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宋都遷杭州稱為什麼
1. 南宋時期的都城位於今日浙江省杭州市,當時稱為臨安府。這個名稱並不僅僅意味著「臨時安居」,而是南宋朝廷在一定歷史背景下的政治選擇。
2. 在北宋時期,杭州作為兩浙路的治所,已經展現出其經濟和文化的繁榮。到了南宋,杭州的政治地位進一步提升,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3. 南宋的政治措施包括對中央官制的繼承和發展,以及台諫制度的強化。這些措施有助於南宋朝廷的穩定和治理。
4. 盡管南宋的疆域面積相對較小,但其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卻十分顯著。杭州作為都城,吸引了大量北方移民,包括文人學士和各行各業的能工巧匠,進一步促進了當地的經濟和文化發展。
5. 杭州的臨安區與南宋的臨安府有著密切的歷史關系。臨安府作為南宋的行在,實際承擔了都城的功能,而臨安區則是現代行政劃分的一部分。
⑵ 杭州在南宋稱為什麼
叫做臨安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行宮於杭州,為行在所,升為臨安府,治所在錢塘。轄錢塘、仁和、臨安、餘杭、於潛、昌化、富陽、新城、鹽宮九縣,地域與唐代大致相當。紹興八年(1138年)定都於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擴展,當時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即皇城,方圓九里,環繞著鳳凰山,北起鳳山門,南達江干,西至萬松嶺,東抵候潮門,在皇城之內,興建殿、堂、樓、閣,還有多處行宮及御花園。外城南跨吳山,北截武林門,右連西湖,左靠錢塘江,氣勢宏偉。設城門13座,城外有護城河。由於北方許多人隨朝廷南遷,使臨安府人口激增。到咸淳年間(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萬餘人(包括所屬縣)。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錢塘、仁和兩縣而言,人口也達43萬餘人。
⑶ 杭州市在古代稱
(一)
唐:錢塘
五代:西府
南宋:臨安
——《辭海》
(二)杭州在周朝以前,屬於「揚州之域」。傳說在夏禹治水時,全國分為九州,長江以南的廣闊地域均泛稱揚州。公元前21世紀,夏禹南巡,大會諸侯於會稽山(今浙江紹興),曾乘舟航行經過這里,並舍其餘杭(「杭」是方舟)於此,故名「餘杭」。一說,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稱此地為「禹杭」,其後,口語相傳,訛「禹」為「余」,乃名「餘杭」。
春秋時,吳越兩國爭霸,杭州先屬吳,越滅吳後,屬越。戰國時,楚滅越國,杭州又歸入楚國的版圖。
秦統一六國後,在靈隱山麓設縣治,稱錢唐,屬會稽郡。《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這樣的記載:「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遊……過丹陽,至錢唐,臨浙江,水波惡……。」這是史籍最早記載「錢唐」之名。現在的市區,當時還是隨江潮出沒的海灘,西湖尚未形成。
西漢承秦制,杭州仍稱錢唐。新莽時一度改錢唐為泉亭縣;到了東漢,復置錢唐縣,屬吳郡。這時杭州農田水利興修初具規模,並從寶石山至萬松嶺修築了第一條海塘,西湖開始與海隔斷,成為內湖。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杭州為吳國的吳興郡,屬揚州。因外族相繼入侵,晉室南遷,促進了江南和錢塘江兩岸經濟文化的發展。這時,西湖已有「明聖湖」、「金牛湖」之稱。東晉咸和元年(326),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飛來峰下建了靈隱寺,這不僅是西湖最古的叢林建築,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剎。隨後有方士許邁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韜光、寶石山一帶進行寫書、煉丹等活動,傳播宗教,西湖名山勝水也漸次開拓。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升錢唐縣為臨江郡。陳後主禎明元年(587),又置錢唐郡,轄錢唐、於潛、富陽、新城四縣,屬吳州。
http://www.jdysq.zj001.net/show_hdr.php?xname=LMBUBV0&dname=1CA2FV0&xpo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