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最出人才省份
浙江,中國最多文人學者的地方
Ⅱ 從古至今,哪個省份輩出人才,有你們省的嗎
中國歷史悠久,所以人才眾多,但如果要問從古至今,哪個省份最出人才,這一時半會還回答不上來,得整理整理數據再作答!在很多人印象中,江浙滬地區風光秀麗、經濟發達,這樣的地方人傑地靈,人才絕對少不了。確實也是,在現代社會,這里還成了「院士搖籃」。
統計資料顯示,1469名院士中,江浙滬籍的院士佔比接近二分之一,其中江蘇籍323人,上海籍234人,浙江籍223人。同樣的在古代,江浙地區也人才輩出,唐代之後,中國歷史上一共有416名狀元,江浙地區就出現了114位,佔了四分之一的比例。明清時期共202名狀元,蘇州出身的就有35位。
上面羅列的雖然只是一些院士、狀元的例子。但是以小見大,從這一小撮數據中,也能看出江浙地區的優勢。人才、文化和經濟是相互促進關系,人才的產生影響地區經濟的發展和文化水平的提升。早在康熙時期,他就對江浙地區有過褒揚,贊嘆這里的文人學士和達官顯貴都明顯高於其他省份。
縱觀整個歷史,在治學風格上,江蘇更喜歡研究具體問題,比如做考據、寫小說;而浙江地區更注重思想性,比如魯迅的雜文,但僅從數量分布而言,江蘇比浙江出人才更多一點。
Ⅲ 為什麼說江浙出人才
江浙地帶人才輩出的原因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意思是百姓的糧倉充足,豐衣足食,才能顧及到禮儀,重視榮譽和恥辱。
首先是有錢,江浙自古以來都是富商輩出,年年交稅的大頭。有錢了自然有閑功夫,有時間才能看書學習。
話說回來,為什麼北方的人才就少呢?一方水土一方人,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性格,有的愛讀書,有的愛打架,南方人都是經商的讀書人,我們北方人參軍打仗的更多一些。不過這種情況,以後會逐漸改變。畢竟我們正在經歷的是江南文化向以東南沿海新月形文化為代表的海洋沿海文化慢慢轉變的新時期。
Ⅳ 江浙一帶的文人自古有那些
就江蘇文學起步而言,江蘇要早於浙江。這或許是與江蘇兼有南北的緣故,秦漢文學中(尤其是西漢時期)就有不少江蘇籍文人。比如:劉向,枚乘,枚皋等人,地理主要分布
以徐州為圓心,涉及到了連雲港,淮安等地一部分地區。還有一點有趣現象,同屬漢代,東漢江蘇籍文人比重遠沒有西漢來得高。(丁文江對漢代歷史人物籍貫統計,也證明了這一點)而浙江文學在那個時代文人可謂少也,為數不多的大多也在會稽(今紹興)一代,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王充。至於其他南方地區,如江西,福建等地文人學士幾乎可以說為零。
在魏晉時代,特別是晉代,江南文化已經形成氣候。蘇州的陸氏家族可謂學者輩出,
陸機,陸雲等都是一等一好手。
南北朝時代,江南經濟得到發展,特別陳郡謝氏遷浙後,帶來浙江帶來不少中原文化,著名作家謝靈運、謝惠連、沈約、孔稚圭、丘遲、吳鈞等人。值得一提,湖州沈氏家族同樣也是望族,他們一個家族往往就佔去了好多文人。類似的還有常州的蕭氏家族。還有徐州等地也散布了不少文人。
隋唐五代作家,前唐應該以河南為核心,前唐的文人基本以河南,陝西等地為主。唐代
末期由於北方戰爭頻頻發生,其中比較大的如:永嘉之亂和安史之亂。大量北人逃避到了江南。給江南帶來了中原文化。因此在後唐江南文人比重開始增大了,《全唐詩》中籍貫可考的文人大約1900多人。而江南東西兩道占據比重最大,據上海史地所一分統計,江南各州中又以蘇州(包含了嘉興),杭州,常州,揚州,潤州(包含了鎮江,南京),越州,湖州最多。各難能可貴的是,江南當中同樣出了不少著名的文人,比如:揚州的張若虛,其一篇〈〈春江花月夜〉〉可謂上上之作,義烏的駱賓王《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是膾炙人口的名篇,金華的張志和〈〈漁父〉〉是流傳至今的文人最早傳聲填詞作品之一。蕭山的賀知章等等。
南宋由於戰亂,建都杭州,給浙江文化帶來全面的興盛。至此以後江南文化就遠遠地超過北方。浙江無疑是其間受宜最多的省份。南宋提倡以文治國,是治學路數最寬松的一個朝代。南宋雖來時間不長,但是文化卻極為興盛。宋代以詞見長,宋代有籍貫可考的詞人共867人,浙籍216人,佔四分之一,其次是江西。另外應該注意的是,南宋時候浙江還包括了蘇州,無錫,常州,鎮江(與杭州,嘉興,湖州共同屬於浙西)。南宋隨著建都,一些本是南蠻之地的溫州,台州,明州等地文化上開始逐步興起,〈〈宋元學案〉〉所載兩浙學者中浙東七州共534人,浙西八地共146人;再除去浙西的杭州,嘉興,湖州後,江蘇那一部分可謂
少也(那時蘇北又受戰爭影響)。宋代文人陸游可謂比較突出一位,他那首〈〈釵頭鳳〉〉可謂此情感人。另外,周邦顏,蘇州的范成大都是一流的文人。
元代,盛行南戲。溫州是南戲的發源地,也是南戲的創作中心之一。杭州施惠《拜月亭》、淳安徐田臣《殺狗記》名列「四大南戲」。高明《琵琶記》更標志著南戲創作的高峰,後人譽為「曲祖」。當來元代文學最大特色是包括雜劇在內的曲,雜劇創作中心以來有
兩個,首先是北京,後來演變到了杭州。一些原在北京呆過的關漢卿、湯顯祖、馬致遠、李好古都曾宦遊杭州,浙籍劇作家有范康、金仁傑。就元代而言,學術遠沒有南宋和以後的明清興盛。記錄下來的文人不是太多,很多籍貫不可考證。
明清江浙齊為才子輩出之地,〈〈明史〉〉中記錄的人物占據前兩位。科舉更不用說,
狀元,進士,舉人幾乎扛去了很大一部分。清代也是江蘇省人文最頂峰的一個朝代。蘇州的吳派與皖派是清代最有影響的兩大學派。以及以後崛起的常州學派與揚州學派(影響沒前兩者大)。另外,清代,江浙一代知識分子一直抗清,浙東黃宗羲以及張蒼水等,蘇州的顧炎武。江南同時受文字獄最重的地區,而前尤其以浙江為最,也曾經被停辦科舉7年,故近代早有光復會之設。
歷史記載,浙江的呂留良家族曾經因此流放到了東北。原本可以流芳百事的文人(可以被後人所景仰或者被史書記載的人物)就這樣無辜的被屠殺了。不過我始終覺得,作為一個文人,具備高風亮節是最重要的。如果作一個御用文人,他的存在意義真的不大。</P>
<> 結合整個歷史看:從數量分布上看江蘇相對均衡,浙江相對曲折;從發展高峰上看,清代是江蘇人文的最頂峰,而南宋是浙江的最高峰;從治學風格上看,江蘇人更喜歡具體的問題,比如做考據,寫小說,而浙江人更注重思想性,比如魯迅;從治學路線上看,江蘇文人
尤其是蘇南文人有著才子佳人吟風弄月之風流(比如唐伯虎之流),而浙江文人有著經世致用之學說(比如萬斯同等不少浙東文人學者)。我想造成彼此的種種不同,主要還是源於吳越文化的不同,吳越人應該取長補短,攜手共進。吳人應取越人的一份激越以自進,越人也應取吳人的一份從容以自厚。如此才能趨於完美。
Ⅳ 上海大學走出過哪些知名校友
已經在上海大學求學接近四年的准畢業生來回答一波哈哈。
上海大學作為作為一所綜合性重點大學,不僅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歷史上也涌現了非常多的著名校友。
答者現在上海大學延長校區,延長校區北門有兩幢大樓都屬於「易居」,易居是中國房地產行業排名前十的輕資產房企,而其創始人兼董事長周忻就是畢業於上海大學的傑出校友,於2016年獲評「中國十大經濟年度人物」,現在還是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上海房地產經紀行業協會會長。
當然上海大學也培養了非常多的優秀學者,如兩院院士中有著名神經生物學家、生理學家楊雄里;著名有機化學家林國強、著名產業用紡織材料及復合材料專家孫晉良、著名冶金專家干勇等等都曾在上海大學求學。
謝謝閱讀啦~
Ⅵ 上海外國語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看到很多回答里提到了外交官和演員陳沖、章齡之一類的演員,答主則想到了去年加入聯合國維和警隊的上外學子張紫璇。
圖源和部分信息來自 official account上海外國語大學
Ⅶ 復旦大學走出過哪些知名校友
知名校友,我只想到陳果,畢竟是網紅。但是聽到關於她負面消息居多,嗯,各方面的,我保持中立態度,因為消息這個有可能是加工過度了。對於她的課程我沒聽過,在網上被安利過,可惜真的聽不大下去了,可能覺得有些雞湯吧,我這個人又不大愛喝雞湯。但是有的時候人生艱難,適度喝喝雞湯可以幫你過得舒服些,感覺人生還有希望,那雞湯其實就是還不錯的~
Ⅷ 上海市育才中學出哪些名人
最出名的有兩個
方守賢:中科院院士、加速器物理學家。安徽太平(今黃山)人,生於上海。1955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主任。
殷鴻福: 中國科學院院士,地層古生物學家,教授,博士導師。國際地層委員會三疊紀分會委員、國際二疊-三疊系界線工作委員會主席、國際地質對比規劃359項主席。殷鴻福已發表專著13冊,論文74篇,其中外文論著21篇(冊)。由他主持或作為主要參加者完成的科研成果獲多項獎勵,其中地礦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五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此外,獲「武漢科技新秀」稱號,中國古生物學會首屆尹贊勛獎、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李四光地質科學獎、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全國先進工作者,湖北省特等勞動模範。
上海市育才中學隸屬靜安區教育局,為全寄宿制、現代化的高級中學,首批「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之一,195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首批命名為上海市重點中學,由著名教育家段力佩先生出任校長。學校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長期堅持教育改革。一百年來,以高質量的教學水平蜚聲海內外,為社會培養了大量人才。
Ⅸ 為什麼浙江和江蘇出人才
這個嘛幾個方面的體會,跟你分享下。
1.中國古代自從南宋以後,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一直在江浙,無論是狀元還是文人,作家,藝術家,多半來自這里。
2近代以來,由於上海的超常發展,給江浙人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當然在教育上也是這樣,因為上海開發之前和之初主要都是江浙人,你看現在的上海市委書記市長的籍貫都是江浙的。
3還有一種觀點可能比較討打,經過歷史上多年的戰亂,和多次南渡,漢族或者中華民族的精華在江浙保留了下來,這也是種理解。
4不管怎麼樣,說到底還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過來支持經濟基礎,形成了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