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與杭州有關的事是什麼
擴展閱讀
杭州和長三角哪個更好 2024-11-18 16:21:12
天津五險包含什麼保險 2024-11-18 16:18:13

與杭州有關的事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2-23 14:36:37

⑴ 杭州的歷史傳說故事

杭州市有著悠久的 歷史 。那你知道杭州的歷史 傳說 故事 有哪些嗎?下面是我給大家分享的杭州的歷史傳說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杭州的歷史傳說故事:豆腐橋
杭州上城有座“安樂橋”同一條河上還有並排三座“豆腐橋”。這四座橋都是南宋年間造成下的,到如今已經有八百多年了。

岳飛大破金兵的時候,手下有個叫王佐。他用苦肉計說降了陸文龍,把金兀術打得大敗。從此他缺了一隻胳臂,不能再打仗了,岳飛便保舉他做安樂王,皇帝還答應他在杭州城內造一座王府養老。

安樂王的王府造在河邊。動工的時候,泥沙、石灰、石板、木材堆滿在河埠上。河上沒有橋,原來的一隻擺渡船,又被運磚送瓦的工匠佔用了,老百姓沒法來往,心裡很生氣,便編出歌兒來唱:

“安樂王,安樂王,

為你安樂大家忙!”

王佐從軍中回到杭州,得知了這件事情。他想:我一個人要那麼大的王府做啥!不如拿這些材料在河上搭座橋,好讓大家方便些。於是,他就吩咐工匠,先挑扎實的青磚石板,在河上搭一座大橋,剩下的材料,隨便造兩間房子做王府。

百姓聽說不造王府先造橋,大家都來幫忙。人多力量大,不到一個月工夫,便在河上造起一座寬闊平整的大橋。

河上有了橋,往來很方便,老百姓一高興,又編出新歌兒來唱:

“安樂王,好心腸,

造座大橋通四方。”

你唱我唱,一傳兩傳,安樂橋越來越出名。消息刮進宰相秦檜的耳朵里。秦檜心裡很妒忌,他說:“造一座橋也揚名!我如今就造它三座,一座比一座闊,一座比一座高,跟你王佐斗鬥富有,看看你強還是我強!”

秦檜動動嘴,下面 的官員便跑斷了腿:增捐加稅,抓夫派工,強迫老百姓不分晝夜地造橋。過了整整三個月,在安樂橋同一條河上,並排造起了三座橋,果然是一座比一座闊,一座比一座高。秦檜很得意,親自給這三座橋取了名字,叫做“鬥富一橋”、“鬥富二橋”和“鬥富三橋”。

橋是給人走的,一條河上有一座橋就夠了。要造那麼多做什麼!老百姓恨死了秦檜,都賭氣不走他那三座鬥富橋。

因為杭州人講話的聲音“鬥富”與“豆腐”差不多,老百姓取笑秦檜,就把那三座橋叫做“豆腐橋”。一直叫到現在。
杭州的歷史傳說故事:尉遲恭造寺
杭州下城有座仙林寺。仙林寺光有大殿,前面少了個山門。這座不尷不尬的寺院,據說是唐太宗時候造下的。

唐太宗小時候多災多病,他老子怕他養不大,就讓他拜一個名叫仙林的和尚做師父。後來,唐太宗打出 天下 ,做皇帝啦。仙林和尚聽說杭州地方風景好,就要唐太宗在杭州造一座頂大的寺院,讓他養老。

唐太宗礙著師父的面子,不好推託,便答應下來。還差大元帥尉遲恭到杭州來,監造這座頂大的寺院。

仙林和尚跟尉遲恭到了杭州,兩人便商量這座頂大的寺院到底要造多麼大。仙林和尚說:“這寺院是皇帝的師父養老的,非同小可,至少也得圈它五里地皮!”

尉遲恭一聽火起來:“誰見過五里大的寺院呀!我沒當大元帥時候,和七八個徒弟做生活,家裡打鐵的工棚爐房也不過五丈見方!你一個老和尚,除了吃飯、困覺、念經,又不做別樣生活,要那麼大的地方做啥?給你圈五十丈地皮造寺院,也算碰頂啦。”

仙林和尚漫天計價,尉遲恭就地還錢,兩個人從早晨爭到天黑,沒有結果。

第二天一早,仙林和尚差人請尉遲恭再去商量。尉遲恭到了仙林和尚門口,剛剛跨下馬鞍,只聽仙林和尚在屋裡大喝一聲:“聖旨下!”尉遲恭一聽聖旨下,只好趴在地下磕頭。仙林和尚篤定站在屋裡念聖旨,一字一板,拖長聲調慢慢來,幾十個字的聖旨,足足念了半個時辰,念了一遍又一遍,

念了一遍又一遍,一直從清早念到響午。尉遲恭是個又黑又粗的大塊頭,你叫他馳馬上陣,三日三夜也不會吃力的;如今卻叫他跪著半日不動,真累得滿頭大汗,腰酸背疼,差點爬都爬不起來了。仙林和尚念罷聖旨,笑嘻嘻地問尉遲恭:“大元帥,這回聽清楚了吧?聖旨上講的明明白白,要造一座頂大的寺院給我養老。頂大的寺院嘛,方圓五里地少得了嗎?”

尉遲恭仍舊搖搖頭,說:“聖旨上只講造一座頂大的寺院,卻沒有講要造五里大。我是欽差監造寺院的,說一無二,還是頂多五十丈!”

兩個人又爭了一天,還是沒有結果。過了一夜,仙林和尚又差人去請尉遲恭。尉遲恭心想:這刁和尚叫我跪了半天,我也要叫他嘗點味道!就從箱子里翻出一柄碧玉如意,藏在懷中,騎著馬去了。他剛在門口下了馬,仙林和尚的老 辦法 又用上啦——“聖旨下!”這一回,尉遲恭不慌不忙地走進屋裡去,往正中太師椅上一坐,摸出碧玉如意,喝道:“太上皇恩賜如意在此,下跪宣讀聖旨!”原來這柄如意唐太宗的老子給尉遲恭的,因為尉遲恭打天下的功勞大,應該讓他事事如意。仙林和尚沒料想他會有這一著,只好跪下來,急急忙忙把聖旨念了一遍,直直腰板想要起身。哪知尉遲恭說:“慢著,慢著,我耳朵不好,還沒聽清楚哩!”仙林和尚只好跪下再念一遍,尉遲恭還是說沒有聽清楚。念了一遍又一遍,念了一遍又一遍,從清早念到夜快邊,念得仙林和尚差點斷了氣。尉遲恭看看差不多了,才讓他起來。仙林和尚觸了這回霉頭,知道自己拗不過尉遲恭,便乖乖地答應只造五十丈方圓的“仙林寺”。

仙林寺造後,尉遲恭騎上烏騅馬回京去了。仙林和尚想想不甘心,便騎了一頭禿驢,“的嗒的嗒”一路追趕上來,一直追到海寧縣地界才追遲恭。仙林和尚在後面大喊:“大元帥慢點走呀!還有一樁事要商量哩!”

尉遲恭勒住烏騅馬,問他還有什麼事情。仙林和尚說:“大元帥還不曾造山門哩,你倒說說看,天下哪有沒山門的寺院呀!”

尉遲恭想想也是的,就答應再給他十丈地皮,在寺前補造一個山門。本來,這事情就好了結;可是仙林和尚偏偏節外生枝,說要把山門造出五里路以外去。尉遲恭問他:“這又是為什麼?”

仙林和尚煞有介事地說:“這個道理你都不懂呀?我這仙林寺是大唐開國以來造的頭一座寺院。山門造得遠些,大唐江山就長久啦!”

尉遲恭一聽又火起來,狠狠唾了仙林和尚一口:“呸!我們汗馬功勞打下的大唐江山,難道只有五里路長嗎!”

仙林和尚還當尉遲恭要給他比五里路還多,高興得差點從禿驢上滾下來。

尉遲恭跳下馬,拿竹節鋼鞭在地上畫了個十丈見方的圈子,說:“喏,山門就造在這里!”便自顧回京去了。

這一來,弄得仙林和尚啼笑皆非。他原想拿大唐江山來哄一哄尉遲恭這個老粗,好把山門以內五里路的田地都劃歸自己;哪知尉遲恭偏要把山門造得更遠!海寧杭州隔著一府一縣,一個和尚怎能管得這么寬呢,他的如意算盤又落空了。

直到如今,這座仙林寺還是老樣子:寺院座落在杭州,山門卻孤零零在造在海寧。

猜你感 興趣 :

1. 杭州的傳說故事

2. 有關杭州傳說故事

3. 關於杭州的傳說故事

4. 有關杭州靈隱寺的傳說故事

5. 西湖民間傳說故事

6. 西湖十景傳說故事

⑵ 有關杭州的傳說故事

杭州地處江南,富庶、溫暖、濕潤,是古代文人欣賞和嚮往之所在。那你知道有關杭州的 傳說 故事 有哪些嗎?下面是我給大家分享的有關杭州的傳說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杭州的傳說故事:玉泉
在仙姑山北的清漣寺里,有一口長方形的水池,叫做“玉泉”。玉泉的水清澄澄,玉泉的水亮晶晶,清亮清亮的泉水是怎麼樣來的呢?

有這樣一個傳說。

早先,錢搪江口有一條深不見底的地溝,叫做“天開河”。有天開河裡,住著一條草龍。草龍能翻江倒海,騰雲駕霧,本領很大,但他粗里粗氣的,不懂得世事,整天在江里鑽進,海里鑽出,和大小魚蝦們嬉戲。

一天,有隻官船押著兩只駁船從錢塘江口經過。官船鳴鑼喝道,神氣十足,駁船上卻是一片哭聲。草龍見了很奇怪,左右一打聽,才知道人間有個皇帝,皇帝手下有許許多多官,這便是皇帝派官捉老百姓到京里去做苦工的。草龍知道了這個緣故,心中十分氣憤,他把尾巴一甩,“嘩啦”一個大浪頭撲過去,打翻官船,救下了兩船百姓。草龍想:官船是給我打翻了,可是皇帝還在京城裡!皇帝這樣壞,我應該收掉他,換個好的。於是,他便駕起烏雲,沖出天開河,向京城飛。

皇帝正在宮廷里和大臣妃子們飲酒作樂。宮娥彩女們吹的吹,彈的彈,唱的唱,好不快活,不防一霎時天色變了;狂風颳得大樹折腰,傾盆大雨嘩嘩地落個不停,但見草龍駕著烏雲,氣勢洶洶地闖進來,這下,嚇得三千御林軍抱頭亂竄,皇帝更驚得目瞪口呆。幸而有個膽大的侍從,拉開彈弓朝草龍打了一彈丸。這一彈弓湊巧打中草龍的右眼,疼得他大吼一聲,扭過頭,“嘩啦啦!”尾部掃去宮殿一隻角,飛走了。

草龍逃回錢塘江口的天開河裡,越想越思越惱火,咬咬牙,發誓要報仇。

那時,清漣寺里住著一個會看病的老和尚,醫術很高,草龍打聽到有這么一個和尚,便變成一個粗黑的大漢,上門來求醫,老和尚看他形狀石怪,心裡很懷疑,就問:“哎呀,哎呀,你這隻眼睛怎麼會弄成這個樣子的呀。”草龍編個謊話,說是上山鑿石頭,不小心被碎石子爆的。

老和尚用鉗子鉗出草龍眼睛裡的東西,一看是彈丸,就往地下一摔,說:“明明是顆彈丸,為啥說碎石子呀,你到底是什麼人,不講明白我不醫!”

草龍見老和尚發了脾氣,怕他真的一給自己醫治,就把怎樣被打了一顆彈丸的經過,老老實實地說出來。末了還說:“等你把我的眼睛醫好了,我就去報仇。”

老和尚聽了草龍的話,大吃一驚。心想:“我這寺院是皇帝造的,我享的是皇帝福,如今他要去傷害皇帝,這還了得!便想了下個計謀,假裝向草龍笑笑說:“要我醫好眼睛不難,不過你拿什麼來謝謝我呢?”

“只要你能醫好我的眼睛,你要什麼奇珍異寶,我都給你。”

“奇珍異寶我不要。這寺院缺水,你就先替我鑽個泉眼吧!”

草龍不知是計,便滿口答應了。老和尚選定一塊地方,草龍就一個斤斗扎進泥土裡去,清清的泉水便從他扎進去的洞口汩汩地湧上來。草龍越鑽越深,井水也越涌越大,很快匯成了一口大池。這時老和尚急忙將佛前供奉的玲瓏石塔移過來,在泉眼當中一豎,把草龍壓在地下。

草龍上了老和尚的當,被壓在地下再也出不來了。鑽出來的那個泉眼,因為泉水象碧玉一般的清洌,人們就把它叫做“玉泉”。在玉泉附近還有兩個水池,一個叫“珍珠泉”,一個叫“晴空喜雨泉”。據說草龍的頭伏在珍珠泉下面,所以地面上一有震動,草龍驚醒過來,他在地下舒舒氣,水面上就咕嚕嚕地冒出許多小小的氣泡。晴空喜雨泉底下,正好盤著草龍的尾巴,因此在大晴天里,上面總是霧蒙蒙的。
有關杭州的傳說故事:梅花碑
早年間,杭州有心靈手巧的老石匠。這老石匠鑿了一輩子的石頭,雕了一輩子石頭,胡須頭發都白啦。別的什麼也沒有,只落下一身好手藝,在杭、嘉、湖三府出了名。

老石匠年紀老了,背駝啦,眼也花啦,但他仍舊天天上山。有一天,老石匠在南山腳下發現一塊白花花的石頭,那石頭彷彿映著一株樹影子,老石匠疑心自己眼花,揉揉眼睛再仔細看看,可不是!清清楚楚地映著一株梅花影子,就象長在石頭一般。老石匠伸手在石頭上摸摸,平平的,光光的,那石頭好比姑娘媳婦剌綉的白綾,才描上花樣兒還沒動手綉呢。老石匠越看越喜愛,越看越捨不得離開,便使出全身力氣,把那塊石頭挖起,一步一踉蹌地背回家來。

老石匠對著石頭看了三個月,摸了三個月,又想了三個月,才動手在石頭上 雕刻 起來。這石頭好堅硬呀!一鑿下去只崩起一粉未,一錘下去只冒出幾顆火星。但是老石匠不灰心,沒餒氣,只管一錘一鑿地雕下去。錘呀鑿呀,十日雕個瓣,百日刻朵花,過了一月又一月,過了一年又一年,老石匠一天不停地雕,白日黑夜地刻,終於把那株梅花雕在石頭上了。

梅花雕成了。多美的梅花啊,迎著春風,向著朝霞,白玉似地開滿一樹。老石匠的心血嘔尺了,老石匠死在梅花邊。

老石匠沒有兒女,也沒有產業,大家都敬重他,便把他埋在一塊公地里,將他最後雕成的這塊梅花碑豎在墳頂。

年代過得久了,奇怪的事情也就出現啦!石碑上的梅花變得會開會謝,每年春天,別的樹上梅花才含苞,石碑上的梅花卻已經盛開;夏天,別的樹兒剛青,石碑上梅樹早已一片蔥郁;秋天,別的樹上葉兒落得一片不剩的時候,石碑上的梅樹才開始落葉;冬天,西北風把別的梅樹亂和七歪八斜,只有石碑上的梅樹挺立在那裡一動不動。

這塊石碑還能預報天氣:天要晴時,石碑上明晃晃、亮光光的;天將陰時,石碑上霧霧、潮鹵鹵的;天快要下雨時,石碑上陰沉沉、濕漉漉的。人們從這塊石碑上就可以知道時令 節氣 ,天晴落雨。有了這塊石碑,農家犁地下種就不會錯安排;出門人該歇該行心裡有定準。大家都很喜愛這塊石碑,把它當做寶貝。

有一年春天,杭州來了一個大官。大官早聽說過這塊奇妙的石碑。他到杭州不久,便帶著一群手下人,一到了老石匠的墳地,一看,雕在石碑上的梅花果然盛開著。他高興極啦,回去和狗頭師爺一商量,就在老石匠墳地旁邊造了一座衙門,築起一堵圍牆,把那塊石碑圍進後花園里,還堂而皇之地貼出布告說:這是一塊公地,公地官有,庶民不得進入。

說奇怪也真奇怪,這塊石碑被圍進大官的花園里,不到兩天,碑上的梅花便漸漸隱謝了。以後,不論天晴落雨,石碑上始終是陰沉沉、濕漉漉的。慢慢地,石碑上爬滿了青苔,不但沒有一絲光彩,而且變得難看極了。為了這事,大官悶得飯不想吃,愁得覺睡不著,整天在石碑前後打轉轉。狗頭師爺見了,便過來獻計:“老爺,我看這是地氣潮濕的緣故,如果在石碑腳下架起火來烘一烘,烘乾潮氣便會好了。”大官聽聽有道理,邊忙叫人搬來乾柴木炭。在老石匠的墳頂上燒起來。

火苗一舐到石碑,轟的一聲,便爆裂開來,熊熊的火焰噴射得好遠好遠;一霎工夫,衙門和花園都燒了起來。大官和師爺想逃也逃不及,便燒死在裡面。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把衙門燒成一片瓦礫,只在大門前面剩下半截焦爛的旗桿。

這塊奇妙的石碑是就這樣毀掉的!如今,在杭州東城還留下兩處地名:一處叫“梅花碑”;另一處叫“焦旗桿”。
有關杭州的傳說故事:畫扇判案
蘇東坡要到杭州來做刺史了。這個消息一傳出,刺史衙門前面每天都擠滿了人。老百姓想看一看蘇東坡上任的紅紙告示,聽一聽蘇東坡升堂的三聲號炮……可是,大家伸著脖子盼了好多天,還沒有盼到。

這天,忽然有兩個人,又打又鬧地扭到衙門來,把那堂鼓擂得震天響,呼喊著要告狀。衙役出來吆喝道:“新老爺還沒上任哩,要打官司過兩天再來吧!”那兩個人正在火頭上,也不管衙役攔阻,硬要闖進衙門里去。這辰光,衙門照壁那邊轉出一頭小毛驢來。毛驢上騎著一個大漢,頭戴方巾,身穿道袍,紫銅色的面孔上長著一臉胳腮鬍子。他嘴裡說:“讓條路,讓條路!我來遲啦,我來遲啦!“小毛驢穿過人群,一直往衙門里走。衙役趕上去,想揪住毛驢尾巴,但已經來不及,那人就一直闖進大堂上去了。

大漢把毛驢拴在廊柱上,信步跨上大堂,在正中的虎座上坐上來。管衙門的二爺見他這副模樣,還當是個瘋子,就跑過去喊道:“喂!這是虎坐呀,隨便坐上去要殺頭的哩!”

大漢只顧哈哈笑:“哦,有這樣厲害呀!”

管衙門的二爺說:“當然厲害!虎座要帶金印子的人才能坐哩。”

“這東西我也有一個。”大漢從袋裡摸出一顆亮閃閃的金印子,往案桌上一擱。管衙門的二爺見了,嚇得舌頭吐出三寸長,半天縮不進去。原來他就是新上任的刺史蘇東坡啊!

蘇東坡沒來及貼告示,也沒來得及放號炮,一進衙門便坐堂,叫衙役放那兩個要告狀的人進來。他一拍驚堂木, 問道 :“你們兩個叫什麼名字?誰是原告?”

兩個人跪在堂下磕頭。一個說:“我是原告,叫李小乙。”另一個說:“我叫洪阿毛。”

蘇東坡問:“李小乙,你告洪阿毛什麼狀?”

李小乙回答說:“我幫工打雜積下十兩銀子,早兩個月借給洪阿毛做本錢。我和他原是要好的鄰居,講明不收利息;但我什麼時候要用,他就什麼時候還我。如今,我相中了一房媳婦,急等銀子娶親,他非但不還我銀子,還打我哩!”

蘇東坡轉過來問洪阿毛:“你為啥欠債不還,還要打人?”

洪阿毛急忙磕頭分辯:“大老爺呀,我是趕時令做小本生意的,借他那十兩銀子,早在 立夏 前就販成扇子了。沒想今年過了 端午 節天氣還很涼,人家身上都穿夾袍,誰來買我的扇子呀!這幾天又接連陰雨,扇子放在箱里都霉壞啦。我是實在沒有銀子還債呀,他就罵我、揪我,我一時在火上打了他一拳,這可不是存心打的呢!”

蘇東坡在堂上皺皺眉頭,說:“李小乙娶親的事情要緊,洪阿毛應該馬上還他十兩銀子。”

洪阿毛一聽,在堂下叫起苦來:“大老爺呀,我可是實在沒有銀子還債呀!”

蘇東坡在堂上捋捋胡須,說:“洪阿毛做生意蝕了本,也實在很為難。李小乙娶親的銀子還得另想 辦法 。”

李小乙一聽,在堂下喊起屈來:“大老爺呀,我辛辛苦苦積下這十兩銀子可不容易呀!”

蘇東坡笑了笑,說:“你們不用著急,現有洪阿毛馬上回家去拿二十把發霉的摺扇給我,這場官司就算是兩清了。”

洪阿毛高興極了,急忙爬起身,一溜煙奔回家去,拿來二十把白摺扇交給蘇東坡。蘇東坡將摺扇一把一把打開,攤在案桌上,磨濃墨,蘸飽筆,挑那霉印子大塊的,畫成假山盆景;揀那霉印小點的,畫成松竹梅歲寒三友,一歇歇辰光,二十把摺扇全畫好了。他拿十把摺扇給李小乙,對他說:“你娶親的十兩銀子就在這十把摺扇上了。你把它拿到衙門口去,喊‘蘇東坡畫的畫,一兩銀子買一把’,馬上就能賣掉。”他又拿十把摺扇給洪阿毛,對他說:“你也拿它到衙門口去賣,賣得十兩銀子當本錢,去另做生意。”

兩個人接過扇子,心裡似信非信;誰知剛剛跑到衙門口,只喊了兩聲,二十把摺扇就一搶而空了。李小乙和洪阿毛每人捧著十兩白花花的銀子,歡天喜地的各自回家去了。

人們都把蘇東坡“畫扇判案”的新鮮事到處傳頌,你傳我傳,一直到今天還有人在講呢。

猜你感 興趣 :

1. 杭州的傳說故事

2. 有關杭州傳說故事

3. 關於杭州的傳說故事

4. 杭州西湖的神話傳說

5. 有關杭州靈隱寺的傳說故事

⑶ 蘇東坡在杭州的故事

蘇軾治西湖:

蘇東坡杭州清淤留下「天堂美景」,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蘇東坡因上書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迫離開京城,赴杭州擔任通判。這是他一生中所到的第一個西湖。在杭州通判任上,蘇東坡寫下了描寫西湖景色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蘇東坡在杭州的三年時間里,公事之餘,游遍各處名勝,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句。著名的《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就是在此時寫就。從中可見,西湖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三年任期一到,蘇東坡必須離開杭州;而一地不得再度為官的規矩,留給蘇東坡的,可能只有對西湖無盡的思念和深深的遺憾吧。

然而,蘇東坡是幸運的,西湖也是幸運的。陰差陽錯,在闊別16年之後,蘇東坡於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以龍圖閣學士出任杭州知州。這對蘇東坡來說,是一件幸事;而對杭州來說,更是一件幸事。當蘇東坡再度來到杭州時,發現他日夜思念的西湖,由於疏於治理,已是荒草叢生、湖水乾涸、到處淤泥,水光瀲灧早已無處尋找,山色空濛也非復往昔。

面對西湖的一片衰敗景象,蘇東坡沒了閑情逸致。他下決心疏浚西湖,恢復往日的秀麗風光。於是,毅然上書朝廷,請求開浚西湖。然而,真要組織人力疏浚西湖,又面臨許多難題。首先,治理西湖需要大筆資金,錢從何而來?朝廷雖然批准了疏浚西湖的請求,但只給了100張度牒(僧人出家的身份憑證)作為經費。蘇東坡利用這100張度牒,賣了一萬七千貫錢,加上救荒的餘款一萬貫錢,用以工代賑的方式,開展了大規模的治理西湖工程。

經費問題解決了,另一個更大的難題又來了:疏浚出來的大量淤泥,如何處理呢?別看蘇東坡是一介書生,真干起事來,卻是實幹家。他通過對西湖及周邊環境的細致考察,巧妙地變廢為寶——從湖底運出的一部分淤泥,用作農田基肥,讓原來的沼澤地變成肥沃的農田。

然後利用這些地,募集社會閑散人員和外地農民前來耕作,不僅使得那些平日里偷雞摸狗的遊民,變成安分守己的良民。而且,一部分收獲用來繳納賦稅,又可以作為治湖的費用。另一部分淤泥,則堆積建造了一條溝通西湖南北的長堤,並在堤上造了六座橋,種下各色花草樹木。

春暖花開時節,桃紅映日,垂楊拂堤,湖水變成了活水,西湖則增添了美景,行人通行更是獲得便利。這條長堤被杭州人命名為「蘇公堤」;六座橋就是著名的蘇堤六橋,成為西湖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對此,蘇東坡自己也有詩道:六橋橫絕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山通。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捲蒼雲空!而對於疏浚西湖,蘇東坡也寫下了《開西湖》詩,記錄了這一工程:偉人謀議不求多,事定紛紜自唯阿。盡放龜魚還綠凈,肯容蕭葦障前坡。一朝美事誰能繼,百尺蒼崖尚可磨。天上列星當亦喜,月明時下浴金波。

西湖治理好了,蘇東坡的任期也到了。他帶著無盡的留戀,依依不捨地離開杭州,告別了心愛的西湖。此後,就再也沒有回過杭州,也無緣再游西湖。但是,杭州人永遠記住了他,西湖也深深刻下了這位大文豪不朽的身影。

(3)與杭州有關的事是什麼擴展閱讀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

蘇東坡到西湖次數:

1、熙寧四年,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迫離開京城,赴杭州擔任通判。任上,蘇東坡寫下描寫西湖景色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2、元四年,蘇軾以龍圖閣學士出任杭州知州,發現日夜思念的西湖,已是荒草叢生、湖水乾涸、到處淤泥,水光瀲灧早已無處尋找,山色空濛也非復往昔。面對衰敗景象,蘇東坡沒了閑情逸致,下決心疏浚西湖。

3、元六年,蘇軾被外放,擔任潁州知州。潁州城西北也有一西湖,長十里,廣二里,景象極佳,蘇東坡常宴賞於此,留下許多題詠。他曾將潁州西湖與杭州西湖相媲美,感嘆「大千起滅一塵里,未覺杭潁誰雌雄」。

⑷ 杭州傳說故事

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 歷史 ,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那你知道杭州 傳說 故事 有哪些嗎?下面是我給大家分享的杭州傳說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杭州傳說故事:臭秦檜
西湖邊有座岳墳。岳墳前跪著四個鐵鑄的人像,其中有兩個就是當年出賣祖國,害死岳飛的秦檜夫婦。

傳說,明朝時候,杭州城裡來了一個新上任的撫台,那人了也姓秦,是秦檜的後代。撫台上任不久,便帶著手下人去游西湖。他來到岳墳,看見自己的老祖宗跪在別人面前,忙用衣服把臉遮住,倒退了回來。

撫台回到衙門,坐不安,立不寧,便叫師爺來商量,想把鐵像搬掉。

師爺捋捋胡須,想一想說;“如果明搬,老百姓一定不肯,說不定還會把事情鬧大。我看,不如叫人在黑夜裡把這對鐵像丟到西湖裡去,這樣大的西湖,鐵像沉在湖底,便是把水車幹了也找不到的。”

撫台說;“妙!妙!”當夜便派人把鐵像丟了。

哪知第二天天剛亮,就出現了件怪事;西湖裡的水變臭。臭氣沖天,使得行人頭腦昏沉沉,個個想嘔吐。

不知是誰,發覺岳墳前的鐵像少了兩個,就嚷起來;“大家來看,兩個鐵像不見了,一定是有人把它丟進西湖裡了,要不然,湖水怎麼會這么臭呢?”

老百姓知道了岳墳丟失鐵像的事,便一齊哄到撫台衙門去告狀,要求拿辦丟掉鐵像的壞蛋。

撫台還睡在床上,只聽門外人聲混雜,便起來查問。手下人告訴了情由。撫台做賊心虛,便叫傳出話去,說是自己生病了。

老百姓哪裡肯走,人越聚越多,把撫台衙門前的石頭獅子都快擠倒了。撫台恐怕這樣下去要出事情,便硬著頭皮出來見老百姓。他說:“這-------這都是謠言。大家千萬不可輕信。”

老百姓說:“是不是謠言,你看過就知道了。”

說著,便圍攏起來,定要拉他走。撫台沒法,只得坐上八人大轎,到西湖邊去。離湖邊還有幾里路,果然有一股惡臭,直向轎門沖來。幸好那天他來不及吃飯,總算勉強忍住了嘔吐。

轎到岸邊撫台從轎簾的縫縫里往外一張,只見前面密密麻麻的全是人。他心裡突突地跳,慢慢地走出轎門,乾咳了幾聲,說:“湖水一時發臭,也是常情,你們不必大驚小怪。據我來看,這事與鐵像無關。”

這時,人群里有人吼起來;“你是秦檜什麼人?居然來袒護他!”

撫台一時不知怎樣回答。他定了定神,安慰自己:“莫慌!鐵像已沉在湖底,誰還能找到?”想到這里,便神氣地說:“你們不要胡鬧!如果有人真從湖裡撈出鐵像,本官甘願辭職請罪!”

撫台的話一出墨黑的湖水一下子變得清澈見底。從湖底浮起一對鐵像,好象有人托著似的,直向撫台飄來。

撫台嚇得臉色象黃紙,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頭鑽進轎里,連喊;“快跑!快跑!”

轎子抬到衙門里,轎頂早已被石頭砸了許多洞洞。撫台的後腦上也砸起了胡桃大的三個疙瘩。他的官帽也沒戴,就連夜逃出了杭州城。

鐵像飄到湖邊,老百姓把它打撈上來,重新搬到岳墳前跪著。
杭州傳說故事:石香爐
有一年,山東的巧匠魯班,帶著他的小妹,到杭州來。他們在錢塘門邊租兩間鋪面,掛出“山東魯氏,鐵木石作”的招牌。招牌剛剛掛出,上門來拜師傅的便把門檻都踏斷了,魯班挑挑揀揀,把一百八十個心靈手巧的年輕後生,收留下來做徒弟。

魯班哥妹的手藝巧極了,真是鬼斧神工:鑿成的石狗會管門,雕出的木貓會捉老鼠。一百八十個徒弟經他們一指點,個個都成了高手。

魯班哥妹正在細心給徒弟們教生活,忽然一陣黑風刮過,頓時天上烏雲亂翻,原來有一個黑魚精到人間來作祟啦,黑魚精一頭鑽到西湖中央,杭州一個三百六十丈的深潭潭。它在深潭潭裡吹吹氣,杭州滿城魚腥臭;它在深潭潭裡噴噴水,北山南山下暴雨。就在這一天,湖邊的楊柳折斷了,花朵凋謝了,大水不斷往上漲。

魯班哥妹帶著一百八十個徒弟,一齊爬上了寶石山。他們朝山下望望,只見前面一片汪洋,全城的房屋都泡在臭水裡,男女老少都逃到西湖四周的山頭上。湖中央,轉著一個老大老大的漩渦,漩渦當中翹起一隻很闊很闊的魚嘴巴,魚嘴巴越翹越高,慢慢地露出整個大魚頭,魚頭往上一挺,驀地飛起一朵烏雲,升到天上。烏雲飄呀飄呀,飄到寶石頂上,慢慢落下來,裡面鑽出一個又黑又丑的後生。

黑後生滾動圓鼓鼓的斗雞眼珠,朝魯妹瞟瞟:“哈!漂亮的大姑娘,你做的啥行當?”

魯妹說:“你問姑娘啥行當,姑娘是個巧工匠。”

黑後生把魯妹從頭看到腳:“對了,對了!我看你亮亮的眼睛彎彎的眉,想必能綾羅綢緞巧裁剪。走,跟我去做新衣。”

魯妹搖搖頭。

黑後生把魯妹從腳看到頭:“對了,對了!我看你苗條的身材纖巧的手,想必有描龍綉鳳好針線。走,跟我去綉錦被。”

魯妹搖搖頭。

黑後生猜來猜去猜不著,心裡想一想,眯起眼睛說:“漂亮的大姑娘,不會裁剪不要緊,不會 刺綉 不要緊,你嫁到我家去,山珍海味吃不完,樂得享清福哩。”說著,伸手來拉魯妹。

魯班一榔頭隔開他的手,喝聲:“滾開點!”

黑後生仍舊咧開大嘴,嘻皮笑臉:“我的皮有三尺厚,不怕你的榔頭!大姑娘嫁了我,什麼都好講;大姑娘不嫁我,再漲大水漫山崗!”

魯妹心裡想:倘若再漲水,全城人的性命都保不住了。她眼珠兒轉兩轉, 辦法 便有了,對黑後生說:“嫁你不急,讓阿哥替我辦樣嫁妝。”

黑後生一聽開心了:“好姑娘,我答應,你打算辦樣啥嫁妝呢?”

“高高山上高高岩,我要叫阿哥把它鑿成一隻大香爐。”

黑後生高興得拍大腿:“好好好!天上黑魚王,落凡立廟堂。有個你陪嫁的石香爐,正好拿它來收供養!”

魯妹拉過阿哥商量了一陣。魯班對黑後生說:“東是水,西是水,怎麼辦呢?你先把大水落下去,我才好動手。”

黑後生張開闊嘴巴一吸,滿城的大水竟飛了起來,倒灌進他的肚皮里去啦。

魯班指指山上的一塊懸崖問黑後生:“你看,你看,把這座山劈下來做只香爐怎麼樣?”

“好哩,好哩。大舅子,你快鑿,鑿得越大越風光!”

“香爐高,香爐大,重重的石香爐你怎麼搬呢?”

“喏喏喏,只要我抬抬腳,身後就會刮黑風;小小的石香爐算得了什麼,就是一座山我也吸得動!”

躲避在四周山上的人都回家去了,魯班他們便爬上那倒掛著的懸崖。魯班掄起大榔頭,在懸崖上砸下第一錘:他一百八十個徒弟,跟著砸了一百八十錘。“轟隆”一聲,懸崖翻下來了。從此以後,西湖邊的寶石山上便留下了一堵峭壁。

懸崖真大呀,這邊望望白洋洋,那邊望望洋洋白,怎麼把它鑿成滾圓滾圓的石香爐呢?魯班朝湖心的深潭潭瞄瞄,估好大小,就捏根長繩子,站在懸崖當中,叫妹妹拉緊繩子的另一頭,“啪嗒啪嗒”繞著自已跑了一周,魯妹的腳印子便在懸崖上畫了一個圓圈圈。魯班先鑿了大樣,一百八十個徒弟按著樣子鑿。鑿一天,又一天,一共鑿了七七四十九天,懸崖不見啦,變成一隻頂大頂大石香爐。圓鼓鼓的香爐底下,有三隻倒豎葫蘆形的尖腳;尖腳上,都有個三面透光的圓洞洞。

大石香爐鑿成了,魯班朝黑後生說:“你看,你看,我妹妹的嫁妝已辦好,現在就請你搬下湖!”

黑後生要新娘子。魯班說:“別忙,別忙,你先把嫁妝搬去擺起來,再打發花轎來抬。”

黑後生高興死了,一個轉身就往山下跑,他捲起的旋風,竟把那麼大的一個石香爐咕碌碌吸在後面滾。黑後生跑呀跑呀,跑到湖中央,變成黑魚,鑽進深潭潭;石香爐滾呀滾呀,滾到湖中央,在深潭潭旁邊的斜面一滑,“拍得”一下子倒覆過來,把深潭潭罩得嚴嚴實實,不留一絲縫隙。

黑魚精被罩在石香爐下面,悶得透不過氣來;往上頂頂,石香爐動不動;想刮一陣風,又轉不開身子,沒辦法,只好死命往下鑽。它越往下鑽,石香爐就越往下陷`……

黑魚精終於悶死在湖底了,石香爐也陷在湖底的爛泥里,只在湖面一露出三隻葫蘆形的腳。

從此,西湖留下一個奇妙的景緻:每年 中秋 節夜裡,人們劃船到湖中央去,在爐腳上那三面透光的圓洞洞里點燭火;燭光映在湖裡,就現出了好幾個月影。後來這地方便叫“三潭印月”。

猜你感 興趣 :

1. 杭州的傳說故事

2. 有關杭州傳說故事

3. 杭州西湖的神話傳說

4. 關於杭州的傳說故事

5. 杭州西湖斷橋的傳說故事

⑸ 杭州歷史上一些有趣的事(發生地點要在杭州的)

濟公(1130-1209),原名李修元,出生於天台,是南宋禪宗高僧,法名道濟。他的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駙馬、鎮國軍節度使。李家世代信佛。父親李茂春和母親王氏住在天台北門外永寧村。李茂春年近四旬,膝下無嗣,虔誠拜佛終求得子。濟公出生後,國清寺住持為他取俗名修元,從此與佛門結下了深緣。
濟公活佛是杭州人民千百年來家喻戶曉的一個傳說中的人物。杭州人心目中的濟公形象是頭戴破僧帽,身著破袈裟,手持破蒲扇,外形不僧不俗,非氓非丐,若痴若狂,好詼諧,好戲耍,神通廣大,「專管人間不平事」的一個受人喜愛的瘋和尚。濟公的故事傳說很多,而且大都跟杭州西湖有關。傳說,濟公是南宋時浙江天台人,俗名李修緣。18歲來杭州靈隱寺出家,法名道濟。他不守戒律,好喝酒,吃狗肉。後來轉到南山凈慈寺當記室(文書)僧。 一次,凈慈寺失火焚毀了大雄寶殿。他受方丈之託,募化建殿的大木。他在痛飲沉醉三日後,大聲喊道:「大木來了!可從井中去取!果然寺中井底有大木湧出。寺曾們趕緊從井裡先後取出七八丈長、五尺多圓徑大木60多根。後來方丈說夠用了,大木就不再涌現,一根剛要出井的大木,也就停止不動了。今天的凈慈寺中的「神運井」(又稱「運木古井」)里,還可看到井水面上的大木端面。一次,濟公預知將有一座小山從西方飛來落在靈隱寺前,為了拯救寺前小村村民的性命,他急中生智地採用了「和尚搶新娘」的辦法,使得村民們都趕快去救新娘子,從而避開了被山峰壓死的厄運。這就是飛來峰的故事。 一次,濟公經過西湖邊,看到不少居民已將螺螄剪掉了尾巴,准備吃食,濟公就向居民乞討了這些螺螄,放生到西湖裡,這些沒尾巴螺螄都活了。從此,西湖中生長了不少沒尾巴螺螄。至今,虎跑、西溪一帶的山澗中,仍生長著沒尾巴螺螄,傳說就是當年濟公親手放生的「故物」。今天虎跑寺前的一條小澗,古時常常要枯竭,是濟公手持破蒲扇一扇,口中連連喊:「漲、漲!」澗水立時噴涌,並且從此暢流不歇,永不枯竭 .

蘇東坡與杭州

蘇東坡是我國北宋時期的一位傑出的大文學家。宋仁宗景佑三年夏歷十二月十九日也就是公元1036年12月19日(按公歷計算是1037年1月8日),蘇東坡誕生在四川眉山的一個書香世家,於公元1101年7月28日因病死於常州,享年66歲,他的靈柩葬在汝州郟城釣台鄉上瑞里嵩陽小峨眉山(今河南郟縣三蘇墳)。蘇東坡的原名是蘇軾,字子瞻,東坡是後來他在謫居黃州(湖北黃岡)時自己所取的號。(蘇東坡謫居黃州以後,生活很清貧,他的好友馬正卿知道後替他向官府請來一塊數十畝的荒地,以供蘇東坡進行開墾來增加一些收入,由於這塊荒地是在郡城舊營的東面,因此蘇東坡將它取名為「東坡」,同時也給自己取號為「東坡居士」)。<BR> 蘇東坡從八歲開始進入小學,先後師從道士張易簡、劉微之以及他的父親蘇洵。二十二歲(公元1057年)考中進士。二十六歲(公元1061年)開始步入仕途,他上任的第一站是陝西的鳳翔,任簽判(宋代官制分為「官」、「職」、「差遣」三種,前兩種是虛位,不任實際職務,只有「差遣」才是實際職務。「簽判」是「差遣」。簽判是「簽書判官廳公事」的簡稱,知府的助理官)。之後,他的足跡遍及南北十多個城市。蘇東坡的一生坎坷不平,曾多次遭貶,盡管這樣蘇東坡仍然盡自己的力量作了不少有益於人民的事情。從他任鳳翔府判官起,到晚年謫貶儋州時為止,凡是他所為官或居住過的地方,都留下了或多或少的業績,而為歷代人民所贊揚、歌頌。下面我重點為大家介紹蘇東坡在我們杭州任地方官期間所留下的政績和佳話。<BR> 蘇東坡一生曾兩次到杭州出任地方官。第一次是在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至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任通判(知州的助理官),當時蘇東坡36歲。(來杭原因:公元1069年,神宗皇帝起用王安石,開始了歷史上著名的變法運動。由於蘇東坡反對王安石變法,於是遭到一些變法人士的誣告和陷害。蘇東坡感到處境困難,想離開朝廷出任地方官,於是在公元1071年通判杭州)。由於蘇東坡是太守的助理官員而不是主要長官,因此他在任期的三年裡除了協助太守修治六井、組織捕蝗、賑濟災民以外,作為並不是很大,但是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西湖詩詞。<BR> 第二次是在元佑四年(公元1089年)至元佑六年(公元1091年),任太守。在兩年的任期中,蘇東坡主要做了以下幾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蘇東坡剛到杭州時就遇到了嚴重的自然災害。原來浙西一帶在年初就已經遭到水災,早稻無法種下。到了五六月份,晚稻剛剛插下,又遭到了旱災,再加上當時的米價狂漲。因此,百姓缺乏糧食的現象很嚴重。知道詳情以後,蘇東坡馬上投入到救災工作中,他一面接連向朝廷上奏,希望馬上撥出相當數量的糧食,來救濟浙西的百姓,並且還請求朝廷免去秋稅。另一面,蘇東坡相信常平倉制度遠遠勝過飢荒之後的救濟,所以他就不斷購買穀子來存滿糧倉,好來應付荒年。在半年內,蘇東坡給皇太後和朝廷一共上表了七次(前面兩次表章叫《浙西災傷第一狀,第二狀》。後面五個叫《相度准備賑濟狀》)。由於蘇東坡採取了各種有效措施,以致在第二年青黃不接的時候浙西百姓沒有因飢荒而餓死人。<BR> 蘇東坡在杭州做的第二件事情是:由於水災和旱災的侵襲,百姓飢荒嚴重,再加上瘟疫的流行,百姓更是苦不堪言。蘇東坡從公款里撥出二千緡,自己再捐出五十兩黃金,在杭州城中心的眾安橋建立了一家杭州歷史上最早的公立醫院——「安樂坊」。「安樂坊」專門收納窮苦病人,給他們施捨葯劑、稀粥,並請名醫龐安時來坐堂問診。此外,蘇東坡還另外分設了幾個病坊,並經常派遣官員和醫生去病坊給病人治病。<BR> 第三件事情是關心杭州居民的用水問題,以及清除杭州城的運河淤泥。在吳越時代,沿海曾經築有一堵長牆,防止海潮進入運河,免得海鹽污染城市內的淡水。但是那道長牆在蘇東坡任太守的時候就已經年久失修。當時杭州城內有兩道運河——鹽橋河(中河)和茅山河(東河)。它們以南北方向穿過城市,直接在閘口連接錢塘灣,與錢塘灣的水相混合,所以有很多淤泥,一般每隔四、五年,運河河床就需要疏浚一次。由於當年沒有現代的機器,所以由河床挖出的淤泥就直接堆在岸邊那些居民家的門口。更糟糕的是交通情形,那時,一隻船要走好幾天才能走出城去。為此,蘇東坡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擬就了一項既能治標有能治本的計劃。他讓鹽橋河通過市區,使海水設法從別處流入茅山河,另外在錢塘江南部修建水閘,海潮高的時候將閘關閉,海潮低的時候再放水,兩條運河在城北相會。這樣,海潮帶來的泥沙就減少了,加上茅山河又在東郊流過了三四里,泥沙當然都已沉澱,而市區的水域也幾乎很乾凈了。隨後,蘇東坡又在城北餘杭門外開了一條新運河,與西湖連接,以確保城內運河的水位。這套疏浚茅山、鹽橋兩道運河的辦法很有效,它不僅使運河的水深到達八尺,消除了淤塞。而且,還大大減少了市區水域的污染。和運河交通同樣重要的,則是杭州人民的用水問題。我們都知道,杭州是由江海長期積淀而成,所以除了山泉之外,原地的水又苦又咸,不能飲用。為此,唐朝李泌曾引西湖的水,開鑿了錢塘六井,解決了居民飲水問題。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整治過六井。可到了蘇東坡通判杭州時,六井大多已經堵塞,井水渾濁惡臭,無法使用。於是,蘇東坡與太守陳述古又重新整治了六井,並作了《錢塘六井記》一文。當蘇東坡第二次到杭州時,六井已年久失修。於是,他決定再次整治六井。由於這次治井在工程技術上比上次前進了一大步,而且還新開鑿了一口井,所以使向來離井最遠的居民也能就近飲用到井水。如今,這六口井只剩下「相國井」一井,在我們杭城的解放路上。<BR> 第四件事情就是治理西湖和修築長堤。蘇東坡在第一次來杭州時,西湖淤塞的面積就已佔了百分之二三十。十五年以後,當蘇東坡第二次來杭州重遊西湖的時候,發現西湖淤塞荒蕪的面積已佔了一半。他想,如果再過二十年,西湖必將全部被淹沒。經過調查踏勘,蘇東坡決心整治西湖。於是,他向哲宗皇帝呈上了《乞開杭州西湖狀》的奏議。在奏議中他首先指出西湖的嚴重形勢。其次他從養魚、蓄水、灌溉、助航、釀酒等五個方面來指出西湖的重要性。在後來得到哲宗皇帝的准奏以後,蘇東坡開始動工疏浚西湖。沒想到一開工就出個問題,那就是西湖當時的葑田面積很大,被挖出的淤泥將放在哪裡呢?如果把它堆在岸上的話,既費工又費時,後來蘇東坡考慮到西湖的南面距離北面有三十里,對他們的來往很不方便,於是決定將湖底的淤泥和葑草築一條跨越西湖南北的長堤(全長2.8公里),這樣,既可以去掉淤泥,又能便於交通。接著,蘇東坡又在長堤上造了六座橋(這六座橋分別是映波橋、鎖瀾橋、望山橋、壓堤橋、東浦橋和跨虹橋,我們杭州人通常叫作「六吊橋」)和九座亭子,並且還在堤上種植芙蓉、楊柳。元佑六年,蘇東坡的繼任知州來到杭州,在堤上題了「蘇公堤」碑,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就把這條長堤稱為「蘇堤」。而「蘇堤春曉」成為今天的「西湖十景」之一。而「西湖十景」中的另一景「三潭印月」也與蘇東坡有著密切的關系。為了從根本上消除西湖的淤塞,蘇東坡把湖面分派給人種菱,並在湖上造了三座小石塔,禁止在石塔以內的水域種植菱和茭白之類的水生植物。後來,這三座小石塔就演變成今天著名的「三潭印月」。<BR> 蘇東坡在杭州除了勤政愛民、體恤百姓之外,也非常鍾情山水,交遊比較廣,留下了許多故事和佳話。<BR> 蘇東坡通判杭州時,與孤山的惠勤和尚關系很好。他每次去看望惠勤和尚時,惠勤都用泉水烹茗招待他。當蘇東坡第二次蒞杭時,惠勤已經去世。於是蘇東坡就把這泉水命名為「六一泉」。之所以把它稱為「六一泉」是因為惠勤生前與蘇東坡都十分崇尚「六一居士」歐陽修,故此得名。<BR>杭州有一道名菜「東坡肉」顧名思義與蘇東坡有關。當時,杭州人民為了感謝蘇東坡治理西湖和修築長堤的功德,都抬著豬挑著酒,並且披紅掛綠,敲鑼打鼓,前往杭州府衙慰勞蘇東坡。蘇東坡得知後非常感動,但禮物卻不肯收。可百姓就是不依,說「如果不收下的話就不走了」。蘇東坡沒辦法只得將這些人的名字記下,這才收下禮物。等百姓們都走了以後,蘇東坡便吩咐廚師按姓名,把豬肉分割成每人一塊,再教他以家鄉煨肉的方法,煨好後,加以生薑、辣椒、醬油、醋、蔥等佐料調和而成的汁水,逐戶送去,說是讓杭州父老鄉人品嘗一下蘇老爺家鄉的風味。從來沒有吃過這般鮮、嫩、香、酥肥而不膩的豬肉的杭州人,更是贊不決口,於是就把它叫做「東坡肉」。後來,杭州有些飯館仿燒「東坡肉」生意相當地好,接著,別的館子也相繼效仿起來,結果「東坡肉」就成了杭城的十大傳統菜餚之一了。<BR> 另一個講的是畫扇判案的故事。有一天,蘇東坡正座在公案桌前辦公時,有一個老年人手捂著半邊紅腫的臉前來告狀,說是有一個製造扇子的人不但借了他的錢不還,還出手打人。說完以後還遞上了借據。蘇東坡看完借據以後,覺得證據確鑿,就立即把制扇的人叫到堂前詢問他為何借了錢不還。那位制扇的人說他家以制扇子為業,自從今年春天以來連著好幾個月都是陰雨天氣,等到九、十月份時天又開始冷了,所制出的扇子賣不出去,因此沒有錢來還債,而並不是我不想還。至於打人的事,他說是因為老年人恨他借了錢不還,就辱罵他那死去的父親。於是他就在一怒之下打了老年人一個巴掌。蘇東坡知道原委後,就叫那位制扇的人回家把扇子給拿來,說是他替他賣。制扇的人聽說後,馬上奔回家中,拿來二十把絹扇呈給蘇東坡。不一會兒,蘇東坡便在絹扇上畫上了各式各樣的煙雲、山水、怪石、枯木、翠竹等,並且還題上楷書、隸書等字體。然後把他交給制扇的人讓他拿回去還債。後來,等這位制扇的人抱著團扇走出府門的時候,就被那些早已等候在門外的人以高價搶購一空。這樣一來,制扇的人不但還了債,而且還有積余。<BR> 「欲共水仙薦秋菊,長留學士住西湖」。蘇東坡兩次來杭,仁民親政,建立了卓著的功績,深得杭州百姓的敬仰和愛戴。為了感謝蘇東坡為杭州做的好事,百姓們為他建祠立碑,不少人家還掛著他的像。如今,杭州人為了紀念蘇東坡又把靈隱冷泉亭附近的兩座亭子,取蘇東坡的「西湖春淙一靈鷲」,「跳波赴壑如奔雷」的詩意而命名為「春淙亭」和「壑雷亭」。還有兩條馬路「東坡路」、「學士路」也是為了紀念蘇東坡而命名。

西湖的傳說

古時候,天河兩岸各住著一位仙子,東邊的叫玉龍,西邊的叫金鳳。他們十分要好,天天在一起玩耍。

一天早晨,他們起了個早。玉龍鑽進河裡,金鳳飛向天空,游呀,飛呀,不知不覺來到一個仙島上。

「玉龍,玉龍!」金鳳忽然叫起來,「你看這塊石頭多漂亮呀!」果真是塊光亮奪目的石頭!玉龍高興地說:「金鳳,我們發現仙石了,要是能把它磨成一顆圓珠子,我肯定它會變得更加光彩照人。那時,它也許會成為天地間最寶貴的寶物。」

於是,玉龍、金鳳立即把仙石打磨成一顆滾圓的珠子。他們又找來天河裡的水,把它洗得更亮,使它變成了天地間最美的東西。

這件事被貪心的王母娘娘知道了。她派一個心腹,在一天夜裡偷走了那顆寶珠,並把它鎖進深宮。一天,王母娘娘做壽。席間,她把寶物拿出來給眾仙開眼界,眾仙無不稱奇。

玉龍、金鳳這天沒有參加宴會。但是,正在仙島上對坐垂淚的他們,忽然發現天空中有一道亮光直射過來。他們覺得那道光與寶珠放出的光芒像極了。於是,他們順著光芒來到仙宮,發現寶珠竟然在王母娘娘手中。他們氣極了,沖上去要搶寶珠。王母娘娘哪肯放手,拚命去護。這一來,寶珠竟骨碌碌掉向了人間。

玉龍、金鳳急忙去追,可惜晚了,寶珠已觸地,霎時間,它變成了晶瑩碧透的湖水——西湖。玉龍、金鳳捨不得離開它,就變成了西子湖畔兩座山峰——玉龍山、鳳凰山,日夜守護著嵌在神州大地上的明珠——西湖。

關於杭州西湖的歷史和傳說

說起西湖的來歷,有著許多優美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龍和金鳳在銀河邊的仙島上找到了一塊白玉,他們一起琢磨了許多年,白玉就變成了一顆璀璨的明珠,這顆寶珠的珠光照到哪裡,哪裡的樹木就常青,百花就盛開。但是後來這顆寶珠被王母娘娘發現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將把寶珠搶走,玉龍和金鳳趕去索珠,王母不肯,於是就發生了爭搶,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間,變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龍和金鳳也隨之下凡,變成了玉龍山(即玉皇山)和鳳凰山,永遠守護著西湖。

其實,西湖是一個瀉湖。根據史書記載:遠在秦朝時,西湖還是一個和錢塘江相連的海灣。聳峙在西湖南北的吳山和寶石山,是當時環抱著這個小海灣的兩個岬角。後來由於潮汐的沖擊,泥沙在兩個岬角淤積起來,逐漸變成沙洲。此後日積月累,沙洲不斷向東、南、北三個方向擴展,終於把吳山和寶石山的沙洲連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沖積平原,把海灣和錢塘江分隔了開來,原來的海灣變成了一個內湖,西湖就由此而誕生了。

關於「西湖」這個名稱,最早開始於唐朝。在唐以前,西湖有武林水、明聖湖、金牛湖、龍川、錢源、錢塘湖、上湖等名稱。到了宋朝,蘇東坡守杭時,他詠詩贊美西湖說:「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詩人別出心裁地把西湖比作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美人西施,於是,西湖又多了一個「西子湖」的雅號。

⑹ 有關杭州民間故事有哪些呢

餘杭名字的來歷:
杭州以前是一片汪洋大海,治水的大禹免不了來杭州做視察工作。結果風雨大作,大禹只能棄舟登陸,就有了杭州最早的名字「餘杭」。
2錢塘名字的來歷。
杭州以前又叫作錢塘,有一個說法是《水經論》德吉在:說東漢有個叫華信的人,用錢引誘會稽郡的人來杭州築海塘防潮水,說:運來一斤斛土的就給一千兩。結果眾人運來大批泥土後,奸商就不兌現了。眾人盛怒之下,棄土而去,結果堆成了這條海塘,就叫做「錢塘」。
3西湖的來歷。
據說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龍和金鳳在銀河邊找到了一塊白玉。他兩磨啊磨,打磨成了一顆明珠,這顆明珠照到哪裡,哪裡就草木長青,百花盛開。後來這事兒被王母娘娘知道,就來搶奪這顆明珠,三個人,哦不,神爭來搶去,明珠掉到了凡間,就變成了這片美麗的西湖。玉龍和金鳳追下凡來,變成了玉皇山和鳳凰山,守護在西湖旁邊。
4保叔尋日。
在很久很久以前, 在杭州西湖邊的小村莊里,住著一對模範夫妻,劉春和慧娘,終日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讓人實名羨慕那種。可是有一天,住在東海的魔王將村民們賴以生存的太陽搶了去,讓人間一片黑暗。劉春挺身而出去尋找太陽,只可惜千里送了人頭,失敗了。但不久,他倆的孩子就出生了,慧娘給他取名「保叔」。這個保叔是位奇男子,長得十分著急,見風就長,不久就長成了一個身高八尺的彪形大漢。子承父業,保叔完成了父親的遺願,戰勝妖魔,尋回了太陽。鄉親們正是在葛嶺之巔的石台(即初陽台)上,望見保叔帶日而歸。
5黃龍吐翠的由來。
這是一個極其悲壯的故事,說古時離黃龍洞不遠的紫龍洞里住著一大一小兩條黃龍。父子倆本來安分守己,但是後來有一天老黃龍阿爾茲海默症發作,突然作惡,噴火焚燒杭州城。小黃龍不忍百姓受難,只能大義滅親,帶領眾人把西湖水灌進紫雲洞,淹死了老黃龍,但小黃龍也在這場搏鬥中死去。百姓們含淚將它安葬,淚水流進了小黃龍的心窩,又從他的嘴裡泄出來,於是小黃龍的墳上就流出一股小瀑布。為了紀念小黃龍,就在瀑布流出的地方塑上黃龍頭,這便是後來被列為西湖十景之一的「黃龍吐翠」。
6白蛇的故事。
都說白娘子與許仙的愛情老生常談了,但是最多人知道的往往都是加工後的。最原版的白蛇故事其實是明朝小說家馮夢龍寫的《譬世通言》的《白蛇永鎮雷峰塔》。
上驚掉下巴的結論:
1.這不是個愛情故事,而是諷刺故事。
在開篇的一首「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中你就會知道在諷刺什麼。
2.白娘子白素貞的名字是後來才有的,原文只是白娘子。另外小青叫青青,許宣就是許宣,許仙的名字後來的。
3.白娘子不是來報恩的,只是遇見了許宣,春心盪漾就。。。
4.白娘子遇見許宣時是個寡婦。
她自我介紹時說的,當然也可能是假的,為了之後盜取官銀被發現而嫁禍給莫須有的張官人。
5.小青不是蛇精,是一條青魚精。
6.法海是個好人,救許仙於水火之中。法海內心OS:求求不要再黑老衲了。
7.白娘子並不是溫柔小姐姐,甚至是野蠻女友。
因為她曾對知道她妖精身份的許宣說:「如果你和我好好的,那就皆大歡喜;如果你心生他念,那我就血洗杭城。」不過白白並沒有水漫金山。
8.白娘子現形不是許宣給喝雄黃酒害的。
甚至許宣到白娘子被收才看見真身。白娘子時是自己露的圓形,一次是被不重要的某員外上廁所看見,另一次是在許宣姐姐家中晚上太熱,變成 涼快被姐夫看見。都沒有雄黃酒什麼事兒!
9.許宣可沒有念及夫妻情分。
白娘子和小青被收之後,許宣也出了家。不過沒有陪伴白娘子,而是四處化緣,把雷峰塔造成了七層寶塔。真男人,就是狠。
主體故事就不講啦,反正就是一個大好青年被蛇精誘惑,再三欺騙,最後知道真相之後眼淚掉下來。索性被得道高僧救下,並彌補過錯的故事。有興趣的可以在網上搜搜原文,應該是卷二三十左右,不是特別長~

⑺ 杭州的歷史故事

1、杭州烏龜洞遺址古人類化石的發現證實五萬年前就有古人類在杭州這片土地上生活,蕭山跨湖橋遺址的發掘證實了早在8000年前就有現代人類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的餘杭良渚文化被譽為「文明的曙光」。杭州夏商周屬「揚州之域」。

2、秦統一六國後,在靈隱山麓設縣治,稱錢唐,屬會稽郡。《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遊……過丹陽,至錢唐,臨浙江,水波惡……」這是史籍最早記載「錢唐」之名。當時還是隨江潮出沒的海灘,西湖尚未形成。

3、西漢承秦制,杭州仍稱錢唐。新莽時一度改錢唐為泉亭縣;到了東漢,復置錢唐縣,屬吳郡。這時杭州農田水利興修初具規模,並從寶石山至萬松嶺修築了第一條海塘,西湖開始與海隔斷,成為內湖。

4、三國、兩晉、杭州屬吳郡,歸古揚州。東晉咸和元年(326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飛來峰下建了靈隱寺,是西湖最古的叢林建築。梁太清三年(549年),侯景升錢唐縣為臨江郡。陳禎明元年(587年),又置錢唐郡,轄錢唐、於潛、富陽、新城、桐廬,屬吳州。

5、隋王朝建立後,於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現。並桐廬入錢唐縣,下轄錢唐、餘杭、富陽、鹽官、於潛、武康六縣。州治初在餘杭,次年遷錢唐。開皇十一年,在鳳凰山依山築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這是最早的杭州城。

6、唐代,置杭州郡,旋改餘杭郡,治所在錢唐。因避國號諱,於武德四年(621年)改「錢唐」為「錢塘」。太宗時屬江南道,天寶元年(742年)復名餘杭郡,屬江南東道。

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為杭州,歸浙江西道節度,州治一度在錢塘,轄錢塘、鹽官、富陽、新城、餘杭、臨安、於潛、唐山八縣。

(7)與杭州有關的事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杭州府,合並錢塘、仁和兩縣為杭縣,仍為省會所在地。民國3年(1914)設道制,置錢塘道,道尹駐杭縣。

原杭州府所轄各縣歸錢塘道管轄。民國16年(1927)廢道制,析出杭縣城區設杭州市,直屬浙江省;,郊區仍為杭縣,舊屬諸縣直屬於省。

從此,杭州確立為市的建制,市區分為八個區。1909-1914年,滬杭、杭甬鐵路相繼建成;全長1453米的錢塘江大橋於1937年竣工。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無條件收回拱宸橋日租界。

⑻ 杭州的歷史大事件~急~在線等!

秦始皇過錢唐
【秦始皇過錢唐】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秦設會稽郡,置錢唐、餘杭、富春、海鹽(今海寧)4縣。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過丹陽,至錢唐,臨浙江。
慧理首開靈隱天竺
【慧理首開靈隱天竺】東晉咸和三年(328),印度僧人慧理登靈鷲峰(今飛來峰),嘆為"中天竺靈鷲山之小嶺飛來",並指為"仙靈所隱之處",在山下創建靈隱寺。兩年後又在天竺山創建翻經院(後改法鏡寺),即下天竺。
曇超首開玉泉
【曇超首開玉泉】南齊建元年間(479~482),僧曇超在西湖仙姑山青芝塢口開山築庵。清康熙時改清漣寺,俗稱玉泉寺。
隋建杭州城
【隋建杭州城】隋開皇九年(589),隋文帝楊堅平陳,改錢唐郡為杭州。初治餘杭。次年,移治錢唐。隋開皇十一年(591),將杭州錢唐縣治由靈隱山下移至柳浦西(今杭州江干一帶),並依鳳凰山築城,周圍15公里左右,是為最早的杭州城。
隋開鑿江南運河
【隋開鑿江南運河】隋大業六年(610),隋煬帝楊廣鑿通江南運河,自京口(今鎮江)至杭州,800餘里。自此與江北運河相接。明清時期,由北京至杭州的大運河稱"京杭運河",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5大水系。江南運河向為運要道,對南北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曾起重大作用。杭州拱宸橋為大運河水運的起訖點。
唐改錢唐為錢塘
【唐改錢唐為錢塘】唐武德元年(618),唐高祖李淵建立唐王朝。為避國諱,4年後將錢唐改為錢塘。
首創九里松
【首創九里松】唐開元十三年(725),杭州刺史袁仁敬在洪春橋至靈隱植松九里。"九里雲松"後為"錢塘八景"之一。
李泌開六井
【李泌開六井】唐建中二年至興元元年(781~784),杭州刺史李泌開相國井、西井、方井(即四眼井)、白龜池、小方井、金牛井等六井,引西湖水入井,解決居民飲鹹水之苦。
白居易守杭
【白居易守杭】唐長慶二年(822),詩人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任職期間,治理西湖,築堤建閘,放水灌田,並重修六井。離任時留詩:"唯留一湖水,與汝救凶年。"又因有詩句:"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後人為紀念他,將西湖白沙堤改名"白堤"。
黃巢軍入杭州
【黃巢軍入杭州】唐乾符六年(879),黃巢於九月攻陷廣州後,十一月率20萬人從江西進入浙江,掠餘杭,入杭州,旋即離去。
錢癠築羅城
【錢癠築羅城】唐景福二年(893)七月,錢癠為鎮海軍節度使,雄踞杭州,發民夫20萬及十三都軍士,自鳳凰山築羅城,周長35公里,建有10座城門,3座水城門。
錢氏築捍海塘
【錢氏築捍海塘】五代後梁開平四年(910),吳越王錢繳自月輪山(今六和塔)起至艮山門沿錢江築捍海塘,以防海潮。堤長二三十公里,世稱"錢氏捍海塘"或"錢氏石塘"(1985年在建造江城路立交橋時,挖至路面下5~11米深處,發現"錢氏捍海塘"遺跡,經考古發掘,柱長約6米,直徑約13~39厘米,柱後為裝滿石塊的竹籠,竹篾編織痕跡十分清晰,其後夯土,最後一排為木柱與竹編)。是年,又置撩湖兵千人,專門浚治西湖。
錢元?慈雲嶺造像
【錢元?慈雲嶺造像】五代後晉天福五年(940),吳越國王錢元在西湖慈雲嶺南坡資延寺右摩崖造彌勒、觀音、勢至佛龕和"唐僧取經"石龕。
錢弘?創建靈峰寺
【錢弘?創建靈峰寺】五代後晉開運元年至三年(944~946),吳越國王錢弘?為伏虎禪師在靈峰建鷲峰禪院。宋時改靈峰禪寺。為西湖探梅勝地之一。
吳延爽建保?塔
【吳延爽建保?塔】北宋開寶元年(968),吳越國王錢弘?被趙匡胤召到汴梁,其舅吳延爽為祝福錢弘?進京平安,特在西湖寶石山建塔,稱為保?塔。現塔為1933年重建。
錢弘?建六和塔、雷峰塔
【錢弘?建六和塔、雷峰塔】北宋開寶三年(970),吳越國王錢弘? 在錢塘江邊月輪山建六和塔,並建開化寺。北宋開寶八年(975),錢弘?為慶賀王妃黃氏生子,在西湖夕照山雷峰上建黃妃塔,俗稱雷峰塔,內藏《寶篋印經》8.4萬卷。"雷峰夕照"為"西湖十景"之一。1924年9月25日雷峰塔坍毀。1983年5月國務院在《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中批復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