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杭州六吊橋的名稱與特點
蘇堤六吊橋。西湖景緻六吊,映波橋、鎖瀾橋、望山橋、壓堤橋、東浦橋、跨虹橋西湖蘇堤上有上述六座橋,合稱「六吊橋」。
杭州民間有歌謠「西湖景緻六吊橋,間株楊柳間株桃」,歌謠描繪的就是蘇堤上六座石拱橋的景色。
特點如下:
1、映波橋
從蘇堤的南端進入蘇堤,第一座橋就是映波橋。映波橋的西面是西湖的幾片湖面中面積最小的南湖。南湖的西岸和北岸就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花港觀魚」。水榭樓台,小橋長廊,倒映在波光之中,將橋取名為「映波橋」恰如其名。
遠處有高山,那是西湖十景之一「雙峰插雲」的南高峰。 站在映波橋上,隔著湖面往東望去,每當夕陽西下時,突出於湖岸的那座山,正好晚霞滿山,那就是「夕照山」,雷峰塔就建在夕照山上。「雷鋒夕照」是西湖十景之一。細聽,遠處傳來了悠揚的鍾聲,那是西湖十景之一「南屏晚鍾」。
2、鎖瀾橋
蘇堤六吊橋的第二座橋為鎖瀾橋。 這「鎖瀾」二字和「映波」是對仗的。「映波」給人以波映湖中、起伏盪漾的感覺,而「鎖瀾」則有波瀾不興、風平浪靜的意思了。
鎖瀾橋的東面是西湖面積最大的湖面「外西湖」,那浮於湖面翡翠般的湖中之島,是西湖三島中最大的島「小瀛洲」,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就在此處。外西湖水域寬廣,或大或小的的遊船來來往往,承載著來去匆匆的遊客。遠處,吳山頂上的城隍閣隱約可見。
而鎖瀾橋西面的「西里湖」,雖然偶爾有船隻通過,相對外西湖則平靜多了。石欄上的石像有點意思,一般橋石欄多為獅子,這里雕刻的是什麼呢?看了老大半天沒認出來。
3、望山橋
蘇堤六吊橋的第三座橋稱望山橋。蘇堤六橋中,此橋離岸邊的山最近。望山,望的是西里湖對岸的丁家山,丁家山又名康莊,是康有為晚年居住的地方。 西里湖的西岸,還有西湖國賓館劉庄。山下環湖,春夏之際,更能領略到「四面荷花三面流,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西湖秀色。
4、壓堤橋
六吊橋的第四座橋為壓堤橋。「壓」字在這兒有使其穩定、平靜的意思。
壓堤橋通茅家埠,橋下湖水極深,橋兩頭的堤上楊柳成蔭。這座位於蘇堤中段的橋,被稱為舊時西湖的「情人橋」。有首西湖竹枝詞中這樣寫道:「茅家埠頭芳草平,第四壓堤橋影橫;橋外飛花似郎意,橋邊深水似濃情。」
橋的東側,是西湖三島的阮公墩和湖心亭。那水中三潭,如夢如幻,詩意盎然!
5、東浦橋
六吊橋的第五座橋是東浦橋。東浦橋據說是「束浦橋」的訛傳,這里是湖上觀日出佳點之一。站在橋上往東看,隔湖相望的是孤山,孤山上的「樓外樓」隱約可見。「孤山不孤」與「斷橋不斷」以及「長橋不長」構成了西湖的「三絕」。
在這里,橋的西面已是岳湖,岳湖以抗金名將岳飛的名字命名,岳湖與外西湖在此溝通,「東浦」二字點出了岳湖水流東注的意思,而杭州話「東浦」和「東坡」的發音也差不多。
6、跨虹橋
蘇堤六吊橋最北的一座橋是跨虹橋。蘇堤猶如長虹卧波,走完了這座橋,彷彿跨越了長虹。
站在橋上往東看,遠處連接孤山與棲霞嶺的石拱橋就是著名的西泠橋。西泠橋是杭州西湖的三大情人橋之一,蘇小小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蘇小小的詩也許你會背吟:「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此處的「西陵」即「西泠橋」。遠處,可見保俶塔的靚影。
跨虹橋北麓西側是麴院風荷舊址。「麴院風荷」為西湖十景之一,每逢夏日,能觀賞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景緻。
自從900多年前蘇東坡用疏浚西湖挖出的淤泥築成這條長堤後,在碧波盪漾的西湖秀水之上,又添加了一條綠色的緞帶,形成了「六橋橫絕天漢上,北山始於南屏通」的美麗景觀。湖中有堤,堤上有橋,橋下是湖,橋、堤、湖景景相映,雅趣橫生。
② 杭州四座橋是哪四座
1,錢塘江大橋(簡稱錢江一橋)橫跨錢塘江,北岸在杭州二龍山東麓,南岸在濱江區浦沿街道聯庄村上沙埠,是由我國自行設計和監造的第一座雙層式公路、鐵路兩用特大橋。該橋為上下雙層鋼結構桁梁橋,全長1453米,寬9.1米,高71米。
2,彭埠大橋 錢塘江第二大橋(簡稱錢江二橋)是鐵道部「中取華東」連接滬杭、浙贛、宣杭、蕭甬鐵路的重點工程,是世界上第一個在強涌潮河段上修建的一座公路、鐵路在同一平面,而又完全分離並列的特大橋。鐵路橋位居上游側,公路橋位居下游側,兩橋中心距16.4米。基礎採用鑽孔樁,正橋樁徑為1.5米和2.2米,引橋樁徑為0.1米。
3西興大橋(,簡稱錢江三橋)位於杭州錢江四橋(復興大橋)、慶春路過江隧道之間,總長5700米,主橋1280米,南北高架引橋4420米,雙向6車道。
主橋橋型為雙獨塔等跨單索麵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其主墩上兩座矩形索塔高百米,平行的15對拉索呈豎琴狀。這是浙江省首座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斜拉索橋梁。錢江三橋的設計與施工中創造了中國橋梁建築史上多項之最。日流量6萬輛
4,復興大橋(簡稱錢江四大橋)位於錢江一橋下游4.3km處。橋型方案為雙層雙主拱的鋼管混凝土組合系桿拱橋。主橋跨徑布置按計算跨徑為1145米,其中85米為下承式系桿拱橋和上承式拱橋的組合,190米跨為下承式系桿拱橋和中承式拱橋的組合。
③ 杭州四大名橋
1、斷橋:西湖斷橋位於杭州北里湖和外西湖的分水點上,一端跨著北山路,另一端接通白堤。據說,早在唐朝斷橋就已經建成,宋代稱保佑橋,元代稱段家橋。在西湖古今諸多大小橋梁中,它的名氣最大。
2、廣濟橋:廣濟橋又名通濟橋,是古代橋梁建築的傑作,位於杭州市餘杭區塘棲鎮西北,南北向架於京杭大運河上,如長虹卧波,為古運河上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橋。
3、長橋:長橋位於西湖的東南角,南屏山的北麓。杭城諺語「長橋不長」,說的就是這座橋。長橋又因梁山伯與祝英台十八里相送的故事而「形」短「神」長。
4、拱宸橋:拱宸橋位於浙江杭州大關橋之北,東連麗水路、台州路,西接橋弄街,連小河路,是杭城古橋中最高最長的石拱橋。拱宸橋始建於明崇禎四年,當時舉人祝華封,募集資金造橋。清朝順治八年,橋坍塌。
④ 錢江二橋,三橋,四橋各在哪裡
錢江二橋也就是彭埠大橋位於錢塘江大橋下游13.5千米。
錢江三橋也就是西興大橋位於復興大橋和慶春路隧道之間,南岸為西興鎮星民村(現屬杭州市濱江區),北岸為杭州市秋濤路和清江路交會處。
錢江四橋也就是復興大橋位於錢塘江大橋下游4.3千米的南星橋附近,距下游西興大橋4.2千米。
(4)門興橋在杭州哪個地方擴展閱讀:
錢江一橋,也就是錢塘江大橋,是由橋梁專家茅以升主持設計的,也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雙層鐵路、公路兩用橋,1937年9月26日建成,打破了外國人認為此處不可能建橋的預言。,江一橋還入選了「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錢塘江大橋始建於民國23年(1934年)8月8日,分別於民國26年(1937年)9月26日和11月17日鐵路橋、公路橋建成通車。
於民國26年(1937年)12月23日為阻斷侵華日軍南下而炸毀;於民國37年(1948年)5月成功修復。 於2006年5月25日被列為中國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⑤ 杭州錢江上一共有幾座橋,分別是怎麼分布的
一共九個:
1、錢江一橋(錢塘江大橋)
位置:西湖南邊,六和塔附近錢塘江上。
位置:位於杭州繞城公路南線,地處三江口(錢塘江、富春江、浦陽江)附近。
⑥ 錢江二橋,三橋,四橋各在哪裡
錢江二橋也就是彭埠大橋位於錢塘江大橋下游13.5千米。
錢江三橋也就是西興大橋位於復興大橋和慶春路隧道之間,南岸為西興鎮星民村(現屬杭州市濱江區),北岸為杭州市秋濤路和清江路交會處。
錢江四橋也就是復興大橋位於錢塘江大橋下游4.3千米的南星橋附近,距下游西興大橋4.2千米。
(6)門興橋在杭州哪個地方擴展閱讀:
錢江一橋,也就是錢塘江大橋,是由橋梁專家茅以升主持設計的,也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雙層鐵路、公路兩用橋,1937年9月26日建成,打破了外國人認為此處不可能建橋的預言。,江一橋還入選了「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錢塘江大橋始建於民國23年(1934年)8月8日,分別於民國26年(1937年)9月26日和11月17日鐵路橋、公路橋建成通車。
於民國26年(1937年)12月23日為阻斷侵華日軍南下而炸毀;於民國37年(1948年)5月成功修復。 於2006年5月25日被列為中國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