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森蔚定製怎麼樣
擴展閱讀
大巴漣水到杭州多久時間 2024-11-08 09:37:50

杭州森蔚定製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3-02-03 21:58:20

㈠ 中國篆刻藝術是怎麼樣的

篆刻藝術是書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結合。一方印中,既有豪壯飄逸的書法筆意,又有優美悅目的繪畫構圖,更兼得刀法生動的雕刻神韻,可謂「方寸之間、氣象萬千」。

篆刻,一般指在印章上刻制文字的方式。其字體多以篆體為主,故稱篆刻、璽印、印、印章等。從近代考古發現的實物來看,早在殷商時代,人們就用刀在龜甲上刻「字」,這些文字刀鋒挺銳,筆意勁秀,具有較高的「刻字」水平。可知篆刻至今已有兩三千年的悠久歷史。戰國時期的古印已經達到相當高的藝術水準。戰國以前的印章統稱為「璽」,秦統一後,規定只有皇帝的印才能用璽,官員和百姓的印章只能用印。以後封建社會中歷代王朝大體沿襲這一制度。漢代開始出現在官銜下加「章」或「印章」的印,如「廣漢大將軍章」等。而唐武則天,因「璽」同息滅的「息」諧音,遂改稱「璽」為「寶」,如「皇帝之寶」等,此外,還稱作記、朱記、圖章等。

先秦及秦漢時期,人們就多用印章來封印物品,如簡牘寫的信要用封泥封住,然後在上面蓋印,防止私拆。用紙寫信後,這一習慣依然留存下來,只不過封泥被朱紅色的印泥取代。此外,印章也常用作商業上交換貨物時的憑證。在政治領域中,印章更是十分流行,官印成為了權力的一種象徵。特別是唐宋以後,大小官印十分普及,但唐宋以前,印章上的篆刻主要出於實用的目的。宋元以後,文入畫盛行,詩、書、畫、印結合,印章逐漸成為了書畫藝術中木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直至明代以前,篆刻藝術主要還是作為書畫的一種附屬品而存在。真正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並與書法一樣具有獨立的欣賞價值,是在明清時期。這一時期,印章的字體、章法、刀法、內容等都真正趨向了盡善盡美。

印章上的文字最早是與當時通用的字體相一致,戰國時採用的是各大篆、籀文,秦用李斯的秦篆,秦漢以後,擴大了印章上的字體范圍,出現了繆篆、鳥蟲篆等多種篆體。隋唐以來,不僅沿襲使用篆體類文字,而且把隸、楷甚至甲骨文等字體也應用於治印,而篆文始終處於主導地位,直至今天。

印章的字體多用篆書,篆體是先秦和秦代的常用字體,篆字不太易認,要辨識它需要一定的文化修養,對欣賞者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而時間的久遠又使得這種字體別具一種歷史滄桑意味。

印上的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布局安排一般稱為章法,章法美觀自然,會使得印章饒有情趣。印章不僅要寫還要刻,因此,刀法也成為印章好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刀法一般分為沖刀和切刀兩種:沖刀速度快,切刀速度慢;沖刀一瀉千里,切刀穩健雄強;兩種刀法配合使用,刀刻線條之中就蘊含著一種美感。再從印文內容看,文人書畫家因為其自身的修養,常常喜歡在印章上刻一些成語典故或詩詞佳旬,使得印文本身也充滿了文化情趣。

印章的用材最初以銅、金等金屬材料為主,這與當時印章大多為鑄冶而成是分不開的。亦有少量的犀牛印、象牙印、玉印和石印。古璽印一般比較扁小,並雕有壇、台、龍、虎等各種形態的印鈕,通常掛在腰帶上,以便隨時使用。先秦古印用材、形制,各隨其便,並無定製。秦以後,宮印有明確規定。印章的材質是區分官階的標准。其等級次序為:玉最貴,一般為皇帝所專用,金次之,銀再次之,一般官吏只能用銅印,私印印材則沒有這么多講究。隋唐以後,官印漸大,印材也漸漸豐富起來。

篆刻藝術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兩個高度發展的歷史階段。一個是戰國、秦漢、魏晉六朝時期,這一時期的篆刻用料主要為玉石、金、牙、角等。它被稱為「古代篆刻藝術時期」。另一個是唐、宋、元時期,由於楷書的應用取代了篆書,同時官印和私印從根本上分家,篆刻藝術走上了下坡路。是元代文人王冕發現了質地松軟的花乳石,首先嘗試用石頭來代替銅制印章,為篆刻藝術的發展開辟了廣闊天地。更有明代文彭、何震拔地而起,師承秦漢,大膽突破前人樊籬,窮盡畢生精力將篆刻藝術推上峰頂。

篆刻史上一般公推明代文徵明的兒子文彭為明清篆刻的開山祖師。文彭在任南京國子監時,偶遇趕只小驢替人馱燈光凍石的老人,文彭用兩倍的價錢買下凍石,從此文彭就改用凍石治印。他的篆刻具有「開朝華而啟夕秀」的承上啟下意義,作品以安逸典雅、沉靜清麗為基調,白文刻意追溯漢法,朱文則取宋元遺風而自出新意,並創立明代第一個篆刻流派「吳門派」(又稱「三橋派」)。燈光凍石的廣泛使用,使文人自篆自刻蔚然成風,明清篆刻藝術因此達到了繁盛。除此而外,文彭之印一改此前印章印面粗陋、不講章法、字形僵化、字體怪誕等弊病,而著意追摹秦漢古印自然古樸之風,且刀法嫻熟,以刀代筆,刀筆結合,篆刻與書法融合為一。另外,文彭還首創印章邊款,他在印的一側刻上字型大小、年月等文字,豐富了印章內容,也使邊款成為印章的一道獨犒風景。

如果說文彭開創了篆刻新風,那麼他的弟子何震就將這種新風真正發展成為了一種藝術取向。何震與文彭的關系亦師亦友,既受文彭影響,又往往自出新意。他的印文充滿著文人雅士的情趣風格,如「放情詩酒」、「沽酒聽漁歌」、「聽鸝深處」、「雲中白鶴」、「漁煙鷗雨」、「笑談間氣吐霓虹」等,完全拋棄了印章的實用性,而進入自娛的審美境地。何震還把文彭邊款之法進行了改進與推廣。文彭印的邊款字稍顯肥大柔軟,何震則用單切刀刻邊款,線條凌厲厚重,藝術性明顯提高。何震還特別提倡篆刻字體的規范,他的篆字「無一訛筆」,為後世樹立了榜樣。他出版了篆刻史上第一本個人印譜。何震的篆刻名聞當世,自都市至邊塞,都有人以得他一印為榮。據說他的印在當時「片石與金石同價」,摹刻者眾多,也因此學者甚眾。何震是江西婺源人,婺源在明代屬安徽徽州,他開創的這一流派因此被稱為「徽派」或「皖派」,是歷史上最早的文人印派。

在這以後的一段時期內,篆刻藝術流派紛紛涌現,到清代達到了藝術的全盛期。由於清代金石學盛行,不少學者都致力於碑石文物及古文字的研究、著述及傳播,無形之中擴大了篆刻的視野,使得清代篆刻形成了「雲間派」、「莆田派」、「揚州派」、「如皋派」、「虞山派」等眾多流派,其中影響最大的當屬「浙派」和「徽派」,也出現了程邃、丁敬、鄧石如、黃牧甫、趙之謙、吳讓之等篆刻藝術家,直至近現代篆刻大師吳昌碩、齊白石,這些篆刻大師如影隨形,書寫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篆刻歷史。

丁敬。號梅農,終身以賣酒為業,淡泊名利。他的藝術修養十分全面,詩、書、畫兼得,還精通古文字,而且富有個性。丁敬之印繼承文彭、何震之風。而又變其秀雅為陽剛,運刀獨具一格,追摹秦漢而又師心自創,刀法切中兼削,每一線條都是用切刀多次提按起落而成,既具有起伏頓挫的節奏,又富有立體感,這種刀法遂成為浙派篆刻的獨有技法。丁敬之印樸拙而富有個性,充滿著印主人憤世嫉俗之情,如他有一方自文印章,印文為五言詩:「下調無人采,高心又被嗔。不知時俗意,教我若為人?」刻畫的正是丁敬不入俗流的孤傲形象。印風厚重古拙,字的線條粗短,填滿了整個印框,留紅很少,呈現出一種卓爾不群的個性。丁敬之後,又有蔣仁、黃易、奚岡、陳豫鍾、陳鴻壽、趙之琛、錢松等七人繼承和發揚了丁敬刻印之法,因這八位印家都是杭州人,故被稱為「西冷八家」(「西冷」位於杭州西湖附近),也總稱為「浙派」。

鄧石如是碑學書家巨擘和篆刻大家,安徽人,出身寒門,一生布衣,浪跡江湖,不慕名利。他勤奮刻苦,全心傾注於琳琅滿目的碑拓之中,花5年時間臨摹幾百本碑帖,學成了篆書,花3年時間學習隸書,終成一代篆刻大師。他在書法上苦心鑽研,悟出了「求規之所以為圓,與方之所以為矩者」的妙理。並運用到篆刻藝術上,創造了「圓勁」一派,後人稱為「鄧派」(也稱「皖派」)。鄧石如晚於丁敬,他的篆刻早期師法何震的「徽派」,後自己加以創新。並吸取羅聘「剛健婀娜」的畫梅理論,將其意韻注入自己的篆刻創作中。鄧石如刻印多從書法中吸取營養,以隸入篆,以篆入隸,吸取魏碑書意,將石鼓文、漢碑碑額上的一些筆法用到印章上,「印從書出,書從印入」,使印文顯得靈動圓轉而又不失陽剛之氣。名作有「春涯」、「雨絲風片,煙波畫船」、「江流有聲,斷岸千尺」等。有些作品頗具巧思,如「完白」之印(鄧石如號完白),布局安排十分獨到,「完」字優雅地舒展開來,「白」字則有意扁平下去,但「白」字首筆彎成三折,看去似乎與「完」的最後兩筆嬉戲玩耍。印面章法疏密適度,充滿情趣。他把篆刻與書法緊密聯系起來,其篆刻藝術成就對我國篆刻發展史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時至晚清,篆刻風格更為多變,以趙之謙為代表的「趙派」有意識地從古鏡、漢磚、錢幣、記版、銅器銘文等器物上,取法筆意,融會貫通,再運用到印章上,使得印章面貌變得更為多樣,美不勝收。而能兼具諸派之長,集大成者當推吳昌碩。

吳昌碩是清末書畫大師,他在篆刻上的成就是把詩、書、畫、印熔為一爐,開辟了篆刻藝術的新境界。他的篆刻從浙皖兩派入手,也曾取法鄧石如等前輩篆刻家,還從秦磚、漢瓦及古銅器銘文字形中學得結體的自然妙趣,刀法沖切兼用,布局比前人更加精工,篆文線條因表現內容的不同隨之變化,結構不求四平八穩、均勻工整,而是強調參差錯落的自然態勢和起伏頓挫的奇趣風姿,從而創立了一派新風,被後人尊為「吳派」。與丁敬、鄧石如等前人相比,吳昌碩以書入印的特點更為突出,如果說丁敬、鄧石如等人還能看出刀刻痕跡的話,吳昌碩之印已完全稱得上是書法精品,書與刻已融會無跡。代表作如朱文印「破荷亭」,三字左右布局,「亭」字獨佔一列,「破荷」二字一列,布局左疏右密,單看「亭」字又是上緊下疏,但下半部線條懸垂凝重,與右邊兩罕相呼應,三字都緊貼印的邊框,字的邊緣線條有些直接與邊框重合,印面字體蒼勁古樸,其邊款刻陽文「古鐵印高渾一路阿倉」。字體則瀟灑自得,印側刻一打坐的側身頭陀,上面參差刻了一段禪家偈子:「道日昧,步日退。面無可觀,示人以背。」此印從章法到印文,獨具匠思而又天然成趣,真正是大師手筆。吳昌碩的印風在清末以後影響巨大,盛名傳及海內外,日本書人也尊他為自唐後篆刻第一人。

篆刻在清代的發達還直接催生了印社的產生。1904年,浙派篆刻家丁仁、王褪、吳隱、葉銘等發起創建了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為宗旨的「西泠印社」,1913年,吳昌碩任首任社長,盛名之下,精英雲集,日本、韓國的篆刻之風的興起也多受惠於此。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里,馬衡、張宗祥、沙孟海、趙朴初、啟功等名家都分別擔任過西泠印社的社長,西泠印社成為了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的第一名社。

近代因考古學的興盛,加之西泠印社的建立,篆刻的創作異常活躍。當時有吳昌碩、丁輔之、陳衡恪、趙石、齊白石、趙時棡、喬大壯、王提、鄧散木、錢瘦鐵、來楚生等諸家知名於世。然論其流派風格影響深遠者,當推齊白石、趙時棡、王禔三家。近代篆刻繼承了明清文人篆刻的傳統,然而在技巧上更精能,取材止更寬大,境界上也更奇偉。總之,近代篆刻使篆刻藝術蔚然獨立,更加波瀾壯闊、虎虎有生氣。

齊白石字瀕生,號三百布印富翁、借山吟館、寄萍堂主人、老萍、借山吟館主者、杏子塢老民、木人、木居士等,白石是借用湖南湘潭老家村莊的名字。齊白石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詩、書、畫、印均卓絕出眾的藝術家,他自認篆刻第一、詩詞第二、書法第三、繪畫第四。齊白石的篆刻作品章法強調疏密,空間分割大起大落,單刀切石,大刀闊斧,橫沖斜插,極富猛利狂悍、痛快淋漓之魅,創造出一種「寫意篆刻」的獨特風格。

如此,中國的篆刻藝術在明清篆刻的努力實踐下,佳作紛呈,成為獨特的一幀藝術風景,卓立於藝術之林中。

㈡ 求杭州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

絲綢杭州絲綢一向全國聞名。織錦緞色澤鮮艷,綢紋細膩,富有彈性,素有「天上雲霞,地上鮮花」的美譽;古香緞圖案取意悠遠,四季花卉、亭台樓閣、小橋流水,個個透著純熟的中國特色,並且綢緞質地良好,軟而不疲;真絲綃透明潔凈,薄如紙,輕如毛,手感滑爽;真絲雙縐,柔軟爽滑,平經縐緯,觸感非常舒適。
龍井茶葉早在唐代,陸羽便於《茶經》之中提及杭州茶葉。歷史上西湖龍井向來有:「獅」、「龍」、「雲」、「虎」四個類別。如今以茶葉產地相區別,歸結為了「獅」、「龍」、「梅」三個品類。龍井茶產地獨特,優良的氣候條件為龍井茶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外力,同時,細致的加工也是構成精品龍井茶的不可或缺的條件。加工分為分「青鍋」和「輝鍋」兩個工序,其間不經任何揉捻,保證了茶葉的天性。一般而言,龍井茶葉採摘需要6個小時,炒制需要4個多小時,這才方顯龍井茶之精妙。西湖龍井,色澤透綠,綠中又襯有黃色。茶葉形狀扁平、光滑,沖泡之後,顆顆懸於水中,芽芽直立,茶香持久,茶色碧綠明亮,滋味甘醇。
天竺筷取自天竺山一帶的細竹製成,質地良好。竹筷散發著淡淡竹香。筷身上往往印有妙筆丹青,既美觀又實用,洗滌非常方便。
昌化山核桃又稱昌化小胡桃,天目山區臨安縣昌化、於潛,淳安縣臨岐、唐村等地。核桃皮厚且堅硬,果肉香嫩,香脆可口,營養價值非常高,有補血、補氣和化痰等功效。
真絲綃薄如蟬翼,細潔透明,織紋清晰,綢面平挺,手感滑爽,柔軟而又富彈性,在國際市場很受歡迎。
徑山香茗產於餘杭縣徑山,至今已有1000多年栽培歷史。徑山茶外形細嫩有毫,色澤翠綠,香氣清雅,滋味甘鮮,飲後頗有回味。宋、元時與天目茶齊名,並列「六品」。徑山僧常舉行茶宴,接待遊方高僧和顯貴。
西湖綢傘選取杭州名產絲綢為傘面,繪畫多以西湖風景為主,兼及古代仕女,翎毛花卉,色彩鮮艷,美觀大方,雅俗共賞。傘頭傘柄也有多種造型,裝飾考究,富有濃郁的江南地方特色,被譽為西子湖畔的一朵鮮花。品種除日用綢傘、彩虹綢傘、兒童綢傘外,還可定製各種規格的野外測繪傘、攝影傘、海濱傘、公園傘、雜技傘、舞蹈傘等。
古香緞系採用古色古香的四季花卉、亭台樓閣、小橋流水和山水風景等圖案表現藝術效果的產品。它與人絲織錦緞風格各異,競秀爭妍。由於富有彈性,挺而不硬,軟而不疲,是婦女做西式睡衣等用緞和裝飾用綢的理想織物。
真絲雙縐這是優質薄型縐類織物,平經縐緯,柔軟滑爽,外觀優美,是高級夏令衣料,用以制裙衫襯衣,文靜典雅,華貴大方。
天目雲霧亦稱「天目青頂」,產於天目山區高峰之上,以「頂谷」和「雨前」為最佳。其外形緊結成條,葉質肥厚,芽毫顯著,色澤深綠,滋味鮮爽,清香持久,湯色清澈明凈,茶葉朵朵可辨。
張小泉剪刀鑲鋼均勻、磨工精細、剪切鋒利、開合和順、手感輕松為主要特點。在清朝乾隆年間即被封為御用剪刀。
杭州刺綉又稱杭綉、古綉,杭綉源於漢代,分為「宮廷綉」與「民間綉」兩類。「宮廷綉」專為皇室成員綉各種華麗服飾,「民間綉」綉官服、被面等民用裝飾物品。清初民初,杭綉仍盛而不衰,城內後市銜、粥教坊、天水橋一帶有刺綉作坊近20處,擅長刺綉的手藝人多達二三百人,杭綉規模宏大,杭州城內刺綉手工業者多達300餘人。杭綉種類多樣,刺綉手法精湛,刺綉針法頗有講究,且分門別類為十餘種。綉品金碧輝煌,針絲細密,層次分明,圖案緊湊、美觀,多為民間龍鳳形象,綉品整體古色古香,超凡脫俗。各類綉品之中,以盤金綉、包金綉等最為珍貴。
都錦生織錦織錦是指有花紋圖案的絲織品,成品富麗華貴、色彩斑斕,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贊之為「天上取樣人間織」。今日的花色品種已達到千種以上,西湖風景、桂林山水皆可織入畫面,珍禽異獸栩栩如生,名人書畫可以再現。
美色杭州:
杭州的精華無疑是在西湖,西湖之勝不在自然,而在人文,更在湖水浸潤出的無數詩詞歌賦、古今傳奇。上千年的經營將西湖變成一座精緻的園林,長堤漫步、水榭憑欄,隨處皆可吟詠兩句古詩,引出一段典故,山水頓時生色。
西湖風光:蘇堤春曉 虎跑夢泉清河坊靈隱寺-飛來峰
麴院風荷 雙溪竹海 六和塔 孤山白堤
暴走杭州:
說「暴走」也許有點不大合適,古典如杭州,是不能以疾風掃落葉的方式去了解的。然而要不錯過杭州的每一分秀色,卻沒有別的法子,你只有親自一寸一寸去丈量。
尋花問柳,騎游西湖之心
以登山的名義看杭州
閑適杭州:
「天堂」中不僅有美景,更有無盡的閑情逸致。獨自一人,不妨在西湖天地選個看得到風景的角落,點一杯咖啡、讀幾頁書;三兩知己,可以到梅家塢、龍井或隨便哪個湖邊茶座悠閑地品品新茶、聊聊天;夜晚是酒吧的天下,安靜的、熱鬧的、爵士的、重金屬的,杭州酒吧以無窮選擇滿足著各色人等。
時尚街區:西湖天地 人氣酒吧
饕餮杭州:
守著西湖,永不缺鮮魚活蝦、嫩藕紅菱,信手拈來精心烹調,杭幫菜清爽鮮美的名聲就傳遍了大江南北。能讓杭幫菜成為一種文化的可不僅是色香味,更是美食背後的一段段典故。望著西湖,聽著故事,嘗著美味,真是一頓名副其實的文化大餐。
名店:經典名菜館特色美食街
名菜:西湖蒓菜湯 宋嫂魚羹西湖醋魚東坡肉 龍井蝦仁
小貼士:現在上海市民在杭州旅遊可以辦理杭州公園IC年卡,方便實惠。
杭扇與杭州絲綢、杭州龍井茶一同被譽為「杭州三絕」。杭扇歷史悠久,製作技藝精湛。扇子品種繁多,扇面裝飾內容豐富,不僅有山水風光,還有峰巒疊石,可謂妙筆丹青,無所不包。
杭州是漢族聚居、少數民族散雜居的地區。1982年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時,全市有漢、畲、回、滿、蒙古、壯、苗、朝鮮、侗、土家、布依、高山、傣、瑤、彝、佤、水、維吾爾、白、達斡爾、藏、黎、塔塔爾、僳僳、納西、錫伯、俄羅斯、等27個民族,總人口526.04萬人。除漢族以外的26個少數民族人口13,383人,佔全市總人口的0.25%。杭州各少數民族一般講漢話,用漢名、服飾、生活習慣等亦與漢族大致相同。
杭州有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個宗教,除道教之外,其他各教均系國際性的宗教。
- 基督教——約18萬人,其中蕭山區佔一半以上,老市區3萬人,39處堂點:崇一堂,思澄堂,天水堂,鼓樓堂,城北堂,筧橋堂 ,杭州崇一堂是全球最大的華人教堂。
- 佛教——靈隱寺,凈慈寺,上天竺法喜講寺,中天竺法凈禪寺,三天竺法鏡講寺,韜光寺(靈隱山半山巢枸塢)
- 道教——抱朴道院
- 伊斯蘭教——4000人,鳳凰寺
- 天主教——2000多人,天主教堂11所:聖母無原罪大堂
杭州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務所處於1952年10月成立後,貫徹執行我國政府制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宗教界開展反帝國愛國運動;近行社會主義教育;保障正常宗教活動,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幫助各愛國宗教團體辦好宗教事業,落實好政府對宗教的各項具體政策;積極引導宗教不情之請付義社會相適應。近年來,杭州市宗教界愛國人士在抗災救災、支持少數民族貧困地區辦教育及捐款資助傷殘人等各項社會公益事業中成績斐然,為杭州的兩個文明建設作出了貢獻。

㈢ 有關橋的故事

廣濟橋的民間傳說

廣濟橋橫跨韓江兩岸,經歷幾百年風雨依舊牢固如初,在古代生產力落後的情況下,在大江中建造這樣一座大橋,其難度極大,故民間有「仙佛造橋」的傳說。傳說中,廣濟橋是韓湘子和廣濟和尚建造的。當年八仙把鳳凰山的石頭化成豬群,爭先恐後奔向江的東面。橋建到江心,石頭便沒有了,何仙姑將手中的蓮花瓣化作18條木船,廣濟和尚拋下禪杖,化成大藤把18條船系住,這樣,整條大橋就建成了。人們為了紀念仙佛合力造橋的功績,便把此橋稱為「湘子橋」,又叫「廣濟橋」。

清雍正二年(1724),知府張自謙修廣濟橋,並鑄釒生牛二隻,分置西橋第八墩和東橋第十二墩,牛身上有「鎮橋御水」字樣,是為鎮水和栓系船隻而鑄造的。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東墩釒生牛被雷電擊墜入江中,後有民謠———「潮州湘橋好風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樓台廿四樣,兩只釒生牛一隻溜。」而民間的傳說是當時大水為患,數百年鎮守在橋上兩頭釒生牛一頭在上面指揮,一頭跳入水中搬石御洪,最終精疲力盡而沉如江底……

古時候的趙州,就是現在河北的趙縣。趙州有兩座石橋,一座在城南,一座在城西。城南的大石橋,看去象長虹架在河上,壯麗雄偉。民間傳說,這座大石橋是魯班修的;城西的小石橋,看去象浮游在水面上的一條小白龍,活靈活現,傳說這座小石橋是魯班的妹妹魯姜修的。這兩座橋修得可好啦!舞台上演《小放牛》,還有這樣的唱詞:「趙州石橋魯班爺爺修,玉石的欄桿聖人留,張果老騎驢橋上走,柴王爺推車軋了一道溝。」這里就唱到了魯班修趙州橋的傳說。

相傳,魯班和他的妹妹周遊天下,走到趙州,一條白茫茫的洨河攔住了去路。河邊上推車的,擔擔的,賣蔥的,賣蒜的,騎馬趕考的,拉驢趕會的,鬧鬧攘攘,爭著過河進城。河裡只有兩只小船擺來擺去,半天也過不了幾個人。魯班看了,就問:「你們怎麼不在河上修座橋呢?」人們都說:「這河又寬、水又深、浪又急,誰敢修呀,打著燈籠,也找不著這樣的能工巧匠!」魯班聽了心裡一動,和妹妹魯姜商量好,要為來往的行人修兩座橋。

魯班對妹妹說:「咱先修大石橋後修小石橋吧!」

魯姜說:「行!」

魯班說;「修橋是苦差事,你可別怕吃苦啊!」

魯姜說:「不怕!」

魯班說:「不怕就好。你心又笨,手又拙,再怕吃苦就麻煩了。」 這一句話把魯姜惹得不高興了。她不服氣地說:「你甭直嫌我心笨手拙,今個兒,咱倆分開修,你修大的,我修小的,和你賽
一賽,看誰修得快,修得好。」

魯班說:「好,賽吧!啥時動工,啥時修完?」

魯姜說:「天黑出星星動工,雞叫天明收工。」一言為定,兄妹分頭准備。

魯班不慌不忙溜溜達達往西向山裡走去了。魯姜到了城西,急急忙忙就動手。她一邊修一邊想:甭忙,非把你拉下不可。果然,三更沒過,就把小石橋修好了。隨後她悄悄地跑到城南,看看她哥哥修到什麼樣子了。來到城南一看,河上連個橋影兒也沒有。魯班也不在河邊。她心想哥哥這回輸定了。可扭頭一看,西邊太行山上,一個人趕著一群綿羊,蹦蹦竄竄地往山下來了。等走近了一看,原來趕羊的是她哥。 哪是趕的羊群呀,分明趕來的是一塊塊象雪花一樣白、象玉石一樣光潤的石頭,這些石頭來到河邊,一眨眼的功夫就變成了加工好的各種石料。有正方形的橋基石,長方形的橋面石,月牙形的拱圈石,還有漂亮的欄板。美麗的望柱,凡橋上用的,應有盡有。魯姜一看心裡一驚,這么好的石頭造起橋來該有多結實呀!相比之下,自己造的那個不行,需要趕緊想法補救。重修來不及了,就在雕刻上下功夫蓋過他吧!她悄悄地回到城西動起手來,在欄桿上刻了盤古開天、大禹治水,又刻了牛郎織女、丹鳳朝陽。什麼珍禽異獸、奇花異草,都刻得象真的一樣。刻得鳥兒展翅能飛,刻得花兒香味撲鼻。她自己瞅著這精美的雕刻滿意了,就又跑到城南去偷看魯班。乍一看呀,不驚叫了一聲。天上的長虹,怎麼落到了河上?定神再仔細一瞅,原來哥哥把橋造好了,只差安好橋頭上最後的一根望柱。她伯哥哥打賭贏了,就跟哥哥開了個玩笑。她閃身蹲在柳棵子後面,捏住嗓子伸著脖,「咕咕哏——」學了一聲雞叫。她這一叫,引得附近老百姓家裡的雞也都叫了起來。魯班聽見雞叫,趕忙把最後一根望柱往橋上一安,橋也算修成了。

這兩座橋,一大一小,都很精美。魯班的大石橋,氣勢雄偉,堅固耐用;魯姜修的小石橋,精巧玲瑰,秀麗喜人。 趙州一夜修起了兩座橋,第二天就轟動了附近的州衙府縣。人人看了,人人贊美。能工巧匠來這里學手藝,巧手姑娘來這里描花樣。每天來參觀的人,象流水一樣。這件奇事很快就傳到了蓬菜仙島仙人張果老的耳朵里。張果老不信,他想魯班哪有這么大的本領!使邀了柴王爺一塊要去看個究竟。張果老騎著一頭小黑毛驢,柴王爺推著一個獨輪小推車,兩人來到趙州大石橋,恰巧遇見魯班正在橋頭上站著,望著過往的行人笑哩!張果老問魯班:「這橋是你修的嗎?」魯班說:「是呀,有什麼不好嗎?」張果老指了指小黑驢和柴王爺的獨輪小推車說:「我們過橋,它經得住嗎?」魯班膘了他倆一眼,說:「大騾於大馬,金車銀輦都過得去,你們這小驢破車還過不去嗎?」張果老一聽,覺得他口氣太大了,便施用法術聚來了太陽和月亮,放在驢背上的褡褳里,左邊裝上太陽,右邊裝上月亮。柴王爺也施用法術,聚來五嶽名山,裝在了車上。兩人微微一笑,推車趕驢上橋。剛一上橋,眼瞅著大橋一忽悠。魯班急忙跳到橋下,舉起右手托住了橋身,保住了大橋。
兩人過去了,張果老回頭瞅了瞅大橋對柴王爺說:「不怪人稱贊,魯班修的這橋真是天下無雙。」柴王爺連連點頭稱是,並對著才回到橋頭上來的魯班,伸出了大拇指,魯班瞅著他倆的背影,心裡說:「這倆人不簡單啦!」

現在,趙州石橋橋面上,還留著張果老騎驢踩的蹄印和柴王推車軋的一道溝。到趙州石橋去的人,都可以看到,橋下面原來還留有魯班爺托橋的一隻大手印,現在看不清了。

自來橋的傳說
"有病不請醫生-自來瞧(橋)",這一地名歇後語常聽人說,但自來橋這名字的來歷,很少有人能說清楚。一個雙休日,我回了老家明光,走訪了一些老人,這才知道它頗有點神奇的來歷。
自來橋位於明光市東南約40公里的群山之中,和滁州市、來安縣及江蘇的盱眙縣接壤,是歷史上著名的山區古鎮,清朝以前叫太平庵。傳說中北宋楊家軍的楊六郎、李開芳率太平軍北伐途中在這里駐扎過,太平軍失敗後洪秀全手下一個苗將軍也在此安營紮寨佔山為王。1940年春中國共產黨成立嘉山縣抗日民主政府,縣政府就設在自來橋鎮,首任縣長汪道涵。自來橋雖是個山區小集鎮,但它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的千年歷史。
緊挨著小鎮有一條不寬但也不算窄的清水河。枯水季節河水淺,兩岸過往行人得脫鞋卷褲涉水而過;雨季水深,過往行人及生意人要繞很遠的道,十分不便。早些年河上也架過森橋,不頂用,發了場大水,洪水下來就給沖了。再架,第二年洪水一下來又給沖了。
北宋時,有一年秋天大將呼延慶要到王村(今白沙王)探望舅舅,見兩岸百姓過往十分麻煩,就在太平庵住下來,召集當地有錢大戶出錢、百姓出工要建一座石橋。當橋基建成後橋面卻無合攏石,周圍雖然山多,但大石頭都是圓鼓楞墩的灰麻石,或是不耐壓的沙塵石,必須到較遠的地方去開采。無論是到老嘉山、中嘉山、魯山或是龍山,最近的也有40多里地,就是有合適的合攏石,當時當地也無運輸能力。呼延慶無奈,最後還是用林橋面,學撐兩年就被一場山洪給沖了。那以後一直留下兩個石橋墩。
一八五三年夏,洪秀全部下兩員猛將林鳳祥、李開芳率太平軍精銳部隊二萬餘人從揚州出發,實施洪秀全的北伐計劃,路經太平庵,無意中聽老百姓說起當年呼延慶幫助建橋之事。林、李兩將商議後,將部隊駐紮下來,決心要把這橋修好。這天下午林、李二位將軍帶領軍中幾名干過瓦匠、木匠、石匠的人和幾名偏將前往橋墩處,後又派快馬四處尋找合攏石。第二天早上有人返回稟報,澗溪以東的龍山石質堅硬,塊也大,是花崗石,只是無法運回。林、李二位將軍正犯愁呢,軍中一名偏將略通天文,他說近期有幾場暴雨,定會引起山洪暴發。到時借暴漲的山洪,用人順溜拖來,可使石橋合攏。林、李二將採納了那位偏將的建議,派人去上游開采巨大花崗石,另派人多准備粗長的麻繩。可一連幾天都是烈日當空,北伐任務也緊急,正不知如何是好時,突然第六天上午飯後烏雲滾滾,電閃雷鳴,傾盆大雨下個不停,機會來了。林、李二位將軍按原計劃立即派人冒雨行動,命令全軍石橋合攏後連夜開拔。
翌日,雨過天晴,河水漸退,人們發現一塊巨大的花崗石,橫擔在橋基上。消息迅速傳遍全鎮,圍觀者無不稱奇,人們七嘴八舌,有的說太平軍為太平庵百姓做了件大好事,對太平軍將士贊不絕口。鎮上有個富戶活龍活現地說,他一連在飛來廟燒了三天的香,感動了玉帝,玉帝派一神龜將花崗石馱來的,並說他親眼見的,那神龜的頭有笆斗大。這可是太平庵的吉祥之兆。在他的鼓動下,很多人又來到飛來廟燒香磕頭,感謝神靈。後來人們主動捐款在石橋的兩邊砌上石欄桿,橋的兩頭還立有石獅,從此自來橋遠近聞名。後來人們就太平庵改叫"自來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