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們上海人說的方言是吳語的一種么
上海方言是一種吳語方言,屬於漢藏語系-漢語族-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
上海話是吳語的重要代表,與吳語太湖片其他方言基本能互通,是現代吳語地區比較有影響力的一支語言。上海話是以原先上海本地的方言為基礎,自然融合上海開埠後的吳語區各地移民方言而成的一支新型城市吳語。
(1)上海話屬於什麼語系擴展閱讀:
上海話作為一種吳語方言,和大多數吳語一樣擁有較為復雜的連讀變調。上海話在吳語中最快進化到「延伸式」連讀變調,在說一個詞語時,首字的聲調決定其他字的變調,而與後字的聲調無關。
二字組變調規則共有五條:
1、陰平聲後接任何聲調,兩字聲調分別變成55+21。如「醫生」「風琴」。
2、陰去聲後接任何聲調,兩字聲調都分別變成33+44。如「背心」「廣告」。但後接陰去、陽去聲調時有少部分例外,如「草紙」聲調讀作55+11。
3、陽去聲後接任何聲調,兩字聲調分別變成22+44。如「老酒」。
4、陰入聲後接任何聲調,兩字聲調分別變成33+44。如「浙江」。
5、陽入聲後接任何聲調,兩字聲調變成11+23。如「蜜蜂」。
B. 上海話屬於漢語什麼方言
上海話屬於漢語吳語方言區 。
吳語區主要分布在上海,蘇南,浙江大部,安徽沿江部分地區以及江西東部。代表城市有上海,南通,無錫,蘇州,常州,銅陵,杭州,紹興,寧波,金華,台州,溫州,麗水,衢州,上饒等。
C. 上海的方言到底是屬於什麼語系同學說的潮汕方言,也不象粵語,也不知道屬哪個語系
上海方言屬於吳方言,與浙江省大多數方言和江蘇省南部的方言是同一系的。
潮汕方言,俗稱潮州話,是屬於閩南語的的潮汕片。雖然潮汕地區處在廣東省境內,可是它和粵語的差別極大。潮汕先民與閩南人有著很密切的關系,他們都是從中原(河南洛陽一帶)集體搬遷到閩南(漳州、泉州、廈門),有一些隨後搬遷至潮汕地區、雷州半島以及海南島。因居住在不同地方,各地的方言產生分歧,形成了今天的閩南語、潮州話、雷州話和海南話。
本人是新加坡華裔,祖籍福建漳州龍溪。我們新加坡人大多為十九到二十世紀的華南移民及後裔,所以略懂一些南部方言的歷史。
D. 上海話是什麼話
上海話,是吳語的一種方言,屬於漢藏語系-漢語語族-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1]
上海話又稱上海閑話、上海吳語、吳語上海話、滬語,是上海本土文化的重要根基。上海話是吳語的重要代表,與吳語太湖片其他方言基本能互通,是現代吳語地區比較有影響力的一支語言。
狹義上海話指上海市區方言,也就是現在被廣泛使用和認同的上海主流通用方言。上海話是以本地吳語為基礎,自然融合上海開埠後的吳語區各地移民方言而成的一支新型城市吳語。[2]
E. 上海人說話有什麼特點
上海話發音很注重技巧,舌頭跳動頻繁而靈巧,口型運用集中在唇部和下巴,小范圍高頻率的變動。
在晚年人的老派語音中,「幫」、「端」的聲母不是讀[p]、[t]的,而是讀一種伴有濃重鼻音的縮氣濁音[』b]、[』d],這種縮氣音現在浙南慶元、仙居等山區才有,在壯侗語里還有這種音。
上海話的入聲韻是吳語中保存最全的。在鄉間晚年人中,「客[khk]」、「掐[khæ]」、「刻[kh∧k]」、「渴[khœ]」、「磕[khe]」、「殼[khɔk]」、「哭[khok]」都不一樣音,即有七個根本韻,開展到現在城區的青少年,兼並到只餘下二個了,「客=掐=刻=渴=磕[khɐ]、殼=哭[kho]」。
(5)上海話屬於什麼語系擴展閱讀:
上海話囿於內環以內,是市區方言。內環以外,二十年前多是郊縣,說的都是本地話,市區人不太懂,甚至還不如蘇州話好懂,因為上海話是吳越語的雜交。蘇州評彈曾是上海人的最愛,成了普及媒介。
上海話是上海人的第一特徵。本地姑娘嫁到城裡,鄰居稱之為「本地姑娘」,如果進門一口上海閑話,而不是宋美齡式的本地口音,那才叫上海姑娘。
F. 上海人說什麼話是粵語嗎
上海人一般說上海話(方言)或者普通話,不是粵語。
上海話,是吳語的一種方言,屬於漢藏語系-漢語語族-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
上海話又稱上海閑話、上海吳語、吳語上海話、滬語,是上海本土文化的重要根基。上海話是吳語的重要代表,與吳語太湖片其他方言基本能互通,是現代吳語地區比較有影響力的一支語言。
狹義上海話指上海市區方言,也就是現在被廣泛使用和認同的上海主流通用方言。上海話是以本地吳語為基礎,自然融合上海開埠後的吳語區各地移民方言而成的一支新型城市吳語。
(6)上海話屬於什麼語系擴展閱讀:
上海話的發展歷程
上海位於江東吳地,本地語言為有數千年歷史的古老吳語。吳語一詞自古有之,常見於古詩文中,即指江東一帶方言,上海話留存古代江東文化氣息。
上海話源於松江話,有700年的歷史。上海的人口聚落是因上海浦而得名的。上海浦就是今從龍華到外白渡橋一段的黃浦江。
古代在長江出海處的三角洲上,有一條自西向東、水勢好大的松江(即吳淞江,蘇州河),在其下游近入海處,有上海浦和下海浦兩支流。以「上海」相稱的聚落,最早見於北宋熙寧十年(1077)。
由於上海面臨東海,在清末碰上了特殊的機遇。1843年上海被迫開埠以後,成為一個自由發展的租界,有相當長時間的市民自治,使上海迅速變成一個國際大都市、金融中心,龐大移民和高速經濟的沖刷,使上海話一躍成為太湖片吳語區發展最快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