而主要是指該班是由本地人組成。狹義來說,它是指本地藝人組成的專業戲班;廣義來說,也可包括農民、手工業者在進行季節性演出活動而臨時組成的演出團體。

    究竟粵人(本地人)參加戲劇演出活動是何時開始呢?郭秉箴先生在《粵劇古今談》一文中認為:最早見於明朝歸有光編寫的《庄渠遺書》,其中記錄了明代正德十六年欽差魏校的諭民文告,內有「倡優隸卒之家,子弟不許妄送杜學。」「不許造唱淫曲,搬演歷代帝王,訕謗古今,違者拿問」等語。郭秉箴先生認為這是廣東有戲劇演出活動的最早記載,認為通過諭民文示可以反證,說明在明正德年間便有本地人參加演劇,即在距今四百多年前,廣東就有演劇活動。這無疑是一個超前的發現,可是,在佛山石灣《太原霍氏族譜》內發現了比上述更超前的一個反證。即在正德年間再上溯兩個皇帝的成化年間,便有佛山本地人參加戲劇演出。該族譜有如下的記載:「一年之景,元宵之燈酒,三月三之扮飾,五月五之龍舟,七月七之演戲,世俗相尚,難於禁革。……三月三扮飾,好事者,大眾賃人衣服,借人首飾,或雨致濕,或造成損破,用價賠償,此事何益。……七月七之演戲,良家子弟不宜學習其事。雖學會唱曲,與人觀看,便是小輩之流,失之大體……後之子孫,遵吾明囑。」這段霍氏仲房七世祖晚節翁家箴是寫於明成化十七年(即公元一四八一年),比正德十六年(在《粵劇古今談》一文內誤為公元一五一二年,正確應為一五二一年)應提早四十年。況且,從該族譜所載:「七月七之演戲,世俗相尚」之言來分析,可以說,早在公元一四八一年前,即距今五百多年前,佛山人早就「世俗相尚」參加戲劇演出活動 。

    「封仔封王」的李文茂,是世界戲劇史上絕無僅有的由藝人成為農民起義領袖。首任粵劇「八和會館」會首的鄺新華,不但是「同治中興」的代表,也是著名的文武老生,演過《蘇武牧羊》《太白和番》《李密陳情》等名劇。

    清末民初之交,更是群星閃耀,名伶輩出,如千里駒、肖麗湘、小生聰、周玲利、李雪芳等等,俱皆馳名於海內外。千里駒有「花旦王」之稱,李雪芳則被康有為譽為「南雪北梅」,與梅蘭芳並提。

    三十年代在粵劇史上稱為「薛馬爭雄」的時代,薛覺先接近京劇風格,表演技巧比較

    全面,生旦凈丑無所不能,有「萬能老倌」的綽號,但以演小生出色,代表性劇目有《胡不歸》等四大悲劇的馬師以丑角取勝。他在以「孤寒種」(吝嗇鬼)為主角的組劇中,盡情揭露封建財主資本家的丑態,有莫里哀之風。不但在兩廣、港澳和東南亞等地,為廣大觀眾所傾倒,在美國多年,也深受歡迎。

    粵劇流行於廣東、廣西、台灣和港澳。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緬甸、柬埔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廣東華僑聚居的地區,都有粵劇的演出。

5. 廣州的民風民俗

目前,廣州保留較好的民俗民風有廣州的茶樓(涼茶)、廣州的除夕花市、廣州的銀龍舟、廣州的波羅廟會、盤古王廟等等。下面分別說明這些風土人情的特點:

1、廣州的茶樓(涼茶)

涼茶是指將葯性寒涼和能消解內熱的中草葯煎水作飲料喝,以消除夏季人體內的暑氣,或冬日乾燥引起的喉嚨疼痛等疾患。廣州的涼茶歷史修久,涼茶品種甚多,有王老吉涼茶、三虎堂涼茶、黃振龍涼茶、大聲公涼茶、石歧涼茶、廿四味涼茶、葫蘆茶、健康涼茶、金銀菊五花茶、古瓜干涼茶等;甚至連龜苓膏湯、生魚葛菜湯、紅蘿卜竹蔗水等,也成為廣州人喜愛的傳統老牌涼茶。
最著名的王老吉涼茶,歷來為廣州人所推崇。

6. 廣州元宵節的傳統風俗是什麼

吃湯圓

廣州人過元宵時,早上必須要吃一碗熱騰騰的湯圓。舊時元宵節也稱「燈節」,賞花燈猜燈謎,再吃一碗甜糯湯圓,才是圓滿過年。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小小一碗湯圓,不僅味道甜美,寓意也很吉祥。

逛燈會

廣州每年元宵都會在越秀公園、文化公園等地方舉辦燈會,十分熱鬧盛大。元宵燈會在廣州有上千年歷史。在廣府文化中,燈有「添丁」、「人丁興旺」的寓意,所以廣州自古有開燈、鬧花燈、放水燈等一系列與「燈」相關的傳統習俗。燈會上,不僅可以看燈,還有各種吃喝玩樂。廣州元宵燈會重視廣府傳統文化的傳承,也十分注重創新。在燈會上,有各種有意思的文創攤位。在元宵節時,帶著全家老小一起去逛燈會絕對是個不錯的選擇。

廣府文化節

在廣州某些地區,還會舉辦廣府元宵文化節。現場不僅有廣府傳統文化,還融入了民俗絕活、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藝等,如廣府非遺傳承人及文藝家教你製作工藝品;各路民間文化大咖在「粵講粵精神論壇」上和大家食中華美食,傾廣府文化;廣府非物質文化遺產集市國家級非遺項目欖雕、省級項目廣彩、小鳳餅、市級項目打銅、南乳肉花生、押花、豬腳姜等紛紛登場。在元宵節時前去參觀,還能了解更多的知識,領略廣府文化的魅力。

7. 廣府文化是珠三角本土傳統文化,這個文化有什麼特色

珠三角廣府文化的特色

三、南雄珠璣,認同標記

廣府民系是嶺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民系,也是中原漢族南下移民與本土居民融匯時間最長、融匯形式最多,構成最復雜的民系。各個區域的廣府文化與粵方言一樣,共性突出,個性鮮明。珠江三角洲是以廣府民系為主體族群的區域,該區域的廣府民系較其他區域的廣府民系而言,有著較強的區域文化認同感,大多數人均為「珠璣後裔」,有共同的發祥地--南雄珠璣巷。細分析,主因有二。

1.珠三角廣府民系的構成

唐宋以後,南下移民多取道粵北大庾嶺梅關新道,南雄珠璣巷成了南遷移民的聚居地及轉散珠三角及其他地區的中轉地。宋代,移民中江南籍比重大增,因而,珠三角的粵方言,吳語痕跡較明顯。據《珠璣巷民族南遷記》的記載,分布在珠三角廣府人的211個氏族中,有191個氏族是從南雄遷入的,而其中又有187個是宋代經南雄遷入的,佔了總數的98%。這種特定的民系構成,使珠三角廣府民系易於有共同的文化認同。

2.珠三角的發展史

宋以降,珠江三角洲的開發蓬勃發展,並漸具規模。至明代,珠江三角洲已成為嶺南著名的糧食和多種經濟作物的生產基地,並創造了舉世聞名的基塘農業模式,建立了多層次的農業經濟架構。依託著廣州這個世界貿易大港,建立了活躍的農副產品和手工業產品市場。明代後期,珠江三角洲的農業生產商品化傾向日益明顯,成為嶺南最活躍、最具商品意識,最富有反傳統精神的地區。以廣府人為主的「廣幫商人」,清中期便馳名全國。從19世紀末葉,廣東近代工業的新興產業,主要從珠江三角洲一帶興起。崇尚興辦實業,是廣府文化有別於客家、潮汕兩大民系文化最大的特徵之一。經濟發達推動了文化的興盛,自宋代以來,珠江三角洲人文薈萃,工農商並舉,迎來了廣府文化發展的又一個高潮。

可見,「南雄珠璣巷」,是特定的歷史與特定的民系構成衍生而成的文化認同標記,有著極強的凝聚力。 宋代是嶺南迅速崛起的朝代,也是廣府民系形成的重要階段,宋以後,珠三角地區領先嶺南地區的發展,影響全國,並成為著名的僑鄉,「珠璣後裔」遍布世界各地。「南雄珠璣巷」,成為海內外廣府人的尋根祖地,珠三角地區的廣府文化成為廣府文化以及嶺南文化的代表,省城的廣州文化成為主導,廣州話成為粵方言的標准語,並最終成為跨國界的語言,「2008年正式被聯合國定義為語言,幷且認定為日常生活中主要運用的五種語言之一(LeadingLanguagesindailyuse),僅次於中國的官方語言普通話(MandarinChinese)。」便不難理解了。

8. 廣州元宵節的傳統風俗有哪些

廣州元宵節習俗有哪些 廣州 廣府廟會 佛山行通濟橋 深圳東莞 舞麒麟 清遠 舞火麒麟 茂名 年例 元宵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正月十五月團圓,而元宵節也是受到了大家的廣泛歡迎和喜愛。那麼在漫長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廣州元宵節的習俗是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詳細的介紹吧。

廣州元宵節習俗有哪些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舊時廣州在這天許多民俗事象非常有特色。如在清代時,在現在的解放中路一帶,新年的第一輪圓月剛剛升起,街上已人頭涌涌,據民國初年《中華全國風俗志》載,廣州過去「十家則放煙花,五家則放花筒」,處處繁花四放,炮竹連天響。長長的舞獅、舞龍、舞鸞、舞象的隊伍,隊伍後面緊跟著「打十八」(即後來所稱的「八音鑼鼓櫃」),再後面是手舉或手提各式燈籠的居民燈飾隊。在元宵遊行隊伍中,還有特意組織的、以金童玉女扮飾的民間故事表演隊,如「天女散花」、「六國封相」「哪吒鬧海」等,遊行隊伍常常達數里之長,穿大街、繞小巷,所到之處,居民們燃煙花,放炮竹,成了沸騰的海洋。

現在,廣州的元宵燈會演變為每年的元宵之夜,廣州各公園以及娛樂場所,包括街道兩旁和珠江沿岸都張燈結綵,全城不分大街小巷各式各樣的彩燈琳琅滿目。主要燈品有走馬燈、夾紗燈、絲料燈、宮燈、各式形象紙扎燈、富有地方傳統特色的花果燈、大型彩燈等,現在各式各樣的霓虹燈也加入了節日行列,將廣州打扮成一個五彩繽紛的海洋。

廣州 廣府廟會
廣府廟會是廣東省漢族傳統民俗文化,為期7天的廟會,涵蓋木偶薈萃、中華絕活、武林大會、元宵燈會等10個主題活動,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貿休閑文化等豐富的內容。通過廟會的方式,打造獨特的廣府民俗文化特色活動品牌,營造濃厚的年節氣氛,讓老百姓了解廣府文化,相約幸福廣州。
佛山行通濟橋
「行通濟」是廣東佛山地區在過年時傳統的習俗之一,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行通濟,無閉翳(即無煩惱)」的意思是說,在正月十六到通濟橋上走走,就能消除疾病、煩惱,得到幸福、安康。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會扶老帶幼,自清晨到夜幕,舉著風車、搖著風鈴、提著生菜浩浩盪盪地由北到南走過通濟橋,祈求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深圳東莞 舞麒麟
深圳坪山舞麒麟,遠近聞名。這項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客家民間傳統文化,不僅傳承著世代客家人「麒麟呈祥」的美好祝願,而且在歲月的變遷中烙下了深深的坪山印記。而在東莞,舞麒麟則以清溪鎮、樟木頭鎮較為出色。每年元宵節市政府均組織大型群獅賀元宵活動數百台醒獅、金龍、彩鳳、麒麟參加萬人空巷。

清遠 舞火麒麟
每年元宵夜,廣東英德市大灣鎮熱鬧非凡,火光四射。由火麒麟、飄色和花燈組成的大灣傳統元宵節目,當天就有光著上身的年輕人在火光中舞動著火麒麟,圍觀村民中傳出陣陣歡呼聲。接著就沿街巡遊、挨家舞拜,吸引了上萬民眾觀賞,大灣鎮人頭涌動。
茂名 年例
「年例」是廣東省乃至中國少有的風俗習慣,為茂名全市和湛江少部分所特有,遠近聞名。年例是茂名農村的第一大節日,從最初的娛神祭祀,到娛人娛神的節日,發展到現今融交際和文娛活動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節日。茂名人素有「年例大過年」的說法,出門在外的人春節可以不回家,但「年例」是一定要趕回來。而年例活動的內容豐富多彩,有游神、游燈、點燈、打醮、舞獅、舞龍、飄色、八音、武術表演、做大戲(粵劇)、木偶戲、燃放煙花炮竹等,一直鬧至通宵達旦。

9. 廣東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廣東的傳統文化如下所示:

1、廣東的生產民俗 : 打標 .

2、廣東的生產民俗: 滅蟲 .

3、廣東的生產民俗: 浸種儀式.

4、廣東的生產民俗: 排瑤的開耕節 .

5、廣東的生產民俗: 東莞的開耕禮 .

6、廣東的生產民俗: 同行一條街.

7、廣東的生產民俗: 潮州竹木行.

8、春節習俗:祭灶、掃塵、吃灶糖.

9、傳統春節必備老三樣:春聯、窗花、門神.

10. 我國嶺南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我國嶺南的傳統文化包含以下內容:

1、粵菜

是嶺南文化圈的廣州菜、潮州菜和客家菜的總稱,為中國四大菜系中頗具特色的地方菜系,以特有的菜式和韻味,獨樹一幟。吃在廣東既體現了廣東人獨特的生活方式,又體現了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粵菜是廣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已經發展成為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