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暑假將去杭州進行自然地理野外實習,我該做那些准備請朋友們賜教!
參加各種探險旅遊及戶外活動的設備主要有:
帳篷、背包、睡袋、防潮墊或氣墊、登山繩、岩石釘、安全帶、上升器、下降器、大小鐵鎖、繩套、冰鎬、岩石錘、小冰鎬、冰爪、雪杖、頭盔、踏雪板、高山眼鏡、羽絨衣褲、防風衣褲、毛衣褲、手套、高山靴、襪子、防寒帽、冰錐、雪錐、炊具、爐具、多功能水壺、吸管或凈水杯、指北針、望遠鏡、等高線地圖或其它資料、防水燈具、各種刀具等。
背包選擇完全手冊
登山、野營、出外郊遊 ,最不能缺少的東西就是背包。好的背包除了讓人精神煥發、神采奕奕外,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攜帶很多東西、解放雙手、保持身體平衡,使得行程更加安全舒適。然而如何在大大小小、形色各異的背包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在頭腦中建立一些關於背包的概念,能讓你安全舒適地走上旅程。
一、背包面料--不只是"面子"
目前背包常用的質料為"尼龍"及"Corra"兩種。帆布雖然較耐磨,但因容易受潮、濕了不易乾燥且質量較重,所以已經很少使用。尼龍布質量較輕,不會吸濕、發霉,乾燥快,強度也不錯;缺點是不耐磨且怕火。Corra布也是一種合成尼龍布,但它在耐磨及強度上的表現比尼龍更好,同樣也不會吸濕、發霉及沾黏雪花而且快乾,但比尼龍稍重。
二、容量--不只是能帶多少東西
容量是選購背包型毀的重要因素:容量大小不夠用,把物品掛在外面既累贅又容易丟失;而容量太大則打包時背包不易扎實,行動時包內裝備會因移動而影響平衡。所以,選擇背包容量首先要建立個人的裝備列表。
在登山過程中的某些裝備如雨衣、保暖衣物及睡袋等是不隨時間消減的物品,其大小重量都比較穩定。然而糧食與燃料則屬於消耗品,隨活動時間的增加而減少,這種物品的數量對背包容量的影響非常大。
現在有些背包採用"彈性容量"設計,即使在活動數天之後背包依然能打得結結實實,也使得這種背包可以適用於不同的活動領域。一般而言,中小型背包並不需要此項設計,而且也沒有人這樣設計,如果要改變其容量大小可以由加裝側袋或調整壓縮側帶來調整。
三、背負系統--背包的骨骼
背包背負系統並不能完全解決背包的重量問題,它的主要功能是將重量合理分配到身體的各個部位,避免重量集中在肩部。另外它還提供背負重心調整,以增加行動時的平衡和安全。中、大型背包通常以背架為中心構成背負系統,背架又可分為外架式和內架式兩種。
外架式背包
外架式背包是將背袋固定在一個堅硬的框架(鋁合金最常見)上,有拉緊的尼龍肩背帶及臀部固定帶。這種背包重心偏高,約在肩部或肩部以上。高重心設計雖然對於需要高度平衡的場合不適合,但在平坦的路上背負感覺會比較舒服一些。這種背包還易於物品的裝填取用,且能夠使重量由肩部及臀部共同承擔。由於外架式背包是用架子背負,所以背部通風性良好。
框架在某些情況下會變得很不方便:例如鑽行於密林、竹叢時,背包容易被勾住卡住;在攀登或滑雪時易突然重心移位失去平衡。總之,外架式背包比較適於長途走平坦路途的時候。
內架式背包
內架式背包重心稍低,大約可以調整在肩部和臀部之間。適用於需要保持平衡的攀登場合,可防止背包在肩膀高度晃動。
四、背包選購--因人而異、因地制宜
肩背帶的調整范圍必須和背部的長度相符合,才能使重心落在理想的位置;臀帶必須能扎在胯骨上。背起背包時還應能從後面看到臀部及雙腿,身材較嬌小的女性要特別注意這一點,不卜慧備要背起背包時從後只能看到背包及小腿,這是非常錯誤而且危險的。
購買背包之前,應先將所有調整帶松開再加上重量,因為若無重量就無法知道背包背起來的感覺、背負調整范圍是否合適,背上背包後應檢查內藏鋁條弧度和背部曲線是否吻合,如果不合則檢查鋁條是否可彎曲;若可彎曲則使用一段時間後鋁條自然會彎成與背部相合的曲線。肩背帶碧派和背包連接處須低於肩膀5-8公分,而且肩背帶和背包間的空隙要小。胸帶則可調整肩背帶在胸前開合的寬度,並使肩背帶能在肩膀上較舒服的位置,且能防止背包晃動。善於運用這些調整帶和裝填技巧,可以把重量調整到肩部和臀部之間,使不同的肌肉部位都能分擔重量。
當把背包調整到最合適的位置後,應檢查頭部的視線如何?是否能抬頭望而不會碰到背包頂部?戴上頭盔時是否仍可仰望到天空?背包和背部接觸部分是否舒適透氣?還應該特別注意肩背帶、臀帶的墊子寬度和品質.
另外,還有一些細節需要注意:
是否有雙層底布之設計,此一特點可以大大延長背包之壽命。
是否有拖吊環,掛冰斧環。多日的長途跋涉及行走時,背包是否有彈性容量之設計。 是否有壓縮側帶之設計,當裝備減少時它可束緊背包減少背包容量,以防止行動時背包內裝備移位晃動影響行進平衡。
是否有方便攜帶冰爪、雪橇、雪鞋、登山杖的設計。
是否有可拆裝側袋,此特點可使背包容量彈性加大。
背包是否有胸帶設計,在困難及惡劣地形它可以防止背包移動。
如果背包是用於攀登或密林中,則應選擇外形平滑的背包,以免被樹枝或岩石纏絆。
背包布料材質應堅固、耐磨,比較能符合野外活動的需求。
背包的拉鏈是否會直接受力?如會直接受力那它的受力限制如何?如果拉鏈出現故障背包是否還能用。
五、背包裝填--大有講究
背包裝填不良會影響使用的方便性和舒適性,或造成重心偏移和背包損壞。因此,裝填背包時除了先將各種物品依用途分類外,還要注意兩點:第一是左右平衡重心穩固;第二是存取方便。
以下是裝填原則:
1、質量較重的物品放在中上部且盡量靠近背部,可使重心緊靠背部以免有被後拉的感覺。體積大、質量輕的物品可以放在最底下,這樣不影響重心;另外由於重物壓在上面,所以使用一段時後背包會較為密實。
2、堅硬物品不要放在貼背的部位,否則如為內架背包時則會直接頂到背部而很不舒服,甚至跌倒時會傷到背部;如為外架背包時則因堅硬的物品與背架僅隔一層背包布,則很容易把背包布磨破。
3、背包左右放置的物品重量應該相仿,以免重心偏向一邊。雨衣、飲水及當日使用的東西應該放在最上面或最容易取得的地方。
4、有使用物品分類袋的觀念:將同類物品或同時使用的物品放在同一袋中以方便取用,零散的小東西更該如此。
5、養成定點放置的習慣:不但整理背包較快,而且即使摸黑也能在背包中摸出想要的東西。
6、嘗試改變裝填方式,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背包外吊掛,因為這不但會影響行動安全而且也不美觀。
六、背包上肩、下肩--招勢有講究
背包上肩與下肩是使用大背包的基本動作。較常用的上肩方式有:雙腳站弓箭步,雙手提住肩背帶將背包提到前腳的大腿上,一支手先穿入肩背帶上肩以單肩撐住背包,隨後另一支手亦快速穿入另一邊的肩帶完成背包上肩的動作。
另一種常用的上肩方式為:將背包拖到較高的地方,人只要稍為蹲下便可將雙手同時穿入肩背帶,站起後即完成上肩動作。完成上肩動作後不要著急前進,應對背包的各種調整帶作適度調整,以最舒適的背負狀況前進。背包下肩則屬反向動作,放下背包時應輕輕放下,重摔很客易損壞背包。
第二種上肩方式不但省力,而且可以作為不放下背包的短時休息,我們在半路休息時常會將大背包靠在路邊較高的地方。以方便上下背包或不放下。
=============【戶外裝備】---背包 ===========
帳蓬的類型、配件介紹
目前市面上的帳棚形狀造型不一,根據功能需求和應付外界環境的能力,布料及營柱也會採用不同的材質,以便達到設計的目的。以下我們會針對帳棚的外型、布料以及營柱等其它跟帳棚有關的信息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帳棚的外型
一般在市面上看到的不外乎A型帳[屋式帳]、改良式A型帳、圓頂帳[蒙古包式]、幾何圓弧型帳、印地安角錐式帳棚、隧道式帳棚,另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帳棚是屬於個人專用,也就是露宿帳[或露宿袋]。
A型帳[屋式帳]是屬於傳統造型的帳棚之一,它的外型就好象我們以前居住有屋檐的屋子,所以在台灣又稱為屋式帳,就好象蓋房子要打地基一樣,A型帳必須要利用營釘將營帳固定在地上,然後利用堅硬的營柱將營帳撐起來,再用繩子將營柱固定,這樣才算搭好一頂屋式帳;屋式帳的好處是:它的價格便宜、使用方便。缺點是整體的重量比較重、內部使用空間比較小,以及在惡劣天候下不夠穩定。
由於A型帳的種種缺點造成戶外休閑者的不方便,帳棚製造商就針對這些缺點而推出了改良式的A型帳。將固定式的營柱改成有彈性的營柱,增加了帳棚內部的空間;有些帳棚設有門廊可供炊事,甚至於不用營釘就可以將帳棚搭起來。不過穩定性仍不比圓頂式帳棚來的好。
圓頂帳[蒙古包式]是目前使用最普遍而且最受歡迎的帳棚形式,它的外型最大的特徵就是圓弧曲線,利用彈性的繩芯將每節相同長度的彈性營柱接合起來,然後彎曲營柱,利用營柱本身的張力將營帳撐起來,搭起來的帳棚從地布來看呈現等邊的幾何圖形。
同時利用營柱交叉形成的張力抵擋四面八方強風的吹襲。這種設計讓圓頂帳不需要營釘就可以獨立搭建完成,因此又有另一種名稱叫做站立式帳棚[Freestanding tent]。它的好處是內部使用空間大、內帳可以獨立支撐不用營繩、搭蓋容易、穩定性高;缺點是重量比幾何圓弧型帳棚重,穩定型也不如幾何圓弧型帳棚。
幾何圓弧型帳的特徵就是可以Freestanding,可以根據風向來移動帳棚的位置。營柱的接合方式跟圓頂帳一樣,營帳和營柱採用輕量化的材質做成。外型的設計可以抵抗極惡劣的天候環境,因此幾乎都是使用在高海拔的山區或是寒冷的極地。
它的好處在於利用最輕的材質及構造創造出最大的內部空間、在惡劣的天候之下依然能夠擁有穩定性、以及從事高海拔山區攀登的最佳選擇;缺點是營柱容易脆掉、一旦損壞幾乎無法修補,必須更換新的、價格昂貴、有些帳棚的內部空間較小。
印地安角錐式帳棚是最簡單的一種帳棚,利用單支營柱支撐,沒有底層,容易搭建,比較適合理想的天氣狀況,一旦下雨或刮大風,意外狀況就比較多了。好處除了容易搭建之外,重量輕,方便攜帶、甚至於營柱還可以拿來充作手杖使用。
隧道式帳棚比較不常被使用,營柱通常呈現半圓形撐起內帳,營柱本身不交叉,必須利用繩子才能將帳棚搭起。內部空間寬敞,適合多人使用或是設立基地營。缺點是重量較重,不方便攜帶、無法抵擋側風的吹襲、無法撐住積雪和強風。
帳棚的規格 尺寸
廠商一般根據使用人數的多寡分成一人帳、二人帳、四人帳、五人帳、六人帳、八人帳,當然還有可以容納更多人的帳棚,不過我們以目前最常用的為主,超過八人的帳棚體積大重量重,使用的機會比較少,一人帳除了正常規格的帳棚之外,還有特殊的單人露宿帳,不過在這里並不做詳細的介紹;我們可以根據廠商的分類來選擇適合大小的帳棚,當然還是要根據個人的需求來決定適合的大小。
重量
一般家庭露營用的帳棚比登山用的帳棚來的重,如果您要從事登山的活動,帳棚的重量是很重要的考慮因素,因為這頂帳棚是您在野外的家,它是我們在野外活動中很重要的一項裝備,如果您背不動它,請問您要睡哪裡?適合登山的帳棚通常採用高科技的材質製作,重量較輕,適合高度機動的戶外活動,但是價格較高;露營用的帳棚通常採用的一般材質重量較重,不太適合隨身背負,通常都是放在車上載運,到達定點後再搭起來,相對的價格較便宜,所以挑選帳棚時應考慮使用的條件來選擇。
顏色
您可以根據您個人的喜好挑選喜歡的顏色,不過如果要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低亮度的綠色及棕色是很好的選擇,高亮度顏色的帳棚除了看起來亮眼之外,還有容易搜尋的好處,可以在廣大的自然環境中找到顯眼的目標。
另外帳棚的顏色會影響到帳棚內部的光線及溫度,高亮度的帳棚透光性較高,同時傳導進來的熱量也會比較高;低亮度的帳棚透光性會較差,也會擋掉一些太陽提供給我們的自然熱源,影響到個人在帳棚內的活動,特別是外在天候不好的情況下更能感受的到兩者的差異。
營柱
目前營柱的材質有採用玻璃纖維、鋁合金、以及碳纖維製作而成。管狀玻璃纖維營柱是目前最常被採用的營柱,可以折疊,透過彈性繩索將營柱組合起來,在每節營柱的頭尾加上鋁合金以增加強度,有些許的柔軟彈性,不過在低溫的環境之下容易造成營柱破裂的情況發生,一旦發生營柱破裂的情形就無法達到支撐的效果。
鋁合金營柱在市面上也是很受歡迎的營柱,採用跟玻璃纖維相同的組合方式,重量跟玻璃纖維一樣,但是強度和耐用度比較好,在低溫環境之下仍有良好的支撐性,不過萬一營柱斷掉或受到損害之後很難修復,所以必須攜帶備用營柱以防萬一。
碳纖維營柱的輕量性、耐用性是現有營柱中最好的,在低溫環境下的表現依然出色,不過價錢也是所有營柱中最貴的。
門廊
一般來說我們不建議在帳棚內炊事,因為帳棚的布料都是易燃物,一旦接觸到火很快就會燃燒起來,但是萬一外面下雨怎麼辦?總不能在雨中煮飯吧!因此有的露營帳棚會在門廊附有炊事帳的設計,空間有大有小,大都是基於重量的考量而不同,有的帳棚會在進出口設計可以遮雨的門廊,一方面可以炊事,另一方面也可以放置個人的背包、鞋子等個人裝備,避免被雨水淋濕,在有效率的使用之下,甚至可以多出一個人的居住空間。
布料
一般帳棚的雨布或外帳都是採用防水的尼龍布,以抵抗雨水的滲入,防水性良好的帳棚會在縫線部分貼上防水膠以增加防水性;主帳或內帳的布料防水性不如外帳,但是會有不錯的透氣性。帳棚的地布和外帳一樣,都要能夠阻止濕氣從地表滲透進來,因此地布的防水性是非常必要的,選擇時務必注意。
==========【戶外裝備】---帳篷 ======
睡袋的選擇
睡袋是在戶外宿營和旅行時必不可少的裝備。睡袋種類繁多,適合不同的用途,各有特點,廣大戶外運動愛好者應怎樣選擇呢?根據用途不同一般把睡袋分為兩大類,一類睡袋較薄,用於一般的旅行或露營,這些睡袋大都在春夏秋三季使用。還有一類睡袋用於較寒冷的環境,甚至是一些探險活動,這類睡袋一般被稱為專業睡袋。普通的睡袋價格相對便宜,用途廣泛。專業睡袋在設計和材料上都非常考究,價格也相對較高,但如果冬季露營或是去高海拔地區旅行缺少了專業睡袋是不行的。
睡袋用途的不同決定了睡袋的保暖材料和製造工藝的不同。睡袋的檔次和功能的差別也主要在於使用不同的面料和保暖層。市場上比較低檔的普通睡袋面料使用一般的尼龍綢,保溫層大部分是人造晴綸棉,這些睡袋保溫性不是很好,一般只能在20c左右的環境中使用而且重量較重,壓縮性也較差。高質量的普通睡袋在材料上要嚴格得多。象Ozavk奧索卡系列睡袋中的「美夢」和「攀登者」等款式的睡袋面料採用有一定透氣功能的尼龍,保暖層採用先進的微纖維棉。優質的材料使這幾款睡袋在保暖性,重量和體積上都較為出色。
這里還要補充說明一點,任何睡袋都有一個適宜的使用溫度范圍即不同的睡袋都有各自的"溫標」。一般的溫標由三個數據組成,一個最低溫度:指該睡袋使用的最低極限溫度,低於這一溫度對於使用者來說是危險的。還有一個中間溫度;指該睡袋使用最舒適的理想溫度。
最高溫度是指溫度使用范圍的上限,高於這一溫度,使用者將熱得無法忍受。一般來說歐美原產的睡袋在溫標上對於亞洲人來說不太適宜,因為歐洲人在耐寒能力上要高於亞洲人,因而我們在選擇時要格外加以注意。曾經發生過溫標最低溫度標為-20c而在實際使用中-5c時使用者已無法忍受的情況。當然象奧索卡這樣為中國市場進行過專門設計的睡袋。在溫度標准上是不會出現問題的。
近些年來出現了許多先進的人造纖維材料被廣泛應用於睡袋的保溫層。像杜邦公司的七孔或四孔棉,3M公司的Thisutale棉和Hoechst-Celanese集團的Polargucrd棉等些特殊材料大都是一些空心的纖維棉和普通的化纖棉相比在質量和保溫性上絕不是同一個水平。越來越多的普通睡袋和部隊發專業睡袋開始採用以上的材料。盡管許多人造纖維廠商宣布自己的材料在重量和保溫性的綜合數據上要超過羽絨,但事實上遠不是這樣。真正專業睡袋特別是高質量的探險睡袋都離不開羽絨。一般來說專業睡袋的含絨量應在80%以上,普通羽絨睡袋的含絨量也不應低於70%,否則在壓縮性,重量和保暖性上將無法滿足要求。Ozaqvk奧索卡專業系列的兩款睡袋充絨量分別為800g1000g,含絨量高於85%,最低溫度標准分別是-10c和-15c,冬季宿營比較合適。象西藏登山隊在征服有吃人的惡魔之稱的南迦帕爾巴特峰時使用的奧索卡專業睡袋充絨為2000g,含絨為85%的灰鵝絨,足以抵禦-35c的嚴寒。羽絨的種類和篷松度也是一個因素,總的來說鵝絨要優於鴨絨。睡袋的面料最好能有少許防水的功能,以防睡袋被露水或帳篷內凝結的水霧打濕,影響保暖效果。
當然透氣性能相對要更重要一些,否則會很不舒服。有些品牌的睡袋面料彩特殊防水透氣材料製成。
睡袋在設計款式上主要是木乃伊式。這一設計帶有頭套,上大下小,和人本的形狀相符合,睡袋的側而裝有拉鏈便於出入,這種設計形式保溫性能好。此外,還有信封式睡袋,它不但使用舒適而且可以全部將拉鏈拉開當被子使用,在戶外和家中都可使用。專業睡袋全部都採用木乃伊式,而且考慮到人在睡眠時腳部最易感到寒冷,在睡袋的下部特別加厚,有些款式還設計個加厚的腳墊。睡袋的頭部都可以收緊,防止冷風吹入。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睡袋的保溫層結構設計上,近年來高檔的專業睡袋全部採用一種立襯設計,在睡袋內外面料直接縫合在一起。這種設計更好的防止羽絨在睡袋保溫層空間內的移動,使羽絨分布更均勻。睡袋的種類很多,但在選擇睡袋時和選擇其它戶外用品一樣,並不是最貴的最先進的就是你應選擇的,只有最適合你的,能和你從事的戶外運動相匹配的才是最好的。
============【戶外裝備】---睡袋=============
如何選購防潮墊
防潮墊有3個核心功能:舒適,保暖,防潮。舒適是讓你在高低不平的山間野外有層柔軟的睡墊;保暖是將人體和寒冷的地面隔離,減少人體熱量損失,阻止地面寒氣侵入;防潮是隔離地面濕氣。
此外墊子還可作為休閑墊,野餐墊,充氣水床等其它用途。
防潮墊的主要類型:
氣床墊
自充氣墊
半封閉氣室防潮墊
封閉氣室防潮墊
地席地布
氣床墊:優點是厚度大,可達8到12CM,防潮效果好,舒適,便宜,兼可水上使用;缺點是一般偏重,需要氣筒充氣或用嘴吹起,不太適合背包穿越和長途旅行,更適合駕車攜帶。
自充氣墊:內部是膨脹纖維,外層是加厚防水塗層的尼龍布或牛津布,充氣後厚度2到3CM,長寬分別是180CM和52CM左右。有閥門,打開閥門,膨脹纖維自動膨脹,吸入空氣,關閉閥門就可以使用。疊收時先打開閥門,然後卷收擠壓,空氣就排出去了。第一次充氣需要30分鍾以上,以後使用10分鍾以內即可充分充氣。
自充氣墊有多種加工工藝,有完全分離型的,內外層沒有任何固定,這種墊子很便宜,100元左右,但使用起來內外層滑離,不舒服;有點式固定型的,內外層間有多個固定點;有全熱復合型的,內外層用熱復合技術完全粘合,這種墊子使用效果最好,但價格偏貴,三夫的CAMP-A-REST,THERM-A-REST就是全熱復合型,前者國產,後者美國進口,CASCADE DESIGN 公司的產品,價格分別是360元和980元。
半封閉氣室防潮墊:半封閉發泡工藝,產品類似海綿,柔軟舒適,但吸水性強,多用於休閑活動和家用,戶外較少使用。
封閉氣室防潮墊:封閉發泡工藝,墊子由大量的微小封閉氣室構成。厚度0.8到2CM,長度170-200CM,寬度50到56CM。優點:便宜、良好的絕緣性,耐磨性好,防潮效果好;缺點:稍偏硬。發泡工藝又分物理發泡和化學發泡工藝。前者沒有異味,密度和耐磨性能好,防水防潮效果更好,使用壽命長,價格偏高,如三夫的兩款物理墊子分別是60元和80元。後者密度低,強度低,有一定的吸水性,新品有一定的異味,使用前請打開露天放置1、2個小時以去除味道。化學發泡的墊子價格便宜,20元到50元不等。
三夫公司銷售的泡沫返潮墊中,全部是封閉氣室防潮墊,其中單層防潮墊和波浪式防潮墊是化學發泡工藝,另外兩款是物理發泡工藝。
地席地布:地席一般是薄層的發泡材料復合一層銀色的鋁膜,厚度只有半個厘米左右,地席有干凈衛生,防潮保暖作用,因厚度薄,舒適防硌效果不如防潮墊。地席的寬度一般在1米到2米,適合多人使用,適合鋪在帳篷內使用,也適合單獨用來野餐,休息等。
地布的材料一般是210D或420D的牛津布,帶塗層,主要用作帳篷地布,可以保護帳篷底部,並幫助防潮。也可以用作野餐墊,坐墊,遮陽篷或帳篷防雨外罩。尺寸一般和帳篷底相仿,2米×1.5米或2米×2米。
防潮墊的選購和保養
如果你從事嚴酷環境的戶外活動,防潮墊至關重要,好的睡袋如果沒有防潮墊配合,保暖程度大大降低。所以登上活動中常常選擇物理發泡的高密度防潮墊或高質量的自充氣墊。
普通戶外活動中,如果野營地面是草原或沙灘,各種防潮墊、地席都可對付;如果是凹凸不平的山地,最好選用較厚的防潮墊。如果負重不是問題,可以在帳篷中先鋪地席,再用防潮墊,效果絕佳。雨天帳篷底容易進入泥水,地席因面積大而能有良好的衛生保潔效果。
其它的考慮是體積和重量。自充氣墊對折後體積最小,直徑約11公分,長度約28公分,自充氣墊重量在700到1000克。單層防潮墊和地席重量最輕,約300到400克。一般厚一些的防潮墊重400到550克之間。
防潮墊要保持乾燥和清潔,如果潮濕後及時晾乾;化學發泡的防潮墊有一定的氣味,使用前先去掉表面的塑料包裝薄膜,攤開露天放置1、2個小時,以去除味道。防潮墊最好的保護神是牛津布的包裝外套。野營穿越中防潮墊經常掛在背包外面,容易受到灌木山石刮劃而破損,牛津布外套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實踐證明,在沒有外套保護的情況下,防潮墊的壽命不過5到8次,使用外套可以成倍地延長其使用時間。三夫公司有各種規格的防潮墊外套銷售。
==========【戶外裝備】---睡墊 =========
衣物推薦
1,無論春夏秋冬我都會帶上一件專業的登山用沖鋒衣,它特有的基層和塗層使它具有防風防水和透氣功能,而且特別耐用,天冷時擋風,夏季則疊在包里當雨衣備用。作為外衣它是最好的選擇,尤其在惡劣環境下更顯出其品質。只是登山用沖鋒衣價格較貴(正品從1500-2500元不等,品牌有GORE-TEX,THE NORTHFACE,OZARK等)
以上品牌也有普及型防風衣,品質還是不錯,價格就便宜多了,也是防風防水透氣,只是塗層薄一點,耐用性方面稍差一點,衣服的調較功能少一點。這是外套。
2,保暖層最好的選擇是羽絨服,但在選擇時要注意,用手捏一下看是否柔軟。我一般把羽絨服穿在沖鋒衣裡面,所以羽絨服的面料越輕薄越好,並且在折疊時能疊的越小越好(在背包里占的體積小),我選的是一款OZARK的羽絨服,面料很薄很軟,羽絨很好,在壓盡空氣折疊後可疊至很小。抓毛衫也是不錯的保暖衣物,並且它可與沖鋒衣鏈合起來使用,非常方便。我還帶一件防風背心(一面防風層,一面是抓毛絨),增加保暖效果。
3,內衣請不要選擇棉質的,在高寒的地方活動的話棉質內衣簡直就是殺手。所以一定選擇專業的排汗內衣,即使是在溫暖的季節里也盡量選用排汗功能好的貼身衣物。夏天旅遊我很喜歡穿網球衫,它的排汗功能是很好的,而且樣式也不錯。
4,褲子我喜歡在外面穿一款NIKE的訓練褲,防風防水透氣(當然性能不及沖鋒褲),但是兩條褲腿外側是全開拉鏈,在很熱時我可以不脫鞋也不用坐下甚至連背包都不用卸下就能脫下這條褲子。抓毛褲作為保暖褲,還有一條貼身的排汗功能極好的緊身長褲。在夏天旅行時我都盡量不穿短褲,特別是去有水的地方。
5,帽子:去高寒的地方一定要帶帽子,因為人體50%以上的熱量是從頭部和頸部散失的。寒冷和風大的地方鴨嘴帽是不好用的,我用的是抓毛的帶護耳的帽子,把頂部的繩松開拉下來就可以當圍脖用。溫暖的地方戴鴨嘴帽倒是很好的選擇。
6,手套:我選手套有三個要素,1,保暖;2,防風防水;3,耐磨。我用的是NIKKO的一款腕部可調較並帶防雪內襯的手套,當然也能防風倒灌。NIKKO的大東西不行,手套一類的小玩藝兒還是不錯的。別花大價錢去買真皮的,磨壞了心疼,如果要上雪山,還得要鴨絨手套。
7,鞋:外出穿什麼鞋要看去的地方的路面情況、季節以及徒步的時間。走的地方越崎嶇不平所需要的鞋的鞋底越要硬,而且一定是高幫,這樣才能保護好雙腳,穿低幫的軟底運動鞋走崎嶇的山徑只能讓你的腳一天下來酸軟無力而且容易扭傷腳踝。軟底運動鞋穿起來輕巧靈活,可以獲得很好的爆發力和做出很多技術動作,但它們通常只適合一兩個小時的運動;硬底鞋相比之下顯得笨重,沒有好的爆發力,但卻能有效地保護雙腳,使其走一天也不會酸軟。做
2. 你在生活工作學習中最慘的時候有多慘
領著2300的工資,還1500+的貸款,房租水電費每個月400+,剩下的就是每個月的伙食費、話費,不敢聚會,不敢約會,不敢結婚。
身上還背負十幾萬的債務,每天夜裡睡不著,一閉眼就想到錢、窮等字眼,整天精神恍惚。
窮,真的會引發很多問題,錢雖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想做什麼都不行,溫飽都成問題,理想就別談了。我現在已經對現實屈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