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宋都城為什麼把杭州叫做臨安呢
南宋都城之所以把杭州叫成臨安的原因是,希望得到和平,因為臨安臨安就是臨時安定的意思,從側面反映了當時南宋政權的昏庸,以為靠妥協就能得到和平,但妥協從來不會有和平,
2. 杭州在南宋以前叫什麼呢
杭州在南宋時期叫臨安,在周朝之前叫做揚州,夏朝時叫做餘杭,秦朝時叫做錢塘,唐朝時叫做杭州。
3. 杭州在古代的時候杭州是哪個朝代的都城
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
4. 南宋的首都是哪裡
南宋的首都是杭州,都城為臨安府(今浙江杭州)。自建炎元年(1127)宋高宗趙構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南)稱帝,至恭帝德祐二年(1276)為元所滅,史稱南宋。
其殘餘力量在閩、粵沿海建立景炎、祥興政權,至帝昺祥興二年(1279),亦為元所滅。南宋共歷9帝,統治153年。
發展
南宋在經濟上比北宋又有發展,經濟重心進一步南移,水田的利用和開發、耕作技術上的改進都使糧產量有所提高。水稻被廣泛種植。在手工業方面,紡織、印染、造船、瓷器製造以及造紙和印刷業都有很大發展。
由於手工業的發展和經濟重心的南移,在江南出現了許多大城市,體現了商業的繁榮。海外貿易也有了進一步發展,擴大了與東南亞及大食等處的經濟文化交流。南宋在政治上腐敗黑暗,朋黨之爭激烈。南宋初年,就爆發了鍾相、楊幺領導的農民起義,這反映出階級矛盾的尖銳。南宋末年,政權掌握在奸臣賈似道手中,統治更加腐朽。
5. 南宋的都城是開封還是杭州
南宋的都城是杭州。
南宋(1127-1279年)是北宋靖康之恥後宋室在江南建立的政權,與北宋合稱宋朝,共傳五世九帝,享國一百五十三年。
1127年靖康之恥時,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倖免於難,在南京應天府繼承大宋皇位,為了延續宋朝皇統和法統,定國號仍為宋,史稱南宋,後定都臨安。金國幾度南征都未能消滅南宋,而南宋也有過數次北伐皆無功而返,南宋和金國形成對峙局面。後宋、金達成紹興和議,雙方以秦嶺淮河為界。到南宋中後期奸相頻出,朝政糜爛腐敗,而處於漠北草原的蒙古人開始崛起,1206年鐵木真建立大蒙古國,征服金國後開始大舉入侵南宋,南宋軍民拚死抵抗,直到1276年南宋都城臨安被攻佔,1279年崖山海戰宋軍戰敗,宋末帝趙昺隨陸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南宋滅亡。
6. 杭州是哪兩個朝代都城
杭州是南宋的都城,當時叫做「臨安」,取意為臨時安定的首都。不過再也沒有打回北方去。東晉的都城在南京,三國東吳的都城也是南京。五代時期的吳越國(公元907-978)是定都杭州,公元978年歸順北宋
7. 杭州在南宋稱為什麼
叫做臨安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行宮於杭州,為行在所,升為臨安府,治所在錢塘。轄錢塘、仁和、臨安、餘杭、於潛、昌化、富陽、新城、鹽宮九縣,地域與唐代大致相當。紹興八年(1138年)定都於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擴展,當時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即皇城,方圓九里,環繞著鳳凰山,北起鳳山門,南達江干,西至萬松嶺,東抵候潮門,在皇城之內,興建殿、堂、樓、閣,還有多處行宮及御花園。外城南跨吳山,北截武林門,右連西湖,左靠錢塘江,氣勢宏偉。設城門13座,城外有護城河。由於北方許多人隨朝廷南遷,使臨安府人口激增。到咸淳年間(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萬餘人(包括所屬縣)。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錢塘、仁和兩縣而言,人口也達43萬餘人。
8. 南宋首都南京還是杭州
南宋首都是臨安府(今浙江杭州)。
1127年靖康之恥後,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倖免於難,於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 。1138年宋室南遷,定都臨安府(今浙江杭州)。1141年宋、金達成紹興和議,南宋放棄淮河以北地區,雙方以淮河-大散關為界 。
此後,金國幾度南下未能消滅南宋,南宋數次北伐也無功而返,雙方逐漸形成對峙局面。南宋中後期奸相頻出,朝政腐敗,漠北草原的蒙古部開始崛起。1234年宋蒙聯合滅金 。1235年蒙古入侵南宋,南宋軍民拚死抵抗,直到1276年臨安府被攻佔。
1276年,南宋大臣在福州擁立宋端宗趙昰。1278年,宋端宗駕崩,宋末帝趙昺繼位。1279年,元朝鎮國大將軍張弘范在崖山海戰中擊敗南宋軍隊,宰相陸秀夫背著宋末帝趙昺跳海而亡,十萬南宋軍民也相繼跳海殉國,南宋覆滅 。
(8)南宋杭州都城叫什麼擴展閱讀:
南宋共九帝,其中病死的6帝,國亡跳海而死的1帝,在元軍追擊下驚嚇而死的1帝,被俘後又被冤殺的1帝。1127年,定都開封的宋為金朝所滅,皇族趙構逃往南方,在臨安(今杭州)重建宋,史稱南宋。
靖康二年(1127)五月,趙構正式即位,是為宋高宗。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國又繼續大舉南侵,於公元1129年金國又立劉豫為帝,國號齊,史稱「偽齊」。南宋派出由岳飛、韓世忠等眾多將領指揮抗金北伐,在黃河兩岸曾經擊潰偽齊軍與金國的聯軍。
高宗1138年任秦檜為相,推行求和政策,以向金國納貢稱臣為代價,換回了東南半壁江山的統治權。南宋在宋孝宗、宋寧宗朝時比較安定。宋寧宗以後,國勢日衰。崖山海戰失敗後,走投無路的南宋終於在1279年3月19日隨著陸秀夫負剛滿八歲的小皇帝跳海而死而滅亡。
9. 「汴州」和「杭州」分別指哪兩個朝代的都城
汴州(今開封),做過夏朝、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金朝等朝代的都城,杭州做過南宋的都城。
1、後梁
後梁(907年—923年),即梁朝,是五代的第一個朝代。907年,梁王朱溫篡唐稱帝,國號大梁,史稱後梁,唐朝正式覆滅,中國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後梁實行兩京制,東都開封(今河南開封),西都洛陽(今河南洛陽)。
梁王朝自梁太祖朱溫開國之前就長期與後唐前身即河東的晉國爭霸直至亡國,共歷三帝,前後17年。因為皇帝姓朱,為與南北朝時的南梁相區別,故又稱朱梁。
2、後晉
後晉(公元936年—公元947年)是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個朝代,從公元936年後晉高祖石敬瑭滅後唐開國,到契丹947年滅後晉,一共經歷了兩帝,十二年,另別稱為石晉,初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後遷都開封(今河南開封)。
後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夏,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勾結契丹,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父,並以幽雲十六州為代價,在契丹扶持下於太原登基稱帝,國號為晉,史稱後晉。
不久攻入洛陽,滅後唐,石敬瑭割地稱兒的做法受到許多人的反對,包括他自己過去的親信。石敬瑭死時,立侄石重貴為繼承人。
登基後,石重貴決定漸漸脫離對契丹的依附,他首先宣稱對耶律德光稱孫,但不稱臣。公元944年契丹伐晉,雙方在澶州(今河南濮陽南)交戰,互有勝負。
公元945年契丹再次南征,石重貴親征,再次戰敗契丹。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後晉重臣杜重威降契丹,這樣後晉的主力就喪失了。
石重貴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虜到契丹。後晉覆滅。後晉亡後,河東節度使北平王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立後漢。
盛時疆域約為今河南、山東兩省,山西、陝西的大部,河北、寧夏、湖北、江蘇、安徽的一部分。
3、北宋
北宋(960—1127年)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後的朝代,傳九位皇帝,享國167年。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因皇室姓趙,也稱趙宋。
顯德七年(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定都東京開封府(河南開封),改元建隆。後通過杯酒釋兵權,將兵權與財政權集中於中央,避免了中晚唐藩鎮割據的亂象。
但也導致宋朝與遼國、西夏、金國的戰爭中失利。靖康元年(1126年)發生靖康之難,次年被金國滅亡。
4、金朝
金朝(1115年-1234年),正式國號是大金,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傳十帝,享國一百二十年。
天慶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諸部後起兵反遼。於翌年在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哈爾濱)建都立國,國號「大金」,建元「收國」。並於1125年滅遼朝,1127年靖康之變滅北宋。
天會八年(1130年),南宋高宗趙構向金帝上降表稱臣,南宋成為金朝屬國。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顏亮遷都中都大興府(今北京)。
金世宗、金章宗統治時期政治文化達到巔峰,金章宗在位後期急劇由盛轉衰。金宣宗繼位後,內部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外受大蒙古國南侵,被迫遷都汴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1234年,金在南宋和大蒙古國南北夾擊下覆亡於蔡州。
5、南宋
南宋(1127-1279年),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北宋覆亡後,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稱帝,與北宋統稱為宋朝,共傳五世九帝,享國一百五十二年。
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後,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倖免於難,定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建廟稱帝,國號仍為宋,史稱南宋。
公元1138年,宋室遷都臨安府(今浙江杭州)。金國幾度南下都未能消滅南宋,南宋北伐皆無功而返,南宋和金國形成對峙局面。
公元1141年,宋、金達成紹興和議,南宋放棄淮河以北地區,雙方以淮河-大散關為界。南宋中後期政府腐敗,奸臣輩出,漠北草原的蒙古人開始崛起。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漠北草原建立大蒙古國,公元1211年開始大舉南侵進攻金朝。公元1218年滅西遼,公元1227年滅西夏,公元1234年滅金。
1235年蒙古入侵南宋,南宋軍民拚死抵抗,直到1276年臨安府被攻佔,1279年崖山海戰宋軍戰敗,陸秀夫背著宋末帝趙昺跳海而亡,南宋覆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開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杭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後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後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宋
10. 南宋首都是什麼
南宋都城:臨安府(今浙江杭州)。
靖康之變後,北宋淪亡,被金朝所滅。宋高宗趙構自濟州(今山東濟寧)至藝祖龍潛之地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重新建立「宋」政權。
建炎三年(1129年)閏八月,宋室南遷杭州為行在所。南宋朝廷感念吳越國王錢鏐納土歸宋對宋朝的功績和對杭州的歷史貢獻,以其故里「臨安」為府名升杭州為「臨安府」。
紹興元年(1131年),升杭州為臨安府,作為「行在」。
紹興八年(1138年),正式定都臨安府,增建禮制壇廟。
行政區劃
臨安府治錢塘、仁和兩縣(兩縣縣城同在臨安城(即原杭州城)內),轄錢塘、仁和、臨安、餘杭、於潛、昌化、富陽、新城、鹽官九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