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西府局有多少年了
擴展閱讀
深圳哪裡微整好 2025-01-01 20:49:12
黃村外北京哪裡 2025-01-01 20:49:02

杭州西府局有多少年了

發布時間: 2024-12-09 23:28:26

『壹』 杭州簡稱和歷史概況介紹

杭州簡稱:古稱:錢塘、之江、臨安
現稱:杭

杭州「杭「是一種習慣性用法,有時在行文中,上下文意思可以看出「杭」指的就是杭州而已。

知名古稱
錢唐(塘):秦時即設置錢唐縣,唐朝因避國諱改為錢唐,錢塘縣這一稱謂一直保留至民國初年。
武林:古代杭州的別稱,最早記載於漢代,因武林山得名;一般認為,當時的武林山即今天的西湖西面群山的統稱。宋周密著有《武林舊事》。
餘杭:因隋朝公元589年設杭州時(杭州最初建州,之前一直是縣建制,亦是杭州之名之始),最早州治(州政府所在地)在餘杭(今餘杭區餘杭鎮),公元590才遷至錢唐縣,所以亦把餘杭作為杭州別稱。如白居易《冷泉亭記》:「東南山水,餘杭郡為最;就郡言,靈隱寺為尤;由寺觀,冷泉亭為甲。」
臨安:南宋高宗避禍江南,升杭州為臨安府,為南宋首都。是杭州比較有名的一個古稱,注意和今天的浙江省臨安市是不同的概念。當時的臨安府就在今天的杭州市。

其他較不知名的古稱,這些古稱現在極少提到:
錢江、仁和:隋至五代時,隨杭州城市擴大,成立了錢江縣,北宋時,改錢江縣為仁和縣,與錢塘縣同城設治。
泉亭:西漢末、王莽時的古稱,東漢初復名錢唐縣。
臨江:南朝梁時錢唐縣為臨江郡治所在,因名。
西都:五代杭州為吳越王國首都,名西都和西府。
杭縣:民國初仁和、錢唐二縣合並成立,但民國16年城區部分單獨設為杭州市。

浙江:以浙江(又稱錢塘江)得名。唐屬江南東道,設浙東觀察使和浙西觀察使;
宋置兩浙路,南宋又分兩浙東路和兩浙西路,簡稱浙東路和浙西路;元設浙東海
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設浙江省,為浙江得名的開始,後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
省名至今未變。

杭州歷史:
(1)從「餘杭」到「錢唐」
杭州在周朝以前,屬於「揚州之域」。傳說在夏禹治水時,全國分為九州,長江以南的廣闊地域均泛稱揚州。公元前21世紀,夏禹南巡,大會諸侯於會稽山(今浙江紹興),曾乘舟航行經過這里,並舍其餘杭(「杭」是方舟)於此,故名「餘杭」。一說,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稱此地為「禹杭」,其後,口語相傳,訛「禹」為「余」,乃名「餘杭」。
春秋時,吳越兩國爭霸,杭州先屬吳,越滅吳後,屬越。戰國時,楚滅越國,杭州又歸入楚國的版圖。
秦統一六國後,在靈隱山麓設縣治,稱錢唐,屬會稽郡。《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這樣的記載:「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遊……過丹陽,至錢唐,臨浙江,水波惡……。」這是史籍最早記載「錢唐」之名。現在的市區,當時還是隨江潮出沒的海灘,西湖尚未形成。
西漢承秦制,杭州仍稱錢唐。新莽時一度改錢唐為泉亭縣;到了東漢,復置錢唐縣,屬吳郡。這時杭州農田水利興修初具規模,並從寶石山至萬松嶺修築了第一條海塘,西湖開始與海隔斷,成為內湖。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杭州為吳國的吳興郡,屬揚州。因外族相繼入侵,晉室南遷,促進了江南和錢塘江兩岸經濟文化的發展。這時,西湖已有「明聖湖」、「金牛湖」之稱。東晉咸和元年(326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飛來峰下建了靈隱寺,這不僅是西湖最古的叢林建築,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剎。隨後有方士許邁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韜光、寶石山一帶進行寫書、煉丹等活動,傳播宗教,西湖名山勝水也漸次開拓。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升錢唐縣為臨江郡。陳後主禎明元年(587年),又置錢唐郡,轄錢唐、於潛、富陽、新城四縣,屬吳州。

(2)「杭州」之名首次出現
隋王朝建立後,於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現。下轄錢唐、餘杭、富陽、鹽官、於潛、武康六縣。州治初在餘杭,次年遷錢唐。開皇十一年,在鳳凰山依山築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業三年(607年),改置為餘杭郡。六年,楊素鑿通江南運河,從現在的江蘇鎮江起,經蘇州、嘉興等地而達杭州,全長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橋成為大運河的起訖點。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進了杭州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隋書·地理志》記述:「杭州等郡,川澤沃衍,有海陸之饒,珍異所聚,故商賈並輳」。這時的餘杭郡有戶15380,杭州戶口統計由此開始。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餘杭郡,治所在錢唐。因避國號諱,於武德四年(621年)改「錢唐」為「錢塘」。太宗時屬江南道,天寶元年(742年)復名餘杭郡,屬江南東道。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為杭州,歸浙江西道節度,州治在錢塘,轄錢塘、鹽官、富陽、新城、餘杭、臨安、於潛、唐山八縣。州城的范圍也隨之擴大,由原來的城南沿江一帶發展到今天的武林門一帶。由於運河的溝通,杭州成為貨物集散地,社會經濟日趨繁榮,人口也逐漸增加,唐貞觀(627~649年)中,已有15萬餘人;到開元(713~741年)中發展到58萬人,此時的杭州,已與廣州、揚州並列,為我國古代三大通商口岸之一。長慶二年(822年),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大規模浚治西湖,並築堤建閘,以利農田灌溉。又繼李泌之後重修六井。從這時起,西湖之名益彰於世。

(3)吳越國的國都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偏安東南,建都杭州。當時的杭州稱西府或西都,州治在錢塘,轄錢塘、錢江、餘杭、安國、於潛、唐山、富陽、新城八縣。在吳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統治下,經過勞動人民的辛勤開拓建設,杭州發展成為全國經濟繁榮和文化薈萃之地。歐陽修在《有美堂記》里有這樣的描述:「錢塘自五代時,不被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樂。十餘萬家,環以湖山,左右映帶,而閩海商賈,風帆浪泊,出入於煙濤杳靄之間,可謂盛矣!」吳越王錢鏐在杭州鳳凰山築了「子城」,內建宮殿,作為國治,又在外圍築了「羅城」,周圍70里,作為防禦。據《吳越備史》記載,這個都城,西起秦望山,沿錢塘江至江干,瀕錢塘湖(西湖)到寶石山,東北面到現在的艮山門。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稱。
吳越王重視興修水利,引西湖水輸入城內運河;在錢塘江沿岸,採用「石囤木樁法」修築百餘里的護岸海塘;還在錢塘江沿岸興建龍山、浙江二閘,阻止鹹水倒灌,減輕潮患,擴大平陸。動用民工鑿平江中的石灘,使航道暢通,促進了與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置「撩湖兵」千人,疏浚、保護西湖,使不被葑草淤塞。
吳越三代五帝都篤信佛教,現在杭州西湖周圍的寺廟、寶塔、經幢和石窟等文物古跡,大都是那個時期的建就。當時的杭州就有「佛國」之稱。

(4)南宋時的京城
在北宋時,杭州為「兩浙路」的路治;大觀元年(1107年)升為帥府,轄錢塘、仁和、餘杭、臨安、於潛、昌化、富陽、新登、鹽官九縣。當時人口已達20餘萬戶,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經濟繁榮,紡織、印刷、釀酒、造紙業都較發達,對外貿易進一步開展,是全國四大商港之一。杭州歷任的地方官,十分重視對西湖的整治。元佑四年(1089年),著名詩人蘇東坡擔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橫跨南北的長堤(蘇堤),上有六橋,堤邊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又開通茅山、鹽橋兩河,再疏六井,使鹵不入市,民飲稱便。
經過北宋150多年的發展,到了南宋時,開始了杭州的鼎盛時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行宮於杭州,為行在所,升為臨安府,治所在錢塘。轄錢塘、仁和、臨安、餘杭、於潛、昌化、富陽、新城、鹽宮九縣,地域與唐代大致相當。紹興八年(1138年)定都於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擴展,當時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即皇城,方圓九里,環繞著鳳凰山,北起鳳山門,南達江干,西至萬松嶺,東抵候潮門,在皇城之內,興建殿、堂、樓、閣,還有多處行宮及御花園。外城南跨吳山,北截武林門,右連西湖,左靠錢塘江,氣勢宏偉。設城門13座,城外有護城河。由於北方許多人隨朝廷南遷,使臨安府人口激增。到咸淳年間(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萬餘人(包括所屬幾個縣)。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錢塘、仁和兩縣而言,人口也達43萬餘人。
人口的增多,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商業的繁榮創造了條件。南宋都市經濟的繁榮,不僅超越前代,而且居世界前列。當時臨安手工作坊林立,生產各種日用商品,尤其是絲織業的織造技藝精良,能生產出許多精巧名貴的絲織品,在全國享有盛名。
據《武林舊事》等書記載,南宋時的杭州商業有440行,各種交易甚盛,萬物所聚,應有盡有。對外貿易相當發達,有日本、高麗、波斯、大食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之有使節往來和貿易關系,朝廷專設「市舶司」以主其事。西湖風景區經過修葺,更加嫵媚動人,吸引了不少中外遊客;酒肆茶樓,藝場教坊,驛站旅舍等服務性行業及夜市也很興盛。
南宋時,杭州是全國的文化中心,設立了最高興府——太學,還有武學、醫學、算學、史學等各科學校,臨安府學及錢塘、仁和兩縣學的學生近千人。這里書鋪林立,刻印的書籍十分精良。當時的繪畫藝術甚盛,「西湖十景」就是由南宋畫院題名的。

(5)浙江省的省會
元代在杭州設兩浙都督府,後改為杭州路總管府,為江浙行省治所(錢塘、仁和);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改置浙江行省,仍以杭州為省治。錢塘、仁和、海寧、富陽、餘杭、臨安、於潛、新城、昌化等州縣皆屬杭州路。因遭戰亂,杭州城內的不少宮殿被毀,工商業曾一度衰落,西湖也漸被泥土淤塞。但由於在南宋時期打下了繁華基礎,恢復較快。至正年間,大運河全線開通,杭州水運可直達大都(北京),成為全國水運交通要津。對促進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發展對外貿易,大有作用。所以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稱杭州為「天城」,是「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
明代改杭州府為浙江布政使司治所。清代為浙江省兼杭嘉湖道治所。杭州府治均在錢塘、仁和,屬縣未變。明正德三年(1508年),郡守楊孟瑛繼唐白居易、宋蘇東坡後再次疏浚西湖,拓展田盪3480餘畝,將蘇堤增高、加寬,修建振鶩亭(即今湖心亭),砌築小瀛洲,使西湖重放光彩,恢復了「湖上春來水拍天,桃花浪暖柳蔭濃」的動人景色。至萬曆年間(1573~1620年),杭州又呈現出四方客商雲集,遊人紛至沓來的繁榮局面。

(6)廢府設杭州市
清初,在杭州城西沿西湖一帶建造「旗營」,俗稱「滿城」。城牆周圍十里,南至今開元路,北靠法院路,東臨中山中路附近,西麵包括湖濱公園,並辟有六座城門,總佔地1436畝,成為杭州的「城中城」(民國初年拆除)。雍正二年(1724)、嘉慶五年(1800),浙江總督李衛、巡撫阮元先後再次疏浚西湖,挖起大量葑泥,使湖水加深數尺。杭州人口有續增加。光緒九年(1883),杭州有62萬餘人。光緒二十一年,清政府在中日戰爭中失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杭州開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橋辟為日本租界。隨著資本主義勢力的入侵和洋務運動的興起,杭州的近代工業也逐漸發展起來。
中華民國元年(1912),廢杭州府,合並錢塘、仁和兩縣為杭縣,仍為省會所在地。民國3年(1914)設道制,置錢塘道,道尹駐杭縣。原杭州府所轄各縣歸錢塘道管轄。民國16年(1927)廢道制,析出杭縣城區設杭州市,直屬浙江省;舊屬諸縣直屬於省。從此,杭州確立為市的建制,市區分為八個區。這時杭州已有少數近代工業,如在1897年創辦的通益公紗廠(杭州第一棉紡織廠前身),規模較大;其後又陸繼興辦起火柴廠、造紙廠等,傳統的手工絲織行業也逐步採用機械傳動。1909-1914年,滬杭、杭甬鐵路相繼建成;全長1453米的錢塘江大橋於1937年竣工。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無條件收回拱宸橋日租界。

(7)從新生走向繁榮
從鴉片戰爭後的百餘年間,國力不振,民生凋敝,杭州城市年久失修,工商業也困難重重,西湖的不少景點,大多殘破不堪,有的已經廢圮。1949年5月3日,杭州市才獲得新生。
50年代以後,杭州的區域范圍經歷了不斷變化。先是將原有的八區改名為上城區、中城區、下城區、江干區、西湖區、艮山區、拱墅區、筧橋區;其後,艮山區並入下城區,筧橋區並入半山區,中城區大部分並入上城區,小部分並入下城區;1990年初,半山區又與拱墅區合並,成立新的拱墅區。屬縣則有蕭山、餘杭、臨安、建德、富陽、桐廬、淳安七個縣(市)。
50年來,杭州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在的杭州,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國家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是浙江省的省會。杭州在工業生產上已具備比較雄厚的實力,門類比較齊全,在全省乃至全國都佔有重要地位。農業科技力量和耕作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經過大規模的城市和園林建設,杭州的城市面貌已大為改觀。杭州,名副其實地成為我國東南部風景名勝優異、人文古跡薈萃的名城。

更詳細信息請參考 網路 的詞條:http://ke..com/view/3742.html?wtp=tt

『貳』 杭州在古代叫什麼名字

杭州在古代被稱為錢唐、泉亭、臨江、西府、臨安。

1、錢唐:秦統一六國後,在靈隱山麓設置錢唐縣,是杭州地建縣之始。

2、泉亭:西漢末王莽時改錢唐縣為泉亭縣,東漢建武初復舊名。

3、臨江:南朝梁太清三年,侯景升錢唐縣為臨江郡,因瀕臨錢唐江而名。

4、杭州:隋開皇九年,廢錢唐郡置杭州。因杭州得名於餘杭,隋大業三年和唐天寶元年曾兩度改杭州為餘杭郡,在一定歷史階段常以餘杭指代杭州。

5、西府:五代時錢鏐以杭州為都城,稱西府,也稱西都。以與行都越州稱東府、東都相對應。

6、臨安:南宋建炎三年,高宗南渡至杭州。高宗聞杭州轄縣有臨安,以為吉兆,遂升杭州為臨安府。

(2)杭州西府局有多少年了擴展閱讀

關於杭州的歷史人文

天地玄黃,巨變滄桑,億萬年前,地殼劇烈運動形成低窪瀉湖,也就是現在的西湖,東漢官員在這里修建海塘。北宋時期西湖之名得到官方確認,1089年蘇東坡在杭州擔任知州,開始了疏浚湖水的任務,並有創造力的將芳草淤泥廣泛利用,鑄成一道橫貫北南的大長堤。

那裡有六奧九亭,桃樹柳樹芙蓉遍地都是,浩大的西湖工程,因為九亭而變得層次多樣,美不勝收。這一汪碧水,給杭州注入了靈魂,一座城因湖而勝。

杭州蕭山的跨湖橋遺址,早在8000年前這里就產生了成熟的定居農耕文明,世界上最早的獨木船在這發現。距今大約5000年前,這里出現了中華文明曙光之一——良渚文化,歷經文化的壯大發展,最終成就了杭州的繁華。

杭州之名始於隋朝,伴隨大運河開鑿,杭州成為貫通南北的交通樞紐和貿易集聚點,互通有無。多元碰撞使城市氣象為之一振,被稱為東南第一洲。

南宋之時定都杭州,商貿往來頻繁,杭州街頭可以聽到各地方的方言,據史記載,南宋初時的外來居民已經超過了當地人口,南北的文化,繼承和發揚直到今天。到南宋的後期,杭州人口已達124萬,是充滿活力的世界級一流城市,而當時西方最繁盛的城市是威尼斯,人口只有10萬。

明清時期,乾隆皇帝在下江南時,有人創造了《乾隆南巡圖》,1792年英國使團路過杭州時,在小記中這樣描述道,杭州是一個聯系南北各省的大商業中心,城內商店和貨站許多規模之大大於倫敦,南宋詩人范成大曾贊美過杭州。義大利人曾將杭州稱為世界上最完美的華李富貴的天城。

『叄』 杭州是幾朝古都都是經歷了哪幾個朝代

杭州市兩朝古都,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杭州得益於京杭運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發達的絲綢和糧食產業,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商業集散中心。

(3)杭州西府局有多少年了擴展閱讀:

杭州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人間天堂」之美譽。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農作物、林木、畜禽種類繁多,種植林果、茶桑、花卉等品種260多個,杭州蠶桑、西湖龍井茶聞名全國。 全市森林面積1635.2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4.77%。

國家一級陸生野生動物有10種,二級64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3種,二級18種。礦產資源有大中型的非金屬和金屬礦床。臨安、昌化出產的雞血石,為收藏石和印石中的珍品。

『肆』 杭州有哪些稱謂

臨安、錢塘、武林。

1、臨安是南宋王朝的都城。 也就是現在的浙江省杭州市。

在北宋時,杭州為「兩浙路」的路治,大觀元年(1107)升為帥府。轄錢塘、仁和、餘杭、臨安、於潛、昌化、富陽、新登、鹽官9個縣。當時人口已達20萬戶,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建炎三年(1129)七月,升杭州為臨安府,作為「行在」。

臨安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直至1276年南宋滅亡,前後共計一百三十八年。

2、錢塘,是現在號稱「人間天堂」 杭州城的古稱謂。

上自秦一統全國後便在靈隱山麓設縣治稱錢唐, 屬會稽郡。至隋王朝建立於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廢郡為州,「杭州」之名才有了第一次的出現。至元代始,在杭州設兩浙督府,後改為杭州路總管府, 為江浙省治所。

又至民國元年廢杭州府,合並錢塘、仁和兩縣為杭縣,仍為省會所在地, 民國16年(1927年)廢道制,析出杭縣城區設杭州市,直屬浙江省。

3、武林,杭州之舊稱。

至今「武林」仍是杭城的重要地名,如武林路、武林廣場、武林門等即是。班固《漢書》卷二十八《地理志》記載:「武林山,武林水所到之處出。東入海,行八百三十里」。 一般認為,武林山即今靈隱、天竺一帶群山的總稱,這很可能是杭州古稱武林的由來。

(4)杭州西府局有多少年了擴展閱讀:

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 、國際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 。杭州人文古跡眾多,西湖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跡,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絲綢文化、茶文化,以及流傳的許多故事傳說成為杭州文化代表。

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因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美譽。

『伍』 杭州在歷史上各時期的所有叫法都有哪些

南宋 宋高宗(趙構) 遷都杭州(臨安) 年號建炎

『陸』 杭州這個地名的由來

杭州這個地名的由來?

杭州古稱錢塘。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錢塘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歷史上出現。五代時的吳越國(公元907年-978年)在杭州建都。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為臨安府。紹興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臨安,歷時140餘年。民國元年(1912年),原錢塘、仁和縣並置杭縣。民國十六年(1927年),劃杭縣城區等地設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

錢唐 秦置錢唐縣,是杭州地建縣之始。錢唐系越浯地名,其義今不詳。
泉亭 西漢末王莽時改錢唐縣為泉亭縣,東漢建武初復舊名。
臨江 南朝梁太清三年(549),侯景「以錢唐為臨江郡」。因瀕臨錢唐江而名。
杭州 隋開皇九年(589),廢錢唐郡置杭州。《太平寰宇記·江南東道五》:「杭州在餘杭縣,蓋因其縣以立名」。以後,杭州成為專名,沿用至今。因杭州得名於餘杭,隋大業三年(607)和唐天寶元年(742)曾兩度改杭州為餘杭郡,在一定歷史階段常以餘杭指代杭州。
錢塘 唐武德四年(621),避國號諱,改錢唐縣為錢塘縣,以後歷代因之,錢塘成為陵段杭州別稱之一。
西府 五代時錢鏐以杭州為都城,稱西府,也稱西都。以與行都越州稱東府、東都相對應。
錢江 五代梁龍德二年(922),置錢江縣,與錢塘縣同城設治。因縣境臨錢塘江而名。
仁和 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改錢江縣為仁和縣。系取仁愛和平之義。明郭子章《郡縣釋名》引宋趙葵《行營雜錄》雲:「初陳橋兵變,太祖整軍從仁和門入。高宗南渡幸杭,見邑名仁和,甚喜曰:『此故都城門也』,遂決遷都之意」。
臨安 南宋建炎三年(1129),高宗南渡至杭州。高宗聞杭州轄縣有臨安,以為吉兆,遂升杭州為臨安府。
武林 亦作虎林,原是山、水名,後演變成杭州的別稱。 《夢粱錄》卷七:「杭城號武林,又曰錢塘。」南宋周密《武林舊事》,清丁丙《武林坊巷志》等,均以武林指代杭州。
柳浦 也稱柳浦埭。在鳳凰山東南尺銀譽麓、錢塘江濱,與隔江蕭山之西興(古稱固陵、西陵)歷為錢塘江南北交通重要渡口。《太平寰宇記》卷九三:隋開皇十年 (590)「移州居錢塘城,十一年復移州於柳浦西,依山築城」。
留下 在杭州市區西部,與餘杭縣接界。宋時稱西溪搏改,為錢塘四鎮之一。《西湖游覽志》卷十:「西溪,居民數百家,聚為村市,俗稱留下。相傳宋高宗初至杭時,以西溪地豐厚,欲都之,後得鳳凰山,乃雲;『西溪且留下』,後人遂以為名。」
江干 古時杭州鳳凰山、候潮門外臨錢塘江一帶習稱江干。《吳越備史》卷一載吳越王錢鏐新築羅城「自秦望山由夾城東亘江干」。江干自古為錢塘江南北要津和江海碼頭,市廛興盛,有「金江干」之稱。
湖墅 宋稱湖州市、湖市,元、明稱湖墅。《湖墅小志》卷一:「湖墅疆界上自武林門,下至北新關以及西側錢塘門而抵觀音關止,東側艮山門而抵東新關止,概謂之湖墅」。
筧橋 在杭州市區東北部,與餘杭縣毗鄰。古時曾稱繭橋。《艮山雜志》卷二:「繭橋,一作筧橋」「四近物產殷充,綿繭、葯材、麻布尤所擅名。」筧橋地處交通要沖,歷為軍事要地。
旗下 清順治七年(1650),在杭州中西部修成滿洲駐防營,內駐八旗精兵及其眷屬,稱旗下營。此為杭州城中之城,城址東起結縛橋,往南至比勝廟,往西至涌金門,往北至錢塘門。辛亥革命後拆旗營城牆建馬路,開新市場,但仍習稱此范圍為「旗下」。

兗州這個地名的由來

兗州,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山東省直管,濟寧市代管。兗州歷史悠久,4000多年前夏禹劃天下為九州,兗州為其一;2000多年前孔子、孟子、曾子等曾在此講學;「詩仙」李白曾寓家在此。 「兗州」一詞的出現始於春秋以後。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著書立說,把禹時的九州冠以稱謂,兗州即其一。「兗」古作「沇」,《史記·夏本紀》「兗州」作「沇州」。九州即冀州、兗(yan)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幽州、雍州
來人們在河邊的高地上居住,繼而形成為居民點,隨著生產的發展和人口的繁衍以及階級的對立,逐漸發展為邑或都城。「州」便成為一種行政區劃的代名詞。然而作為古九州的「州」仍指水中可居之地。 兗州最早出現是依地理區劃而言的。古書中有黃帝劃州分野、建置萬國的說話,雖系後人用王朝觀念對原始社會疆域的附會依託,不足信以為實,但禹分中國為九州的說法則較為流行。夏禹是從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轉變的過渡式人物,雖有理想人物化身之意,但仍不失為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尚書·禹貢》記載:禹根據地理概況,依照名山大川的自然分界,把中國劃分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個大的區域,故曰九州(「九州」在禹時並非確指,「九州」的具體稱謂也並非大禹時所為)。並分別敘述其山川、湖泊、土壤、物產、田賦等級、貢品名目以及水陸經路和少數民族等。 作為地理區劃,早在夏禹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形成的各種不同類型的原始文化中,就存在著類似於區域性的形式。通過考古學諸文化的發現,並通過它們本身所反映出來的特殊性與共性表明,我們的祖先所創造的原始文化就已經存在著區域性問題,因此,也可設想為「整體」的劃分。至於能否形成人為的區域性劃分,卻很難證明。 古代的行政區劃往往以地理條件為根據,受地理因素的制約。夏、商、周三代均有關於九州或十二州的記載,雖所指有所不同,三代皆有「兗州」,作為地理概念用語。其地約在今河南東北部、河北南部、山東西部。春秋以後,諸侯國逐漸確立了自己的行政區劃,但由於地理概念的代名詞不太適應作為行政區劃的用語需要,因此常易混淆。到了秦代,廢除州名,全國實行郡縣制。 兗州正式作為行政區劃是在西漢武帝設十四州刺史時開始的。 漢代由於「開地斥境」,擴大了疆域規模。據《漢書·地理志》載,漢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把全國重新劃分為十四州,設十四州刺史部。兗州是其中之一,治所設在濮陽,轄山陽(轄瑕丘、橐縣、方與……等)、東郡、陳留、濟陽、泰山、東平六郡國。王莽時期認為漢代的「州名及界,多不應經」,把州名作了改動或合並,兗州未變。東漢建武十一年(35),將西漢時期的朔方並入並州,改全國為十三州。兗州治所在昌邑(今山東金鄉縣西北40里),下轄陳留、東郡、任城、泰山、濟北、山陽(今兗州屬山陽郡)、濟陽、東平八個郡國,大體范圍在今山東西部及河南東部。 三國時,兗州區域屬魏國。曹操領冀州牧後,為擴大勢力范圍,縮小其他州區並入冀州,兗州轄區未動,仍轄八個郡國。僅將漢時陳留改為陳留國,任城國改為任城郡。據《三國疆域志》載,兗州初治昌邑,後移治廩丘(今山東鄄城縣東)。 晉時,設兗州刺史部,轄濮陽國、東平國、濟北國、泰山郡、陳留郡、濟陽郡、任城國、高平國(治昌邑,轄瑕丘、金鄉、巨野……等)八郡國五十六縣。晉武帝太康元年(280),西晉滅掉吳國,把全國劃分為十九個州部。永嘉年間設立二十一個州部。兗州均為其中之一,初治廩兵,後移治鄆城(今山東鄆城西北)。晉惠帝末年(290),兗州全境淪沒,附屬後趙。戰亂中的兗州黎民百姓,大量南遷,到東晉元帝時便在南方設置了僑州、僑郡、僑縣、僑鄉等,兗州為僑州之一,治所設在京口(今江蘇丹徒)。晉明帝太寧年間(323—325)以郄鑒為兗州刺史,寄居廣陵(今江蘇江都縣東北)。康帝建元初(343)寄治金城(今江蘇江寧縣北)。穆帝永和(345—356)中僑治下邳(今江蘇邳縣東),淮西公太和(366—371)中又移治山陰(今江蘇淮安),孝武帝太元(376—396)中還治廣陵,並割江淮地區為兗州轄境,領十四郡。歷史上稱廣陵之兗州為南兗州。而稱北方鄆城同時存在的兗州為北兗州。北兗州轄東平、高平、濟陽、濟北、任城等郡。 南朝劉宋初年,武帝劉裕平河南,又設兗州於滑台(今河南滑縣),時稱西兗州。宋文帝元嘉十年(433)移治鄒山(今山東鄒城東南故邾城),又寄治彭城(今江蘇銅山縣),徒遷須昌(今山東東平縣西北50里)。元嘉二十年(443)把兗州區域分屬徐州、冀州,其兗州舊地為魯郡代替。至元嘉三十年(453)六月復立兗州,治瑕丘(今兗州市),宋孝武帝孝建初年(454)治湖陸(今江蘇沛縣北),宋明帝秦始初(465)移治瑕丘。齊、梁時,又設北兗州於清江,設南兗州於廣陵。 兗州降魏之後,僑治於淮陰,舊地兗州移治於滑台,後治瑕丘。時稱瑕丘之兗州為東兗州,復曰兗州。而滑台之兗州則為西兗州。北魏孝昌年間(525—527),西兗州又移治於定陶(今山東定陶縣西北)。北魏太和年間(477—499)置南兗州於渦陽(今安徽蒙城縣東北),北魏正光年間(520—525)又移治譙城(今安徽毫州)。當時稱兗州(瑕丘)、西兗州(滑台)、南兗州(譙城)為三兗州。東魏時設兗州於瑕丘,改置南兗州於陳留,西兗州於濟陽(今山東曹縣西北)。北齊時,改清江之兗州為淮州,廣陵之兗州為東廣州。 隋初沿襲前制,開皇三年(583),「遂廢諸郡,行州縣之制」。大業二年(606),瑕丘之兗州改為魯郡,領十縣。西兗州改為東郡,南兗州改為譙郡。 唐高祖李淵立朝後,實行州治。武德五年(622)平徐元朗部,置兗州。治所設在瑕丘,領任城、瑕丘、平陸、襲丘、曲阜、鄒、泗水七縣。貞觀十四年(640)置兗州都督府,轄兗、秦、沂三個州。天寶元年(742)改兗州為魯郡,乾元元年(758)復為兗州,領八縣,同時設兗海節度使,治瑕丘,隸屬河南道,轄兗、海、沂、密四個州。 五代十國時期,梁、唐、晉、漢設兗州秦沂節度使,屬河南道,治瑕丘。到後周時期,因慕容彥超據兗州時反叛,遂降兗州為防禦州,領六個縣。 宋朝大中祥符元年(1008),兗州升為大都督府,政和八年(1118)改為襲慶府,治瑕縣,隸屬山東東路,下轄瑕縣(今兗州市)、奉符(今泰安)、泗水、襲縣(今寧陽)、鄒縣(今鄒城)、任城(今屬濟寧市)、仙源(今曲阜)、萊蕪、金鄉、魚台十個縣。 金改設兗州。初置泰寧軍,治嵫陽。大定十九年(1179)改為泰寧軍節度使,隸屬山東西路,轄嵫陽、曲阜、泗水、寧陽四個縣。 元朝設兗州,治嵫陽,隸屬濟寧路。憲宗二年(1252)分隸東平路。至元五年(1268)復屬濟州,至元十六年(1279)改隸濟寧路總管府,轄嵫陽、曲阜、泗水、寧陽四個縣。 明初,嵫陽並入兗州。兗州轄三縣,隸屬濟寧府。洪武十八年(1385),明太祖封其第十子朱檀為魯王,藩兗州,升兗州為府,隸屬於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復置嵫陽縣為兗州府治所在地,轄濟寧、東平、曹、沂四州二十三縣。 清代仍設兗州府,治滋陽,隸屬山東省。據乾隆三十一年(1766)版(兗州府志)記載,兗州府轄一州十三縣。 1913年廢州府制,改道縣制。撤銷兗州府,府所在地改屬濟寧道。 1948年7月,滋陽縣城區稱兗州市,農村稱滋陽縣。同年12月,市縣合並,稱滋陽縣,隸屬尼山專署。1962年1月,滋陽與曲阜分治,滋陽縣改稱兗州縣,隸屬濟寧專署。1984年4月進行行政體制改革,兗州縣隸屬濟寧市,下轄十三區(鎮),三十五個鄉,六個街道辦事處,五個居民委員會。1992年兗州縣轄五個鎮八個鄉。1995年9月19日,兗州縣改稱兗州市。1995年兗州市轄九鎮四鄉。2002年兗州市轄十鎮和兩個辦事處。2011年兗州市轄六鎮(含兩個省級開發園區)和五個辦事處。

杭州彭埠地名的由來是什麼?

彭埠最早是古海塘邊的一個船埠頭,相傳宋代有彭姓在捍塘建埠定居,彭埠之名由此得來。

「良渚」這個地名的由來

良渚 在距今5300~4000年的良渚遺址區內發現一座面積290萬平方米的古城,其年代不晚於良渚文化晚期,具體的建築年代,有待進一步考古確定。考古學家指出,這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首次發現的良渚文化時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發現的同時代中國最大的城址。當時「良渚」勢力占據了半個中國,新發現的這座古城,相當於良渚時的首都。
有專家認為中國朝代的斷代應從此改寫:由現在認為的最早朝代為夏、商、周,改成良渚。
在省文物局良渚管委會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位於瓶窯鎮上的古城遺址。東西南北四個城牆門,如今安安靜靜地躺在農田裡,四周有少量的住家。
城牆上留下原始居民生活垃圾痕跡
北城牆同樣也挖出了一個坑,同樣的黃土和石頭,唯一不同的是「這座城牆坑比較考究,底部到地表的夯土層是泥和沙相間,而且很有規律,從上到下沙層逐漸加厚,泥層逐漸變薄,做工非常考究」,據劉斌推測,土牆上的那些黑色雜物,應該是原始居民殘留下的生活垃圾。
良渚古城的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脈的支脈,南北與山的距離大致相等,東苕溪和良渚港分別由城的南北兩側向東流過,鳳山和雉山兩個自然的小山,分別被利用到城牆的西南角和東北角,因此,專家推斷,古人在建城時顯然對地理位置經過精心勘察和規劃。
良渚古城遺址的發現非常意外,緣於去年6月一次保護區域內農民住宅外遷安置點的基建項目。
當時,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瓶窯葡萄畈遺址高地西側挖掘時,發現了一條良渚時期的南北向河溝。這讓劉斌感覺到有戲,隨後,他帶領考古隊員深入挖掘。洛陽鏟一把鏟下去(洛陽鏟,長柄,鏟頭為半圓筒狀,打入地下再提起來時,鏟頭就能帶出一筒土,對土壤結構、顏色、密度和包含物的辨別),在4米多深的地方,鏟頭碰到了石塊,換個地方再鏟,在差不多的深度再次碰到了石塊。當泥土一層層挖去,一大片石塊露出來,經過局部解剖發現,這一高地是由人工堆築而成,寬60多米,深近4米。
結果考古人員發現整塊土地其實都是人工夯築而成——土質為黃土,不同於良渚一帶灰黑色淤泥,明顯是人工從外面搬運而來。在黃土下面,鋪著一層石塊,石塊比較圓滑,應該是從周邊現成揀來的。之後的挖掘證明,這大堆的黃土就是良渚古城的西城牆,稻田下的那條溝渠是護城河。
西城牆全長約1000米,寬約40~60米,南連鳳山,北接東苕溪;接下來,南城牆、北城牆和東城牆依次被發現,同樣是底部鋪墊石頭、大量黃土夯築;城牆環繞著中間的莫角山遺址。
與西城牆相比,其他三面城牆相對更考究:鋪墊的石頭尖銳很多,明顯是人工開鑿;城牆外側石頭相對大點,越往裡越小;堆築的黃土層中,有時會摻加一層黑色的黏土層,增加了城牆防水能力。
考古人員推測,這些痕跡說明古人最先造的是西城牆,等到建其他三面城牆,經驗更豐富了。
古城文明勢力曾影響半個中國
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說,說明良渚古城的意義,得站在「良渚文化對中國的影響」這個高度著手。已經發現的良渚遺址,從其位置、布局和構造來看,專家認為當時有宮殿,生活著王和貴族,如今又找到了城牆,相當於良渚時的首都。
良渚文化的分布主要在太湖流域,包括餘杭良渚這里,還有嘉興南、上海東、蘇州、常州、南京一帶;再往外,還有擴張區,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蘇北部,接近山東,曾經良渚人為了佔領這里,還打了一仗;再往外,還有影響區,一直到山西南部地帶。
可以看出,當時「良渚」勢力占據了半個中國,如果沒有較高的經濟文化水平,是不可能做到的。
有的考古專家,認為良渚古城其實就是「良渚古國」。良渚古城的發現,有人認為中國的朝代的斷代應從此改寫——由現在認為的最早朝代為夏、商、周,改成良渚。
古城面積與頤和園差不多
城牆比西安城牆寬2~4倍
本報訊浙江省考古所近日發布重大考古成果——歷經18個月,在良渚遺址區內發現一座面積290萬平方米的古城,面積和北京頤和園差不多。根據城牆中出土的陶瓷碎片,這座古城的年代不晚於良渚文化晚期,具體的建築年代,還有待於在進一步考古工作後才能確定。在目前發現的代表中國早期文明的大遺址中,良渚遺址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是實證中華5000年文明史的最具規模和水平的地區之一。
這座古城東西長約1500~1700米,南北長約1800~1900米,略呈圓角長方形,正南北方向。城牆部分地段殘高4米多,做法考究:底部先墊石塊,寬度達40~60米(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明朝洪武年間建造的西安古城牆,底寬18米,頂寬15米),上面堆築純凈的黃土,夯實。
專程趕來的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這樣評價古城:這是目前中國所發現同時代古城中最大的一座,稱得上「中華第一城」;它改變了原本以為良渚文化只是一抹文明曙光的認識,標志著良渚文化其實已經進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發展階段;是繼上世紀河南安陽殷墟發現之後,中國考古界的又一重大發現,將極大推動中國文明史研究進程和考古學發展。
良渚文化是分布於環太湖地區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學文化,距今5300~4000年。良渚遺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遺址和文化命名地,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良渚、瓶窯兩鎮。1986年,良渚反山遺址先被發現,發掘出11座大型墓葬,有陶器、石器、象牙及嵌玉漆器1200多件。這幾年,良渚文化遺址從40多處增加到135處,有村落、墓地、祭壇等各種遺存。
良渚,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被謄為中華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的發祥地。良渚文化是環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發現於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中國文明的曙光是從良渚升起的,良渚是中華民族和東方文明的聖地,國家文物局已正式將良渚遺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清單。
[編輯本段]良渚
座落於風景秀麗的國際旅遊城市——杭州西子湖畔,距杭州市中心約10公里,系杭州市餘杭區中部中心城鎮。境內有安溪瑤山遺址、良渚文化博物館、折桂橋、沈括墓、東明山森林公園等風景名勝。區域面積101.69平方公里,轄26個中心行政村(其中小洋壩等6個村由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託管)及3個社區。常住人口達8.8萬餘人,流動人口4.5萬餘人。杭州繞城公路北線、東西大道橫貫全境;104國道和通往杭州市中心的衢州路縱越全境;潘塘互通立交以南庄兜為起點,同衢州路相連,與杭州繞城公路北線十字相交,形成華東地區最大的多元公路立交。三縱三橫的交通格局,使良渚成為杭州北部的交通樞紐。宣杭鐵路,東苕溪航道東西橫貫全境,京杭大運河沿鎮東部南北穿行,形成了鐵路、公路、水路綜合運輸體系。
良渚,隨著改革不斷深入,產業結構大力調整,全鎮經濟突飛猛進,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2005年經濟總量首次突破70億大關,其中工業總產值為63.4億元。工業經濟圍繞良渚、安溪、勾庄三大工業功能區塊建設,扶優扶強重點骨幹企業,有5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138家,億元企業9家。農業以穩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確保糧食生產,促進農民增收為重點,科技興農為宗旨,形成了以「農產品加工、特色水產養殖、花卉種植」等優勢產業,完成國家級土地整理和改造工程,進一步改善生產條件;加大良渚文化遺址保護力度,堅持「以適度開發實現真正保護」的基本思路,大力發展以倉儲、物流、商貿、房產、旅遊為主的第三產業,現有中國良渚文化村、金恆德國際汽車物流廣場、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浙江物產集團、杭州港大松樹集裝箱碼頭、浙江億豐裝飾城等省、市、區等二十餘個重點項目落戶良渚,將使良渚這塊古老的土地真正熱起來,成為名副其實的「夜杭州」。
杭州市第九次黨代會提出「一主三副六組團」城市總體規劃,良渚系良渚組團的核心之一,更賦予了「北秀」的內涵。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良渚以「傳承良渚文明,創造北秀明珠」為戰略目標,全力沖刺「雙百」強鎮(農村經濟總量100億元、躋身省百強鄉鎮),打造「商貿良渚、實力良渚、文化良渚、和諧良渚」,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把良渚建設成為集經濟、文化、旅遊、居住為一體的現代化衛星城鎮。

「上虞」這個地名的由來

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首領虞舜為避唐堯之子丹朱之亂來到今百官鎮,文武百官隨舜而至,因有百官橋古跡、百官鎮地名。又,舜與諸候會事訖,因相娛(通虞)樂,故曰上虞。「上虞」之名由此而來。

延秋這個地名的由來

洛陽市西15公里,有一村名叫「延秋」,傳說與武則天有關。洛陽「八小景」 ――「龍池金魚」,指延秋村的洛陽龍潭寺和龍池溝。武則天居洛陽48載,對洛陽感情頗深。一年夏天,武則天來到龍池溝避暑,但見曲谷幽深,林木蓊鬱,百花爭艷,小溪潺潺,一路暑氣頓消。武則天住進龍潭寺。她白天流連潭旁戲魚,晚上登臨高台賞月,涼意爽身,心坦氣暢。女皇派人在寺東邊崗頂上專門蓋了糧倉,打算長住。夏去秋來。留在東都洛陽的狄仁傑等重臣派人請聖駕還京。武則天不想離開這人間仙景,而且給來迎聖駕的人大大寫了"延秋"二字。狄仁傑見皇上不回宮,影響國事,派人悄悄燒掉寺旁的糧倉,武則天無奈聖駕返京。從此,龍潭寺旁的村莊以"延秋"二字取了村名。龍潭古寺已盪然無存。潭東的山村人稱之為「火燒麥」,20世紀60年代還可見燒成黑焦炭的麥粒。這一傳說古籍中未見記載,而有記載的是此間屬隋唐西苑西牆最南一門名叫"迎秋門"。大概後來因"迎"、"延"二字形體相近,誤將"迎"寫作"延",遂得名"延秋"。

簸米灣這個地名的由來

把米里的雜質利用人力、風力資源把它除去
人們經常在這個地方做這樣的事情。
這個地方是一個灣的地形,做的事情又是與米又關的
自然就稱這個名字了
當然
以前此地一定有打穀子的作坊

成都這個地名的由來

解放前的成都 成都歷史悠久,有「天府之國」、「蜀中江南」、「蜀中蘇杭」的美稱。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將都城從廣都樊鄉(今雙流縣)遷往成都,構築城池。關於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得名成都。五代十國時,後蜀皇帝孟昶偏愛芙蓉花,命百姓在城牆上種植芙蓉樹,花開時節,成都「四十里為錦綉」,故成都又被稱為芙蓉城,簡稱「蓉城」。2001年出土的金沙遺址,已經將成都建城歷史從公元前311年提前了300年,超過了蘇州,成為中國未變遺址最長久的城市。
詳細的:ke../view/2585.?wtp=tt#4_1

重慶這個地名的由來?

重慶歷史悠久,公元前十一世紀是周代封巴國首府。巴,是武王伐紂後封給姬姓的一個小國。巴就成為此地最早的名稱。秦統一中國後,在此設置巴郡。到漢朝因其城緊靠長江,便改名為江州。在隋代又因其靠近嘉陵江,嘉陵江古稱渝水,故又改稱渝州。重慶稱"渝"即由此而來。
宋朝年間,這里有個地方官名叫趙諗的准備謀反。宋徽宗殺了趙諗,認為渝州含義不好,於是下令改為恭州。意思是想讓這里的人以後都恭恭敬敬地順從趙家的統治。宋光宗繼父位,先封自己為恭王,於1190年當了皇帝。他認為,先封王,後稱帝,是"雙重喜慶",便將他的封地改名為"重慶"。這就是重慶地名
重慶是一個歷史名城。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封宗姬於巴,以江州(今重慶)為府,後幾易其名(改渝州、恭州),為歷朝重鎮。南宋時,趙敦封恭州王,後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遂於1189年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而得名。1929年重慶正式設市。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國民 *** 西遷重慶,並於同年11月定重慶為戰時首都。1939年改重慶為直轄市。1940年定為陪都。1949年重慶解放後,為西南軍政、行政委員會駐地,屬西南行政委員會管轄。1953年3月改為中央直轄市。1954年7月西南大區撤銷,生態市改為四川省轄市。1983年永川地區與重慶市合並,重慶在中央實行計劃單列,作為全國第一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享受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實行市領導縣的體制。
呵呵
重慶歷史悠久,公元前十一世紀是周代封巴國首府。巴,是武王伐紂後封給姬姓的一個小國。巴就成為此地最早的名稱。秦統一中國後,在此設置巴郡。到漢朝因其城緊靠長江,便改名為江州。在隋代又因其靠近嘉陵江,嘉陵江古稱渝水,故又改稱渝州。重慶稱"渝"即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