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武漢東湖綠道被稱為「世界級綠道」,你覺得它和杭州西湖哪個更好
西湖去過四次,老夫住武漢幾十年去的不多,退休後才經常去玩玩,怎麼說呢?如果我要說東湖比西湖好肯定別人認為你有地區情懷,真要比較西湖明聲在外,人文景觀多,秀氣,東湖大氣,湖光山色的巨幅畫卷也不乏點綴一些自身秀麗幽靜的景點,特別是近幾年一百多公里綠道建成後,讓東湖從閨房走到廳堂,不僅使千萬人口的武漢市民驚艷,更受到了來客贊譽。要說西湖和東湖哪個好就看各自品賞,西湖人文景觀典故多景區小,但每次去都是人潮湧動無興品味的走一遍,到東湖好似一腳踏進大自然,哪怕十萬人進入東湖都不會妨礙你心曠神疑的感覺,是城市人休閑的佳境。
當然是東湖綠道,可以晨跑,夜跑,周末騎車,看風景,空氣清新,綠化好,硬體設施完善,便利店齊全。目前就找到這幾張,不好意思自戀一下。
東湖與西湖不能相提並論,杭州西湖人文景觀勝於東湖,名氣大,專供外地人 旅遊 ,當今對本地人生活並無實質好處。東湖與之不同,由於面積是西湖的6倍,無論外地人是否來東湖 旅遊 ,一百公里世界級綠道能同時容納20萬人以上在湖區享受騎車步行跑步和靜坐帶來的快樂與幸福體驗。湖泊對武漢市民的生活影響無處不在,沒有人不生活在湖邊,湖邊的寧靜生活,湖周圍寬闊的視野無不給每個武漢人高品質的生活享受,這有別於杭州西湖僅限於 旅遊 功能的定位。對武漢人民而言,湖泊是用來享受的, 旅遊 只是次要的作用。如果單獨拿武漢東湖與杭州西湖比較,我個人認為,東湖還得讓西湖好,今後也不比西湖強。西湖再好與我何干呢?我們埋頭苦幹把我們武漢自己的湖泊建設好,把東湖與武漢其它湖泊與兩江聯手共同打造一幅真正雄偉的讓世人都認知的大江大湖大武漢來。
杭州西湖優於名,武漢東湖優於景!
去了西湖回來再看東湖,區別是東湖太大西湖太小,西湖這樣的水域面積武漢不要太多哦,隨處可見。西湖如美女小鳥依人,有很多故事,當然最有名的兩個都是文人編出來騙人的 東湖像一個漢子,粗獷豪邁,心胸博大,接納著八方來客,也有秀美的時候,各種花卉四季開,西湖適合午間晚間休閑散步,所以只能坐觀光車,否則就只能步行,而東湖不要說能騎單車了,就是坐船一個碼頭到另一個碼頭都得四五十分鍾(機動遊船)。東湖越來越美,越來越好玩,越來越被世人所知,超越西湖是遲早的事
我家住在東湖綠道旁,西湖有故事,東湖有美景,我更喜歡煙波浩渺的大東湖!東湖綠道的夜色更美!
西湖是個人文景點,名氣很大,但是論起湖泊的自然屬性,它實在太小了,談不上具有生態和野趣。
如果是講湖泊面積,生態野趣,綠道設施,可能沒有哪個城市的湖泊可以和東湖相比,武漢人周末去東湖綠道騎行,是非常好的健身方式,比在封閉沉悶的健身房裡好太多了。
分享一下本人最愛的繞東湖騎行路線。
西湖屬於商業,東湖卻是屬於生活
不了解,大美一一東湖的人,等於無知、可恥。(不要濫噴)
國家名片不用踐踏!
中國人的東湖一一世界人民的東湖!
我為無知而感到悲哀……!!!
西湖美而東湖更美!
㈡ 東湖好還是西湖好
關於內涵——
東湖、西湖、瘦西湖,總覺得這三者之間一定有著某種聯系。
三者之中,論大小,東湖佔有絕對優勢;論歷史,東湖比西湖還久遠;論傳說,西湖有著名的白娘子巧遇許仙,演繹愛情經典,東湖有著名的子期巧遇伯牙,演繹友情經典;論遺址,西湖有斷橋,東湖有琴台……至於瘦西湖,不過是月亮借著西湖這輪太陽的光,可為什麼東湖就沒有西湖名氣大、甚至比不過瘦西湖呢?
東湖,西湖,瘦西湖,若比美,東湖是貴妃,豐腴大氣;西湖是西施,美麗素雅;瘦西湖是飛燕,苗條輕靈。在這個以瘦為美的年代,後者顯然佔了便宜。若比財,則東湖是大地主,圈地廣闊,縱橫三千二百萬平米,卻不知把擴張的經驗升華為理論,加以總結,它不修家譜,缺乏尚文氛圍,對自身歷史記載不清,因此,沒有廣告效應,文化積淀不足。
西湖是資本家,書香門第,祖輩開始就注重琴棋書畫,做詩的蘇東坡可以在此為官,築堤的白居易也能夠為它從文,物以類聚,文人藉助文字對它的傳播歷代沿襲,人文歷史承載得越來越厚重,後輩中多出大家閨秀、詩畫學者、宦官貴族。瘦西湖是手工業主,養著小家碧玉的女孩兒,嫵媚驕人。這一比,不用說,「才」比「財」更重要。
如此說來,西湖的確是三者中最享有盛名的。
它適合中庸地行走。西湖不像東湖那樣大,大得讓人走到累還走不到盡頭,也不像瘦西湖那樣小,小到轉身之間即被走穿,它正好讓你慢慢地陪著某個人漫步,或者獨自一人邊走邊想,想清楚了,剛好返回原地了。
它適合疏密有致地觀看。東湖的面積是西湖的六倍,因為大,就留下許多空白,大片單一的湖面無疑成為視覺的盲點,因為大,景緻轉換緩慢,常常造成感官的懈怠。比如,在九女敦很難見到行吟閣,登放鷹台怎麼也不會想到朱碑亭,上了劉備郊天台就不會轉身去楚王飲馬池,而湖光閣,像個棄兒被孤零零地拋在諾大的湖中央。
說起來,東湖比西湖的歷史久遠,什麼歷史呢?有多少人能像對蘇堤、白堤、梅妻鶴子、岳飛、秋瑾那樣耳熟能詳?一篇小小的散文,把西湖邊虎跑泉的綠寫進教科書,寫在每個人心頭盪漾,誰又能為東湖邊關羽駐兵的卓刀泉搖動妙筆呢?附著在東湖物象上的史跡總只半句話,另一半卡在嗓子眼裡,令人摸不著頭腦。
所以,游東湖的人很難有耐心和毅力一次游覽全貌的,他們會選取其中某一點,或磨山景區,或沙灘浴場,或水上世界,間斷地、淺表地看。
而瘦西湖則如一座微縮景觀,吹台連著湖水,湖水繞著長堤,煙雨樓未過,就有小金山迎來,才涉足五亭橋,抬頭又見白塔掩映碧樹中,踏上長廊,轉眼就見垂柳拂水泛漣漪,令人目不暇接,正是:借得西湖一角,堪誇其瘦;移來金山半點,何惜乎小,這是小業主最好的後花園。但它小巧繁多的景色,常常讓人沉迷其中難以出來。
西湖景觀的間距,則正好,既能吸引行人的腳步,又能隨時跨出來。若為三潭映月痴迷,正好走一段寧靜的蘇堤;經歷柳浪聞鶯的繁華,再聽南屏晚鍾的孤鳴;從曲苑風荷的搖曳,到平湖秋月的清冷,這種游離感,如演戲扮角,在像與不像之間,如繪畫作品,在似與不似之間,它是眼腦並用的最佳搭配。
湖水浸潤下的土地,最愛滋生出陰柔,但地處武漢的東湖,讓燥熱的火爐驅趕了太多的濕氣,也少了許多水鄉的柔媚,所以,與東湖相比,兩個西湖中流淌著更多的脂粉香艷。舞台歌榭,總是風流處,水妖一樣的白娘子,是美女蛇的化身,而蘇小小,當是讓五陵年少爭纏頭的媚娘了,就是男人,也被香風薰得酥軟,就像不爭氣的許仙,善良而懦弱。在這樣柔軟湖水氤氳中,成就了「楊柳岸、曉風殘月」中的柳永,也成就了三秋桂子、十里荷香……
好在三處湖水皆依山,皆抱翠,尚或沒有山,水便盪得有些輕浮;沒有水,山會重得有些沉悶;沒有樹,水的智慧也嫌單調,山的仁慈也顯蒼白。最可愛是湖邊的樹,總不肯挺拔地往上長,它要橫著伸、倒著掛,歪著頭、絞著手、勾著腿,扭腰出胯,俯身湖面,拂水逗魚,千嬌百媚,施盡魅力,也不知是水對樹的勾引,還是樹對水的挑逗,或者兼而有之。好在樹們懂得把根牢牢扎在岸上,堅守厚土,那種魅力才得以經久千年。
關於旅遊現實——
我國有兩個著名的城中湖,一個是湖北省武漢市的東湖,一個是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兩湖各有特色 :東湖湖面大,西湖名氣大。不過,近年來,杭州西湖發展勢頭強勁,名氣越來越大,有把武漢東湖拋在身後的趨勢。
位於武漢市東湖風景區的核心景點磨山風景區,雖然眼下是周末,可來到這里的遊客卻並不多,湖邊的這些遊船都是空著的。
一位遊船船主說:" 我們生意平常都不怎麼樣,就是節假日,星期天星期六強一點。"
零零星星的遊客點綴著偌大的聽濤景區。據統計,上個周末,門票費分別為30元和40元的東湖聽濤、磨山兩大風景區共收取門票約16萬元。價格不菲的門票把一些已經來到景區門口的市民擋了回去。
一位武漢市民說:" 這里我沒有來過,聽說這邊要門票,而且門票也很貴,所以我沒有進去。 "
就在同一個周末,遠在千里之外的杭州市西湖風景區共接待遊客70萬人次,遊客量是武漢東湖的20倍。最重要的原因是西湖內景點基本都是免費開放。
西湖內外地遊客感慨:" 這么著名的風景點不要門票還是頭一回。"
杭州市旅遊委員會黨委書記李虹說:" 取消景點門票導致的直接結果是遊客的可進入性更強,好客度的增加。 "
免去西湖的景點門票,一年雖然減少了2600多萬元的收入,但遊客量同比增長了10%以上,遊客平均逗留時間延長了一天半,由此增加了在杭州其他方面的消費,杭州市的綜合旅遊收入大幅增長。2005年,杭州接待國內外遊客超過340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465億元。
與杭州西湖旅遊收入的不斷增長相比,武漢東湖的面積卻在逐年縮小,填湖現象屢禁不止,美麗的東湖沒有能吸引住更多的遊客,卻火了湖邊的開發商。
武漢東湖是國內最大的城中湖,面積是西湖的六倍。然而,多年來,一些單位和個人不斷侵佔東湖風景區規劃范圍內的土地,東湖風景區規劃管理面積中的陸地面積已經喪失了一半。而在西湖,由於當地堅持在保護中開發,西湖湖面面積由以前的5.6平方公里發展到6.2平方公里。
杭州市旅遊委員會副主任崔鳳軍說:"從2003年開始,圍繞西湖我們就開展了西湖綜合保護工程,每年西湖都有一個新的變化,都有一些新的景區。 "
如今,迅猛發展的杭州西湖和武漢東湖的距離正越拉越大,這一情況也引起了武漢有關方面的重視。
武漢市水務局副總工程師林濟東告訴記者:" 對東湖加強了保護,特別是對東湖周邊濱水區的保護,對它進行了「蓋章」,再就是對周邊的規劃進行了嚴格地控制。 "
武漢市副市長劉順妮感嘆說:" 武漢有這么好的東湖,我們那麼好的自然資源,怎麼樣在旅遊中間促進我們經濟的發展,同時更重要地是讓更多的遊客了解我們武漢,知道我們武漢,提高武漢的形象,提高武漢的知名度,讓武漢的美景讓全世界共享,我覺得這也是旅遊產業發展裡面很重要的一點。 "
㈢ 武漢東湖為何一直沒杭州西湖有名
主要是武漢東湖建成的時間比較短,缺乏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與地理位置因素有關。清朝末年,湖廣總督張之洞為了治理長江水患,修建了武金堤和武青堤,人工修建而成的。因此武漢東湖的歷史,也就一百多年,不可能有太多的歷史故事和文化故事。而西湖在五代吳越時期,就已經存在,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
三、武漢地處我國中部,經濟發展和東部發達地區有差距。武漢位置偏向中西部,經濟相對沿海地區,有些差距。武漢東湖在開發上起步較晚,品牌發展的投入上,可能跟不上杭州西湖的投入。而且遊客數量上,也很難和發達地區杭州西湖。知名度自然就會低一些。
㈣ 武漢東湖綠道被稱為「世界級綠道」,你覺得它和杭州西湖哪個更好
各有千秋吧
我們知道,西湖不大。但是西湖除了有水,有山,還有寺,有塔,有橋,有堤,有故事,有文章,有詩情,有名人。有白居易,有蘇東坡,有岳飛,有林和靖,有於謙,有張岱,有張蒼水,有袁枚,有俞樾,有龔自珍 ,有秋瑾,有章太炎,有弘一法師,有豐子愷,有郁達夫,有吳昌碩,有蓋叫天,有黃賓虹,有………………。
閉著眼鏡也能為西湖數出一大堆頂級的 歷史 名人,從范蠡西施的傳說開始,到張祜白居易錢鏐蘇軾王安石陸游岳飛秦檜宋高宗於謙張岱袁宏道錢謙益柳如是等等等等。尤其是蘇軾和白居易,在西湖簡直是無處不在。保俶塔、岳王廟自不必說,西湖隨便一個渡口都是宋高宗上船、檢閱水軍的碼頭,隨便一個破土樁子都是高宗(還是理宗、寧宗?不記得了~~)下馬的地方。東湖嘛,基本上是建國以後才變得重要。問題是毛林周鄧也住過西湖啊,周還對樓外樓情有獨鍾。文革時期大概東湖比西湖更加重要,但此前一千多年的 歷史 ,西湖都比東湖重要得多。入選了世界遺產名錄,享譽全球。東坡居士的那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歷史 上曾大大提升了西湖的逼格。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悠久的人文底蘊是其它湖不能比的
有人說:杭州西湖的美,用驚艷一詞,也不足以表達我對她的贊美。湖中的蘇堤、白堤、斷橋、雷峰塔、孤山、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個個美不勝收
西湖的景色是自然秀麗,層次感強,色彩簡單審美較高級,配合四季變化使用更佳。當然西湖不光是光禿禿看這么一個湖,西邊的山裡各種竹林步道寺廟茶莊深究藏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 養生 修仙絕妙去處,這些也給西湖增分不少(這點要學習上海遊客會玩兒,多深的山都有他們哈哈)。總體而言,西湖景觀仙氣比較足,再有各種渠道比如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電視劇宣傳,聲勢很足。
關於東湖 : 從地理上來看,武漢東湖風景區開發於1950年,景區面積73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積33平方公里,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加上沿湖陸地風景區,面積達八十餘平方公里。東湖周邊聚集了武漢大學、華中 科技 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26所高等院校,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等56個國家、省、部屬科研院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中國光谷。
至今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六個游覽區,即聽濤區、磨山區、珞洪區,以及還未完全建成的白馬區、落雁區和吹笛區
在之前,名氣上確實不如西湖,特別是以前根本沒什麼名氣,就是一個比較大的湖而已,後來解放後特別是最近一二十年變化特別大,而東湖綠道的建成更是讓東湖名揚海外
這是網上關於東湖綠道的新聞
東湖綠道里密集分布著超多趣味路段,除了一口氣跑步騎行到底,你能在這兒玩到的包括
一條大約200米的熒光跑道,夜光材料鋪成,夜晚散步,像走在螢火蟲海洋里。
綠道磨山段,有7處木棧道深入荒野山中,森林木道,神秘原始,一轉彎又連上綠道繼續回歸人間。
作為原始植物活化石的水杉林,東湖沿岸最多。九女墩對面,湖水裡將建起一片堆石涉水台,能在水杉浸入湖水的根系裡散步,浪漫至極。落雁路生態園附近,也有一片原始水杉林,綠道會經過它們,為了保護植物不會深入林中,擦肩而過,適合拍照。
光從景緻上來看,東湖西湖都是一流的了,但東湖輸就輸在文化底蘊上。
毛主席一生酷愛東湖,曾下榻武漢東湖賓館44次,每次少則十天半月,長則達半年之久。美麗的東湖之濱,成為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繼北京中南海之外居住次數最多、時間最長的地方,他在這里共接見來自64個國家的94批客人,東湖賓館因此享有「湖北中南海」之美譽
1954年朱德同志在武漢進行工作訪問期間來到東湖參觀,他被東 湖之美和東湖之大深深地吸引住了,游完東湖後他便為東湖題詞: 「東湖暫讓西湖好,今後定比西湖強」。現在,在磨山西峰還建有一座 「朱碑亭」,亭名是郭沫若同志所寫,亭高20米,屬於飛翅形的亭樓,亭 上掛的匾額是郭沫若先生題的,上面不僅有「朱碑亭」三個字,還有朱 德先生最喜歡的蘭草圖案。亭前的「朱碑」鐫刻著朱德同志在1954年 游覽東湖後的題詞:「東湖暫讓西湖好,今後定比西湖強」
對於武漢人,東湖泳場、武大凌波門、雙湖橋、東湖賓館、東湖公園還有現在的東湖綠道留給我們的記憶是一百個西湖都比不了的
杭州西湖和武漢東湖,都是有山有水。但論人文底蘊,西湖確勝一籌;若論觀賞價值,東湖完勝無疑。杭州西湖名聲在外,主要是有白蛇娘子傳這個千古美傳的愛情故事,讓西湖的神秘西湖的人文享譽海內外,吸引了無數遊人騷客。
但相比之下,武漢東湖比杭州西湖大的多,山水風景更好。近年來,對東湖的投入、建設和開放,力度前所未有。梨園聽濤景區、磨山景區、落雁景區等等各有特色。道路縱橫交錯、蜿蜒逶迤 ,東湖的靈秀、東湖的神秘、東湖的氣韻、東湖的宏大,都讓東湖游而不厭,重而不膩。特別是東湖綠道建成開放後,遊客絡繹不絕,無論青年人還是老年人,不管步行還是騎行,暢漾在陽光明媚、春風拂面、水天一色、遊人如梭的東湖,都讓人有一種心曠神怡步入仙境的感覺。讓工作的勞累和生活的煩惱,都煙消雲散,誰能說這不是生態環境建設和大自然的傑作?
如果有人文大家的贊賞,或者有一些美妙的故事,武漢東湖將會插上翅膀享譽全國。只要有時間有機會,確實是休閑的好去處。
住在東湖邊,家裡能夠看到一些湖光山色,看起來好像東湖挺大的。綠道就在樓下,晚上11點騎自行車花了二個多小時才走了一小半圈,綠道上一共遇到四隻狗和兩個保安。往白馬州方向更是空曠無人,沿綠道邊上不知名的小野湖比比皆是,遠處深夜中落寞的村落偶爾傳來幾聲犬叫,看到路牌才知道那是漁光村。深夜初春的湖邊還有淡淡的薄霧,除了給你帶來一點憂傷就是惆悵,枯萎的荷花野塘、凋零落敗的蘆葦盪,會讓你情緒上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失落。經過了湖中道、郊野道,聽濤閣又到了眼前,而落雁島卻還在前面,後面遠遠的連綿不斷的是磨山,半山腰若隱若現楚天閣的影子。往磨山方向那是通往馬鞍山森林公園的綠道,估計過去得騎行最少得三小時,想想那得天亮才能夠回到家,那還是算了吧。出發前准備騎行一百公里綠道的宏偉大志,就這樣草草結束了。
西湖去過四次,老夫住武漢幾十年去的不多,退休後才經常去玩玩,怎麼說呢?如果我要說東湖比西湖好肯定別人認為你有地區情懷,真要比較西湖明聲在外,人文景觀多,秀氣,東湖大氣,湖光山色的巨幅畫卷也不乏點綴一些自身秀麗幽靜的景點,特別是近幾年一百多公里綠道建成後,讓東湖從閨房走到廳堂,不僅使千萬人口的武漢市民驚艷,更受到了來客贊譽。要說西湖和東湖哪個好就看各自品賞,西湖人文景觀典故多景區小,但每次去都是人潮湧動無興品味的走一遍,到東湖好似一腳踏進大自然,哪怕十萬人進入東湖都不會妨礙你心曠神疑的感覺,是城市人休閑的佳境。
東湖與西湖不能相提並論,杭州西湖人文景觀勝於東湖,名氣大,專供外地人 旅遊 ,當今對本地人生活並無實質好處。東湖與之不同,由於面積是西湖的6倍,無論外地人是否來東湖 旅遊 ,一百公里世界級綠道能同時容納20萬人以上在湖區享受騎車步行跑步和靜坐帶來的快樂與幸福體驗。湖泊對武漢市民的生活影響無處不在,沒有人不生活在湖邊,湖邊的寧靜生活,湖周圍寬闊的視野無不給每個武漢人高品質的生活享受,這有別於杭州西湖僅限於 旅遊 功能的定位。對武漢人民而言,湖泊是用來享受的, 旅遊 只是次要的作用。如果單獨拿武漢東湖與杭州西湖比較,我個人認為,東湖還得讓西湖好,今後也不比西湖強。西湖再好與我何干呢?我們埋頭苦幹把我們武漢自己的湖泊建設好,把東湖與武漢其它湖泊與兩江聯手共同打造一幅真正雄偉的讓世人都認知的大江大湖大武漢來。
去了西湖回來再看東湖,區別是東湖太大西湖太小,西湖這樣的水域面積武漢不要太多哦,隨處可見。西湖如美女小鳥依人,有很多故事,當然最有名的兩個都是文人編出來騙人的
㈤ 同是湖,武漢東湖的名氣為何一直不如杭州西湖
武漢東湖面積約88平方千米,景色極為優美,特別是湖邊的萬株櫻花一起開放的時候,宛如一片粉紅色的海洋,讓人流連忘返、徜徉其中,與杭州西湖相比並不會遜色幾分。可在歷史上,武漢東湖的名氣卻一直不如杭州西湖,究其原因主要是杭州在古代經濟發達、娛樂和服務業比較繁榮,加上杭州還有許多動人的神話傳說流傳下來,一些著名的古代詩人也為其寫下名作,使杭州一直以來知名度很高、文化底蘊深厚,在名氣上自然會排在全國前列。
杭州經濟發達、西湖娛樂服務業繁榮歷史上杭州除了是傳統的經濟發達城市之外,娛樂行業、服務行業和夜生活也相當豐富,全國的不少達官貴人都想來這里一游為樂。古代夜幕降臨的時候,西湖上就會張燈結綵,一艘艘用彩燈裝飾的畫舫在西湖上游盪,上面傳來歌舞和絲竹之聲,人們借著月色飲酒作詩、欣賞歌舞表演,是當時人生的一大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