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五年級上學期介紹英雄人物的故事
鄭和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系。每次都有蘇洲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八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時,在船上因病過逝。民間故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寶太監下西洋。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 彭亨、真臘、古里、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
鄭和在公元1414年(永樂十二年)由非洲帶來的長頸鹿。沈度《瑞應麒麟頌》的附圖,由明宮廷畫師所繪。
下『西洋』的定義:明朝初期以婆羅(Borneo)/汶萊為界,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故過去所稱南海、西南海之處,明朝稱為東洋、西洋,且暹羅灣之海,稱為漲海。
第一次下西洋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從南京龍江港啟航,經太倉出海,永樂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國。
第一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發,到達汶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錫蘭山迎請佛牙,隨船帶回,永樂七年夏(1409年)回國。
第二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
永樂七年九月(1409年10月)從太倉劉家港啟航,姚廣孝、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到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回國途中訪錫蘭山,永樂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國。
第四次下西洋
永樂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發,隨行有通譯馬歡,繞過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東非麻林迪,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國。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
第四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
永樂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發,隨行有蒲壽庚的後代蒲日和,途經泉州,到占城、爪哇,最遠到達東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國家,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國。
第六次下西洋
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發,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載「於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恬浪靜」,中道返回,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國。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以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
第七次下西洋
寶船從龍江關出水
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返航後,鄭和因勞累過度於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隊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
第七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550人。
發展海外貿易:鄭和下西洋發展的海外貿易包括朝貢貿易,官方貿易和民間貿易。
航海技術和裝備-寶船: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63艘,最大的長44丈4尺,寬18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摺合現今長度為151.18米,寬61.6米。船有四層,船上9桅可掛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百人才能啟航,一艘船可容納有千人。《明史•兵志》又記:「寶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闊,可容千人」
肯定派:認為明史基本上正確,因為南京靜海寺鄭和殘碑所記「兩千料海船」,不是「寶船」,而是較小的「戰座船」。
對南京鄭和造船廠的考古,發掘出一根約15米長的舵,和明史所述寶船大小相符。
南京鄭和造船廠的船塢寬可容20丈。
伊本•白圖泰(ibn Battuta)(1304-1377)游記中早已紀錄中國巨大的12張帆可載千人的海船。白圖泰的紀錄可作為12帆載千人的寶船的旁證。
質疑派:認為木材強度有限,過大的船體無法保證水密性,難以做長時間的航行。
根據南京靜海寺鄭和所立殘碑記載,鄭和首次出海寶船為「兩千料」,根據他們推論,摺合長約為長十五到二十丈,寬六到八丈左右。載重量約為五千噸。
至今未有人復制能夠實際航行的44丈「寶船」。目前復制中的寶船多採用質疑派的說法。
即便採用質疑派的說法,鄭和寶船仍是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巨型船舶。
航海技術:根據《鄭和航海圖》,鄭和使用海道針經(24/48 方位指南針導航)結合過洋牽星術(天文導航),在當時是最先進的航海導航技術。
鄭和下西洋的意義: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蠟、古里、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這些記載都代表了中國的航海探險的高峰,比西方探險家達伽馬哥倫布等人早80幾年。當時明朝在航海技術,船隊規模、航程之遠、持續時間、涉及領域等均領先於同一時期的西方。
在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還有有許多超出於航海之外的解讀。「鄭和時代的中國,則是真正承擔了一個文明大國的責任:強大卻不稱霸,播仁愛於友邦,宣昭頒賞,厚往薄來。
鄭和檔案被毀之謎:據《殊域周咨錄》記載,鄭和下西洋的檔案《鄭和出使水程》原存兵部。明憲宗成化年間,皇上下詔命兵部查三保舊檔案,兵部尚書項忠派官員查了三天都查不到,已被車駕朗中劉大夏事先藏起來。項忠追問官員,庫中檔案,怎麼能夠失去?當時在場的劉大夏說「三保下西洋,費錢幾十萬,軍民死者萬計,就算取得珍寶有什麼益處?舊檔案雖在,也當銷毀,怎麼還來追問?」。
《鄭和出使水程》應當包括大量原始資料,如皇帝敕書、鄭和船隊的編制、名單、航海日誌,帳目等。大批鄭和檔案究竟有沒有被劉大夏銷毀,至今仍然是個謎。大批鄭和檔案失蹤,給鄭和研究帶來很大的困難和限制。
鄭和發現美洲論:在2002年出版的暢銷書《1421年:中國發現世界》中,前英國皇家海軍潛水艇指揮官加文•孟席斯提出鄭和船隊的分隊曾經實現環球航行,並早在西方大航海時代之前便已發現美洲和大洋洲的論點。
2006年1月16日,北京和倫敦的格林威治國家海事博物館同時展出一張1763年繪制的附註有永樂16年(1418年)的中國航海地圖。該中國航海地圖有詳細的航海區域,以及繪畫美洲、歐洲、非洲的的輪廓。除此以外,該圖更附有對美洲土著(膚色黑紅、頭和腰戴羽毛),以及澳洲土著(膚色黝黑、赤身、腰部戴有骨製品)的描術。唯一缺憾是該航海地圖中沒有不列顛島的記載。根據該地圖的收藏家中國律師劉剛稱,他是在2001年以500美元從一個上海商人處購得該地圖,並且因為讀過上文提到的《1421年:中國發現世界》而得知該航海地圖的歷史重要性及意義。
戚繼光抗倭
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1年),福建倭患日趨嚴重,戚繼光奉命率精兵6000入閩抗倭。至寧德,乘退潮率將士攜稻草蓋淤泥,涉海進攻橫嶼島(今寧德東部漳灣鎮三公里的橫嶼村)倭巢,斬倭2600餘,搗毀了盤踞於此多年多的倭寇老巢。倭寇在距寧德5公里的橫嶼,憑險固守,官軍與倭寇相持一年多。
戚繼光(1528~1588),明朝名將,民族英雄,軍事家。字元敬,號南塘, 晚號孟諸。祖籍河南衛輝,後遷定遠(今屬安徽),再遷山東登州(今蓬萊)。嘉靖七年閏十月初一(1528年11月12日)生於魯橋(今山東濟寧東南)。出身將門,自幼喜讀兵書,勤奮習武,立志效國。17歲襲父職任登州衛指揮僉事。二十五年,分管屯田。二十七年起,連續五年率衛所士卒戍守薊門(今北京昌平西北),春去秋歸。二十八年十月,中武舉。二十九年,赴京師(今北京)會試,時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領俺答率軍威逼都城,上陳守御方略,臨時任總旗牌,督防京城九門。三十二年,實授都指揮僉事,領山東登州、文登、即墨三營24衛所兵馬,操練水軍,整頓軍備,抗擊入侵山東沿海的倭寇。他賦詩言志:「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止止堂集》)。三十四年七月,調任浙江都指揮使司僉書,司理屯田。次年,以足智干練升都司參將,鎮守寧波、紹興、台州三府。在龍山(今屬寧波)、縉雲、桐嶺與倭寇三戰三捷。乘勝追擊逃倭遇伏,沉著應戰,果斷指揮,迫倭寇遁逃入海。實戰中,察知明軍作戰能力較低,難以抗倭,多次上書請求訓練新軍。三十七年,在岑港(今屬舟山)作戰失利,免職,抗倭自效。次年三月,在浙江按察使司副使譚綸節制下,領兵救援台州。五月,殲滅入侵桃渚(今臨海東)倭寇。九月,往義烏招募農民、礦工4000名(一說3000名),按年齡和身材配發兵器,編組訓練。三十九年,針對明軍兵器裝備種類繁多、沿海地形多沮澤、倭寇小股分散的特點,創立攻防兼宜的「鴛鴦陣」,以12人為1隊,長短兵器迭用,刺衛兼顧,因敵因地變換陣形,屢敗倭寇。利用作戰訓練間隙,撰成《紀效新書》,闡述選兵、編伍、操練、出征等理論和方法,並以此訓練戚家軍,使戚家軍聞名於世。改任台州、金華、嚴州(今建德東)三府參將,整頓衛所武備,督造戰船,嚴守海防。四十年,倭寇萬余、船數百艘蜂擁浙東象山、寧海、桃渚諸地,戚繼光確立「大創盡殲」的滅倭戰策,集中水陸軍先至寧海,而後依次剿除,九戰皆捷,擒斬倭寇1400餘,焚死、溺死倭寇4000餘,史稱「台州大捷」,浙江倭患基本解除。升都指揮使。又募義烏兵3000,參加鎮壓進入江西的閩粵起義流民。四十一年,福建倭患日趨嚴重,戚繼光奉命率精兵6000入閩抗倭。至寧德,乘退潮率將士攜稻草蓋淤泥,涉海進攻橫嶼島(今寧德東)倭巢,斬倭2600餘。轉兵福清,深夜攻佔牛田(今福清東南),被倭寇稱為「戚虎」。乘勝進至興化府城莆田,偃旗息鼓,出敵不意,奪占林墩(莆田南),先後搗毀福建三大倭巢。班師浙江,升都督僉事,任副總兵,守衛閩、浙海防。四十二年,新倭日增,圍興化,據平海衛(莆田東南)為巢。戚繼光第三次赴義烏募兵萬人,奉命率中路軍與右路福建總兵俞大猷和左路廣東總兵劉顯協力作戰,攻克平海衛,斬倭2200餘,繳獲器械3900餘件,救出被掠男女3000餘。不久,升福建總兵,鎮守福建及浙江溫州、金華兩府,督理水陸軍務。同年冬,倭寇萬余圍仙游(今屬福建),戚繼光領兵僅6000,遂行緩兵計,等待援兵,各個擊破,解仙游之圍。次年,乘勝追至同安縣王倉坪、漳浦縣蔡坡嶺,殲逃倭數千。四十四年,率水陸軍至梅嶺(在今詔安境),圍剿勾結倭寇的海盜首領吳平,迫其逃至南澳島(今閩粵交界海域)。旋與廣東總兵俞大猷合攻南澳島,俘斬吳平部 1200餘人,焚死、溺死逾5000人,毀船近百隻,吳平遁逃(一說投海死)。奉命兼管廣東潮州(今潮安)、惠州及駐江西的伸威營軍務,擔負保衛自浙江溫州至廣東惠州數千里的海防重任。與譚綸、俞大猷等抗倭名將浴血奮戰十餘年,基本盪平東南沿海倭患。隆慶元年(1567)十二月,戚繼光奉調京師訓練士馬。次年,以都督同知任神機營副將。建策用三年時間訓練10萬車步騎精銳邊軍,用戰車拒敵、步兵應敵、騎兵逐敵之法,加強北邊防衛。受命總理薊州鎮(治三屯營,今河北遷西縣西北)、昌平、保定練兵事務,節制三鎮總兵以下將士。後改任總兵。考察邊關形勝和敵我軍情,將轄區數千里防線分為12路,設東西協守,分統諸路。同年冬,率兵至青山口(今河北遷西東北),擊敗蒙古朵顏部董狐狸、長昂。三年,升右都督兼督薊州、永平、山海關軍務。次年,請設武學。於帥府止止堂向所部將校講授韜略、將藝和治軍練兵之道。五年前後,寫成《練兵實紀》,主張練兵之要在先練將,強調將官必須進行德、才、識、藝修養,倡辦武庠(軍校),從實踐中鍛煉、造就精通韜略的良將。六年,建輜重營三座,又創車戰營六座,造戰車1109輛,分置密雲、建昌(今遷安東北)、遵化等地。同年冬,集車步騎軍約10萬人於長城邊進行實兵對抗演習七天,又校閱多日,為古代練兵史上之壯舉。萬曆元年(1573)至三年,建御敵台1337座,多次率兵出塞擊敗擾邊的董狐狸,迫其叩關請罪。以守邊功,進左都督。七年,率兵出山海關,援助遼東總兵李成梁大敗蒙古插漢部首領土蠻(圖們札薩克圖汗),錄功加少保。次年,創制自犯鋼輪火,埋於沿邊御敵台下,以殺傷敵軍人馬。在鎮16年,加強邊備,薊門安然。十一年,受排擠,調鎮廣東。十三年,遭誣陷罷歸登州。十五年十二月初八(1588年1月5日)病卒,終年61歲。有《止止堂集》留世。戚繼光戎馬一生,抗倭戰功卓著。注重練兵,尤善育將,嚴明軍紀,賞罰分明。抗倭作戰中,創立攻守兼備的鴛鴦陣,靈活巧妙地打擊倭寇。鎮守薊州,修城築堡,分路設防,有力地抵禦蒙古騎兵。所撰《紀效新書》、《練兵實紀》為明代著名兵書,受到兵家重視。
岳飛的故事
1103年,岳飛生於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一個農家,出生之時有大鳥飛鳴掠過屋頂,故取名飛、字鵬舉。少時家貧,日間耕田割草,晚上以柴照明念書習字,尤喜讀兵書。岳飛體魄強健、寡言淳厚、剛直義氣且勇力過人,十幾歲已能拉300斤硬弓、960斤腰弩,能左右開弓射箭,槍法「一縣無敵」。
岳飛20歲入伍,投奔真定(今河北正定)安撫使,但不久因父喪回鄉,兩年後,再投河東路平定軍。1126年,金軍攻汴京,朝廷風雨飄搖,欽宗弟趙構以「天下兵馬大元帥」名義招募義勇民兵,岳飛投其帳下,因率百騎斬殺金軍幾千有功,被升為秉義郎。
不久,趙構改派岳飛至老將宗澤麾下,赴澶州援救汴京,自己卻視望不前,待金軍1127年4月攻入汴京將徽、欽二宗及後妃、大臣等三千人和無數財寶擄走北歸後遂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為宋高宗。高宗任命宗澤為開封知府兼東京留守,聽信寵臣黃潛善等勸說,反「戰」而主和。岳飛上書怒斥議和力主回擊,反被以「越職」罪免去職務。
三個月後,岳飛投奔河北路招撫使張所,頗受賞識,曾在王彥統轄下抗金,渡河收復新鄉。因與王彥不和,轉戰汴京,再次投奔宗澤,在黃河以南連續戰勝金軍。次年,曾24次上書高宗請求還都的老將宗澤憂憤成疾,臨終三呼「渡河!」而亡,岳飛隨接替東京留守的杜充南下,退往建康(今江蘇南京市)。1129年冬,金軍由兀術(即宗弼,金太祖阿骨打第4子)統率大舉南侵,渡江攻入建康。高宗輾轉逃往海上,僅率臣八九人,乘樓船飄泊於溫州、台州一帶。
岳飛奉命收復建康,先率部在城南牛頭山埋伏,深夜派百名黑衣戰士混入敵營,使金軍於夢中,互相殘殺,又伺機捕捉敵人哨兵,獲知敵北撤路線,火速趕往靜安鎮,橫刀躍馬沖入敵軍,往來翻飛擊斃敵軍無數,乘勝進駐建康後,升任通(今江蘇南通)、泰(今江蘇泰州)鎮撫使。岳飛由此嶄露頭角。
1130年,金扶植漢奸劉豫割據河南、淮北建立偽齊政權,使其牽制南宋以緩和宋對金的直接威脅。放回降臣原宋御史中丞秦檜,讓他勸誘高宗稱臣行南北分治。同時由兀術率主力征服川、陝,以斷南宋兵糧之援。
南宋相應在江淮之間有防,派岳飛防守江州(今江西九江)至江陵(今湖北江陵)一線,岳飛先平定叛軍、游寇及農民起義,收編精兵,以後三次主動出擊大獲全勝。
第一次在1134年,岳飛率軍從江州出征,收復偽齊佔領的襄陽等六州之地。在隨州(今湖北隨縣)岳飛的16歲長子岳雲,手握各重80斤的鐵錘力奪頭功。在襄陽,岳飛慧眼識破敵人以騎兵布防江岸,以步兵擺陣闊野的破綻,令部將以手持長槍的步兵攻敵騎兵,使其陣腳大亂,互相爭擠奪路,落入江中。又以騎兵將敵步兵殺得丟盔卸甲,擊潰偽齊主力。僅三個月即順利收復六州,保住了長江中游,打通了通往川陝之路,扭轉了南宋的被動局面,增強了軍民抗敵的勇氣和信心。32歲的岳飛被破例提升為清遠節度使,又進封武昌郡開國侯,享受劉光世、韓世忠、張俊同等的宋朝最高殊榮。
由於高宗嚴令不得越界追敵擴大事態,岳飛只得率軍回鄂州(今湖北武昌)駐防,期盼著「何日請纓提勁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年底,金、齊聯軍進逼廬州(今安徽合肥),高宗「御札」岳飛東下解圍。牛皋等13騎先遣,略展「岳」字旗,已使敵軍心動搖,待援軍趕到又追殺敵軍30餘里,以至百里外的兀術大營也聞風北逃。
1135年夏,岳飛率軍鎮壓洞庭湖地區楊么起義,被朝廷封為開國公。岳家軍由於收編起義軍人數猛增。次年,岳家軍第二次北上出擊,收復洛陽西南險要之地,奪取燒毀偽齊糧秣,逼近黃河。因朝廷不供軍糧,功敗垂成。雖升職太尉,壯志難酬,填《滿江紅 》抒懷: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
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1137年,金下令取消節節敗退的偽齊,以歸還河南、陝西為條件誘使南宋議和稱臣納貢。1139年元旦,秦檜代高宗向金使跪拜稱臣、接受金朝皇帝詔書,達成和議。岳飛堅決反對,上表稱「和好不可恃」,並四次奏辭因和議而賞封給他的官銜,遭秦檜忌恨。
果然,金軍於1140年5月撕毀和約,四路伐宋。高宗大驚失色,不得不下令各軍分別抵抗。岳飛第三次出擊,令所部一支分路進攻河南,一支重返河北,自己率主力從正面向汴京推進。40多天,先後收復陳州(今河南淮陽)等重鎮,從三面形成對汴京的包圍圈。7月初,岳飛以少數輕騎駐守郾城,每天派小股人馬向金軍挑戰。兀術由小路進軍至城北20里處與岳家軍相遇。
岳飛命岳雲先闖敵陣,苦戰幾十回合,獲勝。兀術遂以有「常勝軍」之稱的「鐵塔兵」、「拐子馬」襲來。「鐵塔兵」是金兀術侍衛親軍,由三千餘頭戴雙層鐵盔、身披重甲的騎兵組成,每推進一段,後面便置障礙,只能前進不能後退。正面沖鋒時,猶如一道鐵牆。左右兩翼配備輕騎兵一萬五千,常在戰斗最激烈時突然出擊,稱「拐子馬」。待敵軍臨近,岳飛指揮經過專門訓練的步兵手持「麻扎刀」和大斧專砍馬腿,使敵馬翻人仰不得前進。從午後直戰至天黑,金軍大敗。
接著,在郾城附近連戰連捷。在穎昌(今河南許昌)再殺退兀術的十萬步兵和三萬騎兵。金軍全線崩潰,副帥斃命,兀術敗逃。岳飛上書高宗:此乃「陛下中興之機,金賊必亡之日」。並親率岳家軍追抵朱仙鎮,距汴京僅45里,與義軍配合將兀術圍困在汴京,派猛將率500精騎與十萬金軍對陣。
兀術哀嘆:「自我起兵北方以來,沒有象今天這樣失敗過。」岳飛決心乘勝渡河收復河北,激勵部將:「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然而,高宗懾於岳飛震主之威,聽信秦檜奏言,「令岳飛暫且班師」,下令各路大軍一律撤回原駐地。岳飛銳意北伐,上奏道:「豪傑向風,士卒用命,時不再來,機難輕失。」高宗借口「孤軍不可久留」,一天催發12道金牌(即一尺長朱漆金字木牌),日行四五百里。岳飛涕淚交流,痛心疾首,大放悲聲:「十年之功,廢於一旦!」被迫撤軍。
此後,兀術提出「必殺飛,始可和」的條件。高宗於1141年一舉剝奪韓世忠、張俊、岳飛的兵權,解散其軍隊。詔岳飛赴臨安(今浙江杭州)任樞密使。不久秦檜又唆使右諫議大夫萬俟以居功頹惰彈劾岳飛,使罷官出朝。再誣陷岳飛與岳雲及部將張憲謀反,將岳飛逮捕入獄,由高宗親自審理此案。審訊中御史中丞何鑄被岳飛背上由老母親手刺上的「精忠報國」四個大字深深感動,轉而為岳飛鳴冤,朝廷改由萬俟接任審理。同年底,宋金議和,規定;宋金以東起淮水,西至大散關(今陝西寶雞西南)為界;南宋每年向金納貢銀絹各25萬匹兩;南宋稱臣,且「世世子孫謹守臣節」。
1142年1月,岳飛被以「莫須有」(即或許有)罪賜死,岳飛手書:「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後,將毒酒一飲而盡,時年39歲。
岳飛死後,全家被抄,五子中除岳霖被人收養,余皆或充軍嶺南,或逃往湖廣。甚至下屬也被株連罷免或處死。直至高宗退位,孝宗為鼓士氣,平民憤。才追復岳飛官職,將其遺骸依禮遷葬於西湖棲霞嶺下。寧宗時,追封岳飛為「鄂王」;立岳廟。
岳飛一生儉朴,不置田產,不積私財,不為後代鑽營利祿。用兵,一反出征前先授大將陣圖,由皇帝遙控的成制,岳飛認為按圖布陣是用兵的常法,但用好的關鍵則是將領審時度勢以變制。岳飛治軍嚴謹,紀律嚴明。人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撼山易,撼岳家軍難」。打仗時他身先士卒,與土兵共甘苦,從不居功自傲,贏得了歷代人民崇敬和同情。關於岳飛的傳說不僅很多,而且流傳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在一些地方人們將油條稱為「油炸燴(音同檜)兒」。人們在杭州岳飛墓前鑄造了秦檜夫婦等四個鐵人,造象為雙手反剪面,向岳墳跪著,墓闕上懸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不知夠不夠啊????????望你滿意!~—~
② 杭州案,既然是分屍,那為什麼沒有人聽到聲音
從許某淡定的接受采訪,報案稱妻子失蹤後,就證明許某做了充足的准備,還故作懸疑的花十萬懸賞大家提供線索,都說明許某是有預謀的。至於為什麼分屍沒有聲音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用了化學物品
一些強硫酸會對人造成傷害,許某肯定用了類似這樣的物品,這樣就避免了一些尖銳的物品發出來的聲音,例如錘子,或者斧子類的。直接用這些化學物品將屍體腐蝕掉。
2,都知道是通過下水道將屍體沖走的
鄰居說平時沖馬桶都聽的到,想必許某肯定在廁所馬桶里也做了功課了,這個就得他自己來說了,你說殺一個人連警犬在家裡都沒聞到血腥味,可想而知,許某對於殺人讓別人都無法知道做足了准備。
還有就是之前大家都被許先生帶進圈裡去了,說人憑空失蹤,讓人都認為這個是一個失蹤案,況且就算鄰居聽到樓上有沖廁所的聲音也認為是正常現象,並且半夜裡沖廁所,好多人都睡得比較死,誰會被沖廁所的聲音所吵醒,那房子質量也太差了吧!
總之就算許某作案手法太高明了,現在也不用糾結這么多了,兇手已經抓到,就看最後的判決了。讓逝者安息
其實這也是很多人疑惑的,既然從化糞池找到了人體組織,並且DNA也鑒定出了就是來女士,那麼被人殺害然後碎屍案也算是坐實了,然而從警方目前披露的情況來看,此案最大的犯罪嫌疑人許某作案手法也太殘忍太高級了。
從網上曝光披露的情況看,來女士先很可能被用其他衣物悶著窒息而亡,然後再被碎屍處理。窒息而亡可以推定合理,如果雙方發生肢體沖突打鬥的話,即使半夜三更的哭喊聲鄰居多多少少應該能聽到,不可能一點聲音都沒有,況且家裡還有一個小女兒,參考我們平常鄰居家吵架上下左右的鄰居大都能聽到吵鬧的聲音的,所以被悶殺窒息而死是可能的。
關於第二個碎屍就有一些疑問的地方了,如果在家裡碎石起碼要有作案工具的,人體說少也有100多斤,如果光靠菜刀什麼絞肉機要碎石是很有難度的,參考菜場肉販的操作,要把一個人肢解掉,要使的力氣需要很大,需要很多的力氣才能把某些肢體劈開劈斷,而肢解最好的工具其實是電動的,比如電鋸,電鋸方便攜帶而且操作簡單,對於大塊的骨頭肌肉也不需要很大力氣就可以切碎切爛,所以我個人認為碎屍電鋸是最佳作案工具,可能性也是最大的。電鋸作案不管白天還是晚上,就算半夜三更,也應該會發出聲音,鄰居沒聽到也不合常理。
第三點碎屍之後,就算大部門被沖入馬桶的下水道,進入化糞池,但我認為大塊的骨頭比如頭顱和四肢這些是很難沖下去的,參照以前破的碎屍案,這些部位最後都是被丟棄在別處,而不是沖入化糞池,比如頭骨是很難切碎的,完全切碎需要很大的耐心和很長的時間,對犯罪嫌疑人的心理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很多犯罪都是想的速戰速決,不可能把時間拖得很長。來女士的屍體除了在化糞池有一部分,其他部分被丟棄的可能性較大,這還需要後續的尋找和排查犯罪嫌疑人的活動軌跡,希望警方的審訊可以找出更多的細節和線索。
最後一點讓人疑惑的是,如果來女士是在家裡被殺害和碎屍的,就算家裡那天使用了兩噸的水,許某把現場打掃的乾乾凈凈,但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不留痕跡,警方的警犬進去就沒有找到一點點線索么,沒有聞到一點點血腥味嗎?一個男人要把家裡打掃的徹徹底底乾乾凈凈也需要很大的耐心才行,邊邊角角的要完全打掃干凈是很難的,家裡不可能像洗車沖馬路那樣拿著噴槍沖,就算沖干凈邊邊角角的水跡也不是短時間可以揮發掉的,所以這一點也很可疑。
來女士被害,很冤枉。犯罪分子血腥殘忍,心理素質太好,作案手法太厲害,這些天這些都無一例外的刺痛了很多人的神經,這樣的結果讓人惋惜和遺憾。同時也告誡我們所有的人,要遠離身邊那些有暴力傾向、情緒控制能力差,報復心理強的人,如果兩個人不論是夫妻還是什麼人,如果合不來早一點遠離,該認慫的時候就慫一點吧,畢竟活著比什麼都重要,活著才可以一切重來。
既然是沖進化糞池,有個大膽的猜測:把馬桶搬開直接沖。
根據之前許國利稱,7月4日晚10點,一家三口一同睡覺,所以,說明許國利分屍時他女兒是在家的。
女兒在家,為何會聽不到聲音呢?我想女兒肯定是吃了葯物,睡的很死,不然這整個過程肯定得花幾個小時。如果女兒沒有睡死,那麼就極有可能聽到聲音起來,或者是起來上廁所。
那為何鄰居也聽不到聲音呢?之前鄰居稱:他們房子的隔音效果差,平時他們家沖馬桶的聲音都那天晚上卻聽不到任何聲音。
根據警方通報,來女士的部分組織被沖進下水道,但是鄰居當晚沒有聽到任何沖廁所的聲音,那麼,就有可能是兇手把馬桶搬開,直接通過管道沖,那麼聲音會小很多。
如何做到分屍和粉碎都沒有聲音?分屍是可以做到沒有聲音的,我曾經看過別人分解整隻豬,如果技術熟練,加上刀鋒利,不需要砍,就可以讓連接的骨頭分離。
凌晨是最好的睡眠時間,幾乎所有人都處於沉睡的狀態,加上當天晚上下大雨,估計可以掩蓋粉碎的聲音。
另外,他事先肯定是買了聲音比較小的那種高級粉碎機,或者買消聲器,自己事先也會試過,覺得可行才會採取這一方法,不然肯定不會採取這一方式。
大骨骼怎麼處理?根據兇手初步交代,部分骨骼被帶出室外分散拋棄 。
兇手不在物業上班,那可見他並不熟悉小區的監控,所以案發晚上沒有拍到他的身影,說明這些骨骼應該不是當天晚上運出的,應該是5號白天分散運出的。
不過,既然來女士具體被害的細節警方沒有公布,那麼就是不想讓群眾知道,怕有心人模仿吧。
接下來,就是等著許某某被定罪了!
來女士的老公許國利先在當天深夜趁妻子熟睡後把妻子悶死,然後先把妻子屍體藏了起來。
7月5日上午,11歲的女兒起床後,許國利就騙孩子說來女士有事出去了,然後想辦法送走了女兒。
因為是白天,女兒送走了,鄰居也上班去了,許國利開始處理妻子屍體。他極端殘忍地把妻子分屍碎屍了。
許國利曾是一個養殖戶,屠宰過鴨子,所以說干這個,他比一般人要駕輕就熟。他把小的屍塊在下水道沖走了,大的屍塊和骨骼裝起來,丟棄到偏遠的地方。
把屍體處理完,他開始把家裡反復沖洗和擦拭。7月6日來女士大女兒報案後,一開始許國利誤導了大家,以為是來女士離家出走了,警方出動警犬進行搜索應該是好幾天後,許國利應有充足的時間處理現場。
許國利在處理屍體當日,曾用了兩噸水。警方應該是掌握了這一點,動用了三輛吸糞車,十幾個工人,在杭州40度高溫下,穿著封閉服篩查了38車污穢物,終於發現了來女士的人體組織,拿到了有利證據。
警方對許國利採取了強制措施,最後突破了他的精神防線,他交代因為家庭矛盾起了殺心,因為來女士有兩套拆遷房,他想給跟前妻生的兒子一套結婚用,遭到了來女士的反對。他想拿錢炒股,也遭到妻子拒絕。因此起了殺心。
許國利是個喪盡天良的人,這起命案是有預謀的精心謀劃。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他難逃正義的懲罰!
只是可憐了他跟來女士生的小女兒,這孩子才11歲,自己爸爸殺死了自己媽媽,她該如何面對這樣的人間慘劇啊@!
昨天就有關來女士那麼大一個屍體許某某是如何分屍的,本人已作了大眾基本認可的迴文。其祥細內容不再敘述。今就那麼大一個屍體許某分屍時,為什麼上下左右鄰居家人就聽不到反常的聲音,他是如何碎屍的呢?就此疑慮我作以簡析。
昨天,包括四天前,我曾有回復說明,來女士必為丈夫所殺無疑。此論述已於前日得到了公安和新聞媒體公布的肯定:嫌疑人就是其丈夫許某某。
來女士當晚是在熟睡中被丈夫蒙頭捂嘴而窒息死亡的,時間應在夜裡十一至一點間。家只有十一歲的小女兒,且不在一個房間居住。
他分屍與拋屍的時間應是一點至四點以前完成。
碎屍的地點應在衛生間進行,據說支開了女兒。即是不支開女兒,因女兒不知情,也考慮不到此方面,所以她也不會在意,且只管在房間中睡覺。
它分屍的過程,必是打開水龍頭不停的噴水,然後開始肢解並剔骨。碎肉隨時丟入糞池管道中,水沖下去。死人不濺血,地板上一直沖水,血沾不到地板上和牆上。
另一種則是用鍋煮碎肉而倒入糞道內。
小區化糞池離他家只有三十多米遠。不用下樓的。
至於骨頭,小骨可碎,大骨亦或是他用它辦法丟管道一部分,再隨身帶出一部分去外面拋掉。因為他有足夠的時間(未報案前有二天空閑時間)去滅跡。
至於鄰居為什麼沒有聽到,因為樓房封閉好,隔音牆,只要不是大的震動,一般是聽不到的。
至於水龍頭噴水,居家很正常,即是夜晚,也很少有人再意。
而最關鍵的是,據新聞通報說,包括采訪鄰居說,那晚恰好在下大雨。這一雨遮百聲。從這一點上看,許某是有意選擇在一個下大雨的夜晚動手,是再好不過的天賜良機了。因此,由於大雨聲嘩嘩的不停,即是房間內有些許響動,而鄰居家也不會考慮到這上面的。這是許某的得意傑作。
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多行不義必自斃。美夢未能成真,人算不如天算。他認為他做的天衣無縫的妙計,最終還是逃不過公安幹警的眼睛。
此人最大惡極,影響極深。既以招供並定案,希望速決速戰。早日正法,立即執行!還死者在天之靈一個安慰吧!
兇手是一個心理素質很好,反偵察能力很強的人,其肯定是預謀作案,而不是激情殺人。所以作案前進行了先期策劃,甚至是對拋屍細節進行了設計,拋屍地點進行了踩點。
兇手選擇的作案時間是零點,他們的小女兒是十二歲。十二歲的孩子在零點到六點這個階段是睡的最熟的時候,幾乎你把門砸爛都不一定會醒來。
我不久前就遇到過,凌晨1:00吃完宵夜回家沒有帶鑰匙,十一歲的兒子在家睡覺,我們砸門半小時都沒能驚醒。害怕影響鄰居,又擔心孩子安全,萬般無奈,去車里工具箱里拿來螺絲刀和鉗子,把鎖的外面保護殼撬了,才進入室內。前後折騰近一個多小時,進房間後進入兒子卧室,其毫無察覺,還在呼呼大睡。
兇手選擇這個時間,是做了仔細觀察和思考的,他在入室殺了被害者後,拖入洗手間,用剁骨刀進行大塊分屍。
注意這個大塊分屍,因為被害人的屍體不是從廁所沖入下水道,而是分屍後直接投入化糞池。沖馬桶的聲音主要是沖洗血水、屍體碎肉組織。
對於一個百來斤的屍體進行大塊分拆,是不需要很多時間的,估計一至二小時就夠了。本來衛生間就是單元內相對隔音小空間,分屍時間並不是特別長,所以並沒有驚醒12歲的女兒和鄰居。兇手分屍後分散裝入大號黑色垃圾袋,分幾次提出戶,到化糞池邊揭開井蓋扔進化糞池(兇手是常住居民,了解化糞池位置,且事先進行過踩點)。
之所以警方最終在化糞池發現屍體組織難度那麼大,那是因為警方正式懷疑兇手並尋找屍體組織時已經是幾天後,屍體已經開始腐敗了,部分甚至已經分解融入糞水裡面了。
第一,題主可能忽略了一個前提,除了犯罪嫌疑人許某某,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杭州女子神秘失蹤背後的真相是殺人分屍,也就是說,犯罪嫌疑人許某某, 將自己的二婚妻子來女士分屍的夜晚,沒有知道他們家發生的一切!所以,即便他們的隔壁鄰居聽到了一些所謂的聲音,也不會往那方面想!
第二,當一個心思縝密,冷血無情的兇手,動了碎屍,分屍的念頭後,他會比你更加註意這些細節,做壞事的人,往往比做好事的人更加小心!我相信,分屍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完成,他會選擇在一個合適的時間, 讓那些聲音盡可能的變小,或者說即便你聽到了一些聲音,我會你會覺得很合理!比如說中午或者晚上大家都在做飯時,出現剁肉,剁骨頭的聲音,不是很正常嗎?
第三, 還有一點,對於像許某某這樣的冷血殺手,從他案發後淡定從容的接受媒體采訪時的表情,你就應該能感覺到,他有多麼自信,殺人分屍,這一切的一切他都做到了完美犯罪,沒有人能發現任何蛛絲馬跡! 至少他是這樣認為的!至於分屍的過程,警方都不敢公布,一定是讓人細思極恐,不寒而慄的,一定是非常殘忍,泯滅任性的!先放血,然後剔除軟組織,煮熟,煮爛,或者直接用硫酸都有可能……
最後,希望這件事到此為止,我甚至不想看到警方公布許某某的做案細節,更不要說如何分屍,因為這一切的一切都太過於殘忍!只希望逝者安息,犯罪嫌疑人得到嚴懲!你們覺得呢?
來女士被殺,經過警方確認她被自己的丈夫分屍,並且屍首最終到了化糞池當中,畢竟警方在化糞池裡找到了人體組織。
他們對人體組織,經過DNA檢測和來女士的吻合,因此,也算是證據確鑿了。
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有疑問了,來女士的丈夫殺的是人,為何沒有聽到聲音呢?畢竟是讓一個大活人給消失了呀。
只能說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殺人案,來女士丈夫不知道准備過多少東西,演練過多少遍,當然了可以用其它的肉來代替呀!
大家也有看到新聞報道,來女士是在熟睡的時候被丈夫給殺死的。她有可能還在睡夢當中,還沒有過度的清醒,就已經被殺死了。
這個期間她是不會發出任何聲音的,等她徹底死亡了,這個時候來女士丈夫就要對她的屍骨進行解剖了。
只有解刨之後,才能讓屍體消失。
要知道若是只用刀的話,別人是聽不到聲音的。
很顯然來女士丈夫的刀工就很好,因為早年的他是做屠宰行業,當時殺的是雞鴨之類的東西,可以說在這方面他是有豐富的經驗的。
還有來女士丈夫也是經常下廚的,只要刀快,鄰居根本就聽不到聲音,況且還是在夜裡,大家都在睡覺。
當然了除了有刀之外,甚至還會有硫酸等化學用品。
最終分屍後通過馬桶可以直接沖入到化糞池,當然了肉是可以沖走的,還有大部分的骨頭,這個就需要避開監控走出去扔了。
他有送孩子去上學,大塊骨頭在上學的時候給扔掉。
要知道來女士失蹤之後36小時,她的丈夫才報警的,這36個小時,都是他作案的時間,都是他掩埋來女士的時間。
30多個小時,對於一個蓄謀已久的人來說解決掉一個人,也是不難的。當然了他也以為自己心思縝密,天衣無縫。
但是,也僅僅是他以為,這不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他也被抓了,等待他的恐怕就是死亡吧。
警方公布:這是一起有預謀的謀殺案。既然是有預謀,自然是兇手做了很足了功課,比如購買了一些作案工具,易腐蝕性化學制劑,以及算準了作案時間等等。
一、作案時間分析許某某此前面對采訪,雖然說其半夜12點起床去衛生間妻子還在。而凌晨五點鍾才失蹤。
我認為這一點上可能為了打一個時間差。
來某某恐怕在22點前已經遇害。
因為這個時間段,幾乎家家用水,洗漱啊、刷碗啊什麼的。因此鄰居恐怕並未在意。才說在半夜未聽見動靜。
這就是他把作案時間故意做了時空推移。其實毀屍滅跡如果在晚上8-10時,沖刷分割等等都不會被鄰居認為不正常。
小女兒是否服用了安眠葯我們都知道,來女士「失蹤」後,許某某還收到了來女士購買的安眠葯。
那也許家裡此前就有,而如果案發當晚他在小女兒的蛋糕里下了大劑量安眠葯,那麼來女士和小女兒恐怕都進入深度睡眠狀態。孩子聽不見也是正常的。
處理屍體,用化學制劑或利器,也不容易有大的動靜。如果許某某使用化學強腐蝕性制劑,消融屍體,那麼也不會產生極大的動靜。
但是這一說法又不太通得過警犬的搜查。
那麼如果他用各種利器,做類似手術分割的話,然後拋碎屍進下水道,也不會有太大的動靜。
況且他是在36小時之後報案,此間他有足夠的時間,再次以及在白天嘈雜的時候分次進行。
總之既然是一個提前做足了功課的有預謀性殺案,那麼外人肯定是很難往這方面想,自然也不會在當時有高度的關注點。
沒有聽見聲音也說明了許某某蓄謀已久。細思極恐。
就怕被有心人模仿,所以不公布作案細節!
7月23日10時,經連夜審訊攻堅,突破了嫌疑人許某某的口供, 據其初步交代,其因家庭生活矛盾對來某某產生不滿,7月5日凌晨,在家中趁來某某熟睡之際將其殺死,分屍後分散拋棄。
發布會上,江干區副區長、公安分局局長田國剛通報,前期網上有很多熱議,說許某某是偵察兵退役,許某某在小區從事物業公司或是保安工作,許某某熟悉小區和樓道的監控、刻意躲避監控, 許某某利用隔壁的空置房進行分屍等等,根據警方調查核實和犯罪嫌疑人許某某供述,上述說法均與事實不符。
杭州案,既然是分屍,那為什麼沒有人聽到聲音?這些都只是猜測,到底是怎麼做到分屍沒有聲響的?也許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通過這件殘忍、泯滅人性的糞池碎屍殺妻事件後,可以給人們帶來警醒!
大家有什麼關鍵性的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感謝閱讀!
③ 西湖的景區有什麼樣的歷史故事
西湖的景區的歷史故事:
1、雷峰塔
南宋時平湖秋月並無固定景址,而以泛舟湖上流覽秋夜月景為勝。康熙三十八年,聖祖巡幸西湖,御書『平湖秋月』匾額,從此,景點固定。現如今的平湖秋月觀景點位於白堤西端,背倚孤山,面臨外湖。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