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春節怎麼過
擴展閱讀
廈門湖裡聯發廠在哪裡 2025-01-23 14:49:45
上海生產的海鮮有哪些 2025-01-23 14:32:31
廈門婦幼引產怎麼樣 2025-01-23 14:15:52

杭州春節怎麼過

發布時間: 2022-04-16 21:14:48

❶ 杭州的過年風俗

老杭州過年的娛樂活動大致有鑼鼓、紙鳶、龍燈和花爆。所謂鑼鼓又稱年鑼鼓,在大鑼大鼓之外,加上脆鼓、小鑼和竹板。年鑼鼓在正月初五之內,多為商家所用,另外,年鑼鼓還有為其它娛樂活動喧染助興的功能。杭州人對各式年鑼鼓有自己的說法:只聞其聲不聞其詞的取名為元宵鼓、招財鼓、雨夾雪和七五三;既聞其聲又聽其詞的叫做十番、風雲會和絲弦鑼鼓;既無節奏又無言詞的杭州人統稱為亂劈柴。
所謂紙鳶就是「鷂兒」。鷂兒用細竹為骨,製成飛禽形狀,用紙或絹粘在上面,穿上線迎風放飛。杭州人向來心靈手巧,鷂兒的形狀多彩多姿,有蜈蚣形、蝴蝶形、美人形、月亮形、星形等等;還有以竹為笛,把它綁在鷂兒的頭上,使風聲入笛,其聲如箏,這種類型的鷂兒才是風箏。另外,過去杭州人還別出新裁地用很長的紙條,粘在小竹圈上,套在線中,等到鷂兒放到高處,將竹圈和紙條附線迎風而上,被杭州人稱作燈鷂。
龍燈的涵義比較寬泛,說小了它是用紙或絹蒙成各種形狀,能夠為燃燭避風的燈罩;說大了它就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燈會的統稱。老底子杭州的船燈,一般以細木為骨,紮成船的形狀,再蒙上皮紙或嵌上玻璃;還有馬兒燈,用細竹紮成馬的形狀,但沒有四條腿,用紙糊上,分為前後兩截,每截當中點燃一支蠟燭,分別系在兒童前後身上,象騎馬的樣子;再有走馬燈,燈中豎以麥秸,秸下插在細釘當中,燈的上面是紙制的風車,四邊掛著紙剪的人和馬,用燭煙驅動風車,旋轉燈上的人馬。走馬燈和船燈,只能懸掛不能行動,而其他形狀的燈則可以隨龍燈大隊一起喧鬧於大街小巷之間。
花爆就是煙花和爆竹。最大的稱焰火,要在空曠處搭架引放,以看煙花流熒為主,一般為州府或公署張揚政績或喧染喜慶之事時所為;其次是花筒,小大由之,老少咸宜,點燃後既聽其聲又觀其形;再次是炮杖,尤為少兒所喜,燃放後只為聽其驚心動魄的一響。那時候杭州百姓燃放的花爆,多為花筒,比較著名的有在木盆中施放的金盆鬧月、在池塘河溪中施放的水老鼠,以及不受地形限制,各到各處都可施放的九龍取水、二龍戲珠、白鵝生蛋、老鸛彈霞等等。
一方水土釀就一方習俗。老杭州的過年習俗,反映了杭州人隨緣、達觀、仗義、機敏、幽默以及熱愛生活、知書識禮、樂趣自取的一方民風,這實在是杭州人的福氣。

❷ 杭州過年獨有的風俗

說起先前過年的盛況,老杭州有句話叫做:「大年三十的吃,正月初一的穿」。年夜飯是最豐盛的,辛苦幹活一年,年底買來的雞鴨魚肉自然要先敬祖宗。好在祖宗善解人意,只願意享受菜餚的熱氣,不來爭食晚輩難得的葷腥,最後雞鴨魚肉全都滿足了全家人的口腹之慾。

大年初一,全家老小在老棉襖外邊套上一件新藍布罩衫,穿上新布鞋,穿戴整齊後,照例要去靈隱寺、天竺寺「燒頭香」。「燒頭香」回來要吃湯圓,這象徵全家團團圓圓。然後各家各戶外出拜年。

舊時大戶人家禮包貴重,紅紅綠綠、大包小盒自然不用說。一般人家也都要拎著粗草紙包的三角包相互拜年。用稻草做的土草紙相當粗糙,摸上去硬邦邦的。但是在南貨店伙計手裡,一張草紙捲成圓錐形後,卻什麼東西都能包。包紅棗、花生、醬菜、橘子自然不在話下,再襯上一張細紙則可以包白糖、藕粉、粽子糖等細巧食品,保證點滴不漏。

拜年禮包在南貨店賣,禮包分大小兩檔,大包是一斤裝,小包是12兩裝(老秤),通常價格在幾角錢左右,最高級的包價格碰頂是一元。

家裡的大人在街頭巷尾的小南貨店裡買一點紅棗、福橘、白糖、藕粉等吃食,過秤後小伙計用粗草紙將三角禮包包得有稜有角,再蓋上一張巴掌大小的「紅票」(類似今天的宣傳單和質量保證書),禮包的樣子就漂亮多了,然後紮上一根細麻繩,讓你放心提著走路——按照規矩,給長輩的拜年禮包是規格最高的桂圓包,其次是藕粉包、白糖包,送平輩人的則多是糕乾包、紅棗包等。上門拜年鞠個躬,送一個簡陋的草紙禮包,響亮地叫一聲「恭喜發財」。

收下禮包以後事情還沒有完,年還得過。那時,老百姓家家手頭都不寬裕,人們一旦收到親戚朋友的拜年禮包,自己是肯定不捨得打開吃的,總要「統籌兼顧」拜年大局,禮包要四處轉送還人情「物盡其用」,來個親戚朋友之間心照不宣的「禮包大展覽」。不鬧個包破繩子斷,這些拜年禮包的「旅行」就要持續到整個正月。

❸ 杭州的春是怎樣過的

杭州的春節,人們十分講究吃食,並開展各種豐富的娛樂活動。初一早餐男女老少愛吃甜食,諸如糖蓮子、糖年糕和糖湯團等,意為「一年甜到底」。初一當天,主要是吃除夕煮的供奉神祖的年飯,叫「吃隔年飯」。此後,每天有宴,特別是人來客往,請吃年酒,更是美味佳餚,十分豐盛。新年期間,人們不是在家聚玩,就是四齣閑逛。在春節聚歡的一些娛樂項目,有打麻將、推牌九、玩「狀元籌」和「陞官圖」等。

不僅大人玩,小孩也與大人一起玩。這是一種游戲,不屬賭博范疇,所以古人稱它是「閨閣中為消閑之戲」。春節期間,更多的人是外出遊春。初五開市以前,店鋪停業,即「封關」,因而人們大都是游廟宇寺觀。於是,這些地方成為各類小商小販設攤和各地江湖藝人賣藝的重要場所,遊人的薈萃之地。如吳山、清河坊、北新橋、中山路、靈隱寺等,被稱為「遊人所爭集」的地方,熱鬧非凡。那裡搭建了許多以布為幕的帳篷作為臨時供應點,出售各式各樣的糖果、小吃、玩具和什物,晨集暮散。茶坊、酒肆及小食店,門市如雲。而來自四面八方的藝人,表演各種雜耍諸戲,各獻所長,以娛遊客之目。有「高竿」、「走索」、「穿跟斗」、「吞劍」、「弄刀」、「弄瓮」、「舞盆」、「踏高蹺」、「撮戲法」、「猢猴最把戲」等技巧高超的雜耍;有「木人頭戲」、「牽絲戲」、「隔壁戲」等生動有趣的雜戲;有看「西洋鏡」,做「五色粉人」,吹「太平簫」,合奏琵琶、弦索、胡琴、檀板樂器等醉人悅耳的曲藝。此外,還有測字、起課、算命、相面等迷信活動。可謂「貨郎蟻集,百藝競技」。而游觀士女,三五成群,上千成萬,十分熱鬧。

元宵燈會

正月十五元宵節,漢魏時期形成,唐宋有了明顯發展,道教將它視為三元節之首,為上元節,為天官賜福之辰。明清時期成為杭州新年期間與元旦呼應的重要節日。元宵在清代稱為「燈節」,元宵張燈習俗大約同漢代祭星與佛教燃燈禮佛儀式融合而成,南宋時期的杭州元宵燈會繁盛,明清元宵的燈會雖然從規模上不及前朝宏闊,但其張燈時間更長,燈具品類更多,燈會設計更精巧,元宵張燈習俗也更為豐富多彩。

杭州為明代元宵燈會繁盛之區,明人張瀚說燈會除京師外,「若民俗最盛於杭」(《松窗夢語》卷7)。「杭州正月十五前後張燈五夜,在元宵前,燈市即開,出售各色華燈,其像生人物,則有老子、美人、鍾馗捉鬼、月明度妓、劉海戲蟾之屬;花草則有梔子、葡萄、楊梅、柿橘之屬;禽蟲則有鹿、鶴、魚、蝦、走馬之屬;其奇巧則琉璃球、雲母屏、水晶簾萬眼羅、玻瓶之屬,難以枚舉。元宵節時,有燈謎,有祭賽,有社火,有台閣戲劇,滾燈煙火,無論通衢委巷,星布珠懸,皎如白日,暄闐徹旦。」(《西湖游覽志餘》卷20,熙朝樂事)明人張岱記述龍山放燈的情景:「山無不燈,燈無不席,席無不人,人無不歌唱鼓吹。男女看燈者,一人廟門,頭不得顧,踵不得旋,只可隨勢,潮上潮下,不知去落何所,有聽之而已。」(《陶庵夢憶》卷7)

家家以不能設燈為恥,以至窮人。城中婦女多相率步行,往鬧處看燈;否則大家小戶雜坐門前,吃瓜子糖豆,看往來士女,午夜方散。鄉村夫婦,多在白天進城,東穿西走,「鑽燈棚」、「走燈橋」,四處看燈。可見當時江南燈會之盛。江南才子唐寅《元宵》一詩,寫出了元宵燈月相映之妙:「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繞月下月如銀」。

清代的杭州元宵燈市依舊熱鬧,只是張燈的時間有所減少,一般為五夜,十五日為正燈。花燈以紗絹、玻璃製作,上繪古今故事,「以資玩賞」。冰燈是清代的特殊燈品,由滿人自關外帶來。這些冰燈「華而不侈,朴而不俗」,極具觀賞性。

吃元宵逛廟會

吃元宵。元宵是一種節令食品,明清正月十五吃元宵成為時尚。元宵用糯米細粉製成,圓形,內包核桃仁、白糖為餡,大如核桃。江南稱為「湯團」(劉若愚《酌中志》卷20)。清代蘇州人稱為圓子,杭州人稱為「上燈圓子」。在祭祀祖先之後,家人老鄉一起享用圓子,取其團圓的意義。

燈會求子,也是明清時期常有的習俗。杭州人一般乞求生子者,要禱於佛寺,生子後,在正月初十日獻花燈一盞,懸於壇檐,所以只要數數社壇上的燈數,就知道本街區去年添了多少人丁。到十六晚,望子心切的人,偷走社壇上的燈,去照內房,以祈子嗣(楊思壽《坦園日記》卷4)。

明清時期,新年時節杭州有許多廟會。廟會是歲時節日的補充形態,它與城市民眾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明代杭州較多的是香會。元旦日,到東岳廟燒香;元旦到初三,男女到靈隱寺燒香,「是日天下伎巧畢集,走馬射箭,觀者應給不暇」。清代杭州廟會更多,有城隍山廟會,從正月初一開始,開廟十日,「遊人坌集,士女如雲」。東岳廟會最為甚大,每至正月,自初一起,開廟數日。遊人絡繹,車馬奔騰。開廟之日,百貨雲集,「凡珠玉、綾羅、衣服、飲食、古玩、字畫、花鳥、蟲魚以及尋常日用之物,星卜、雜技之流,無所不有」,形成杭城有名的商業廟會。

杭州新年民俗生動和諧、情趣盎然。「百日之勞,一日之蠟」,新年是休憩的日子,是民眾身體與精神放鬆的機會。豐富多彩的新年民俗展示著民眾的生命律動與精神渴求。新年充滿歡快,也充滿期待。

❹ 浙江杭州過年的習俗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准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❺ 杭州過春節有什麼習俗

農歷正月初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浙江各地的風俗與全國一樣,新春佳節也特別隆重、熱鬧、慶祝活動以吉祥為核心,豐富多彩;主要有放爆仗、拜年、吃年糕等吉祥風俗。

1、初一必講吉利話:
《西湖瀏覽志》載,明代杭州等地春節每家每戶在廳堂上把柏樹的枝桿插在柿餅上,下面以大桔子托住,應「百事大吉」之句;因為柏、柿、桔即「百事吉」諧音。

2、小年夜的習俗:
蘇杭一帶把正月初三作為「小年夜「的習俗,這一天不能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這天每戶接灶神,凡宅旁有井之家,早晨備香火,素菜供奉於井欄旁,並將除夕在井欄上新貼的紅紙封條揭去,名曰:「開井」。
新年初五,杭州的一般居民家家戶戶購買「寸金糠」供祖宗,討個「日進寸金」的吉利。

❻ 杭州的春節習俗

大年三十,除夕夜。貼對聯,放鞭炮、煙火,吃年夜飯,守歲,祭天地菩薩。有些地方在這一天開始給「壓歲錢」了。年夜飯是比較隆重的,家人要團聚,飯菜要豐盛,要有魚,取「年年有餘」之意;除夕飯不能全吃完,要留飯於初一吃,取「吃剩有餘」之意。守歲一直到晚上12點,新歲到來,煙花慶祝。
正月初一,過大年。首先是「開門炮」。初一凌晨,家家戶戶爭先恐後打「開門炮」,一般認為,越早越好。此起彼伏的爆竹聲中送舊迎新和接福,俗謂「接年」。打「開門炮」有講究,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稱「百子炮」;再放雙聲大爆竹三發,意謂可解除一年的疾病災難,並表示接新年。三發鞭炮越是聲音宏亮清脆,越是吉祥。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紅,燃放後紅花滿地,喜氣洋洋,此時,年味最濃。

❼ 杭州春節習俗有哪些

俗話說百歲「年」為首,從錢王定都臨安算起,杭州人過年少說也有千把年的歷史了。至於杭州過年習俗,在特定的地域環境和文化背景下,濃郁的古都遺風和淳厚的文化氛圍滄桑般地溶入喜慶、歡快、團聚、祥和的氣氛當中,杭州過年習俗也不盡相同。

1、臘八粥

農歷臘月初八,也稱臘八日,杭州先民一般都要用胡桃、松子、蓮子、棗子、芡實、桂圓和荔枝做成臘八粥,並饋贈親友,這是杭州人過年的前奏。這碗粥起源於南宋寺廟,原本為僧家齋供用品,稱之為「七寶五味粥」。

2、十碗頭

杭州人老底子過年時,很講究吃的菜,其中「十碗頭」要從年三十吃到元宵節,包括元寶魚、元寶肉、白斬雞、彩蛋、暖鍋兒、八寶菜、如意菜、長生果、藕富、豆沙春卷等。

3、貼春聯

春聯,俗稱門對子。每年春節,家家戶戶在門上貼上大紅的春聯,更增添了喜慶氣氛。

4、討口彩

大年三十夜,以前杭州人家裡一般都備有幾只口彩吉利的菜蔬,比如豬大腸叫做常常順利;魚圓肉圓稱為團團圓圓;鯗頭煮肉就是有想頭;春餅裹肉絲暗指銀包金絲;黃豆牙叫如意菜;

落花生叫長生果;黃菱肉、藕、荸薺、紅棗四物並煮美其名曰有富,杭州話藕的諧音為有,黃菱肉形似元寶,音形相加等於有富。

❽ 杭州是怎樣過年的30字

杭州的人過年都會在家跟家人去酒店吃飯,一家人開開心心過年

❾ 杭州的春節習俗有哪些

一、祭灶神祭灶,是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傳說到了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一年的善惡,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

二、貼春聯 ,俗稱「門對」,又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稱春聯。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

三、倒貼福字,在我國,人們往往用一個「福」字來表達對福運、福氣、幸福的嚮往和追求。每當辭舊迎新的時刻,家家戶戶都要把「福」字貼在屋門上,意味著福氣進入家門。

立春的歷史:

在早期觀象授時時代,以「斗柄回寅」為歲首,「斗柄回寅」大地回春,終而復始,萬象更新,此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新的輪回由此開啟。

在傳統的農耕社會,立春歲首具有重要的意義,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首節俗文化。在歷史發展中雖然使用歷法不同而歲首節慶日期不同,但是其節慶框架以及許多民俗沿承了下來。

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歷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結束。春節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親朋團圓、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