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洪信集團怎麼樣
擴展閱讀
福州馬尾龍舟賽哪裡看 2025-01-01 10:58:43
廈門站周圍有什麼景點 2025-01-01 10:58:05
怎麼裝修公司深圳 2025-01-01 10:44:41

杭州洪信集團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6-02 17:49:54

㈠ 水滸傳人物簡介.作品作者,作品簡介

天魁星 呼保義-宋 江 天罡星 玉麒麟-盧俊義
天機星 智多星-吳 用 天閑星 入雲龍-公孫勝
天勇星 大 刀-關 勝 天雄星 豹子頭-林 沖
天猛星 霹靂火-秦 明 天威星 雙 鞭-呼延灼
天英星 小李廣-花 榮 天貴星 小旋風-柴 進
天富星 撲天雕-李 應 天滿星 美髯公-朱 仝
天孤星 花和尚-魯智深 天傷星 行 者-武 松
天立星 雙槍將-董 平 天捷星 沒羽箭-張 清
天暗星 青面獸-楊 志 天佑星 金槍手-徐 寧
天空星 急先鋒-索 超 天速星 神行太保-戴 宗
天異星 赤發鬼-劉 唐 天殺星 黑旋風-李 逵
天微星 九紋龍-史 進 天究星 沒遮攔-穆 弘
天退星 插翅虎-雷 橫 天壽星 混江龍-李 俊
天劍星 立地太歲-阮小二 天平星 船火兒-張 橫
天罪星 短命二郎-阮小五 天損星 浪里白跳-張 順
天敗星 活閻羅-阮小七 天牢星 病關索-楊 雄
天慧星 拚命三郎-石 秀 天暴星 兩頭蛇-解 珍
天哭星 雙尾蠍-解 寶 天巧星 浪 子-燕 青
地魁星 神機軍師-朱 武 地煞星 鎮三山-黃 信
地勇星 病尉遲-孫 立 地傑星 丑郡馬-宣 贊
地雄星 井木犴-郝思文 地威星 百勝將-韓 滔
地英星 天目將-彭 玘 地奇星 聖水將-單廷珪
地猛星 神火將-魏定國 地文星 聖手書生-蕭 讓
地正星 鐵面孔目-裴 宣 地闊星 摩雲金翅-歐 鵬
地闔星 火眼狻猊-鄧 飛 地強星 錦毛虎-燕 順
地暗星 錦豹子-楊 林 地軸星 轟天雷-凌 振
地會星 神運算元-蔣 敬 地佑星 小溫侯-呂 方
地佑星 賽仁貴-郭 盛 地靈星 神 醫-安道全
地獸星 紫髯伯-皇甫端 地微星 矮腳虎-王 英
地慧星 一丈青-扈三娘 地暴星 喪門神-鮑 旭
地然星 混世魔王-樊 瑞 地猖星 毛頭星-孔 明
地狂星 獨火星-孔 亮 地飛星 八臂那吒-項 充
地走星 飛天大聖-李 袞 地巧星 玉臂匠-金大堅
地明星 鐵笛仙-馬 麟 地進星 出洞蛟-童 威
地退星 翻江蜃-童 猛 地滿星 玉幡竿-孟 康
地遂星 通臂猿-侯 健 地周星 跳澗虎-陳 達
地隱星 白花蛇-楊 春 地異星 白面郎君-鄭 天
地理星 九尾龜-陶宗旺 地俊星 鐵扇子-宋 清
地樂星 鐵叫子-樂 和 地捷星 花項虎-龔 旺
地速星 中箭虎-丁得孫 地鎮星 小遮攔-穆 春
地稽星 操刀鬼-曹 正 地魔星 雲里金剛-宋 萬
地妖星 摸著天-杜 遷 地幽星 病大蟲-薛 永
地伏星 金眼彪-施 恩 地空星 小霸王-周 通
地僻星 打虎將-李 忠 地全星 鬼臉兒-杜 興
地孤星 金錢豹子-湯 隆 地角星 獨角龍-鄒 潤
地短星 出林龍-鄒 淵 地藏星 笑面虎-朱 富
地囚星 旱地忽律-朱 貴 地平星 鐵臂膊-蔡 福
地損星 一枝花-蔡 慶 地奴星 催命判官-李 立
地察星 青眼虎-李 雲 地惡星 沒面目-焦 挺
地丑星 石將軍-石 勇 地數星 小尉遲-孫 新
地陰星 母大蟲-顧大嫂 地刑星 菜園子-張 青
地壯星 母夜叉-孫二娘 地劣星 活閃婆-王定六
地健星 險道神-郁保四 地耗星 白日鼠-白 勝
地賊星 鼓上蚤-時 遷 地狗星 金毛犬-段景住
《水滸傳》是一部著名的描寫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史籍曾載宋江等36人造反的事跡,而後水滸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宋末明初,以水滸故事為題材的話本、戲劇相繼問世,最後由明人施耐庵加工整理、再創作而成。 文學名著《水滸傳》如一幅長長的歷史畫卷,展示了宋代的政治文化,市井風情,社會景觀。梁山好漢最引人注目,他們俠肝義膽,敢報天下不平,其性格性格光彩照人,令世人敬仰。 水滸中的一百單八將傳說是三十六個天罡星和七十二個地煞星轉世。大宋仁宗嘉佑年,天下瘟疫盛行,民不聊生。仁宗皇帝命欽差太尉洪信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龍虎山,宣請嗣漢天師星夜進京,施用法術,消災保民。不料洪太尉在伏魔大殿無意中放出了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位地煞星,共是一百單八個魔君。這就是水滸中的一百單八將。

《水滸傳》有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注釋本,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長篇小說之一,它是在群眾創作基礎上加工完成的。成書之前,宋江等的故事早已經在群眾中流傳,有人為之傳寫並作畫贊。元刊《大宋宣和遺事》話本記敘了從楊志押送花石綱,到征方臘止的比較完整的水滸故事。元代不少雜劇也演唱了水滸故事,創造了不少生動的梁山英雄形象。《宋史》的《徽宗本紀》《張叔夜傳》《曾蘊傳》里也都記錄了他們反抗斗爭的大概,但規模不大。施耐庵把有關這方面的故事、人物更提高和理想化了,創造了一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優秀作品。
《水滸傳》的情節可分六大部:第一部分從一至七十一回,寫農民英雄被逼上樑山的過程;第二部分從七十二至八十二回,寫梁山英雄攻城略地、與官軍正面作戰直至全伙受「招安」;第三部分從八十三至九十回,寫宋江等奉命征遼,在邊疆上為朝廷建功立業;第四部分從九十一至一百回,寫宋江等征田虎;第五部分從一百零一至一百一十回,寫宋江等征王慶;第六部分從一百十一至一百二十回,寫宋江征方臘至最後失敗。《水滸傳》集中地、多方面地反映了封建社會里的一次農民革命的產生、發展和失敗的過程。其中逼上樑山和反抗官軍這部分寫得最精彩,揭示了階級壓迫是農民起義的原因,形象地展示了這條真理。從受招安到征方臘,寫農民起義由動搖、蛻變到失敗的過程,這方面由於時代的局限,作者在立場觀點方面還不可能作正確的描繪。象受招安實際上是背叛革命;征方臘,實際上是幫助封建統治者扼殺農民起義。作者都正面加以肯定,這是錯誤的。不過作者寫出宋江等覆滅的悲劇,還是符合歷史的真實的。

全書寫了高俅這一封建統治集團的代表人物,在他身上體現了丑惡和腐朽的本質。同時,還寫了另一類剝削者,其中有如西門慶、鄭屠、毛太公、祝朝奉父子等,他們是地主惡霸,有財有勢,交結官府,騎在人民頭上,作惡多端。他們壓迫、欺凌廣大的人民,激起了人民普遍的反抗。《水滸傳》突出了官逼民反的內容,傾向鮮明地描寫了人民群眾反抗壓迫者的行動。作品中通過對一百零八個英雄的描寫,概括了當時不同階層的人們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從覺醒到反抗的斗爭道路。象魯智深的反惡霸,林沖的受凌辱,宋江的被迫害,武松報殺兄之仇,晁蓋、吳用的劫取不義之財,以及潯陽江上的張橫、張順,揭陽嶺上的李俊、李立,梁山泊岸邊的阮氏兄弟,登州的解珍、解寶,江州的戴宗、李逵等,他們都是由於受迫害而不得不起來反抗,匯成一股狂波巨瀾,奔向梁山泊。《水滸傳》明確地提出了自己的斗爭綱領是「替天行道,救生民」。這個口號表現了鮮明的階級內容,它反映了天下無道,要誅無道,救生民於苦難之中。它還提出了自己的革命理想,即「八方共域,異姓一家」「百姓都快活」的社會,這是一種烏托邦的社會理想,但是它卻反映了農民階級想擺脫壓迫和剝削的強烈的革命要求。它歌頌了農民起義,贊美農民革命斗爭的勝利,贊美農民革命的英雄人物,也深刻地寫出了農民革命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終於趨向失敗的悲劇結果。

《水滸傳》成功地刻劃了不同性格的人物,書中一百零八個英雄,有三十多個都具有鮮明的性格,其中尤以林沖、李逵、魯智深、宋江、武松等人性格刻劃最為鮮明。作者描寫了李逵對革命事業最忠誠、革命思想最徹底;宋江則在領導革命的同時,即始終表現了動搖性,他既是促使農民起義事業的發展興盛的一個重要因素,又是導致農民起義變質、崩潰的一個重要因素,這兩個矛盾的東西,在性格上統一了起來。作者描寫了魯智深的凌強助弱;林沖的忠直純朴;武松的仗義剛烈;石秀的機警伶俐;阮氏兄弟的義膽包身、武藝出眾等等。這些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給人的印象非常深刻。

《水滸傳》在藝術最突出的成就,是對人物性格刻劃的成功。《水滸傳》刻劃人物始終是通過現實斗爭展開的,讓人物自己在斗爭中揭示性格本身的意義。《水滸傳》的結構、情節,很有特色。結構是有機的,然而某些章節又有相對獨立性,可以獨自成篇。它採用了不少群眾的「煉話」,語言洗煉、明快、生動,富有節奏感。《水滸傳》對封建社會里的人民群眾,曾發生過很深刻的影響。

《水滸傳》的作者是誰,從明朝到現在,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是羅貫中寫的,就是說《水滸傳》的作者是羅貫中;第二種說法,認為《水滸傳》是施耐庵和羅貫中兩人合作的,這個是比較多的一些個看法,也是明朝人的看法;第三種說法,是施耐庵一個人寫的。這個最早也見於明朝人,但是時間比較晚。那尤其是金聖嘆那個本子。流行以後,由於它前邊加了一個冒充的施耐庵的序,那個序是假的,是金聖嘆自己寫的。

施耐庵是什麼時代的人、什麼地方的人?他的生平事跡又怎麼樣呢?非常遺憾。關於施耐庵的生平事跡現在一無所知。我們僅僅能夠確定下來的就是他是浙江杭州人,當時叫做錢塘。我們為什麼斷定他是元末明初人呢?那是因為他的合作者可以確定,他的合作者就是羅貫中。羅貫中是元末明初人,那麼合作者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當然也是元末明初人。這個作者和時代是這么確定下來的。但是,只知道他是姓施,他的名字並不叫耐庵,耐庵不是字就是號。那麼根據這個線索,可以提出一種看法供大家參考。還不能夠說他是有100%的證據能夠成立,只是供大家參考。就是說,施耐庵有可能是施惠。施惠是元末明初的一個戲劇家,寫南戲的。最早我們所知道的,提出這個看法的是屈學大師吳梅。吳梅在他的《故趣助談》這本書里邊說,施耐庵就是施惠,南曲《拜月亭》的作者。

㈡ 《水滸傳》3000字,急用啊~~~~!!!!!

《水滸傳》 第一回 張天師祈禳瘟疫 洪太尉誤走妖魔
話說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點,天子駕坐紫宸殿,受百
官朝賀。但見:
祥雲迷鳳閣,瑞氣罩龍樓。含煙御柳拂旌旗,帶露宮花迎劍戟。天香影里,玉
簪朱履聚丹墀;仙樂聲中,綉襖錦衣扶御駕。珍珠簾卷,黃金殿上現金轝,鳳羽扇
開,白玉階前停寶輦。隱隱凈鞭三下響,層層文武兩班齊。
當有殿頭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卷簾退朝。」只見班部叢中,宰相趙
哲、參政文彥博出班奏曰:「目今京師瘟疫盛行,傷損軍民甚多。伏望陛下釋罪寬
恩,省刑薄稅,祈禳天災,救濟萬民。」天子聽奏,急敕翰林院隨即草詔,一面降
赦天下罪囚,應有民間稅賦,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宮觀寺院,修設好事禳災。不
料其年瘟疫轉盛,仁宗天子聞知,龍體不安,復會百官計議。向那班部中,有一大
臣,越班啟奏。天子看時,乃是參知政事范仲淹,拜罷起居,奏曰:「目今天災盛
行,軍民塗炭,日夕不能聊生。以臣愚意,要禳此災,可宣嗣漢天師星夜臨朝,就
京師禁院,修設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奏聞上帝,可以禳保民間瘟疫。」仁宗天子
准奏,急令翰林學士草詔一道,天子御筆親書,並降御香一炷,欽差內外提點殿前
太尉洪信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龍虎山,宣請嗣漢天師張真人星夜來朝,祈禳瘟疫。
就金殿上焚起御香,親將丹詔付與洪太尉,即便登程前去。
洪信領了聖敕,辭別天子,背了詔書,盛了御香,帶了數十人,上了鋪馬,一
行部隊,離了東京,取路徑投信州貴溪縣來。但見:
遙山疊翠,遠水澄清。奇花綻錦綉鋪林,嫩柳舞金絲拂地。風和日暖,時過野
店山村;路直沙平,夜宿郵亭驛館。羅衣盪漾紅塵內,駿馬馳驅紫陌中。
且說太尉洪信齎擎御詔,一行人從,上了路途,不止一日,來到江西信州。大
小官員,出郭迎接。隨即差人報知龍虎山上清宮住持道眾,准備接詔。次日,眾位
官同送太尉到於龍虎山下,只見上清宮許多道眾,鳴鍾擊鼓,香花燈燭,幢幡寶蓋,
一派仙樂,都下山來迎接丹詔,直至上清宮前下馬。太尉看那宮殿時,端的是好座
上清宮!但見:
青松屈曲,翠柏陰森。門懸敕額金書,戶列靈符玉篆。虛皇壇畔,依稀垂柳名
花;煉葯爐邊,掩映蒼松老檜。左壁廂天丁力士,參隨著太乙真君;右勢下玉女金
童,簇捧定紫微大帝。披發仗劍,北方真武踏龜蛇;趿履頂冠,南極老人伏龍虎。
前排二十八宿星君,後列三十二帝天子。階砌下流水潺�。牆院後好山環繞。鶴生
丹頂,龜長綠毛。樹梢頭獻果蒼猿,莎草內銜芝白鹿。三清殿上,擊金鍾道士步虛;
四聖堂前,敲玉罄真人禮斗。獻香台砌,彩霞光射碧琉璃;召將瑤壇,赤日影搖紅
瑪瑙。早來門外祥雲現,疑是天師送老君。
當下上自住持真人,下及道童侍從,前迎後引,接至三清殿上,請將詔書居中
供養著。洪太尉便問監宮真人道:「天師今在何處?」住持真人向前稟道:「好教
太尉得知:這代祖師,號曰虛靖天師,性好清高,倦於迎送,自向龍虎山頂,結一
茅庵,修真養性。因此不住本宮。」太尉道:「目今天子宣詔,如何得見?」真人
答道:「容稟:詔敕權供在殿上,貧道等亦不敢開讀。且請太尉到方丈獻茶,再煩
計議。」當時將丹詔供養在三清殿上,與眾官都到方丈。太尉居中坐下,執事人等
獻茶,就進齋供,水陸俱備。齋罷,太尉再問真人道:「既然天師在山頂庵中,何
不著人請將下來相見,開宣丹詔。」真人稟道:「這代祖師,雖在山頂,其實道行
非常,能駕霧興雲,蹤跡不定。貧道等如常亦難得見,怎生教人請得下來?」太尉
道:「似此如何得見?目今京師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齎捧御書丹詔,親奉
龍香,來請天師,要做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以禳天災,救濟萬民。似此怎生奈何?」
真人稟道:「天子要救萬民,只除是太尉辦一點志誠心,齋戒沐浴,更換布衣,休
帶從人,自背詔書,焚燒御香,步行上山禮拜,叩請天師,方許得見。如若心不志
誠,空走一遭,亦難得見。」太尉聽說,便道:「俺從京師食素到此,如何心不志
誠。既然恁地,依著你說,明日絕早上山。」
當晚各自權歇。次日五更時分,眾道士起來,備下香湯,請太尉起來沐浴,換
了一身新鮮布衣,腳下穿上麻鞋草履,吃了素齋,取過丹詔,用黃羅包袱背在脊樑
上,手裡提著銀手爐,降降地燒著御香,許多道眾人等,送到後山,指與路徑。真
人又稟道:「太尉要救萬民,休生退悔之心,只顧志誠上去。」
太尉別了眾人,口誦天尊寶號,縱步上山來。將至半山,望見大頂直侵霄漢,
果然好座大山!正是:
根盤地角,頂接天心。遠觀磨斷亂雲痕,近看平吞明月魄。高低不等謂之山,
側石通道謂之岫,孤嶺崎嶇謂之路,上面平極謂之頂。頭圓下壯謂之巒,藏虎藏豹
謂之穴,隱風隱雲謂之岩,高人隱居謂之洞。有境有界謂之府,樵人出沒謂之徑,
能通車馬謂之道,流水有聲謂之澗,古渡源頭謂之溪,岩崖滴水謂之泉。左壁為掩,
右壁為映。出的是雲,納的是霧。錐尖像小,崎峻似峭,懸空似險,削�如平。千
峰競秀,萬壑爭流,瀑布斜飛,藤蘿倒掛。虎嘯時風生谷口,猿啼時月墜山腰。恰
似青黛染成千塊玉,碧紗籠罩萬堆煙。
這洪太尉獨自一個行了一回,盤坡轉徑,攬葛攀藤。約莫走過了數個山頭,三
二里多路,看看腳酸腿軟,正走不動,口裡不說,肚裡躊躇,心中想道:「我是朝
廷貴官,在京師時,重裀而卧,列鼎而食,尚兀自倦怠,何曾穿草鞋,走這般山路!
知他天師在那裡,卻教下官受這般苦!」又行不到三五十步,掇著肩氣喘,只見山
凹里起一陣風。風過處,向那松樹背後,奔雷也似吼了一聲,撲地跳出一個吊睛白
額錦毛大蟲來,洪太尉吃了一驚,叫聲:「阿呀!」撲地望後便倒。偷眼看那大蟲
時,但見:
毛披一帶黃金色,爪露銀鉤十八隻。
睛如閃電尾如鞭,口似血盆牙似戟。
伸腰展臂勢猙獰,擺尾搖頭聲霹靂。
山中狐兔盡潛藏,澗下獐�皆斂跡。
那大蟲望著洪太尉,左盤右旋,咆哮了一回,托地望後山坡下跳了去。洪太尉
倒在樹根底下,唬的三十六個牙齒捉對兒廝打,那心頭一似十五個吊桶,七上八落
的響,渾身卻如重風麻木,兩腿一似斗敗公雞,口裡連聲叫苦。
大蟲去了一盞茶時,方才爬將起來,再收拾地上香爐,還把龍香燒著,再上山
來,務要尋見天師。又行過三五十步,口裡嘆了數口氣,怨道:「皇帝御限差俺來
這里,教我受這場驚恐。」說猶未了,只覺得那裡又一陣風,吹得毒氣直沖將來,
太尉定睛看時,山邊竹藤里簌簌地響,搶出一條吊桶大小雪花也似蛇來。太尉見了,
又吃一驚,撇了手爐,叫一聲:「我今番死也!」往後便倒在盤陀石邊。微閃開眼
來看那蛇時,但見:
昂首驚飆起,掣目電光生。動盪則折峽倒岡,呼吸則吹雲吐霧。鱗甲亂分千片
玉,尾梢斜卷一堆銀。
那條大蛇,徑搶到盤陀石邊,朝著洪太尉盤做一堆,兩隻眼迸出金光,張開巨
口,吐出舌頭,噴那毒氣在洪太尉臉上,驚得太尉三魂盪盪,七魄悠悠。那蛇看了
洪太尉一回,望山下一溜,卻早不見了。太尉方才爬得起來,說道:「慚愧!驚殺下
官!」看身上時,寒慄子比餶飿兒大小,口裡罵那道士:「叵耐無禮,戲弄下官,
教俺受這般驚恐!若山上尋不見天師,下去和他別有話說。」再拿了銀提爐,整頓身
上詔敕,並衣服巾幘,卻待再要上山去。正欲移步,只聽得松樹背後隱隱地笛聲吹
響,漸漸近來。太尉定睛看時,只見那一個道童,倒騎著一頭黃牛,橫吹著一管鐵
笛,轉出山凹來。太尉看那道童時:
頭綰兩枚丫髻,身穿一領青衣,腰間絛結草來編,腳下芒鞋麻間隔。明眸皓齒,
飄飄並不染塵埃;綠鬢朱顏,耿耿全然無俗態。
昔日呂洞賓有首牧童詩道得好: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但見那個道童笑吟吟地騎著黃牛,橫吹著那管鐵笛,正過山來。洪太尉見了,
便喚那個道童:「你從那裡來?認得我么?」道童不睬,只顧吹笛。太尉連問數聲,
道童呵呵大笑,拿著鐵笛,指著洪太尉說道:「你來此間,莫非要見天師么?」太
尉大驚,便道:「你是牧童,如何得知?」道童笑道:「我早間在草庵中伏侍天師,
聽得天師說道:『今上皇帝差個洪太尉齎擎丹詔御香,到來山中,宣我往東京做三
千六百分羅天大醮,祈禳天下瘟疫,我如今乘鶴駕雲去也。』這早晚想是去了,不
在庵中。你休上去,山內毒蟲猛獸極多,恐傷害了你性命。」太尉再問道:「你不
要說謊。」道童笑了一聲,也不回應,又吹著鐵笛,轉過山坡去了。太尉尋思道:
「這小的如何盡知此事?想是天師分付他,已定是了。」欲待再上山去;方才驚�
的苦,爭些兒送了性命,不如下山去罷。
太尉拿著提爐,再尋舊路,奔下山來。眾道士接著,請至方丈坐下。真人便問
太尉道:「曾見天師么?」太尉說道:「我是朝中貴官,如何教俺走得山路,吃了
這般辛苦,爭些兒送了性命。為頭上至半山裡,跳出一隻吊睛白額大蟲,驚得下官
魂魄都沒了;又行不過一個山嘴,竹藤里搶出一條雪花大蛇來,盤做一堆,攔住去
路。若不是俺福分大,如何得性命回京?盡是你這道眾戲弄下官。」真人復道:「貧
道等怎敢輕慢大臣?這是祖師試探太尉之心。本山雖有蛇虎,並不傷人。」太尉又
道:「我正走不動,方欲再上山坡,只見松樹旁邊轉出一個道童,騎著一頭黃牛,
吹著管鐵笛,正過山來,我便問他:『那裡來?識得俺么?』他道:『已都知了。』
說天師分付,早晨乘鶴駕雲,往東京去了,下官因此回來。」真人道:「太尉可惜
錯過,這個牧童,正是天師。」太尉道:「他既是天師,如何這等猥獕?」真人答
道:「這代天師,非同小可。雖然年幼,其實道行非常。他是額外之人,四方顯化,
極是靈驗,世人皆稱為道通祖師。」洪太尉道:「我直如此有眼不識真師,當面錯
過!」真人道:「太尉且請放心。既然祖師法旨道是去了,比及太尉回京之日,這
場醮事,祖師已都完了。」太尉見說,方才放心。真人一面教安排筵宴,管待太尉,
請將丹詔收藏於御書匣內,留在上清宮中,龍香就三清殿上燒了。當日方丈內大排
齋供,設宴飲酌,至晚席罷,止宿到曉。
次日早膳以後,真人、道眾並提點、執事人等,請太尉游山。太尉大喜。許多
人從跟隨著,步行出方丈,前面兩個道童引路。行至宮前宮後,看玩許多景緻。三
清殿上,富貴不可盡言。左廊下九天殿、紫微殿、北極殿;右廊下太乙殿、三官殿、
驅邪殿。諸宮看遍,行到右廊後一所去處。洪太尉看時,另外一所殿宇:一遭都是
搗椒紅泥牆;正面兩扇朱紅格子,門上使著�膊大鎖鎖著,交叉上面貼著十數道封
皮,封皮上又是重重疊疊使著朱印;檐前一面朱紅漆金字牌額,左書四個金字,寫
道:「伏魔之殿」。太尉指著門道:「此殿是甚麼去處?」真人答道:「此乃是前
代老祖天師鎖鎮魔王之殿。」太尉又問道:「如何上面重重疊疊貼著許多封皮?」
真人答道:「此是老祖大唐洞玄國師封鎖魔王在此。但是經傳一代天師,親手便添
一道封皮,使其子子孫孫,不得妄開。走了魔君,非常利害。今經八九代祖師,誓
不敢開。鎖用銅汁灌鑄,誰知裡面的事?小道自來住持本宮三十餘年,也只聽聞。」
洪太尉聽了,心中驚怪,想道:「我且試看魔王一看。」便對真人說道:「你
且開門來,我看魔王甚麼模樣。」真人告道:「太尉,此殿決不敢開!先祖天師叮
嚀告戒:今後諸人不許擅開。」太尉笑道:「胡說!你等要妄生怪事,煽惑良民,
故意安排這等去處,假稱鎖鎮魔王,顯耀你們道術。我讀一鑒之書,何曾見鎖魔之
法!神鬼之道,處隔幽冥,我不信有魔王在內。快與我打開,我看魔王如何!」真
人三回五次稟說:「此殿開不得,恐惹利害,有傷於人。」太尉大怒,指著道眾說
道:「你等不開與我看,回到朝廷,先奏你們眾道士阻當宣詔,違別聖旨,不令我
見天師的罪犯;後奏你等私設此殿,假稱鎖鎮魔王,煽惑軍民百姓。把你都追了度
牒,刺配遠惡軍州受苦。」
真人等懼怕太尉權勢,只得喚幾個火工道人來,先把封皮揭了,將鐵錘打開大
鎖,眾人把門推開,看裡面時,黑洞洞地,但見:
昏昏默默,杳杳冥冥,數百年不見太陽光,億萬載難瞻明月影。不分南北,怎
辨東西。黑煙靄靄撲人寒,冷氣陰陰侵體顫。人跡不到之處,妖精往來之鄉,閃開
雙目有如盲,伸出兩手不見掌。常如三十夜,卻似五更時。
眾人一齊都到殿內,黑暗暗不見一物。太尉教從人取十數個火把點著,將來打
一照時,四邊並無一物,只中央一個石碑,約高五六尺,下面石龜趺坐,大半陷在
泥里。照那碑碣上時,前面都是龍章鳳篆,天書符籙,人皆不識。照那碑後時,卻
有四個真字大書,鑿著「遇洪而開」。卻不是一來天罡星合當出世,二來宋朝必顯
忠良,三來湊巧遇著洪信,豈不是天數?洪太尉看了這四個字,大喜,便對真人說
道:「你等阻當我,卻怎地數百年前已註定我姓字在此?遇洪而開,分明是教我開
看,卻何妨。我想這個魔王,都只在石碑底下。汝等從人,與我多喚幾個火工人等,
將鋤頭鐵鍬來掘開。」
真人慌忙諫道:「太尉不可掘動,恐有利害,傷犯於人,不當穩便。」太尉大
怒,喝道:「你等道眾,省得甚麼?碑上分明鑿著遇我教開,你如何阻當?快與我喚
人來開。」真人又三回五次稟道:「恐有不好。」太尉那裡肯聽,只得聚集眾人,
先把石碑放倒,一齊並力掘那石龜,半日方才掘得起。又掘下去,約有三四尺深,
見一片大青石板,可方丈圍。洪太尉叫再掘起來,真人又苦稟道:「不可掘動。」
太尉那裡肯聽,眾人只得把石板一齊扛起,看時,石板底下,卻是一個萬丈深淺地
穴。只見穴內刮喇喇一聲響亮。那響非同小可,恰似:
天摧地塌,岳撼山崩。錢塘江上,潮頭浪擁出海門來;泰華山頭,巨靈神一劈
山峰碎。共工奮怒,去盔撞倒了不周山;力士施威,飛錘擊碎了始皇輦。一風撼折
千竿竹,十萬軍中半夜雷。
那一聲響亮過處,只見一道黑氣,從穴里滾將起來,掀塌了半個殿角。那道黑氣,
直沖到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了。眾人吃了一驚,發聲喊,
都走了,撇下鋤頭鐵鍬,盡從殿內奔將出來,推倒�翻無數。驚得洪太尉目睜口呆,
罔知所措,面色如土,奔到廊下,只見真人向前叫苦不迭。
太尉問道:「走了的卻是甚麼妖魔?」那真人言不過數句,話不過一席,說出
這個緣由。有分教:一朝皇帝,夜眠不穩,晝食忘餐。直使:宛子城中藏虎豹,蓼
兒窪內聚神蛟。

㈢ 急求《水滸傳》好段摘抄

話說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點,天子駕坐紫宸殿,受百
官朝賀。但見:
祥雲迷鳳閣,瑞氣罩龍樓。含煙御柳拂旌旗,帶露宮花迎劍戟。天香影里,玉
簪朱履聚丹墀;仙樂聲中,綉襖錦衣扶御駕。珍珠簾卷,黃金殿上現金�鳳羽扇開,
白玉階前停寶輦。隱隱凈鞭三下響,層層文武兩班齊。
當有殿頭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卷簾退朝。」只見班部叢中,宰相趙哲、
參政文彥博出班奏曰:「目今京師瘟疫盛行,傷損軍民甚多。伏望陛下釋罪寬恩,
省刑薄稅,祈禳天災,救濟萬民。」天子聽奏,急敕翰林院隨即草詔,一面降赦天
下罪囚,應有民間稅賦,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宮觀寺院,修設好事禳災。不料其
年瘟疫轉盛,仁宗天子聞知,龍體不安,復會百官計議。向那班部中,有一大臣,
越班啟奏。天子看時,乃是參知政事范仲淹,拜罷起居,奏曰:「目今天災盛行,
軍民塗炭,日夕不能聊生。以臣愚意,要禳此災,可宣嗣漢天師星夜臨朝,就京師
禁院,修設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奏聞上帝,可以禳保民間瘟疫。」仁宗天子准奏,
急令翰林學士草詔一道,天子御筆親書,並降御香一炷,欽差內外提點殿前太尉洪
信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龍虎山,宣請嗣漢天師張真人星夜來朝,祈禳瘟疫。就金
殿上焚起御香,親將丹詔付與洪太尉,即便登程前去。
洪信領了聖敕,辭別天子,背了詔書,盛了御香,帶了數十人,上了鋪馬,一
行部隊,離了東京,取路徑投信州貴溪縣來。但見:
遙山疊翠,遠水澄清。奇花綻錦綉鋪林,嫩柳舞金絲拂地。風和日暖,時過野
店山村;路直沙平,夜宿郵亭驛館。羅衣盪漾紅塵內,駿馬馳驅紫陌中。
且說太尉洪信齎擎御詔,一行人從,上了路途,不止一日,來到江西信州。大
小官員,出郭迎接。隨即差人報知龍虎山上清宮住持道眾,准備接詔。次日,眾位
官同送太尉到於龍虎山下,只見上清宮許多道眾,鳴鍾擊鼓,香花燈燭,幢幡寶蓋,
一派仙樂,都下山來迎接丹詔,直至上清宮前下馬。太尉看那宮殿時,端的是好座
上清宮!但見:
青松屈曲,翠柏陰森。門懸敕額金書,戶列靈符玉篆。虛皇壇畔,依稀垂柳名
花;煉葯爐邊,掩映蒼松老檜。左壁廂天丁力士,參隨著太乙真君;右勢下玉女金
童,簇捧定紫微大帝。披發仗劍,北方真武踏龜蛇;趿履頂冠,南極老人伏龍虎。
前排二十八宿星君,後列三十二帝天子。階砌下流水潺�。牆院後好山環繞。鶴生
丹頂,龜長綠毛。樹梢頭獻果蒼猿,莎草內銜芝白鹿。三清殿上,擊金鍾道士步虛;
四聖堂前,敲玉罄真人禮斗。獻香台砌,彩霞光射碧琉璃;召將瑤壇,赤日影搖紅
瑪瑙。早來門外祥雲現,疑是天師送老君。
當下上自住持真人,下及道童侍從,前迎後引,接至三清殿上,請將詔書居中
供養著。洪太尉便問監宮真人道:「天師今在何處?」住持真人向前稟道:「好教
太尉得知:這代祖師,號曰虛靖天師,性好清高,倦於迎送,自向龍虎山頂,結一
茅庵,修真養性。因此不住本宮。」太尉道:「目今天子宣詔,如何得見?」真人
答道:「容稟:詔敕權供在殿上,貧道等亦不敢開讀。且請太尉到方丈獻茶,再煩
計議。」當時將丹詔供養在三清殿上,與眾官都到方丈。太尉居中坐下,執事人等
獻茶,就進齋供,水陸俱備。齋罷,太尉再問真人道:「既然天師在山頂庵中,何
不著人請將下來相見,開宣丹詔。」真人稟道:「這代祖師,雖在山頂,其實道行
非常,能駕霧興雲,蹤跡不定。貧道等如常亦難得見,怎生教人請得下來?」太尉
道:「似此如何得見?目今京師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齎捧御書丹詔,親奉
龍香,來請天師,要做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以禳天災,救濟萬民。似此怎生奈何?」
真人稟道:「天子要救萬民,只除是太尉辦一點志誠心,齋戒沐浴,更換布衣,休
帶從人,自背詔書,焚燒御香,步行上山禮拜,叩請天師,方許得見。如若心不志
誠,空走一遭,亦難得見。」太尉聽說,便道:「俺從京師食素到此,如何心不志
誠。既然恁地,依著你說,明日絕早上山。」
當晚各自權歇。次日五更時分,眾道士起來,備下香湯,請太尉起來沐浴,換
了一身新鮮布衣,腳下穿上麻鞋草履,吃了素齋,取過丹詔,用黃羅包袱背在脊樑
上,手裡提著銀手爐,降降地燒著御香,許多道眾人等,送到後山,指與路徑。真
人又稟道:「太尉要救萬民,休生退悔之心,只顧志誠上去。」
太尉別了眾人,口誦天尊寶號,縱步上山來。將至半山,望見大頂直侵霄漢,
果然好座大山!正是:
根盤地角,頂接天心。遠觀磨斷亂雲痕,近看平吞明月魄。高低不等謂之山,
側石通道謂之岫,孤嶺崎嶇謂之路,上面平極謂之頂。頭圓下壯謂之巒,藏虎藏豹
謂之穴,隱風隱雲謂之岩,高人隱居謂之洞。有境有界謂之府,樵人出沒謂之徑,
能通車馬謂之道,流水有聲謂之澗,古渡源頭謂之溪,岩崖滴水謂之泉。左壁為掩,
右壁為映。出的是雲,納的是霧。錐尖像小,崎峻似峭,懸空似險,削�如平。千
峰競秀,萬壑爭流,瀑布斜飛,藤蘿倒掛。虎嘯時風生谷口,猿啼時月墜山腰。恰
似青黛染成千塊玉,碧紗籠罩萬堆煙。
這洪太尉獨自一個行了一回,盤坡轉徑,攬葛攀藤。約莫走過了數個山頭,三
二里多路,看看腳酸腿軟,正走不動,口裡不說,肚裡躊躇,心中想道:「我是朝
廷貴官,在京師時,重�而卧,列鼎而食,尚兀自倦怠,何曾穿草鞋,走這般山路!
知他天師在那裡,卻教下官受這般苦!」又行不到三五十步,掇著肩氣喘,只見山
凹里起一陣風。風過處,向那松樹背後,奔雷也似吼了一聲,撲地跳出一個吊睛白
額錦毛大蟲來,洪太尉吃了一驚,叫聲:「阿呀!」撲地望後便倒。偷眼看那大蟲
時,但見:
毛披一帶黃金色,爪露銀鉤十八隻。
睛如閃電尾如鞭,口似血盆牙似戟。
伸腰展臂勢猙獰,擺尾搖頭聲霹靂。
山中狐兔盡潛藏,澗下獐�皆斂跡。
那大蟲望著洪太尉,左盤右旋,咆哮了一回,托地望後山坡下跳了去。洪太尉
倒在樹根底下,唬的三十六個牙齒捉對兒廝打,那心頭一似十五個吊桶,七上八落
的響,渾身卻如重風麻木,兩腿一似斗敗公雞,口裡連聲叫苦。
大蟲去了一盞茶時,方才爬將起來,再收拾地上香爐,還把龍香燒著,再上山
來,務要尋見天師。又行過三五十步,口裡嘆了數口氣,怨道:「皇帝御限差俺來
這里,教我受這場驚恐。」說猶未了,只覺得那裡又一陣風,吹得毒氣直沖將來,
太尉定睛看時,山邊竹藤里簌簌地響,搶出一條吊桶大小雪花也似蛇來。太尉見了,
又吃一驚,撇了手爐,叫一聲:「我今番死也!」往後便倒在盤陀石邊。微閃開眼
來看那蛇時,但見:
昂首驚飆起,掣目電光生。動盪則折峽倒岡,呼吸則吹雲吐霧。鱗甲亂分千片
玉,尾梢斜卷一堆銀。
那條大蛇,徑搶到盤陀石邊,朝著洪太尉盤做一堆,兩隻眼迸出金光,張開巨口,
吐出舌頭,噴那毒氣在洪太尉臉上,驚得太尉三魂盪盪,七魄悠悠。那蛇看了洪太
尉一回,望山下一溜,卻早不見了。太尉方才爬得起來,說道:「慚愧!驚殺下官!」
看身上時,寒慄子比��兒大小,口裡罵那道士:「叵耐無禮,戲弄下官,教俺受
這般驚恐!若山上尋不見天師,下去和他別有話說。」再拿了銀提爐,整頓身上詔
敕,並衣服巾幘,卻待再要上山去。正欲移步,只聽得松樹背後隱隱地笛聲吹響,
漸漸近來。太尉定睛看時,只見那一個道童,倒騎著一頭黃牛,橫吹著一管鐵笛,
轉出山凹來。太尉看那道童時:
頭綰兩枚丫髻,身穿一領青衣,腰間絛結草來編,腳下芒鞋麻間隔。明眸皓齒,
飄飄並不染塵埃;綠鬢朱顏,耿耿全然無俗態。
昔日呂洞賓有首牧童詩道得好: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但見那個道童笑吟吟地騎著黃牛,橫吹著那管鐵笛,正過山來。洪太尉見了,
便喚那個道童:「你從那裡來?認得我么?」道童不睬,只顧吹笛。太尉連問數聲,
道童呵呵大笑,拿著鐵笛,指著洪太尉說道:「你來此間,莫非要見天師么?」太
尉大驚,便道:「你是牧童,如何得知?」道童笑道:「我早間在草庵中伏侍天師,
聽得天師說道:『今上皇帝差個洪太尉齎擎丹詔御香,到來山中,宣我往東京做三
千六百分羅天大醮,祈禳天下瘟疫,我如今乘鶴駕雲去也。』這早晚想是去了,不
在庵中。你休上去,山內毒蟲猛獸極多,恐傷害了你性命。」太尉再問道:「你不
要說謊。」道童笑了一聲,也不回應,又吹著鐵笛,轉過山坡去了。太尉尋思道:
「這小的如何盡知此事?想是天師分付他,已定是了。」欲待再上山去;方才驚�
的苦,爭些兒送了性命,不如下山去罷。
太尉拿著提爐,再尋舊路,奔下山來。眾道士接著,請至方丈坐下。真人便問
太尉道:「曾見天師么?」太尉說道:「我是朝中貴官,如何教俺走得山路,吃了
這般辛苦,爭些兒送了性命。為頭上至半山裡,跳出一隻吊睛白額大蟲,驚得下官
魂魄都沒了;又行不過一個山嘴,竹藤里搶出一條雪花大蛇來,盤做一堆,攔住去
路。若不是俺福分大,如何得性命回京?盡是你這道眾戲弄下官。」真人復道:「貧
道等怎敢輕慢大臣?這是祖師試探太尉之心。本山雖有蛇虎,並不傷人。」太尉又
道:「我正走不動,方欲再上山坡,只見松樹旁邊轉出一個道童,騎著一頭黃牛,
吹著管鐵笛,正過山來,我便問他:『那裡來?識得俺么?』他道:『已都知了。』
說天師分付,早晨乘鶴駕雲,往東京去了,下官因此回來。」真人道:「太尉可惜
錯過,這個牧童,正是天師。」太尉道:「他既是天師,如何這等猥�?」真人答
道:「這代天師,非同小可。雖然年幼,其實道行非常。他是額外之人,四方顯化,
極是靈驗,世人皆稱為道通祖師。」洪太尉道:「我直如此有眼不識真師,當面錯
過!」真人道:「太尉且請放心。既然祖師法旨道是去了,比及太尉回京之日,這
場醮事,祖師已都完了。」太尉見說,方才放心。真人一面教安排筵宴,管待太尉,
請將丹詔收藏於御書匣內,留在上清宮中,龍香就三清殿上燒了。當日方丈內大排
齋供,設宴飲酌,至晚席罷,止宿到曉。
次日早膳以後,真人、道眾並提點、執事人等,請太尉游山。太尉大喜。許多
人從跟隨著,步行出方丈,前面兩個道童引路。行至宮前宮後,看玩許多景緻。三
清殿上,富貴不可盡言。左廊下九天殿、紫微殿、北極殿;右廊下太乙殿、三官殿、
驅邪殿。諸宮看遍,行到右廊後一所去處。洪太尉看時,另外一所殿宇:一遭都是
搗椒紅泥牆;正面兩扇朱紅�子,門上使著�膊大鎖鎖著,交叉上面貼著十數道封
皮,封皮上又是重重疊疊使著朱印;檐前一面朱紅漆金字牌額,左書四個金字,寫
道:「伏魔之殿」。太尉指著門道:「此殿是甚麼去處?」真人答道:「此乃是前
代老祖天師鎖鎮魔王之殿。」太尉又問道:「如何上面重重疊疊貼著許多封皮?」
真人答道:「此是老祖大唐洞玄國師封鎖魔王在此。但是經傳一代天師,親手便添
一道封皮,使其子子孫孫,不得妄開。走了魔君,非常利害。今經八九代祖師,誓
不敢開。鎖用銅汁灌鑄,誰知裡面的事?小道自來住持本宮三十餘年,也只聽聞。」
洪太尉聽了,心中驚怪,想道:「我且試看魔王一看。」便對真人說道:「你
且開門來,我看魔王甚麼模樣。」真人告道:「太尉,此殿決不敢開!先祖天師叮
嚀告戒:今後諸人不許擅開。」太尉笑道:「胡說!你等要妄生怪事,煽惑良民,
故意安排這等去處,假稱鎖鎮魔王,顯耀你們道術。我讀一鑒之書,何曾見鎖魔之
法!神鬼之道,處隔幽冥,我不信有魔王在內。快與我打開,我看魔王如何!」真
人三回五次稟說:「此殿開不得,恐惹利害,有傷於人。」太尉大怒,指著道眾說
道:「你等不開與我看,回到朝廷,先奏你們眾道士阻當宣詔,違別聖旨,不令我
見天師的罪犯;後奏你等私設此殿,假稱鎖鎮魔王,煽惑軍民百姓。把你都追了度
牒,刺配遠惡軍州受苦。」
真人等懼怕太尉權勢,只得喚幾個火工道人來,先把封皮揭了,將鐵錘打開大
鎖,眾人把門推開,看裡面時,黑洞洞地,但見:
昏昏默默,杳杳冥冥,數百年不見太陽光,億萬載難瞻明月影。不分南北,怎
辨東西。黑煙靄靄撲人寒,冷氣陰陰侵體顫。人跡不到之處,妖精往來之鄉,閃開
雙目有如盲,伸出兩手不見掌。常如三十夜,卻似五更時。
眾人一齊都到殿內,黑暗暗不見一物。太尉教從人取十數個火把點著,將來打
一照時,四邊並無一物,只中央一個石碑,約高五六尺,下面石龜趺坐,大半陷在
泥里。照那碑碣上時,前面都是龍章鳳篆,天書符�,人皆不識。照那碑後時,卻
有四個真字大書,鑿著「遇洪而開」。卻不是一來天罡星合當出世,二來宋朝必顯
忠良,三來湊巧遇著洪信,豈不是天數?洪太尉看了這四個字,大喜,便對真人說
道:「你等阻當我,卻怎地數百年前已註定我姓字在此?遇洪而開,分明是教我開
看,卻何妨。我想這個魔王,都只在石碑底下。汝等從人,與我多喚幾個火工人等,
將鋤頭鐵鍬來掘開。」
真人慌忙諫道:「太尉不可掘動,恐有利害,傷犯於人,不當穩便。」太尉大
怒,喝道:「你等道眾,省得甚麼?碑上分明鑿著遇我教開,你如何阻當?快與我喚
人來開。」真人又三回五次稟道:「恐有不好。」太尉那裡肯聽,只得聚集眾人,
先把石碑放倒,一齊並力掘那石龜,半日方才掘得起。又掘下去,約有三四尺深,
見一片大青石板,可方丈圍。洪太尉叫再掘起來,真人又苦稟道:「不可掘動。」
太尉那裡肯聽,眾人只得把石板一齊扛起,看時,石板底下,卻是一個萬丈深淺地
穴。只見穴內刮喇喇一聲響亮。那響非同小可,恰似:
天摧地塌,岳撼山崩。錢塘江上,潮頭浪擁出海門來;泰華山頭,巨靈神一劈
山峰碎。共工奮怒,去盔撞倒了不周山;力士施威,飛錘擊碎了始皇輦。一風撼折
千竿竹,十萬軍中半夜雷。
那一聲響亮過處,只見一道黑氣,從穴里滾將起來,掀塌了半個殿角。那道黑氣,
直沖到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了。眾人吃了一驚,發聲喊,
都走了,撇下鋤頭鐵鍬,盡從殿內奔將出來,推倒�翻無數。驚得洪太尉目睜口呆,
罔知所措,面色如土,奔到廊下,只見真人向前叫苦不迭。
太尉問道:「走了的卻是甚麼妖魔?」那真人言不過數句,話不過一席,說出
這個緣由。有分教:一朝皇帝,夜眠不穩,晝食忘餐。直使:宛子城中藏虎豹,蓼
兒窪內聚神蛟。
畢竟龍虎山真人說出甚麼言語來,且聽下回分解。

㈣ 水滸傳第三回末 「該准渭州文字」 什麼意思

【三十六天罡星】 天魁星·及時雨(呼保義)(孝義黑三郎)·宋江. (得勝後被所賜御酒毒死) 天罡星· 玉麒麟·盧俊義. (得勝後被奸臣陷害,誤飲毒酒後,失足落水而死) 天機星· 智多星·吳用. (宋江死後與花榮上吊) 天閑星· 入雲龍·公孫勝. (征方臘前回羅真人處) 天勇星· 大刀·關 勝. (得勝後酒醉墜馬得病而亡) 天雄星· 豹子頭·林沖. (得勝後風癱與武松留在六和寺,一年後病死) 天猛星· 霹靂火·秦明. (征清溪洞被杜微、方臘殺死) 天威星· 雙 鞭·呼延灼. (得勝做官,後在河西陣亡,死於金兀術) 天英星· 小李廣·花榮. (隨吳用上吊而死) 天貴星· 小旋風·柴進. (得勝做官,後辭官回鄉,無疾而終) 天富星· 撲天雕·李應. (得勝後與杜興同為富豪而善終) 天滿星· 美髯公·朱仝. (得勝做官,官至節度使) 天孤星· 花和尚·魯智深. (得勝後在浙江坐化) 天傷星· 行者·武松. (征烏龍嶺時被方臘砍斷左臂,後六合寺終老) 天立星· 雙槍將·董平. (獨松關被張韜砍作兩半) 天捷星·沒羽箭·張清. (獨松關被厲天閏刺腹死) 天暗星· 青面獸·楊志. (病死於丹徒縣) 天佑星· 金槍手·徐寧. (征杭州時中葯箭,之後身死) 天空星· 急先鋒·索超. (征杭州被石寶的流星錘砸死) 天速星· 神行太保·戴宗. (得勝做官,後辭官到泰安州岳廟陪堂出家,大笑而終) 天異星· 赤發鬼·劉唐. (征杭州被閘門壓死) 天殺星· 黑旋風·李逵. (宋江臨死時怕李逵造反一同飲毒酒而死) 天微星· 九紋龍·史進. (征昱嶺關被龐萬春、雷炯、計稷射死) 天究星· 沒遮攔·穆弘. (杭州病死) 天退星· 插翅虎·雷橫. (征德清縣被司行方砍死) 天壽星· 混江龍·李俊. (得勝後出海) 天劍星· 立地太歲·阮小二. (征烏龍嶺水路被方臘軍包圍,自刎而死) 天竟星· 船火兒·張 橫. (杭州病死) 天罪星·短命二郎·阮小五. (征清溪洞被婁丞相殺死) 天損星· 浪里白條·張順. (征杭州死在涌金門被刀劍斬死) 天敗星· 活閻羅·阮小七. (得勝後被污衊回鄉打魚) 天牢星· 病關索·楊雄. (得勝後背瘡病死) 天慧星· 拚命三郎·石秀. (征昱嶺關被龐萬春、雷炯、計稷亂箭射死) 天暴星· 兩頭蛇·解珍. (征烏龍嶺爬懸崖摔死) 天哭星· 雙尾蠍·解寶. (征烏龍嶺爬懸崖被石頭砸,弓箭射死) 天巧星· 浪 子·燕青. (得勝辭去) 【七十二地煞星】 地魁星·神機軍師·朱 武 (得勝後投公孫勝出家) 地煞星·鎮三山·黃 信 (得勝,朝廷封為都統領) 地勇星·病尉遲·孫 立 (征方臘後帶全家回登州,繼續做官) 地傑星·丑郡馬·宣 贊 (征蘇州與郭世廣鏖戰兩兩身死) 地雄星·井木犴·郝思文 (征杭州被拖進城凌遲處死\梟首) 地威星·百勝將·韓 滔 (征常州被張近仁搠死) 地英星·天目將·彭 玘(征常州被張近仁殺死) 地奇星·聖水將·單廷珪(征歙州陷坑剁做肉泥) 地猛星·神火將·魏定國 (征歙州陷坑陣亡) 地文星·聖手書生·蕭 讓 (征方臘前留於京) 地正星·鐵面孔目·裴 宣 (征方臘後,朝廷封其為武奕郎都統領,後回飲馬川求 地闊星·摩雲金翅·歐 鵬 (征歙州被龐萬春、雷炯、計稷亂箭射死) 地闔星·火眼狻猊·鄧 飛 (征杭州時救索超,被石寶用刀砍作兩半) 地強星·錦毛虎·燕 順 (征烏龍嶺被石寶的流星錘打死) 地暗星·錦豹子·楊 林 (得勝後做官) 地軸星·轟天雷·凌 振 (得勝後做官) 地會星·神運算元·蔣 敬 (得勝後做官,後回譚州) 地佐星·小溫侯·呂 方 (征烏龍嶺與白欽交戰雙雙滾落到懸崖身死) 地佑星·賽仁貴·郭 盛 (征烏龍嶺被石頭砸死) 地靈星·神 醫·安道全 (征方臘中詔回京師) 地獸星·紫髯伯·皇甫端(征方臘前留在京師) 地微星·矮腳虎·王 英 (征睦州時被鄭彪戳死) 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 (征睦州時被鄭彪的銅磚扔死) 地暴星·喪門神·鮑 旭 (征杭州時,莽撞入城,被石寶用刀砍作兩半) 地然星·混世魔王·樊 瑞 (得勝後投公孫勝出家) 地猖星·毛頭星·孔 明 (杭州病死) 地狂星·獨火星·孔 亮 (征崑山淹死) 地飛星·八臂哪吒·項 充 (征睦州時追趕鄭彪摔倒在溪中被亂箭射死) 地走星·飛天大聖·李 袞 (征睦州時追趕鄭彪被繩索套住亂刀砍死) 地巧星·玉臂匠·金大堅 (征方臘前留在京師) 地明星·鐵笛仙·馬麟(征烏龍嶺被石寶剁作兩段) 地進星·出洞蛟·童 威 (得勝隨李俊出海) 地退星·翻江蜃·童 猛 (得勝隨李俊出海) 地滿星·玉幡竿·孟 康 (征烏龍嶺水路被火炮打中腦袋而死) 地遂星·通臂猿·侯 健 (錢塘江淹死) 地周星·跳澗虎·陳 達 (征昱嶺關被龐萬春、雷炯、計稷亂箭射死) 地隱星·白花蛇·楊 春 (征昱嶺關被龐萬春、雷炯、計稷亂箭射死) 地異星·白面郎君·鄭天壽 (征宣州被磨扇打死) 地理星·九尾龜·陶宗旺 (征潤州馬踏、中箭身死) 地俊星·鐵扇子·宋 清 (得勝後染病,未死,被封武奕郎) 地樂星·鐵叫子·樂 和 (征方臘前留在京師) 地捷星·花項虎·龔 旺 (征德清時追殺黃愛陷在溪中被亂軍殺死) 地速星·中箭虎·丁得孫 (征昱嶺關被毒蛇咬死) 地鎮星·小遮攔·穆 春 (得勝後,被封武奕郎) 地嵇星·操刀鬼·曹 正 (征宣州中葯箭身亡) 地魔星·雲里金剛·宋 萬 (征潤州時中箭,馬踏身亡) 地妖星·摸著天·杜 遷 (征清溪洞馬踏而亡) 地幽星·病大蟲·薛 永 (征昱嶺關被龐萬春、雷炯、計稷亂箭射死) 地伏星·金眼彪·施 恩 (征常熟淹死) 地僻星·打虎將·李 忠 (征昱嶺關被龐萬春、雷炯、計稷亂箭射死) 地空星·小霸王·周 通 (征方臘被厲天閏砍死) 地孤星·金錢豹子·湯 隆 (征清溪洞亂軍受傷死亡) 地全星·鬼臉兒·杜 興 (得勝跟隨李應成為富豪而善終) 地短星·出林龍·鄒 淵 (征清溪洞馬踏而亡) 地角星·獨角龍·鄒 潤 (得勝回登雲山聚義) 地囚星·旱地忽律·朱 貴 (杭州病死) 地藏星·笑面虎·朱 富 (杭州病死) 地平星·鐵臂膊·蔡 福 (征清溪洞亂軍受傷死亡) 地損星·一枝花·蔡 慶 (得勝後返鄉為民) 地奴星·催命判官·李 立 (征清溪洞亂軍受傷,醫治無效死亡) 地察星·青眼虎·李 雲 (征翕州被王寅殺死) 地惡星·沒面目·焦 挺 (征潤州時中箭,馬踏身死) 地丑星·石將軍·石 勇 (征歙州被王尚書搠死) 地數星·小尉遲·孫 新 (得勝後被封武奕郎) 地陰星·母大蟲·顧大嫂 (得勝後被封東源縣君) 地刑星·菜園子·張 青 (征清溪洞敗退時馬踏身死) 地壯星·母夜叉·孫二娘 (征清溪洞被杜微飛刀傷死) 地劣星·活閃婆·王定六 (征宣州中葯箭死亡) 地健星·險道神 郁保四 (征清溪洞被杜微飛刀傷死) 地耗星·白日鼠·白 勝 (杭州病死) 地賊星·鼓上蚤·時 遷 (得勝後得絞腸痧而死) 地狗星·金毛犬·段景住 (錢塘江淹死) 其中有三位女英雄: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孫二娘;母大蟲

編輯本段基本內容

。首先登場,公明哥哥,張涵予,lz個人覺得他演的不錯,與李雪健版各有千秋,不贊同有人一棍打死,且看宋雅思英雄本色。
近來讀水滸,我覺得宋江實在有許多腹黑之處,如架空晁蓋,設計逼盧俊義上山等,真可謂明槍暗箭,高謀下計,無所不用其極。第一次暴露出宋江陰險之處的,某過於清風山設計害秦明。我不否認宋江胸懷大志,甚具梟雄風范,但是一個之前在鄉間廣受人好評,善良淳樸的小吏,為何會轉變為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梟雄,我認為還是要有一定刺激的,而導致宋江改變的地方,正是清風寨。我說宋江之前善良淳樸,並不是憑空捏造的。當他聽到何濤來拘捕晁蓋時,他第一反應是想到兄弟危在旦夕,雖然他自國家法度於不顧,但是他擔著血海般的干係私放晁蓋,也可見他有義氣。如果他真的為了功名不顧一切,大可幫助何濤抓捕晁蓋,甚至是利用他與晁蓋的關系,設計引晁蓋上門,真可是大功一件,搞不好哦梁中書一高興給他個一官半職。再說閻婆母女,和他毫無關系,他也大力資助,此外,還有唐牛和王公兩人,都可看出,時宋江此前是一個樂於助人,善良的鄉紳。最好的一個例子就是他在清風寨王矮虎手中救下劉高的老婆。本來,宋江以問清了她不是花榮的夫人,大可袖手旁觀。再往深處想,這個女人在山賊處見到過宋江,而宋江將來是要到清風寨的啊,萬一給認出了怎麼辦【事實也證明的卻如此】,給老王做壓寨夫人,恐怕就一輩子不見天日了吧。再者,救了她,勢必得罪老王,而宋江此前是極力拉攏英雄的,為一個不相乾的女人得罪兄弟,或許不值。而宋江還是救了他,可見此時的宋江是頗懷悲天憫人的心的。

以下是文本的開始:

楔子 楔子 張天師祈禳瘟疫 洪太尉誤走妖魔
本章字數:6289

話說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點,天子駕坐紫哀殿,受百官朝賀。但見:
祥雲迷鳳閣,瑞氣罩龍樓。含煙御柳拂籃旗,帶露宮花迎劍戟。天香影里,玉吞珠履聚丹墀;仙樂

聲中,綉襖錦衣扶御駕。珍珠簾卷,黃金殿上現金輿;鳳羽扇開,白王階前停寶輦。隱隱凈鞭三下響,

層層文武兩班齊。
當有殿頭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卷簾退朝。」只見班部叢中,宰相趙哲、參政文彥博出班

奏曰:「目今京師瘟疫盛行,傷損軍民甚多。伏望陛下釋罪寬恩,省刑薄稅,祈禳天災,救濟萬民。」

天子聽奏,急敕翰林院隨即草詔:一面降赦天下罪囚,應有民間稅賦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宮觀寺院,

修設好事禳災。不料其年瘟疫轉盛。仁宗天子聞知,龍體下安,復會百官計議。向那班部中,有一大臣

越班啟奏。天子看時,乃是參知政事范仲淹。拜罷起居,奏曰。「目今天災盛行,軍民塗炭,日夕不能

聊生。以臣愚意,要禳此災,可宣嗣漢天師星夜臨朝,就京師禁院修設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奏聞上帝

,可以禳保民間瘟疫。」仁宗天子准奏。急令翰林學士草詔一道,天子御筆親書,井降御香一柱,欽差

內外提點殿前大尉洪信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龍虎山,宣請嗣漢夭師張真人星夜來朝,祈禳瘟疫。就金

殿上焚起御香,親將丹詔忖與洪大尉,即便登程前去。
洪信領了聖敕,辭別天於,背了詔書,盛了御香,帶了數十人,上了鋪馬,一行部從,離了東京,

取路徑投信州貴溪縣來。但見:
遙山疊翠,遠木澄清。奇花綻錦綉鋪林,嫩柳舞金絲拂地。風和日暖,時過野店山村;路直沙平,

夜宿郵亭驛館。羅衣盪漾紅塵內,駿馬驅馳紫陌中。
且說大尉洪信資擎御書,一行人從上了路途,不止一日,來到江西信州。大小官員出郭迎接,隨即

差人報知龍虎山上清宮住持道眾,准備接詔。次日,眾位官同送太尉到於龍虎山下。只見上清宮許多道

眾,鳴鍾擊鼓,香花燈燭,幢幡寶蓋,一派仙樂,都下山來迎接丹詔,直至上清宮前下馬。太尉看那官

殿時,端的是好座上清宮。但見:
青松屈曲,翠柏陰森。門懸敕額金書,戶列靈符玉篆。虛皇壇畔,依稀垂柳名花;煉葯爐邊,掩映

蒼松老檜。左壁廂天丁力士,參隨著大乙真君;右勢下玉女金童,簇捧定紫微大帝。披發仗劍,北方真

武踏龜蛇;權履頂冠,南極老人伏龍虎。前排二十八宿星君,後列三十二帝天子。階砌下流水語謾,牆

院後好山環繞。鶴生丹頂,龜長綠毛。樹梢頭獻果蒼猿,莎草內銜芝白鹿。三清殿上,嗚金鍾道士步虛

;四聖堂前,敲玉磐真人禮斗,獻香台砌,彩霞光射碧琉璃;召將瑤壇,赤日影搖紅瑪淄。早來門外祥

雲現,疑是天師送老君。
當下上至住持真人,下及道童侍從,前迎後引,接至三清殿上,請將詔書居中供養著。洪大尉便間

監宮真人道:「天師今在何處?」住持真人向前享道:「好教大尉得知:這代祖師號曰虛靖天師,性好

清高,倦於迎送,自向尤虎山頂,結一茅庵,修真養性,因此下住本宮。」太尉道:「目今天子宣詔,

如何得見?」真人答道:「吝享已詔敕權供在殿上,貧道等亦不敢開讀。且請大尉到方丈獻茶,再煩汁

議。」當時將丹詔供養在三清毆上,與眾官都到方丈,太尉居中坐下,執事人等獻茶,就進齋供,水陸

俱備。
齋罷,大尉再間真人道:「既然天師在山頂庵中,何下著人請將下來相見,開宣丹詔?」真人稟道

:「這代祖師雖在山頂,其實道行非常,能駕霧興雲,蹤跡不定。貧道等如常亦難得見,怎生教人請得

下來?」太尉道,」似此如何得見!國今京師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貴捧御書丹詔,親奉尤香

,來請天師,要做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酸,以被天災,救濟萬民。似此怎生奈何:」真人享道:「天子要

救萬民,只徐是大尉辦一點志誠心,齋戒沐浴,更換布衣,休帶從人,自背詔書,焚燒御香,步行上山

禮拜,叩請天師,方許得見。如若心不志誠,空走一遭」亦難得見。」大尉聽說,便道:「俺從京師食

素到此,如何心不志誠?既然恁地,依著你說,明日絕早上山。」當晚各自權歇。
次日五更時分,眾道士起來,備下香湯,請大尉起來沐浴,換了一身新鮮布衣,腳下壽上麻鞋草履

,吃了素齋,取過丹詔,用黃羅包袱背在脊樑上,手裡提著銀手爐,降降地燒著御香。許多道眾人等,

送到後山,指與路徑。真人又稟道:「太尉要救萬民,休生退悔之心,只顧志誠上去。」太尉別了眾人

,口誦天尊寶號,縱步上山來。
將至半山,望見大頂直侵霄漢,果然好座大山。正是。
根盤地角,頂接天心。遠觀磨斷亂雲痕,近看平吞明月魄。高低不等謂之山,側石通道謂之蛐,孤

嶺崎嶇謂之路,上面平極謂之頂,頭圓下壯謂之巒,藏虎藏豹謂之穴,隱風隱雲謂之岩,高人隱居謂之

洞,有境有界謂之府,樵人出沒謂之徑,能通車馬謂之道,流水有聲謂之洞,古渡源頭謂之溪,岩崖滴

水謂之泉」左壁為掩,右壁為映。出的是雲,納的是霧「錐尖象小,崎峻似峭,懸空似險,削磁如平。

千峰競秀,萬壑爭流。瀑布斜飛,藤蘿倒掛。虎嘯時風主谷口,猿啼時月墜山腰。恰似青黛雜成千塊玉

,碧紗籠罩萬堆煙。
這洪太尉獨自一個,行了一回,盤坡轉徑,攬葛攀藤。
約莫走過了數個山頭,三二里多路,看看腳酸腿軟,正走不動,口裡不說,肚裡躊躇,心中想道:

「我是朝廷貴官,在京師時重捆而卧,列鼎而食,尚兀自倦怠,何曾穿草鞋,走這般山路!知他天師在

那裡,卻教下官受這般苦!」又行不到三五十步,掇著肩氣喘。
只見山凹里起一陣風,風過處,向那松樹背後奔雷也似吼一聲,撲地跳出一個吊猜白額錦毛大蟲來

。洪太尉吃了一驚,叫聲:「阿吁!」撲地望後便倒。偷眼看那大蟲時,但見:
毛披一帶黃金色,爪露銀鉤十八隻。睛如閃電尾如鞭,口似血盆牙似就。
伸腰展臂勢猙獰,擺尾搖頭聲霹靂。山中狐兔盡潛藏,澗下樟袍皆斂跡。
那大蟲望著洪太尉,左盤右旋,咆哮了一口,托地望後山坡下跳了去。洪大尉倒在樹根底下,唬的

三十六個牙齒捉對兒廝打,那心頭一似十五個吊桶,七上八落的響,渾身卻如中風麻木,兩腿一似斗敗

公雞,口裡連聲叫苦。大蟲去了一盞茶時,方才鴨將起來,再收拾地上香爐,還把龍香燒著,再上山來

,務要尋見天師。又行過三五十步,口裡唄了數口氣,怨道:「皇帝御限,差俺來這里,教我受這場驚

恐!」說猶未了,只覺得那裡又一陣風。吹得毒氣直沖將來。大尉定睛看時,山邊竹藤里箴絞地響,搶

出一條吊桶大小、雪花也似蛇來。大尉見了,又吃一驚,撇了手爐,叫一聲:「我今番死也!」望後便

倒在盤舵石邊。微閃開眼看那蛇時,但見:
昂首驚諷起,掣目電光生。動盪則拆峽倒岡,呼吸則吹雲吐霧。鱗甲亂分千片玉,尾梢斜卷一堆銀

。那條大蛇徑搶到盤舵石邊,朝著洪大尉盤做一堆,兩隻眼迸出金光,張開巨口,吐出舌頭,噴那毒氣

在洪大尉臉上。驚得太尉三魂盪盪,七魄悠悠。那蛇看了洪大尉一回,望山下一溜,卻早不見了。大尉

方才爬得起來,說道:「慚愧!驚殺下官!」看身上時,寒粟子比滑燦兒大小。口裡駕那道士:「叵耐

無禮,戲弄下官,教俺受這般驚恐!若山上尋下見天師,下去和他別有話說。」再拿了銀提爐,整頓身

上詔敕並衣服中幀,卻待再要上山去。
正欲移步,只聽得松樹背後隱隱地笛聲吹響,漸漸近來。大尉定睛看時,但見那一個道童,倒騎著

一頭黃牛,橫吹著一管鐵笛,轉出山凹來。大尉看那道童時,但見:頭縮兩枚丫舍,身穿一領青衣。腰

間絛結草來編,腳下芒鞋麻間隔。明眸皓齒,飄飄並不染塵埃;綠鬢朱顏,耿耿全然無俗態。
昔日呂侗賓有首牧童詩道得好: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只見那個道童,笑吟吟地騎著黃牛,橫吹著那管鐵笛,正過山來。洪大尉見了,便喚那個道童:」

你從那裡來?認得我么?」道童不睬,只顧吹笛。大尉連間數聲,道童呵呵大笑,拿著鐵笛,指著洪大

尉說道:「你來此問,莫非要見天師么什大尉大驚,便道:「你是牧童,如何得知?」道童笑道:「我

早間在草庵中伏侍天師,聽得天師說道:「今上皇帝差個洪大尉責擎丹詔御香,到來山中,宣我往東京

做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酷,祈攘天下瘟疫。我如今乘鶴駕雲去也。」這早晚想是去了,不在庵中。你休上

去,山內毒蟲猛獸極多,恐傷害了你性命。」大尉再阿道:「你不要說謊?」道童笑了一聲,也不回應

,又吹著鐵笛轉過山坡去了。太尉尋思道:「這小的如何盡知此事?想是天師分付他,已定是了。」欲

侍再上山去,」方才驚唬的苦,爭些兒送了性命,不如下山去罷。」
大尉拿著提爐,再尋舊路,奔下山來。眾道士接著,請至方丈坐下,真人便間太尉道:」曾見夭師

么?」大尉說道:「我是朝廷中貴官,如何教俺走得山路,吃了這般辛苦,爭些兒送了性命!為頭上至

半山裡,跳出一隻吊睛白額大蟲,驚得下官魂魄都沒了。又行不過一個山嘴,竹藤里搶出一條雪花大蛇

來,盤做一堆,攔住去路。若不是俺福分大,如何得性命回京?盡是你這道眾,戲弄下官!」真人復道

:」貧道等怎敢輕慢大臣?這是祖師試抨大尉之心。本山雖有蛇虎,並不傷人,」大尉又道:「我正走

下動,方欲再上山坡,只見松樹傍邊轉出一個道童,騎著一頭黃牛,吹著管鐵笛,正過山來。我便間他

:』那裡來?識得俺么?,他道:『已都知了。』說天師分付,早晨乘鶴駕雲望東京去了,下官因此回

來。」真人道:「大尉可惜錯過,這個牧童正是天師!」大尉道:「他既是天師,如何這等狠催?」真

人答道:「這代天師非同小可,雖然年幼,其實道行非常。他是額外之人,四方顯化,極是靈驗。世人

皆稱為道通祖師。」洪大尉道:「我直如此有眼不識真師,當面錯過!」真人道:「大尉且請放心,既

然祖師法旨道是去了,比及大尉回京之日,這場酌事祖師已都完了。」大尉見說,方才放心。真人一面

教安排筵宴,管待大尉;請將丹詔收藏於御書匣內,留在上清宮中,尤香就三清殿上燒了。當日方大內

大排齋供,設宴飲酌。至晚席罷,止宿到曉。
次日早膳已後,真人道眾並提點執事人等請大尉游山。大尉大喜。許多人從跟隨著,步行出方丈,

前面兩個道童引路,行至宮前宮後,看玩許多景緻。三清殿上,富貴不可盡言。左廊下,九天殿、紫微

殿、北極殿;右廊下,太乙殿、三官毆、驅邪殿,諸宮看遍。
行到右廊後一所去處,洪太尉看時,另外一所毆字:一遭都是搗椒紅泥牆,正面兩扇朱紅棍予,門

上使著胳膊大鎖鈦著,交叉上面貼著十數道封皮,封皮上又是重重疊疊使著朱印。棺前一面朱紅漆金字

牌額,上書四個金字,寫道:「伏魔之殿」。大尉指著門道:「此殿是甚麼去處?」真人答道:「此乃

是前代老租天師,鎖鎮魔王之殿,」太尉又問道:「如何上面重重疊疊貼著許多封皮?」真人答道:「

此是老祖大唐洞玄國師封鎖魔王在此。但是經傳一代天師,親手便添一道封皮,使其子子孫孫下敢妄開

。走了魔君,非常利害。今經八九代祖師,誓丁敢開。鎖用銅汁漁鑄,誰知裡面的事,小道自來往持本

宮三十餘年,也只聽聞。」
洪大尉聽了,心中驚怪,想道:「我且試看魔王一看。」便對真人說道:「你且開門來,我看魔王

甚麼模樣。」真人告道:「大尉,此毆決下敢開!先祖天師叮嚀告戒:『今後潛入,不許擅開。,」大

尉笑道:」胡說!你等要妄生怪事,煽惑百姓良民,故意安排這等去處,假稱鋇鎮魔王,顯耀你們道術

。我讀一鑒之書,何曾見鎖魔之法?神鬼之道,處隔幽冥,我不信有魔王在內」快快與我打開,我看龐

王如何。」真人三回五次稟說:「此殿開不得,恐惹利害,有傷於人。」大尉大怒,指著道眾說道:「

你等不開與我看,回到朝廷,先奏你們眾道土阻當宣詔,違別聖旨,不令我見天師的罪犯;後奏你等私

設此殿,假稱鎖鎮庇王,煽惑軍民百姓。把你都追了度胖,刺配遠惡軍州受苦。」真人等懼怕大尉權勢

,只得喚幾個人工道人來,先把封皮揭了,將鐵錘打開大鎖。
眾人把門推開,看裡面對,黑洞洞地,但見:昏昏默默,杏奮冥冥。數百年不見太陽光,億萬載難

瞻明月影。不分南北,怎辨東西。黑煙召霄撲人寒,冷氣陰陰侵體顫。人跡下到之處,妖精往來之鄉。

閃開雙目有如盲,伸出兩手不見掌。常如三十夜,卻似五更時。
眾人一齊都到殿內,黑暗暗不見一物。太尉教從人取十數個人把點著,將來打一照時,四邊井無別

物,只中央一個石碑,約高五六尺,下面石龜跌坐,大半陷在泥里。照那碑閹上時,前面都是龍章鳳篆

,天書符篆,人皆不識。照那碑後時,卻有四個真字大書,鑿著「遇洪而開」。卻不是一來夭罡星合當

出世,二來宋朝必顯忠良,三來湊巧遇著洪信。豈不是無數!洪大尉看了這四個字,大喜,便對真人說

道:「你等阻當我,卻怎地數百年前已注我姓字在此?『遇洪而開』,分明是教我開看,卻何妨!我想

這個日王,都·只在石碑底下。汝等從人與我多喚幾個人工人等,將鋤頭鐵鍬來掘開。」真人慌忙諫道

:」大尉,不可掘動!恐有利害,傷犯千人,下當穩便。」大尉大怒,喝道:「你等道眾,省得甚麼!

卿L分明鑿著遇我教開,你如何阻當?快與我喚人來開。」真人又三回五次稟道:「恐有下好。」大尉

那裡肯聽?只得聚集眾人,先把石碑放倒,一齊並力掘那石龜,半日方才掘得起。又掘下去,約有三四

尺深,見一片大青石板,可方丈圍。洪大尉叫再掘起來。真人又苦享道:「不可掘動!」大尉那裡肯聽

?眾人只得把石板一齊打起,看時,百板底下卻是一個萬丈深淺地穴。只見穴內刮刺刺一聲響亮,那響

非同小可,恰似:
天摧地塌,岳撼山崩。錢塘江上,潮頭浪擁出海門來;泰華山頭,巨靈神一劈山峰碎。共工奮怒,

去盔撞倒了不周山;力士施咸,飛錘擊碎了始皇輦。一風憎折於竿竹,十萬軍中半夜雷。
那一聲響亮過處,只見一道黑氣,從穴里滾將起來,掀塌了半個殿角。那道黑氣直沖上半天里,空

中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了。眾人吃了一驚,發聲喊,都走了,撇下鋤頭鐵鍬,盡從殿內奔將

出來,推倒擷翻無數。驚得洪大尉目睜口呆,罔知所措,面色如上。奔到廊下,只見真人向前叫苦不迭

。太尉間道:「走了的卻是甚麼妖魔?」那真人言不過數句,話不過一席,說出這個緣由。有分教:一

朝皇帝,夜眠下穩,晝食忘餐。直使宛予城中藏猛虎,蘿兒窪內聚神蚊。
畢竟尤虎山真人說出甚言語來?且聽下回分解。

㈤ 支付寶宏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是真是假

假的。他們會讓你注冊連信。無論你貸款多少都是會下。到你提現的時候,你提現不了。他就會跟你說各項問題。通過連信跟你索要各項費用

㈥ 做結構工程師 去九陽還是烽火虹信好

當然是烽火虹信好,畢竟是國有企業。

㈦ 《水滸傳》的作者簡介,內容要很好!!!

蘇州城閶門外,懷胥橋北施家巷有一戶施姓人家,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後裔。

這一支傳到施耐庵的父親已是十四世。元成宗元貞二年(公元1296年)施家添了一個男丁。一

位老秀才給嬰兒起了個名字,叫彥端,意思是這孩子長大了,定是位行為端正的才子。這個襁褓

中的彥端,就是後來寫出千古名著《水滸》的施耐庵。 施耐庵7歲時,家裡貧窮,無法上學。

但他聰明好學,經常借書看,請鄰居教,有時還到學府去旁聽。就這樣,他讀了《大學》、《論

語》、《詩》、《禮》等許多書。13歲時,已能在大庭廣眾之中,對答如流,下筆琳琅。 一次,

鄰居老人病故,約請在滸墅關教私塾的季秀才來寫祭文。季秀才未能及時趕到,別人就提議讓彥

端試試。耐庵少年氣盛,欲顯其才,也不推讓,走過來一揮而就。後來,季秀才看了這篇兼有稚

氣和才氣的祭文,稱贊不已。主動提出,帶施耐庵到滸墅關去讀書,並且不收學費。後來還把自

己的女兒許配給了施耐庵。

施耐庵在滸墅關讀書,十分刻苦,他不僅熟讀諸子百家,而且各種書都去瀏覽。當時刊行的

《大宋宣和遺事》,講晁蓋智取生辰綱」、「宋江殺閻婆惜」、楊志賣刀」等故事,引起了施耐

庵的興趣,他常常在課余閱讀。還同小夥伴們一起舞刀弄棒,練習武藝。那時,蘇州城裡經常說

唱些如《石頭孫立》、《青面獸》、《花和尚》、《武行者》、《同樂院燕青搏魚》、《李逵負

荊》等話本和雜劇,施耐庵有時也去消遣,對這些「仗義英雄」、「擎天好漢」流露出敬佩之情。
回答者:々郁孤清水々 - 助理 二級 5-7 02:18

《水滸傳》的作者是誰,從明朝到現在,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是羅貫中寫的,就是說《水滸傳》的作者是羅貫中;第二種說法,認為《水滸傳》是施耐庵和羅貫中兩人合作的,這個是比較多的一些個看法,也是明朝人的看法;第三種說法,是施耐庵一個人寫的。這個最早也見於明朝人,但是時間比較晚。那尤其是金聖嘆那個本子。流行以後,由於它前邊加了一個冒充的施耐庵的序,那個序是假的,是金聖嘆自己寫的。

施耐庵是什麼時代的人、什麼地方的人?他的生平事跡又怎麼樣呢?非常遺憾。關於施耐庵的生平事跡現在一無所知。我們僅僅能夠確定下來的就是他是浙江杭州人,當時叫做錢塘。我們為什麼斷定他是元末明初人呢?那是因為他的合作者可以確定,他的合作者就是羅貫中。羅貫中是元末明初人,那麼合作者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當然也是元末明初人。這個作者和時代是這么確定下來的。但是,只知道他是姓施,他的名字並不叫耐庵,耐庵不是字就是號。那麼根據這個線索,可以提出一種看法供大家參考。還不能夠說他是有100%的證據能夠成立,只是供大家參考。就是說,施耐庵有可能是施惠。施惠是元末明初的一個戲劇家,寫南戲的。最早我們所知道的,提出這個看法的是屈學大師吳梅。吳梅在他的《故趣助談》這本書里邊說,施耐庵就是施惠,南曲《拜月亭》的作者。

施耐庵(約1296~1370)

中國元末明初作家。名子安,一說名耳。興化(今江蘇興化縣)人,原籍蘇州。相傳施耐庵是《水滸傳》的作者。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書志》載:「《忠義水滸傳》100卷。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類稿》中說:此書為「錢塘施耐庵的本」。萬曆年間,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編水滸傳,特為盛行。」今人一致認為施耐庵是《水滸傳》作者。

有關施耐庵生平事跡材料極少,搜集到的一些記載亦頗多矛盾。自20世紀20年代,江蘇興化地區陸續發現了一些有關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譜》、《施氏長門譜》和《興化縣續志》卷十三補遺載有《施耐庵傳》1篇、卷十四補遺載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誌》1篇。據這些材料分析,施於元明宗至順二年(1331)中進士,曾官錢塘二年,因與當權者不和,棄職還鄉,回到蘇州寫作《水滸傳》,追溯舊聞,閉門著述,悒悒不得行其志。還有的傳說他此時與元末農民起義將領張士誠有過聯系。
回答者:Edwina_zw - 魔法師 四級 5-7 02:21

《水滸傳》的作者簡介
《水滸傳》的原著者,舊時有說是施耐庵著的,有說是羅貫中著的,有說是施耐庵、羅貫中合著的。�
其實水滸英雄故事起源於宋代的民間傳說。宋代的筆記中就記載了民間關於宋江三十六個好漢的贊述。元代戲曲、話本中,有關水滸題材的作品就更多了,至今仍留 存劇本有19種(劇目有30多種)。現代通常的說法,主要是由施耐庵在民間傳說的基礎上,通過其再創作,編寫成這部完整的、藝術形象豐滿感人的古典小說; 而羅貫中在編輯、修改方面也出了力。�
施耐庵名子安,耐庵為字,原籍江蘇興化,元末明初人。他出身於船家,家境貧寒。童年時隨其父至蘇州。13歲在滸墅關讀書。29歲中舉人,曾任山東鄆城縣學 訓導。35歲中進士,任到錢塘縣縣尹。因與權貴不合,辭官回蘇州。他富於才華。據說他曾為元末反元武裝東吳張士誠的幕僚。這些經歷,對他編創這部四大中國 古典小說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應當起過積極的作用。《水滸傳》的編創完成,大約費去了他後半生的大部分時間。�
羅貫中,名本,號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說江南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元末明初小說家,著有《三國志通俗演義》。
羅貫中(約1330—約1400),元末明初小說家。名本,號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說山東東平人。也有人認為是杭州或吉安人。撰有長篇小說《三國志通 俗演義》、《隋唐志傳》、《三遂平妖傳》、《殘唐五代史演義》,雜劇有《風雲會》等。有人還認為,羅貫中還是《水滸傳》的作者之一。
吳承恩(約1504—1582)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明代傑出的小說家。他精於繪畫,擅長書法,愛好填詞度曲,對圍棋也很精通。曾作諧劇、雜說多種。一生不同流俗,剛直不阿。除了《西遊記》外,他還寫了許多風格清逸的詩歌,收集在《射陽先生存稿》中。

《水滸傳》的背景介紹
為了避過戰亂,完成自己寫書的夙願,施耐庵想到了先後做過松江同知和嘉興同知的好友顧逖,這時顧逖已辭官回到興化家中。興化因地方偏僻,四周環水,交通不 便,一向有「自古昭陽(興化的別名)好避兵」之說。於是施耐庵給顧逖去了封信,信里還附去一首詩:「年荒世亂走天 涯,尋得陽山好住家;願辟草萊多種樹,莫叫李子結如瓜。」
顧逖接到施耐庵的來信,趕快給施耐庵回了信,並答詩一首:「君自江南來問津,相逢一笑舊同寅。此間不是桃源境,何處桃源好避秦!」
施耐庵接信後,帶著妻子申氏、二弟彥才和學生羅貫中,搭了民船,冒著烽煙,悄悄渡江北上,直奔興化而來。
賦聯表心跡
施耐庵覺得自己年逾古稀,要抓緊時間把書寫完,於是又請顧逖幫忙,在興化以東,靠近黃海邊的白駒場買了房屋和田產,遷到白駒鎮上定居。還在大門上寫了一副對聯:「吳興綿世澤,楚水封明煙」,表明自己從蘇州遷來隱居此地,從事著書的心跡。
元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九月,常遇春攻破了平江。朱元璋再次派人尋找施耐庵,打聽到他已避居興化白駒場的消息,非常高興,讓劉伯溫帶著御筆旨意專 程登門恭請。這天,當劉伯溫來到施耐庵的書齋時,忽聽裡面發出一陣陣激烈的撕打聲和吆喝聲,推門進去一看,只見施耐庵精神抖擻,掄起拳頭,正和案頭上一隻 栩栩如生的紙老虎拼打,不禁哈哈大笑。施耐庵忙上前拜揖,劉伯溫一邊答禮,一邊笑著說:「我這是二次奉旨前來恭請師兄。」
施 耐庵知劉伯溫的來意,忙命家人擺上酒席來,殷勤勸劉伯溫吃酒,自己也喝得很猛,一連幹了幾大杯,然後裝著酒醉,伏案睡了。劉伯溫近前一看,桌上放著他還未 寫完的「景陽崗武松打虎」這一回書稿。他明白施耐庵是不願為官的,就未再多加勸說,回去復旨了。
施耐庵唯恐朱元璋再 來徵召,便到白駒場西邊18里自己的莊田上,按蘇州閶門外故居的格局,建了房院,遷來此地。並沿用故居的地名,東面叫楓橋,西面叫柳橋,北面叫板橋,總稱蘇家橋,亦稱施家村。當時,村西有一蘆葦盪,佔地十餘畝,盪中蘆葦繁茂,水鳥甚多,每到秋冬季節,野鴨成群飛來。盪口直通河溪,溝河交岔,盪中有一土墩, 高高露出水面。施耐庵便以此為梁山泊,常和羅貫中一起,乘著小船,登臨其上,猶如畫家寫生一般,專心從事創作。
書成坐天牢
施耐庵在施家橋住了一年多,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花在寫作和修改《江湖豪客傳》上,眼看全書即將寫完,他又覺得書名不夠含蓄,想換一個。羅貫中看出了老師的心思,就向他建議說:「老師,書名就叫《水滸傳》吧!」施耐庵覺得這個意見很好,說: 「水滸,就是水邊,含有『在野』的意思,還有典故,詩經上有『古公父,朝來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 』,是歌頌周代發祥史的。這書是寫起義英雄的,叫它『水滸』,非常合適!」
《水滸傳》成書後,很快被借閱、傳抄到社會上去。到了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冬天,抄本傳到朱元璋皇宮里來了。朱元璋因為幾次派人請施耐庵出來做官都沒有來,所以看了這本書很生氣,隨即作了批示:「此倡亂之書也。是人胸中定有逆謀,不除之貽患。」於是秘密派人把施耐庵抓來,關進了刑部天牢。
不久,這件事讓劉伯溫知道了,便以同榜身份,到天牢里來探望施耐庵。施耐庵要劉伯溫想個辦法放他出去,劉伯溫沉思了一下,狡黠地笑了笑說:「你是怎麼進來的還是怎麼出去吧。」說完就走了。
施耐庵反復琢磨劉伯溫這兩句話,心想:「我是因為寫書坐牢的,還是要通過寫書才能出去呀!」想著想著,他逐漸悟出道理來了:為什麼 朱元璋要抓我,主要是《水滸傳》寫了宋江一夥人在梁山泊樹起義旗造反,歌頌了落草為寇的英雄,觸犯了他的忌諱。要是把宋江等人寫成像張士誠那樣,接受元朝招安,不是就行了嗎?得到刑部的允許後,他就在天牢里,以張士誠降元為背景,把《水滸傳》續下去。
回答者:sherry9251 - 試用期 一級 5-7 02:22

施耐庵
(1296~1371)

名 子安(一說名耳),又名 肇瑞,字 彥端,號 耐庵。

籍貫:原籍蘇州,住閶門外施家巷,後遷居當時海陵縣白駒場(今江蘇省大豐市白駒鎮)。

身份:中國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長篇古典小說《水滸傳》作者。

生平:
有關施耐庵生平事跡材料極少,搜集到的一些記載亦頗多矛盾。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在今江蘇省興化、大豐、鹽都等地陸續發現了一些有關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譜》、《施氏長門譜》等,另有《興化縣續志》卷十三補遺載有《施耐庵傳》1篇,卷十四補遺載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誌》1篇。
據這些材料分析:
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後裔,唐末施之常後人在蘇州為家。其父名為元德,操舟為業,母親卞氏(卞氏後裔亦遷至今江蘇省大豐市境內)。
施耐庵自幼聰明好學,才氣過人,事親至孝,為人仗義。
19歲中秀才,28歲中舉人,36歲與劉伯溫同榜中進士。
其曾在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為官三年,因不滿官場黑暗,不願逢迎權貴,棄官回鄉。張士誠起義抗元時,施參加了他的軍事活動。張據蘇以後,施又在他幕下參與謀劃,和他的部將卞元亨相交甚密。後因張貪享逸樂,不納忠言,施與魯淵、劉亮、陳基等大為失望,相繼離去。施與魯、劉相別施時,曾作《新水令秋江送別》套曲,抒發慷慨悲痛之情。不久,張士誠身亡國滅。施浪跡天涯,漫遊山東、河南等地,曾與山東鄆城縣教諭劉善本友善,後寓居江陰徐氏初,為其塾師。隨後還舊白駒,隱居不出,感時政衰敗,作《水滸傳》寄託心意,又與弟子羅貫中撰《三國志演義》、《三遂平妖傳》等說部。他還精於詩曲,但流傳極少。除套曲《秋江送別》以外,還有如顧逖詩、贈劉亮詩傳世。施耐庵為避明朝徵召,潛居淮安,染病而歿,就地高葬,享年75歲。耐庵歿後數十年,其孫文昱(述元)家道熾盛,始遷其祖耐庵骨葬於白駒西落湖(今江蘇省興化市新垛鎮施家橋村),並請王道生作《施耐庵墓誌》。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高儒《百川書志》載:「《忠義水滸傳》100卷。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類稿》中說:「此書為『錢塘施耐庵的本』。」萬曆年間,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編水滸傳,特為盛行。」今人一致認為施耐庵是《水滸傳》作者。
回答者:donkey98010 - 秀才 二級 5-7 02:26

有關施耐庵生平事跡材料極少,搜集到的一些記載亦頗多矛盾。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在今江蘇省興化、大豐、鹽都等地陸續發現了一些有關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譜》、《施氏長門譜》等,另有《興化縣續志》卷十三補遺載有《施耐庵傳》1篇,卷十四補遺載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誌》1篇。
據這些材料分析:
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後裔,唐末施之常後人在蘇州為家。其父名為元德,操舟為業,母親卞氏(卞氏後裔亦遷至今江蘇省大豐市境內)。
施耐庵自幼聰明好學,才氣過人,事親至孝,為人仗義。
19歲中秀才,28歲中舉人,36歲與劉伯溫同榜中進士。
其曾在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為官三年,因不滿官場黑暗,不願逢迎權貴,棄官回鄉。張士誠起義抗元時,施參加了他的軍事活動。張據蘇以後,施又在他幕下參與謀劃,和他的部將卞元亨相交甚密。後因張貪享逸樂,不納忠言,施與魯淵、劉亮、陳基等大為失望,相繼離去。施與魯、劉相別施時,曾作《新水令秋江送別》套曲,抒發慷慨悲痛之情。不久,張士誠身亡國滅。施浪跡天涯,漫遊山東、河南等地,曾與山東鄆城縣教諭劉善本友善,後寓居江陰徐氏初,為其塾師。隨後還舊白駒,隱居不出,感時政衰敗,作《水滸傳》寄託心意,又與弟子羅貫中撰《三國志演義》、《三遂平妖傳》等說部。他還精於詩曲,但流傳極少。除套曲《秋江送別》以外,還有如顧逖詩、贈劉亮詩傳世。施耐庵為避明朝徵召,潛居淮安,染病而歿,就地高葬,享年75歲。耐庵歿後數十年,其孫文昱(述元)家道熾盛,始遷其祖耐庵骨葬於白駒西落湖(今江蘇省興化市新垛鎮施家橋村),並請王道生作《施耐庵墓誌》。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高儒《百川書志》載:「《忠義水滸傳》100卷。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類稿》中說:「此書為『錢塘施耐庵的本』。」萬曆年間,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編水滸傳,特為盛行。」今人一致認為施耐庵是《水滸傳》作者。
回答者:382984667 - 試用期 一級 5-9 19:36

《水滸傳》的作者是誰,從明朝到現在,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是羅貫中寫的,就是說《水滸傳》的作者是羅貫中;第二種說法,認為《水滸傳》是施耐庵和羅貫中兩人合作的,這個是比較多的一些個看法,也是明朝人的看法;第三種說法,是施耐庵一個人寫的。這個最早也見於明朝人,但是時間比較晚。那尤其是金聖嘆那個本子。流行以後,由於它前邊加了一個冒充的施耐庵的序,那個序是假的,是金聖嘆自己寫的。

施耐庵是什麼時代的人、什麼地方的人?他的生平事跡又怎麼樣呢?非常遺憾。關於施耐庵的生平事跡現在一無所知。我們僅僅能夠確定下來的就是他是浙江杭州人,當時叫做錢塘。我們為什麼斷定他是元末明初人呢?那是因為他的合作者可以確定,他的合作者就是羅貫中。羅貫中是元末明初人,那麼合作者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當然也是元末明初人。這個作者和時代是這么確定下來的。但是,只知道他是姓施,他的名字並不叫耐庵,耐庵不是字就是號。那麼根據這個線索,可以提出一種看法供大家參考。還不能夠說他是有100%的證據能夠成立,只是供大家參考。就是說,施耐庵有可能是施惠。施惠是元末明初的一個戲劇家,寫南戲的。最早我們所知道的,提出這個看法的是屈學大師吳梅。吳梅在他的《故趣助談》這本書里邊說,施耐庵就是施惠,南曲《拜月亭》的作者。
回答者:周喊韜 - 試用期 一級 5-9 19:39

《水滸傳》的作者是誰,從明朝到現在,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是羅貫中寫的,就是說《水滸傳》的作者是羅貫中;第二種說法,認為《水滸傳》是施耐庵和羅貫中兩人合作的,這個是比較多的一些個看法,也是明朝人的看法;第三種說法,是施耐庵一個人寫的。這個最早也見於明朝人,但是時間比較晚。那尤其是金聖嘆那個本子。流行以後,由於它前邊加了一個冒充的施耐庵的序,那個序是假的,是金聖嘆自己寫的。

施耐庵是什麼時代的人、什麼地方的人?他的生平事跡又怎麼樣呢?非常遺憾。關於施耐庵的生平事跡現在一無所知。我們僅僅能夠確定下來的就是他是浙江杭州人,當時叫做錢塘。我們為什麼斷定他是元末明初人呢?那是因為他的合作者可以確定,他的合作者就是羅貫中。羅貫中是元末明初人,那麼合作者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當然也是元末明初人。這個作者和時代是這么確定下來的。但是,只知道他是姓施,他的名字並不叫耐庵,耐庵不是字就是號。那麼根據這個線索,可以提出一種看法供大家參考。還不能夠說他是有100%的證據能夠成立,只是供大家參考。就是說,施耐庵有可能是施惠。施惠是元末明初的一個戲劇家,寫南戲的。最早我們所知道的,提出這個看法的是屈學大師吳梅。吳梅在他的《故趣助談》這本書里邊說,施耐庵就是施惠,南曲《拜月亭》的作者。
參考資料:http://www.cctv.com/program/bjjt/20040401/101040.shtml
回答者:wuming830822 - 魔法師 四級 5-9 19:41

浦玉生
回答者:Song_shuhua - 試用期 一級 5-9 19:41

從明朝到現在,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是羅貫中寫的,就是說《水滸傳》的作者是羅貫中;第二種說法,認為《水滸傳》是施耐庵和羅貫中兩人合作的,這個是比較多的一些個看法,也是明朝人的看法;第三種說法,是施耐庵一個人寫的。這個最早也見於明朝人,但是時間比較晚。那尤其是金聖嘆那個本子。流行以後,由於它前邊加了一個冒充的施耐庵的序,那個序是假的,是金聖嘆自己寫的。
施耐庵是什麼時代的人、什麼地方的人?他的生平事跡又怎麼樣呢?非常遺憾。關於施耐庵的生平事跡現在一無所知。我們僅僅能夠確定下來的就是他是浙江杭州人,當時叫做錢塘。我們為什麼斷定他是元末明初人呢?那是因為他的合作者可以確定,他的合作者就是羅貫中。羅貫中是元末明初人,那麼合作者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當然也是元末明初人。這個作者和時代是這么確定下來的。但是,只知道他是姓施,他的名字並不叫耐庵,耐庵不是字就是號。那麼根據這個線索,可以提出一種看法供大家參考。還不能夠說他是有100%的證據能夠成立,只是供大家參考。就是說,施耐庵有可能是施惠。施惠是元末明初的一個戲劇家,寫南戲的。最早我們所知道的,提出這個看法的是屈學大師吳梅。吳梅在他的《故趣助談》這本書里邊說,施耐庵就是施惠,南曲《拜月亭》的作者。
回答者:liuliuyikun - 試用期 一級 5-9 19:42

施耐庵(約1296~1370)

中國元末明初作家。名子安,一說名耳。興化(今江蘇興化縣)人,原籍蘇州。相傳施耐庵是《水滸傳》的作者。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書志》載:「《忠義水滸傳》100卷。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類稿》中說:此書為「錢塘施耐庵的本」。萬曆年間,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編水滸傳,特為盛行。」今人一致認為施耐庵是《水滸傳》作者。

有關施耐庵生平事跡材料極少,搜集到的一些記載亦頗多矛盾。自20世紀20年代,江蘇興化地區陸續發現了一些有關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譜》、《施氏長門譜》和《興化縣續志》卷十三補遺載有《施耐庵傳》1篇、卷十四補遺載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誌》1篇。據這些材料分析,施於元明宗至順二年(1331)中進士,曾官錢塘二年,因與當權者不和,棄職還鄉,回到蘇州寫作《水滸傳》,追溯舊聞,閉門著述,悒悒不得行其志。還有的傳說他此時與元末農民起義將領張士誠有過聯系。
回答者:532448671 - 試用期 一級 5-9 19:43

四大名著作者簡介- -
羅貫中
元末明初,我國的小說創作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尤其是章回體小說步入日臻完善的階段。中國的第一部流傳最廣、影響最深、成就最高、氣魄最大的章回體古典小說《三國演義》,即《三國志通俗演義》,就是通過生活在這一歷史時期的、傑出的小說大家——羅貫中的椽筆誕生並風行於世的。他在我國的文學發展史上,建樹了不可磨滅的偉大功績。同時,為世界文學的寶庫,也增添了燦爛的光彩。
羅貫中,名本,別號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詳。太原清源人(今太原市清徐縣),其祖籍四川成都府,先祖羅仲祥後唐時仕青州(即今清徐)。後因原籍水災且路遠途遙。落籍太原清源,遷居城西白馬山(今白石溝)寺溝村。其父羅錦生有六子,貫中行居第二。
大約是羅氏先祖為仕宦出身的緣故吧,後世羅氏家族很重視對後代進行「水源木本」的家族歷史教育,一直保持了「耕讀傳家,詩禮教子」的家風。在這種家傳的影響之下,貫中從小喜愛讀書,博洽經史,為後來的創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然而,貫中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異常尖銳復雜的時代。元朝蒙古貴族的殘酷統治和壓榨,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反抗,推翻元朝統治的斗爭如火如荼。各方義軍,諸如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不僅與元軍奮戰,而且還進行著相互的兼並。據說,步入青年的羅貫中,就在這個歷史大動盪的影響下,浪跡江湖,參加了張士誠領導的起義軍,並入其幕府,充任幕客。而且,王圻的《稗史匯編》就說他「有志圖王」,是一個有政治抱負的人。這一點從他後來所著的《三國演義》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羅貫中從事小說稗史的創作,似乎應得益於他政治上的失意。正是由於此,他才有時間和有可能致力於文學創作,成為我國文學史上首先用全力從事小說創作的作家。他有許多的著作傳世,諸如《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粉妝樓》和雜劇《宋太祖龍虎風雲會》等。相傳,他還寫過十七史通俗演義,並曾參與了《水滸傳》的撰寫。尺蠖齋評釋的《西晉志傳通俗演義》序文就說:「羅氏生不逢時,才郁而不得展,始作《水滸傳》,以抒其不平之鳴。」
貫中的長篇巨制《三國演義》,大約是他後期的作品。這部古典文學名著,描述了從東漢中平元年(18年)的黃巾起義,到西晉武帝司馬炎太康元年( 280年)統一中國的將近一個世紀中,魏、蜀、吳三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歷史。他依據陳壽《三國志》提供的歷史線索和歷史人物,博採裴松之對《三國志》補缺、備異、懲妄、論辯,所保存拇罅勘�笫妨希��×宋鶻�獵�磺Ф嗄昀疵竇浯�檔姆岣揮���⒃詿嘶�∩轄岷獻約翰渭釉�┡┟衿鷚寰�納�罹���⒒癰鋈說淖烤�帳醪拍埽�鶯徂灃兀�擅羆菰Γ�蝸笊��孛枋雋私�話倌曛瀉棋�備壞睦�肥錄��瓿閃蘇獠?5萬字的古典名著。
在這部名著中,貫中寄託了自己個人的愛憎情感,客觀地揭露了封建統治集團之間政治的、軍事的、公開的、隱蔽的、合法的和非法的矛盾斗爭。淋漓盡致地刻劃了封建統治階級爭名奪利、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明火暗刀的策略伎倆和陰謀詭計。有意或無意地揭示了農民無法生活、挺而走險、紛紛起義的真實歷史背景和原因。
至於《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則是多方面的,充分地顯示了羅貫中在人物的刻劃方面有著驚人的技巧。全書四百多個人物形象中,不管是曹操、劉備、孫權這些群雄之首,還是諸葛亮、關羽、張飛、趙子龍、黃忠、魯肅、周瑜、黃蓋、郭嘉、許攸、張遼、陸遜以及王允、董卓、呂布這些巨謀勇將,忠奸之臣,都具有鮮明的生動的個人特性。尤其是對張飛、諸葛亮和曹操的形象塑造,真可謂出神人化,呼之欲出。
羅貫中對戰爭的描繪是極其成功的,這一點充分證實他確實參加過元末農民起義的戰爭活動。所以能夠把那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場,瞬息變化的戰斗形勢,描述的那樣千變萬化,各具特色,顯示出戰爭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然而,正是由於羅貫中有參加戰爭的經歷,再加上他超人的藝術技巧,以及創作時的苦心孤詣,慘談經營,才在他的筆下出現了描述戰爭戰役,重點突出,錯落有致,疏密相間,虛實照應;鋪排戰爭場面,大肆揮灑,波瀾起伏,風馳電掣,氣勢磅礴;渲染戰場氣氛,隨意勾勒,生動逼真,有聲有色。
2 四大名著簡介
羅貫中是我國元末明初的一位傑出的古典小說家,是他把意回體小說這一文學式樣推向成熟的階段。後來的很多學者和作家曾給予他極高的評價,把他同馬司遷、關漢卿相提並論。他的偉大的文學創作成就,成為中國文學、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珍貴財富。他所創作的《三國志通俗演義》,不僅在國內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而且被翻譯成十多個國家的文字,風行全世界,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在國外,他的《三國演義》被稱之為「一部真正具有豐富人民性的傑作」,而《大英網路全書》則稱他為「第一位知名的藝術大師」。
施耐庵
自動即嗜書
蘇州城閶門外,懷胥橋北施家巷有一戶施姓人家,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後裔。這一支傳到施耐庵的父親已是十四世。元成宗元貞二年(公元1296年)施家添了一個男丁。一位老秀才給嬰兒起了個名字,叫彥端,意思是這孩子長大了,定是位行為端正的才子。這個襁褓中的彥端,就是後來寫出千古名著《水滸》的施耐庵。施耐庵7歲時,家裡貧窮,無法上學。但

㈧ 四大名著中重要故事情節概括

宋哲宗時,東京有一個浪盪子弟名叫高俅,他踢得一腳好球,被哲宗弟弟端王看中,成了端王的親信。後來端王當了皇帝,這就是宋徽宗,不到半年,就把高俅提升為殿帥府太尉。高俅上任的第一天,就整治因病未到的教頭王進,逼得王進帶著母親逃離東京。王進來到華陰史家村,被史進收留,拜為師父。後因高俅追捕得緊,王進只好告別史進投奔延安府。王進去後,史進與少華山的頭領結交為友,華陰知縣知道此事後,誣陷史進私通草寇,史進只得燒了史家莊。
史進只得離開華陰,去尋王進。途經渭州,結識了渭州經略府提轄魯達,二人來到酒樓飲酒。飲酒正酣,忽然隔壁傳來啼哭聲。魯達頓生性魯莽而又素好行俠仗義,叫酒保將啼哭之人帶來。金氏父女被帶到,女兒哭著說:「因到渭州投親無著,狀元橋肉鋪的鄭屠乘人之危,要強娶小女為妾,今被趕出,那鄭屠反要我父女給他銀錢。」魯達聽後大怒,決心懲治鄭屠。次日早上,魯達送走金氏父女,來到狀元橋肉鋪,先叫鄭屠親自操刀切肉,戲弄這惡棍一番之後,三拳結果了他的性命。隨即離了渭州。半月後由趙員外出面,把魯達送往五台山當了和尚,法名智深。
後魯智深離了五台山,在東京大相國寺管理菜園。一日,魯智深在菜園習武,當眾連根拔起垂楊樹,被陪同夫人到岳廟進香的林沖瞧見,兩人一見如故,結拜為兄弟。正在高興之際,丫環來報,說有人調戲夫人。林沖趕往岳廟,見是高太尉的干兒子高衙內,只好忍氣將他放了,告別魯智深回家。
高衙內見林沖妻子美麗,一心要謀占林沖妻子。爪牙富安向高俅獻計,騙林沖帶寶刀入白虎堂,林沖被捉,以行刺罪發配滄州。高俅又派人買通公人,要他們在野豬林殺死林沖。幸有魯智深暗中保護,林沖才得以倖免。到了滄州,高俅又派爪牙火燒草料場,欲置林沖於死地。忍無可忍的林沖,殺死了爪牙,要夜投奔梁山泊。
山寨首領王倫嫉妒林沖,要他下山打劫。林沖下山等了三天,才見有一人經過此地。此人乃青面獸楊志,林沖同他拼殺多時,未見勝負。王倫勸住二人,邀楊志上山。林沖入伙坐了第四把交椅,楊志不願入伙,下山去了東京。 楊志在東京投靠無門,只好賣祖傳寶刀,湊一點盤纏。潑皮牛二無理取鬧,欲奪寶刀,被楊志殺死。楊志充軍大名府留守司。留守蔡京女婿梁中書看中了楊志的武藝,要楊志護送價值10萬貫錢的生辰岡到東京為蔡京祝壽。此事被赤發鬼劉唐打聽到後,勸晁蓋劫下這批不義之財,晁蓋請智多星吳用想辦法。吳用請來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等7人,決定在黃泥崗劫取這批生辰綱。
楊志一行人來到黃泥崗,晁蓋等扮作販棗商人,趁楊志手下買酒喝的當口,投下了蒙汗葯,將他們葯昏,劫走了生辰綱。楊志醒來,發現生辰綱被劫,知道大禍臨頭,便去青州二龍山做了強盜。 梁中書告知蔡京生辰綱被劫,蔡京下令濟州府捉拿賊人。濟州府尹派何濤負責此案,經查知是晁蓋等人所為,何濤帶人到鄆城縣捉拿晁蓋。縣中押司宋江是晁蓋好友,聞訊後立即給晁蓋報信。晁蓋燒了自己的庄園。大敗何濤,率領眾人投奔梁山泊。
王倫存心刁難,不肯收留。林沖大怒,殺了王倫,推舉晁蓋為梁山泊首領。晁蓋在挫敗官軍,穩住梁山泊之後,派劉唐帶上書信、金銀去答謝宋江。宋江退了金銀,怍了書信。返回住處中途被閻婆攔住,將宋江強拉至家中,欲將女兒許配給宋江,以答謝他多年接濟之恩。宋江不重女色,勉強在她家中留宿一夜,誰知書信被閻婆惜發現,她一口咬定宋江暗通梁山泊,要報官。宋江苦苦哀求無效,一氣之下,殺了閻婆惜,逃回宋家村。知縣差朱仝、雷橫捉拿宋江,他們卻有意將宋江放走,讓宋江躲進了柴進莊上。宋江在那遇見了逃難到此的武松,二人拜為兄弟。
武松病癒,告別宋江去尋找哥哥武大郎。武松路過景陽崗時打死了猛虎,被陽谷知縣任命為步兵都頭。一日,武松在陽谷縣城碰到了哥哥。武大郎非常高興,將武松引回家中。嫂子潘金蓮見武松相貌魁梧,頓生邪念,存心勾引,遭武松申斥。
不久,武松為知縣押運財物去了東京。武松走後,潘金蓮同開生葯鋪的本地一霸西門慶勾搭成奸,用葯毒死了武大郎。武松回縣得知此事,向知縣告狀不準,盛怒之下,去酒樓殺了西門慶,又殺了潘金蓮,被判罪發配孟州。孟州小管營施恩厚待武松,求武松幫助奪回被蔣門神搶佔去的快活林的店鋪。武松酒醉後痛打蔣門神,奪回了快活林。這蔣門神通過張團練買通張都臨,誣陷武松偷盜寶物,判武松充軍。武松被押上路,在飛雲浦折斷枷鎖,殺死了想害他的4 個公人,折回孟州城,殺死了正在設宴慶賀除掉武松的蔣門神、張團練和張都臨,逃出孟州。在十字坡孫二娘將他扮為行者,讓他去二龍山投奔魯智深。
武松又在白虎山孫家莊遇見了宋江,宋江是去投奔花榮的,二人結伴而行,在瑞龍鎮分手,宋江去往清風寨。清風寨有兩個知寨,正知寨劉高是個文官,他嫉恨副知寨花榮。宋江一到就被劉高捉住,說宋江私通清風山草寇,花榮也因此受牽連。清風山頭領燕順、王英等人聞訊後下山救了宋江、花榮,大家決定去投奔晁蓋。快到梁山泊,石勇捎來宋江父親假託病故要他回家的家書,宋江趕回,被官府捉住,刺配江州。在江州,宋江得到戴宗和李逵的照顧。但因酒醉在潯陽樓牆壁上題了反詩,被江州知府蔡京的兒子蔡九判處死刑。正准備行刑時,梁山泊英雄前來劫走了宋江。事後,29位英雄在江州白龍廟聚會,浩浩盪盪返回梁山泊,宋江在山寨中坐了第二把交椅。
上山不久,宋江接來老父,李逵也回家接母親上山,行至途中,遇一李逵打劫,捉住之後,才知此人名叫李鬼,說他有90歲老母無人奉養,李逵送他10兩銀子,勸他改惡從善。後來李逵發覺上當,殺了李鬼,而李鬼的妻子卻溜掉了。回到家中,母親已雙目失明,李逵哄母親說:我做了官,接娘去享福。背著母親上了路。一日,行至沂嶺,李逵為母取水,回來後發現母親被虎吃掉。李逵大怒,連殺了4 只老虎,被獵戶迎進曹太公莊上。這時,逃來此處的李鬼妻子認出了李逵,曹太公等人正准備暗算李逵,幸虧梁山泊派來朱貴等人幫助,李逵才脫險回了山寨。
前來投梁山泊的楊雄、石秀、時遷被祝家莊酒店欺侮,雙方打了起來,時遷被捉。為救時遷,晁蓋、宋江發兵3 次攻打祝家莊,盪平了祝家莊,附近與祝家莊結盟的李家莊、扈家莊都投降了梁山泊。梁山泊威名遠揚,四處好漢紛紛投奔。
不久,李逵下山來到柴進莊上,正遇上柴進收到叔父寄來的信,說高俅叔伯兄弟高廉的妻舅殷天錫要奪占柴家的花園。於是柴進同李逵火速趕往高唐州,見花園已被奪去,李逵大鬧高唐州,打死殷天錫。知府高廉點兵捉拿,柴進被擒,柴進叔父被抄家。李逵逃回山寨報信,晁蓋令宋江率領22名頭領攻打高唐州,殺了高廉,救了柴進。
朝廷派太尉高俅前往剿捕,高俅令呼延灼攻打梁山泊。呼延灼被宋江軍隊打得大敗,逃往青州,又去為慕容知府攻打桃花山、二龍山、白虎山的起義軍效力。魯智深聚合三山人馬,往梁山泊求援。宋江率軍與三山義軍共同攻打青州,呼延灼投降,慕容知府被殺,三山頭領一起投奔了梁山泊。
此後,少華山史進被官府捉住,宋江又帶兵大鬧華山,殺了太守。沒過幾天,凌州曾頭市普家五虎攔截投奔梁山泊的好漢,並惡言中傷梁山泊。晁蓋大怒,親點5000人馬攻打曾頭市。在戰斗中,晁蓋被毒箭射中,回山寨身亡。宋江被推為山寨之主,改聚義廳為忠義堂。為報晁蓋遇難之仇,宋江記起了北京大名府玉麒麟盧俊義,知他武藝超群,棍棒天下無雙,想請他上山入伙,共報大仇。於是宋江派軍師吳用去京都,扮作算命先生給盧俊義算命,說盧俊義百日之內必有身首異處之災,將戶俊義騙至梁山泊,被張順擒拿上山。宋江勸盧俊義入伙,盧俊義不肯,兩個月後,宋江送盧俊義下了山。
盧俊義離家後,管家李固與盧妻勾搭成奸,當盧俊義回到家時,他們竟設下埋伏,將盧俊義捆送到梁中書處,梁中書判了盧俊義死刑。在行刑那天,梁山泊好漢石秀劫法場,救出盧俊義,但因單槍匹馬,寡不敵眾,二人被擒。為救盧俊義和石秀,宋江發兵攻打北京。梁中書向太師蔡京告急,蔡京採納了關勝所獻圍魏救趙之墳,率領1500人馬直攻梁山泊。宋江聞訊,退後回山,以計俘獲關勝,擊潰了官軍。隨即宋江任命關勝為先鋒再次攻打北京城,戰斗相持數月,直到次年元宵方攻破北京。梁中書從南門奪路而逃,盧俊義、石秀被救出。
不久,蔡京又派單廷桂、魏定國攻打梁山泊,皆被擊潰。宋江與盧俊義一道領兵攻打曾頭市,殺了曾家五虎,回山祭奠晁蓋之靈。接著又乘勝攻破了東平、東昌二府,大軍凱旋而歸。此時,梁山泊大小頭領正好108 位,合了當年洪太尉所放走的魔王之數。眾人會聚忠義堂,宋江坐了第一把交椅,立起了「替天行道」的杏黃旗。
山寨興旺之後,宋江有了「望天王降詔早招安」的打算,武松、李逵、魯智深都堅決反對。到了年底,宋江要往東京去觀賞明年元宵的燈火,柴進、李逵陪宋江到了東京。很偶然宋江進了李師師的府邸,徽宗皇帝也在場,正當宋江要向徽宗討招安詔書的時候,李逵在外邊打人放火,城內頓時大亂。宋江三人逃出,李逵單獨行至荊門鎮投宿時,聽莊主劉太公說宋江搶了她女兒上山,李逵萬分憤怒,跑回梁山泊,砍倒了杏黃旗,要拿宋江問罪。後來經過對證,乃是牛頭山賊人冒名乾的壞事。李逵負刑請罪,去牛頭山殺了賊人,救回了劉太公的女兒。
梁山泊的壯大,震驚了朝野上下。徽宗派殿前太尉陳善保前往招安,李逵接過招安詔書,一把撕得粉碎。朝廷又派童貫攻打梁山泊。山寨十面埋伏,挫敗了童貫的兩次進攻。童貫逃回東京,高俅又調遣十節度兵力來攻梁山泊。宋江三敗高俅,並將他活捉上山,以禮相待,要高俅轉達渴望朝廷招安之意。高俅去後,宋江又派燕青去東京,燕青通過李師師求得徽宗下詔,沒過幾天,殿前太尉宿元景上山來宣讀詔書,宋江領著眾山好漢接受了招安,打著「順天」「護國」旗幟,到東京接受徽宗檢閱。
梁山泊義軍接受招安後,正遇遼兵侵犯,宋江受詔破遼。於是大軍北進,攻下檀州,奪回薊州,智取霸州,佔領幽州,兵圍燕京,遼主請罪投降。宋江班師回國,遵照徽宗旨意,將所奪州縣仍退還給了遼邦。
回到京師,徽宗下詔,令宋江去平定淮西王慶,隨後又調去平定河北田虎和江南方臘。在平定方臘軍的過程中,義軍損失慘重,雖然最後擒獲了方臘,大功告成,但卻陣亡72條好漢。回軍途中,魯智深在杭州六和寺坐化(和尚盤膝打坐安然而死),殘廢的武松不願回京,就在這里出了家。離開杭州後,林沖癱瘓,楊雄、時遷、楊志病死,燕青又悄然離去。到了蘇州,李俊、童威、童猛又離去。等到大軍回京駐扎陳橋驛時,只剩下20餘名頭領。蔡京、童貫、高俅、楊戩4 大奸臣待宋江等封官之後,他們設計用水銀害了盧俊義,用毒葯摻入御酒葯死了宋江和李逵。就這樣,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革命在悲劇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