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西湖有什麼塔
擴展閱讀
福州附近哪裡有賣木頭的 2025-01-18 09:31:44
杭州至海門坐什麼車 2025-01-18 09:31:42

杭州西湖有什麼塔

發布時間: 2022-05-02 05:33:24

⑴ 西湖中的「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具體指的是什麼

西湖中的「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具體指:
(1)一山:孤山。
(2)二塔:保俶塔、雷峰塔。

(3)三島: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4)三堤:白堤、蘇堤、楊公堤。
(5)五湖:外西湖、西里湖(又稱「後西湖」或「後湖」)、北里湖(又稱「里西湖」)、小南湖(又稱「南湖」)及岳湖。

⑵ 西湖中的「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具體指的是什麼

西湖中的「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具體指:

(1)一山:孤山。

(2)二塔:保俶塔、雷峰塔。

(3)三島: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4)三堤:孤山、白堤、蘇堤、楊公堤。

(5)五湖:外西湖、西里湖(又稱「後西湖」或「後湖」)、北里湖(又稱「里西湖」)、小南湖(又稱「南湖」)及岳湖。

杭州西湖以其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跡而聞名中外,被譽為「人間天堂」。湖中被孤山、白堤、蘇堤、楊公堤分隔,分別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島嶼,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2)杭州西湖有什麼塔擴展閱讀:

西湖除了「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還有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靈隱禪蹤、六和聽濤、岳墓棲霞、湖濱晴雨、錢祠表忠、萬松書緣、楊堤景行、三台雲水、梅塢春早、北街夢尋。

西湖以其湖光山色和深厚人文底蘊,吸引了歷代文人墨客的眷顧,因此在文學方面也留下了諸多名篇和典籍。《武林掌故叢編》、《西湖夢尋》、《西湖集覽》與新舊《西湖志》、《湖山便覽》等記載了大量關於西湖和古代杭州的史跡掌故。

⑶ 杭州西湖的三種塔叫什麼

是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之一,被譽為「西湖第一勝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風景秀麗、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明月的景觀享譽中外。人民幣一元紙幣的背面採用三潭印月的盛景,可見三潭印月在我國風景名勝中也占據極其重要的標志作用。

湖面三塔始建於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蘇軾浚湖期間,所在位置與當今不同。據清初文獻記載,今三塔系清朝康熙年間所建。三石塔頂為葫蘆狀,塔身呈球狀,高出水面2米,中空,環塔身均勻分布5個小圓孔,塔基為扁圓石座。三塔呈等邊三角形分布,每邊長62米。

(3)杭州西湖有什麼塔擴展閱讀:

三潭印月島與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稱「湖中三島」,猶如我國古代傳說中的蓬萊三島,故又稱小瀛洲。俯瞰整個小瀛洲猶如一個碩大的「田」字。小瀛洲上有開網亭、亭亭亭、九獅石、閑放台、迎翠軒、我心相印亭等園林建築點綴其間。

綠樹掩映、花木扶疏。湖岸垂柳拂波,水面亭榭倒影;園林富於空間層次變化,造成「湖中湖」、「島中島」、「園中園」的境界。島南湖中建成有三座石塔,相傳為蘇東坡在杭疏浚西湖時所創設(現有石塔為明代重建)。

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體上排列著五個等距離圓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紙,塔中點燃燈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現許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確實難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

⑷ 杭州西湖雷峰塔的來歷是什麼

由來:

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吳越國王錢俶為供奉佛螺髻發舍利、祈求國泰民安而建一塔,高7層,名黃妃塔,後因處雷峰(夕照山)之上名雷峰塔。

建築規模:

雷峰塔主體為平面八角形體仿唐宋樓閣式塔,各層蓋銅瓦,轉角處設銅斗拱,飛檐翹角,總高71.679米,總佔地面積3133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6089平方米。

塔身對徑28米,邊長11米,周長88米,塔底為原雷峰塔遺址。

⑸ 西湖有鎖妖塔嗎

西湖沒有鎖妖塔。
鎖妖塔是《仙劍奇俠傳》里的道具,現實中西湖並沒有鎖妖塔這個建築。
鎖妖塔造就了徐長卿與女媧後人紫萱的分離,趙靈兒還差點死在裡面,鎖妖塔真可謂是妖精的剋星,塔頂更是牢不可摧。

⑹ 哪個塔是杭州西湖的突出標志

雷峰塔是杭州西湖邊的標志性建築之一。雷峰塔得名是因為新白娘子的神話故事。
雷峰塔(Leifeng Pagoda)又名皇妃塔、西關磚塔,位於浙江省會杭州市西湖風景區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初建於公元977年,是吳越忠懿王錢俶為供奉佛螺髻發舍利而建。相傳為慶祝寵妃黃氏得子而建,所以命名為"皇妃塔"。後來,因其所在的山峰叫"雷峰",而逐漸被人們稱為"雷峰塔"。
中國民間故事《白蛇傳》中,法海和尚騙許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許仙,被法海鎮在雷峰塔下。
舊雷峰塔於1924年倒塌,後重建,新建的雷峰塔為中國首座彩色銅雕寶塔。雷峰夕照為西湖十景之一,是杭州市西湖著名旅遊景點之一。
折疊名稱由來
雷峰塔是由吳越國王錢俶為祈求國泰民安而於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雷峰塔之名,則是因為塔建於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之上,中國民間以地名指稱,都叫開了雷峰塔,反而少有知道皇妃塔的。至於雷峰之名的由來,據《淳佑臨安志》所載,是因舊有郡人雷就築庵所居,故名。也有人考證,中峰又稱回峰,回峰之回字舊作雷,後人以形致誤,錯作雷峰。"後人將雷峰塔景緻稱"雷峰夕照",列為西湖十景之一。

雷峰新塔
雷峰新塔建在遺址之上,保留了舊塔被燒毀之前的樓閣式結構,完全採用了南宋初年重修時的風格、設計和大小建造。這座塔兼具遺址文物保護罩的功能,新塔通高71.679米,由台基(起到保護罩的作用)、塔身和塔剎三部分組成,其中塔身高49.17米,塔剎高18.25米,地平線以下的台基為9.8米。由上至下分別為:塔剎、天宮、五層、四層、三層、二層、暗層、底層、台基二層、台基底層。
新塔台基以下兩層(包括地下的一層),平面呈八角形。台基周邊,裝飾有漢白玉雕制的石欄桿,台基以上,塔身聳立,外觀五層,其中第一層內部實際分上下兩層,只是外觀上檐屋面較高,呈現為一層。雷峰新塔各層屋面都覆蓋銅瓦,每個轉角處設銅斗拱,飛檐翼有下懸掛銅制的風鐸。新塔塔身的二層以上,每層都有外挑平座,平座設欄桿,繞塔而成檐廊,可供遊人登塔賞景。新塔通高71米,其中台基高9.8米,塔身高45.8米,塔剎高16.1米。新塔台基佔地面積達3133平方米,塔身建築面積295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089平方米。體量上,新塔台基對徑為60米,邊長為23.34米,周長為186.72米;副階對徑為35.25米,邊長為13.43米,周長為107.41米;塔身對徑為28米,邊長為11米,周長為88米。

⑺ 杭州有哪些塔它們有什麼特徵

  1. 杭州六和塔,位於錢塘江畔月輪山上,是北宋時吳越王為鎮錢塘潮而建。此地原為五代吳越國王的南果園;

  2. 北宋開寶三年(970年),錢弘椒舍園造塔,並建塔院,建塔的目的是為了鎮壓江潮;

  3. 杭州雷峰塔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初名西關磚塔;

  4. 後因年久失修,加之鄉民迷信,該塔於1924年9月25日下午倒塌。內有《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卷,為中國早期雕版印刷的珍貴實物;

  5. 雷峰塔下有地宮,用方形石板密封,地宮中出土了鎏金蓮座青銅蟋龍佛像、銅鏡等文物。

⑻ 西湖邊的那個塔是什麼塔

是雷峰塔。

典故一:白蛇傳與雷峰塔

中國民間故事《白蛇傳》中,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鬥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白素貞因為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

典故二:建造者錢俶

雷峰塔的建造者為五代時吳越國國君錢俶。據明張岱《西湖夢尋》介紹,雷峰塔興建之初,以十三級為標准,「擬高千尺」。不料因為財力不濟,當時只建了7級。元朝時一場大火之後,只留下了塔心。

(8)杭州西湖有什麼塔擴展閱讀

雷峰塔又名皇妃塔、西關磚塔,位於浙江省會杭州市西湖風景區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

雷峰塔是吳越忠懿王錢弘俶因黃妃得子而建造的佛塔,初名「皇妃塔」,因為塔建於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之上,後人改稱「雷峰塔」。

舊雷峰塔已於1924年倒塌,後重建,新建的雷峰塔為中國首座彩色銅雕寶塔。

西湖,中國大陸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是中國大陸主要的觀賞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現今《世界遺產名錄》中少數幾個和中國唯一一個湖泊類文化遺產。

⑼ 西湖的雷峰塔簡介

雷峰塔原名皇妃塔,文獻及民間亦名黃妃塔、王妃塔、黃皮塔,原為五代吳越王錢俶所建供養舍利的佛塔(功德塔),位於今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西湖南岸凈慈寺前雷峰之上,與北岸寶石山上的保俶塔南北對峙、遙相呼應。原塔於1924年坍塌,僅存遺址,2002年在原址重建新塔。

夕陽西下時余暉映照雷峰塔形成著名的雷峰夕照景觀,為西湖十景之一。中國民間故事《白蛇傳》中,法海和尚騙許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許仙,被法海鎮在雷峰塔下。後小青苦練法力,終於打敗了法海,雷峰塔倒塌,白素貞獲救。

舊雷峰塔已於1924年倒塌,後重建,新建的雷峰塔為中國首座彩色銅雕寶塔。雷峰夕照為西湖十景之一。是西湖重要景區之一。

(9)杭州西湖有什麼塔擴展閱讀:

2000年至200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雷峰塔遺址進行了清理發掘。已探明的遺址主要有塔基、地宮、殘存的塔身及部分外圍建築(僧房、道路等)。塔基與塔身均為等邊八角形,塔基為外緣包磚砌石的生土台基,利用自然山崗平整改造而成,以最外側計算每邊長17米,對徑41米,高出地面1.2-2.5米。

塔身基座為石砌須彌座,因地勢西高東低,故東側採用雙層須彌座,西側採用單層須彌座,東側須彌座上雕刻有象徵佛教「九山八海」的須彌山、海濤,西側須彌座上雕刻有仰覆蓮。塔基外緣與塔身基座之間為副階,從塔基外緣出土的24塊石灰岩方形柱頂石判斷,原副階每面均為四柱三開間,明間與次間面闊均約5米,進深約5.8米。

塔身僅存最底層,殘高平均3-5米,為套筒式迴廊結構,由外向內依次為外套筒、迴廊、內套筒和塔心室,與蘇州雲岩寺塔、杭州六和塔相仿,為吳越國後期典型的佛塔形制,其外套筒外壁邊長10米,對徑25米,為現存五代佛塔中體量最大的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