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宋朝叫什麼
擴展閱讀
杭州戴陳弄學區屬於哪裡 2025-04-16 16:24:20
不了深圳市什麼 2025-04-16 16:23:53

杭州宋朝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8-12 11:02:11

⑴ 杭州在南宋是的名稱是什麼該城市有何特點

宋室南遷,於公元1138年定都杭州,改稱臨安。臨安原為地方政權吳越國(907~978 年)的都城,由於其經濟基礎好,被選定為南宋都城,此後便擴建原有吳越宮殿,增建禮制壇廟,疏浚河湖,增闢道路,改善交通,發展商業、手工業,使之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直至公元1276年南宋滅亡,前後共計一百三十八年。

⑵ 我想問下 杭州在唐朝 宋朝 明朝都叫什麼名稱

唐朝: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餘杭郡,治所在錢唐。因避國號諱,於武德四年(621年)改「錢唐」為「錢塘」。

太宗時屬江南道,天寶元年(742年)復名餘杭郡,屬江南東道。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為杭州,歸浙江西道節度,州治一度在錢塘,轄錢塘、鹽官、富陽、新城、餘杭、臨安、於潛、唐山八縣。 到了唐代後期,每年朝廷從杭州所收商稅高達50萬緡,幾乎佔全國財政收入的4%。

宋朝:

北宋時,杭州為兩浙路路治。淳化五年(994年),改軍號為寧海軍節度。大觀元年(1107年)升為帥府,轄錢塘、仁和、餘杭、臨安、於潛、昌化、富陽、新登、鹽官九縣。當時人口已達20餘萬戶,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之一。經濟繁榮,紡織、印刷、釀酒、造紙業都較發達,對外貿易進一步開展,是全國四大商港之一。

杭州歷任地方官,十分重視對西湖的整治。元祐四年(1089年),著名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橫跨南北的長堤(蘇堤),上有六橋,堤邊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宋仁宗有詩句賜梅摯知杭州中贊美杭州為東南第一州。

南宋時,開始了杭州的鼎盛時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為臨安府,治所在錢塘。轄錢塘、仁和、臨安、餘杭、於潛、昌化、富陽、新城、鹽宮九縣,地域與唐代大致相當。

紹興八年(1138年)定都在於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擴展,當時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即皇城,方圓九里,環繞著鳳凰山,北起鳳山門,南達江干,西至萬松嶺,東抵候潮門,在皇城之內,興建殿、堂、樓、閣,還有多處行宮及御花園。外城南跨吳山,北截武林門,右連西湖,左靠錢塘江,氣勢宏偉。設城門13座,城外有護城河。

由於北方許多人隨朝廷南遷,使臨安府人口激增。到咸淳年間(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萬餘人(包括所屬縣)。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錢塘、仁和兩縣而言,人口也達43萬餘人。

明朝:

明代改杭州路為杭州府,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治所。

(2)杭州宋朝叫什麼擴展閱讀:

歷史文化:

宗教:

杭州有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個宗教。

基督教——約18萬人,其中蕭山區佔一半以上,老市區3萬人,39處堂點:崇一堂,思澄堂,天水堂,鼓樓堂,杭州基督教會城北堂,筧橋堂,杭州基督教下沙磐石堂,杭州崇一堂是全球最大的華人教堂。佛教——靈隱寺,凈慈寺,上天竺法喜講寺,中天竺法凈禪寺,下天竺法鏡講寺,韜光寺。道教——抱朴道院。

場館:

截至2016年末,杭州有文化館16個,公共圖書館16個,圖書館藏書1489萬冊。

截至2006年,全市有博物(紀念)館51個,劇場16個,群藝館3個,音樂廳2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5處(群)。新增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2個,5家畫廊被命名為「中國誠信畫廊」,5個廣場被命名為「全國特色文化廣場」。

節會:

錢江觀潮節:

每年農歷8月18日,在蕭山錢江觀潮度假村舉行國際錢江觀潮節。屆時,遊客不僅可以欣賞舉世奇觀錢江潮,更可參與一系列文化體育和旅遊活動。

西湖博覽會:

西湖博覽會最早創立於1929年,與1893年的「芝加哥博覽會」、1900年的「巴黎博覽會」和1927年的「費城博覽會」一起揚名世界,並被公認為四大國際性的盛典。首屆博覽會總共展出國內外物品14.76萬件,堪稱當時中國物品的總匯。

方言:

杭州話原則上指吳語—太湖片—杭州小片方言,杭州話使用的范圍不大,主要分布在杭州老城區及附近,具有吳語的一般特徵,完整地保留中古全濁聲母和入聲,保留較多古漢語用字用語。

杭州話的分布區域大致東至餘杭下沙,南到錢塘江邊,西自五雲山、轉塘至留下附近,北經拱宸橋至餘杭三墩,東北經筧橋至餘杭喬司之間。杭州是浙江省最大的城市之一,杭州話卻是浙江吳語中最小的方言點之一 ,以杭州話為母語的人口在120萬~150萬之間。

杭州話具有30個聲母,45個韻母,7個聲調。杭州話為汴梁話和江南話的結合,保留大量兒化音(兒綴),也是吳越江南的重要代表方言之一,杭州話相較於其他吳語方言有更多的文讀應該是近代受到的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杭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杭州話

⑶ 杭州在南宋以前叫什麼呢

杭州在南宋時期叫臨安,在周朝之前叫做揚州,夏朝時叫做餘杭,秦朝時叫做錢塘,唐朝時叫做杭州。

⑷ 杭州在南宋以前叫什麼呢

既然要知道南宋以前叫什麼名字,那麼南宋時期名字是臨安,也就是南宋的都城!不過它還有幾個曾用名,揚州、餘杭、錢塘等等!當然也處於不同朝代!

臨安

宋代北方政權南移後,公元1129年,朝廷下令將杭州郡升為臨安府,並且成為了南宋政權的都城。南宋多次對外貿易都從臨安為起點,臨安的發展大大提高了南宋海外貿易收入。泉州與杭州成為南宋兩大通商口岸,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如今的杭州更加發達與便利,豐富的歷史文化也激盪著這座千年文化名城

⑸ 請問在北宋時期,杭州的稱謂是什麼,和錢塘的關系又是什麼杭州和錢塘的最高行政長官又分別是什麼職位

南宋時期叫臨安府 北宋時期不清楚 錢唐(塘)也是杭州的古稱謂 秦時即設置錢唐縣,唐朝因避國諱改為錢塘 錢塘縣這一稱謂一直保留至民國初年

⑹ 杭州在南宋稱為什麼

叫做臨安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行宮於杭州,為行在所,升為臨安府,治所在錢塘。轄錢塘、仁和、臨安、餘杭、於潛、昌化、富陽、新城、鹽宮九縣,地域與唐代大致相當。紹興八年(1138年)定都於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擴展,當時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即皇城,方圓九里,環繞著鳳凰山,北起鳳山門,南達江干,西至萬松嶺,東抵候潮門,在皇城之內,興建殿、堂、樓、閣,還有多處行宮及御花園。外城南跨吳山,北截武林門,右連西湖,左靠錢塘江,氣勢宏偉。設城門13座,城外有護城河。由於北方許多人隨朝廷南遷,使臨安府人口激增。到咸淳年間(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萬餘人(包括所屬縣)。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錢塘、仁和兩縣而言,人口也達43萬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