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杭州市商業用電最高限價是多少
每千瓦時2.22分錢(含稅)。
自2017年7月1日起,降低省大工業用電和一般工商業及其他用電價格每千瓦時2.22分錢(含稅)。其中,電力用戶7月1日及以後的用電量,可按對應抄表周期內日平均用電量乘以應執行調整後電價的天數確定。
取消城市公用事業附加自2017年4月1日起執行,電網公司2017年4-6月份向工商業用戶已徵收的城市公用事業附加費在7月份收取工商業用戶電費時予以扣減。各級價格主管部門、電力企業要精心組織,周密安排,認真做好本次電價調整工作,確保相關政策及時落到實處。
(1)2020杭州限價多少擴展閱讀:
商業用電的相關要求規定:
1、非省統調公用資源綜合利用發電機組上網電價不作調整。經許可權部門認定的各投產時間段發電機組在其認定有效期內上網電價水平;未經許可權部門認定的,其上網電價按每千瓦時0.55元執行。
2、非省統調公用熱電聯產發電機組上網電價每千瓦時降低3分錢。調整後,非省統調熱電聯產發電機組含環保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5058元;脫硫、脫硝、除塵設施未經有許可權環保部門驗收合格的,相應扣減上網電價每千瓦時1.5分錢、1分錢和0.2分錢。
㈡ 杭州上調新房限價,具體做出了怎樣的調整
杭州的很多樓盤的價格上調了1000元到2000元左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給開發商保證利潤。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很多地區的房價依然處在歷史高位。之所以這些地方會選擇重新調高新房的價格,主要是為了給房地產開發商提供利潤,通過這樣的方式讓開發商有足夠的現金流。因為很多房地產開發商的負債壓力非常大,為了進一步避免債務違約的情況,這個地方才會提高相應的房價。
一、這個事情是怎麼回事?
這個事情是關於杭州房價的新聞,杭州的多個房地產板塊提高了新房的售價,平均提高的價格在1000元到2000元之間。在這個措施發出來之後,很多人表示杭州的房價本來就已經非常貴了,過高的房價會導致購房者無力承擔。與此同時,房地產企業其實也需要相應的利潤空間。
㈢ 杭州精裝限價是最高單價嗎
是,限價上調高至2000元/平方米
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正式掛出的第三批集中出讓土地公告顯示,包括杭州艮北、蕭山經開區、運河新城等13個板塊限價上調,漲幅在200-2000元/平方米。關於限價上調的原因,在杭州問政平台上,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給出回答:為逐步消除一二手房價格倒掛差、抑制投機炒房,結合杭州房地產市場實際和板塊實際,杭州市適當調整了部分板塊限價。
此前,杭州市一二手房價倒掛差距大、公寓價格高於住宅價格是杭州樓市的主要特點。如,杭州濱江區臻奧院一二手房總價差額約2000萬元。巨大利差滋生出許多亂象,部分購房者在搖號上通過「代持沖嘩」繞開搖號規則或購房材料上弄虛作假。
其次,限價的上調與政府對板塊的市場預期有關。此次上調的艮北新城、蕭山市北、大江東、蕭山蜀山等板塊屬於成長潛力較高的板塊。
以臻裝限價為44400元/平方米的艮北新城牛田單元R21-12地塊為例,位於杭州上城區,可建面積近好判並15萬,是艮北待推宅地中體量最大的一塊地。其緊挨的錢江新城二期的兩宗地塊在今年5月已經確定了66000元/平方米、67500元/平方米的新房限價。
在板塊規劃上,在江干區最新的《江干分區規劃(2017-2020年)》中,艮北新城作為重點區塊建設之一,定位為杭州的地鐵之芯、公交社區和隱謐之城。將重點提高公共服務配套質量,接軌國際,打造「小而精」現代化國際社區。
有購房者擔心引起新一輪價格上漲,中原市場分析師盧文曦對此表示,限價上漲主要是為了市場的維穩,不會引起房價的過度上漲。
房企利潤空間打開 提高拿地積極性
在杭州第三批集中供地公告中,除限價上調,部分地塊的起始樓面價也出現下調,封頂溢價率從15%降至10%。「主要是為了讓利房企,讓市場主體保持活力」,盧文曦表示。
浙報傳媒地產研究院稱,其中有地塊起價較上一次掛牌下降了約10%,相當於打了9折。隨著此次掛牌地塊新房限價上漲和地價的回調,地塊的利潤率也隨之升高,房企能得到相對可觀的投資回報。
回望杭州第二輪集中供地,多數房企「躺平」,17宗土地終止掛牌,10宗競品質地塊9宗流拍。除房企資金受限外,無利可圖也是企業棄拍的主要原因。根據浙報傳媒研究院對十幅」競品質「地塊的初步測算,以底價拿地的情況下,一半地塊預計將虧損,最高利潤率不超過4%。
土地的冷傳導到市場端,10月杭州樓市降溫明顯。新房上市速度減緩,10月新建住宅價格延續9月下滑趨勢,環比下跌0.09%,跌幅較上月擴大0.02個百分點。二手房市場連續3周出現簽約套數不足1000套的情況,成交量再創年內新低。
盧文曦認為,再不給房企一點信心,第三批集中供地恐繼續出現流拍。
某知名房企投拓人士表示,限價上調和地價回調讓開發商的利潤有了保證,再加上友跡杭州市場比較健康,產品流速有保障,確實可以增加部分國企拿地意願。但民企不太確定,還需根據自身情況、以及金融端、需求端情況的改善程度
㈣ 重磅!杭州限房價、限地價!未來兩年房價不漲
6月29日,杭州市區8宗地塊發布掛牌公告。
引人關注的是,出讓條件中首次設置了「限房價、限精裝」。至此,市場瘋傳已久的土拍新政終於塵埃落定!
這8宗地塊分別望江、金沙湖、喬司等板塊,部分地塊非常優質。
以望江地塊為例,當溢價率達到30%上限後,進入自持比例投報環節。若自持比例達到100%,進入配建養老設施投報環節。建成後,養老設施無償移交給政府。
記者觀察8宗地塊的商品房限價情況,相比目前在售樓盤均價,部分持平,部分微漲。
同日還有蕭山五宗涉宅地塊掛牌,同樣限均價、限最高單價、限精裝價格
1
出讓土地限房價
將深刻改變樓市預期
「限房價、競地價」,作為樓市調控的一個舉措,意味著調控升級,將對未來樓市產生深刻影響。
杭州此舉,顯然是為了給此前火熱的土地市場「降火」。
今年上半年,杭州土地市場多宗土地單價創下板塊新高。若以地價計算保本房價,已遠超當前板塊在售樓盤的備案價。開發商如此激進,除了資金寬裕這一因素外,恐怕還與其賭博心理有關。寄希望限價逐步松動,屆時的開盤價全面超過當前備案價,即便高價地也有利可圖。
如今,政府在土地出讓時就設定最高售價,那就意味著徹底封死了開發商對未來房價的幻想空間。開發商唯一能做的,是針對最高限價來倒推拿地價,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在預判未來房價的基礎之上評估拿地價。如此一來,等於是先把謎底亮了出來,不再需要猜測、幻想和豪賭。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杭州此次土拍新政是價格管控上的一個很大的創新。「有了限價,房企拿地的時候就會更加保守和約束。這對於穩定地價,將起到較為積極的作用的。」
浙江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荊海燕認為,還要看限價的標准,如果跟目前的價格體系一樣,市場有可能降溫。另外,從限價方式看,很明顯的好處是更直接的穩定房價,「這對購房者而言是非常實在的舉措」。
也就是說,「限房價、競地價」將大大有助於土地市場回歸理性,重新建立拿地邏輯,通過精確的成本計算來確定合理的拿地價。同時,土地市場的理性也將逐步傳導到樓市。政府為地塊設定最高房價,也就是一兩年之後這個樓盤的開盤價,這就為購房者提供了預判未來房價的准確參照物,遠比「未來房價不會漲」這類口號式的喊話更有效。
2
北京早在2010年就已開始試點
浙江省內,湖州曾做過嘗試
「限房價、競地價」。簡單來說,就是指,事先限定將來房屋銷售的最高價格,而土地則由參與競買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競拍按出價最高者獲得的土地出讓方式。
北京作為全國范圍內最先開始嘗試和探索該模式的地區,早在2010年,就曾進行了「限房價、競地價」土地出讓模式試點。
也是在2010年,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國家土地副總督察甘藏春就曾公開表態,可以探索、推廣北京等地試點的「限房價、競地價」出讓方式,國土部也將總結、完善一些地方的經驗,並出台規范性的文件。
資料顯示,在北京之後,天津、昆明等多地也試行過「限房價、競地價」的土地拍賣模式。
而浙江省內首例限房價的土地出讓,則出現在湖州,其後麗水也曾試水。
在2017年6月28日,湖州19宗宅地的出讓條件中,明確提出:限房價、限車位價、限裝修價,還規定了開工期限、預售時間等等細節,但出讓方式依然按照「價高者得」進行。幾乎將開發商可以「變相漲價」的途徑一一封鎖。
而被限制的房價,基本跟當時周邊房源的在售均價一致。但據記者了解,該模式並沒有在湖州持續,僅僅在2017年、2018年樓市火熱時,針對個別地塊有選擇的推行該模式。至於後續質量如何,由於這些地塊上的商品房都尚未交付,仍有待觀察。
3
土拍新政改變游戲規則
樓盤品質將遭遇考驗
然而,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雖然限房價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控制房價穩定市場,但也將不可避免地將會留下後遺症。比如是否會造成樓盤品質下降,有待市場驗證。
既然售價不能突破,不排除一些房企為了追求利潤,刻意控製成本,甚至偷工減料。尤其是精裝,目前虛高現象屢見不鮮,已成為購房者維權的重災區。土拍新政下,精裝虛高現象可能愈演愈烈。後續如何更好地進行監管,這對相關部門來說,顯然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這樣的擔心並非多餘。以北京為例,原本作為市場紅利的「限價房」,事實上並不暢銷。據媒體報道,除了五年限售因素之外,擔心樓盤質量得不到保證,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此外,土拍新政還將加速行業洗牌。雖然地價成本相對固定,但不同的開發商融資成本相差甚遠,這就意味著同樣的地價,同樣的房價,有的開發商利潤可觀,有的開發商保本無望。擁有國資背景的房企以及品牌實力房企,融資成本遠低於其他房企,也將在新一輪奪地大戰中擁有更多獲勝的籌碼。
來源:錢報杭州房產
作者:印夢怡 蔣敏華
㈤ 杭州上調新房限價,個別板塊漲了兩千元/平方米,你覺得此政策有何影響
我覺得這樣可以給開發商降低債務壓力,同時也可以幫助開發商穩定現金流。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雖然杭州地區的房價已經高到了離譜的程度,但對於很多房地產開發商來說,因為這些開發商拿地的成本本來就非常高,同時也有著巨大的債務壓力,如果不能幫助這些開發商售賣樓盤的話,這些開發商很有可能會出現債務違約的情況,這會進一步產生不良的連鎖反應。也都是因為這個原因,杭州地區才會上調個別板塊的樓盤價格。
一、這個事情是怎麼回事?
這個事情是關於杭州樓盤價格的新聞,杭州的部分板塊的樓盤價格上漲了2000元左右,多數樓盤的價格上漲了500元到2000元之間。在這個措施發布之後,多數購房者表示不太理解,因為杭州地區的房地產價格已經被炒作了三倍以上,很難理解在這個基礎上仍然需要繼續漲價。
㈥ 杭州上調了新房限價,最高上調2000元一平,對房地產市場有哪些影響
可能會影響到購房者的購房意願,同時也會影響到房地產企業的生存問題。總的來說,這是一個有利於房地產企業的調整。
對於眾多房地產企業來說,當全國各地的房地產的樓盤價格下跌的時候,這些房地產企業本身的現金流情況非常簡單,這也會進一步加劇這些企業的債務壓力。我們要知道這些房地產企業本身背負著非常繁重的拿地壓力,如果這些房地產企業不能有效回籠資金,這些企業就難以償還銀行的貸款。也正是為了幫助這些房地產企業,杭州地區才會上調部分樓盤的銷售價格。
一、杭州上調了部分樓盤的價格。
雖然杭州的樓盤價格已經非常貴了,有些地區的樓盤價格甚至已經突破了6萬元一平米。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杭州依然上調了部分樓盤的價格,有些板塊區域的樓盤價格甚至上調了2000元一平米。在這個消息發出來之後,眾多購房者大呼不解,因為很多人已經買不起房子了,上調房價只會讓更多人買不起房子。
㈦ 杭州官方上調新房限價
杭州13個板塊新房限價上調,最高的漲2000元/平方米。
上周六,杭州第三批集中出讓地塊正式掛牌,共包括35宗地塊(含1宗租賃用地),其中過半數為主城區優質地塊,預計於12月21日集中出讓。此前的傳聞也得到證實——杭州原有新房限價體系被打破,多個板塊限價普漲,部分區域漲幅不小。
隨著這批地塊的掛牌,相關限價情況及土拍規則變化也正式公布。
其中,規則里明確恢復預勾地制度,減輕房企拿地負擔;取消「競品質」,改為「定品質」,即由政府規定品質要求,房企承諾按要求建設,不太受房企歡迎的「現房銷售」試水舉措徹底消失。
與此同時,「杭州上調新房限價」也一度沖上微博同城熱搜榜第一。
房企有了利潤空間
此前,一份由杭州住房保障和市場管理局印發的《關於第三批宅地房屋銷售限價調整的函》在網上流傳,對杭州第三批集中供地中32宗宅地的房屋銷售限價、毛坯最高銷售單價和最高裝修價格作出調整。部分地塊的新房限價有所提升,地塊起價較此前第二批掛牌時的地價有所下調。
克而瑞數據顯示,杭州13個板塊的限價得到提升,包括艮北、運河新城、蕭山經開區、筧橋、丁橋等,漲幅在200-2000元/平方米之間。
今年10月,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告,第二批集中供地中的17幅土地終止出讓。首次試水的10宗競品質現房銷售地塊「全軍覆沒」,沒有開發商願意接,原本計劃分兩天進行的土拍,一天內就匆匆結束。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杭州本次放寬土地出讓條件,與其在前一輪土拍中「陡然遇冷」不無關系。
此次在規則層面多維度降低了土拍門檻,包括放寬房企准入標准、取消現房銷售、下調溢價率等。恢復了預勾地制度,減輕了房企拿地負擔。
張波表示,「一升多降」之下,房企拿地利潤空間得到明顯提升。房企報名較二批次集中供地積極許多,三批次集中土拍大概率將有所回溫,屆時也將呈現不少看點。
調低土地的起拍價以及調高未來的售價,都是根據當下市場形勢,結合房企實際情況作出的適度調整。對於杭州來說,第三次集中供地較為重要,一方面今年供地計劃距離既定規劃還有一定差距,土地出讓任務較重;另一方面由於第二次土拍流拍數量較多,對本次土拍難免會形成一定影響。因此,從第三次土拍來說,整體門檻有所降低,會更有利於提升房企拿地的積極性。
一二手房價格倒掛猶在
不過,盡管限價上調,供給端的問題得到逐步改善,但需求端依然得不到滿足,新房和二手房之間的價差,沒有因此得到全面彌合。
一位品牌房企的杭州區域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土地起始價下調以及新房限價的上調,都給開發商留出了更多利潤空間。有利潤,開發商才能更好地提升樓盤品質,讓真正願意房住不炒的購房者們,住上更高品質的房子。
該負責人表示,下調地價上限的,是讓市場不會出現高價地王。從此,市場情緒會更穩定,大眾對未來房價的預期閾值會隨之降低。這又是打消炒房獲利念頭的手段。
目前,在杭州的新房市場上,200萬元左右是入門級純剛需水平,也是新入杭州的購房者的主流需求。
以申花核心區為例,該區域的限價漲到了5.5萬元/平方米,而該區域目前的二手房均價已經突破6萬元/平方米,價差依然存在。再如艮北新城,該區域的普遍二手房價已經在5萬元/平方米,哪怕新房限價從兩年前的4萬元/平方米跳到現在的4.4萬元/平方米,價差依然明顯。
哪怕是「門檻級」的大江東,新房和二手房之間,也存在著數千元價差。
除了價差大的區域,其他如筧橋、崇賢、小和山等,價差相對較小,但大部分板塊,新房和二手房之間,依然存在著比較大的鴻溝。
張波表示,只有新房和二手房之間的價差沒有那麼大了,紅盤才能從市場上隱退,新房市場的熱度才會慢慢下去。隨著第三批集中供地的推行,杭州樓市明後的年供應量有了保障,也打消了大眾對未來供應不足,可能要漲價的心理預期。
有購房人告訴記者,他們覺得是好事,至少能夠適當地消除一二手房價格之間的鴻溝。
「如果對開發商限制太多的話,他們就沒有意願拿地,那我作為消費者來說,就沒有好的項目可以買了,因為杭州的問題是一二手倒掛太厲害。」
另一位購房人則表示,杭州的新房真的太難買了,已經受夠了動不動就來個萬人搖,很多炒房者都是沖著一二手倒掛去的,讓他們這些真正想買房的剛需苦不堪言。
還有購房人告訴記者,小區的房子一下又漲了20萬元,調高新房限價,意味著二手房價格水漲船高,所以這個政策對於剛需人群來說並不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