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餘杭地區各個鎮的人口是多少
1、全區普查登記總人口為81.78萬人,與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時75.44萬人(同口徑,下同)相比,十年零四個月共增加了6.34萬人,增長8.40%;平均每年增加0.61萬人,年平均增長0.78%。
2、截至2005年12月31日,餘杭區轄4個街道、14個鎮、1個鄉:臨平街道、南苑街道、東湖街道、星橋街道;喬司鎮、塘棲鎮、崇賢鎮、餘杭鎮、閑林鎮、倉前鎮、良渚鎮、瓶窯鎮、鸕鳥鎮、黃湖鎮、百丈鎮、仁和鎮、運河鎮、徑山鎮;中泰鄉。
3、臨平街道,面積35.22平方千米,人口6.37萬人,辦事處駐沿山路62號,轄7個社區,15個行政村,東湖街道,面積15.14平方千米,人口4.12萬人,辦事處駐邱山大街757號,轄6個社區,9個行政村,徑山鎮,面積157.08平方千米,人口3.69萬人,鎮政府駐光明路,郵編311116,轄2個社區,13個行政村。
4、瓶窯鎮,面積129平方千米,人口5.33萬人,鎮政府駐新窯路84號,郵編311115,轄4個社區,14個行政村,黃湖鎮,面積58.55平方千米,人口1.34萬人,鎮政府駐迂前南路172號,郵編311118,轄1個社區,5個行政村,百丈鎮,面積60.4平方千米,人口1.27萬人,碼鎮政府駐竹城路,郵編311118,轄1個社區,6個行政村。
5、鸕鳥鎮,面積72平方千米,人口1.23萬人,鎮政府駐雅城路,郵編311118,轄6個行政村,中泰鄉,面積71.05平方千米,人口2.29萬人,鎮政府駐杭泰路,郵編311121,轄2個社區,10個行政村。
6、南苑街道,面積28.03平方千米,人口4.94萬人,辦事處駐迎賓路,轄4個社區,14個行政村,星橋街道,面積17.62平方千米,人口1.26萬人,辦事處駐東港路23號,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7、喬司鎮,面積30.12平方千米,人口3.8萬人,鎮政府駐喬井路268號,郵編311101,轄1個社區,12個行政村,運河鎮,面積40.42平方千米,人口4.54萬人,鎮政府駐興旺村,郵編311102,轄3個社區,22個行政村。
8、塘棲鎮,面積79平方千米,人口9.22萬人,鎮政府駐人民路,郵編311106,轄6個社區,28個行政村,崇賢鎮,面積38.62平方千米,人口3.85萬人,鎮政府駐新街,郵編311108,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
9、仁和鎮,面積75平方千米,人口5.65萬人,鎮政府駐奉欣路13號,郵編311107,轄1個社區,18個行政村,良渚鎮,面積101.69平方千米,人口9.73萬人,鎮政府駐良博路80號,郵編311113,轄6個社區,26個行政村。
10、閑林鎮,面積71.81平方千米,人口4.37萬人,鎮政府駐閑富中路,郵編311122,轄2個社區,17個行政村,餘杭鎮。面積93平方千米,人口6.93萬人,代碼鎮政府駐山西園路25號,郵編311121,轄5個社區,16個行政村。
11、倉前鎮,面積50.8平方千米,人口3.16萬人,鎮政府駐倉前塘路48號,郵編311121,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杭州市老餘杭和新餘杭怎麼劃分的
1、老餘杭是指餘杭鎮,在杭州市的西部,靠近留下的,新餘杭沒聽說過,估計是指餘杭區的區政府所在地臨平。
2、餘杭,地處浙江省北部,位於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運河的南端,是長江三角洲的圓心地,是「中華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發祥地,素稱「魚米之鄉,絲綢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
3、全區總面積1402平方公里,轄14個鎮、1個鄉、4個街道,總人口79萬。2003年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數列全國縣(市)第20位。
餘杭區有幾個鎮
現轄14個街道6個鎮,運河街道,喬道,塘棲鎮,崇賢街道,臨平,街道,南苑街道,星橋街道,餘杭街道,閑林街道,倉前街道,中泰街道,五常街道,良渚街道,仁和街道,瓶窯鎮,徑山鎮,黃湖鎮,鸕鳥鎮,百丈鎮。
餘杭區,隸屬浙江省杭州市,地處於浙江省杭州市東,西,北部,位於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運河的南端,是長江三角洲的圓心地,是「中華文明聖地, 」良渚古城遺址所在地,餘杭區區域總面積1228平方千米,下轄7個街道,5個鎮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餘杭區常住人口1226673人。
2. 杭州臨平屬於哪個區
臨平區屬於杭州市。
以原餘杭區的臨平街道、東湖街道、南苑街道、星橋街道、運河街道、喬司街道、崇賢街道、塘棲鎮的行政區域為臨平區的行政區域。杭州市簡稱「杭」,浙江省轄地級市,是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浙江省經濟、文化、科教中心,長江三角洲中心城市。
杭州位於中國長江三角洲南翼,杭州灣西端,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長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國東南部交通樞紐,總面積16850平方千米。城市原點設在上城區紫薇園坐標原點。紫薇園坐標原點從1913年開始就作為杭州市的中心。
城市內的建築、道路、水系及名勝古跡,都可根據該原點標出方位和與原點的距離。杭州地處長江三角洲南沿和錢塘江流域,地形復雜多樣。杭州市西部屬浙西丘陵區,主幹山脈有天目山等。東部屬浙北平原,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湖泊密布,物產豐富,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特徵。
3. 杭州和臨平是怎麼一回事啊,在杭州是一個市,那臨平是什麼啊
臨平是餘杭區下轄街道。臨平是原杭縣縣政府駐地(杭縣縣政府1953年從拱宸橋遷至臨平),杭縣1958年撤銷作為杭州市郊區,1960年成立杭州錢塘聯社,1961年3月23日與餘杭縣合並,以餘杭為縣名。縣級機關駐臨平鎮。
2001年8月8日鎮鄉行政區劃調整撤鎮並入乾元鄉、翁梅鄉、小林鄉後分劃設臨平街道、南苑街道、東湖街道統稱臨平地區。
臨平街道是餘杭區委、區政府所在地,餘杭的政治、文化中心,位於浙江省會杭州東北面,水陸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重要,是出入杭州的東門。
(3)杭州臨平有多少外國人口擴展閱讀
臨平是杭州市三大副城之一,臨平新城的規劃充分顯示出臨平的區位優勢,是杭州接軌上海和「長三角」的門戶。
在新城規劃中,新城西以09省道為界,西南以區界和滬杭高鐵為界,北跨古運河一直延伸至德清縣、桐鄉市和海寧市交界處,東也至海寧市,南以城區為界,新城規劃面積為133.94平方公里,是原來得九倍。其中,城市建設用地111.5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