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寧波杭州灣大橋簡介 寧波杭州灣大橋介紹
1、杭州灣跨海大橋(Hangzhou Bay Bridge),是中國浙江省境內連接嘉興市和寧波市的跨海大橋,位於杭州灣海域之上,是沈陽—海口高速公路(國家高速G15)組成部分之一,也是浙江省東北部的城市快速路重要構成部分。
2、杭州灣跨海大橋於2003年6月8日奠基建設;於2007年6月26日完成合龍工程,全線貫通:於2008年5月1日通車運營。
3、杭州灣跨海大橋北起嘉興市海鹽樞紐,上跨杭州灣海域,南至寧波市庵東樞紐立交;線路全長36千米,橋梁總長35.7千米,橋面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00千米/小時。
2. 急!杭州灣跨海大橋是不是屬於寧波的橋
當然是寧波的橋。確切的說是寧波、嘉興兩市共同建造的,但是寧波方出資90%。
3. 杭州灣屬於哪個市
屬於寧波市。杭州灣位於浙江省東北部,屬於寧波市,有錢塘江、曹娥江注入,是一個喇叭形海灣。杭州灣以海寧潮(錢江潮)著稱,是中國沿海潮差最大的海灣,歷史上最大潮差曾達8.93米。
杭州灣跨海大橋是一座橫跨中國杭州灣海域的跨海大橋,它北起浙江嘉興海鹽鄭家埭,南至寧波慈溪水路灣,全長36公里。杭州灣跨海大橋是國道主幹線-同三線跨越杭州灣的便捷通道。大橋建成後將縮短寧波至上海間的陸路距離120餘公里,從而也大大緩解已經擁擠不堪滬杭甬高速公路的壓力,形成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滬兩小時交通圈。
大橋在設計中首次引入了景觀設計的概念。景觀設計師們藉助西湖蘇堤「長橋卧波」的美學理念,兼顧杭州灣水文環境特點,結合行車時司機和乘客的心理因素,確定了大橋總體布置原則。整座大橋平面為S形曲線,從側面看,在南北航道的通航孔橋處各呈一拱形,具有了起伏跌宕的立面形狀。
寧波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東南沿海,大陸海岸線中段,長江三角洲南翼,東有舟山群島為天然屏障,寧波屬於典型的江南水鄉兼海港城市,是中國大運河南端出海口、「海上絲綢之路」東方始發港。
4. 杭州灣大橋是哪一年通車的
杭州灣大橋於2008年5月1日通車運營。
杭州灣跨海大橋是中國浙江省境內連接嘉興市和寧波市的跨海大橋,位於杭州灣海域之上,是沈陽—海口高速公路(國家高速G15)組成部分之一,也是浙江省東北部的城市快速路重要構成部分。
杭州灣跨海大橋分別由海中平台、南北航道孔橋、水中區引橋、灘塗區引橋、陸地區引橋,各座橋塔及各立交匝道組成,全橋路段呈西北至東南方向布置。
(4)杭州灣大橋是哪個市擴展閱讀:
南、北通航孔橋是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兩個設計重點,為使杭州灣跨海大橋具有較強的景觀性,從符號關系、構成關系、體量關系及綜合類比等四個方面進行深入比較,從而得出最終結果:北通航孔橋採用鑽石型雙塔的組合方式;南通航孔橋採用A型單塔的組合方式。
通航孔橋的設計主題為「金三角」 ,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成,將使上、杭、寧三地成為長江三角洲的經濟中心,而杭州灣跨海大橋本身將成為杭州灣三角洲網路的「金邊」 ,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金三角」文化區。
南北通航孔橋的組合方式較理想地結合了「金三角」的文化涵義,達到了橋型與橋位區地理環境的協調、與當地歷史文化的吻合,並滿足了工程經濟技術指標的具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