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杭州西湖屬於哪種湖泊
西湖究竟怎樣形成?經過地質工作者的多年勘測研究,「瀉湖」說流傳最廣。這一假說認為,至少距今兩千多年前,西湖還是一個淺海灣,除個別山嶺外全部淹沒在海水之中。隨著海水的沖刷,海灣四周的岩石逐漸變成泥沙沉積,使海灣變淺,錢塘江也帶來泥沙,在入海口沉積。泥沙越積越多,最終將海水截斷,內側的海水就形成了一個湖。這種現象在地質學上稱為「瀉湖」。起初,瀉湖還隨著潮水出沒。後來,經過勞動人民多次築海塘阻攔海水,再加上海平面下降,西湖才正式形成。
⑵ 杭州西湖中外聞名,江南三大名湖分別是什麼呢
江南,作為一個地理區域,其范圍在不同歷史時期也不一樣,今天所說的江南一般指長江以南的上海、蘇南、浙江等區域。江南既有遼闊的平原,也有秀美的山脈,自古氣候濕潤、農業發達、名人輩出,是一處美麗富饒之地。
⑶ 西湖是人工湖還是天然湖
杭州的西湖是天然湖。西湖匯水面積為21.22平方千米,流域內年徑流量為1400萬立方米,蓄水量近1400萬立方米,水的自然交替為1次/年。西湖的湖體輪廓呈近橢圓形,湖底部較為平坦。湖泊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澗、龍泓澗、赤山澗(慧因澗)、長橋溪四條溪流。
湖泊水位保持在黃海標高7.15米,±0.05米,最高水位7.70米,最低水位6.92米,高低相差50厘米。庫容量約1429.4萬立方米。湖泊平均水深為2.27米,最深約5米,最淺不到1米。湖泊年均湖面降水量562.9萬立方米。水系沖刷系數為1.49,當枯水季節閘門封閉時,流速等於0,即使是洪水時期,一般流速也只在0.05米/秒以下。西湖引錢塘江水,量約為1.2億立方米/年。)
西湖地處中國東南丘陵邊緣和亞熱帶北緣,年均太陽總幅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間,日照時數1800—2100小時,光照充足,年均氣溫16.2℃,年均無霜期245天。常年四季分明,晴雨相間,冬、夏季風交替顯著,雨量充沛,年降水量約1500毫米,空氣濕潤。西湖生態系統可分為三個子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及濕地生態系統,以森林生態系統為主。
(3)杭州西湖是什麼湖擴展閱讀
西湖傍杭州而盛,杭州因西湖而名。自古以來,「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以西湖為中心的西湖景區,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也是全國首批十大文明風景旅遊區和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她三面雲山,中涵碧水,面積約60平方公里,其中湖面6.5平方公里。
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觀」在第35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由分布於3322.88公頃范圍內的西湖自然山水、「三面雲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間特徵、「兩堤三島」景觀格局、「西湖十景」題名景觀、西湖文化史跡和西湖特色植物六大要素組成。肇始於9世紀、成形於13世紀、興盛於18世紀、並傳承發展至今。
該景觀在10個多世紀的持續演變中日臻完善,成為景觀元素特別豐富、設計手法極為獨特、歷史發展特別悠久、文化含量特別厚重的「東方文化名湖」。
她是中國歷代文化精英秉承「天人合一」、「寄情山水」的中國山水美學理論下景觀設計的傑出典範,展現了東方景觀設計自南宋以來講求「詩情畫意」的藝術風格,在世界景觀設計史上擁有重要地位,為中國傳衍至今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以及忠孝、隱逸、藏書、印學等中國古老悠久的文化與傳統的發展與傳承提供了特殊的見證。
⑷ 杭州的西湖到底是人工湖還是天然湖,
杭州西湖是天然湖,
不是人工建的
關於西湖生成的原因,古代有關書籍記載都較簡略。明朝《西湖游覽志》卷一載:「西湖三面環山,溪谷縷注,下有淵泉百道,瀦而為湖。」近代學者從地形、地質、沉積及水動力學等方面進行了考證,其中較為普遍的觀點認為西湖是由海灣逐漸演變而生的一個潟湖。民國九年(1920年),科學家竺可楨考察西湖地形後發表了《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其稱:「西湖原是錢塘江左邊的一個小小灣兒,後來由於錢塘江泥沙沉澱下來,慢慢地把灣口塞住,變成一個潟湖。」竺可楨還從沉積率推斷,西湖開始形成年代距今一萬二千年前。
⑸ 杭州西湖屬於什麼湖
杭州西湖屬於杭州灣的淡水湖,風景獨特,優美無比,歡迎你來杭州西湖遊玩。
⑹ 西湖的又名叫什麼湖
西湖古稱錢塘湖,又名西子湖
斷橋,今位於白堤東端。斷橋不斷
⑺ 杭州的西湖到底是人工湖還是天然湖,
古時由於文化知識的局限,千百年來很少有人去認真探尋西湖形成的秘密。直到近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界有識之士才開始用科學的觀點和方法來探討西湖的形成。最早用地質學觀點解釋西湖成因者是日本地質學家石井八萬次郎。1909年,他在東京《地質學雜志》中撰文稱,西湖與日本的中禪寺湖相似,南山為古生代岩層的山坡,溪水北流,為西湖北山的火山岩堵塞而成。
1920年,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考察西湖,首先提出西湖原是一礁湖,是錢塘江口一小灣,後來由於錢塘江夾帶的砂土堵塞其灣口而成的假說。
西湖究竟怎樣形成?經過地質工作者的多年勘測研究,「瀉湖」說流傳最廣。這一假說認為,至少距今兩千多年前,西湖還是一個淺海灣,除個別山嶺外全部淹沒在海水之中。隨著海水的沖刷,海灣四周的岩石逐漸變成泥沙沉積,使海灣變淺,錢塘江也帶來泥沙,在入海口沉積。泥沙越積越多,最終將海水截斷,內側的海水就形成了一個湖。這種現象在地質學上稱為「瀉湖」。起初,瀉湖還隨著潮水出沒。後來,經過勞動人民多次築海塘阻攔海水,再加上海平面下降,西湖才正式形成。
今天的人們很難想像,秀美的西湖曾是驚濤拍岸的海灣,千百年前的「滄海變桑田」畢竟在千百年前,假說也尚未完全證實。近年來,有地質學家提出:確切地說,西湖不是一個典型的瀉湖。持這一觀點的學者認為,關於西湖形成的詳細機制、形成的確鑿年代等,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杭州西湖來歷相傳在遠古時期,天河東邊的石窟之中住有一條神龍,天河西邊的樹林之中住有一隻鳳凰。有一次他們一同出遊,在銀河的仙島上得到了一塊璞玉。隨後數年,他們專心琢玉,終於將那塊璞玉雕琢成為了一枚光亮璀璨、珍貴無比的明珠。這顆明珠具有安撫萬物的神奇魔力,只要它照到哪裡,哪裡的樹木就會常青,百花也會常開。
明珠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天宮王母娘娘的耳里,貪心的王母欣喜若狂地派出天兵前去搶奪,但是小小的天兵根本不是神龍與鳳凰的對手。王母娘娘惱羞成怒,悄悄地讓一名神將在月黑風高的夜晚將明珠偷回了天宮。
神龍和鳳凰發現明珠失竊後,馬上趕往天宮向王母索取。王母不肯將明珠還回,於是,焦急的神龍、鳳凰迎上去搶奪。就在你爭我奪之間,明珠不慎跌落,墜入凡間。明珠一觸地,瞬間化為了一汪碧綠剔透的湖水。神龍、鳳凰見明珠已失,化為湖水,頓時心灰意冷。但是,他們又捨不得離開自己辛勤雕琢的明珠,遂變成了兩座山來守護它,從此西湖旁邊又多了兩座挺拔的山峰。這兩座山就是玉龍山(如今的玉皇山)與金鳳山(如今的鳳凰山)。
至今,杭州依舊流傳著「西湖明珠從天降,龍飛鳳舞到錢塘」的歌謠,贊美著西湖的聖潔。
⑻ 西湖還叫什麼湖
是的北宋,詩人蘇東坡當杭州太守時,他在《飲湖上初晴後雨》七絕中贊美西湖說:「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於是,西湖又多了個「西子湖」的美稱。
這樣可以么?
⑼ 被稱為西湖的「姊妹湖」是哪個湖泊呢
浙江是一個擁有著眾多自然和人文景觀的地方,說起其境內最著名的景點,杭州西湖一定能排在前幾位,美麗的湖水風光讓人著迷,若是對西湖比較了解的人應該知道,有很多的湖泊都與西湖都有著“姊妹”關系,不過這些湖泊的名氣沒有西湖大,所以很多人都對此不太了解,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下離西湖最近的“姊妹湖”。
若是去杭州旅遊的話,除了賞西湖也不要錯過湘湖的美景呀。大家有沒有去過湘湖賞景呢?你們喜歡這個湖泊呢?歡迎在下方分享你的看法。
⑽ 西湖從形成原因上講屬於什麼湖
西湖之水皎潔晶瑩,宛若明鏡明珠。四周吳山、寶石山南北環抱,若龍鳳戲珠。民間傳說,有一條玉龍、一隻金鳳從王母娘娘手中奪回明珠化為西湖,由自己朝夕守護。傳說畢竟是人們神奇虛幻的想像,飽含著真善美的願望。 古時由於文化知識的局限,千百年來很少有人去認真探尋西湖形成的秘密。直到近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界有識之士才開始用科學的觀點和方法來探討西湖的形成。最早用地質學觀點解釋西湖成因者是日本地質學家石井八萬次郎。1909年,他在東京《地質學雜志》中撰文稱,西湖與日本的中禪寺湖相似,南山為古生代岩層的山坡,溪水北流,為西湖北山的火山岩堵塞而成。 1920年,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考察西湖,首先提出西湖原是一礁湖,是錢塘江口一小灣,後來由於錢塘江夾帶的砂土堵塞其灣口而成的假說。 西湖究竟怎樣形成?經過地質工作者的多年勘測研究,「瀉湖」說流傳最廣。這一假說認為,至少距今兩千多年前,西湖還是一個淺海灣,除個別山嶺外全部淹沒在海水之中。隨著海水的沖刷,海灣四周的岩石逐漸變成泥沙沉積,使海灣變淺,錢塘江也帶來泥沙,在入海口沉積。泥沙越積越多,最終將海水截斷,內側的海水就形成了一個湖。這種現象在地質學上稱為「瀉湖」。起初,瀉湖還隨著潮水出沒。後來,經過勞動人民多次築海塘阻攔海水,再加上海平面下降,西湖才正式形成。 今天的人們很難想像,秀美的西湖曾是驚濤拍岸的海灣,千百年前的「滄海變桑田」畢竟在千百年前,假說也尚未完全證實。近年來,有地質學家提出:確切地說,西湖不是一個典型的瀉湖。持這一觀點的學者認為,關於西湖形成的詳細機制、形成的確鑿年代等,至今仍然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