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灣的工地有多少
擴展閱讀
杭州戴陳弄學區屬於哪裡 2025-04-16 16:24:20
不了深圳市什麼 2025-04-16 16:23:53

杭州灣的工地有多少

發布時間: 2023-08-17 08:10:51

1. 現在中國在建的十大工程都是那些

10大重點工程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目前共有在建施工項目2300個,施工項目經理部近3000個。其中,承擔施工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有:青藏鐵路、杭州灣跨海大橋、宜萬鐵路、京滬高速鐵路(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京津城際軌道交通工程、武廣客運專線、鄭西客運專線、石太客運專線、溫福鐵路、襄渝鐵路二線、北京奧運相關工程、武漢長江隧道工程、重點城市地鐵及軌道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等30多項。 1、青藏鐵路。青藏鐵路格拉段全長1142公里,線路經過地區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段965公里,最高為唐古拉山埡口5072米,全線分布著多年凍土,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青藏鐵路於2001年6月29正式開工,總公司所屬中鐵工程一、二、三、四、五、八、隧道、大橋、電化局和建工集團參加施工建設。共承擔145億元的工程任務,佔全線工程總價值的48%。其中線下施工總長度506.5km,佔全線新線總長1110km的46%;正線鋪軌長度668km,佔新線總長度的61%;西南、西北院承擔的監理任務總長320km。在站後工程中,承擔電力、通訊、信號共80%的施工任務;西南院、西北院承擔了部分科研任務。重點工程有世界上最長的凍土隧道——昆侖山隧道,青藏鐵路最長的隧道——羊八井1號隧道,青藏鐵路頭號控制重點工程——雪水河大橋,長江源頭第一橋——長江源特大橋,青藏鐵路和拉薩市的標志性工程——拉薩河特大橋,舉世聞名的拉薩火車站,以及穿越昆侖山、可可西里無人區和唐古拉山無人區的鋪架工程。在青藏鐵路建設中,攻克了「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三大世界性難題,有許多新技術、新工藝處於國內或國際領先水平。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正式建成通車,目前正在總結和清算。 2、杭州灣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大橋北起嘉興市海鹽,南至寧波市慈溪,全長36公里。工程總投資約為118億元。中鐵工程二、四、大橋局共同參與建設。中鐵工程二局負責404片50m簡支箱梁的整體預制、架設任務,目前,引橋完成承台16座,墩柱16座,50m預制箱梁設計404片,已灌注267片,架設239片。中鐵工程大橋局承建杭州灣跨海大橋8合同段,即中引橋、南引橋、水中底墩區、航道橋高墩區上部結構,全長18.27km,是杭州灣跨海大橋中最大的標段。目前540片70m箱梁灌注320片,架設300片。中鐵工程四局負責224個墩台的施工任務。目前已完成80%。 3、宜萬鐵路。宜(昌)萬(州)鐵路是我國鐵路路網「八縱八橫」主骨架之一,是滬、漢、蓉快速通道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我國東中部地區的重要交通紐帶。正線全377.128km,橋隧長度占線路總長度的72.66%,工程艱巨、地質條件差,科技含量高,施工非常艱難。中鐵工程一、二、三、四、五、十、大橋、隧道局參加施工建設。重點工程有9個:宜昌長江大橋、萬州長江大橋、堡鎮隧道、野三關隧道、大支坪隧道、魯竹壩二號隧道、雲霧山隧道、八字嶺隧道、野三河大橋等。目前橋梁工程已完成80%,宜昌長江大橋、萬州長江大橋主體工程已完成。隧道工程已完成70%。參建職工克服了工程地質復雜、生活條件差等不利因素,工程建設順利。 4、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京滬高速鐵路)。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是我國第一條高速鐵路京滬高速鐵路跨長江的主要通道,也是滬漢蓉快速鐵路越江的重要通道,同時將成為貫通南京長江兩岸軌道交通的必要通道。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位於南京大勝關,距南京長江大橋上游20km,全長約9.273km是京滬高速鐵路的控制性工程,也是滬漢蓉鐵路快速通道及南京鐵路樞紐重要組成部分。中鐵工程大橋局施工。2006年5月10日開工,6月底已完成6#、8#主墩鑽孔樁10根。 5、京津城際軌道交通工程。京津城際軌道交通工程,起自北京南站,訖於天津站,全長118.296km,分為北京、天津兩大標段。這是目前我國第一條全線開工的時速350km的客運專線。具有技術標准高、施工工期短,拆遷難度大等到特點。中鐵工程二、四、六、大橋局參加施工建設。目前,橋梁製作已進入正常施工,完成制梁23片。北京環線特大橋長15.594km,涼水河特大橋長21.563km;楊村特大橋長36.490km,已開始基礎鑽孔樁施工。 6、武廣客運專線。線路北起武漢站,南至新廣州站,正線全長977.7km。重點工程有天興洲大橋、大瑤山1#隧道(10140m)、瀏陽河隧道(10100m)、五尖大山隧道(6857m)、新廣州站等。中鐵工程一、三、四、五、八、隧道局參加施工建設。重點工程施工進展順利;一般工程正在做施工准備,部分工程剛剛開工。特別是位於武漢長江二橋下游的武漢天興州特大橋,是世界上第一座按四線鐵路修建的大跨度客貨公鐵兩用斜拉橋,可以同時承載2萬噸的載荷,是目前世界上載荷量最大的公鐵兩用橋。是我國第一座能夠滿足高速鐵路運營的大跨度斜拉橋。該橋正橋全長4657米,在當今世界公鐵兩用斜拉橋中跨度第一,主跨達504米。使我國實現了公鐵兩用大橋主跨沖300米到500米級的飛躍。開通後,火車速度目標值可達到200公里/小時,汽車可達80公里/小時。由中鐵大橋局施工建設。 7、北京地鐵奧運支線。北京地鐵奧運支線,全長4.398km,由南向北設奧體中心站、奧林匹克公園站、森林公園站3座車站。該工程是中鐵工程總公司投資代建的項目,中鐵工程三、九、電化局施工。此工程為奧運工程項目,是北京市的重中之重的工程,也是總公司的重點項目。目前施工進度正常。 8、武漢長江隧道工程。武漢長江隧道工程是長江上市政工程第一隧,全長3630m,採用泥水盾構法施工。2004年11月28日開工,盾構主機正在安裝,已預制管片800環,泥水處理系統安裝完畢。 9、石太客運專線。石太客運專線起自石家莊北站,終至太原站,正線全長188.4km。中鐵工程一、三、五、隧道局參加施工建設。重點工程有太行山隧道等,目前施工正常。 10、襄渝鐵路二線。襄渝鐵路二線,起始湖北省襄樊市,途徑老河口、十堰市,西至湖北省隕縣,全長235.3km。中鐵工程一、三、四、五、六、七、八、隧道局參加施工建設。馬鞍山隧道、新大巴山隧道、漢江特大橋、南河特大橋、新毛壩關隧道、三匯鎮渠江三線特大橋等重點工程已全部開工,施工進度正常。

2. 杭州灣跨海大橋簡介

杭州灣跨海大橋全長36公里,其中橋長35.7公里,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100km。總投資約107億元,設計使用壽命100年以上。大橋設北、南兩個通航孔。北通航孔橋為主跨448m的雙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通航標准35000噸;南通航孔橋為單塔單索麵鋼箱梁斜拉橋,通航標准3000噸。大橋兩岸連接線工程總長84.4公里,投資52.1億元。其中北連接線29.1公里,投資額17.8億元;南岸接線55.3公里,投資額34.3億元。大橋和兩岸連接線總投資約140億元,實際建設工期43個月。
大橋的結構為雙塔鋼筋混凝土斜拉橋,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設計使用壽命100年,建設期限5年。建成後,寧波杭州灣大橋將成為世界上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世界第一跨海大橋。
大橋設南、北兩個航道,其中北航道橋為主跨448米的鑽石型雙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通航標准為3.5萬噸級輪船;南航道橋為主跨318米的A型單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通航標准為3000噸級輪船。其餘引橋採用30米至80米不等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結構。非通航孔分北、中、南引橋3大塊,其中海上部分橋梁長32公里。
杭州灣跨海大橋在設計中還首次引入了景觀設計的概念。景觀設計師們藉助西湖蘇堤的美學理念,兼顧杭州灣復雜的水文環境特點,結合行車時司機和乘客的心理因素,確定了大橋總體布置原則。"長橋卧波"最終被確定為寧波杭州灣大橋的最終橋型。根據設計方案,大橋在海面上有4個轉折點,從空中鳥瞰,平面上呈"S"形蜿蜒跨越杭州灣,線形優美,生動活潑。從立面上看,大橋也並不是一條水平線,而是上下起伏,在南北航道的通航孔橋處各呈一拱形,使大橋具有了起伏跌宕的立面形狀。
此外,杭州灣跨海大橋所獨有的海中平台堪稱國內首創。南航道再往南1.7公里,就在離南岸大約14公里處,有一個面積達1萬平方米的海中平台,足有兩個足球場面積。該平台在施工期間將作為施工平台,是海中施工的據點。大橋建成後,這一海中平台則是一個海中交通服務的救援平台,同時也是一個絕佳的旅遊觀光台。平台上有一高高的觀光塔,既可俯瞰波濤洶涌的大海,飽覽海上風光,也可以一覽大橋雄姿。整個海中平台以匝道橋連通大橋,距離大橋約有150米左右。
另外,這座海上"長虹"還將是我國第一座"數字化大橋"。科研單位將建立一套大橋設計、建設及養護的科學評價體系,把杭州灣跨海大橋建成"數字化大橋"。整座大橋將設置中央監視系統,平均每公里就有1對監視器,整座大橋上的一舉一動都將在中央監視系統的"眼"中。這樣,不僅大橋可進行科學合理的維護管理,而且大橋"身體"的健康狀況也在適時掌握之中。
據悉,杭州灣跨海大橋不同於普通大橋的特別之處,是在設計時考慮到了兩個安全因素:一是高速公路車輛通行安全因素,通常直段不能太長;二是橋下船舶航行安全因素,減少建橋對水流的影響,保證橋梁各段的橋軸線與漲潮和落潮的主流垂直。這些也是橋形呈"S"形的主要原因,同時也使得跨越杭州灣天塹的這條東方巨龍更加迷人。
杭州灣跨海大橋於2003年11月4日開工,於2007年6月26日15時40分全線貫通,2007年11月30日完成橋面鋪裝,2008年5月1日建成通車。

大橋亮點
大橋36公里的長度,使之超過了美國切薩皮克海灣橋和巴林道堤橋等世界名橋,而成為目前世界上已建成或在建中的最長的跨海大橋。
據初步核定,大橋共需要鋼材76.9萬噸,水泥129.1萬噸,石油瀝青1.16萬噸,木材1.91萬立方米,混凝土240萬立方米,各類樁基7000餘根,為國內特大型橋梁之最。南灘塗50米*16米箱梁採用整孔預制,大型平板車樑上運梁的工藝,開創了國內外重型梁運架的新紀錄。
水中區引橋70米*16米箱梁採用整孔制、運、架一體化方案,單片梁重達2180噸,為國內第一。水中區引橋打入鋼管樁直徑1.5-1.6米,樁長約80米,總數超過4000根,其鋼管樁工程規模全國建橋史上第一。
在南航道再往南1.7公里,就在離南岸大約14公里處,有一個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海中平台。該平台在施工期間,將作為海上作業人員生活基地,海上救援、測量、通信、海事監控平台。大橋建成後,這一海中平台則是一個海中交通服務的救援平台,同時也是一個絕佳的旅遊休閑觀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