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杭州的一些問題,在線等,急急急喔—,—
1:拱宸橋(古代杭州繁華地段)
2.不知道
3.南宋官窯(玉皇山一帶,今杭州陶瓷品市場旁)
4.不知道
5.不知道
② 錢塘江的問題
一、錢塘江水系
(一)錢塘江幹流
錢塘江(舊稱浙江)為浙江省最大河流,是中國的名川之一 。錢塘江發源於安徽省休寧縣西南、皖贛兩省交界的懷玉山的主峰六股尖(海拔1629.8米)的東坡(一說錢塘江源出浙、皖、贛邊境的蓮花尖),開始形成水流 的標高為海拔1350米。源頭為馮村河,河水由西南向東北流動,沿率水、新安江、桐江、富春江、錢塘江,在河口(海鹽澉浦長山東南嘴與慈溪西三閘的連線處)注入杭州灣,全長605公里。錢塘江流域面積48887平方公里,其中浙江省境內的佔42265平方公里,分布於杭州、衢州、金華、紹興、麗水等市(地區),共計26個縣(市)。錢塘江流經杭州市的淳安、建德、桐廬、富陽、蕭山、餘杭6縣及杭州市區,在市內的流域面積約13227平方公里,約佔全市總面積的80%,其水域面積約佔全市水域面積的84%。
錢塘江幹流在杭州市境內,建德梅城以上泛稱新安江,自梅城以下,分別稱為桐江、富春江、錢塘江。
1.新安江。其上游為安徽省境內的率水,至歙縣始稱新安江。新安江由街口鎮流入浙江省淳安境內,至建德梅城與蘭江匯合後連接桐江。新安江舊名徽港、青溪、歙港,流域面積為11047平方公里,主流長365公里,其中在杭州市內的流域面積為5718平方公里,河段長128公里。
2.桐江。上起梅城,下至桐廬鎮,連接富春江,河段長36公里。其中梅城以下烏石灘至桐廬南瀧口稱七里瀧,這里原先江面狹窄,兩岸峻峭,水深流急。1968年在七里瀧峽谷口建成富春江水電站水庫,正常高水位23米,相應庫容4.4億立方米,水域面積56平方公里。水庫蓄水後七里瀧江寬流緩,桐江部分河道也成了富春江水庫庫區。
3.富春江。上起桐廬鎮,接桐江,下經富陽城關,至蕭山聞堰附近,納浦陽江,連接錢塘江。河段長68公里。富春江是條感潮河流,富春江水電站大壩以下河段受潮汐影響。它在桐廬和富陽境內寬度分別為350~800米、400~900米,因河寬水緩,河底砂礫不斷淤積,多漫灘和江心洲。
4.錢塘江。為聞堰以下的河段,水流經過杭州市區至澉浦注入杭州灣,河長128公里,其中杭州市境內長74公里。河口呈巨大的喇叭形,杭州灣口南北兩岸相距約100公里,至錢塘江口縮小到20公 里,再上至海寧鹽官,僅為2.5公里。河床縱剖面有龐大的沙坎隆起,從乍浦起 以1.5/10000的坡度向上抬起,到倉前附近達到頂點,再以0.6/10000的倒坡伸展到聞堰。此河段受江面束窄、河床隆起的影響,潮波破裂洶涌,形成天下奇觀「錢塘江潮」。錢塘江江道多變,民國時,其寬度錢江大橋處1.2公里,西興碼頭2.05公里,七堡3.5公里,鹽官11公里。1968~1985年兩岸圍墾灘塗,縮狹江道,其寬度在錢江大橋1.0公里,西興碼頭1.5公里,七堡1.5公里,倉前1.7公里,鹽官2.5公里,八堡8公里,使杭州至鹽官段江道基本穩定。因河口河床沙坎較高,小潮汛時300噸級以上船需要候潮方能出海。北岸經三堡船閘(300噸級),可溝通大運河;經七堡船閘,可溝通上塘河。
③ 關於錢塘江的資料
中國浙江省最大的河流。上游常山港發源於安徽省休寧縣大尖山嶺北麓,匯江山港後東北流貫浙江省北部至澉浦,經杭州灣注入東海。全長410公里,流域面積4.2萬平方公里。幹流自衢縣以上稱常山港,衢縣至蘭溪間稱衢江(信安江),蘭溪至建德縣梅城稱蘭江,梅城至桐廬間稱桐江,桐廬至蕭山縣聞家堰間稱富春江,聞家堰以下始稱錢塘江。主要支流有金華江(婺港)、新安江、桐溪、浦陽江等。曹娥江舊時也是錢塘江支流,後海岸崩坍,江口下陷,脫離錢塘江而獨流入海。錢塘江口平面呈喇叭形,在海寧縣附近河底有沙坎隆起,海潮倒灌,受地形收縮影響潮頭陡立,形成雄偉壯麗的「錢塘潮」,吸引大批遊人。最大潮差達8.93公尺。在新安江和富春江上已建成大型水庫和水電站。杭州至桐廬間可通航150噸級輪船。
錢塘江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主要河流之一,是浙江省的最大河流。由於河道在杭州附近曲折呈」之」形,故又名之江、曲江、浙江。
錢塘江發源於安徽省休寧縣的青芝埭尖,至杭州閘口河長484km(浙江省境內216.5km)。流域面積約4.22萬km2,浙江省內約3.56萬km2,其餘分屬安徽、福建和江西省。錢塘江主要支流有烏溪江、金華江、新安江、分水江、浦陽江等。幹流各段隨地異名.自發源處至衢州有江山港和烏溪江匯入,稱衢江;至蘭溪市有金華江匯入,稱蘭江;至梅城與主要支流新安江相匯後成為幹流,稱桐江;桐廬以下稱富春江;聞家堰以下始稱錢塘江。錢塘江多年平均年徑流量404億m3,含沙量甚少,平均為5‰。
[編輯本段]水系組成
錢塘江河道曲折,上游為山溪性河道。束放相間;中游為丘陵;下游江口外呈喇叭形狀,江口逐漸展寬。主要支流有烏溪江、婺江、新安江、分水江、浦陽汀、曹娥江等。
(1)烏溪江:源出福建省浦城縣東部山區。東流經浙江省龍泉縣西北部,於衢縣樟潭鎮入衢江。徑流全長150km,流域面積2590km2。多年平均年徑流量30.76億m3。自然落差802m。水能理淪蘊藏量18.38萬kW。河道發育,主要支流有周公源、湖山源等。
(2)新安江;源出安徽省黃山西南麓。西南流經歙縣、休寧二縣,在黃山市臨溪鎮匯合率水之後始名新安江。曲折東南流折向東流。經安徽省南部邊界.浙江省淳安等縣境,穿行新安江水庫,經建德市城西南,在梅城鎮東匯合蘭江水系後,東流稱富春江。幹流全長261km,流域面積11772km2。安徽省境多年平均流量166m3/s。總自然落差1240m。水能理論蘊藏量55.2萬kW。主要支流有壽昌江、東源江、豐樂河、武強溪、昌溪、休寧河等。新安江屬山溪性常年河,含沙量少,清澈見底。新安江水電站未建前,河床比降大,沿江多峽谷險灘。電站建成後,紫金灘以下形成一個面積為580km2的新安江水庫(又稱千島湖)。富春江水電站建成後,富春扛水庫回水已達洋溪。梅城水位穩定在22-23,5m之間。紫金灘以下的急流已消失,50t貨輪和200客位客輪自梅城可達白沙。洪水受新安江水電站調蓄控制,最大流量為13200m3/s。
(3)浦陽江:源出自浦江縣大園灣,流經渚暨市城紹興市北,在蕭山市聞堰鎮附近注入錢塘江。全長50km。流域面積3431km2。多年平均年徑流量24.6億m3。上遊河寬22—75m,下遊河寬80~120m。主要支流有大陳江、開化江、楓橋江等。上游建有安華、青山、石壁等中小水庫1037座。總庫容3.1億m3;中游建有高湖分洪閘;下游截彎取直,開挖新河,灌溉面積23萬畝。
(4)婺江:又名金華江,又溪。上源由東陽江、武義江流至金華市匯合而成。幹流沿金華市與武義縣邊界(界河)東北流、至蘭溪市西北郊人蘭江。於流全長33kin。河源起全長179km,流域面積6551km2,多年平均流量153.4m3/s。年徑流量53億m3。 自然落差458m,水能理論蘊藏量2.37萬kW。可能開發裝機容量3.75萬kW。
(5)分水江:正源為天目溪,源出安徽省績溪縣荊州附近山區,東流穿經天目山峽谷入浙江省臨安縣境。主河道折向南流稱旦溪。南匯頰口溪,過昌化鎮稱天日溪。至桐廬縣境始名分水江。南流匯入富春江,全長174km,其中安徽省境長11.6km,總流域面積3430km3。多年平均年徑流量31.3億m3。自然落差1142m。水能理論蘊藏量)0.07萬kW。流域已建水電站2座,總裝機容量0.75萬kW。主要支流有八都溪、十一都溪等。
(6)曹娥江:源出磐安縣東部天台山脈大盤山東南麓,經新昌縣西北至嵊縣,接納左右岸支流又經上虞縣至紹興市東人杭州灣。全長192km,流域面積5922km2。多年平均年徑流量45.3億m3。自然落差515m。水能理論蘊藏量19.6萬kW。流域多山,水系發育,主要支流有新昌江、長樂江、小舜江、黃澤江等。
[編輯本段]流域自然特徵
錢塘江流域鄰近中國東南沿海,位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平均溫度17C,天氣乾燥;夏季多東南風,氣溫高,光照強,空氣濕潤;春秋兩季氣旋活動頻繁,冷暖變化大。春季及初夏多鋒面雨,夏秋之際多台風,季風環流的方向與主要山脈走向基本正交,山脈起著阻滯北方寒流和台風的作用。年平均降水量1600mm,其中4—6月多雨,佔50%,易發洪、澇災害;7~9月佔20%,早災頻繁。河川徑流年內、年際變化較大。如富春江蘆茨埠站(控制面積31700km2)實測豐枯年徑流之比為5:1。
[編輯本段]河流治理與開發
錢塘江海塘是中國一項偉大的古建築。據推測,8世紀70年代在杭州附近已修築有土質海塘御潮.10世紀初,杭州附近築捍海塘,為石砌海塘之始;清朝康熙、乾隆年間進一步發展為魚鱗大石塘,沿用至今。錢塘江河口整治始於1X世紀。1747年曾在河口赭山和河庄山之間開挖中小門,試圖以此為中泓,穩定河勢於兩山之間,但不久復淤。新中國成立後,開始全面治理錢塘江水旱災害,並大力開發水能資源。先後修築江堤319kin,海塘403km,建成庫容大於1000萬m3的大中型水庫42座,總庫容285億m3。建成新安江、富春江、湖南鎮、黃壇口、楓樹嶺、青山殿等大、中型水電站以及小型水電站1000多座,總裝機130多萬kW。現有水利設施在—·般乾旱年份可灌溉農田41萬hm2。修築的江堤海塘已能抵禦10一20年一遇洪水位和10級台風暴潮。在河口區通過修建/頃堤,拋築丁壩群結合圍墾穩定河勢。30多年來共計圍塗100萬畝。鹽官以上河寬已固定在1~2.5km之間,河勢已趨穩定,閘口至倉前段河底刷深1—1.5m,可候潮行駛100—200t級船舶。此外,在杭州建成了可通300t級船舶的三堡船閘,溝通了錢塘江與京杭運河的航運。旅遊事業也有較大發展,開辟了新安江一富春江風景游覽區。
根據錢塘江自然條件、水能資源和社會經濟特點,干支流的開發均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灌溉、航運、給水、漁業效益。
全流域水資源總量力389億m3水能理論蘊藏量262.84萬kW(包括安徽境內47.74萬kW)。可能開發的裝機容量200.14萬kW,年發電量60.38億kW·h。已建成的水電站(其中安徽境內1座),裝機容量146.51引萬kW,年發電量43.38億kW·h,其中新安江、富春江、黃壇口、湖南鎮、峽口5座水電站,裝機容量120.1 7萬kW,年發電量35.56億kW·h,均佔82%、
未開發的水電站大部分集中在高山區的支流上,這些水電站庫容小,能量指標低,裝機容量均小於5萬kW 今後錢塘江的開發,幹流應建航運為主結合發電的低水頭徑流式水電站;在一級支流上選擇一批地形、地質條件良好、開發條件優越的水力樞紐;研究已建水電站如新安江等的擴建、安裝抽水蓄能機組的可能性和經濟合理性,以充分發揮已建水電站的作用。
[編輯本段]流域旅遊資源
錢塘江兩岸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旅遊資源,是全省最重要的旅遊線。錢塘江發源於安徽南部黃山地區的青芝埭尖,流經14個縣市,注入杭州灣。因桐江和富春江河段景色極佳,統稱富春江。聞家堰以下河口一段才稱錢塘江,這段水道貌岸然曲折,形如反寫的「之」字,西湖正好是反「之」上的一點,故稱之江。現豐錢塘江或之江稱全江。錢塘江河口呈巨大的喇叭形,杭州灣口南北兩岸相距約100公里,至錢塘江口縮小到20公里,再上至海寧鹽官,僅為2.5公里。河床縱剖面有龐大的沙坎隆起,從乍浦起以1.5/10000的坡度向上抬起,到倉前附近達到頂點,再以0.6/10000的倒坡伸展到聞堰。此河段受江面束窄、河床隆起的影響,潮波破裂洶涌,形成天下奇觀「錢塘江潮」。錢塘江干支流開發歷史悠久,沿河兩岸許多名山、秀水、奇洞、古跡。在這遼闊的錢江流域,特產富饒,人傑地靈,風土民情,豐富有趣,被稱為「黃金旅遊帶」。
[編輯本段]錢塘江大潮
錢塘潮(Qiantang Tide)——最壯觀的海潮
簡介
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涌潮有三處:山東青州涌潮、廣陵濤和錢塘潮。
清費餳璜(1664-?年)《廣陵濤辯》雲:「春秋時,潮盛於山東,漢及六朝盛於廣陵。唐、宋以後,潮盛於浙江,蓋地氣自北而南,有真知其然者」。
錢塘潮比廣陵濤出現的時間晚一些,至遲在東漢就已形成。王充《論衡·書虛篇》提到「浙江、山陰江、上虞江皆有濤」。又說當時錢唐浙江「皆立子胥之廟,蓋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濤也」。但是,王充只說「廣陵曲江有濤,文人賦之」,沒有說賦錢塘江潮。可見,東漢時,錢塘潮遠沒有廣陵濤出名。估計,當時還形成錢塘觀潮風俗。
錢江潮成因
雄偉壯觀的錢江潮成因除月、日引力影響外,還跟錢塘江口狀似喇叭形有關。錢塘 江南岸赭山以東近50萬畝圍墾大地象半島似地擋住江口,使錢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進難退,杭州灣外口寬達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僅寬幾公里,江口東段河床又突然上升,灘高水淺,當大量潮水從錢塘江口涌進來時,由於江面迅速縮小,使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就只好後浪推前浪,前浪跑不快,後浪追上,層層相疊。其次還跟錢塘江水下多沉沙有關,這些沉沙對潮流起阻擋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變陡,速度減緩,從而形成後浪趕前浪,一浪疊一浪,一浪高一浪涌潮。
[編輯本段]錢塘潮的故事
原先錢塘江的潮來時,跟其他各地的江潮一樣,既沒有潮頭,也沒有聲音的。
有一年,錢塘江邊來了一個巨人,這個巨人真高大,一邁步就從江這邊跨到江那邊了。他住在蕭山縣境內的蜀山上,引火燒鹽。人們不曉得他叫什麼名字,因為他住在錢塘江邊,就叫他為錢大王。錢大王力氣很大,他打著自己的那條鐵扁擔,常常挑些大石塊來放在江邊,過不多久,就堆起了一座一座的山。
一天, 他去挑自己在蜀山上燒了三年零三個月的鹽。可是,這些鹽只夠他裝一頭,因此他在扁擔的另一頭繫上塊大石,放上肩去試試正好,就挑起來,跨到江北岸來了。
這時候,天氣熱,錢大王因為才吃過午飯,有些累了,便放下擔子歇歇,沒想到竟打起瞌睡來。正巧,東海龍王這時出來巡江,潮水漲起來了。漲呀漲的,竟漲到岸上來,把錢大王這頭鹽慢慢都溶化了。東海龍王聞聞,水裡哪來這股鹹味呀,而且愈來愈咸,愈來愈咸。他受不了,返身就逃,沒想逃到海洋里,把海洋的水都弄咸了。這位錢大王呢,睡了一覺,兩眼一睜,看見扁擔一頭的石頭還放在硤石(就是現在的名的硤石山),而另一頭的鹽卻沒有了!
錢大王找來找去,找不著鹽,一低頭,聞到江里有鹹味,他想:哦,怪不得鹽沒有了,原來被東海龍王偷去了。於是他舉起扁擔就打海水。一扁擔打得大小魚兒都震死;兩扁擔打得江底翻了身;三扁擔打得東海龍王冒出水面求饒命。
東海龍王戰戰兢兢地問錢大王,究竟為什麼發這樣大的脾氣。錢大王說:「你把我的鹽偷到什麼地方去了?」東海龍王這才明白海水變鹹的原因。連忙賠了罪,就把自己怎樣巡江,怎樣把錢大王的鹽無意中溶化了,使得海洋的水也咸起來的事情,一一說了。
錢大王心裡好氣呀,真想舉起鐵扁擔,一下把東海龍王砸爛了才甘心。東海龍王慌得連連叩頭求饒,並答應用海水曬出鹽來賠償錢大王;以後漲潮的時候就叫起來,免得錢大王再睡著了聽不見。錢大王聽聽這兩個條件還不錯,便饒了東海龍王,把自己的扁擔向杭州灣口一放,說:「以後潮水來就從這里叫起!」東海龍王連連答應,錢大王這才高高興興地走了。
從那個時候起,潮水一進杭州灣,就伸起脖子,「嘩嘩嘩」地喊叫著,漲到錢大王坐過的地方,脖子伸得頂高,叫得頂響。這個地方就是如今的海寧。舉世聞名的「錢江潮」就是這樣來的。
[編輯本段]錢塘潮的特色
交叉潮
距杭州灣55千米有一個叫大缺口的地方是觀看十字交叉潮的絕佳地點。由於長期的泥沙淤積,在江中形成一沙洲,將從杭州灣傳來的潮波分成兩股,即東潮和南潮,兩股潮頭在繞過沙洲後,就像兩兄弟一樣交叉相抱,形成變化多端、壯觀異常的交叉潮,呈現出「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的壯觀景象。兩股潮在相碰的瞬間,激起一股水柱,高達數丈,浪花飛濺,驚心動魄。待到水柱落回江面,兩股潮頭已經呈十字形展現在江面上,並迅速向西賓士。同時交叉點像雪崩似的迅速朝北轉移,撞在順直的海塘上,激起一團巨大的水花,跌落在塘頂上,嚇得觀潮人紛紛尖叫著避開。
一線潮
看過大缺口的交叉潮之後,建議您趕快驅車到鹽官,等待觀看一線潮。未見潮影,先聞潮聲。耳邊傳來轟隆隆的巨響,江面仍是風平浪靜。響聲越來越大,猶如擂起萬面戰鼓,震耳欲聾。遠處,霧蒙蒙的江面出現一條白線,迅速西移,猶如「素練橫江,漫漫平沙起白虹」。再近,白線變成了一堵水牆,逐漸升高,「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橫在浪花中」。隨著一堵白牆的迅速向前推移,涌潮來到眼前,有萬馬奔騰之勢,雷霆萬鈞之力,銳不可當。
一線潮並非只有鹽官才有。凡江道順直,沒有沙州的地方,潮頭均呈一線,但都不如鹽官好看。原因是鹽官位與河槽寬度向上游急劇收縮之後的不遠處,東、南兩股潮交會後剛好成一直線,潮能集中,潮頭特別高,通常為1—2米,有時可達3米以上。氣勢磅礴,潮景壯觀。
回頭潮
從鹽官逆流而上的潮水,將到達下一個觀潮景點老鹽倉。老鹽倉的地理環境不同干鹽官,鹽官河道順直,涌潮毫無阻擋向西挺進,而老鹽倉的河道上,出於圍墾和保護海塘的需要,建有一條長達660米的攔河丁壩,咆哮而來的潮水遇到障礙後將被反射折回,在那裡它猛烈撞擊對面的堤壩,然後以泰山壓頂之勢翻卷回頭,落到西進的急流上,形成一排「雪山」,風馳電掣地向東回奔,聲如獅吼,驚天動地,這就是回頭潮。
錢塘江大潮,白天有白天波瀾壯闊的氣勢,晚上有晚上的詩情畫意;看潮是一種樂趣,聽潮是一種遐想。難怪有人說「錢塘郭里看潮人,直到白頭看不足。」
[編輯本段]錢塘觀潮指南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詠贊錢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來,錢塘江以其奇特卓絕的江潮,不知傾倒了多少遊人看客。
每年的農歷八月十八前後,是觀潮的最佳時節。這期間,秋陽朗照,金風宜人,錢塘江口的海塘上,遊客群集,興致盎然,爭睹奇景。觀賞錢塘秋潮,有三個最佳位置。海寧縣鹽官鎮東南的一段海塘為第一佳點。這里的潮勢最盛,且以齊列一線為特色,故有「海寧寶塔一線潮」之譽。潮頭初臨時,天邊閃現出一條橫貫江面的白練,伴之以隆隆的聲響,酷似天邊悶雷滾動。潮頭由遠而近,飛馳而來。宛若一群潔白的天鵝排成一線,萬頭攢動,振翅飛來。潮頭推擁,鳴聲漸強,頃刻間,白練似的潮峰奔來眼前,聳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牆直立於江面,傾濤瀉浪,噴珠濺玉,勢如萬馬奔騰。潮湧至海塘,更掀起高9米的潮峰,果然"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為摧!"這一簇簇聲吞萬籟的放射形水花,其景壯觀,其力無窮,據說有一年,曾把一隻一噸多重的「鎮海雄師」沖出100多米遠。當潮湧激起巨大回響之後,潮水又坦然飛逝而去。有人這樣寫道:「潮來濺雪俗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十分確切地描繪了潮來潮往的壯觀景象。
在第二個觀潮佳點――鹽官鎮東8公里的八堡,可以觀賞到潮頭相撞的奇景。海潮漲入江口之後,因為南北兩岸地勢不同,潮流速度南快北慢,潮頭漸漸分為兩段。進展神速的南段稱為南潮;遲遲不前的北段潮頭,在北岸觀潮者看來,是來自東方,故稱東潮。當南潮撲向南岸被盪回來,調頭向北涌去,恰與姍姍來遲的東潮撞個滿懷。霎時間,一聲巨響,好似山崩地裂,滿江聳起千座雪峰,著實令人怵目驚心!
在第三個觀潮佳點――鹽官鎮西12公里的老鹽倉,可以欣賞到"返頭潮"。這里,有一道高9米、長650米的「丁字壩」直插江心,宛如一隻力挽狂瀾的巨臂。潮水至此,氣勢已經稍減,但沖到丁字壩頭,仍如萬頭雄獅驚吼躍起,激浪千重。隨即潮頭轉,返竄向塘岸,直向塘頂觀潮的人們撲來。這返頭潮的突然襲擊,常使觀潮者措手不及,驚逃失態。
此外,海寧觀潮還有日夜之分。白天觀潮,視野廣闊,一覽怒潮全景,自是十分有趣。而皓月當空時觀賞夜潮,卻也別有其妙。近年來,錢塘江潮水卷人事故時有發生。其中2007年8月2日16時30分左右,杭州市江干區下沙七堡1號丁字壩附近水域發生一起30多人被潮水捲走的事件造成11人死亡。
[編輯本段]錢塘潮歷史
觀賞錢塘秋潮,早在漢、魏、六朝時就已蔚成風氣,至唐、宋時,此風更盛。相傳農歷8月18日,是潮神的生日,故潮峰最高。南宋朝廷曾經規定,這一天在錢塘江上校閱水師,以後相沿成習,遂成為觀潮節。北宋詩人潘閬有一首詩寫道: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
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
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這首詩便是當年「弄潮」與「觀潮」活動的真實寫照。
[編輯本段]解惑錢塘潮
為什麼錢塘秋潮如此壯觀而又如此准時呢?
這是許多人很自然地想到的問題。對此,有一個傳說是這樣說的:春秋戰國時期,在今江蘇、安徽一事有一個吳國,吳王夫差打敗了今浙江一帶的越國。越王勾踐表面上向吳國稱臣,暗中卻卧薪嘗膽,准備復國。此事被吳國大臣伍子胥察覺,多次勸說吳王殺掉勾踐。由於有奸臣在吳王面前屢進讒言,詆毀伍子胥。吳王奸忠不分,反而賜劍讓伍子胥自刎,並將其屍首煮爛,裝入皮囊,拋入錢塘江中。伍子胥死後9年,越王勾踐在大夫文種的策劃下,果然滅掉了吳國。但越王也較信傳言,迫使文種伏劍自刎。伍子胥與文種這兩個敵國功臣,雖然分居錢塘江兩岸,各保其主,但下場一樣,同恨相連。他們的滿郁恨,化作滔天巨浪,掀起了錢塘怒潮。
當然,傳說不過是傳說而已。錢塘秋潮如此之盛的原因,主要是其獨特的地理條件。
錢塘江外杭州灣,外寬內窄,外深內淺,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喇叭狀海灣。出海口江面寬達100公里,往西到澉浦,江面驟縮到20公里。到海寧鹽官鎮一帶時,江面只有3公里寬。起潮時,寬深的灣口,一下子吞進大量海水,由於江面迅速收縮變窄變淺,奪路上涌的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便都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到大夾山附近,又遇水下巨大攔門沙壩,潮水一擁而上,掀起高聳驚人的巨濤,形成陡立的水牆,釀成初起的潮峰。
是不是所有喇叭狀的海灣都能產生涌潮呢?
回答是否定的。海寧大潮的形成,還有一些其他原因。浙江沿海一帶,夏秋之交,東南風盛行,風向與潮波涌進方向大體一致,風助潮勢,推波助瀾;潮波的傳播在深水中快,在淺水中慢,錢塘江由深變淺的特點極為突出,這種特殊條件,能使後浪很快趕上前浪,層層巨浪疊加,形成潮頭。此外,潮湧與月亮、太陽的引力也有關。東漢思想家王充在《論衡》中說:"濤之起也,隨月盛衰,小大滿損不齊同。"因為在農歷每月初一和十五前後,太陽、月亮和地球排列在一條線上,太陽和月亮的引力合在一起吸引著地球表面的海水,所以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潮汐就特別大,而農歷八月十八前後,是一年中地球離太陽最近、引力最大的時候,此時出現的涌潮,自然也就最猛烈。
有人問及,錢塘秋潮會不會產生變化?
其實,說起來,錢塘秋潮一直處於變化之中。由於潮勢最盛位置的變化,人們的觀潮點也隨之改動。宋時的觀潮點在杭州以上析成直角的河段。明朝以後,海寧鹽官鎮左近始成觀潮勝地。現代江海變化,最盛潮位曾西移頭蓬,近年又有東移八堡之勢。而最令人關注的,是1985年錢塘秋潮的衰微現象。
1985年農歷八日十八日,按例是觀潮的吉日良辰,這天,十幾遊人前往鹽官鎮觀潮。可是,潮水來時,只見一條很細很細的錢線,緩慢逼近,銀線時隱時現,越近越連不成線到得近處,僅止片片浪花,涌潮高度只有50至60厘米,使觀潮者們大為掃興。有人擔心錢塘秋潮就此消失了。
事實上,錢塘秋潮江沒有消失,但是,讓人不無憂慮的是,近十年來,秋潮的確漸漸衰弱了。而1985年表現得尤為突出。據有關人士分析,主要原因是在澉浦以西已累計圍墾海塗80萬畝,使八堡以上的河道變窄,造成進潮量減少,河床抬高。再加上1985年的梅雨時節,錢塘江流量比歷年平均數減少了1/3,對泥沙的沖刷力大大減弱。大量被海潮帶上來的泥沙淤積在尖同一帶江面,使這一帶淤積增厚,迫使江道主線南移。這樣,當海潮湧進錢塘江時,只提折向南面逆流而上。由於流路加長,潮的能量消耗過大,當海潮到達鹽官鎮時,已經是"精疲力竭",成了"強弩之末"了。
據此,有關人士推知,因為整個杭州灣的喇叭口形狀未變,所以錢塘江潮不會消失。但由於江道的逐年變窄,錢塘潮的交匯點將逐步東移。今後,觀潮的最佳點,北岸在鹽官鎮以東的丁橋至十堡一帶;南岸在杭州肖山縣圍墾十七工段。
[編輯本段]錢塘潮文學作品
浙江②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③為盛。方其遠出海門④,僅如銀線⑤;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⑥,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⑦,勢極雄豪。楊誠齋詩雲「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⑧。
注釋: ①節選自《武林舊事》(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卷三,略有刪改。周密(1232—1298),字公謹,宋代湖州(現在浙江湖州)人。②〔浙江〕就是錢塘江。③〔自既望以至十八日〕從農歷(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既望,農歷十六日(十五日叫望)。④〔方其遠出海門〕當潮遠遠地從浙江入海口湧起的時候。方,當……時。其,指潮。出,發、起。海門,浙江入海口,那裡兩邊的山對峙著。⑤〔僅如銀線〕幾乎像一條(橫畫的)銀白色的線。僅,幾乎,將近。⑥〔玉城雪嶺際天而來〕玉城雪嶺一般的潮水連天涌來。玉城雪嶺,形容泛著白沫的潮水像玉砌的城牆和大雪覆蓋的山嶺。際天,連接著天。⑦〔沃日〕沖盪太陽。形容波浪大。沃,用水淋洗。⑧〔楊誠齋詩雲「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楊萬里詩中說的「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就是指這樣的景象。這兩句詩是《浙江觀潮》一詩里的句子,意思是,海水湧起來,成為銀子堆砌的城郭;浙江橫著,潮水給繫上一條白玉的腰帶。「……是也」,就是指這樣的景象。
每歲京尹①出浙江亭教閱水軍②,艨艟③數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④,並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⑤於水面者,如履平地。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⑥,水爆⑦轟震,聲如崩山。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⑧,僅有「敵船⑨」為火所焚,隨波而逝。⑩
注釋:①②〔每歲京尹(yǐn)出浙江亭教閱水軍〕每年(農歷八月)京都臨安府長官來到浙江亭教閱水軍。京尹,京都臨安府(現在浙江杭州)的長官。浙江亭,館驛名,在城南錢塘江岸。③〔艨艟(méngchōng)〕戰船。④〔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意思是,演習五陣的陣勢,忽而疾駛,忽而騰起,忽而分,忽而合,極盡種種變化。盡,窮盡。五陣,指兩、伍、專、參、偏五種陣法。⑤〔乘騎(jì)弄旗標槍舞刀〕乘馬、舞旗、舉槍、揮刀。騎,馬。弄,舞動。標,樹立、舉。⑥〔略不相睹〕彼此一點兒也看不見。⑦〔水爆〕水軍用的一種爆炸武器。⑧〔一舸(gě)無跡〕一條船的蹤影也沒有了。舸,船。⑨〔敵船〕指假設的敵方戰船。⑩〔逝〕去,往。
吳兒善泅者數百①,皆披發文身②,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③,出沒於鯨波萬仞④中,騰身百變15⑤,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誇能。
注釋:①〔吳兒善泅(qiú)者數百〕幾百個善於泅水的吳中健兒。②〔披發文身〕披散著頭發,身上畫著文彩。文,動詞。③〔溯迎而上〕逆流迎著潮水而上。④〔鯨波萬仞〕萬仞高的巨浪。鯨波,巨浪。鯨所到之處,波濤洶涌,所以稱巨浪為鯨波。萬仞,形容浪頭極高,不是實指。⑤〔騰身百變〕翻騰著身子變換盡各種姿態。
江干①上下十餘里間,珠翠羅綺溢目②,四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穹③常時,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閑④也。
注釋:①〔江干〕江岸。②〔珠翠羅綺溢目〕滿眼都是華麗的服飾。珠翠羅綺,泛指婦女的首飾和遊人的華麗衣服。溢目,滿眼。③〔倍穹〕(價錢)加倍的高。穹,高。④〔僦(jiù)賃(lìn)看幕,雖席地不容閑〕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會空閑。僦、賃,都是租用的意思。看幕,為觀潮而特意搭的帳棚。席地,一席之地,僅容一個座位的地方。容,許,使。
譯文:
錢塘江洶涌的海潮是天下間最壯觀的。從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這期間海潮最盛大。當海潮從遠方海口出現的時候,只像一條白色的銀線一般,過了一會兒慢慢逼近,白浪高聳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嶺一般,波濤好像從天上堆壓下來,發出很大的聲音,就像震耳的雷聲一般。波濤洶涌澎湃,猶如吞沒了藍天、沖洗了太陽,非常雄壯豪邁。楊誠齋曾在詩中說:「海水湧起來,成為銀子堆砌的城市;錢塘江橫著,潮水給繫上一條白玉的腰帶。」就像這樣一般。
④ 關於京杭大運河,快啊
1.可以這么說吧!大運河的開通,有力的處進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
⑤ 京杭大運河是在什麼條件下修建的
早在2400多年前,吳國為北伐齊國爭霸中原,在江蘇揚州附近開鑿了一條引長江水入淮的運河(稱邗溝),以後在這基礎上不斷向北向南發展、延長尤其經隋朝和元朝二次大規模的擴展和整治,基本上完成了今日京杭運河的規模。京杭運河的許多河段是利用原來的天然河流和湖泊,部分河段是人工開挖的,運河水流主要從溝通的天然河道中得到補給。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大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7公里。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春秋吳國為伐齊國而開鑿,隋朝大幅度擴修並貫通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元朝翻修時棄洛陽而取直至北京。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2002年,大運河被納入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布,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
2014年9月,通州、武清、香河三地水務部門已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京杭大運河通州—香河—武清段有望實現復航,計劃於2017年實現初步通航,2020年正式通航。
⑥ 錢塘江的資料
錢塘江簡介古時杭州觀潮,以鳳凰山、江干一帶為最佳處。因地理位置的變遷,從明代起以海寧鹽官為觀潮第一勝地,故亦稱"海寧觀潮"。"錢江秋濤"聞名國內外,早在唐宋就已盛行。觀潮之日,尤在農歷八月十八日前後幾天,路上車如水流,人如潮湧。遠眺錢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洶涌的浪濤,猶如萬馬奔騰,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達九至十米,確有"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勢。不同的地段,可賞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觀"一線潮",八堡看"匯合潮",老鹽倉可賞"回頭潮"。錢江觀潮位於杭州東北45公裏海寧鹽官鎮。如此壯麗景觀,世上只有二處,一是南美洲巴西的亞馬遜河,一是錢塘江。為古今中外觀潮者所傾倒,稱為"天下奇觀"。 錢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由西往東注入杭州灣,流入東海。錢江涌潮為世界一大自然奇觀,它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每年農歷八月十五,錢江涌潮最大,潮頭可達數米。海潮來時,聲如雷鳴,排山倒海,猶如萬馬奔騰,蔚為壯觀。觀潮始於漢魏(公元一世紀至六世紀),盛於唐宋(公元七世紀至十三世紀),歷經2000餘年,已成為當地的習俗。 南宋每年農歷8月18日在錢塘江上檢閱水庫,以後沿習成節。除農歷8月18日前後三天觀潮節外,農歷每月初與月中皆有大潮可觀,並可作一潮三看"追潮游"。 在中秋佳節前後,八方賓客蜂湧而至,爭睹錢江潮的奇觀,盛況空前.距杭州50公里的海寧鹽官鎮是觀潮最佳處。 錢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由西往東注入杭州灣,流入東海 . 錢江涌潮為世界一大自然奇觀,它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錢江涌潮最大,潮頭可達數米.海潮來時,聲如雷鳴,排山倒海,猶如萬馬奔騰,蔚為壯觀。 觀潮始於漢魏(公元一世紀至六世紀),盛於唐宋(公元七世紀至十三世紀),歷經2000餘年,已成為當地的習俗.尤其在中秋佳節前後,八方賓客蜂湧而至,爭睹錢江潮的奇觀,盛況空前.距杭州50公里的海寧鹽官鎮是觀潮最佳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