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百家姓沒有操這個姓
操姓姓氏。一說是曹操後裔,司馬炎建立晉政權後瘋狂殺害曹魏皇族,曹操謫孫改曹姓操。操姓現在分布很廣。安徽、浙江、上海、湖北、江西、河南、四川、貴州、廣東、廣西、台灣地區等均有操姓後人。非准確統計全國約有操姓10萬餘人。
1、隋朝操天成。據二十四史中的隋史記載,操天成又名操師乞,鄱陽郡人士(現江西鄱陽人)。隋末,公元616年,揭竿起義,攻陷豫章郡,自號元興王,建元始興。 他的名字已被收錄於《中國歷代帝王辭典》,彪炳青史,為操氏贏得永遠的榮譽。 2、操姓曾是望族。據操氏家譜初卷記載,北宋的蘇軾,明朝的劉基、宗正等歷史名人,均為其族譜作過譜序。 3、近代操氏著名人物:安徽懷寧人操震球,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我國實踐教育理論的倡導者和實踐先驅。陶行知先生有一副有名的對聯「和馬牛羊雞犬豕作朋友,對稻寂麥黍稷下工夫」就是送給他的。早年就讀於北京大學教育系,晚年曾在張勁夫力勸下出任陶行知研究會會長。 4、當代較為知名的操姓後人:操學誠,現任團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畢業於安徽桐城高中;操婧,《時尚》雜志編輯主任,2001年任《時尚中國時裝》編輯部主任,國內最優秀的時裝編輯之一;操鳳琴,著名記者(參考消息報社);操聲國,青年山水畫家;操高潮,浠水縣國家稅務局局長。
B. 姓氏\"毛\"的由來
毛姓天地
--------------------------------------------------------------------------------
毛姓在大陸是第七十六大姓,在台灣毛姓則未列入前一百大姓。毛姓遠祖始於西周時期。西周初年,周武王滅商朝後,封他的弟弟叔鄭於毛地(今陝西岐山一帶),建立毛國,為伯爵,史稱毛伯鄭或毛叔鄭。他在周成王時是王朝卿士之一,擔任「司空」一職,司空是三公之一,他又被稱為「毛公」,毛公的後代就以「毛」為姓。因此,毛姓起源於周朝王室之姓,姬姓。
毛公的後代是毛姓的主體,此外,據某些毛氏家譜記載,毛姓還有一些人出自周朝某時期的一個王朝貴族,他被分封在毛邑(今河南宜陽一帶),因此,他的子孫也以毛為姓。毛姓氏族迅速在關中和中原地區發展起來,有些人遷居到山東一帶,也形成望族。秦漢以後,毛姓在西河,滎陽形成望族,後來逐漸遍布全國各地。
約在漢朝時期,一支毛姓氏族從中原遷居到江西吉州龍城(今江西吉水),其後便在這里發展。到了元朝,這支毛姓中有一些在毛太華率領下遷居雲南瀾滄衛。明朝時候,這支毛姓又居住到湖南湘鄉,後來又遷居到湘潭三十九都(今湖南韶山),並定居下來。過了五百餘年,出了改變中國歷史的人物毛澤東。
--------------------------------------------------------------------------------
20世紀中國第一家——韶山毛氏家族
--------------------------------------------------------------------------------
目錄:
第1章 並非高貴的淵源
1.1翻盡了族譜和歷史,從晚清上溯到遠古,可我們怎麼也找不到那令人驚羨的高貴血統。
1.2韶山的風景如畫,水秀山青,是否就是"紅太陽升起地方"的仙氣和龍脈?
1.3毛太夫人文氏慈悲為懷,不愧為一代聖母;毛順生的平庸鄙俗,則與漢帝國開創者劉邦之父太公倒頗有相似之處。
第2章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毛澤東和韶山毛氏的崛起)
2.1盡管毛澤東不大喜歡他,但毛順生的經營有方,卻為韶山毛氏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2.2韶山毛氏的崛起,竟是從毛澤東對父親、對族長、對整個宗族的反抗和背叛開始。
2.3與長沙楊氏聯姻,提高了韶山毛氏的地位。
2.4從韶山、湘鄉、長沙到北京,毛澤東不但把他自己,也把整家族帶出了韶山沖。
2.5蔣介石挖了韶山毛氏的祖墳,但毛澤東領導的紅色革命斗爭仍然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奪了蔣的江山。
第3章 滿門忠烈的紅色家庭
——20世紀上半葉韶山毛氏的革命事業
3.1 1921年春節,毛澤東帶著滿腦子革命思想回家過年,沒想到卻從此把一個舊式農民家庭改造成了革命斗爭史上紅色革命家庭。
3.2 在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斗爭史上,毛澤東曾是一個頗為出色的領導人物,然而他沒能成為共和國的開國元勛,卻成為哥哥革命事業的殉道者。
3.3 為了大哥的革命事業、也為了自己的紅色理想,29歲的毛澤覃和他年僅19歲的兒子毛楚雄相繼灑血沙場。
3.4 懷著美好的理想和堅貞的愛情,楊開慧,這位書香門地出身的大家閨秀和年輕美麗的現代新女性,毅然選擇了犧牲。
3.5 雖然只是毛澤東的堂弟,但24歲的毛澤建卻成為韶山毛氏的第一個殉道者。
第4章 中國第一家族:毛澤東時代的韶山毛氏
4. 1(毛澤東的治國韜略:)憑著他那政治家的天才和詩人激情,毛澤東使一個百孔千瘡的舊中國起死回生,避免了被外國列強吞並的命運。然而,把這個充滿生機的泱泱大國拉到頻臨崩邊緣、把億萬熱愛他的人民趕入災難深淵的,又正是他們原來的大救星。
4.2(江青的輝煌騰達:)擁有自己的心機和第一夫人的有利優勢,建國後的江青在現代中國政治舞台上出盡了風頭。
4. 3頗有乃父風范的毛岸英本來可以繼承父志,但他還沒有來得及宏圖大展,便為捍衛父親創建的國家而壯烈獻身於異國他鄉。
4.4早年的身民主折磨嚴重摧殘了他的健康,毛岸青無法在新中國的政治舞台上挑起大梁。
4. 5雖非王者之子,但憑其自身奮斗和伯父的垂青,毛遠新以侄兒身份成為韶山毛氏最為耀眼的紅人。
4.6 女以父貴,李納、李敏,這共和國的兩位"公主",都成為權重一時的人物。
4.7 第一家族的媳婦和"附馬"們
4.8 韶山毛氏關系圖:共和國第一家族的"皇親國戚"們
第5章 無可奈何花落去:後毛澤東時代的韶山毛氏
5.1(巨星隕落)雖然人民不斷地高呼"萬歲",但83歲的毛澤東還是拋下了他熱愛的人民和被他弄得滿目瘡痍的紅色江山,駕鶴西去。
5.2 (江青跨台)江青雖貴為第一夫人,但毛澤東死後僅幾個月,這位共和國的國母,就因惡貫滿盈而被送進了監獄,最後竟落得個以絲襪上吊自縊的下場。
5.3昔日雖是主席身邊紅人,但"四人幫"跨台後,毛遠新這位"佞臣",自然也成了共和國的階下囚。
5.4《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為毛澤東作了官方的蓋棺定論,但人們對這位當世的大球星,卻有著各自的看法
5.5心身疲憊,李納退出政協委員,標志著韶山毛氏徹底從現代中國政治舞台上淡出
5.6(韶山毛氏第三代心態)韶山毛氏第三代的代表,毛新宇除了對爺爺的崇拜,還想有所作為?
尾聲
6.1 誕生百周年慶典
6.2 韶山的香煙越來越旺
6.3 司機駕坐前的神像
6.4 井岡山的神話和傳說
6.5 享受現在的好處,懷念舊日的虛榮:工農的矛盾心態
6.6 知識分子的口水
6.7 尋根——毛氏後人的韶山情結
--------------------------------------------------------------------------------
請讀片斷:
1.1翻盡了族譜和歷史,從晚清上溯到遠古,
可我們怎麼也找不到那令人驚羨的血統
中國人有一句俗話,叫做"聰明有種,富貴有根"。
不論是學富五車的大學者,還是目不識丁的村野山夫,當他們面對某個顯貴要人或顯赫的家族時,他們的第一個想法往往是:這人如此富貴,這家如此發達,肯定有一個很好的家世淵源。要不,就是他們的祖先必定葬了什麼難得的風水寶地。
現在,我們面對的,就正是這樣一位非常顯赫的——不,應該說是20世紀中國最顯赫的人物和家族。
這,就是一代偉人毛澤東和他出身的湖南韶山毛氏家族。
然而,翻盡了族譜和歷史,從晚清上溯到遠古,可我們在韶山毛氏的歷史長河中,怎麼也找不到那令人驚羨的高貴血統。
讓我們先來看看歷史。
在中國眾多的姓氏中,毛姓的確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
在各種中國姓氏學經典上,我們都可以看到有關毛姓起源的同樣記載:
《通志·氏族略》載:"毛氏,周文王之子毛伯聃之所封,世為周卿士,食采於毛,子孫因以為氏。"
《姓源》也說:"周文王第八子鄭封於毛,《左傳》周大夫毛伯是也,後因氏。"
《廣韻》說:"毛亦姓,本自周武王母弟毛公,後以為氏。"
同樣的記載也見於《中湘韶山毛氏(二修)族譜》一卷:"吾姓系出周姬,文王子毛伯之後,世為周卿,因國為氏。"
這里所引資料基本統一,即毛姓的得姓,始於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姬鄭被封於毛。
如此說來,毛姓遠古時還是王族的後裔。他們的得姓始祖,赫然是當年中國周朝開國之君周武王的同胞親弟弟,名叫姬鄭(《通志》以為是姬聃,這可能是誤解《左傳》所致)。
正是因為沾了王族的榮光,姬鄭當年才無功也受祿,被封為伯爵。這在當時可是最高的級別頭銜了。不但如此,他還被被授予司徒之職,並獲准建立了一個小小的半獨立性的諸侯國——毛國。
當年姬鄭所建立的毛國,實際上也就是周成王封給其叔父鄭的這地塊小采邑,其地一說在今陝西扶風,一說在今河南宜陽。
但是,姬鄭也就是毛伯所建立的這個毛國,在歷史上並沒有起過什麼大的作用和影響,因而有關它的記載也就非常少,甚至連它何時亡國、為誰所滅,也是一筆糊塗賬。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毛國滅亡之後,它的子民為了紀念故國,便以國號作為自己的姓氏。
這便是毛姓的由來。
然而,毛姓雖古老悠久,但在以後幾千年中國的漫長歷史舞台上卻並沒有什麼值得人眩耀的驕人業績。在數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上,涌現過無數至今令人懷念的各姓優秀人物。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些先哲之中,屬於毛氏族姓的卻少而又少。除了一個靠自薦起家的毛遂,研究《詩經》出名的毛亨、毛萇,被人們視為奸臣的毛延壽和清朝的學究毛奇齡外,再也數不出什麼特別有名的人物。而這裡面能與韶山毛氏掛得起勾來的,就更是微乎其微了。
現在,讓我們再來查一查毛家的族譜。
在以宗法主義為特色的中國傳統社會中,人們最重視家族的榮譽。因而對記載家族歷史和榮譽的族譜,也就非常非常地重視,簡直視同家族的命根子。不但要經常地編篡和續修,小心翼翼地保存、收藏,而且還喜歡經常翻閱、查檢,以便教育族中的後代,向外族的人眩耀。
聚居在偏遠的韶山沖的韶山毛氏,同樣也保存著多部這種可以用來眩耀自家榮譽的《毛氏族譜》。
在《中湘韶山毛氏族譜》的《源流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吾族派接西江,自宋工部尚書讓,世居三衢。生子休公,官至銀青光祿大夫、國子祭酒兼殿中侍御史,出守吉州,迎尚書讓公就養,占籍吉之吉水龍城,家焉。二十一世傳至伯溫公,官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考據西江宗人,執譜相訪,實屬西河嫡派。"
由此可見,韶山毛氏與遠古時候的毛姓實在無法找到聯系了。它們能找到的最早祖先和親族,只是我國宋朝時期的三衢毛氏宗族中的一個名叫毛讓的人。
三衢,即今浙江衢縣。唐朝武德四年改原婺州信安縣為衢州,因境內有三衢山,故又以三衢稱衢州。宋代這里確實住居著一支毛氏家族,並產生了秀州知州毛滂、侍御史毛注、翰林學士毛友、進士學者毛晃、兩浙轉運使毛漸等一批比較優秀的人物,也可以算是名門望族了。至於那個名叫毛讓的人,據民國時期的《江西通志》所載,應是五代末南唐朝的工部尚書。
可見,韶山毛氏最早發源於浙江三衢毛氏。
但今日湖南韶山毛氏宗族的直接祖源,則是江西吉水毛氏。
有趣的是,在《江西通志》的《氏族志》中,我們也發現有和《韶山毛氏族譜》同樣的記載:江西吉水龍城毛氏確實來自衢州,他們的開基始祖就是南唐工部尚書毛讓的兒子,名叫毛休。毛休是宋朝國子祭酒,因官任吉州知州,就把老父接來吉州贍養。毛讓後來在吉州去世,葬在吉水龍城。毛休一家為了給父親守墓,便在吉州吉水龍城定居下來。
吉水毛氏在歷史上倒確實是一支比較著名的宗族。這個家族在宋代出了個孝子,名叫毛洵,是個進士,官任大理評事、校書郎。毛洵因父母去世,辭官回家守孝,竟因過度悲痛而死。他的事跡被載入《宋史》。這個毛洵,便是毛休的嫡系後代。譜載毛休生七子:士元、士雋、士廉、士宏、士宣、士澄、士廣。其中,長子毛士元官任大理評事,二子毛士雋任冉州司,三子士廉官任嚴州刺史,六子毛士澄官至朝奉大夫,七子毛士廣官任處州司。毛士廣生子毛應全,官任殿中丞、騎都尉。吉水毛氏到明朝更出了一個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的顯赫人物毛伯溫,因而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而且也是當時全國毛姓中最顯赫的一支。
不過,韶山毛氏與浙江三衢毛氏和江西吉水毛氏的傳承關系,至今仍是一筆糊塗賬。我們翻遍了各種毛氏族譜,都發現"譜中所紀,不惟往代華裔概從闕疑,即江西宋代諸宦,亦遠不之溯。"(《韶山毛氏一修譜序》)
各種毛氏族譜都記載,現代顯赫一時的韶山毛氏家族,它的真正有史可考的最早奠基始祖,是元朝時一個名叫毛太華的青年軍人。
公元14世紀中葉,中國歷史上爆發了大規模的元末農民起義——紅巾軍正義。當元朝統治被基本上摧垮之後,起義軍內部發生紛爭。為了爭奪政權,朱元璋與陳友諒在江西鄱陽湖展開大水戰,鬧得江西人心惶惶、雞犬不寧。
當天下大亂之際,江西吉州府龍城縣仙茶鄉有一個名叫毛太華的青年農民,不甘老死蓬蒿,寂寞一生,毅然扔下手中的鋤頭,拾起長矛,投奔了朱元璋的隊伍。明朝建立以後,毛太華又隨同明朝大將傅友德、沐英統率的西征大軍開往邊遠的雲南。雲南平定後,朱元璋命養子沐英世氏治滇,許多遠征軍人就被留下來屯駐雲南,毛太華就是這批被留下來的遠征軍人之一。這樣,毛太華便於元末明初從江西吉水來到當時的雲南瀾滄衛。(一說當年毛太華只是為了躲避戰亂,才由江西遠遷到雲南的。)
據說當年毛太華屯駐雲南瀾滄,娶了一位當地的王姓"蠻女"為妻,並先後生了8個兒子,分別取名叫毛清一、毛清二、毛清三、毛清四、……毛清八。
毛太華雖然在這里娶妻、生子,但當年的雲南瀾滄衛一帶,實在是太偏遠荒蕪了,甚至即使到了六百年後的今天,那裡也仍然人煙稀少,氣侯濕熱,猛獸出沒,是中國最偏僻落後的地方。所以後來毛太華老了,仍然忘不了內地,於是請求告老還鄉。因戌邊多年,立有戰功,毛太華被獲准調撥內地。
但不知何故,毛太華並沒有回到江西吉水龍城老家,卻從邊遠的雲南瀾滄衛往北遷到當時的湖南省湘鄉縣縣城北門的緋紫橋居住,並分得了幾十畝田產。
也不知是什麼原因,當年毛太華內遷湘鄉時,除妻子外只帶了大兒子毛清一和第四子毛清四,而其他幾個兒子則沒有同來湖南,大概仍留在雲南。
C. 關於吳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三千多年前,陝西岐山一帶,有一周族部落,首領被稱為周太王。周太王生有長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兒子季歷。季歷的兒子昌聰明早慧,深受太王寵愛。周太王想傳位於昌,但根據當時傳統應傳位於長子,太王因此鬱郁寡歡。泰伯明白父親的意思後,就和二弟仲雍一起逃到荒涼的江南,自創基業,建立了勾吳古國。商朝滅亡後,周朝建立,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孫周章為侯,遂改國號為吳。春秋時期,吳國被越國所滅,其王族支庶子孫不忘亡國之恨,便以國名「吳」為姓,泰伯也就成為了吳姓的得姓始祖。
源
出處
吳姓人物早在炎帝、黃帝時就已存在。炎帝之臣有一叫吳權的,他的後代是我國樂曲的發明者。
那個因為勇敢剽悍,善於狩獵而以「吳」為稱號的原始氏族,在堯舜以前的活動,《尚書》、《春秋》、《國語》、《史記》等經典史書都記載闕如,只有以廣博、繁雜著稱的宋人羅泌《路史·國名紀》中,才以吳權的氏族為第一個吳氏族。《路史》說,吳權是炎帝之臣。可見吳人最初是從屬於炎帝、黃帝部族集團的。《山海經·海內經》記載了一個有趣、奇異的故事:吳權的妻子叫阿女緣婦,她與炎帝的孫子當時為黃帝之臣的逢伯陵通姦懷孕,三年後一胎生3子,分別叫鼓、延、殳。鼓和延傳說是鍾的發明者,也是樂曲的最早發明創制人。逢伯陵是姜姓和齊姓等族的始祖。
吳氏族
吳權屬於遠古的吳氏族,《路史》已說得明確,其實,吳權不但是人名,它還極可能又是氏族名。正因為這樣,有的書又說吳權是顓頊時的人,傳說各異,無須深究。陳明遠《中國姓氏人全》說:吳權的後裔以吳為氏,成為吳姓的一支。
中華民族以黃帝作為共同的始祖之神,《路史·國名紀》的記載:黃帝的母親,是古代吳人的一位女姓成員,名叫吳樞。
到顓頊帝時,又有個叫吳回的,他和其兄重黎先後擔任火官——祝融。吳回成為南方祝融部落的首領後,吳氏族不斷發展壯大,並逐漸分離成八個氏族,昆吾氏就是其中之一。
夏代少康時有個人叫吳賀,他以善射著稱,曾和當時的神箭手後羿比射,《帝王世系》載有其事。《中國姓氏大全》說:「傳說中夏代國王少康時有吳賀,其後有吳氏」。吳賀見於《帝王世紀》,他曾與羿比射。其實,吳賀就是古代吳人中的一員。吳人所建立的氏族政權即吳,它在夏商時代一直存在。《路史·國名紀》就說:「(商)紂時亦有吳伯。」
遠古初祖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吳姓歷史上記述的遠古初祖,他居住在姬水流域(約在今陝西北部),以姬為姓。相傳黃帝娶了四位賢淑的妻子,生了25個兒子,其中得姓者14子,其後分14支部族。
公劉下傳數代到古公室父時,中原已進入殷商時期,這時周人又受到戎、狄的侵擾,在古公(顫-頁)父率領下被迫離開豳地繼續遷徙。周人一路南遷,他們爬過梁山,渡過漆水、沮水,到達岐山下的周原(今陝西岐山縣一帶)。周原可謂周人居住的祖地,這里土地肥沃,適合多種莊稼生長,古公亶父一改周人沾染上的戎狄游牧民族生活習慣,建立城市和村莊,讓族眾過定居的生活,並在周人氏族制度的基礎上設置了官職,建立了近似國家職能的行政管理制度。周人、周族的稱呼就是因為古公宣父及其部落定居周原而來。
古公亶父是周人的一位重要首領,他發揚光大了周人數代奮斗的事業,為周人取代商建立周王國打下了初步的基礎,後世周文王稱其為太王,《詩經·宓宮》中有歌頌他的詩句:「後稷之孫,實維太王,居岐之陽,實始翦商。」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孟子則把其作為一位仁君加以頌揚。在吳姓的一些家譜中,尊古公室父為上古最近先祖。周人自古公室父始進入了穩定發展時期。
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長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歷,全都非常賢能。其三子季歷娶殷商摯仲氏之女太任為妻,太任和文王之妻太姒在我國古代被公認為賢婦人,為周族的興盛起過重大作用。太任為周族生下昌,昌即是為周滅商打下雄厚基礎的周文王。相傳太任生昌時曾出現吉祥的徵兆,昌自小天資過人、品德高尚,深受祖父的喜愛。古公亶父甚至把振興周族的理想寄託在孫子昌身上,有時當著眾人的面情不自禁地說:「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
按照周人的社會傳統,古公宣父去世後,應有長子太伯繼承王位,如太伯早死,接位者應是仲雍,季歷排行第三,不可能有機會繼承王位,昌作為季歷之子更沒有機會繼承王位了。
古公亶父生病了,太伯和仲雍借口外出為父親采葯,離開了周原。史書記述,兄弟倆從陝西岐山一帶出發,來到荊蠻吳越地區(今天的江浙一帶),吳越地區居住著原始落後的少數民族,他們和中原風俗迥異。兄弟倆入鄉隨俗,紋身斷發,在周人看來這哥倆已成為蠻人、殘人,再無資格繼承王位。
太伯、仲雍奔吳後,季歷得以順利繼位,後傳位給文王昌。周文王昌不負祖父古公亶父的厚望,為滅商振興周族苦心經營,他生前雖未能滅商,但三分天下,周據其二。其子武王發繼位後,向商王朝大舉進攻,四年後,一舉滅商,建立起周王朝,最終完成了復興周族的大任。周初,太伯、仲雍受到周王朝表彰,其後裔受封於吳,建立起強大的吳國,後世吳姓子孫則多把太伯、仲雍尊為得姓始祖。
按照古史的記述,太伯、仲雍所到達的荊蠻地區,就是今天的江蘇南部太湖流域的無錫、蘇州一帶。太伯、仲雍一支就是古書記載的痰陽諸姬 (古代居住在漢水北岸的周人的分支)的一支,他們與楚國為鄰,楚國是為五帝之一的顓糠帝後裔所建。楚國強大起來以後,漢陽諸姬受到來自楚人的威脅,被迫遷徙,其中太伯、仲雍一支,東遷到江蘇吳地,征服了當地土著居民,建立了吳國。《史記·吳太伯世家》說:「自太伯作吳,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後二。其一,虞,在中國;其二,吳,在蠻夷。」武王克商後,分封太伯、仲雍後裔,其中的一支又分封到太伯、仲雍始遷之地虞,即山西虞地,另一支留封於當時尚未開發的東南之地吳。不管後世對其遷徙過程有多少種解釋,但姬姓周人太伯、仲雍一支最後到達了江蘇古吳地是沒有爭議的。
吳氏族脈
出自虞氏或有虞氏
據有關資料記載,相傳仲雍的後代,周文工時曾被封於虞國(今山西平陸縣北),公元前658年被晉所滅,其後子孫有以國為氏,姓虞。另相傳遠古時有部落,名有虞氏,舜乃其領袖,姚姓,居於蒲阪(今山西永濟縣西蒲州鎮)。金文中虞、吳字相通,其後亦有姓吳的,為山西吳氏。
舜的三位夫人,嫡妃娥皇無子,二妻女英生了一位公子叫商均,三夫人登比氏生了兩女八子,但子女都為不肖子孫。只有商均能繼承父業。舜去世後,中原形勢發生巨大變故,夏禹奪取了有虞氏的部落首領職位,建立起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國家——夏王朝。禹分封舜的嫡長子商均到有虞氏地區,繼續當有虞氏的首領。有虞氏成為夏代的一個小方國,當時已從陝西東遷到今河南省虞城縣北,國號「虞」。在夏初虞國有虞思,曾幫助亡國的少康,並將兩個美麗賢淑的女兒嫁給少康為妻,終於幫少康復興了夏朝。商代以後,虞國衰落中絕。大約自商均開始,舜的嫡傳子孫以虞、吳為氏。《元和姓纂》說:「舜有天下號曰虞,子商均因以為氏。」上古虞字寫作「吳」,只是到戰國時期,虞、吳開始區別。
少數民族吳氏
元、明、清時期,由於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建立了統一的政權,民族大融合進一步加深。少數民族接受漢族文化而採用漢姓。
苗族吳姓
我國少數民族中的吳姓,以苗族最多,最突出。苗族吳姓主要分布在湖南和貴州苗族地區,他們大部分是由苗民改用、借用漢字姓,而成為吳姓的,也有一部分是漢族姬姓吳氏融合、同化於苗族中而形成的苗民吳氏。
苗族吳氏,至遲在元代即已存在,如元至正年間(公元1341—一1368年)湖南靖州苗民起義首領,就是吳姓族人,名叫吳天保。明代苗族吳姓中還孕育出了著名的理學大師、王陽明的得意門生吳鶴。
苗族原本無姓氏,受漢文化的影響許多苗民借用漢族姓「吳」氏。清前期實行「改土歸流」政策時,又有大批苗民借用漢字姓「吳」氏來作為自身姓氏,進行苗籍戶口登記。在今日湘西苗族中,有「吳、龍、廖、石、麻」五大姓,而吳姓最多,排在首位。
湖南的苗族吳姓,廣泛地分布在今湖南西部,西南部的湘西自治州、懷化地區和邵陽城步縣等苗族分布區。據民國時石啟貴的《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記載,乾城(今吉首市)的苗族吳姓,主要集中在坪壠、犁口嘴、三岔坪、地嶺波等地。鳳凰縣的苗族吳姓,則以阿拉營、鴨堡寨、(木暴)木營、沙坪一帶最多。永綏(今湖南花垣)的苗族吳姓,自吳姓祖公祿祖率其子孫居住於吉峒鄉瓦水、窩必、鉛藏鄉的鉛藏一帶,子孫再逐漸遷徙到各地。因此,永綏以吳、龍、石、麻四姓為多,而又以吳姓人數最多。在吉首的新坪鄉,1200多戶人家中,吳姓近1000家,方圓數十里內都是一姓,且為同一吳姓血緣家族。與新坪鄉毗連的新民鄉和鳳凰第九鄉,也以吳姓人數最多,幾乎佔70、80%。所以湘西大姓,以吳姓冠首。
湘西苗族的吳姓,歷史上又分出一支改從伍姓。在湘西苗族中,吳、伍雖不同姓但卻同宗,所以兩姓不能通婚。
據《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民族志》(91年徵求意見稿)和部分族譜記載,今靖州的苗族吳姓都是從江西吉安府太和縣直接或經貴州等地轉遷來的。如靖州三鍬鄉岡沖村苗族吳氏家族,是從江西太和縣魏司巷,中經貴州天柱遠口,再於明朝中葉遷入靖州的,至今已傳30代,繁衍成600人的一個家族,大堡子鄉同樂村苗族吳氏家族,明朝天順年間(公元1457——1464年)從貴州天柱縣遠口遷來,至今已傳23代,發展至510人;藕團鄉新寨村苗族吳氏家族,也來自遠口,至今已傳20代,發展至400人;新廠鄉燕團村苗族吳氏,明代自遠口遷來,至今已傳20代,有480人;平茶鄉地祥村苗族吳氏,清代自貴州錦屏新化鄉印寨再經江邊遷來,至今已傳10代,發展至371人。
湖南苗族吳氏分為禾孝(ghaob xot)與禾弄(ghao nhlongb)兩系。
在貴州苗族地區,吳姓也是七大姓之一。黔西北苗族漢字姓吳氏,是由苗族「孟恩路」家族中的一部分借用漢字姓而形成。只如貴州台江縣方召「各務收」(即務收公)家族,在清朝末年領導苗民起義失敗後,清政府強迫戶口登記,將「務收」家族的「務」譯成「吳」,其後裔於是變成了苗族吳氏。這些苗族吳氏,與漢族姬姓吳氏無任何血緣聯系,就是苗族中不同地方的吳,有的也同姓不同宗,互相之間無內在的血緣關系。
苗族吳姓,在歷史上產生了大批優秀子孫,為中國文化作出了不朽的貢獻,因此,我們的吳姓史自然不能忽略這特殊的一支。各民族中,異彩紛呈的吳姓宗族。
蒙古族
在純粹的蒙古族七大姓中,吳姓居其一。相傳遠古時代蒙古有七大部落,其中一個部落的酋長名叫吳蘭蘇和,他的後裔就以他的漢譯名「吳蘭蘇和」中的第一個字為姓,這就形成了今日蒙古族中的「吳姓」,它與姬姓吳氏無關。蒙古人又有改為漢姓吳氏的。《續通志·氏族略》記載:明王朝政府曾賜給許多蒙古人吳姓,如賜「巴圖特穆爾曰吳允誠,子額特特穆爾曰吳克思,瑪嚕曰吳成諤,勒哲特穆爾日吳良布,敦日吳守義,濟蘭曰吳克誠,多羅曰吳存敬,瑪嚕曰吳管」。
滿族
今日滿族的前身女真族也有改姓漢字吳姓的。《滕縣志·人物》中《吳升傳》記載:「吳升,其先本女真吾古論氏,世居臨洮,乃以吾作吳,因姓吳。曾太父吳珍,仕金為滕陽軍判,遂為滕人。」則女真人改姓漢字姓吳氏,最遲在宋代已經開始了。
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中有吳姓,他們是由鄂倫春族中的「吳查爾坎」氏的漢譯簡化而成,與漢族吳氏沒有絲毫關系。
赫哲族
赫哲族人中也有吳姓,他們也是由赫哲族姓氏的讀音轉譯而成。赫哲族吳姓到現代產生了傑出的作家吳白豐,他就是優秀電影《冰山上的來客》的編著。
回族吳氏
據《信陽民族志》記載:河南信陽回族中有一支吳氏宗族。回族吳氏應為姬姓吳氏被同化形成。又如回族人吳鍾,清初武術家,河北滄州孟村縣人。 哈尼族吳氏
據《明清雲南土司通纂》一書記載,哈尼族中有吳氏,自明初洪武年間(14世紀下半期)吳蚌頗而宗族始盛。吳蚌頗居雲南臨安府左能山下,因率哈尼族眾開辟左能山有功,明太祖朱元璋授予他左能寨長官司土副長官之職,世領其所墾土地,准其世襲。從此,哈尼族吳氏蚌頗一支,就世襲為左能寨土司副長官。吳蚌頗傳獵豆,獵豆傳龍勝,龍勝傳安,安傳上登,數世皆傑驁不聽道府鈴束,後除職。清朝初年平定雲南,吳蚌頗的第11代孫吳應科率本宗族投誠,清王朝因授給他土舍之官。吳應科傳順,順傳世臣,世臣傳弟世標,世標傳子吳義,義傳廷輔,廷輔之子吳俟,嘉慶三年襲職。至民國時,左能土司仍為哈尼族吳蚌頗家族後人吳忠臣世襲。
此外,其他少數民族如侗族、壯族、白族等,都有吳姓。又據《皇朝通志·氏族略》記載,在滿州旗分內的高麗人中有吳姓。民國《奉天通志》也記載有吳那海,是高麗吳氏,歸旗,居海州地方。朝鮮族吳姓許多是漢族姬姓吳氏融合到高麗族後形成的。
滿族和錫伯族
有吳姓,是由他們各自民族中的「吳扎拉」姓改從吳姓的。
除苗族外,我國的許多少數民族中都有吳姓,他們大多屬於少數民族改用、借用漢姓「吳」而成,與姬姓吳氏沒有絲毫血緣聯系。但也有少數例外,如越(粵)族中的吳姓,就是吳國滅亡後,吳姓子孫南下逃難到越人中,久之便融合,同化為越人,漢武帝時有越人吳陽,封外石侯。
遷徙分布
秦漢以前的遷徙
古代的吳國,位置是在現今江蘇省無錫縣一帶,此地也是吳姓發源地。周初,是泰伯的封地。至十九世孫壽夢的時候開始稱王,國勢也日益強大,國境一直延伸到今浙江省的嘉湖一帶。與此同時,吳姓首先向北臨近的齊、魯之間迅速遷徙繁衍。這一帶的吳姓,多為壽夢第四子季札之後。其後遷入河南、安徽等省境。
吳姓子孫在亡國之前,有過一些零星的外遷活動。如與鄰國爭霸時,有少數吳姓子孫在戰爭中被俘,被迫流亡他國,遠離家園。公元前537年,吳楚交戰,厥由(吳王壽夢的第5子,季札之弟)受命前往敵營犒勞楚師,偵察敵情。一至楚營,便被抓住。楚人本擬殺他祭鼓,厥由大義凜然,嚴辭斥敵,使楚人折服,結果不辱使命。楚國撤兵,但厥由也被帶回楚國。此後,他流亡楚國,娶妻生子。後代以名為姓,形成吳姓的分支——厥由氏。又如夫差的兒子吳姑蔑,在與越人作戰中被俘;吳亡前數年,夫差的太子吳友和王孫彌庸也一同被俘,流落到越國。
秦漢時期遷徙
吳芮屬吳征生這一支,父親自楚遷居廬山。秦朝時,吳芮以才能出眾,當上了番陽(今江西鄱陽東)縣令。他為政深得民心,百姓尊為「番君」。秦末農民起義。吳芮縱觀天下大勢,知秦必亡,遂率領當地越人起兵響應。後轉戰西北,與項羽等入關破秦,立下汗馬功勞,項羽封他做衡山王。漢朝一統天下,分封功臣,吳芮被封為長沙王,建都臨湘(今湖南長沙市),食邑3千戶。自此,吳姓宗族中吳芮一支又自江西遷到湖南。可惜命不長,吳芮做長沙王還不到一年,就於當年6月過早地去世,葬在臨湘,謚號為「文王」(傳見班固《後漢書》卷三十四)。
。《廣東通志》說,吳霸後裔興旺,五嶺以南,特別是廣東一帶的吳氏大部分是吳霸的後代。
魏晉隋唐時期
魏晉至隋唐的七百餘年間,北方少數民族不斷入侵中原,致使北方戰爭頻繁,南方則相對安定。因而北方士民大量南遷,吳氏宗族也在南遷之列。據唐林寶撰寫的《元和姓纂》記載,這期間的吳氏大族主要分布在吳郡、武昌、濮陽、渤海、陳留等地,並呈南興北衰之勢。
自吳允承回遷吳郡奉祀先祖吳太伯三代之後,歷史進入了三國時期,吳氏家族成為割據江東的孫吳政治的國戚,孫策、孫權兄弟的母親吳國太便出自吳郡吳氏。
吳元三次子吳彪一支也遷回江蘇無錫——古吳國舊地,主持吳姓始祖吳太伯廟祀,成為無錫吳氏主宗。無錫吳氏後來又分衍出六合、高郵、晉陵、邗里、新塘等眾多的吳姓分支。
隋唐時期
吳姓在我國南北方都得到巨大的發展,並逐漸在許多地方形成當地一大郡望。其中南陽吳氏,為漢初長沙王後裔吳復興所開基,其後子孫繁衍各地,形成許多吳氏望族分支。但就其繁衍的勢力和分布的密集程度而言,在魏晉以後,吳氏北上繁衍明顯的緩和了許多,基本上是以我國南方一帶為其繁衍的地區,這是與北方連年戰亂,民不聊生有著密切的關系。據史料記載,吳氏子孫在江南分支開基的地方主要有今浙江的杭州、杭井、奉化、溫州、臨海、平陽、臨安;江西的興國、石杭;福建的莆田、福州、漳州、泉州、汀州;廣東的潮州、嘉應州、南雄;廣西的梧州、南思等地。其開基大都在秦漢以後,其中浙江、江西等地在隋唐之前;福建、廣東等地在唐以後。
另據史料記載,入閩始祖祭公字孝先,為泰伯六十二世孫,原居河南光州固始,唐時隨王審知入閩平黃巢起義,堂族六人分居福州、泉州之間,稱吳氏六祖,支分漳州及泉州。入粵始祖吉甫公,為宣公與世孫,宣公原居四川後遷江西南豐,後因戰亂遷至福建汀州寧化縣 總之,吳氏雖遍及全國,但繁衍發展中心為江南一帶。
據《海鹽吳氏宗譜》(光緒22年版)記載,廷尉吳公晚年定居石門語溪洲錢(今浙江桐鄉縣西石門),故居至清末尚存。譜稱語溪洲錢吳氏,家族非常興榮。大約在宋代中期,吳氏子孫,恃貴犯法,給語溪洲錢吳氏帶來厄運。譜稱因為這次犯事,至使語溪吳氏家族「家被籍,丁口竄斃殆盡」,僅有一胤,僥幸逃過於這場劫難。
大難後倖存的一胤生了三個兒子,後來分居三處:長子吳德昭,留居石門洲錢祖居;次子吳德彰,贅居德清(今浙江省德清縣)勾壘;三子吳德輝,贅居海寧縣治前。留居語溪氏,後又分出三派:一派為吳繩翁後裔,分居馬頭村;一派分居海鹽;一派分居石硅村,為吳申孫的後裔。
海鹽吳氏一派,以吳馨為一世始祖。據《海鹽吳氏宗譜》記載:海鹽吳氏一世祖吳馨,字世芳,明末處士,世代居住在石門語溪洲錢。吳馨生子吳賢濟,字北皋,排行第四。吳賢濟是石門縣的歲貢生,即秀才,當明朝末年,為避兵災戰亂,他將家室遷居海鹽岡圖畫橋,成為海鹽吳氏的始遷祖。
吳賢濟遷居海鹽畫橋後,娶妻李氏,生育兩子:長子吳相,次子吳宰。這兩個兒子,以後又分為海鹽吳氏的兩個支派:吳相一支為海鹽吳氏東支,吳宰一支為西支。海鹽吳氏東西兩支,後裔人丁興旺,以書香傳家。
陳留吳氏,屬季札一支的後裔。傳到吳恢這一代,家族始興。吳恢官任南海郡(今廣東廣州市)太守,是二千石的大官。吳佑是吳恢的小兒子,自幼隨父親學習儒家經典,稍大便頗有主見卓識。12歲時,吳佑隨父親到廣州。當時,吳恢准備製作大批竹簡用來寫經書,吳佑勸阻說:「此書寫成,勢必動用車輛搬運回中原。別人不知內情,還會以為你在廣州搜颳了大批珍奇異物。大凡易引起嫌疑的事,君子都極為慎重。」吳恢聽後,感慨地說:「吳姓宗族,真是世代不乏優秀的『季子』呀!」
父親去世後,吳佑回到長垣縣牧養讀書,自得其樂。後舉孝廉,又以品性敦厚、質朴、遜讓、節儉,升任膠東侯相(膠東侯國在今山東平度縣)。任職 9年,為政寬仁,深得人心。
後又改任齊侯國相(今山東淄博市),因剛直不阿,得罪大將軍梁冀,被降為河間侯相(河間侯國在今河北河間、獻縣一帶)。不久,辭官回鄉,以教授經書為業,成為當時著名學者。活到98歲時,壽終正寢,葬在長垣。
吳佑生了兩子:長子吳鳳,少子吳愷。吳鳳,字君雅,官任漢樂浪郡(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壤市)太守。這是見於史書記載的最早到達今朝鮮國的吳姓成員。吳鳳生的一個兒子吳馮,字子高,官任鯛陽侯國(今安徽臨泉縣鯛城)相。吳鳳的弟弟吳愷,任新息(今河南息縣)令。
陳留吳氏吳恢祖孫4代為官,知名於當時。吳佑後代繁衍發達,因而陳留一地,成為魏晉至隋唐時期吳姓的一大郡望。
宋元時期
宋元時期,吳姓已遍布全國。上代的一些吳姓大宗仍保持興盛局面,季扎次子吳征生一支在兩宋產生了科舉官宦世家吳相家族,濮陽吳氏的一支經輾轉遷徙後形成根深葉茂的汝南——太原吳氏,渤海吳氏成員南遷江南後落地生根,在兩宋時期形成江南第一望族吳宣家族。沉寂上千年之久的吳姓正宗季扎四子吳子玉一支延陵吳氏開始復興。隱姓達千餘年的季扎長房後裔洞庭濮氏於南宋初年復姓歸宗。這一時期,由於民族關系問題的存在,宋金長期對峙,產生了影響深遠的吳氏軍事世家甘肅水洛吳玠、吳磷家族。以上吳姓望族都很重視世系傳承,其歷史淵源十分清晰。
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吳姓的分布更為廣泛,自上古保持世系傳承不亂,代有顯貴的世家大族幾乎絕跡。這時期吳姓望族大都由唐宋時期的單家發展而來,並從地區分布上呈同姓異宗交叉分布,吳姓的遷徙多是由於戰亂、災荒、析居、任官、政府組織移民等諸多原因引起的。例如,明清時期的江西南昌吳氏雖號稱諸樊、夫差後裔,但其先祖卻是來自安徽歙縣的流民,定居南昌後,繁衍成當地大族。江西德興建節的吳氏則是唐末為避黃巢兵亂而遷來的。江西戈陽吳氏在五代戰亂時,從金陵(今南京)遷來的。湖南益吳氏主要有三支,九都沖吳氏其先祖吳世春、吳永鑒叔侄二人自江西清江來湖南益陽經商,從而定居益陽,後裔繁衍成益陽九都沖吳氏。泉峰吳氏,其先祖在元初游學湖南,而定居益陽,後世繁衍成益陽泉峰吳氏。夾流溪吳氏則是明初從江蘇、江陰縣遷居湖南益陽夾流溪,據其家譜記載,到清乾隆時,這支吳氏已傳了13代。
近現代
在近現代中國歷史舞台上最顯赫的吳姓人物當屬吳佩孚。吳佩孚屬登州吳氏。據說吳佩孚曾考證他是延陵吳季扎的裔孫,吳姓開氏始祖吳太伯的第12l代嫡孫。
據《吳氏家譜》記載,登州吳氏來源於泰州吳氏,而泰州吳氏又源於浙江吳田吳氏。吳田吳氏是明代浙江山陰吳氏吳溶、吳淵、吳溥的後裔。據《山陰州山吳氏族譜》記載,這支吳氏的家譜因上世家中失火被燒掉,因而吳田吳氏可確認的始祖為吳回。在歷史上,吳田吳氏遷居泰州(今江蘇泰州有兩支,一支是吳田吳氏第十四世裔孫吳潮先遷泰州而成泰州吳氏始祖,另一支是吳田吳氏五世裔孫吳承護下傳12代裔孫吳萬四,也自吳田遷至泰州東的安豐。隨著泰州吳氏人丁的增多,又有吳潮裔孫吳僧兒吳佩十七世祖自泰州北遷山東蓬萊(古屬登州),其後裔形成登州吳氏。登州吳氏雖然家族不甚顯貴,但人丁倒還興旺。登州吳氏自吳僧兒下傳十六世孫吳可誠時,這支吳氏已沒落無聞。
遷居台灣
吳姓的發源地江蘇南部距離台灣較近,因此吳姓人遷居台灣的歷史較早。早在吳國滅亡之時,吳姓子孫有一部分逃亡海上,其中一些人有可能遷到了台灣,然而見於歷史記載的卻是在元代。
明清以來自福建、廣東沿海一帶的吳氏遷居台灣的逐漸增多。在台灣的歷次統計中,吳姓長期穩坐第七把交椅,這與南明永曆年間鄭成功渡海收復台灣,從潮州沿海,尤其是饒平、南澳、澄海各縣收了不少昊姓士兵有關。在台灣歷史人物中,吳姓人佔有相當比重,如被稱為「阿里山之神」的吳鳳,宜蘭的開拓者吳沙,抗倭名將吳彭年和吳湯興,抗日民族英雄吳海水,著名作家吳濁流等都是近現代史上來台的著名吳氏子孫。
D. 這個黃氏字派(字輩)是黃氏家族哪一派
喜棟朝應之金奇,紹京珍興發秀時。
高尊爵祿嘉富貴,世代賢良常有餘。
我是廣西大新縣,我的宗譜為
喜棟朝應之金奇,紹京珍興發秀時。
高尊爵祿嘉富貴,世代賢良常有餘。
電話15977155328
18178339839
E. 徐氏家譜的歷史
徐姓是中國最早的姓氏之一,其淵源可以追溯到4200多年前的黃帝第十世裔孫若木。從古徐國至今,數千年的發展使得徐姓成為中國當今第十一大姓,近2000萬人口。在徐姓人口大省的江西,徐姓位列全省第十大姓,作為北徐最重要的一支,由東漢高士徐稚衍生的「南州徐氏」更是占據了當今世界徐姓人口的一半左右。徐姓家譜是以特殊形式記載徐姓宗族發展的史書,在中國傳統社會血族習俗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是徐姓血脈的譜系。所謂「家乘譜牒」,就是一個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表譜,通常叫做家譜、族譜,又稱宗譜、支譜、世譜、世系錄、通譜、總譜、會譜等等。家譜則是人們最常用的說法。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說:「家乘譜牒,一家之史也。」徐姓家乘譜牒是以特殊形式記載徐姓宗族發展的史書,在中國傳統社會血族習俗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是徐姓血脈的譜系。家譜本是一種家族以表譜形式記錄家族歷史和家族世系繁衍與重要人物事跡的特殊圖書體裁,大約產於夏王朝。家譜在盾代以前,由於具備證明血緣身份,以利選官和適應門閥制度中婚姻與社會交往等政治方面的功能,因此,得到了政府的普遍重視。政府設置了專門的「譜局」、「譜庫」一類機構,專門負責編制和收藏、管理各類家譜。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熟悉、了解譜牒更成為一種學問,上流社會,人人都需要了解和研究,不然,不僅影響入仕、婚嫁,即使一般的社會交往也難以進行。南朝時士人尤重家諱,如果你在某人面前偶爾提到他的父、祖名諱,那他會當場嚎啕大哭,讓你下不了台。史書記載,劉宋時一位叫王弘的人,「每日對千客,可不犯一諱」,傳為一時佳話。這也成了當時上流社會人士追求的一種境界。在南朝諸多譜牒學家中,徐勉就是其中很有名的一位。他曾任梁代的吏部尚書,負責官吏選拔、任免之事,據《梁書》本傳記載,徐勉「該綜百氏」,即熟悉各姓家譜、世系,不僅選官時做到「彝倫有敘」,公允合品,就連日常待客,也是應對如流,「皆為避諱」,同時還著有《百官譜》20卷,是南朝時著名的譜學專家。宋朝以後,家譜的政治作用削弱,但記錄家族歷史,純潔家族血統,團結、約束家族成員,教育家族後人,增進家族成員的榮譽感、向心力和歸屬感,以及提高本家族在社會生活中的聲望、地位的作用增強。除了皇帝的家譜——玉牒為政府所修、政府收藏之外,宋代以後的家譜均由私人修纂,政府不再干預,也不負責收藏、保管。纂修家譜就成了各家族自己的事。當然,由於家族是社會統治的基礎,家族穩定,社會就容易安定,因此,政府對各家族建家廟、修家譜之類能夠加強家族內部團結的事情大都還是採取支持和鼓勵的態度。歷代玉牒的修纂,也起了間接倡導的作用。真正意義上的徐姓家譜出觀於魏晉以後,東晉賈弼之撰《十八州百一十六郡譜》,南朝官修《百家譜》、《十八州譜》、《新集諸州譜》等,其中都包含有徐姓人的譜牒。到了唐代,唐太宗命高士廉修《氏族志》,徐姓被列為上等。南宋陳過庭在《徐氏族譜敘》中說:「傳之唐之太宗,奏天下譜牒,退新門進舊望,左膏粱右寒微,合193姓1891家,而徐氏亦與首稱焉。」此後的《貞觀八年條舉氏族事件》、《姓氏錄》、《姓族系錄》、《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譜》、《元和姓纂》等一系列官譜中有關徐姓的部分,都保存了一些唐代徐姓家譜資料。除了官譜之外,魏晉到隋唐時期私修家譜的風氣也非常盛行,這一時期的徐姓人也私修了不少家譜,國家譜局的巨制官譜正是對這些為數眾多的私譜匯總整理而成的。經過唐末農民起義的滌盪和封建割據之間的混戰,唐以前的家譜大都散佚,譜學作為學問也很少流傳,這便是史書上所說的「譜學中絕」。
宋代
歐陽修首先撰成《歐陽氏族譜》,接著蘇洵編成《蘇氏族譜》,在他們二人的首倡下,許多士大夫紛紛為自己的家族編修家譜,形成了「私譜盛行」的局面,徐姓自然也加入了修譜行列中,現在見到的《東海徐氏老譜》便是北宋時期重新編定的。
清代
編修家譜之風達到了頂點,編譜和修譜成為清人宗族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這種風氣一直持續到民國時期,以致於現存的家譜中包括徐姓大都是清代和民國編修的。作為中華大姓,徐姓人是很重視
家譜編修的,是修家譜最多的姓氏之一。據幾個中國家譜的主要收藏地的統計可知:北京圖書館共收藏
家譜2770種,其中徐姓家譜87種,永於(119種)、陳(110種)二姓之後居第三位;美國猶他家譜學會
藏有中國家譜2594種,其中徐姓有67種,居第六位;山西社科院家譜資料研究中心藏有家譜2565種,其中徐姓有63種,居第八位。
民國時期
是編修家譜最盛的時期,中國現存的家譜大都出於這一時期,其內容之充實,體例之完備,都是其他各代家譜所不及的。出於這一時期的《江陰梧塍徐氏宗譜》便是中國傳統家譜的一個典範。此譜始修於明宣宗宣德已酉年(1429),僅明代就編修過5次。清代又有徐仲昭順治年間修成的《家傳》、徐東維修《乾隆辛丑譜》、徐光授修《道光丙戌譜》、徐聖才修《同治癸酉譜》、徐浚明修《光緒丁未譜》。特別是《同治癸酉譜》的編纂水平最高,做到「序昭穆則世次祥明,考行實則文獻足征」。所以,梧塍徐氏宗譜被時人譽為「大江南北譜牒之冠」。 現存的《梧塍徐氏宗譜》,是抗日戰爭時期梧塍徐氏馬鎮支派推族長徐聘莘主持重修的,這次重修以《光緒丁未譜》為藍本,因而保存了明、清兩代多次重修梧塍徐氏宗譜的主要內容。此譜共52冊59卷。明代傑出的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便出於江陰梧塍徐氏。賴於《江陰梧塍徐氏宗譜》的保存,使人們對正史失載的徐霞客本人以及其先世和後代的情況才有所了解。據《宗譜》記載,江陰梧塍徐氏是東漢末年徐稚的後裔,徐稚為江西南昌郡人,號稱「南州高士」。一世祖徐錮在北宋末年曾任開封府尹,在金兵南侵、宋室南渡之際,帶了大批「中原文獻」,扈蹕南來,隨南宋小朝廷播遷於杭州。四世祖徐守誠南宋寧宗慶元間曾任吳縣尉,舉家遷到蘇州。此後「諸子姓散居荊侯、雲間、琴川」,即宜興、松江、常熟一帶。到了元代,徐守誠之子徐千十一,始遷至江陰縣西順令梧塍里居住,所以五世祖徐千十一實際上是江陰梧塍徐氏的始祖。梧塍里的具體地望在今江陰縣祝塘鄉大宅里。九世祖徐麟曾以布衣應詔明廷,出使西蜀,招撫羌人。後辭榮歸故里,廣置田產,成為擁有近十萬畝土地、藏有數千卷書籍的富豪大家、文獻巨室。從十一世祖徐頤始,到徐元獻、徐經、徐洽四世皆有文名。到十六世祖徐霞客的父親徐有勉時,雖家道已經中落,但夫妻努力經營,使「家業得以復振」。 家譜修成後,為了保證家族血緣延續的完整記載,都必須在一定時間內續修。至於家譜應多長時間續修一次,基本上沒有統一規定,大致處於自發狀態。如清代玉牒,規定10年一修,民間家譜,有規定10年、15年、30年、60年,最多到三世,即90年一修的。然而,雖然各家族有所規定,但由於戰亂、兵燹、瘟疫及自然災害等外在原因,再加上家族自身的遷徙、人才、經費、資料和對家譜作用認識等家族內部原因,能夠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續修的家族並不多見,至多是在一定時間段內按規定續修。現存的各徐姓家譜中,能夠見到修譜記錄最早的是隋代。據《新安徐氏宗譜》中保留了一份隋煬帝大業十三年 (617)修《氏族譜》時主修者高士廉給隋煬帝的奏摺,奏摺里提到,為編《氏族志》,隋煬帝曾下詔「九州百郡仕貴齎先世譜狀投上秘閣,品為四海大姓,」於是,時任尚寶丞的「徐宇等投進譜狀」。這里的譜狀,是家譜的一種簡單形式,大約只有世系,但由此也可看到,徐姓在隋代,已有簡單家譜編成。此外,在唐代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大約武則天又想再修一部《氏族志》之類通譜,下詔「在廷臣僚,屬四海望族,令行具先世名公巨卿為官得姓之由,各宜採摭來上,俾下有司輯成家譜,以傳將來。」即是命百官報送家譜,殿中侍御史徐有功、左補闕侍中徐有業遵旨,「進先世名臣家譜」。此處的「家譜」,大約比前世的「譜狀」要詳盡一點吧。另據《延壽徐氏族譜》介紹,早在唐昭宗光化二年(899年),本家族即已修譜曠。在現存徐氏家譜中,《小留徐氏宗譜》十二卷,共連續修過十一次,此譜亦名《小留徐氏九修宗譜》,分別為明英宗正統十年(1445年)、穆宗隆慶四年(1570年),清聖祖康熙十七年(1678年)、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高宗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宣宗道光十一年(1831年)、文宗咸豐九年(1724年)、德宗光緒二年(1876年)、溥儀宣統三年(1911年),由於譜中有北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元順帝至正二年(1342年)兩篇舊序,故這個徐姓家族連續所譜當在11次。此外,《姚江徐氏宗譜》從明神宗萬曆年間到1916年,三百多年,共九修。《馬嘶橋徐氏宗譜》也是從明萬曆年間至民國五年,共十修,再加上宋代舊序,可見也有十幾修。修譜頻率最高的當數《雲陽徐氏族譜》,從明神宗萬曆十一年(1583年)至1926年,343年間,共十三修,每次修譜的間隔分別為:15年、30年、34年、40年、35年、41年、28年、19年、31年、17年、31年、22年。這種修譜頻率和修譜次數在其他家族中是不多見的。據《中國家譜綜合目錄》、《上海圖書館館藏家譜提要》和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家譜資料研究中心的《中國家譜目錄》記載,留傳至今的各類徐姓家譜共789種,僅上海圖書館就收藏了326種。但這僅僅是見於這三部目錄中的,這三部目錄沒有收載的公私所藏決不會少於千種,但具體多少,只能有待於《中國家譜總目》修成後,方才能有一個大致准確的數目。
《涇川徐氏宗譜》
中的「修譜十(生月)十樂」文:
一不宜語言造次,妄議大典;
二不宜學識不廣,擔當重任;
三不宜耗糜公費,優游以待;
四不宜漫施筆墨,僭列筆端;
五不宜評論人品,瑕瑜莫掩;
六不宜越分兼營,氣力枉用;
七不宜勸勉過激,多生畏忌;
八不宜時俗不從,性成固執;
九不宜思慮寡當,貽誚老成;
十不宜口是心非,負疚永夜。
何莫非獲之處。至如:
繼紹久遠,以崇祖德,一樂也;
聯集繁眾,以篤宗誼,二樂也;
尊卑序,行派正,三樂也;
忠義著,善良表,四樂也;
追溯幽蹤,考述隱跡,五樂也;
廟宇因之以整,墳塋因之以清,六樂也;
同祖各遷之地,得分晰而明也,七樂也;
不經謀面之人,得常常親見之,八樂也;
同族之善者知之,其不善者亦知之,九樂也;
虛生一世,藉手一時,十樂也。
並不妨互勘之,互白之,是亦經其事者所不敢自欺。
有關徐姓家譜的編纂原則和要求,我們還可以從以下這兩部家譜的凡例看個大概。這兩部家譜分別為:
《洞庭南徐徐氏家譜》,乾隆四十年修,《徐氏宗譜》,光緒十九年修。兩部譜不是一個家族,不在一個地區,相差二百多年,因而,在內容、范圍與側重點方面,存在許多不一致之處。其中《徐氏宗譜》更加詳盡,除具有一般意義上得凡例之外,還有詳加說明凡例內容的「宗譜規條」,使人一目瞭然。 家譜修成之後,印數是固定的,編號分頒給族內有關人員保管、珍藏,並有詳細記錄。保管者仍要遵循一定的規則。如《慈南徐氏宗譜》就有這樣的規定:「一每歲元旦藏譜者各攜譜至宗祠,當眾驗閱一過,隨給饅首兩枚。二逐年春秋兩季,將譜各向日翻曬,以免蠹蝕鼠傷等情。三各房分藏之宗譜,如有藏貯不謹,蠹壞遺失者,作不孝論。四統譜歸宗長掌管,以備族人檢閱。但檢閱時必須在宗祠,點燭、焚香、沐手敬讀,以照誠謹。珍視之情,躍然紙上。在其他宗族的家譜上,也都有類似的不準外借、盜賣的規定。如有違犯,懲罰是逐出宗族。徐姓各家族均是一個寬容和充滿同情心的家族。反映在家譜中,對於一些已經客觀存在而又為別的姓氏家譜所不能容忍或人譜的內容,如養子,僧道、妻父等,在某些徐姓家譜中都能夠被收錄。
《徐氏宗譜》規條中,即有族人出家為僧道,可註明出家某廟某寺,這種僧道可人譜,也是筆者所僅見,也只有在徐姓家族中能有這種涵量。其他如《慈南徐氏宗譜》、《月湖徐氏宗譜》,或直接收錄,或辟專章收錄族內養子。《新何徐氏宗譜》不僅收錄養子,還收錄妻父之名,理由是:「娶妻必載妻父之名:以女子不出名,故詳其所生也。」在《稠泉徐氏五修族譜》最後,還專設「生生錄」、「紀生錄」兩部分,以隨時記錄家族中出生或故去的人物,這在別的家譜中也是不多見的。徐姓家譜大多有固定的體例和格式,一般包括譜名、譜序、凡例、譜論、遺像、恩榮錄、先世考、族規家法、祠堂、五服圖、世系、傳記、族產、契據文約、墳塋、年譜、藝名、名績汞、仕宦記、字輩譜、續後篇、領譜字型大小等內容,其中譜名、譜序、遺像、先世考、世系、傳記等是最為常見的內容,也是徐姓家譜的核心部分。
《東海徐氏老譜》一冊,45頁,民國十八年由寧陵的徐輯校,石印。這部家譜雖然印行於民國時期,但
它是寧陵徐氏在編撰印行《睢陽徐氏通譜》時,為了「報本追遠」,在新譜還沒有編定時而提前重印的老譜,它有著非常悠久的淵源。此譜始修於東晉太寧元年(323),由司空崔琳、治譜官徐令意和左散騎常侍徐行堅撰修。到北宋天聖兀年(1023),由徐姓著名人物、祥符五年狀元徐爽重輯會修。到了南宋又經過多次重修,加入朱熹的《徐氏譜序》和文天祥的《徐氏族譜像跋》。這部家譜保存著早期家譜的某些形制,包括譜名、譜序、遺像、世系表譜幾部分,其核心部分是世系表譜,雖然非常簡略,但因其纂修時間比較早,保存了早期徐姓的一些重要資料。
F. PUXY Gene 是什麼樣的公司
譜序基因(PUXY GENE)是一個專門從事生命科學領域的科技前沿機構。江蘇譜序基因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譜序基因)注冊資金14715萬元,是全球領先的基因組研究單位。是一家提供專業的基因檢測和基因領域衍生品研究的生物高科技企業。譜序基因公司總部運營地處中國香港及內地深圳。譜序中國在境內上海市、廣東省、江蘇省、浙江省、寧夏等多個省份控股多家子單位。譜序集團致力於提供生命醫學領域內的股權投資創企孵化、高通量基因組篩查資料庫服務。譜序基因依託全球領先的生物科技研發力量,推動基因技術的臨床應用,研究簡易專業化的基因檢測流程(如口腔拭子基因檢測包),研發出更加適宜消費升級大環境下的精準效能基因工程標准下的生物製品(如基因護膚品、健康食品等)。
譜序基因研發團隊聚集了來自醫學、生物學、計算機科學、統計學等方向的高級專門人才,同時譜序基因引進英國技術將發揮基因檢測的數據的最大效力滿足用戶護膚需求,積極拓展研發領域,及時實現創新技術向臨床應用的轉化。
譜序基因與國內的基因檢測機構同時配製護膚品不同,譜序基因護膚方向是後續的護膚方案服務。皮膚基因檢測在國內發展不是很成熟,譜序基因深諳基因護膚不只是檢測,最重要的是將數據真正應用到護膚生活中,通過檢測結果的有效成分分析,譜序基因會自動生成相應的護膚品選擇方案,以及飲食調理指南,充分利用數據分析,將檢測數據全方位應用到生活習慣的角角落落,幫助用戶不再迷茫的選擇護膚方案,以期達到高效、精準化護膚的目的
G. 我姓」淦」,據說祖先是匈奴人,後來宋朝改姓金,被宋高宗加了3點水,一洗金恥..真的嗎
淦(凎)[淦、凎,讀音作gàn(ㄍㄢˋ)]
一.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地名,出自江西贛江支流淦水,屬於以居邑名稱名為氏。
據史籍《姓考》記載:淦氏,「吉州人,因水為姓。」史籍《千家姓》中記載:淦氏為「清水族。」
據江北縣淦家溝《淦氏族譜續譜》記載,遠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位金老宰相因幼主昏庸無能,便棄官告老還鄉,後攜家小四處游歷。有一次,他來到江西中部贛江附近的淦水河畔,見此地山清水秀,便定居下來,便以淦水河的「淦」字為姓,隱姓埋名,耕讀自娛,後其生息繁衍之地被世人稱為「新淦」,後被人簡化作「新干」,最後發展成為江西境內的大城埠(今江西吉安新干)。
淦水,源出江西省清江縣東南部的離山,北流經紫淦山入贛江。新干淦氏傳至清乾隆年間的後期,有個叫淦農族人率家小入川,定居於江北縣(今重慶江北區),傳衍至今,有子孫千餘人。
第二個淵源:源於改姓,出自南宋朝時期的金氏官吏,屬於避難改姓為氏。
傳說,在南宋朝宋高宗趙構時期,東北地區有一金氏官員犯了官司,為讓他躲避朝廷的罪罰,有人暗中向宋高宗趙構說情。宋高宗當時剛偏安於臨安小朝廷不久,對廷屬官吏的所作所為都睜眼閉眼,便指了一條變通之道:讓他南下隱姓埋名,躲避朝廷懲處。
後來這位金氏官員到了江西省永修縣一帶定居,因居地臨水,便在自己的姓氏「金」前面加上「氵」偏旁,由金變淦,稱淦氏。
第三個淵源:源於改姓,出自江西鄱陽金氏,屬於因故改姓為氏,或帝王賜姓改姓為氏。
傳說,兩宋之際,江西鄱陽有一金斌賴,官至節度史。因當時大金國正與南宋王朝爭戰,宋高宗趙構下旨各地勤王,金斌賴也領軍前來臨安(南宋都城,今浙江杭州)。當金斌賴來到朝廷面聖時,宋高宗正在酣睡,夢中聽太監說「金斌賴」到,他聽成諧音「金兵來」,嚇得鑽到龍桌下篩糠。後來,見進來的是屬下大臣金斌賴,宋高宗十分羞惱,就說:「愛卿,你的姓字不好!」遂提筆在「金」字前加上「氵」,改金為「淦」。皇帝之旨,誰敢不從?因此,金斌賴只好改姓為「淦」,一族人也只能隨之,成為淦氏一支的由來。
二.各支始祖:
淦定二:元末由進士升授通奉大夫,世居豫章臨江府新淦縣,生七子:淦仁五、淦義一、淦禮三、淦義四、淦仁四、淦義五、淦禮六。淦仁五任河南開封知府,復任湖廣岳州府。淦定二與長子淦仁五由江右遷居洞庭之君山,後避陳友諒兵燹,於元順帝年間再遷湘湄之楚沖里白沙都。淦仁五生有二子,長子淦明武任保定知府,次子淦明祿任戶部尚書,仍居臨湘印石畈牌樓坡,後更名淦家砦黃旗嶺。明洪武年間徙居巴邑,落業密松山,開基王坡洞,越十傳至淦耀選,復遷謝家山。有譜序曰:「維吾郡淦氏,其先居豫章之偶亭淦水,泊乎改名新淦,因以邑為氏。」是為新淦淦氏始祖。
三 分布:
今江西省的南昌市、永修縣、吉安市新干縣,湖南省的岳陽市,重慶市的江北區,台灣省的台中市等地,多此淦氏族人。
四.郡望:
巴陵郡:亦稱岳陽。新石器時代,人們就在巴陵地區休養生息。夏商時期為荊州之城、三苗之地。春秋戰國時期屬楚。周敬王五十年(公元前505年)築起了西糜城,是為境內建城之始。秦朝統一六國,岳陽市大部分地區屬長沙郡羅縣。西漢時屬長沙國下雋縣,漢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東吳孫權在今平江縣東南的金鋪觀設漢昌郡,這是岳陽市境內之始。三國公立之時,東吳派橫江將軍魯肅率萬人屯駐於此,修巴丘邸閣城。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建立巴陵縣。漢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置巴陵郡,郡治設在巴陵城,從此岳陽城區一直作為郡治所。南朝宋元嘉十年(公元439年)置巴陵郡。隋文帝時期精簡郡縣,廢巴陵郡,建為巴州,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改巴州為岳州。宋朝恭宗趙顯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改岳州為岳州路。元朝至正二十九年(公元1369年),改岳州路為岳州府。清朝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清政府開辟岳州為通商口岸。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改巴陵縣為岳陽縣。1964年10月,設立岳陽專署。1975年12月恢復岳陽市建制,屬岳陽地區管轄。1983年岳陽市升為省轄市,1986年2月實行市管縣。
吉 州:亦稱吉安府。
巴 郡: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時期,古巴人就在該地繁衍生息,並立國建都。
五.鬻族班輩:
湖南巴陵淦氏字輩:
老派:「明念志廷萬玉尚興承立大邑是馨香」;
新派:「承先思佑啟修譜志榮昌忠孝能垂訓賢良自發祥」。
六.歷史名人:
淦 安:(生卒年待考),著名宋朝靖州知府。
淦克順:(公元1949~今),江西永修人。著名地方外科醫生。
永修縣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曾任外科副主任,現任醫院業務副院長,中華醫學會九江分會會員。兼任永修縣政協常委,民革永修縣副主委。
淦克生:(公元1958~今)。江西永修人。
經濟師。1974年在永修縣白蓮湖魚場工作,1977年在新余鐵路工程段,歷任線路工、團總支副書記、團委書記。其間,多次被段評為先進工作者,被南昌鐵路分局評為優秀黨員。
1984年任新余鐵路地區團委書記,1985年任南昌鐵路分局團委常委。同年10月調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永修縣支公司工作,歷任股長、副經理,現任經理、黨支部書記。
淦家凰:(公元1959~今),江西永修人。著名基礎教育家。
1988年於江西電視大學畢業。曾任永修九合中學教務主任,永修縣教委教研室中學語文教研員,江西永修三中教務處副主任,中學一級教師。
全國毛澤東教育思想研究會會員,中國社會心理學會中學教育與研究中心會員,全國青年教師聯誼會會員,中國華東修辭學會會員,江西省中學語文研究會會員,九江市中學語文研究會理事。
H. 黃姓家譜輩分怎麼樣排的
姓譜牒源起於何時,史籍中沒有明確記載,傳說早在商朝,便有陸終第四十四代孫黃成德,創修最早的黃氏宗譜傳後。黃成德的第十一世孫黃飛虎,因逃避商紂王迫害而改從母姓"王」氏。後黃飛虎曾孫黃愛輔、黃愛弼等以家藏譜牒上呈周武王,得以復姓「黃」氏。商周時期,黃國已是一個獨立的小邦,作為一個國家,已有專門記錄黃國王族歷史和世系的譜牒了,因而商周時期便應有黃姓譜牒。 傳說戰國末年楚相春申君黃歇也曾刪改增修黃氏族譜,並將譜繫上呈御覽,又親自製定了黃姓最早的字派。 漢魏之始,門第始興。譜牒學也於此時開始發達起來。江夏黃氏,這時才開始了確實可信的家史族譜在民間流傳。六朝隋唐是中國譜牒之學始盛時期,但因為當時黃姓的衰落,黃氏族譜也就不見於《魏書·官氏志》和《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官方正史,仍在民間流行。 直到宋代,隨著黃姓的興旺,也出現了黃氏譜牒的繁榮。各地黃氏紛紛立祠修譜,家傳、譜序,多見於當時名人文集中。 明清以來,黃姓譜牒之學更加發達,長盛不衰。這一時期的許多族譜,至今仍被流傳和保存下來。「文革」破「四舊」時期,大陸中斷修譜,許多譜牒也遭焚毀,而港台、南洋則未曾中斷,許多家譜還被公開出版發行。如台灣即於1961年、1964年、1965年曾有黃氏族譜公開出版。近年來,在大陸內地興起了修譜和尋根之熱。 目前,有較大價值的黃姓族譜,一是《竹橋黃氏族譜》20冊,民國十五年浙江餘姚「悼倫堂」第五次重修。該譜修撰極精,卷首有大理學家王陽明的序,又載有自漢丞相黃霸以後歷代名人畫像計80幅。族譜體例,「寓紀事於《編年》,以《世表》為倫次」。編年、世表之外,又另立《列傳》一門,入傳者有81人之多。此譜現存浙江餘姚市梨洲文獻館。二是《經鏗黃氏家譜》,該譜為清光緒「敦睦堂」第七次修譜,計30卷,現存武昌辛亥革命紀念館。三是《禾坪黃氏大成宗譜》4卷,清光緒十五年版,是研究邵武黃氏的重要史料,現存當地黃峭山裔孫處。四是《渠陽黃氏世譜》18卷,1989年湖南靖州黃氏總祠「江夏堂」第八次重修,是研究南宋大臣黃龜年家族的重要史料,主要流傳於湘黔地區。 -------------------------------------------------- 黃姓家譜文獻目錄 (引自《中華姓氏通史》 劉佑平 東方出版社 2000.12) 〖北京市〗 北京大興·黃氏順天支譜不分卷:美國(清)黃承林纂輯 清光緒十八年(1892)刊本一冊 藏地: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吉林省〗 吉林黃氏誠正堂伯房祖宗世系一卷:清鈔本一冊 藏地:江蘇蘇州市圖書館 〖上海市〗 上海。金山黃氏族譜:(清)黃玠 黃端履編纂清宣統二年(1910)上海中國圖書公司 鉛印本 二冊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上海圖書館 日本 美國 上海嘉定·重輯[上海]黃氏雪谷公支譜:(民國)黃士煥重纂 1948年三鑫印務局鉛印本 藏地:江蘇常州市圖書館(存1、3、4卷) 上海崇明·黃氏家乘二十二卷:(清)黃漢榮修 清同治九年(1810)務本堂刊本 藏地:上海文化管理委員會 美國 〖江蘇省〗 江蘇豐縣·九華堂黃氏族譜十卷: (清)黃火敦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石印本 藏地:江蘇豐縣順河鄉黃庄村 江蘇江都·維安阜洲黃氏重修族譜十二卷:(民國)黃承良修 劉崇泉纂輯 1931年中宜堂活字本 十二冊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美國 江蘇南通·黃氏支譜不分卷:(清)黃世謙編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敦禮堂刻本 一冊 藏地:江蘇南通市圖書館 江蘇海門·黃氏家乘:木刻本 藏地:蘇州大學(存二冊) 江蘇武進·浮橋黃氏宗譜二十卷:(清)黃元鵬續纂 清咸豐二年(1852)木活字本二十四冊 藏地:日本美國 江蘇武進·毗陵黃氏宗譜十二卷:(清)黃敦懿等修 清光緒十一年(1855)敦本堂活字本八冊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武進·毗陵東直黃氏玉林公宗譜四卷:(清)黃永全等重修 清光緒十五年(1889)木活字本四冊 藏地:日本美國 江蘇江陰·青暢黃氏宗譜二十二卷首一卷:黃震宏修 黃淡佳編輯 1947年立木堂活字本 二十冊 藏地:吉林大學 〖浙江省〗 浙江杭州·武林黃氏宗譜:清光緒間禮耕堂鈔本 一冊 藏地:美國 浙江餘杭·黃氏宗譜四卷: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木活字本 藏地:浙江餘杭縣文化管理委員會 浙江蕭山·黃氏族譜三十卷:清嘉慶五年(1800)萃煥堂刊本 四十三冊 藏地: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殘缺三冊) 浙江蕭山·黃氏備遺錄附昭潛錄二卷:(清)黃春林等編 清嘉慶十二年(1807)萃渙堂木活字本 一冊 藏地:日本美國 浙江·蕭山埭上黃氏家譜三十卷:(清)黃尊編 清道光六年(1826)刊本二十一冊 藏地:浙江省圖書館(存二十五卷) 浙江·蕭山埭上黃氏家譜二十四卷:刻本 二十一冊 藏地:上海圖書館 浙江·蕭山埭上黃氏家譜三十卷首一卷續尋一卷搜遺尋一卷詞翰錄四卷備遺錄二卷詞翰續 錄二卷:(清)黃中咸等修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萃渙堂活字本 三十二冊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省圖書館 日本美國 浙江·蕭山埭上黃氏家譜三十卷首一卷詞翰錄四卷備遺錄二卷詞翰續錄二卷:黃伯英編輯 1925年萃渙堂活字本 四十四冊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浙江鄞縣·四明石橋黃氏宗譜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陳憲曾 黃敬賢等纂修 17年世錦堂木活字本 十四冊 藏地:浙江寧波天一閣文物保管所 浙江慈溪·湖山黃氏宗譜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黃博汝 黃時清重修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木刻本二十冊 藏地:河北大學 浙江慈溪·湖山黃氏宗譜八卷:(民國)王醒華 黃恆泰纂 1936年刊本 藏地:浙江慈溪縣檔案館(存二卷) 浙江象山·馬坡黃氏譜一卷:(民國)屠耀台續修 1921年鈔本 藏地:浙江象山縣文化管理委員會 浙江象山·溪沿黃氏族譜一卷:(清)鮑之交新修 據清嘉慶十六年(1811)鈔本 藏地:浙江象山縣文化管理委員會 浙江象山·黃氏宗譜一卷:清光緒十八年(1892)木刻本 藏地:浙江象山縣文化管理委員會 浙江紹興·湯浦嶺下黃氏宗譜四卷:(清)黃錫元修 清同治七年(1868)木刻本四冊 藏地:河北大學 浙江紹興·會稽湯浦嶺下黃氏宗譜四卷:(民國)黃永和 黃大堃等重修 1917年望煙堂活字本 四冊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浙江省圖書館 浙江紹興·會稽陳村黃氏宗譜十卷:(清)黃培清等續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五桂堂活字本 十冊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浙江紹興·會稽陳村黃氏宗譜十卷:(清)黃秀甫等續修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五桂堂了本 十冊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浙江,蘭溪柏山黃氏宗譜四冊:1928年木刻本 藏地:浙江蘭溪縣伯社鄉井頭村 浙江·蘭溪金黃氏宗譜六卷:1940年木刻本 藏地:浙江蘭溪縣屏山鄉何夏庄 浙江·蘭溪蛟湖黃氏宗譜十卷:1940年木刻本 藏地:浙江蘭溪縣新周鄉(二部,其一殘) 浙江·蘭溪黃氏宗譜三卷:1919年木刻本 藏地:浙江蘭溪縣朱家鄉 浙江義烏·赤山黃氏宗譜三卷:琴堂等纂修 清光緒十四年(1888)餘慶堂木刻本 藏地:浙江金華市文化管理委員會(存卷1) 浙江·義烏黃氏宗譜四卷:黃慶榮等重修 1928年活字本 四冊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浙江衢縣·東坑倉黃氏宗譜三卷: (民國)黃金聲修 1943年順德堂木活字木 一冊 藏地:浙江衢州市文化管理委 浙江·臨海黃氏宗譜口口卷:(清)黃瑞纂 清光緒十一年(1885)刻本 藏地:浙江臨海縣博物館(存卷1、5、6、13) 浙江·臨海芙蓉黃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1917年木活字本 藏地:浙江臨海縣博物館(存卷10)浙江臨海縣桃渚鄉芙蓉村(存卷首、1) 浙江常山·黃氏宗譜一卷:(清)吳敬先重修 清光緒十年(1884)木刻本 藏地:浙江常山縣毛良塢鄉溪源山村 浙江常山·黃氏族譜一卷:(清)謝耕來重修 清光緒十四年(1888)木刻本 藏地:浙江常山縣東魯鄉林坂塢(不全) -------------------------------------------------- 黃姓字輩 派語(字輩、字派): 黃姓字派一般為四言、五言、七言一句,每一字派又分別由四句、八句或多句組成。以清同治十二年湖北「慎明堂」第三次續修《黃氏宗譜》字派為: 源遠流長世緒昌,本深枝茂振綱常,文章道德天心佑,繼述從先永慶康。 湖南醴陵丁家坊黃氏四修族譜字派為: 良慶詒謀遠,謨猷一本傳,發祥徵孝友,積善啟英賢,錦緒宜增美,芳聲永紹先,恢宏昭世德,國士克長綿。後又續派語為:立志光庭訓,信心金石堅,山川鍾毓秀,日月復周全,慎修垂典範,敬業守清廉,蘭桂馨香繼,詩書福祿延。 湖南常德市回族黃氏字派為: 隆德從景,朝廷友紹,門民之自,世家文盛, 修善純仁,賢為國瑞,有道方享,樹高聲遠, 本固枝榮,先澤孔長,萬代永典。 江西龍山黃氏宗譜字派為: 基業恢廣,嗣續延綿,頂理永盛,禮全資順,榮華富貴,金玉滿堂,賢良方正, 智仁信義,中和孝友,睦姻任恤,寬裕溫柔,發強剛毅,博厚高明,悠久遠定, 繼往開來,奕葉衍慶。 湖南靖州渠陽黃氏字派為: 俊秀仁公定,真良均同透,萬元再通光,昌傳漢保進。 後又續百字派語為: 大費生民始,淵源少昊長。名官懷德遠,佑後作虞良。 受命垂型日,承家食采方。發祥同子姒,肇錫類姬姜。 善欲功欽衍,分封域共江。會齊交自正,在楚祚彌昌。 國仰春申義,篇成博士章。中山聞詔語,東觀啟書藏。 西代通侯貴,千秋且葉光。合宗文書續,先業炳淮陽。 浙江陡亹黃氏字派為: 積善允征祥百世,應懷祖澤;立心思濟同一源,共振家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