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日本打上海永樂多久
擴展閱讀
廈門和廈馬哪個好看 2024-11-19 15:32:15

日本打上海永樂多久

發布時間: 2022-06-27 01:14:14

① 朝鮮在歷史上什麼時候侵略過日本領土,前因後果是什麼

"一衣帶水",這個成語使用最頻繁的用法,大抵就是形容我國與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的關系。而對於朝鮮和日本的關系,我們最熟悉的也是日本侵略朝鮮。畢竟侵略朝鮮,在古代日本甚至算是一項長期"國策",相關事件多不勝數。但你可知,被日本當成"軟柿子"的朝鮮,也曾主動向日本發起入侵?

② 日本為什麼敢在明朝永樂時期,跟明朝撕破臉呢

明太祖朱元璋時期,他就確定了日本為明朝的「不征之國」,但私自在民間販賣武器是肯定要誅殺的。

明成祖朱棣時期,由於他的實施的「自由貿易」政策,成了各國前來明朝進行商業貿易的原因之一。此類事件,曾經有大臣向朱棣匯報過,但朱棣認為此類事件沒有關系,漂洋過海到這來賣點東西,賺點錢來補給前來的船費,人家也不容易,這是朱棣的思維。至於對明朝的倭寇騷擾,是在嘉靖時期出現的,此時日本進入南北朝分裂時期,一些殘余落敗的武士就成了海盜來中國的東南沿海一帶搶劫。 而且明朝擁有當時比較先進的火銃,這種火銃通常在禁衛軍手中,可能有官吏或者親王、公主私自和日本使者交易,販賣到日本作為武器,進行國內戰爭或對外戰爭使用。

謝謝採納!

③ 日本人歷代從倭寇開始侵略中國到現在

倭寇屬於流寇,土匪性質,並不代表國家和民族。

甲午中日戰爭:
中日甲午戰爭的整個過程,包括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 。這時在清廷內部,以光緒帝為首的主戰派占上風。是年慈禧太後六十歲,她盼望從速結束戰爭,以免耽誤她大辦慶典,因此傾向和議,但迫於清議,一時尚不敢公然主和。在此階段中,戰爭是在朝鮮半島及海上進行,陸戰主要是平壤之戰,海戰主要是黃海海戰。
平壤之戰發生於9月15日,是雙方陸軍首次大規模作戰。當時駐守平壤的清軍共三十五營,一萬七千人;進攻平壤的日軍有一萬六千多人,雙方兵力旗鼓相當。戰斗在三個戰場同時展開:其一為大同江南岸戰場。晨三時,日軍第九混成旅團在大島義昌少將的指揮下,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軍發起進攻。太原鎮總兵馬玉崐督隊英勇抗擊,日軍官兵死傷慘重,無力再戰,大島義昌負傷,只得下令退卻,午後二時全部撤離戰場。其二為玄武門外戰場。玄武門為日軍的主攻方向,因此集中了優勢兵力,由立見尚文少將的第十旅團(又稱朔寧支隊)和佐藤正大佐的第十八聯隊(又稱元山支隊)擔任主攻。高州鎮總兵左寶貴登玄武門指揮,親燃大炮轟敵,官兵感奮,英勇殺敵。激戰中,左寶貴不幸中炮犧牲,其部下三位營官也先後陣亡,午後二時玄武門遂被日軍攻陷。日軍企圖向城內推進,遭到清軍阻擊,只得退守玄武門。其三為城西南戰場。晨七時,野津道貫中將親率日本第五師團本隊,從平壤西南用炮火掩護步兵沖鋒,清軍馬隊進行反擊。至中午,野津道貫見難以得手,下令暫停攻擊,退回駐地。此時對清軍來說,戰事尚有可為,但清軍總統(總指揮)葉志超貪生怕死,於午後四時樹白旗停止抵抗,並下令全軍撤退。六天里,清軍狂奔五百里,於21日渡鴨綠江回國。日軍佔領朝鮮全境。
黃海海戰發生於9月17日 ,是中日雙方海軍一次主力決戰。發生於鴨綠江口大東溝(今遼寧東溝)附近海面。北洋艦隊參加戰斗軍艦為10艘,日本海軍投入戰斗軍艦則有12艘。中午開戰後,北洋艦隊重創日本比睿、赤城、西京丸諸艦,但北洋艦隊中致遠艦亦受重創。管帶鄧世昌為保護旗艦,下令向敵先鋒艦吉野猛沖,以求同歸於盡,不幸中敵魚雷,200餘人犧牲。下午,北洋艦隊10艦中 ,沉四、逃二、傷二,只余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依然奮勇搏戰,並重創日本旗艦松島。戰至下午五時半,日本艦隊撤離戰場。
平壤、黃海戰後,日本方面廣造輿論,大肆渲染勝利,更加刺激了其擴大侵略戰爭的野心。而在清朝方面,身負軍事指揮重任的李鴻章則誇大失敗,以進一步推行其消極避戰方針,同時慈禧太後的主和也漸趨明朗化。
第二階段,從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在此階段中,戰爭在遼東半島進行,有鴨綠江防之戰和金旅之戰。
鴨綠江防之戰開始於10月24日,是清軍抗擊日軍入侵中國國土的首次保衛戰。當時部署在鴨綠江北岸的清軍共八十二營,約兩萬八千人。清政府任命宋慶為諸軍總統,節制各軍。日軍進攻部隊是山縣有朋大將統率的第一軍,包括桂太郎中將的第三師團和野津道貫中將的第五師團,共三萬人。雙方兵力不相上下。但是,宋慶雖負節制諸軍之名,各軍實則不服調度,而且士氣不振,將領多無抗敵決心。是日午前十一時,日軍先於九連城上游的安平河口泅水過江成功。當夜,日軍又在虎山附近的鴨綠江中流架起浮橋,清軍竟未覺察。25日晨六時,日軍越過浮橋,向虎山清軍陣地發起進攻。清軍守將馬金敘、聶士成率部奮勇還擊,因勢單力孤,傷亡重大,被迫撤出陣地。日軍遂佔領虎山。其他清軍各部聞虎山失陷,不戰而逃。26日,日軍不費一槍一彈佔領了九連城和安東縣(今丹東)。在不到三天內,清朝重兵近三萬駐守的鴨綠江防線竟全線崩潰。
金旅之戰也開始於10月24日,至11月22日旅順口陷落,這是甲午戰爭期間中日雙方的關鍵一戰。日本第一軍進攻鴨綠江清軍防線的同一天,大山岩大將指揮的第二軍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旅順後路上的花園口登陸。日軍的登陸活動歷時十二天,清軍竟坐視不問。11月6日,日軍進占金州(今遼寧金縣)。7日,日軍分三路向大連灣進攻,發現清軍早已潰散,不戰而得大連灣。日軍在大連灣休整十天後,開始向旅順進逼。當時旅順地區清軍有七統領,道員龔照玙為前敵營務處總辦,有「隱帥」之稱,共轄三十三營,約一萬三千人。18日,日軍前鋒進犯土城子,徐邦道指揮拱衛軍奮勇抗禦,將日軍擊退。是日,龔照玙竟置諸軍於不顧,乘魚雷艇逃往煙台。19日,黃仕林、趙懷業、衛汝成三統領也先後潛逃。21日,日軍向旅順口發起總攻。22日佔領旅順口並血洗全城。
隨著清軍節節敗退,在清廷內部,主和派已佔上風,大肆進行投降活動。旅順口失陷後,日本海軍在渤海灣獲得重要的根據地,從此北洋門戶洞開,北洋艦隊深藏威海衛港內,戰局更加急轉直下。
第三階段,從1894年11月22日到1895年4月17日。在此階段中,戰爭在山東半島和遼東兩個戰場進行,有威海衛之戰和遼東之戰。
威海衛之戰是保衛北洋海軍根據地的防禦戰,也是北洋艦隊對日的最後一戰。其時,威海衛港內尚有北洋海軍各種艦艇二十六艘。1895年1月20日,大山岩大將指揮的日本第二軍,包括佐久間左馬太中將的第二師團和黑木為楨中將的第六師團,共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榮成龍須島登陸,23日全部登陸完畢。30日,日軍集中兵力進攻威海衛南幫炮台。駐守南幫炮台的清軍僅六營三千人。營官周家恩守衛摩天嶺陣地,英勇抵禦,壯烈犧牲。日軍也死傷累累,其左翼司令官大寺安純少將中彈斃命。由於敵我兵力眾寡懸殊,南幫炮台終被日軍攻佔。2月3日日軍佔領威海衛城。威海陸地悉被敵人占據,「丁汝昌」坐鎮指揮的劉公島成為孤島。連日來,日軍水陸兩路配合,先後向劉公島和威海港內北洋艦隊發動八次進攻,均被擊退。在此期間,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曾致書丁汝昌勸降,遭丁汝昌拒絕。5日凌晨,旗艦定遠中雷擱淺,仍做「水炮台」使用,繼續搏戰。10日,定遠彈葯告罄,劉步蟾下令將艦炸沉,以免資敵,並毅然自殺與艦共亡。11日,丁汝昌在洋員和威海營務處提調牛昶昞等主降將領的脅迫下,拒降自殺。洋員和牛昶昞等又推署鎮遠管帶楊用霖,出面主持投降事宜。楊用霖拒不從命,自殺殉國。12日,由美籍洋員浩威起草投降書,偽托丁汝昌的名義,派廣丙管帶程壁光送至日本旗艦。14日牛昶昞與伊東佑亨簽訂《劉公島降約》,規定將威海衛港內艦只、劉公島炮台及島上所有軍械物資,悉數交給日軍。17日,日軍在劉公島登陸,威海衛海軍基地陷落,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遼東之戰持續的時間很長。自日軍突破清軍鴨綠江防線後,連占鳳凰城、岫岩、海城等地。清政府調兩江總督劉坤一為欽差大臣督辦東征軍務,授以指揮關內外軍事的全權,並任命湖南巡撫吳大澄和宋慶為幫辦,以期挽回頹勢。從1895年1月17日,清軍先後四次發動收復海城之戰,皆遭挫敗。2月28日,日軍從海城分路進犯,3月4日攻佔牛庄,7日不戰而取營口,9日又攻陷田莊台。僅十天時間,清朝百餘營六萬多大軍便從遼河東岸全線潰退。
《馬關條約》的簽訂
隨著戰爭的失利,清政府進一步加緊了乞降活動。2月11日,決定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赴日議和。4月17日,李鴻章與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傅文及外務大臣陸奧宗光在馬關春帆樓簽訂《馬關條約》,包括《講和條約》十一款,《另約》三款,《議訂專條》三款,以及《停戰展期專條》兩款。
該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進一步加深,同時它也成為中國近代民族覺醒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下一章會具體講到)。
馬關條約的失敗原因
落後的封建主義不是新興資本主義的對手

-------------------
七七事變:
日本帝國主義為了佔中國,發動了蓄謀已久的全面侵華戰爭。從1937年6月起,駐豐台的日軍連續舉行挑釁性的軍事演習。 1937年7月7日駐華日軍悍然發動「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日本開始全面侵華,抗日戰爭爆發。
1937年7月7日夜,盧溝橋的日本駐軍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局的情況下,徑自在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軍事演習,並詭稱有一名日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今盧溝橋鎮)搜查。
中國守軍拒絕了這一無理的要求。日軍開槍開炮猛轟盧溝橋,向城內的中國守軍進攻。中國守軍第29軍37師219團奮起還擊。掀開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侵吞我國東北後,為進一步挑起全面侵華戰爭,陸續運兵入關。到1936年,日軍已從東、西、北三麵包圍了北平(今北京市)。

④ 明朝永樂為什麼不發動海上帝國的戰爭

1、中國是禮儀之邦,文化大國,身處高位,濫發戰爭就是野蠻,不被國內士子所接受。而且明朝的對外政策是朝貢體系,不需發動戰爭。
2、軍事力量多被牽制在北元(蒙古)和安南(越南),難以把更多的兵力分到海上。況且北元殘余勢力未滅,中國軍事力量的重心在北方而不再南方和海洋;
3、朱元璋在去世前,留下遺言,列南洋和東洋30多個國家為不征之國,所以朱棣不敢違背祖命;
4、元朝對海外的爪哇、日本、占城發動過戰爭,但是收效甚微。所以有前車之鑒,和平貿易來往的收益大於戰爭的掠奪;
5、明朝實行海禁,嚴禁子民出海,發動海上戰爭就是暗示子民可以出海,因為新奪取的土地需要移民人口;
6、明朝下西洋主要是收集情報、礦藏勘探、商業貿易、番邦朝貢、鎮壓海外反華勢力;

其實鄭和下西洋期間,並非沒有發動戰爭,前後有:1、爪哇島(今屬印尼)的沖突;2、錫蘭島(斯里蘭卡共和國)的沖突;3、蘇門答臘島(今屬印尼)的沖突;4、對占城(越南中南部)的軍事威懾;5、對暹羅(泰國)的軍事威懾;6、馬六甲剿滅陳祖義;7、索馬里半島的沖突等用兵。
並且在伴隨著這些軍事沖突的還有對南洋各國的政治滲透:1、通過爪哇島的沖突,爪哇國王不僅賠禮道歉,也控制了爪哇國;2、錫蘭島的沖突使明朝扶持親華派國王;3、蘇門答臘島沖突也使明朝扶持起親華派國王;4、對占城和暹羅的軍事威懾,使其俯首稱臣,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5、剿滅陳祖義,使得明朝奪取了巨港一帶的控制權,並設立了巨港宣慰使,前後任命了三位巨港宣慰使。宣慰使就是軍事指揮部,主要負責對南洋的軍事威懾、情報收集、商貿業務,類似於殖民機構。6、野史記載的索馬里沖突,明軍竟被非洲土著部落所擊敗。但是明朝也取得了東非各國的信任;7、蘇門答臘島國王和菲律賓在訪問途中均死於中國,其實也給明王朝間接提供了擁立親華派國王的上台。

由此可見,明朝有發動過海上戰爭,但是只局限於小范圍,大規模戰爭沒有。一來有鑒於蒙元海外征戰的失利,二來源於中國人的文化觀念,三來中國的國防為北而非南。而且明朝也發現,通過小規模的局部戰爭,一樣也達到控制南洋的目的,一樣能讓南洋各國遵循中原文化,達到「綏遠開化」的目的。
但是讓人遺憾的是中國的朝貢體系在15世紀末與西方的殖民體系開始接觸,相互之間斗爭了400年,在19世紀末隨著甲午戰敗,朝鮮脫離中國的藩屬而徹底瓦解,退出歷史的舞台。

⑤ 永樂電器和實體店的區別

沒有區別。

永樂電器是上海永樂家用電器有限公司的品牌,創建於1996年,是一家凈資產上億元的民營股份制大型家電連鎖零售企業,中國商業零售業及中國連鎖行業十強企業之一。

2006年7月25日,國美電器以52.68億港元收購永樂電器。創立於2000年的永樂家電網上商城,以優質的商品,良好的服務,吸引了數萬網民在線選購家電、手機、IT數碼產品,在網路購物領域形成良好的口碑。

在全新改版上線的同時,為滿足全國各地顧客的購物需求,永樂網上商城還將向全國進軍。在2月9日已經成功實現徐州分部上線,並已取得了當地顧客的信任,銷量節節上升。其他11分站也將於上半年陸續上線。到時全國各地的網民都可在網上購買永樂家電的商品了。


公司簡介:

永樂家電經歷了八年家電零售業巨大變革的洗禮,從成立初年銷售額只有100萬,到2003年實現銷售突破100億元,銷售產品達5萬種。

在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福州、河南等地已擁有超過六十家的家電連鎖大賣場,保持了年年翻翻的超常規發展業績,成為國內家電連鎖業的領頭羊之一。公司總裁陳曉獲得2003年度「中國零售業十大風雲人物」殊榮。

⑥ 明朝抗倭戰爭的詳細解說

明洪武二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369~1566),中國軍民在沿海地區抗擊入侵倭寇,取得重大勝利的戰爭。
14世紀上半葉,日本南朝與北朝長期內戰,國力衰弱。一些封建主為彌補戰爭損失,支持和慫恿在內戰中潰敗的武士、浪人和姦商組成海盜集團,武裝竄犯中國和朝鮮沿海,殺人越貨,時稱「倭寇」。元朝為防範倭寇,申令禁商下海,取消市舶機構,倭寇仍不斷襲擾。明初,倭寇入侵時斷時續,後來逐步成為明朝嚴重的外患。中國軍民在沿海地區展開了一場歷時近200年的抗倭戰爭。戰爭進程,隨著中日雙方政治、經濟、軍事的發展變化,大體分為三個階段。
洪武二年至宣德十年(1369~1435),明廷以外交遏制與積極設防、適時打擊相結合,倭寇未成大患明朝立國之初,朱元璋的軍事戰略是集中兵力推翻元朝,消滅地方勢力和割據政權,統一全國;對倭寇騷擾則採用外交手段,多次遣使赴日通好,對倭寇騷擾進行交涉。日本南朝良懷王不滿明朝使臣與北朝往來,扣留明使;北朝雖願通好,但無力制止。明廷乃改變決策,變通好為禁海,遂罷寧波、泉州、廣州市舶司,停止與日通商。同時,加強海防。在沿海增設衛所,造船巡海,多次派兵出海驅逐倭寇。洪武二年,朱元璋命太倉衛指揮僉事翁德率軍出海門(今屬江蘇),追殲侵犯蘇州、崇明的倭寇。五年,命羽林衛指揮使毛驤、於顯領兵追殲侵犯蘇州、松江、溫州、台州地區的倭寇。六年,以廣洋衛指揮使於顯為總兵,出海備倭。七年,命靖海侯吳禎為總兵,督江陰等四衛官兵巡海捕倭,追至琉球大洋。還命將巡海備倭。十七年、十九年,命信國公湯和兩次往浙江等地巡海,在沿海築衛所城59處,徵兵5.8萬分戍。二十年,命江夏侯周德興往福建,築城16處,選兵1.5萬戍守。另在福建、浙江、廣東沿海練兵防倭。二十九年,制定捕倭賞格,激勵軍民殺敵。洪武年間,明軍在沿海地區共建54衛,99個千戶所,353個巡檢司,海防兵力達30餘萬人,戰船3000餘艘,海防較為鞏固。
成祖朱棣即位後,繼承朱元璋積極設防的戰略思想,於永樂六年(1408)命安遠侯柳升、豐城侯李彬、平江伯陳瑄率舟師分赴沿海捕倭;招募島民、漁丁為兵;大量製造戰船,游戈海上,使海防益固。同時,廢除海禁,開放寧波、泉州、廣州港。置福建、浙江、廣東市舶提舉司,接待海外貢使,擴大與日「勘合」貿易,規定入貢不得攜帶兵器,違者以寇論。又告諭日本禁止倭寇騷擾中國。日本北朝室町幕府曾數次向明通商,獻所捕倭寇。七年,源義持嗣日本王位,於九年同明斷商,並慫恿倭寇擄掠中國。明廷遣使交涉,日本非但不制止,反而阻止明使還國。十一年,倭寇3000餘人掠昌國衛(今浙江象山東南)。十四年,明廷命都督蔡福充總兵,率兵萬人出巡山東沿海捕倭。十六年,倭寇7000餘人駕舟百餘艘,攻陷金山衛(今上海金山東南)。十七年六月,倭寇2000餘人掠遼東。遼東總兵劉江(冒父名,後更名劉榮)設伏望海堝(今大連東北),斬倭寇千餘,生擒百餘,入侵者幾無逃脫。倭寇受此重創,數十年不敢復犯遼東。
宣德七年(1432),宣宗朱瞻基遣使告日本,願恢復「勘合」貿易。次年,日本國王源義教遣使通商。此後,日本為謀取厚利,常違反「勘合」規定,肆意走私和搶劫。此間,明朝由於國力強盛,海防鞏固,倭寇未釀成大患。
正統元年至嘉靖二十五年(1436~1546),明朝國防重點北移,東南海防漸趨廢弛,倭寇侵擾時起時伏朱棣遷都北京後,國防重點已有北移之勢。到了正統年間,蒙古瓦刺部崛起,時常擾邊。明廷為防蒙古軍南攻,逐步將國防重點北移,東南海防漸疏,倭寇時有侵擾。正統四年(1439),倭寇入侵浙江,連破桃渚(今臨海東)、大嵩千戶所(今寧波東南)和昌國衛,肆意焚掠,甚至用沸水燙嬰兒,剖視孕婦,以此賭酒取樂。七年,倭寇2000餘人侵犯爵溪(今象山東),攻陷大嵩。八年,倭寇侵犯海寧衛(今海鹽)。明廷調兵分守要地抗擊,命官往沿海備倭,提督軍務,整頓海防,增置海防設施和戰船。此時海防策略趨於消極,倭患不斷。景泰四年(1453),倭寇以貢物為名,竄至臨清(今屬山東),襲擊明軍官兵。成化三年(1467),日本進入戰國時代,內亂迭起。明朝海防日趨廢弛,衛所空虛,屯田破壞,水軍減少,戰船破損,軍隊素質低下,難以抵抗入侵的倭寇。嘉靖二年(1523),日本貢使宗設、瑞佐先後抵寧波。為爭奪對明通商權,瑞佐賄賂市舶司官吏,引起貢使相互仇殺,並殺明都指揮劉錦、千戶張鏜等,浙中大震。自是,倭寇益輕明朝,加緊勾結沿海奸民,肆掠浙、閩。明廷根據給事中夏言疏奏,以倭寇起於市舶,遂革福建、浙江市舶司。
嘉靖二十六年至四十五年(1547~1566),明朝以武力圍剿與政治瓦解相結合,基本盪平倭患日本封建主竭力支持倭寇擄掠中國,沿海不法豪紳和姦商也與倭寇勾結,浙、閩沿海倭患日益嚴重。
朱紈督軍抗倭,力主軍事、政治打擊相結合嘉靖二十六年,明廷命右副都御史朱紈為浙江巡撫兼提督浙、閩海防軍務,統一指揮浙、閩抗倭。朱紈整頓海防,征調戰船40餘艘,分布沿海衛所,加強海防力量;封鎖海疆,禁止商船下海,嚴立保甲制度,搜捕、嚴懲勾結倭寇的內賊,杜絕亂源,孤立倭寇。二十七年四月,遣都指揮盧鏜搗毀雙嶼島(今浙江舟山市東南)倭巢,斬殺和溺死倭寇數百。朱紈嚴懲內奸,力抗倭寇,切斷了浙、閩官僚、奸商私通倭寇獲取厚利的渠道。他們便相互勾結,聯合閩浙在朝官吏誣陷朱紈,致朱紈罷職,憂憤自殺,盧鏜亦被誣入獄。由此,明廷停設巡撫、巡視四年。朝野不敢言禁海事,守備盡撤。倭寇乘明軍海防鬆弛,與復據雙嶼的海盜首領王直、徐海相勾結,大舉入侵舟山、象山、台州、寧波、溫州等地,浙江倭患益烈。
王忬、張經督軍抗倭,力主武力圍剿三十一年,明廷命都御史王忬巡視浙江兼轄福建沿海諸府,提督軍務。王忬奏釋盧鏜等抗倭名將,編練舟師,請調援軍。三十二年三月,遣參將俞大猷、湯克寬率舟師出海夜襲普陀山,俘斬倭寇數百。閏三月,倭寇由王直引導,聯艦百餘艘,入侵浙東、蘇北和山東沿海。俞大猷、湯克寬分別率部擊敗入侵浙江的倭寇,斬殺千餘。三十三年五月,明廷為統籌剿倭,特置總督大臣,命南京兵部尚書張經總督南京、浙江、山東、廣東、廣西、福建軍務。三十四年五月,張經指揮副總兵俞大猷和參將湯克寬、盧鏜率領水陸重兵,在王江涇(今浙江嘉興北)斬倭寇1900餘,為嘉靖年間抗倭以來首次大捷。然因首輔嚴嵩派往督察沿海防倭軍務的工部侍郎趙文華爭功,誣陷張經「養寇不戰」,致張經和浙江巡撫李天寵被冤殺。此後,明廷命南京戶部右侍郎楊宜總督軍務抗倭,未能解除倭患。
胡宗憲督軍抗倭,力主剿撫兼施三十五年二月,明廷命浙江巡撫胡宗憲為兵部右侍郎,總督浙江、南直隸、福建軍務。胡宗憲剿撫兼施,計殺徐海,誘降王直。三十七年,倭寇犯台州、溫州,轉攻岑港(今舟山西),再掠柯梅(今舟山北),俞大猷和參將戚繼光督率軍民進剿,迫其泛海南移福建。三十八年,戚繼光招募義烏礦工、農民4000名(一說3000名),組建戚家軍,創造鴛鴦陣戰法,屢敗倭寇。四十年四月,戚家軍在台州九戰皆捷,擊敗倭寇萬余。九月,浙江總兵盧鏜和參將牛天錫分別在寧波、溫州與倭寇水陸交戰十餘次,殲敵1400餘人,焚死、溺死倭寇甚眾。至此,基本盪平竄犯浙江的倭寇。四十一年,盤據橫嶼島(今福建寧德東)、牛田(今福清東南)、林墩(今莆田南)的倭寇互相策應,四齣焚掠。戚繼光奉命率領精兵6000入閩,乘退潮之機涉海進攻,一舉搗毀橫嶼島倭巢,斬殺2600餘,乘勝克牛田、林墩。福建倭患暫平。
譚綸、俞大猷、戚繼光督軍抗倭,力主重兵圍殲四十二年春,福建倭患復烈,興化府城莆田被占。明廷大震,命右僉都御史譚綸提督福建軍務兼巡撫,俞大猷、戚繼光分任正、副總兵,合兵進剿,同時命廣東總兵劉顯赴援。四月,譚綸令戚繼光為中軍,劉顯為左軍,俞大猷為右軍,採用水陸配合、中間突破、左右夾擊的戰法,一舉搗毀平海衛(今莆田東南)倭巢,斬倭寇2200餘,救回被擄男女3000餘,乘勝收復興化。譚綸下令督造戰船,恢復水寨,扼守海口,組建戰守合一的地方武裝,有警則戰斗,無警則備耕,小警各自為戰,大警互相應援,鞏固了福建海防。同年冬,倭寇萬余圍攻仙游。福建總兵戚繼光率兵前往解圍,大敗倭寇於城下,乘勝追殲大部。至此,基本盪平入侵福建的倭寇。四十三年六月,俞大猷在廣東惠州、潮州消滅倭寇2萬余,迫使大盜吳平乞降。四十四年,俞大猷、戚繼光合兵圍剿聚盜復起的吳平,次年,消滅吳平部。抗倭戰爭基本結束。
明抗倭戰爭的勝利,為中國軍民抗擊外來侵略、保衛祖國海疆譜寫了光輝篇章。以譚綸、俞大猷、戚繼光等為代表的抗倭將領,發揮沿海軍民的作用,整頓海防,逐漸形成以水、陸軍為主力,所募新軍為骨幹,民眾為基礎,小警自保,大警互救的海上搜剿和陸上圍殲相結合的抗倭體制和戰法,最終盪平倭寇,為中國海防建設提供了寶貴的歷史經驗。

⑦ 明朝為甚麼不打日本

自大的心理,覺得自己是天朝,地大物博,而日本實力弱小,不屑於。
另外就是明朝自身政治黑暗,統治者昏庸。

⑧ 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出兵攻打日本的例子

主要是元朝三侵日本,雖然都沒有成功但是這是我們主動出擊的,我國一直以來都是個相對對外和平的國家,除了內部的征戰,侵略他國還是有限的
關於十三世紀元帝國兩次入侵日本的慘重失敗,當時從東亞到歐洲的許多史籍都有記載,不過最原始的紀錄來源不外三處:一為元帝國的記載;一為朝鮮的記載;一為日本的記載。這三種記載都有偏頗,相互矛盾處很多,所幸都不是孤證,又有考古發現作旁證,互相比較之後我們不難發現真相。其中朝鮮人的地位接近局外人,跟戰爭沒有太多利害關系,因此他們的記錄更可信些。

蒙古人對日本的進攻起因於日本不肯臣服於蒙古帝國。忽必烈多次派使者赴日本要求日本稱臣納貢,高麗國王也致書日本人要求他們向蒙古人屈服,但每次日本人都輕蔑地拒絕了忽必烈的要求。面對這樣的冒犯,君臨天下的蒙古大汗當然不能容忍,於是武裝攻日遂不可避免。需要說明的是,第一次進攻日本時,南宋尚未滅亡,忽必烈僅控制了北方中國,當時元帝國正集結重兵准備南征,用以進攻日本的軍隊並不多,漢人也不是此次侵日的主力。

忽必烈執意要控制日本,除了顯示大可汗的權威外,還有許多更實際的考慮。蒙古大汗雖富甲四海,可因為蒙古貴族對奢侈品的旺盛需求,再加上蒙古人拙於理財,蒙古帝國的財政時常捉襟見肘。忽必烈之前的兩位大可汗貴由和蒙哥都以揮霍無度著稱,他們購買奢侈品主要以貴金屬支付,對部分拖欠的債務甚至以未來的戰利品做抵押。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為爭奪汗位激戰四年,這場蒙古人之間的內戰無利可言,自然使蒙古帝國的財政狀況進一步惡化。而日本在過去數百年來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銀產地和出口國,這個富裕的島國在急需硬通貨的蒙古貴族眼裡無疑是塊肥肉。

公元1274年,進攻日本的遠征軍由朝鮮揚帆出海,駛往九州島,遠征軍共兩萬五千人,其中蒙古人和高麗人大約各佔一半,還有部分女真人和少量漢人。遠征軍的統帥為蒙古人忽敦,兩位副統帥為高麗人洪茶丘和漢人劉復亨。元軍航行至博多灣,首先攻佔並蹂躪了對馬島和壹歧島,然後分三處在九州登陸攻入內陸。三路入侵軍隊中,一路為主力,兩路為策應,主力部隊的登陸地點大約在長崎附近。

面對第一次「蒙古來襲」,日本鐮倉幕府調集部分正規軍迎戰,九州沿海各藩也緊急組織武士和民兵參戰。慘烈的戰斗進行了二十多天,日本人戰術較為落後,在開始的戰斗中蒙受巨大傷亡,但他們仍然成功地阻止了元軍的推進。在相持了幾天後,日本人漸漸適應了蒙古人的戰術,於是開始反擊。主要由武士組成的日本重騎兵隊尤為英勇,他們在弓箭手的支援下冒著箭雨列陣沖擊敵人,與敵軍貼身近戰,使蒙古人的弓箭優勢失效。劉復亨在激戰中陣亡,元軍折損大半後退回海灘依託回回炮防守。至此元軍傷亡慘重,進展無望,他們的敗局已不可避免,由於箭和給養都即將用盡,元軍無力繼續守住陣地,他們只得上船撤退。在返回朝鮮的路上,元軍的艦隊遭風暴襲擊,遭受了一些損失,不過大部分船隻安全回國。此次戰役日本史稱「文永之役」,蒙古人在東亞第一次遇到了裝備訓練和勇氣都不遜於自己的對手。高麗人在戰斗中主要負責近戰,他們因遭受日本人的正面沖擊而損失慘重。故而高麗人對日本軍人的戰鬥力,尤其是日本人的戰刀印象深刻,據說元軍普通士兵的刀劍與日本刀一碰即斷。相對來說,使用弓箭的蒙古人損失小一些,在他們看來,日本人的弓箭雖威力強大,但射程很短,不能跟蒙古角弓相比。這里再簡單介紹一下日本的戰刀:當時日本的冶煉和刀具製作技術世界一流,日本戰刀的性能只有北印度和西亞出產的大馬士革鋼刀可以媲美。古代最優良的鋼按性能排列依次為大馬士革鋼(鑄造花紋鋼),日本鋼(暗光花紋鋼),馬來鋼(焊接花紋鋼)。中國最好的鋼(鑌鐵)其實也是一種焊接花紋鋼,不過性能沒有馬來鋼那樣出色,中國最好的刀劍一般由進口的馬來鋼製造。大馬士革鋼為高級合金鋼,冶煉技術復雜,成本高昂,具體製造技術已失傳。在古代,大馬士革鋼刀一般只有貴族才能擁有。最頂級的大馬士革鋼刀為烏茲鋼刀,產於印度,其次為斯切爾彎刀,產於波斯。斯切爾彎刀的做工和裝飾極盡精緻奢華,是蒙古貴族的愛物。相比之下,日本鋼其實並無太大特色,日本戰刀的優良性能主要來自其獨特的後期淬火工藝。大馬士革鋼刀性能固然卓越,但日本刀製造成本低廉,日本的普通民兵都可擁有一把好刀。

平心而論:若論吃苦耐勞,當時的蒙古戰士無人可敵,必要時他們可以靠吃生馬肉,喝馬血維持生命。蒙古人作戰時機動性第一,一般只帶很少的給養,士兵的吃穿問題主要通過掠奪戰爭地區的平民解決。可這次戰爭中蒙古人偏偏無法發揮自己的特長,他們一直未能突入內地居民區,自不可能有平民供他們掠奪。因此日本人的戰術可謂十分高明,當然這也需要日本軍隊的戰鬥力做後盾。

第一次侵日戰爭結束後,忽必烈認為日本人已領教了蒙古人的威力,遂再次派使者去日本要求臣服,但日本人很乾脆地將蒙古使者斬首。忽必烈自然不會忍氣吞聲,在統一中國之後,他便著手准備第二次海上入侵。軍隊由中國各地,蒙古和高麗招集至沿海地區接受登陸作戰訓練,遠征軍的糧秣補給也源源不斷從全國各地徵集,同時高麗和中國東南沿海的造船廠也晝夜趕工,製造大小戰艦和運兵船。

如此大規模的遠征准備自然無法保密,日本人嚴密偵視元帝國的動向,對即將到來的第二次「蒙古來襲」做了充足的戰爭准備。此時日本政局穩定,北條時宗對鐮倉幕府和日本各藩的控制遠勝以往,因此日本人能夠動用更多的人力物力抗擊入侵。幕府在九州徵用民夫於博多灣一帶敵人最有可能登陸的地區沿海灘構築了一道石牆,用以阻礙蒙古騎兵。當敵人進攻日期臨近時,北條宗盛和北條宗政分別率精銳武士軍開往本州和九州沿海地區布防,北條宗政的鎮西軍後來成為戰斗的主力。同時九州各藩開始動員民兵,日本其他地區的武士也趕來參戰。

公元1281年,元帝國龐大的遠征軍由江浙和朝鮮兩地同時出發。此次出征的軍容十分壯觀,共有大小船舶近五千艘,軍隊約二十萬,其中蒙古人四萬五千,高麗人五萬多,漢人約十萬,其中漢人大半為新附軍(收編的南宋軍),遠征軍中蒙古人自然是作戰的中堅。北方出海的艦隊於五月底如日本人所料抵達博多灣,在等待南方艦隊期間,蒙古人輕易攻佔了博多灣的幾個島嶼,島上的居民全部遭屠殺,島上的建築物也被盡被毀壞焚毀。六月上旬,南方艦隊抵達,兩支龐大艦隊在九州外海會合,之後元軍開始登陸作戰,登陸地點九龍山距上次戰爭主力部隊登陸的地點不遠。這次遠征軍遇到了更頑強更有效的抵抗,日本軍隊以石牆為掩護,不斷擊退元軍的進攻,還伺機組織反沖鋒。日本人最成功的一次反擊擊潰了高麗軍主力,高麗軍統帥洪茶丘被俘殺,幾名蒙古高級指揮官也相繼陣亡。激烈的戰斗持續了一個多月,遠征軍的損失已超過三分之一,但依然不能突破石牆。到七月下旬,元軍的糧草和箭已基本告罄,此時無論蒙古人還是日本人大概都以為這次戰爭的結局將和上次相同,會以元軍的撤退收場。

八月一日,太平洋上突然颳起了猛烈的颶風,風暴持續四天,元軍南方艦隊的艦船基本被毀,北方艦隊的艦船也損失大半。北方艦隊剩餘的艦船搭載指揮官以及部分蒙古軍和高麗軍逃離戰場駛返高麗。南方軍的指揮官和部分高級官員眼看回天無術,也只得丟下大部隊,乘南方艦隊殘存的幾艘船逃離。此時九龍山的海灘上尚留有近十萬元軍,這些人失去了補給和退路,又無力突破日軍的防線,現在只得等死。三天後,日本人開始反攻,將殘存的元軍驅趕至一處名為八角島的狹窄地區,然後縱兵攻擊。元軍大部被殺,剩餘的兩萬多人作了俘虜。日本人按照蒙古人的標准把俘虜分四等,前三等,即蒙古人,色目人,女真人,高麗人和北方漢人全部被處死,四等的唐人(南方漢人)免死後成為部民(賤民)。今天的博多灣還有一座名為「元冠冢」的小山,據說是當年元軍將士的集體墓地。在這次慘敗中,南方軍只有三名士兵逃脫,他們拼湊了一艘小船,幸運地漂回中國。忽必烈透過這三位倖存者終於知道了戰敗的真相,此次戰爭的副統帥範文虎被斬首,其他官員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

日本史稱第二次蒙古入侵為「弘安之役」,此次戰爭日本人投入的軍隊論質量和數量都遠勝過「文永之役」,蒙古人在戰術上沒有絲毫的優勢。按照日本人的說法,蒙古人的戰鬥力並不像想像的那樣強大,日本武士在各方面都勝過他們,尤其在裝備和戰技方面。日本人裝備的優勢不僅在於戰刀,也在於武士的鐵甲,據說只要距離稍遠,蒙古弓箭就無力穿透武士的盔甲。日本武士完全脫產,自小開始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他們的戰技勝過蒙古人毫不奇怪。蒙古人的記載稱日本人擅長單打獨斗,這可以和日本人的說法相印證。日本人對元軍中的漢人評價最低,在他們看來,漢軍貪生怕死,士氣低落,是標準的魚腩部隊。不過漢人打仗不行,做奴隸倒合適,因此日本人最後赦免了部分漢人。

還值得一提的是:在兩次戰爭中的八年間隙期間,日本人似乎改進了他們的弓箭,第二次入侵時,蒙古人發現日本人弓箭的射程和穿透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已與蒙古強弓不相上下。從保留至今的圖畫看:日本人的長弓與當時最先進的英格蘭長弓有幾分相似,長約一點五米。由於日本人本來就很矮小,畫面上的日本弓箭手好像比他們所持的弓還短。實際上當時日本人的戰術也和英國人相似,都是以重騎兵(武士)為突擊主力,輕步兵和弓手負責保護兩翼和壓制敵人。

關於日本參戰軍隊數量,各方的說法都很模糊。後來的一些中國野史稱第一次戰爭日本投入十多萬軍隊,第二次戰爭則有四五十萬日軍參戰。這種說法毫無根據,也絕不可能。當時的九州總人口不過幾十萬,即便全民動員也不會有十萬兵力,況且並非九州所有地區都派兵參戰。兩百多年後的戰國時期,日本的財富和人口都遠勝過十三世紀,戰國時期幾場著名的大戰,各方投入的總兵力也不過五六萬人。日本的軍隊數量不多,部分原因在於日本人較崇尚精兵。我個人的估計,第一次戰爭日本軍隊約一兩萬,第二次可能是五六萬,反正不大可能超過十萬人。

元帝國對日本兩次入侵的概況就是如此。出於大家不難理解的原因,許多愛國者對蒙古人的失敗深感惋惜,他們總結了不少教訓,認為如果元帝國能避免這些失誤,本可以征服日本,這樣亞洲歷史就要改寫。這些教訓較有道理的有四條:
第一, 不應該由範文虎這樣的庸才做統帥;
第二, 遠征軍應多配備馬匹;
第三, 遠征軍應配屬「回回炮」;
第四,軍隊的規模還不夠大。下面我分別說說這四點。
先說說範文虎,范不過是副統帥,真正的統帥是右丞阿塔海,不過他沒有親臨戰場,實際的統帥是兩位副帥,一為範文虎,一為蒙古人唆都。範文虎只指揮新附軍,其他部隊都由唆都指揮,可以說所有精銳盡由唆都掌握,唆都才是實際上的統帥。但蒙古人沒有海上作戰經驗,因此範文虎有時成為實際的指揮。範文虎和唆都在軍事上的才能確實平庸,但在此次戰爭中他們並沒有犯什麼特別愚蠢的錯誤。颶風來臨之前,範文虎已有所預感,他命令自己能指揮的部分艦只駛入較安全的峽灣躲避,結果總算保留了幾艘完好的船隻供高官們逃命。不過後來追究起責任來,身為漢人的範文虎當然首當其沖被處死,唆都所受的處罰不過降職而已,在某些「愛國者」眼裡範文虎自然成了歷史罪人。

再說說馬匹,遠征軍只配備少量馬匹,主要是基於以下的考慮:渡海登陸作戰時,戰馬所消耗的給養是步兵的五六倍。也就是說:如果給參戰的四萬多蒙古兵都配上戰馬,他們也就不可能有其他輔助部隊了。另外日本人用於阻擋騎兵的石牆大概也是忽必烈拒絕為遠征軍提供更多馬匹的重要原因。在海灘上四萬多蒙古騎兵是否比二十多萬混合步兵更易於突破日本人的石牆呢?我認為答案無疑是否定的。

所謂「回回炮」,並非如許多愛國者所想,它其實跟中國關系不大。回回炮的前身是西方的拋石機(catapult),公元前八世紀由亞述人最早使用。之後西亞和歐洲各民族不斷改進,到公元二世紀初的羅馬圖拉真時代,拋石機的機械結構已十分完善,它成為羅馬工程兵的制式裝備。公元九世紀,拜占庭帝國的化學家改進了拋石機的投射物,使拋射後的燃燒效果遠勝從前。拜占庭的敵人穆斯林(回回)在其艦隊吃了幾回大虧之後也開始仿製和使用拋石機,成吉思汗的一位駙馬就是在與花剌子模人作戰時被拋石機的彈丸擊中身亡。蒙古人使用的「回回炮」為巨型拋石機,由俘獲的阿拉伯工匠製造。這種回回炮用艦船運輸十分困難,元軍如果要運載回回炮往日本使用,必然大量減少運送的戰斗兵員。這樣回回炮的作戰效果是否能補償士兵減少的損失,我還不能確定。不過我想:即便回回炮發揮作用,也不能改變戰爭的結局。
事實上,第一次入侵日本時,蒙古艦隊倒裝備了幾具回回炮,原打算用於海戰,可預期的海戰並沒有發生。當元軍退守海灘時,這幾具回回炮也用於轟擊日本人。可回回炮究竟效果如何我並不知道,有野史稱「大敗日軍」,我覺得這說法不大可信。從後來忽必烈拒絕為遠征軍配備回回炮來看,其實戰效果不會太顯著。
如果元帝國往日本投入更多的軍隊,比如說三四十萬,元軍確有可能突破石牆,攻入九州內地。但想要進一步征服日本,我認為不可能。大家恐怕忘了一條基本的常識:小國面對強國的威脅想保持獨立,它不必擊敗強國,只需讓強國意識到侵略自己得不償失即可。而這一點,日本早就做到了。就算蒙古人能攻入九州,日本人也不會向侵略者屈服,他們會堅壁清野,不斷襲擾。這樣入侵的大軍會和美洲革命期間的英軍一樣,所有的人員,武器和糧秣的補充都得依賴漫長脆弱的海路運輸。即便以中國之大,也無力長期承擔這樣的戰爭,元軍最終的結局只會是退出日本。

事實上,忽必烈確實准備第三次更大規模地入侵日本,他命令阿塔海負責征日准備,阿塔海動用更多的人力物力製造更多的艦船,召集更多的部隊,徵集更多的兵甲給養。然而,在准備了幾年後,元軍在安南(越南)和占城等地的失敗終於使忽必烈意識到進攻日本不可能有任何好處。忽必烈最終降旨宣布:為了體恤民力,征日准備一律停止,士兵和民夫大多遣散回鄉。忽必烈的舉動等於承認了自己過去十多年對日政策的失敗。但無論如何,與歷史上許多偉大領袖相比,忽必烈承認錯誤的勇氣令我欽佩。忽必烈去世後,他的孫子鐵穆耳(成宗)改變對日敵視政策,恢復中日通商,蒙古人終於能通過和平渠道獲得日本的白銀。

元帝國在安南的失敗也可以從另一側面證明當時的蒙古人不可能征服日本。安南軍隊的裝備和戰鬥力遠不如日本人,也沒有日本人的地利,不過他們奮勇抗敵的勇氣倒和日本人相似。據說所有安南軍隊的手臂上都刺有「殺韃」二字,以表明自己拚死殺敵的決心。由於中國和安南之間沒有大海阻隔,蒙古大軍能輕易突入安南腹地,在整個安南戰爭中,安南的任何地方蒙古人都能不費力攻佔。但安南軍隊在初期遭大敗後即避開正面戰斗,不斷組織小規模襲擾,蒙古人損失慘重,南征副帥唆都(就是前述的侵日統帥)也遭伏擊身亡。安南戰爭曠日持久,元軍的人員兵器和糧草補充在中國引起了巨大的財政危機,最終忽必烈不得已將軍隊全部撤出,承認了安南的獨立。

高麗人反抗蒙古人的戰爭更為艱難,從十三世紀初蒙古人征服高麗起,高麗人的反抗就沒有停止。高麗人時降時叛,屢敗屢戰,抗戰最艱難時,高麗王浮於海上,拒不投降,也拒不和談。最終鐵穆耳意識到高麗戰事若不結束,朝鮮半島會成為帝國流血不止的傷口,在佔領高麗七十餘年後,蒙古人從大部分高麗地區撤出,承認了高麗王對朝鮮大部的統治。元帝國亡於明王朝之後,朱元璋像當年的忽必烈一樣,也派使者赴日本要求日本稱臣,日本人的反應也和當年一樣,他們拒絕了明帝國的要求並殺了來使。面對同樣的冒犯,朱元璋比忽必烈冷靜得多,他沒有負氣出兵,只是下令禁止與日本通商。為了避免子孫重蹈忽必烈的覆轍,朱元璋在一篇《大誥》(政治遺囑)中將越南,朝鮮,日本等國列為「永不征伐之國」。

綜上所述,日本,越南,朝鮮等人口只有中國人幾十分之一小民族,它們的能擊退蒙古人的入侵,主要是憑借自己的勇氣和不屈的精神。但無論如何,這些小民族的成功無疑增加了我們漢民族的屈辱感。出於大家不難理解的原因,我們對越南人和朝鮮人的成功盡力淡化。而對於日本人,由於他們曾給我們民族帶來的深重災難,講述他們如何英勇抗擊侵略更是令人不可容忍。由於有「神風」的存在,許多愛國者遂順理成章把日本人能保持獨立歸咎於運氣。事實上,「神風」確實幫助了日本人,但如果沒有「神風」,日本人同樣能擊退蒙古人。要駁斥「神風說」,最明顯的證據就是在「神風」之前,日軍和元軍已激戰近五十天,元軍遭重創,而且完全被日軍壓制。
最後再說幾句:關於當時的中國和日本,某些現代中國學者和所謂愛國者的表現實在是令人作嘔,這里簡述其中兩項。
其一是扯大旗作虎皮,亂認祖宗。元代明明是中國人遭異族征服的時期,在元帝國的四等居民中,作為中國主體的漢人地位最低,按照蒙古律法,蒙古人殺死漢人與殺死別人的驢子同罪。許多當時地位遠比中國人高的民族,如俄羅斯人,朝鮮人,維吾爾人,他們的後裔都將蒙古統治時期視為民族的恥辱。而許多大喊「愛國」的中國人,卻將蒙古人的統治視為無上的光榮,借蒙古人的軍功來裝點自己所謂的「民族自豪感」。成吉思汗這個不會講一句漢語,視中國人如糞土的半野蠻人也被許多愛國者認作中國人,捧為「中華英傑」。成吉思汗如果知道自己死後會有這樣多下賤的奴才自願為他舔屁股,不知會做何感想。
其二是竭力醜化別人,為自己的懦弱開脫。當時的日本人,越南人,朝鮮人都是英勇頑強的民族,他們光明正大地擊退了統治半個世界的可怕強敵。可我們的某些史書總是盡力誇大他們的短處,以暗示他們其實跟中國人並無差別,不過更幸運而已。講到安南的戰爭,許多史書著重說安南軍如何低劣,不敢正面迎戰,蒙古軍如何威武,如何攻城略地,後來蒙古人又如何不適應熱帶叢林,如何瘟疫流行,等等。我想:明眼人都明白,當時的安南人如果跟蒙古人逐城硬拼,那才是白痴。其實若論抵禦蒙古人的地利,南宋絲毫不比安南遜色,因為中國的南部地區江河縱橫,湖泊與水田密布,是機動騎兵最難以發揮的地域。至於元軍在日本的失敗,許多中國史書把這完全歸功於颶風。隻字不提日本人的英勇抵抗,卻憑想像大肆編造和渲染日本人如何恐懼,如何奔走呼號,如何絕望祈求上蒼,等等。

我們的民族在歷史上飽受凌辱,這自然有外在的原因,可更大的原因在我們自己身上,這需要我們認真反省。可有些所謂的愛國者不肯面對事實,倒熱衷於強奸歷史來尋求快感。我個人的看法:「神風」這類意淫謬論的廣泛流傳,才是我們民族的真正恥辱。
另有一說:

蒙古帝國於1259年完全征服高麗王國後,聽說在更東方的大海上,還有一個日本帝國,便於1266年,派遣使節前往招降。日本當時是龜山天皇在位,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有蒙古帝國這回事。對這種來歷不明的使節,自然不予理會。這種冷淡態度,引起兩次無妄的災難:
第一次,1274年,元兵團一點五萬人,在蒙古大將忻都、高麗大將洪茶丘率領下,乘戰艦九百艘,從朝鮮半島合浦港出發,攻陷對馬島,在日本肥前沿海登陸。日本集結十二萬人抵抗,死傷慘重,但堅守不退。後來元兵團的箭用盡,無法補充,只好撤回。
七年後的1281年,即宋帝國亡後第二年,大汗忽必烈在高麗王國首都開京(朝鮮開城)設征東司令部(征東行省),由蒙古大將阿刺罕擔任總司令(行省右丞相)、漢人大將範文虎擔任副總司令(行省右丞),分南北兩路,在對馬島上會師。會師之後,阿刺罕逝世。大汗忽必烈命副宰相(中書省右丞)阿塔海前往接替。可是範文虎企圖由他來完成這件英雄事業,沒有等阿塔海到達,即行進軍,在日本平壺島(長崎北)登陸。計戰士十萬人,戰艦四千四百艘,漫天遍海,旌旗蔽日。日本第一次面對著這么強大的敵人,全國震怖,自知不能抵抗,唯有奔走呼號,祈禱上蒼拯救。這時候是陰歷七月,正逢西南太平洋上台風季節(內陸人民不可能了解台風所帶來的可怕破壞力,即令二十世紀,二十萬噸以上的船艦,得到台風消息,都要躲避)。當日本慌張失措,朝不保夕之際,台風適時而至。八月一日,突然間海上風浪大作,暴雨傾盆,四千四百艘戰艦在怒風駭浪中,四處飄散,像鴨蛋殼一樣,互相被撞擊粉碎,或被波濤吞噬,幾乎全部沉沒。戰士屍體,漂滿海面。軍儲糧秣以及弓箭武器,都在艦上,也全部喪失。這次台風歷時四天,八月五日,好不容易風雨停住,範文虎發現他已無法收拾這個殘局,就把已經登陸駐扎在五龍山下的約十餘萬人的部屬,全部遺棄。自己和一批高級將領,乘上殘余的幾艘戰艦,悄悄逃走。十餘萬人的登陸五龍山部隊,當發覺被他們的統帥遺棄時,好像被遺棄的孤兒,相對大哭。但他們立即組織起來,推舉一位張百戶(營長階級)當司令官,伐木作舟,准備逃回。但時間已不許可,八月七日,日本反攻,登陸五龍山部隊奮戰兩晝夜,箭已射盡,糧也食盡,結果是六七萬人被殺,未死的二三萬人,於八月九日被日軍驅到八角島,凡蒙古人、高麗人、中國北方人(漢人),全部處斬。只留下中國南方人(南人),日本稱為「唐人」的,免死,充作奴隸。登陸五龍山十餘萬部隊,只有三個幸運兒逃掉,分別偷乘破爛的漁舟,漂回中國。然而,最悲慘的是,這件全軍覆沒的悲劇,竟沒有引起責任問題。範文虎向忽必烈報告說:「我們到了日本,正准備攻擊太宰府時,不料暴風把船摧毀。我們仍然照原計劃行事,可是某將領某將領(這些人都被遺棄在五龍山下,死無對證),不聽指揮,率軍先退,大軍只好跟隨。全體戰士於回到合浦港後解散,已備回本鄉。」忽必烈相信他的話,逃回的三個人雖拆穿了他的謊言,死難者的家屬雖向政府申訴,但這聲音是太微弱了,忽必烈根本聽不到,蒙古帝國高階層已開始腐爛。

——這一陣台風拯救了日本,日本感謝它,稱它為「神風」。二十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組織自殺飛機,即稱「神風特攻隊」,希望神風第二次降臨。結果雖然失望,但可看出這次台風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檢查蒙古帝國東征失敗的原因,我們認為可歸納為三項:一、將領們統大軍渡海作戰,卻沒有一個人對海洋氣候了解。二、任用人類渣滓範文虎當統帥。三、在出發時,忽必烈拒絕配備馬匹和回回炮,否則登陸五龍山部隊可能在巨炮掩護下,支持到撤退使用的新艦造成。

東征失敗後第二年(1283),蒙古帝國的使節被緬甸王國驅逐,遂向緬甸攻擊,繼續作戰六年,到1289年,緬甸始告屈服,降為臣屬。而在進攻緬甸王國的前一年(1282),占城王國(越南南部地區)囚禁蒙古帝國的使節,元兵團在蒙古大將唆都率領下,乘戰艦一千艘,由廣州出發攻擊。占城王國堅壁清野,退人叢林山谷。元兵團攻陷它的首都,但歸路和糧道卻被切斷,狼狽撤退,幾乎全被殲滅。

明年(1284),蒙古帝國向安南王國(越南北部地區)借路,計劃縱穿安南,從陸道進攻佔城。安南王國拒絕,它不敢冒這個險。忽必烈命他的兒子脫歡親王當總司令,攻擊安南王國。安南是熱帶地方,森林連旦,密不見天日,又有地區性的瘴氣惡霧,以及北方戰士從沒有見過的毒蛇猛獸和致使的蚊蟲螞蝗。元兵團首先發生瘟疫,又加上安南軍不斷伏擊,以致死傷狼藉,大敗而還。

三年後(1287),脫歡親王對安南王國作第二次攻擊,這一次攻陷安南首都螺城(越南河內)。但安南軍切斷元兵團的糧道,節節反攻。元兵團只好放棄螺城,且戰且退,沿途毒蛇毒箭,雨一般落下,戰士將領,死亡殆盡,脫歡親王只剩下一條性命逃歸。不過安南國王陳日(火亘)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他知道絕不能長期觸怒這個龐大的鄰邦,仍然派遣使節到大都(北京),獻出用黃金鑄成的自己的跪像,代替自己謝罪。占城王國也明智地請求和解,它也不願作為北方巨怪的長期敵人。蒙古帝國最後一次擴張,是遠征爪哇王國(印尼爪哇島)。爪哇王國不過一個小島,比日本還要小而且還要遠。但蒙古使節也到了那裡招降;爪哇國王在他臉上刺字後趕走,以表示對蒙古的輕蔑。一二九二年,元兵團二萬人,戰艦五百艘,在蒙古大將亦黑迷失、漢人大將史粥率領下,從泉州(福建泉州)出發,越洋攻擊,次年登陸爪哇島。恰巧遇上爪哇國王被他的鄰邦葛郎國王所殺。爪哇國王的女婿土罕必(門者)耶是一個有謀略的領袖人物,他投降元兵團,引導大軍擊滅葛郎王國。然後,他再對元兵團發動奇襲,元兵團大敗,勉強撤回泉州,此役共三千餘人葬身在那個荒島。

征爪哇失敗之後,蒙古帝國那種像著了魔似的擴張狂,終於停止。熱帶土地是他們所不了解的,變化莫測的海洋他們也無法克服。從1206年鐵木真建立帝國,就一天都不停地對外侵略,到1293年爪哇兵敗,為時八十八年。蒙古人的擴張力量竟持續如此之久,使人嘆為觀止,沒有一個國家和民族能夠如此。

⑨ 日本永樂年號是那年

日本沒有「永樂」年號。中國有數個朝代有這一年號,高句麗也曾用過,但日本沒有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