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揚州哪個是改過名的
擴展閱讀
深圳初中總分多少 2024-11-02 04:20:54

杭州揚州哪個是改過名的

發布時間: 2023-01-18 13:49:16

1. 在我國歷史上,杭州都改過哪些名字,名字的由來是什麼

從唐朝開始,「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就開始在民間流傳,也讓蘇州和杭州這兩個城市名聲大噪。

杭州是浙江省的省會,自古有「人間天堂」之美譽,尤其是西湖,被譽為世上最美的湖,甚至已經成為杭州的代名詞。

但是,你知道嗎?杭州在歷史上還有三個名字,而且都非常有名,分別代表了一段重要的歷史。



到了天寶元年,唐玄宗又改成了餘杭郡。乾元元年,唐肅宗又改成了杭州城,一直流傳到今天。唐朝皇帝也真夠能折騰的。

自從京杭大運河開通之後,杭州的經濟是一天比一天好,尤其是唐朝以後,這里的經濟可謂繁盛至極,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西湖的大名也流傳於世間。

今天的杭州,是浙江省的省會,也是長三角地區非常重要的中心城市,在2019年中國城市排行榜中,杭州排在第5名,僅次於四大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杭州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除了聞名天下的西湖,還有西溪、千島湖、錢塘江、靈隱寺、桐君山等等,都是一等一的人間美景。

2. 杭州古代都叫過什麼名字,分別是什麼時候

1、錢塘

秦時即設置錢唐縣,唐朝因避國諱改為錢唐,錢塘縣這一稱謂一直保留至民國初年。

2、武林

古代杭州的別稱,最早記載於漢代,因武林山得名;一般認為,當時的武林山即今天的西湖西面群山的統稱。宋周密著有《武林舊事》。

3、餘杭

因隋朝公元589年設杭州時(杭州最初建州,之前一直是縣建制,亦是杭州之名之始),最早州治(州政府所在地)在餘杭(今餘杭區餘杭鎮),公元590才遷至錢唐縣,所以亦把餘杭作為杭州別稱。如白居易《冷泉亭記》:「東南山水,餘杭郡為最;就郡言,靈隱寺為尤;由寺觀,冷泉亭為甲。」

4、臨安

南宋高宗避禍江南,升杭州為臨安府,為南宋首都。是杭州比較有名的一個古稱,注意和今天的浙江省臨安市是不同的概念。當時的臨安府就在今天的杭州市。

5、錢江、仁和

隋至五代時,隨杭州城市擴大,成立了錢江縣,北宋時,改錢江縣為仁和縣,與錢塘縣同城設治。

3. 杭州、濟南、江南、揚州在唐代分別稱為什麼

錢塘 臨安 汴州
宋時有「臨安」一稱,明時稱為「仁和」。

錢唐-秦置錢唐縣,是杭州地建縣之始。錢唐系越浯地名,其義今不詳。
泉亭-西漢末王莽時改錢唐縣為泉亭縣,東漢建武初復舊名。
臨江-南朝梁太清三年(549),侯景「以錢唐為臨江郡」。因瀕臨錢唐江而名。
杭州-隋開皇九年(589),廢錢唐郡置杭州。《太平寰宇記·江南東道五》:「杭州在餘杭縣,蓋因其縣以立名」。因杭州得名於餘杭,隋大業三年(607)和唐天寶元年(742)曾兩度改杭州為餘杭郡,在一定歷史階段常以餘杭指代杭州。
錢塘-唐武德四年(621),避國號諱,改錢唐縣為錢塘縣,以後歷代因之,錢塘成為杭州別稱之一。
西府-五代時錢鏐以杭州為都城,稱西府,也稱西都。以與行都越州稱東府、東都相對應。

4. 歷史上的杭州改過名嗎

改過很多次,最有代表性的是錢塘、餘杭、臨安、吳興、杭州
蕭山跨湖橋遺址的發掘證實了早在8000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的餘杭良渚文化被譽為「文明的曙光」。
杭州在周朝以前,屬「揚州之域」。傳說在夏禹治水時,全國分為九州,長江以南的廣闊地域均泛稱揚州。公元前21世紀,夏禹南巡,大會諸侯於會稽(今紹興),曾乘舟航行經過這里,並舍其餘杭(「杭」是方舟)於此,故名「餘杭」。一說,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稱此地為「禹杭」,其後,口語相傳,訛「禹」為「余」,乃名「餘杭」。春秋時,吳越兩國爭霸,杭州先屬越,後屬吳,越滅吳後,復屬越。戰國時,楚滅越國,杭州又歸入楚。
秦統一六國後,在靈隱山麓設縣治,稱錢唐,屬會稽郡。《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遊……過丹陽,至錢唐,臨浙江,水波惡……」這是史籍最早記載「錢唐」之名。當時還是隨江潮出沒的海灘,西湖尚未形成。
西漢承秦制,杭州仍稱錢唐。新莽時一度改錢唐為泉亭縣;到了東漢,復置錢唐縣,屬吳郡。這時杭州農田水利興修初具規模,並從寶石山至萬松嶺修築了第一條海塘,西湖開始與海隔斷,成為內湖。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杭州屬吳國的吳興郡,歸古揚州。東晉咸和元年(326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飛來峰下建了靈隱寺,是西湖最古的叢林建築。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升錢唐縣為臨江郡。陳後主禎明元年(587年),又置錢唐郡,轄錢唐、於潛、富陽、新城四縣,屬吳州。
隋王朝建立後,於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現。下轄錢唐、餘杭、富陽、鹽官、於潛、武康六縣。州治初在餘杭,次年遷錢唐。開皇十一年,在鳳凰山依山築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業三年(607年),改置為餘杭郡。六年,楊素鑿通江南運河,從江蘇鎮江起,經蘇州、嘉興等地而達杭州,全長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橋成為大運河的起訖點。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進了杭州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這時的餘杭郡有戶15380,杭州戶口統計由此開始。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餘杭郡,治所在錢唐。因避國號諱,於武德四年(621年)改「錢唐」為「錢塘」。太宗時屬江南道,天寶元年(742年)復名餘杭郡,屬江南東道。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為杭州,歸浙江西道節度,州治一度在錢塘,轄錢塘、鹽官、富陽、新城、餘杭、臨安、於潛、唐山八縣。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偏安東南,建西府於杭州。當時的西府杭州,治在錢塘,轄錢塘、錢江、餘杭、安國、於潛、唐山、富陽、新城八縣。在吳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統治下,經過勞動人民的辛勤開拓建設,杭州發展成為全國經濟繁榮和文化薈萃之地。歐陽修在《有美堂記》里有這樣的描述:「錢塘自五代時,不煩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樂。十餘萬家,環以湖山,左右映帶,而閩海商賈,風帆浪泊,出入於煙濤杳靄之間,可謂盛矣!」吳越王錢鏐在杭州鳳凰山築了「子城」,內建宮殿,作為國治,又在外圍築了「羅城」,周圍70里,作為防禦。據《吳越備史》記載,這個都城,西起秦望山,沿錢塘江至江干,瀕錢塘湖(西湖)到寶石山,東北面到艮山門。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稱。
吳越王重視興修水利,引西湖水輸入城內運河;在錢塘江沿岸,採用「石囤木樁法」修築百餘里的護岸海塘;還在錢塘江沿岸興建龍山、浙江二閘,阻止鹹水倒灌,減輕潮患,擴大平陸。動用民工鑿平江中的石灘,使航道暢通,促進了與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
杭州在北宋時,杭州實際管轄兩浙西路;大觀元年(1107年)升為帥府,轄錢塘、仁和、餘杭、臨安、於潛、昌化、富陽、新登、鹽官九縣。當時人口已達20餘萬戶,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之一。經濟繁榮,紡織、印刷、釀酒、造紙業都較發達,對外貿易進一步開展,是全國四大商港之一。杭州歷任地方官,十分重視對西湖的整治。元祐四年(1089年),著名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橫跨南北的長堤(蘇堤),上有六橋,堤邊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又開通茅山、鹽橋兩河,再疏六井,使鹵不入市,民飲稱便。
經過北宋150多年的發展,到了南宋時,開始了杭州的鼎盛時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為臨安府,治所在錢塘。轄錢塘、仁和、臨安、餘杭、於潛、昌化、富陽、新城、鹽宮九縣,地域與唐代大致相當。紹興八年(1138年)定行在於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擴展,當時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即皇城,方圓九里,環繞著鳳凰山,北起鳳山門,南達江干,西至萬松嶺,東抵候潮門,在皇城之內,興建殿、堂、樓、閣,還有多處行宮及御花園。外城南跨吳山,北截武林門,右連西湖,左靠錢塘江,氣勢宏偉。設城門13座,城外有護城河。由於北方許多人隨朝廷南遷,使臨安府人口激增。到咸淳年間(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萬餘人(包括所屬縣)。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錢塘、仁和兩縣而言,人口也達43萬餘人。
清初,在杭州城西沿西湖一帶建造「旗營」,俗稱「滿城」。城牆周圍十里,南至今開元路,北靠法院路,東臨中山中路附近,西麵包括湖濱公園,並辟有六座城門,總佔地1436畝,成為杭州的「城中城」(民國初年拆除)。雍正二年(1724)、嘉慶五年(1800),浙江總督李衛、巡撫阮元先後再次疏浚西湖,挖起大量葑泥,使湖水加深數尺。杭州人口有續增加。光緒九年(1883),杭州有62萬餘人。光緒二十一年,清政府在中日戰爭中失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杭州開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橋辟為日本租界。隨著資本主義勢力的入侵和洋務運動的興起,杭州的近代工業也逐漸發展起來。
中華民國元年(1912),廢杭州府,合並錢塘、仁和兩縣為杭縣,仍為省會所在地。民國3年(1914)設道制,置錢塘道,道尹駐杭縣。原杭州府所轄各縣歸錢塘道管轄。民國16年(1927)廢道制,析出杭縣城區設杭州市,直屬浙江省;舊屬諸縣直屬於省。從此,杭州確立為市的建制,市區分為八個區。這時杭州已有少數近代工業,如在1897年創辦的通益公紗廠(杭州第一棉紡織廠前身),規模較大;其後又陸繼興辦起火柴廠、造紙廠等,傳統的手工絲織行業也逐步採用機械傳動。1909-1914年,滬杭、杭甬鐵路相繼建成;全長1453米的錢塘江大橋於1937年竣工。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無條件收回拱宸橋日租界。

5. 揚州、杭州、蘇州、南京、北京的歷史上曾用名

南京
南京歷史上的曾用名很多,官方認定有44種曾用名,但是民間研究學者也有觀點認為一共有六十多種稱號。

附:南京的44個曾用名
1、先秦時期:越城、范蠡城、金陵邑、秣陵縣
2、秦漢時期:秣陵、宣亭縣、石頭城
3、六朝時期:建業、建鄴、建康
4、隋唐時期:懷德縣、費縣、蔣州、江寧、歸化
5、五代十國時期:金陵、白下、江寧郡、升州、上元、升州大都督府、江寧縣、金陵府、西都、江寧府
6、宋元時期:江南東路、建康府、建康路、集慶路、應天府
7、明清時期:京師、行在、陪都、南明、江南省、江南右布政使司、江寧布政使、天京、南京府、金陵道
8、民國時期:南京、南京市政廳、南京特別市、首都特別市

北京

周朝時為燕國的都城,稱為薊
秦朝時改為漁陽
漢朝時為北平
隋時稱涿郡
唐代稱范陽
五代時為幽州
遼代為南京
金代為燕京
元代為大都
明代初為北平,遷都後為京師
清代為京師
民國初期為北京,後期稱為北平.
1949年以後稱為北京.

蘇州

吳越、平江

杭州

錢塘,武林,應天,臨安

揚州

廣陵

6. 杭州在南宋以前叫什麼呢

既然要知道南宋以前叫什麼名字,那麼南宋時期名字是臨安,也就是南宋的都城!不過它還有幾個曾用名,揚州、餘杭、錢塘等等!當然也處於不同朝代!

臨安

宋代北方政權南移後,公元1129年,朝廷下令將杭州郡升為臨安府,並且成為了南宋政權的都城。南宋多次對外貿易都從臨安為起點,臨安的發展大大提高了南宋海外貿易收入。泉州與杭州成為南宋兩大通商口岸,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如今的杭州更加發達與便利,豐富的歷史文化也激盪著這座千年文化名城

7. 杭州的別名以及和名字有關的歷史淵源

(1)從「餘杭」到「錢唐」

杭州在周朝以前,屬於「揚州之域」。傳說在夏禹治水時,全國分為九州,長江以南的廣闊地域均泛稱揚州。公元前21世紀,夏禹南巡,大會諸侯於會稽山(今浙江紹興),曾乘舟航行經過這里,並舍其餘杭(「杭」是方舟)於此,故名「餘杭」。一說,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稱此地為「禹杭」,其後,口語相傳,訛「禹」為「余」,乃名「餘杭」。

春秋時,吳越兩國爭霸,杭州先屬吳,越滅吳後,屬越。戰國時,楚滅越國,杭州又歸入楚國的版圖。

秦統一六國後,在靈隱山麓設縣治,稱錢唐,屬會稽郡。《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這樣的記載:「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遊……過丹陽,至錢唐,臨浙江,水波惡……。」這是史籍最早記載「錢唐」之名。現在的市區,當時還是隨江潮出沒的海灘,西湖尚未形成。

西漢承秦制,杭州仍稱錢唐。新莽時一度改錢唐為泉亭縣;到了東漢,復置錢唐縣,屬吳郡。這時杭州農田水利興修初具規模,並從寶石山至萬松嶺修築了第一條海塘,西湖開始與海隔斷,成為內湖。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杭州為吳國的吳興郡,屬揚州。因外族相繼入侵,晉室南遷,促進了江南和錢塘江兩岸經濟文化的發展。這時,西湖已有「明聖湖」、「金牛湖」之稱。東晉咸和元年(326),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飛來峰下建了靈隱寺,這不僅是西湖最古的叢林建築,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剎。隨後有方士許邁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韜光、寶石山一帶進行寫書、煉丹等活動,傳播宗教,西湖名山勝水也漸次開拓。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升錢唐縣為臨江郡。陳後主禎明元年(587),又置錢唐郡,轄錢唐、於潛、富陽、新城四縣,屬吳州。

(2)「杭州」之名首次出現

隋王朝建立後,於開皇九年(589)廢郡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現。下轄錢唐、餘杭、富陽、鹽官、於潛、武康六縣。州治初在餘杭,次年遷錢唐。開皇十一年,在鳳凰山依山築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業三年(607),改置為餘杭郡。六年,楊素鑿通江南運河,從現在的江蘇鎮江起,經蘇州、嘉興等地而達杭州,全長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橋成為大運河的起訖點。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進了杭州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隋書·地理志》記述:「杭州等郡,川澤沃衍,有海陸之饒,珍異所聚,故商賈並輳」。這時的餘杭郡有戶15380,杭州戶口統計由此開始。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餘杭郡,治所在錢唐。因避國號諱,於武德四年(621)改「錢唐」為「錢塘」。太宗時屬江南道,天寶元年(742)復名餘杭郡,屬江南東道。乾元元年(758)又改為杭州,歸浙江西道節度,州治在錢塘,轄錢塘、鹽官、富陽、新城、餘杭、臨安、於潛、唐山八縣。州城的范圍也隨之擴大,由原來的城南沿江一帶發展到今天的武林門一帶。由於運河的溝通,杭州成為貨物集散地,社會經濟日趨繁榮,人口也逐漸增加,唐貞觀(627-649)中,已有15萬餘人;到開元(713-741)中發展到58萬人,此時的杭州,已與廣州、揚州並列,為我國古代三大通商口岸之一。長慶二年(822),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大規模浚治西湖,並築堤建閘,以利農田灌溉。又繼李泌之後重修六井。從這時起,西湖之名益彰於世。

(3)吳越國的國都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偏安東南,建都杭州。當時的杭州稱西府或西都,州治在錢塘,轄錢塘、錢江、餘杭、安國、於潛、唐山、富陽、新城八縣。在吳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統治下,經過勞動人民的辛勤開拓建設,杭州發展成為全國經濟繁榮和文化薈萃之地。歐陽修在《有美堂記》里有這樣的描述:「錢塘自五代時,不被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樂。十餘萬家,環以湖山,左右映帶,而閩海商賈,風帆浪泊,出入於煙濤杳靄之間,可謂盛矣!」吳越王錢鏐在杭州鳳凰山築了「子城」,內建宮殿,作為國治,又在外圍築了「羅城」,周圍70里,作為防禦。據《吳越備史》記載,這個都城,西起秦望山,沿錢塘江至江干,瀕錢塘湖(西湖)到寶石山,東北面到現在的艮山門。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稱。

吳越王重視興修水利,引西湖水輸入城內運河;在錢塘江沿岸,採用「石囤木樁法」修築百餘里的護岸海塘;還在錢塘江沿岸興建龍山、浙江二閘,阻止鹹水倒灌,減輕潮患,擴大平陸。動用民工鑿平江中的石灘,使航道暢通,促進了與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置「撩湖兵」千人,疏浚、保護西湖,使不被葑草淤塞。

吳越三代五帝都篤信佛教,現在杭州西湖周圍的寺廟、寶塔、經幢和石窟等文物古跡,大都是那個時期的建就。當時的杭州就有「佛國」之稱。

(4)南宋時的京城

在北宋時,杭州為「兩浙路」的路治;大觀元年(1107)升為帥府,轄錢塘、仁和、餘杭、臨安、於潛、昌化、富陽、新登、鹽官九縣。當時人口已達20餘萬戶,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經濟繁榮,紡織、印刷、釀酒、造紙業都較發達,對外貿易進一步開展,是全國四大商港之一。杭州歷任的地方官,十分重視對西湖的整治。元佑四年(1089),著名詩人蘇東坡擔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橫跨南北的長堤(蘇堤),上有六橋,堤邊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又開通茅山、鹽橋兩河,再疏六井,使鹵不入市,民飲稱便。

經過北宋150多年的發展,到了南宋時,開始了杭州的鼎盛時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置行宮於杭州,為行在所,升為臨安府,治所在錢塘。轄錢塘、仁和、臨安、餘杭、於潛、昌化、富陽、新城、鹽宮九縣,地域與唐代大致相當。紹興八年(1138)定都於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擴展,當時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即皇城,方圓九里,環繞著鳳凰山,北起鳳山門,南達江干,西至萬松嶺,東抵候潮門,在皇城之內,興建殿、堂、樓、閣,還有多處行宮及御花園。外城南跨吳山,北截武林門,右連西湖,左靠錢塘江,氣勢宏偉。設城門13座,城外有護城河。由於北方許多人隨朝廷南遷,使臨安府人口激增。到咸淳年間(1265-1274),居民增至124萬餘人(包括所屬幾個縣)。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錢塘、仁和兩縣而言,人口也達43萬餘人。

人口的增多,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商業的繁榮創造了條件。南宋都市經濟的繁榮,不僅超越前代,而且居世界前列。當時臨安手工作坊林立,生產各種日用商品,尤其是絲織業的織造技藝精良,能生產出許多精巧名貴的絲織品,在全國享有盛名。

據《武林舊事》等書記載,南宋時的杭州商業有440行,各種交易甚盛,萬物所聚,應有盡有。對外貿易相當發達,有日本、高麗、波斯、大食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之有使節往來和貿易關系,朝廷專設「市舶司」以主其事。西湖風景區經過修茸,更加嫵媚動人,吸引了不少中外遊客;酒肆茶樓,藝場教坊,驛站旅舍等服務性行業及夜市也很興盛。

南宋時,杭州是全國的文化中心,設立了最高興府——太學,還有武學、醫學、算學、史學等各科學校,臨安府學及錢塘、仁和兩縣學的學生近千人。這里書鋪林立,刻印的書籍十分精良。當時的繪畫藝術甚盛,「西湖十景」就是由南宋畫院題名的。

(5)浙江省的省會

元代在杭州設兩浙都督府,後改為杭州路總管府,為江浙行省治所(錢塘、仁和);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改置浙江行省,仍以杭州為省治。錢塘、仁和、海寧、富陽、餘杭、臨安、於潛、新城、昌化等州縣皆屬杭州路。因遭戰亂,杭州城內的不少宮殿被毀,工商業曾一度衰落,西湖也漸被泥土淤塞。但由於在南宋時期打下了繁華基礎,恢復較快。至正年間,大運河全線開通,杭州水運可直達大都(北京),成為全國水運交通要津。對促進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發展對外貿易,大有作用。所以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稱杭州為「天城」,是「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

明代改杭州府為浙江布政使司治所。清代為浙江省兼杭嘉湖道治所。杭州府治均在錢塘、仁和,屬縣未變。明正德三年(1508),郡守楊孟瑛繼唐白居易、宋蘇東坡後再次疏浚西湖,拓展田盪3480餘畝,將蘇堤增高、加寬,修建振鶩亭(即今湖心亭),砌築小瀛洲,使西湖重放光彩,恢復了「湖上春來水拍天,桃花浪暖柳蔭濃」的動人景色。至萬曆年間(1573-1620),杭州又呈現出四方客商雲集,遊人紛至沓來的繁榮局面。

(6)廢府設杭州市

清初,在杭州城西沿西湖一帶建造「旗營」,俗稱「滿城」。城牆周圍十里,南至今開元路,北靠法院路,東臨中山中路附近,西麵包括湖濱公園,並辟有六座城門,總佔地1436畝,成為杭州的「城中城」(民國初年拆除)。雍正二年(1724)、嘉慶五年(1800),浙江總督李衛、巡撫阮元先後再次疏浚西湖,挖起大量葑泥,使湖水加深數尺。杭州人口續有增加。光緒九年(1883),杭州有62萬餘人。光緒二十一年,清政府在中日戰爭中失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杭州開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橋辟為日本租界。隨著資本主義勢力的入侵和洋務運動的興起,杭州的近代工業也逐漸發展起來。

中華民國元年(1912),廢杭州府,合並錢塘、仁和兩縣為杭縣,仍為省會所在地。民國3年(1914)設道制,置錢塘道,道尹駐杭縣。原杭州府所轄各縣歸錢塘道管轄。民國16年(1927)廢道制,析出杭縣城區設杭州市,直屬浙江省;舊屬諸縣直屬於省。從此,杭州確立為市的建制,市區分為八個區。這時杭州已有少數近代工業,如在1897年創辦的通益公紗廠(杭州第一棉紡織廠前身),規模較大;其後又陸繼興辦起火柴廠、造紙廠等,傳統的手工絲織行業也逐步採用機械傳動。1909-1914年,滬杭、杭甬鐵路相繼建成;全長1453米的錢塘江大橋於1937年竣工。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無條件收回拱宸橋日租界。

8. 北京、蘇州、楊州、杭州、開封在我國古時的古稱或別稱是什麼

北京的別名是北平;
蘇州的別名有:吳國、吳縣、吳洲;
揚州的別名有:廣陵、江都;
杭州應該沒有別名,自古以來就叫杭州;
開封的別名最多,呵呵,有東京、大梁、汴梁、汴京。
我家就是開封的,歡迎你來開封旅遊哦!

9. 蘇州,杭州,揚州,開封古代的別名是什麼

杭州古稱錢塘、武林、應天、臨安 蘇州古稱姑蘇、平江、(吳越) 揚州古稱邗城、廣陵、江都 開封古稱汴梁、東京、汴京

10. 中國哪些城市是更名的

著名的有:

幽州,燕京,范陽——北京;
吳,姑蘇——蘇州;
大梁,汴京,汴梁——開封;
餘杭,臨安——杭州;
豫章,洪都,龍興——南昌;
廣陵,江都——揚州;
江州,潯陽,柴桑——九江;
巴陵,岳州——岳陽;
南海,番禺 ——廣州;
金陵,建康,江寧,集慶——南京;
平城,雲州——大同;
楚州——淮安;
潤州——鎮江;
並州,晉陽——太原;
通州——南通;
襄平——遼陽;
長安——西安;
鄂州——武昌;
廬州——合肥;

其他:
七星關——①今貴州畢節西南七星山上,傳為諸葛亮祭旗處。②即望星關,今四川茂汶西南。
七盤關——在今四川廣元東北與陝西寧強間的七盤嶺上。
七閩——指今福建。古指今福建和浙南少數民族地區。
八閩——宋分福建為八府、州、軍,元分八路,故後以八閩為福建的別稱。
八公山——今安徽淮南市西。
八百媳婦——在今緬甸撣邦東部。
九江——①今九江市。②明清府名,治德化(今九扛)。⑧秦漢郡。秦治壽春(今壽縣),轄今豫皖淮南、鄂東一部分及江西省。漢轄今安 徽淮南巢湖以北 地區。魏為淮南郡。
九原——秦郡,治九原(今包頭西),轄後套及伊克昭盟北部地。秦末為匈奴所佔。
三川——秦郡,韓始置,秦治雒陽(今洛陽市東北),轄今河南省黃河以南的伊、洛水流域等地。漢改河南郡。
三戶——①古楚地,今河南淅川西北。②古渡口,今河北磁縣西南古漳水上。
三關——宋與契丹分界的三關指淤口關(今河北霸縣東)、益津關(今霸縣)、瓦橋關(今雄縣),一說無淤口關,為草橋關(今高陽東)。
三元里——在廣州市北。
三受降城——唐景龍二年(708年)張仁願築,均在河套的黃河北岸,西受降城在今內蒙古杭錦後旗烏加河北岸、狼山口南,中受降城在 今包頭西,東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南。
三佛齊——即室利佛逝國,7—13世紀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古國。
於闐——西域古國,在今新疆和田一帶。唐軍鎮名,在今和田西南。
土木堡——在今河北懷來東。
下邳——①古縣名。秦在今江蘇睢寧西北。金移睢寧西北古邳鎮。明廢。②古郡名。東漢置國,南朝宋改郡,治下邳,轄蘇、皖北部各 一部分。
下相——古縣名,今江蘇宿遷西南,北齊廢。
下蔡——今安徽風台。春秋時名州來。秦置縣,明廢。
下港——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西部萬丹一帶的古國。十六世紀時國勢很盛。
大寧衛——明初置,治今內蒙古寧城西,轄今河北長城以北、內蒙古西拉木倫河以南地。旋改北平行都司。永樂仍稱大寧衛,移治保 定。
大名府——五代後漢置,治今河北大名東。明移今大名。
大興城——隋於漢長安城東南築新城,名大興城,在今西安城及城東、城南、城西一帶。即唐長安城。
大都——元世祖在金中都城東北築新城,北至今北京德勝門、安定門外土城舊址,南至東西長安街,東西界即今內城原城牆。
大梁——古魏都,在今河南開封市西北,當時黃河離城很遠,今開封以北的封丘、延津、原陽等縣均在南岸。
大儀鎮——今江蘇儀征東北,韓世忠破金兵處。
大非川一一在今青海共和縣西南切吉平原,一說為今青海湖以西的布哈河。唐薛仁貴等在此為吐蕃所敗。
大金川——大金川即大渡河上游,在川西北。清土司治所在今四川金川。改土歸流後屬美諾廳。1936年置靖化縣,1953年改大金縣, 1960年改金川縣。
大沫崮——山名,今山東費縣西南。
大澤鄉—一今安徽宿縣東南劉村集。
大昭寺—一在西藏拉薩中心。七世紀建。
大勝關——①在河南羅山縣南。②南京西南大城港,朱元璋破陳友諒後,改為大勝港,在此置關。
大庾嶺——五嶺(湘贛與粵桂間的越城、都龐、萌渚、騎田、大庾五嶺)之一,漢武帝時庾將軍在此築城,故名。又名梅嶺。唐張九齡、宋蔡挺、蔡抗都曾修築道路。
大雁塔——在陝西西安市南大慈恩寺內。652年唐玄奘建,原五層,武則天時增至十層,今存七層,高64米。
大震關——在今甘肅清水縣東隴山東坡。唐中葉以後為防禦吐蕃的要地。
大泥——今泰國南部北大年港一帶古國,明人紀載常見。
大宛——西域古國,在今蘇聯中亞費爾干納盆地。國都貴山城,在今卡散賽。
大食——唐稱阿拉伯帝國為大食,原語為波斯一部族名稱。
大秦——亦作犁軒。漢稱羅馬為大秦。
大夏——即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在今阿富汗北部。公元前三世紀中葉,脫離塞琉西王國獨立。公元前130年左右為大月氏所據。後為阿拉伯人所並。
大西洋國——明人指葡萄牙。
大呂宋國——清初稱西班牙為大呂宋,菲律賓的呂宋島為小呂宋。
萬年——古縣名,漢置,與櫟陽同城而治,在今陝西臨潼北。北周移治長安城中,在今西安市西北。隋造大興城,萬年亦隨之而移,在今西安市。
萬里橋——在今四川成都南錦江上。
萬里長沙——古指我國南海諸島中一些島群。又「萬里石塘」、「萬里石床」,意亦相同。
弋陽——今河南潢川西。三國至隋唐有弋陽郡、弋陽縣。
上元——唐上元二年(761年)改江寧為上元縣。五代吳在此分置上元、江寧二縣。民國並入江寧縣。
上谷——古郡名。秦治沮陽,(今河北懷來東南)。北魏廢。隋唐時的上谷郡即易州。
上京——①渤海上京龍泉府,即忽汗城,在今黑龍江寧安縣西南東京城。②遼上京臨潢府,在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⑧金上京會寧府,在今黑龍江阿 城縣南白城。
上郡——古郡名。秦漢治所在膚施,今陝西榆林東南。隋上郡即郎城郡,治今陝西富縣。唐上郡即綏州,治今綏德。三個上郡及其治所,地望均不同。
上都——元上都開平府在今內蒙古正藍旗東閃電河北岸。
上黨——古郡名。韓始置。漢治長子(今山西長子西南),東漢移壺關(今壺關北)。隋唐上黨郡即潞州,治上黨,即今長治市。歷代轄境雖有變更,但均在晉東南。
上海——今上海市。宋置鎮。元至元28年(1291年)置縣(以《元史·世祖紀》為據)。
上庸一一漢末至南朝梁有上庸郡,治上庸,在今湖北竹山縣西南。隋時移縣治至今竹溪縣東南,宋並入竹山縣。
上蔡——周蔡國原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後蔡國先遷新蔡,後遷州來(下蔡),遂得上蔡之名。戰國韓置上蔡縣,南朝宋移治懸瓠,在今汝南。隋改汝陽,另在今上蔡縣地置上蔡縣。
山左——山東省舊時別稱,山指太行山。
山右——山西省舊時別稱。
山東——秦漢時指華山或崤山以東地區。以後多指太行山以東地區。金改北宋京東東路、京東西路為山東東路、山東西路,山東始成為政區名稱。元屬中書省。明置山東省。
山西——原為與「山東」相對的地區名稱。明置山西省。
山後——宋指今山西、河北兩省內外長城之間地區,即代北、大同等地。
山陽——①今江蘇淮安,晉山陽郡、山陽縣在此。②今河南焦作市東,漢置縣。漢獻帝被廢為山陽公,即此地。
山陰——今浙江紹興,因在會稽山之北得名。秦置縣。隋改會稽縣。唐在此分置會稽、山陰二縣。民國並為紹興。
山南——意為秦嶺之南。唐有山南道,旋又分為山南東道(治襄州,今襄樊市)與山南西道(治梁州,改稱興元府,今漢中)。轄境南至重慶至岳陽間的長江以北地區。
山前——宋金以太行山以東、燕山及軍都山以南地區為山前。
山陽瀆——公元587年隋文帝所開江淮間運河,北起山陽(今江蘇淮安),南至揚州市南入江。
川邊——1914年置川邊特別區,治康定,轄區包括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和西藏昌都地區。1939年並入西康省。
廣東——今廣東省,秦在南海、桂林二郡境,漢屬交州,三國吳分屬廣州、交州,唐屬嶺南道,宋為廣南東路、廣南西路,元分屬湖廣、江西二行中書省,明設廣東省。
廣寧——明廣寧衛在今遼寧北鎮,遼東鎮在此地。
廣西——今廣西壯族自治區,秦在桂林、南海、象郡境,唐宋見「廣東」條,元屬湖廣,明為廣西布政使司,清為廣西省。1958年建壯族自治區。
廣州——三國吳永安七年(264年)分交州置廣州,轄境兼有今廣西一部。以後轄境逐漸縮小。今廣州市即古廣州治所番禺。
廣武——古城在今河南榮陽東北廣武山上,有東西二城,中隔一澗。為劉邦、項羽對峙處。
廣信——明廣信府,洽上饒(今屬江西)。民國廢。
廣陵——秦縣在今江蘇揚州西北。隋改江陽,治今揚州。南唐恢復廣陵原名。宋熙寧五年(1072年)並入江都。
廣固城一—今山東益都西北。南燕都城,為劉裕所毀。
義興——古縣名,原稱陽羨,隋改義興,宋避太宗諱改宜興。又東晉時曾設義興郡,治陽羨,轄今江蘇宜興、溧陽,隋廢。
義陽三關一—南北朝義陽郡(治今河南信陽)南有平靖(今信陽西南)、黃峴(今信陽南,宋以後名九里關)、武陽(今羅山縣南)三關。
衛國一一西周初封時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公元前660年遷楚丘(今滑縣),後再遷帝丘(今濮陽)。最後遷野王(今沁陽)。公元前209年並於秦。
衛輝路(府)——北周置衛州,治朝歌,唐移治汲縣。1260年,元升為衛輝路,轄今豫北新鄉等地。明改衛輝府。清兼轄今封丘、蘭考一帶。民國廢。
衛藏——西藏舊時別稱。西藏舊分阿里、藏(後藏)、衛(前藏)、康(喀木)四部。故稱。
飛狐口——在河北淶源縣北、蔚縣南。又淶源縣在隋唐遼、宋、金、元時名飛狐縣。
小沛——漢沛縣(今屬江蘇)別稱。
小金川——發源於邛崍山,向西流到丹巴附近人大金川。又為土司名,治今四川小金,清乾隆間改土歸流,為懋功屯務廳。
小雁塔——在西安城南大薦福寺內。唐景龍元年至三年(707—709年)建。原十五層,今存十三層,高43.3米。
馬邑——秦漢馬邑縣在今山西朔縣。唐置馬邑縣在今朔縣東北。清嘉慶時廢。又隋唐馬邑郡即朔州,治善陽,即今朔縣。
馬陵——在今河北大名東南,一說在今河南范縣西南,戰國時田忌、孫臏破魏龐娟於此。
馬嵬坡——在陝西興平西。
子午道——從杜陵(今西安東南)穿南山(秦嶺)到漢中的通道,南口在安康縣。西漢末開。南北朝時西移,自今西安向南至寧陝縣。

木刺夷——伊斯蘭教什葉派的一個派別,約創立於1090年,秘密傳教,對敵用暗殺手段。在裏海南岸建國。旭烈兀西進時滅木刺夷。
木骨都束國——今非洲索馬里的摩加迪沙一帶古國。鄭和曾至其地。
元和——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長洲縣置。先是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分吳縣置長洲。至此三縣同城而治。民國並入吳縣。
元城——古縣名,與大名同城而治。民國並入大名縣。
雲中——秦漢雲中郡治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東漢末郡廢。北魏雲中郡治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唐雲中郡即雲州,治定襄(後改雲中,今山西大同)。漢郡在長城以北,唐郡在長城以南,漢郡的西南面。北魏郡與漢郡轄區也不完全相同。
雲州——見上條。
雲陽——秦漢雲陽縣在今陝西淳化西北。
雲間——舊時江蘇松江府的別稱。
雲南——雲南省舊以在雲嶺之南得名。今雲南祥雲縣東南雲南驛,西漢曾設雲南縣。蜀漢曾設雲南郡,以雲南縣為治所。雲南古有滇國等,唐為南詔,宋為大理。元置行中書省。明置雲南省。
雲夢澤——古澤藪,在南郡華容縣(今湖北潛江西南),范圍不大。
雲梯關——在今江蘇濱海西南,明中葉以前為黃河河口所在。
雲中都護府——唐雲中都護府治原北魏雲中城,轄今內蒙古陰山河套一帶,後改稱單於都護府。
雲岡石窟——在山西大同武周山,主要部分完成於北魏和平元年至太和十八年間(460—494年)。現存五十三窟,造像五萬一千多尊。
王舍城——古印度摩揭陀國悉蘇那伽王朝(前六一前四世紀)都城,在今比哈爾邦巴特那南。法顯曾至其地,玄奘去時,已成遺址。
開平——元開平府,見上都條。
開州——唐改萬州為開州,即今四川開縣,明改為縣。金以澶州為開州,即今河南濮陽。民國改開州為濮陽縣。
開封——公元907年,五代後梁建國,以汴州為開封府。
井陘關——在今河北井陘北井陘山上,太行八陘之一。
天水——漢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肅通渭西北)。東漢一度改為漢陽郡,移治冀縣(今甘谷東南)。魏恢復天水原名。西晉移治上邦(今天水市)。隋唐天水郡即秦州。
天方——我國古指麥加,亦指阿拉伯。
天竺——我國古指印度。玄奘謂應以作印度為是。
天津——明永樂初置天津衛,以成祖「靖難」起兵時曾涉其地得名。清雍正時改州,不久改府。民國廢府存縣。1928年設天津特別市。1930年改天津市。現為直轄市。
天井關——在今山西晉城縣南太行山頂。
天津橋——隋唐東都南洛水上的浮橋,-宋尚修建加固,金漸歸廢壞。
夫椒——吳王夫差敗越於夫椒,或即太湖中的洞庭西山,一說夫與椒各為一山。
豐鎬——周文王建都於豐,在今陝西西安西南灃河以西,武王又建鎬(鎬京),在今長安縣韋曲公社西北,與豐同為國都。
韋曲——唐有韋曲鎮,在今陝西長安縣,因諸韋聚居得名。以東五里即今長安縣東少陵原東南端,有杜曲,為諸杜世居之地。合稱韋杜。
五嶽—一漢宣帝以今河南嵩山為中嶽,今山東泰山為東岳,今安徽天柱山為南嶽,今陝西華山為西嶽,今河北曲陽西北的恆山為北嶽。後改以今湖南衡山為南嶽。明改以今山西渾源的恆山為北嶽。
五原——漢五原郡治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北)。
五丈河——五代後周與北宋先後引汴水及金水河入五丈河,以通漕運。河自宋東京向東經今蘭考、定陶,至巨野西北注入梁山泊,下接濟水。
五丈原——在今陝西岐山縣南斜谷口西。
五尺道——秦時開通,從今四川宜賓至今雲南曲靖。
五羊城——廣州古稱五羊城,簡稱羊城。傳古有五位仙人騎五色羊,執六穗櫃到此。
五國城——遼金時有五國城,在今黑龍江依蘭。
太平——宋置州,元升路,明改府,治今安徽當塗。
太和——公元737年南詔王皮羅閣建太和城,在今雲南大理南太和村。元置太和縣,即今大理。民國改大理。
太原—一秦漢太原郡治所在晉陽,在今太原市西南。隋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改並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太原市)。以後宋、金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以來省會都在此地。
太和嶺——《元史·速不台傳》所說太和嶺,即今蘇聯高加索山。
太行八陘——即軹關陘(在今河南濟源西北)、太行陘(在今沁陽)、白陘(在今輝縣)、滏口陘(在今河北磁縣)、井陘(在今井陘北)、飛狐陘(在今淶源北)、蒲陰陘(在今易縣)、軍都陘(在今北京市昌平)。
歷陽——今安徽和縣。秦置縣,晉以歷陽為治所,置歷陽郡。隋唐歷陽郡即和州。
車里——亦作徹里、撤里、車厘。元明土司,治今雲南景洪,轄境大體相當於今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清移治今景洪以東,後先分設普洱府,民國又設車里等縣。
巨鹿——今河北平鄉西南,秦置縣,以為巨鹿郡治所。項羽破秦兵於此。
巨野澤——即大野澤,在今山東巨野縣北。古為大湖,五代後南部涸為平地,北部為梁山泊之一部。
少陵——在今西安市南,漢宣帝許後陵所在地。
少梁——今陝西韓城南。本為梁國,春秋時秦滅梁,為少梁,戰國時曾屬魏,後又歸秦,改名夏陽。
日南——漢郡,在今越南中部,東漢末以後,為林邑國所有。
中山——①中山國,戰國都顧(今河定縣)。一度為魏所滅,復國後遷靈壽(今平山東北)。公元前296年為趙所滅。②漢郡、國,治盧奴(今定縣)。後燕以為都城。隋廢。⑧宋以定州為中山府,治安喜(今定縣)。④今中山縣,宋以來為香山縣。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改今名,中山故里在縣南翠亨村。
中州——指今河南。
中興——元以江陵一帶為中興路,治江陵。
中牟——《論語·陽貨篇》「佛腫以中牟畔。」此中牟在今河南鶴壁市西,以在牟山之側得名。今河南中牟縣,西漢置。
中吳——舊時蘇州的別稱,亦作潤州(今鎮江)的別稱。
中京——①遼中京大定府在今內蒙古寧城西大明城。②金後期以河南府(洛陽)為中京。
中都——①金貞元元年(1153年),遷都燕京,建為中都大興府。②明太祖曾以臨濠府(今鳳陽)為中都。
中東鐵路——亦作「東清鐵路」、「東省鐵路」。1903—1907年,帝俄築,以哈爾濱為中心,西至滿洲里,南至大連。日俄戰爭後,南段(長春至大連)為日本所佔,稱南滿鐵路。十月革命後,北段由中蘇合辦。抗戰勝利,全線合稱中國長春鐵路。
貝州——北周置,治武城(隋為清河,今河北南宮東南)。宋仁宗時改為恩州。
少林寺——在河南登封西北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北魏太和十九年(496年)始建。
牛頭山——即牛首山,在南京市西南。
長勺——春秋魯邑,在今山東萊蕪東北。
長平——秦白起破趙軍處,在今山西高平西北。
長安——漢長安城在今西安市西北。隋改建都城,移至漢長安城東南。參「西安」專條。
長坂——在今湖北當陽東北。《三國演義》作長坂坡。
長沙——秦長沙郡治臨湘,隋唐潭州或長沙郡治所,明長沙府治,均即今湖南長沙。清為湖南省會。

更多:
古今地名對照
http://hi..com/svem/blog/item/042f4b311c7aa218eac4af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