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首批10宗地塊為什麼流拍
擴展閱讀

杭州首批10宗地塊為什麼流拍

發布時間: 2025-01-20 15:32:07

A. 部分地區調整土拍規則:預留利潤空間,關注中標企業落地能力

北京日前完成了2022年第一輪集中土拍,流拍率下降,溢價率上升,土地市場有所回暖。梳理發現,在已披露2022年集中土拍信息的城市中,多地調整了土拍規則。

引導市場理性競爭

日前,廈門公布2022年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住宅用地266公頃(含商住用地83公頃、保障性住房用地7公頃、安置房用地148公頃、租賃住房用地28公頃)。在符合政策前提下,通過適當放寬配建指標、出讓金繳納條件等方式,提高企業參與積極性,確保土地成交率。針對熱點地塊,在溢價率、競價輪次和最高限價等方面制定了預案,引導市場理性競爭。

為保障商品住宅用地出讓,資源規劃部門會同各區政府、各相關單位按成交時間節點倒排工作計劃,共同推進商品住宅地塊前期各項工作。

上海首批集中土拍掛牌40宗地塊,起拍總價850.7億元。首創證券表示,上海本次集中土拍規則有所調整,修改了評標辦法等規則,細化技術指標,關注中標企業資金實力、產品力和落地能力。

預留利潤空間

北京第一輪集中土拍計劃出讓18宗住宅用地,成交17宗,流拍1宗,成交總價480億元,整體溢價率為4.5%。

中海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32.6億元競得昌平區中關村國家工程技術創新基地C-30地塊R2二類居住用地的使用權,成交樓面價24861元/平方米。

「北京作為2022年第一個集中土拍城市,成交熱度雖不及2021年首輪,但較2021年第二輪、第三輪有明顯回暖。」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關榮雪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中信建投數據顯示,北京第一輪集中土拍流拍率為5.6%,較2021年第三輪集中土拍下降近10個百分點;三宗土地最高限價成交,觸限率16.7%,較2021年第三輪集中土拍提升了9個百分點。

北京第一輪集中土拍吸引了多家房企參與。其中,綠城競得3宗地塊,中海、華潤摘得2宗地塊。

中泰證券房地產行業分析師陳立介紹,福州土拍推出20宗地塊,其中17宗地塊設置最高限價,達到最高限價後的預估房地價差在8400元/平方米-17100元/平方米,為房企預留了利潤空間。

聚焦都市圈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全國300城共推出住宅用地規劃建築面積5718.26萬平方米,成交面積3922.2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61.48%。

2月,50家代表房企拿地金額同比下降67%。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主管彭澧麗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50家代表房企在一線城市投資佔比高。前2個月,50家代表房企在長三角區域拿地面積佔比達38.1%,京津冀為31.3%。」

濱江集團日前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布局區域為「三省一市」,即浙江省、江蘇省、廣東省和上海市。公司堅持布局經濟發展潛力好,人口吸納能力強,居民購買力有支持的地區,充分發揮公司在人員、品牌、融資等方面的優勢。1月-2月,公司通過招拍掛方式新增5個項目,其中寧波1個,杭州4個,土地面積17.85萬平方米,計容建築面積49萬平方米。

2月28日,南山控股披露的調研紀要顯示,公司對房地產業務保持謹慎樂觀,始終堅持「區域深耕、布局重點城市」。公司地產項目主要分布在上海、蘇州、深圳等城市,整體盈利能力和回款情況較好。

(原題:《部分地區調整土拍規則》)

B. 杭州官方上調新房限價

杭州13個板塊新房限價上調,最高的漲2000元/平方米。

上周六,杭州第三批集中出讓地塊正式掛牌,共包括35宗地塊(含1宗租賃用地),其中過半數為主城區優質地塊,預計於12月21日集中出讓。此前的傳聞也得到證實——杭州原有新房限價體系被打破,多個板塊限價普漲,部分區域漲幅不小。

隨著這批地塊的掛牌,相關限價情況及土拍規則變化也正式公布。

其中,規則里明確恢復預勾地制度,減輕房企拿地負擔;取消「競品質」,改為「定品質」,即由政府規定品質要求,房企承諾按要求建設,不太受房企歡迎的「現房銷售」試水舉措徹底消失。

與此同時,「杭州上調新房限價」也一度沖上微博同城熱搜榜第一。

房企有了利潤空間

此前,一份由杭州住房保障和市場管理局印發的《關於第三批宅地房屋銷售限價調整的函》在網上流傳,對杭州第三批集中供地中32宗宅地的房屋銷售限價、毛坯最高銷售單價和最高裝修價格作出調整。部分地塊的新房限價有所提升,地塊起價較此前第二批掛牌時的地價有所下調。

克而瑞數據顯示,杭州13個板塊的限價得到提升,包括艮北、運河新城、蕭山經開區、筧橋、丁橋等,漲幅在200-2000元/平方米之間。

今年10月,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告,第二批集中供地中的17幅土地終止出讓。首次試水的10宗競品質現房銷售地塊「全軍覆沒」,沒有開發商願意接,原本計劃分兩天進行的土拍,一天內就匆匆結束。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杭州本次放寬土地出讓條件,與其在前一輪土拍中「陡然遇冷」不無關系。

此次在規則層面多維度降低了土拍門檻,包括放寬房企准入標准、取消現房銷售、下調溢價率等。恢復了預勾地制度,減輕了房企拿地負擔。

張波表示,「一升多降」之下,房企拿地利潤空間得到明顯提升。房企報名較二批次集中供地積極許多,三批次集中土拍大概率將有所回溫,屆時也將呈現不少看點。

調低土地的起拍價以及調高未來的售價,都是根據當下市場形勢,結合房企實際情況作出的適度調整。對於杭州來說,第三次集中供地較為重要,一方面今年供地計劃距離既定規劃還有一定差距,土地出讓任務較重;另一方面由於第二次土拍流拍數量較多,對本次土拍難免會形成一定影響。因此,從第三次土拍來說,整體門檻有所降低,會更有利於提升房企拿地的積極性。

一二手房價格倒掛猶在

不過,盡管限價上調,供給端的問題得到逐步改善,但需求端依然得不到滿足,新房和二手房之間的價差,沒有因此得到全面彌合。

一位品牌房企的杭州區域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土地起始價下調以及新房限價的上調,都給開發商留出了更多利潤空間。有利潤,開發商才能更好地提升樓盤品質,讓真正願意房住不炒的購房者們,住上更高品質的房子。

該負責人表示,下調地價上限的,是讓市場不會出現高價地王。從此,市場情緒會更穩定,大眾對未來房價的預期閾值會隨之降低。這又是打消炒房獲利念頭的手段。

目前,在杭州的新房市場上,200萬元左右是入門級純剛需水平,也是新入杭州的購房者的主流需求。

以申花核心區為例,該區域的限價漲到了5.5萬元/平方米,而該區域目前的二手房均價已經突破6萬元/平方米,價差依然存在。再如艮北新城,該區域的普遍二手房價已經在5萬元/平方米,哪怕新房限價從兩年前的4萬元/平方米跳到現在的4.4萬元/平方米,價差依然明顯。

哪怕是「門檻級」的大江東,新房和二手房之間,也存在著數千元價差。

除了價差大的區域,其他如筧橋、崇賢、小和山等,價差相對較小,但大部分板塊,新房和二手房之間,依然存在著比較大的鴻溝。

張波表示,只有新房和二手房之間的價差沒有那麼大了,紅盤才能從市場上隱退,新房市場的熱度才會慢慢下去。隨著第三批集中供地的推行,杭州樓市明後的年供應量有了保障,也打消了大眾對未來供應不足,可能要漲價的心理預期。

有購房人告訴記者,他們覺得是好事,至少能夠適當地消除一二手房價格之間的鴻溝。

「如果對開發商限制太多的話,他們就沒有意願拿地,那我作為消費者來說,就沒有好的項目可以買了,因為杭州的問題是一二手倒掛太厲害。」

另一位購房人則表示,杭州的新房真的太難買了,已經受夠了動不動就來個萬人搖,很多炒房者都是沖著一二手倒掛去的,讓他們這些真正想買房的剛需苦不堪言。

還有購房人告訴記者,小區的房子一下又漲了20萬元,調高新房限價,意味著二手房價格水漲船高,所以這個政策對於剛需人群來說並不友好。

C. 行業透視 | 首批集中供地城市地價變動和盈利空間探析

導 讀

高配建不斷壓縮盈利空間,無錫、廈門整體地房比超80%。

◎ 作者 / 馬千里、邱娟

截至5月14日,超半數城市(12個)已經開啟首批集中供地競拍,「兩集中」政策穩定落地;並且近期集中供地城市之中不乏北京、深圳、杭州等熱點城市,對於評價集中供地新政的影響更具代表性。為了對兩集中新政下的土地市場有系統研究,本文對首批集中拍地城市的土拍熱度、地價變動以及盈利空間等進行了系統梳理,以期為房企接下來的拿地提供參考性建議。

01

土拍熱度:渝、深、廈溢價率超30%

杭州七成地塊封頂成交

4月中下旬,長春、廣州、重慶、無錫和沈陽5個城市已經完成第一輪集中拍地(具體分析可見行業透視|廣州重慶無錫高溢價與流拍互現,熱度分化進一步凸顯)。「五一」中長假之後,土地市場異常熱鬧,先是杭州、北京,後又有福州、青島、廈門和深圳相繼迎來集中拍地,11城市[1]土拍建面達4309萬㎡,總成交金額達5056億元,接近4月份全國300城土地成交總金額。

從市場熱度上來看,依然是不限價的重慶溢價率水平最高,溢價率高達43%。其次是深圳和廈門,雖然參拍地塊較少,僅有5、6宗,但依然吸引了大量知名房企參與,兩城整體溢價率均在30%左右,市場熱度高漲。典型如廈門,5宗地塊均成功出讓,其中湖裡、思明地塊、集美地塊均競拍到達上限價格,進入競配建階段,最終湖裡和思明地塊分別被建發、國貿&中海競得,加上競配建,兩地隱形樓面價都超過了6萬元/㎡之間,實際溢價率也均超過55%,房企競爭異常激烈。

熱度排在第四位的是杭州,57宗集中出讓的宅地中,有40餘宗溢價封頂並轉入競報自持比例,部分地塊自持比例竟然高達40%,近20個板塊創下地價新高,市場熱度持續高漲。

相比之下,長春、青島等北方城市市場熱度相對較低,尤其是青島,溢價率僅有2%,不過,與以往市場相比,青島此次表現有明顯改善,市北區開平路45號的地塊,因17家競買人輪番加價競拍,地價從起始的10310元/㎡一路競價到17010元/㎡,觸發了17000元/㎡熔斷價,成為市北「新地王」,溢價率達65%,通過線下競自持,最終被綠城中國以樓板價17000元/㎡+自持商品住宅建面2156.9㎡拿下了該地塊。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福州、無錫和廣州由於「限地價」的原因,平均溢價率相對較低。不過就實際情況來看,無錫整體市場熱度並不低,16宗地中僅1宗未觸及最高限價,其餘地塊均進入競自持或搖號階段,包括一些較為冷門的地塊如錫山東港板塊懷仁幼兒園北地塊也是以最高限價和競租賃5000㎡的條件成交。

[1]天津大部分地塊要5月15日現場競價,因此下文研究未包含天津。

02

地價變動:「兩集中」下地價依然普漲

重慶、廈門樓板價漲幅均超45%

從11個已經完成首批集中土拍城市的地價水平來看,和2020年全年涉宅地價格相比,11城中福州、廣州、長春、杭州和深圳成交地價不及去年水平,其餘城市地價上漲均十分突出,尤其是重慶,增幅最大,高達50%,廈門在島內兩宗優質地塊的助力之下,地價也明顯上升,5宗地平均樓板價達35823元/平方米,超越了一線的北京和深圳。

考慮到整體比較地價水平變動很容易受地塊區位分布的影響,因此我們採用可比地價進一步分析地價變動,從11個已經完成首批集中土拍的城市中,將典型地塊樓板價與其周邊地塊(3公里以內)價格對比來看,城市表現各異。大體可以將城市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上漲居多的城市,譬如無錫、廈門、北京、重慶、杭州、深圳、沈陽等城市,這類城市或是不限價,譬如重慶本次集中土拍有22宗地成交溢價率超過50%,占成交地塊的48%;或是樓市表現較佳的城市,譬如杭州,在互聯網經濟的帶動下,城市綜合實力明顯提升,常住人口快速提升,購房需求的支撐性較強,因此房企參拍熱情高漲,「上限+自持」幾乎成為杭州本輪土拍的「標配」,成交的57宗土地中,地價上漲的有48餘宗,下降的僅9宗。此外,廈門表現也比較突出,雖然首次集中供地僅5宗,但5宗均高溢價成交,尤其是建發競得的湖裡地塊,由於有1.32萬㎡的競配建,隱形樓面價高達6.8萬元/㎡,不斷刷新廈門樓板價天花板。

第二類是漲跌相當的城市,譬如長春、廣州、青島等城市,兩城本次集中供地質量均不佳,市場表現相對平穩。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整體表現不佳,但是三城核心區均有觸及最高限價的地塊,譬如廣州42宗地中共有9宗地觸及最高限價,多集中在黃埔、番禺、南沙等區域,市場熱度明顯分化。

第三類是下跌比較多的城市,譬如福州,本次土拍表現也是兩極分化,既有多宗觸發限價的地塊,又有多宗底價成交甚至流拍的地塊。從價格上漲來看,雖然樓板價下降的地塊較多,但如果考慮配建的話,實際樓面價上漲的地塊會更多。

04

高配建不斷壓縮優質宅地盈利空間

後市上海、蘇州類土拍機會不應錯過

綜上,雖然重點城市首批集中土拍已經過半,但就土拍的整體效果來看,並未完全遏制高熱的土拍格局,優質地塊的競拍依然十分激烈。樓市熱度較高的杭州、深圳、廈門等城市,溢價率依然在不斷攀升,結合周邊在售項目的平均售價來看,地房比多在70%以上,盈利空間較小,尤其是再考慮競配建等因素之後,部分項目盈利都存在問題。即使是地價整體比較平穩的青島、沈陽,部分優質地塊也被封頂 競配建成交,地價上漲的動能依然十分強勁,盈利空間也有收窄的風險。

對於地方城建而言,採取「限地價、競配建」的方式可謂一舉多得,一方面可以抑制溢價率指標,並控制名義樓板價的過快上漲,另一方面也可以促進人才房、租賃住宅等保障性住房或公共配套的供給。但對於房地產企業而言,拿地成本依舊是實打實的提升了。以無錫為例,本輪土地成交名義樓板價的地價房價比僅為64%,但按可售樓板價計算的地價房價比高達84%。

在本輪土拍中,即使杭州、廈門、深圳等多數城市均以實行限價競拍,但由於競配建等規則的存在,大部分地塊實際拿地成本依然在上漲,並成為進一步倒逼房價上行的潛在動力。因此就地方調控的施政實效角度出發,在合理增加土地供應規模的基礎上,還是建議真正控制好地價的實際漲幅,不僅要給名義地價戴上帽子,也應當對實際地價的管控更嚴格一些,不要讓「競配建」這一調控手段成為了保障性住房建設的主力。比如無錫即可將競配建的上限設置得更合理一些。

具體而言,接來下實施「限價 一次性報價」的上海和蘇州等城市將迎來集中拍地。典型如上海,一方面設置了10%的溢價上限,企業拍地「近均價者」得,地價將被鎖定在相對理性范圍;另一方面,「防圍標」限制也極為嚴格,本輪上海土拍規定,直至項目竣工並首次確權前,參與此次土拍的企業均不可與競得人合作開發,讓中小企業看到了更多拿地就會。考慮到房地產「房住不炒」、「三穩」主線仍在持續推進,接下來或有更多高熱城市效仿上海、蘇州跟進類似新政,接下來建議房企可重點關注這類城市的拿地機會。

排版 | Jenny

本文版權歸克而瑞研究中心所有 未經授權請勿隨意轉載

轉載註明出處:克而瑞地產研究(cricyjzx)多謝配合!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克而瑞地產研究。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D. 杭州第三批集中供地:降低報名門檻,房企參與度提高

浙江省杭州市11月20日發布第三批土地出讓公告 ,合計推出35宗地塊,合計出讓土地面積176.21萬平方米,地上建築面積約為416.07萬平方米,起始總價為712.92億元,將於12月21日集中出讓。

澎湃新聞注意到,較第二批集中供地,杭州放寬報名資格、競品質等要求,同時下調了部分地塊的出讓單價,並上調部分地塊的項目預售價格。

報名資格放寬:不限報名數量,不再限制開發資質年限

出讓文件顯示, 較第二批集中供地,第三批集中供地不再限制房企最多報名5宗非競品質地塊。僅要求,同一集團成員企業不得同時報名競買(含聯合競買)同一地塊;同一集團成員企業包括但不限於:與集團公司存在關聯關系的公司(含全資公司、控股公司、參股公司)。

對於開發資質,第二批集中供地要求競買人必須具備一年以上房地產開發資質;本次集中供地,僅杭政儲出[2021]37號地塊和杭政儲出[2021]51號地塊要求相關部門認定的競買資質,其餘地塊均要求具備房地產開發資質,不再要求年限。

據第三方研究機構中國指數研究院的統計,有浙江本地房企在第三批集中供地中合計報名10宗土地。

另有房企人士說,這些舉措可能對有些房企不構成限制,但就規則本身而言,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在土地競買中的對規則的調整,對房企來說是積極的,如果想多參與也是可以的。

降地價、提房價,房企參與度提升

多家房企人士向澎湃新聞表示,此次掛牌的部分地塊降低了地價、提高(未來樓盤)售價。本批次地塊的最高溢價率為10%,較第二批非「競品質」地塊的溢價低了5個百分點。

當土地競價未達到上限價格時,按照價高者得的原則確定競得人;當土地競價達到上限價格時,不再接受更高報價,轉為在此價格基礎上通過線下公開搖號的方式確定競得人。

不再「競品質」,改為「定品質」。此前,杭州市第二批集中供地試點的10宗「競品質」地塊全部流拍,在品質方面,第三批集中出讓地塊均設置成「定品質」,取消現房銷售條款,品質標准由政府制定。

部分地塊的銷售限價上漲200元-2000元/平方米,漲幅約5%;部分地塊地價下調,主城地價降幅約13%-18%。

漲幅最多的為杭政儲出[2021]47號地塊,該地塊出讓文件顯示,地塊所建商品住房毛坯銷售均價不高於36000元/平方米,且毛坯銷售最高單價不高於39600元/平方米。如實施裝修銷售的,裝修價格不高於4000元/平方米。

以此推算,該項目建成後的精裝修價格最高均價為40000元/平方米,較該區域此前的最高38000元/平方米上漲2000元/平方米,漲幅約5.26%。

同時,杭州恢復「勾地」,勾地保證金僅是起始地價的10%,較正常參與支付的20%保證金減少一半,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房企的資金壓力。

多個舉措之後,杭州地塊的參與度提高,據第三方研究機構中國研究院的數據,最受房企追捧的拱墅區橋西拱宸橋單元GS0609-12地塊,申請勾地的房企達到10家。

房企人士:第三批地塊的利潤很高

房企的態度正在發生變化。

報名參拍杭州第三批集中供地的房企人士告訴澎湃新聞,公司判斷政策見底,市場仍未見底,在投資拿地上有所放鬆,但整體還是十分謹慎的。公司在杭州儲備不多,處於需要補貨的階段,杭州是安全性和流速都不錯的城市,所以也是公司最早「放鬆」的城市。

另一家參與杭州市土地競買的房企人士表示,此前市場下行,對於拿地公司持觀望態度,隨著一些積極信息的釋放,對於市場的看法有所回轉,仍會考慮投資杭州等一二線城市的綜合物業。

一位長期關注杭州房地產市場的房企人士表示,現在是拿地的好時機,我們對此次推出的地塊進行了測算,即使是所有地塊達到政府設置的最高限價,凈利潤仍有10%,最高的約15%,這是很高的利潤水平,是首批供地時大家不敢想的水平。

E. 「兩集中」供地:第二輪整體遇冷 新一輪多地放寬出讓要求

11月4日,寧波第二輪集中供地落下帷幕,最終共出讓28宗地塊,僅3宗地塊溢價,另有18宗地塊流拍。至此,第二輪集中供地的22個城市中,僅剩鄭州還未進行土拍。

高流拍率、低溢價率 二輪土拍明顯降溫

第二輪集中供地中多地調整出讓條件,提高了房企參與拿地的門檻和難度,同時面對房地產行業融資緊縮、資金壓力加大,房企拿地能力與拿地意願雙雙降低。因而,相較於首輪集中供地,多地二輪土拍市場出現不同程度的降溫,但整體來看均具有流拍率走高、溢價率降低、「國家隊」成拿地主力的情況。

鑒於二輪土拍中大量地塊流拍撤牌,多地的年度供地計劃未達標。據克而瑞數據顯示,21城(除上海外)前10個月宅地成交面積佔全年計劃供應量的平均比例僅為52%,整體土地供應節奏較慢。

而供不應求同樣會對房價造成影響,與國家「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的目標相偏離。為減輕供地壓力,調動房企拿地積極性,實現房地產市場長效平穩,部分城市不僅增加了土地供應量,還從不同方面優化了土地出讓條件。

第三輪集中供地蘇州共掛牌26宗地塊,總出讓面積203.5萬平,總起始價405.61億元,較二輪供地增加5宗地塊,出讓面積增加45.2%;杭州擬推出51宗地塊,主城區地塊明顯增多。另外,上海、深圳還增加了政策性住房用地數量,上海推出31幅為租賃、徵收安置等保障性住宅地塊;深圳的住宅用地全部涉及政策性住房,其中9宗將建普通商品住房及只租不售人才住房,2宗建設出售型人才住房。

第三輪集中供地的入場條件也有所放寬,如南京將參拍企業的資質由「二級或一級」降至三級及以上,同時取消「不得聯合報名競買、不得合作開發,嚴格限制股權轉讓」的要求;蘇州保證金比率下調至30%,而二輪供地中保證金比例大多為50%,首次付款比例由60%下調至50%,並且取消了土地市場指導價(除園區地塊外)。另外,廣州第三輪集中供地中南沙、黃埔地塊取消了「限房價」的要求,部分「回鍋肉」地塊起始價小幅下調。

多城放寬土地出讓條件,第三輪集中供地的整體成交量有望回升,但近期部分房企債務違約事件頻出,行業資金狀況仍不容樂觀,預計第三輪集中供地市場熱度分化加大,多地土拍將持續低迷。

F. 第二輪集中供地大降溫:房企資金鏈偏緊,五城流拍率超30%

9月22日,克而瑞研究中心發布報告稱,從已完成二輪土拍的城市表現來看,溢價率較首輪明顯下降,底價成交成為二輪集中土拍的主旋律。

截至9月18日,22個重點城市中已經有廈門、福州、蘇州、青島和天津等9個城市完成了第二次集中供地的出讓。而尚未開始二輪集中土拍的城市,在報名環節就已透露出寒意。

杭州市的10幅「競品質」地塊僅有1幅正式進入競價環節,其餘9幅因報名企業未達到3家,無法進入後續的競拍環節,導致地塊面臨「流拍」。克而瑞認為,流拍率成為二輪集中土拍的關鍵詞。

對比首輪集中土拍熱度來看,所有城市二輪集中土拍熱度均有所下滑:成交溢價率均較首輪有所降低,尤其是濟南、天津等低熱城市,溢價率降幅均在10個百分點以上;長春、無錫、福州、青島、濟南、天津和沈陽二輪流拍率均大幅走高,沈陽、長春、福州、濟南和天津等城市二輪土地出讓流拍率均超過了30%。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輪集中土拍過程中,多個城市出現臨時「中止」出讓地塊的現象。

截至9月17日,已經相繼有長春、福州、天津、青島、濟南、成都、蘇州、沈陽等8個城市在第二輪集中土拍前臨時中止出讓,總數量高達91宗,占這些城市第二輪集中供地總幅數的22%。其中沈陽中止出讓宅地最多,高達22宗,占其第二輪集中供應總量的比重高達50%。

從土地供應角度來看,截至9月17日,除了鄭州和寧波兩個城市尚未發布第二輪集中供應以外,其餘20個城市土地供應規模與首輪基本持平。

此外,各城市間分化較為顯著。其中,蘇州、杭州、南京、武漢、長沙等城市第二輪供地規模較首輪明顯下滑,降幅均超20%;其他城市較首輪均有明顯上漲,尤其是深圳、廈門、青島等地,供應規模均實現翻番。

由於土拍規則調整,第二次集中供地過程中,多城土地延期出讓或重新掛牌,譬如深圳、杭州、青島均停止掛牌之後重新掛牌,福州、濟南、沈陽、蘇州和天津等城市均延期出讓。就出讓時間來看,很多本該8月集中土拍的城市被擠壓至9月、10月。

如若將第一輪集中供地和第二輪集中供地的競拍方式作對比後會發現,大致上有三個明顯的變化。

具體來看,第二輪集中供地更多採用了「限價 搖號」方式進行土地競拍,並且溢價率均有明顯下調;部分城市取消了競配建;對項目上市銷售做出了更多限制,部分城市出現了現房銷售、限售等規定。

克而瑞認為,第二輪集中土拍規則密集調整之後,已完成土地出讓的重點城市大多遭遇了「滑鐵盧」,溢價率下降,流拍率明顯上升,臨時中止出讓成為「標配」,土地市場熱度面臨下行壓力。土地市場低熱之下,拿地成本也在下行,如首輪高自持比例的成都二批次集中成交地塊的地房比還不到0.5,較首輪大幅下滑。因此,對於現金流穩健的房企來說,將迎來以較低成本增加優質土儲的機會。

從企業的角度而言,在融資難度加大、資金鏈偏緊影響下,企業拿地積極性明顯受挫,尤其是觸及紅線的房企大都「暫停」了新增土儲。結合近期市場、資金和政策環境來看,重點城市第二輪集中土拍「降溫」將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