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六月初六是什麼節日
擴展閱讀
北京蜂行動如何加入 2024-11-20 01:44:33

杭州六月初六是什麼節日

發布時間: 2022-02-23 22:59:07

① 六月初六是個什麼傳統節日

農歷六月初六,在民間被稱為天貺節、翻經節、姑姑節。
天貺意為賜贈,天貺節起源於宋真宗趙恆。某年的六月六日,他聲稱上天賜給他天書,遂定是天為天貺節,還在泰山腳下的岱廟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貺殿。
天貺節的民俗活動,雖然已漸漸被人們遺忘,但有些地方還有殘余。江蘇東台縣人,在這一天早晨全家老少都要互道恭喜,並吃一種用麵粉攙和糖油製成的糕屑,有「六月六,吃了糕屑長了肉」的說法。認為吃了用麥粉和糖油做的麵食,對增強體質有益。有詩雲:「早市離家二里遙,攜籃趕上大雲橋。今朝不吃麻花粥,荷葉包來茯苓糕。」這類糕點為人喜歡,其原因是它松軟、清口、甜淡適宜,而又價廉潔。不過如今的糕點市場已經是奶油蛋糕的天下,要尋覓賣茯苓蛋糕的店攤已經很難尋見了。
另外,民間也流傳著「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的俗諺。「紅綠」指五顏六色的各樣衣服。此諺的後一句,又作「家家曬龍袍」,在揚州有個解釋,說乾隆皇帝在揚州巡遊的路上恰遭大雨,淋濕了外衣,又不好借百姓的衣服替換,只好等待雨過天晴,將濕衣曬干再穿,這一天正好是六月六,因而有「曬龍袍」之說。江南地區,經過了黃梅天,藏在箱底的衣物容易上霉,取出來曬一曬。傳說這一天曬衣衣不蛀,曝書書不蠹。此俗見於300多年前明人沈德符著的《野獲編》,文雲:「六月六日,內府皇史晟曝列聖實錄及御制文集,為每年故事。」士大夫家及平民百姓也於此日曬裘衣雜物,以防蟲蛀。
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個節日,叫做「翻經節」。傳說唐僧到西天取經回來,不慎將所有經書丟落到海中,撈起來曬幹了,方才保存下來。因此寺院藏經也在這一天翻檢曝曬。
關於「六月六」還有很多的傳說,「六月六,請姑姑」是流傳很廣的一個。每逢農歷六月初六,農村的各家各戶都要請回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這個習俗是從春秋戰國時候就興起的。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宰相狐偃功高居傲,他的兒女親家趙衰對他很反感,直言數落了他,狐偃不聽,當眾把親家責怪一番,趙衰年老體衰,不久因氣而死,其子恨岳父不講仁義,決心為父報仇。
第二年,晉國夏糧遭災,狐偃出京放糧,臨走對家人說,六月六日趕回家過生日。狐偃的女婿得知消息,決定六月六日殺狐偃,抱父仇。
狐偃的女婿把這個決定告訴了妻子,狐偃的女兒得知這個消息後整天心驚肉跳,在六月初五這天,悄悄跑回家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母親。狐偃的女婿知道事情敗露,每天惶惶不可終日。
六月初六一早,狐偃來請女婿。到相府後,狐偃請女兒、女婿坐了上席,然後對眾人說:「老夫今年放糧,親見百姓疾苦,方知自己近年做事有錯。今天女婿設計殺我,雖然過於狠毒,但事沒辦成。他為民除害,為父報仇,我決不怪罪。女兒救父危難,盡了大孝,禮當受我一拜。希賢婿看我面上,不計仇恨,兩相和好!」一席話,說得滿座賓客又驚又喜,女兒、女婿叩頭謝罪,前仇盡釋。
從此後,狐偃真心改過,為了記住這個教訓,狐偃每年六月六日都要請回閨女、女婿團聚一番,翁婿比以前更加親近。此事張揚出去,老百姓個個仿效,也都在六月六日接回閨女,應個消災解怨,免災去難的吉利。年長日久,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上海的民諺卻誇張而有趣:「六月六,曬得鴨蛋熟。」把驕陽下的酷熱說得很形象化。早年人們常在這一天曬伏醬、付瓜,為了防潮防腐,人們常於這一天用桐油塗飾門窗和樑柱。
北方人的諺語則是:「六月六,看谷秀。」一般說,莊稼長得好不好,秋收時豐歉如何,這時候已大致可以測定了。
此外還有給貓狗洗澡的趣事,叫做「六月六,貓兒狗兒同洗浴」。

② 農歷六月初六是什麼節日

就我國民俗來說,農歷六月六日有些習俗是傳之已久的,這在名諺中也有反映。

一說是:「六月六,貓兒狗兒同洗浴。」此時已屆仲夏,驕陽高照,為了防止家畜生蟣虱人們在此日為貓、狗洗浴,農家則把貓、狗驅往河中洗澡。貓、狗在這一天嬉水,與小兒同樂,因此民間也稱此人為貓、狗的生日。

另一習俗是曬衣服。傳說這一天曬衣衣不蛀,曝書書不蠹。此俗見於300多年前明人沈德符著的《野獲編》,文雲:「六月六日,內府皇史晟曝列聖實錄及御制文集,為每年故事。」士大夫家及平民百姓也於此日曬裘衣雜物,以防蟲蛀。

上海的民諺卻誇張而有趣:「六月六,曬得鴨蛋熟。」把驕陽下的酷熱說得很形象化。早年人們常在這一天曬伏醬、付瓜,為了防潮防腐,人們常於這一天用桐油塗飾門窗和樑柱。

北方人的諺語則是:「六月六,看谷秀。」一般說,莊稼長得好不好,秋收時豐歉如何,這時候已大致可以測定了。

至於伏夏糕點,近人周簡段先生提及江蘇東台民諺:「六月六,吃了糕屑養了肉。」認為吃了用麥粉和糖油做的麵食,對增強體質有益。有詩雲:「早市離家二里遙,攜籃趕上大雲橋。今朝不吃麻花粥,荷葉包來茯苓糕。」這類糕點為人喜歡,其原因是它松軟、清口、甜淡適宜,而又價廉潔。不過如今的糕點市場已經是奶油蛋糕的天下,要尋覓賣茯苓蛋糕的店攤已經很難尋見了。

關於「六月六」還有很多的傳說,「六月六,請姑姑」是流傳很廣的一個。每逢農歷六月初六,農村的各家各戶都要請回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這個習俗是從春秋戰國時候就興起的。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宰相狐偃功高居傲,他的兒女親家趙衰對他很反感,直言數落了他,狐偃不聽,當眾把親家責怪一番,趙衰年老體衰,不久因氣而死,其子恨岳父不講仁義,決心為父報仇。

第二年,晉國夏糧遭災,狐偃出京放糧,臨走對家人說,六月六日趕回家過生日。狐偃的女婿得知消息,決定六月六日殺狐偃,抱父仇。

狐偃的女婿把這個決定告訴了妻子,狐偃的女兒得知這個消息後整天心驚肉跳,在六月初五這天,悄悄跑回家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母親。狐偃的女婿知道事情敗露,每天惶惶不可終日。

六月初六一早,狐偃來請女婿。到相府後,狐偃請女兒、女婿坐了上席,然後對眾人說:「老夫今年放糧,親見百姓疾苦,方知自己近年做事有錯。今天女婿設計殺我,雖然過於狠毒,但事沒辦成。他為民除害,為父報仇,我決不怪罪。女兒救父危難,盡了大孝,禮當受我一拜。希賢婿看我面上,不計仇恨,兩相和好!」一席話,說得滿座賓客又驚又喜,女兒、女婿叩頭謝罪,前仇盡釋。

從此後,狐偃真心改過,為了記住這個教訓,狐偃每年六月六日都要請回閨女、女婿團聚一番,翁婿比以前更加親近。此事張揚出去,老百姓個個仿效,也都在六月六日接回閨女,應個消災解怨,免災去難的吉利。年長日久,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③ 六月六是什麼節日有什麼風俗

六月六是以下5種說法:

1、洗曬節

農歷六月初六,民間稱為「洗曬節」。因這時天氣已非常悶熱,再加上值雨季,氣候濕,萬物極易霉腐損壞。

中國節日民俗有洗浴、曬物、洗象、曬經、賞荷、看谷秀等。因這時天氣已非常悶熱,再加上值雨季,氣候潮濕,萬物極易霉腐。所以在這一天從皇宮到民間,從城鎮到農家小院都有很多洗浴和曬物的習俗。當年一般百姓家沒有洗浴設備,但人們也很講清潔衛生,習慣在每個節日或節氣時,都要進行沐浴潔身,信佛者尤其要以潔凈之軀去焚香拜佛以示虔誠。

2、曬秋節

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

洗曬節也叫曬秋節,中國傳統節日之一。農歷六月初六這一天,中國民間傳說東海龍王每年的這天要出水曬鱗,人們也在這一天洗曬衣服,以求吉利,因此這天又叫「洗曬節」。漢代劉熙曰:」暑,煮也,熱如煮物也。」進入數伏,以農歷六月初六為中心。



3、洗象日

元明清時期,農歷六月六還是法定的「洗象日」。那時皇帝在朝會、祭祀或出巡。洗象,明清時,皇宮中例於三伏日為畜養之象洗浴,屆時遣官以鼓樂引導,監浴。往往河兩岸觀者萬眾,其情形多於詩人的描述。

4、伏羊節

伏羊節,是於每年傳統農歷初伏之日開始,至末伏結束,持續一個月。「伏天吃伏羊」在安徽蕭縣連同江蘇徐州地區有悠久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堯舜時期。自古以來,淮海地區民間就有「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葯方」的說法。

④ 農歷六月初六是什麼節,是不是中國傳統節日

農歷的六月初六,在民間是天貺節的日子,是起源於宋代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因為典故和一些傳說和習俗,天貺節又被稱為翻經節和姑姑節。相傳皇帝宋真宗趙恆極其迷信,在有一年的六月初六,他聲稱上天賜給他一部天書,就把這天定為天貺節,並且還在位於泰山腳下的岱廟修建了一座宏偉的天貺殿。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天貺節”已經漸漸失去它原本的內涵和意義,但是還留存配曬紅綠的風俗習慣。

隨著時間的流逝,科技的發展以及外國不同文化的沖擊,部分傳統節日和相應習俗都逐漸被人淡忘。傳統節日能流傳至今,都是因為它本身的意蘊和故事,記住這些傳統節日,既是對其中蘊含的故事的銘記,也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而且有些習俗是很有趣的,同時也能增進親朋好友之間的溫情。所以,還是有必要記住這些傳統節日。

⑤ 有誰知道六月初六是什麼節日嗎

對於2005年來說,陽歷和陰歷都不是什麼節日

⑥ 請問六月初六是民間什麼節日啊

黃帝曬龍袍 曬霉日 要把家裡的被子衣服拿出去全部曬曬

⑦ 六月六是什麼節日

六月六是漢族和一些其他少數民族的傳統佳節,根據地方不同,過的「六月六」也不同,如漢族的有洗曬節、曬秋節、洗象日、伏羊節、晾經節、蟲王節、回娘家節、天貺節、禾苗節、祭神節、半年節、鬼挑瓜節,少數民族的有布依族的六月節、苗族"六月六"、哈尼族的六月節、壯族六月節、土家族六月六。

六月六是漢族和一些其他少數民族的傳統佳節,由於居住地區不同, 過節的日期也不統一,漢族和有些布依族地區六月初六過節,稱為六月六。

有些布依族地區六月十六日或農歷六月二十六日過年,稱為六月街或六月橋。

這一天的傳統民俗活動主要有回娘家、曬蟲蟲等,民俗有雲:六月六,請姑姑。

「六月六」節已有悠久的歷史。據清乾隆年晨李節昌纂的 《南龍志·地理志》記載:「六月六栽秧已畢,其宰分食如三月 然,呼為六月六。漢語曰過六月六也。其用意無非禳災祈禱, 預祝五穀豐盈……」。其起源,各地傳說不同。

⑧ 今天是六月初六,什麼節日啊

農歷六月初六,在民間被稱為天貺節、翻經節、姑姑節。天貺意為賜贈,天貺節起源於宋真宗趙恆。某年的六月六日,他聲稱上天賜給他天書,遂定是天為天貺節,還在泰山腳下的岱廟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貺殿。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個節日,叫做「翻經節」。關於「六月六」還有很多的傳說,「六月六,請姑姑」是流傳很廣的一個。
同樣,這一天也是入伏第一天,是徐州地區比較有名的「伏羊節」的開始。

⑨ 六月初六是什麼節日

農歷的六月初六,在民間被稱為天貺節、翻經節、姑姑節。

天貺意為賜贈,天貺節起源於宋真宗趙恆。某年的六月六日,他聲稱上天賜給他天書,遂定是天為「天貺節」,還在泰山腳下的岱廟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貺殿。

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個節日,叫做「翻經節」。傳說唐僧到西天取經回來,不慎將所有經書丟落到海中,撈起來曬幹了,方才保存下來。因此寺院藏經也在這一天翻檢曝曬。

「六月六,請姑姑」是流傳很廣的一個傳說。每逢農歷六月初六,農村的各家各戶都要請回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這個習俗是從春秋戰國時候就興起的,就稱為「姑姑節」。

農歷的六月初六還要吃鴨子,這也是有來歷的,但各地風俗習慣不同,有的是吃雞,有的是吃鴨,有的是吃肉。俗語說:六月六,不吃雞就吃肉。六月六吃雞、吃鴨、吃肉,其目的是為了即將到來的夏收夏種大忙季節做好體力准備。

⑩ 六月六是什麼節日

六月六是曬秋節。

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廣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復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檯屋頂架曬、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

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並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

發展至今,全國不少地方的這種曬秋習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嶺古村,曬秋已經成了農家喜慶豐收的「盛典」,篁嶺曬秋被文化部評為「最美中國符號」之後,其更演變成鄉村旅遊提升的「圖騰」和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