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杭州話1到10諧音怎麼說
葉、兒、曬、絲、吾、落、切、白、據、瑟
杭州話原則上指吳語太湖片杭州小片方言,杭州話使用的范圍不大,主要分布在杭州老城區及附近,具有吳語的一般特徵,完整地保留中古全濁聲母和入聲,保留較多古漢語用字用語。
杭州話的分布區域大致東至貼沙河 ,南到錢塘江邊,西自五雲山、梅家塢至古盪附近,北至拱宸橋以北。此外,於潛、分水兩縣城內以及浙贛鐵路沿線工人(主要是上饒鐵路新村),浙江省內的勞改農場也通行杭州話。杭州是浙江省最大的城市,杭州話卻是浙江吳語中最小的方言點之一,以杭州話為母語的人口在120萬~150萬之間。杭州老城屬吳語太湖片杭州小片,老城外的區縣吳語方言另參見當地方言詞條。
『貳』 杭州話求教,關於稱呼方面的
其實就是「姨娘」,北方人是叫做姨媽的那個親戚。
杭州話的口音把「姨娘」說起來象是「妮娘」。
如果要文字表達,不要寫「妮娘」,還是正正規規寫成「姨娘」
發標準的「姨娘」沒有人會認為你說錯了,教育程度高一些、口齒清楚的杭州人也是說「姨娘」的。
還有常遇到的,比如杭州人把「肥皂」說成「皮皂」、「角落」叫做「郭落」。。。。。。
『叄』 浙江都有什麼方言
浙江大部分地區的方言屬於吳語,其中嘉興、湖州、杭州(不含淳安建德)、紹興、寧波、舟山等地區屬於太湖片吳語,台州地區基本屬台州片吳語,溫州地區的吳語基本上屬於甌江片吳語,麗水衢州地區屬於處衢片吳語,金華地區屬於婺州片吳語。
吳語跟普通話在語音、詞彙、語法上都存在較大差異,音韻上最典型的差別是吳語塞音三分,而普通話塞音二分。比如:凍、痛、洞三個字的聲母在吳語中各不相同,分別為全清、次清和全濁。而普通話的全濁聲母已經清化,所以洞和凍同音。
吳語跟官話(Mandarin)無法直接通話,在國際標准化組織的語言標准「ISO639-3體系」中擁有獨立的語言代碼:ISO639-3 wuu 。吳語使用人口約8000萬,是按母語人口排名的世界第十大語言,中國第二大語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非官方語言。
傳統上吳語以蘇州話為代表,但上海話在20世紀初期迅速崛起,取代了蘇州話成為吳語的代表方言。
韓邦慶所著的《海上花列傳》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吳語小說,被胡適譽為「吳語文學的第一部傑作」。
如果要深入了解吳語,可以閱讀《現代吳語研究》(趙元任著)和《當代吳語研究》(錢乃榮著)等相關學術著作。
『肆』 簡單 杭州方言
簡單的杭州方言:
謝謝——下下
你好——呢耗
明天見——們早喂
沒有事——牛油試題
肚子餓了——杜比額賊
有小偷——有是zd骨頭
扯來扯去——搞起捏三
誰說的(真的?)——後我
起床了——拉起
好了沒——好膩
幾點了——幾點賊
再見——哉喂
謝謝——霞霞
你好——摁郝
(4)淋雨在浙江杭州方言怎麼說擴展閱讀:
方言的文化價值:
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因為方言作為地方文化的一種,是民族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文化越多的包容性越能顯示出其魅力。在必要時寫進課本,通過教學的方式來進行方言的學習和傳播,也未嘗不可。
民俗專家牛國棟先生則認為,推廣普通話可能會對地方方言造成一定的影響,但語言的形成和延續是幾百上千年的過程,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間改變。
作為植根於民間的文化形態和文化載體,方言有著深厚的民間文化的土壤。
牛國棟說,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來看,濟南方言的傳承還是比較樂觀的,很多老濟南人還在使用,特別是一些家庭內部成員之間,使用最多的還是濟南方言。
從這個層面上來看,濟南方言還完全沒有必要上升到非保護不可的地步。
『伍』 蕭山話一些日常用語怎麼說
謝謝——下下;你好——呢;明天見——們早喂;沒有事——牛油試題 ;
肚子餓了——杜比額賊 ;有小偷——有是骨頭;扯來扯去——搞起捏三;
誰說的(真的?)——後我;起床了——拉起好了沒——好膩幾點了——幾點賊。
蕭山方言:
蕭山話,是一種吳語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臨紹小片。
蕭山話是千百年來蕭山人積累的寶貴語言財富,具有蕭山特色。
蕭山話承載著蕭山文化——屬吳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