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蕭山東北片屬於哪裡
擴展閱讀
上海到孝義快遞用多久 2025-02-02 09:44:46
上海扇牌洗衣皂怎麼樣 2025-02-02 09:33:28

杭州蕭山東北片屬於哪裡

發布時間: 2023-09-13 04:01:34

Ⅰ 介紹杭州

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北部,是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城市,浙江第一大城市,也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兩個副中心城市之一,杭州有多項旅遊景點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紀錄,創造了一批世界之最。杭州歷史源遠流長,自秦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歷史。杭州還是五代吳越國和南宋建都之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表達了古往今來的人們對於這座美麗城市的由衷贊美。元朝時曾被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贊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

中文名稱: 杭州
外文名稱: Hangzhou
別名: 杭,臨安,錢塘,杭城,武林等
行政區類別: 副省級市,省會城市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浙江省
下轄地區: 8個市轄區,2個縣,3個縣級市
政府駐地: 杭州市拱墅區環城北路318號
電話區號: 0571
郵政區碼: 310000
地理位置: 長江三角洲南沿,錢塘江下游
面積: 16596平方公里
人口: 870.04萬(2010年)
方言: 吳語太湖片杭州小片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著名景點: 西湖,西溪濕地,千島湖,天目山,靈隱寺,六和塔,河坊街等
機場: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
火車站: 杭州站,杭州東站,杭州南站等
車牌代碼: 浙A
地區生產總值: 7,011.8億元(2011年)
人均生產總值: 78,156.5元(2011年)
市樹市花: 市樹:香樟,市花:桂花
現任市長: 邵占維
著名學府: 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
城市簡述
杭州市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杭州市是浙江省省會(經緯120.2°E,30.3°N),中國江南最富庶的長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城市,長三角金融中心和浙江省經濟中心。華東地區第二大中心城市和長三角地區第二大中心城市。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副省級城市,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被譽為「東南第一州」。浙江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中心,中國東南沿海開發開放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國最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之一,「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表達了古往今來的人們對於這座美麗城市的由衷贊美。元朝時曾被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贊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 有著2200年建縣史的杭州還是中國古都之一。杭州有多項旅遊景點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紀錄,創造了一批世界之最、中國之最。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且是目前中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中唯一一處湖泊類文化遺產,也是現今《世界遺產名錄》中少數幾個湖泊類文化遺產之一。在2011年12月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美麗的杭州城
[1]杭州有著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環境。全市丘陵山地佔總面積的65.6%,平原佔26.4%,江、河、湖、水庫佔8%,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和以大涌潮聞名的錢塘江穿城而過。杭州西部、中部和南部屬浙西中低山丘陵,東北部屬浙北平原, 江河縱橫,湖泊密布,物產豐富。杭州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人間天堂」之美譽。 杭州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氣溫17.5℃,平均相對濕度70.3%,年降水量1454毫米,年日照時數1765小時。杭州生物種類繁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13種,二級保護動物有55種,二級保護植物有13種。全市平均森林覆蓋率為63.7%。礦產資源有大中型的非金屬和金屬礦床。臨安、昌化出產一種世界罕見的雞血石,為收藏石和圖章石中的珍品。
編輯本段市花市樹
杭州 市花市樹
在民間把香樟看成村莊的景觀樹、風水樹、祖宗樹,寓意長壽、吉祥如意,人們十分敬仰。香樟為常綠喬木,樹冠廣展,枝葉茂密,氣勢雄偉,是優良的行道樹及庭蔭樹。香樟喜溫暖濕潤氣候及肥沃、深厚的酸性或中性砂壤土,不耐乾旱瘠薄,是比較適宜我市栽種的樹種,目前已在城區及鄉鎮普遍栽培。遂得到廣大市民的公認,提議「香樟」為我市「市樹」。 桂花在杭州已經有近千年的栽培歷史,尤其是杭州滿覺隴的桂花,更是聞名遐邇。早在南宋時期,滿覺隴已經大片種植桂花,並形成一定規模。在《咸淳臨安志》有這樣的記載:「桂,滿覺隴獨盛。」 1983年7月20日至23日,杭州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決定,香樟為杭州市市樹;桂花確定為杭州的市花。
編輯本段氣候特點
杭州衛星地圖
杭州市地理坐標為東經118°21′-120°30′,北緯29°11′-30°33′。杭州位於浙江省北部,東臨杭州灣,南與紹興、金華相接,西南與衢州相接,北與湖州、嘉興兩市毗鄰,西南與安徽省黃山市交界,西北與安徽省宣城交接。杭州地處長江三角洲南沿和錢塘江流域,地形復雜多樣。杭州市西部屬浙西丘陵區,主幹山脈有天目山等。東部屬浙北平原,地勢低平,河網密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特徵。省內最大河流錢塘江由西南向東北,流經全市大部分地區。東苕溪通過臨安、餘杭等地匯入太湖。 杭州市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20°12′,北緯30°16′。 杭州處於亞熱帶季風區,四季分明,夏季氣候炎熱,濕潤,有小火爐之稱,相反,冬季寒冷,乾燥。春秋兩季氣候宜人,是觀光旅遊的黃金季節。 杭州的城市原點(零公里標志)設在上城區紫薇園坐標原點。紫薇園坐標原點從1913年開始就作為杭州市的中心。城市內的建築、道路、水系及名勝古跡,都可根據該原點標出方位和與原點的距離。

Ⅱ 解放後為什麼要把紹興的餘姚和蕭山割給寧波和杭州

餘姚2000年來一直屬於紹興,解放後劃給寧波。蕭山也從紹興劃到杭州。現在的慈溪市區也是餘姚以前的鎮,因為剛劃到寧波時因餘姚太大人口眾多,寧波管不了,就把餘姚東北大片平原劃給慈溪,慈溪把南部山區劃給餘姚。總的來說餘姚吃虧很大。從那時起慈溪就強過餘姚了。現在的餘姚、慈溪市區和慈溪西部、上虞、講的話基本上是一樣的。可是和寧波話卻大有區別。這就是長時間的傳承和生活習慣。解放前紹興是浙江第二城,不過割了餘姚和蕭山,實力大大下降。不過還是穩坐浙江第三。在1995年又被溫州超上。現在是浙江第四。不過溫州現在產業結構有問題。增速緩慢。估計就這兩年要被紹興超過了。紹興又回到浙江第三。

Ⅲ 江干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區)詳細資料大全

江干區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是杭州最古老的城區之一,位於杭州大都市東部,面積200.00平方千米。

江干區是杭州城市東擴的橋頭堡,也是杭州城市發展戰略的軸心所在,還是杭州的交通樞紐中心。是杭州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CBD(錢江新城)所在地,區內還擁有浙江省最大的高教園區下沙高教園。

江干區轄10個街道,區 *** 駐慶春東路1號。先後被評為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區、全國衛生先進城區、全國社區建設示範區、浙江省科技進步先進區、浙江省教育強區、浙江省平安城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 :江干區
  •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 :四季青街道、凱旋街道、采荷街道等10個街道
  • *** 駐地 :四季青街道
  • 電話區號 :0571
  • 郵政區碼 :310016
  • 地理位置 :浙江省杭州市東部
  • 面積 :200.00平方千米
  • 人口 :44.5萬(2017年戶籍)
  • 方言 :吳語-太湖片-杭州小片-杭州話、吳語-太湖片-苕溪小片
  •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 :皋亭山
  • 機場 :杭州蕭山機場
  • 火車站 :杭州火車東站
  • 車牌代碼 :浙A
  • 高校 :中國計量學院,浙江理工大學等
  • 行政代碼 :330104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地質地貌,水質,氣候,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技,教育,文體,衛生,社會保障,交通概況,旅遊景點,風土人情,大頭天話,打蓮響,催生禮,江干區標志,

建制沿革

江乾地方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 城市國際化新視窗 春秋時,初屬越。 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屬吳,三十年復屬越。 周顯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屬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杭州地置錢唐縣,江乾地方屬錢唐縣。 東晉咸和三年(328),錢唐縣治落址鳳凰山東麓一帶。此後,該地先後為隋唐杭州州治、五代吳越國王城和南宋皇城所在地。 宋至清,境域分屬錢塘、仁和2縣。 南宋時,城內設廂坊,郭外設鄉里。 廣闊舞台 清宣統二年(1910),設有錢塘縣江干鄉和仁和縣江干鄉、會堡鄉。 民國時期,區以下先後實行街村制(村裡制)、坊閭鄰制和保甲制。民國16年(1927)10月江干區建區,至1949年5月3日衡升杭州解放,區建置屢有變動。 中鏈李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境內農村設鄉(人民公社)、鎮和行政村(大隊),城區設街道和居民區。江干區行政區劃多次調整變動,1956年和1969~1975年,分別轄7個街道和5個街道,區域面積最小,約8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江干區轄7街道和5鎮1鄉,街道、鄉鎮分轄72個行政村、164個居民區,區域面積221.58平方公里。 江干區城區地圖 2000年,江干區轄3個街道、6個鎮;2002年,江干區轄5個街道、5個鎮;2004年,江干區轄6個街道、4個鎮。 2001年,調整凱旋街道與采荷街道管轄界線,以慶春東路為界,將慶春東路以北原由采荷街道管轄的區域劃歸凱旋街道管轄,將慶春東路以南原由凱旋街道管轄的區域劃歸采荷街道管轄。 2001年,江干區轄3個街道、6個鎮,39個社區、15個居民區、64個行政村。 2002年,江干區轄5個街道、5個鎮,44個社區、15個居民區、59個行政村: 2003年底,江干區轄5個街道(凱旋街道、采荷街道、閘弄口街道、四季青街道、白楊街道)、5個鎮(筧橋鎮、彭埠鎮、丁橋鎮、九堡鎮、下沙鎮),69個社區、1個居民區、49個行政村。 2004年,撤銷下沙鎮建制,在原有區域范圍內建立下沙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駐中沙村。 2004年,江干區轄6個街道、4個鎮:凱旋街道、采荷街道、閘弄口街道、四季青街道、白楊街道、下沙街道、筧橋鎮、彭埠鎮、丁橋鎮、九堡鎮。 2014年12月,杭州市人民 *** 發文《關於江干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覆》,同意筧橋鎮、彭埠鎮、九堡鎮、丁橋鎮撤鎮設街,丁橋街道更名為棚攔遲丁蘭街道。

區劃詳情

截至2014年底,江干區轄10個街道辦事處。此外,下沙街道(下屬18個社區)、白楊街道(下屬16個社區)委託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管理。

地理環境

地質地貌

地勢南、北兩端高,中部和東部低。地區漢前(公元前 206年)尚是海塗地架,後經泥沙沖擊,於唐五代錢鏐築捍海塘以後,逐漸出現田疇,形成平原。 江干區屬錢塘江衡積平原,地勢平坦,地面自然標高為5.2-6.2米(黃海高程),地表以下5.14米范圍內為粉砂、粉細砂。地耐力為100-120kpa,可作為工業與民用建築的天然地基及淺部椿基持力層。大地構造簡單,地殼穩定性好,無危害性大的地震等地質災害發生。

水質

地下水位隨區內河道的水位而升降,水位標高為4米,無侵蝕性。錢塘江平均低潮位3.74米,平均 *** 位4.35米。

氣候

江干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6.27oC,平均相對濕度68%,年平均降雨1452.5毫米,年平均日照1899.9小時,年蒸發量1235.3毫米,年無霜期248天,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氣候溫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水充濟沛,無凍害等災害性氣候。

人口

2017年末,江干區常住人口77.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1萬人。公安部門登記戶籍人口44.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4萬人,其中男性22.0萬人,女性22.5萬人。按戶籍人口分的男女性別比為97.36 :100(男/女)。全年出生7515人,按戶籍人口計算的出生率17.35‰,死亡率10.02‰,人口自然增長率7.33‰。

經濟

綜述

2017年,江干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14.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0.7億元,增長60.2%,第二產業增加值125.9億元,下降1.4%,第三產業增加值487.7億元,增長6.8%。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1203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0.8%。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0.1 :21.8 :78.1調整為0.1 :20.5 :79.4。 江干區小區風景 2017年完成財政總收入159.5億元,增長11.7%,地方財政收入88.0億元,增長8.6%。財政總支出65.0億元,增長21.5 %,剔除省市補助支出7.6億元後凈支出為57.4億元,增長20.1%。 城鎮登記失業率1.7%,新增城鎮就業崗位43617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31892人,實現失業人員再就業15221人,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就業3802人,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再就業3528人。在就業年齡段內有就業能力(就業願望)的殘疾人就業率98.4%。

第一產業

2017年,江干區實現農業總產值0.9億元,增長17.0%,實現增加值0.7億元,增長59.7%。

第二產業

2017年,江干區實現工業增加值5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降3.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44.9億元,下降4.8%;新產品產值率為28.2%;實現利潤總額18.7億元,下降21.3%;實現利稅總額24.5億元,下降16.2%。 全區實現建築業增加值73.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0.4%。截止年底全區共有總承包和專業承包資格的建築企業106家,全年實現建築業總產值303.2億元,增長16.9%,完成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061.0萬平方米,增長6.3%,房屋竣工面積381.2萬平方米,下降2.9%。 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15.9億元,下降12.6%,其中:省市在我區實施的重大項目投資額5.5億元,下降10.4%;區本級實施項目投資額121.3億元,增長8.5%(其中:工業投資5.4億元,增長44.5%);房地產開發投資389.0億元,下降17.6%。 全年實現房地產業增加值84.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降19.4%。房地產企業實現房屋施工面積1411.6萬平方米,下降4.8%;完成竣工面積258.0萬平方米,下降3.3%;實現商品房銷售面積214.8萬平方米,下降35.3%;實現商品房銷售額615.4億元,下降15.5%。

第三產業

2017年,江干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5.3億元,增長10.1%,其中批發零售業實現零售額431.9億元,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43.4億元,分別增長10.0%和11.6%。從主要商品分類看,汽車類實現零售額114.8億元,增長4.2%;超市百貨類實現零售額93.7億元,增長11.9%;家電類實現零售額24.3億元,下降11.1%;金銀珠寶類實現零售額9.9億元,下降13.9%;石油製品類實現零售額16.3億元,增長34.2%。截止年底擁有47家專業市場,實現專業市場成交額420.0億元,其中:億元市場實現成交額404.7億元。 全年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實現商品銷售額2534.8億元,增長29.7%;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實現營業額18.6億元,增長10.7%。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共實現增加值74.6億元,增長12.7%,實現利潤45.4億元,增長1.6%。 全年引進區外實際到位資金290.8億元,增長2.8%,其中:市外實際到位資金252.4億元,增長25.0%;浙商回歸項目80個,到位資金110.0億元,增長24.0%;實際利用外資3.6億美元,增長3.7%。全區已投入使用樓宇97幢,全年創造稅收57.0億元,增長20.0%,其中實現經常性稅收37.2億元,增長18.1%。完成進出口總額206.8億元,其中:出口額141.7億元,增長10.7%。

社會事業

科技

截止2017年,江干區區級科學技術經費支出65568萬元,占區級財政總支出11.4%,其中:科技三項經費57537萬元,占本級財政支出10.0%。企事業單位立項市級以上科技項目43項,爭取市級以上競爭性分配資金1861萬元。全區專利申請量3119件,專利授權量1638件。擁有創新創業載體20家,面積18萬平方米,新增2家省級眾創空間、1家市級科技孵化器。 喜迎G20杭州毅行大會

教育

截止2017年,江干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幼稚園)118所,其中國小28所,初級中學9所,九年一貫制學校6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所,普通高中1所,職業高中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幼稚園71所。全區在校學生(幼兒)91595人,其中義務教育段中小學生57012人、高中生1986人、在園幼兒32597人,在編教職工4806人。全年實施學校建設項目40個,新開辦國小(幼稚園)10所,新增甲級幼稚園4所,新增省一級幼稚園4所。浙江省義務教育標准化學校比例達100%。公共教育支出占財政總支出比重(含省市補助)16.8%。

文體

截止2017年,江干區擁有各類民眾性藝術表演團體512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圖書館藏書14.3萬種,總計41.2萬冊。新(改)建成基層文體設施場所50處。全年向基層配送文化演出(戲)93場,舉辦各類文體活動3221場,放映公益電影1521場。全年共出動文化市場檢查1783人次,檢查文化、新聞出版、廣電、體育經營場所3013家次,查處違法案件40件,舉報查處率、結案均達100 %。

衛生

截止2017年,江干區擁有綜合醫院9個,專科醫院7個,區屬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衛生監督所各1個,婦幼保健院1個,門診部109個,診所167個,衛生站28個,醫務室2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8個,社區衛生服務站59個。擁有各類專業衛生技術人員8516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3159人,注冊護士3682人,分別增長16.0 %、 16.3%、12.6%,每千人執業(助理)醫師4.3人,下降16.8 %。

社會保障

截止2017年,江干區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達32.4萬人,凈增5萬人。當年納入社會化管理服務的企業退休人員10.3萬人。發放失業保險待遇7230.3萬元,涉及3.5萬人次。 截止2017年,江干區擁有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147家,其中當年新增5家,新增養老床位273張,每百人擁有養老床位數4.6張。擁有區級殘疾人康復機構10個,殘疾人護理補貼率100%。完善「四級救助圈」幫扶體系,當年發放各類社會救助金4786萬元。

交通概況

江干區是上海進入杭州、連線浙東、浙西交通網路的「Y」型支點,擁有鐵路、公路、水路、空運、捷運等各項便捷的交通。滬杭甬高速公路、杭金衢高速公路、杭昱高速公路和杭州繞城公路都匯集於江乾,錢江二橋、三橋、六橋橫亘錢江兩岸,橫向石大、德勝、環北-艮山快速路,縱向秋石、東湖快速路網貫穿全區。轄區內的捷運1號線於2012年11月24日正式運營、2號線東南段於2014年11月24日開通試運營、4號線首通段於2015年2月2日開通試運營,江干已率先成為杭州首個捷運成體系運行的轄區。浙江省最大的杭州汽車客運中心(九堡客運中心站)於2008年9月投入使用,也是華東地區最大的國家一級客運中心站、交通部確定的全國45個主樞紐場站之一。亞洲第一的集客運專線、城際鐵路、干線鐵路、捷運、客運、公交等一體化的新東站交通樞紐於2013年7月投入使用,實現「零距離換乘」和長三角1小時鐵路交通圈,和上海真正實現同城效應。中國著名的京杭大運河南端終點也在境內,與蕭山國際機場隔江相望。

旅遊景點

夏衍故居 建於清末民初,屬中式平房,位於杭州慶春門外嚴家弄。著名作家夏衍曾居住於此。後為陳列室,是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被命名為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故居原名八詠堂,為五開間七進深院落,為夏衍誕生至青少年時代的活動地,經擴建,佔地一千兩百平方米,建築面積為六百平方米,採用院落式和江南民居式樣。陳列室展示了夏衍一生從事電影活動的生平事跡,以及夏衍生前用過眼鏡、衣物,還有名家字畫等。 筧橋中央航校舊址 位於江干區筧橋鎮東北部橫塘村。筧橋航校為中央航空學校,被譽為「中國空軍的搖籃」。筧橋機場是抗日戰爭初期空戰的主戰場,後人將這次筧橋空戰拍成了電視劇《筧橋英烈傳》。

風土人情

大頭天話

「話大頭天話」是流行於彭埠民間的口頭行為,與一些地方的擺龍門陣、侃大山頗為相似。這種獨特的地方口語,也影響了一些作品中,如《包身工》中的「蘆柴棒」一詞,正是彭埠地方口語的顯現。

打蓮響

打蓮響,是流傳於九堡一帶的民間表演藝術。打蓮湘由一人手拍竹板為唱,三四人手搖蓮湘和之。蓮湘系由一根約長三尺、比拇指粗的竹竿,兩端鏤成三個圓孔,每一孔中各串數個銅錢,塗以彩漆,兩端飾花穗綵綢,亦稱「竹簽」、「花棍」。舞時可由數人、數十人乃至上百人參加。表演時,男女青年各持蓮湘做各種舞蹈動作,以蓮湘敲擊肩、臂、胸、腳等部位,亦可男女雙人對打,形成舞、打、跳、躍的連續動作。行進時,可打出前進、停留、蹲下等多種步伐。

催生禮

催生禮,產婦達月,產期將屆,外婆家要行「催生禮」。催生禮物則根據歷代習俗和外婆家經濟情況,有豐有儉。清末民初,富庶之家,以銀盆或彩盆,盛麥桿一束,以錦或紙蓋之,上簇花朵、通草、貼套,取三男二女之意。並以彩畫鴨蛋一百二十枚、棗子、栗子及孩兒綉蓬綵衣,送至婿家。一般人家都送喜蛋、桂圓及嬰兒襁褓,並攜笙一具,吹之而進,以表催生之意。另外再用紅漆筷十雙,或竹筷染紅,一並送往,取快生快養之意。大都送火腿、雞、雞蛋、桂圓、面條、紅糖等產婦吃的滋補品,和嬰兒穿的衣衫、童毯等。

江干區標志

Logo,取名為「躍動的現代潮」,清晰地表現了江干作為杭州新中心,躍動著的經濟、社會、治理、文化、生態等現代化浪潮將匯聚於此,引領著「錢塘江時代」的到來。 Logo,由漢字「江干」演化組合而成,江、干二字彷彿融為一體,自然貼切。 Logo,由三條優美而又律動的曲線組成,分別從錢塘江、京杭大運河和交通樞紐中的輕軌、高鐵、磁懸浮等元素中吸取設計靈感,表現出江干獨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朝氣蓬勃的城市面貌。 整個Logo簡潔、時尚,又不失穩重,寓意著全區人民團結一致,發揚「敢於負責、甘於奉獻、干字當頭、敢為人先」的江乾精神,共同建設「國內領先的現代化中心區」,更預示著一個潮湧大江闊、現代化、國際化的新江干燦爛輝煌的未來!

Ⅳ 杭州下沙屬於杭州哪個

杭州下沙屬於杭州城區東部。

杭州下沙街道位於杭州城區東部,東為白楊街道,南臨錢塘江,西與九堡街道相連,北與餘杭區接壤。現由杭州錢塘新區管轄。距杭州市中心15公里。

杭州錢塘新區規劃控制總面積531.7平方公里,空間范圍包括杭州大江東產業集聚區和現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託管管理范圍包括江干區的下沙、白楊2個街道。

蕭山區的河庄、義蓬、新灣、臨江、前進5個街道,以及杭州大江東產業集聚區規劃控制范圍內的其他區域(不含黨灣鎮所轄接壤區域的行政村)。

(4)杭州蕭山東北片屬於哪裡擴展閱讀

周邊:

城市建設成熟的標志之一就是商業體的建立。位於杭州城東下沙板塊的金沙天街,擁有 122萬方的超大復合商業體,集精品購物、休閑娛樂、國際快時尚、親子童教、餐飲於一體,擁有雄踞金沙湖CBD核心。

龍湖·杭州金沙天街毗鄰下沙市民中心,輻射整個杭州東部70萬常住人群、20萬高校師生、近10萬世界500強高收入者。同時,與地鐵1號線金沙湖站無縫銜接,配合德勝快速路、之江快速路、艮山東路等便捷的主幹道,交通條件極為優越。

地鐵通車之前,下沙到市區只能靠B1,讓人感覺下沙與杭州有著很大的間隙。繁華的杭州永遠不會記得冷清的下沙。但地鐵通車之後,下沙開始了飛速的變化。高樓林立,入夜之後,又是一片霓虹。

Ⅳ 九堡屬於杭州哪個區

九堡街道隸屬於江干區。九堡街道是杭州最古老的城區之一,屬於江干區,位於杭州市城市東大門,北依杭州筧橋機場,南瀕錢塘江,東臨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西接彭埠街道,下轄14個社區。

九堡街道隸屬於江干區。九堡街道是杭州最古老的城區之一,隸屬於江干區,位於杭州市城市東大門,北依杭州筧橋機場,南瀕錢塘江,東臨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西接彭埠街道,下轄14個社區。

九堡 民俗風情

打蓮響是一項流傳於九堡一帶的民間表演藝術。相傳解放前,位於錢塘江畔的九堡鎮是一片荒灘地,農田經常為洪水所淹,遷居此地的人們多以乞討為生。在乞討生涯中,有人用竹棒在兩頭打孔串起銅錢,每到一戶人家門前就邊跳邊用竹棒擊打自身的肩、肘、臂等部位,邊吟唱自編的順口溜,取名打蓮響。以後效仿的人多起來,在九堡民間流傳開來。解放後,錢塘江得到治理,人民安居樂業。打蓮響則演化成了當地的一項表演藝術,每遇重大喜慶活動,人們便以打蓮響來加以慶賀。解放前,九堡沿江一帶的人們多以捕魚為生,時有大風惡浪吞噬船隻、漁民,人稱江神發怒。為求安全,漁民每出江,便在自家船頭插上香火,奉上豬頭、蔬菜、豆腐乾等食物,頂禮膜拜,祈求菩薩保佑出江順風滿載而歸,名為請船頭菩薩。

Ⅵ 杭州市中心是哪個區

杭州的上城區、下城區都是市中心。杭州的市區有十個,分別是上城區、下城區、西湖區、拱墅區、江干區、濱江區、蕭山區、餘杭區、富陽區、臨安區。有兩個縣:桐廬縣、淳安縣,還有建德市是縣級市也屬於杭州市。

拓展資料:

杭州,簡稱「杭」,浙江省省會,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副省級市,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環杭州灣大灣區城市、長三角寧杭生態經濟帶節點城市、 中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之一。

杭州千島湖,因湖中擁有數量眾多的大小島嶼而得名,島嶼四周樹木茂盛,俯瞰全部島嶼,就像一處天然迷宮。千島湖,一年四季都可以來旅遊。春天可欣賞到島嶼上燦爛的山花,飄香四溢,引人陶醉;夏天則欣賞到綠樹垂蔭,水鳥起飛的畫面;秋天則可欣賞大片火紅的楓葉,讓人想起「霜葉紅於二月花」的詩境;冬天則可欣賞到白雪紛飛,樹木裹銀裝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