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5個新一線城市房價均過萬,哪些地區的房價出人意料
新一線城市房價水平如何,哪些新一線城市更容易安居?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了中國房價行情平台上15個新一線城市的平均單價數據發現,有6個城市超過了2萬元/平方米,其中杭州位居第一,南京第二。中部的強省會長沙房價在15個城市中墊底,房價收入比最低。
根據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2020年6月發布的《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2020年15個新一線城市分別是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沈陽、青島、合肥、佛山。
杭州第一南京第二
⑵ 土地財政收入大幅回落,呼喊開發商,八大省會城市行動了
財政收入對老百姓有影響嗎?很多人覺得這好像與我的日常生活沒有任何的關系吧,實際上財政收入影響了每一個老百姓。
大馬路、高鐵、火車、地鐵、飛機、學校、醫院、公園等眾多公共服務設施都是與財政收入息息相關的,如果沒有足夠的財政撥款,我們能享受到到這么好的公共服務設施嗎?
財政數據是高度標准化、高度規范,統計不會存在偏差、騰挪、口徑調節的問題,可以說財政數據是各類型數據中最真實,正因為真實才顯得珍貴才顯得明了。
4月20日財政部發布第一季度收支狀況, 一句話總結就是收入的少花費得多 。
財政收入主要分為三塊稅收,非稅收和賣地收入。
3月份稅收增速,從1~2月10.1%,下降到-0.2%,增值稅個稅消費等各方面都在下降,只有企業所得稅出現了輕微的增長。
增值稅跟工業息息相關,個人稅跟服務深度捆綁,3月份下旬沿海生產也已經受到了巨大的影響,許多地方不能跨市工業與服務業已經支撐不起來了,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自然而然就會出現減少。
4月份並未完全的結束不少人都在,估計4月份的 汽車 銷量和 汽車 購置稅,整體的數據並不容樂觀。
近期大宗商品的價格出現了突飛猛進,有特別收益金專項收入,礦產資源專項收入出現輕微增長,但是放在全國這么大盤當中,就非常微弱了。
影響財政最大莫過於土地出讓金,第一季度全國政府性資金預算收入為13842億元,同比下滑25.6%,中央政府資金預算收入為853億,同比下降7.9%;地方政府性資金基本預算12989億,同比下降26.5%,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達到11958億元,同比下降27.4%。
長三角和珠三角超級城市群,土地出讓金都出現大幅度回落,第一季度廣東、安徽、天津、廣西、湖北、湖南土地出讓收入下浮分別為96%、95%、90%、87%、75%,另外29個省市土地收入都要比去年少,增速均為負數。
長三角南京,20宗土地流拍了6宗,流拍率高達30%,成交14宗主要都是以國資房企為主,民營企業沉默不語。
珠三角東莞首輪供地流拍率更高,推出八宗地塊,6宗流拍率75%,成交兩宗土地被國資房企包攬。
2022年首輪集中供地的城市,北京流拍率6%、福州流拍率33%、廈門流拍率10%、青島流拍率6.3%、合肥流拍率25%、武漢流拍率14%、成都流拍率12%。根據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國住宅用地流拍和撤牌數量836宗,流拍撤牌率為23.5%。
從各方面的數據來看土地成交量不容樂觀,第1季度土地出讓金累計減少達到了0.45萬億,折算下來平均每個月減少1,500億。
根據民生證券周君芝指出:若按此推衍,全年土地出讓金減少金額達到2.1萬億元,同比減少高達-23%。2021年全國300城土地出讓金總額5.62萬億,同比下滑9%,全國每年土地出讓金體量基本在8萬億左右徘徊縮小2.1萬億相當於縮水了1/4。
收入大幅度縮水,支出卻大幅度的增加 。
3月公共財政支出同比增速高達10.4%,進一步加速一季度支出進度已達到了24%。
錢都花去哪裡了?投向哪一個行業?
科技 、債務付息、農林水事務、文化 旅遊 體育 傳媒、社保就業,衛生 健康 、教育、城鄉社區事務、交通運輸支出、環保,錢都投在這些行業了。
4月21日業績會上保利說,並購基本都是基於項目層面,不追求是在。收並購上完成一定具體投資金額和項目數量,在項目研判上市公司變得更加謹慎。
當前房地產的形勢遠超出老百姓想像的范圍,正是在這種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到放寬樓市政策,截止到4月20日,全國超過85個城市開始松綁樓市政策,2022年的房地產市場像極了2014年,放鬆樓市政策,降准、降息、降利率、降首付、解除限購、限貸、限價等政策,像極了2014年局面。
根據第一 財經 數據顯示,2022年至今,包括鄭州、哈爾濱、福州、蘭州、昆明、南寧;南京、銀川等8個省會城市出台了放鬆樓市政策,不要覺得放鬆了,樓市政策真的會迎來2014年,這樣的爆發結果是並不太起色。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開數據顯示,第1季度商品房銷售面積為3104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8%,住宅面積下降18.6%,商品房銷售額度為299655億元,下降22.7%,住宅銷售額度下降25.6%。
冷冰冰的數據好像沒有太大感覺,
如今房地產市場漲價的事情很小了,更多的是房價會不會降了?又或者說看看樓下的中介公司是不是倒閉了很多,最直觀的去售樓中心或者是房產局交易中心,看看有沒有人過戶就知道了。
財政的數據是確確實實地能感覺得到,如今房地產銷售達不到預期,接下來樓市政策可能會進一步的放鬆。經濟學家馬光遠提到,房地產既不能出現過冷也不能出現過熱,如今市場太冷了,要回暖才是最關鍵的。
央媒《經濟日報》發文《發揮穩定樓市在穩大盤中的作用》文章中提到購房者觀望情緒濃厚,或將購房計劃擱置,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即便想買房,也並不會像過去一樣加杠桿買房,而房地產企業從銷售的融資端再到拿地端,整體都受到了全方面的阻礙,循環不順暢。
維持房地產內循環恢復賣地收入,銷售、融資、拿地、缺一不可,我們常說房地產的價格應該下降,其實有沒有考慮到房地產對於財政貢獻這么大,一旦出現大幅度的回落,對於 社會 經濟影響也是非常大。
有人問有沒有一種辦法,能逐步地代替房地產土地財政收入的有,但是很難實現得了,2021年就已經提及過的「房產稅」,根據相關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的商品房市場達到450萬億,假設有1/3的房產需要徵收房產稅,增收金額在1%~2%,折算下來每年的稅收在1.5萬億至3萬億,可以彌補當前土地財政帶來的損失。
我前一篇文章寫到,土地稅收出現了大幅度下降,多少人都在吐槽麵粉的價格都這么貴了,麵包的價格變得更貴了,普通老百姓根本買不起房,了如今土地的財政出現大幅度的縮減,意味著未來房價就會下跌,這何嘗不是一種好事呢?
還有各種各樣的惡意評論認為房地產就不應當存在房地產不可能賣這么高的價格實際上跟剛剛開頭所提到的還有各種各樣的惡意評論認為房地產就不應當存在,房地產不可能賣這么高的價格,實際上跟剛剛開頭所提到的沒有房地產,在過去的20多年時間中,國內的經濟增速有這么快嗎?國內的基礎建設設施有現在這么方便嗎?不要一邊在享受房地產帶來的紅利同時,卻在吐槽。
有日本房地產崩盤了,美國房地產崩盤了,我國海南的房地產也崩盤了,如今國內的房地產得到有效的控制,未來整體的樓市走勢會傾向於平穩的狀態。
經濟學家馬光遠說了一句非常粗俗的話,房地產是我國第1支柱產業,未來100年都不會變臭是因為你沒吃過,吃過的不知道他有多香,相信大家都能明白這句話中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