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幾年中秋節上海有啥活動有什麼地方值得去什麼時間在哪裡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賞月、游園,吃月餅等習俗早已深入人心。而今, 2008創智天地中秋嘉年華將為您呈現上海第一個以傳統中秋民俗為主題的綜合大型嘉年華活動,邀您一起體驗古人花前賞景, 月下遊玩的傳統民俗!而此次活動的舉辦地-江灣體育中心更是擁有70多年的悠久歷史,其獨具歷史特色的建築風格,古色古香的中式吊燈,氣勢恢弘的牌坊式建築以及體育場內盆口粗的香樟、虯枝老根的黃楊等所營造的濃厚歷史氣息與中國傳統中秋的悠遠意境可謂相得益彰。為期兩天的活動精彩紛呈,不乏眾多精彩看點: 看點一:中秋賞月夜賞月的風俗由來已久,這次嘉年華特別設置了賞月區。 除了有悠揚的民樂演奏,清雅的茶藝表演, 還精心准備了大型的主題彩燈; 杯杯香茗、曲曲華樂、盞盞燭燈配合著當空皓月,讓您和您的家人可以充分享受中秋佳節的天倫之樂。如果還不過癮, 那就再來看看精彩的由外國友人帶來的工夫表演和外籍留學生的才藝表演吧, 精彩紛呈的節目絕對讓您目不暇接。賞月區還特別准備了特大楊桃燈籠背景供遊客們拍照留影, 誇張可愛的造型充滿吉祥祝福的寓意,一定讓您覺得不虛此行。看點二:當嫦娥遇上後羿中秋節,因為有了皎潔的月光而備具詩意,月下正是單身男女們踏歌覓偶的最好場景,因而中秋自古便是一個年輕人追求愛情的浪漫節日。中秋嘉年華特地為單身人士們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游戲。所有前來的單身男女入場時主辦方都會發放象徵性的標志,在「當嫦娥遇上後羿」的游戲環節中單身男女們都有機會在」月老」的祝福下邂逅屬於自己的那份浪漫!嘉年華還特地為甜蜜情侶們預留了一個彰顯魅力的舞台。無論是情侶對唱還是家庭合唱,都來盡情同台飈歌吧!看點三:中秋服飾秀不停看過古人過中秋的」行頭」嗎? 和家人一起穿上你們的中裝或者古裝進場,就會得到主辦方提供的神秘禮品一份和參賽號碼牌,只要你們足夠自信的在舞台上秀出自己還有機會贏取當晚最佳著裝家庭。同時主辦方提供的免費古裝整體造型拍攝也必定為遊客們定格中秋的美麗瞬間添分加彩。精心打扮秀出來,說不定你就是當晚最大的亮點!看點四:傳統游戲樂翻天猜燈謎,玩沙畫,做賀卡, 全家COSPLAY等游戲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會樂在其中,對於平時工作忙碌的家長來講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親子活動。尤其是在中秋這樣一個特別的節日, 更適合藉此培養孩子們的民族情節和民族自豪感,發動他們的小手和大腦,一起在快樂的假日里留下全家美好的紀念。2008年9月13日至14日,無論您是舉家出動還是甜蜜情侶,單身男女還是外國友人,創智天地中秋嘉年華都邀您一起游園江灣,共賞明月。經過完美的改建和規劃的江灣體育中心,將再現她動人的風貌和身姿,帶您進入意趣濃濃的中秋勝景。而通過舉辦機器人馬拉松嘉年華,環保嘉年華和中秋嘉年華等系列活動,創智天地將一如既往的積極打造集工作,生活,娛樂於一體的創新社區,豐富社區藝術文化生活。體驗不一樣的中秋新過法、新玩法,就在創智天地中秋嘉年華!2008創智天地中秋嘉年華相關信息:活動日期:9月13日-14日(周六、周日)活動時間:16:00-21:00活動地點:創智天地江灣體育中心 上海市楊浦區國和路346號咨詢及訂票熱線:021-65330011活動網址: http://www.kic-jwsc.com/moon2008/ 具體活動內容安排:16:00—21:00傳統游戲區:——拼圖大家賽(由麥當勞贊助此游戲獎品)——月下燈謎猜不完——人名猜猜猜——運轉乾坤任你贏——國際中秋怎樣過——家庭沙畫——中秋賀卡DIY16:00—21:00古代名人再現江灣競猜游戲16:00—21:00 傳統美食區18:00—21:00 祝願彩燈廊18:00—21:00 中秋賞月夜(大型主題彩燈賞月區)——特製大型楊桃燈籠背景——免費古裝整體造型拍攝——主題菊花欣賞18:30—19:30 「當嫦娥遇上後羿」單身派對17:00—18:00 「人月兩團圓,情歌對對唱」海選19:30—19:40 民樂表演19:40—20:10 中秋Cosplay家庭模仿賽20:10—20:40「人月兩團圓,情歌對對唱」決賽20:40—20:55 外國人士功夫表演、互動游戲20:55—21:00 家庭中秋服飾秀頒獎禮活動內容以現場安排為准賞月區門票不含在活動入場券內
㈡ 一對母子失散58年在上海團聚,這58年別離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2017年,尋親者呂政志不遠千里來到了上海寶山,看著其他尋親者陸續找到親人,卻迷失在人山人海中。但四年後,在公安部“團圓行動”的幫助下,他終於見到了失散58年的94歲生母。6月26日,母子相見,緊緊相擁痛哭,久久不能分離,場面讓所有的人都為之動容。
為進一步證實,6月中旬,保山警方在羅店鎮發現了呂政志的母親,老人94歲。呂政志和老人的血樣對比後,確定他們是母子。現在全家團聚了,趙老太太盼望已久的願望實現了。據了解,呂政志是第一個在團聚行動中得到幫助的家庭尋求者,之後警方會進行更為密集的行動,幫助更多長期失散、信息匱乏的親人找到家人。
㈢ 關於上海的節日(上海的民風民俗)
上海地處江南,因此,上海的風俗與江南其他地方有不少相同之處。上海開埠以後,日漸成為一個江海通津、人煙稠密、華洋雜居、五方雜處的城市,又給原有的風俗增添新的內容;上海風俗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 ·除夕和春節 除夕,又名"年三十",指陰歷一年最後一天或這。-天的晚上,故又稱"大年夜"。除夕的"除"字,原意除去,所以除夕又叫"歲除"。按舊俗臘月廿三日為灶日,應祭灶君。臘月廿四日為小年,從這天起直到除 夕,家家都要打掃衛生,購置年貨,農村要殺豬宰羊,磨糯米粉、做各種點心,腌制各種臘味。另外還要貼年畫。城裡人則往往買些水仙花、臘梅、天竺等插在瓶中以增添節日氣氛。當夜幕降臨時,合家團聚,吃年夜飯,又叫團圓飯,席上菜餚一般是十分豐盛的。 夜間通宵不睡,市民一般在家觀看電視節目,名曰"守歲",當新的一年鍾聲敲響時,霎時鞭炮齊鳴,迎接新春。為保證市民安全,在市中心已禁放爆竹,但以其他方式歡度春節。 春節是我國人民最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一片喜氣洋洋。舊歷正月初一,是我國傳統的新年,初一拂曉,人們都穿戴整齊,合家向長輩拜年,平輩間相互拜年。長輩還要給孩子們送紅紙包的壓歲錢,祝賀他們增加一歲。初一下午以及初二、初三出外向親友賀年,現在通訊發達了,不少人都用電話或網上拜年。現在可視電話已開始走進人們生活。當你給遠方親朋好友拜年時,對方接聽者的音容笑貌會立即清晰地展現在電視顯示屏幕上。那清晰的聲音,高質量的畫面,能讓你感受到與親朋猶如面對面談話般的親切。 初四,不少人都買了活鮮鯉魚"接財神"。因"鯉"和"利"讀音相近,再因從水裡抓出活鯉魚穿絲繩貼紅紙的時候,頭尾翹起,像大元寶似的。初一到初五,街巷十分熱鬧,往寺院進香或逛廟市者絡繹不絕。 商號店鋪在初一至初三都告停業,叫做"封關"。有的停業到初五,這是一年中職工們惟一休息的日子。初五接財神,晚上吃財神酒。 ·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是上元節,這天晚上稱元宵。鬧元宵算得是件盛事,一般白天吃餛鈍,晚上吃元宵,又名吃湯圓。元宵節,在舊上海城內外好幾處鬧市搭起高大燈棚,各種花燈聚集一起,蔚為壯觀。黃浦江上檣帆林立,有些船隻桅桿上掛起了燈。在郊野田間同樣到處掛著燈,稱做"望田燈",也是預兆五穀豐登之意。"耍龍燈"是郊縣一項熱鬧的節慶表演,在西郊和嘉定南翔一帶尤盛,表演時伴以十番鑼鼓,有時數十條龍燈相會表演搶龍珠。 婦女們在元宵節還要"走三橋",傳說在月色校潔的晚上走過三座大橋,便可終年除卻百病。舊上海城內外,水渠縱橫,橋梁很多,走過三橋是很容易的。在當時去小東門外走一走陸家石橋的人就格外多的了。 ·清明節 三月里清明節,人們借著掃墓的機會到郊野去踏青。 三月十五日多去龍華寺進香。這一天龍華鎮上廟市極盛。很多人喜歡看桃花,車水馬龍,熱鬧非凡。清乾隆李行南《竹枝詞》寫道:"三月十五春色好,游蹤多集古禪關;浪堆載得鍾聲去,船過龍華十八灣。""龍華晚鍾"原是上海八景之一。 三月二十三日崇祀天後誕辰,祈求天後神佑,上海的閩界客商,希望能在海上"安瀾利適"。當時天後宮里信徒供祀天後,並邀戲班子演戲。 ·立夏節 四月里立夏節,上海郊縣農民取麥粉和糖製成寸許長的條狀食物,稱麥蠶,人們吃了,謂可免"疰夏"。用立夏時青嫩的草頭和入米粉,油煎成餅,叫做"攤粞",為上海和浦東地區人民所喜食。還把糖梅子、酒釀、鹹蛋等作為當令食品,稱為時鮮,取以嘗口,稱嘗"三新"。 ·浴佛節 四月初八浴佛節(釋迦牟尼誕辰),這天寺廟要拂去佛像身上塵土,誦經禮拜,城內外大的寺院如靜安寺和方浜路的廣福寺都有盛大廟會,廟會期間,山門外百貨畢集,進行土特產品交流。 ·端午節 五月忙著過端午節,家家裹糯米粽子,或稱角黍,門上都要掛上菖蒲、艾蓬、蒜頭,意為"避邪"。正午飲雄黃酒。以蒼術、白芷、芸香等葯物煙熏室內。以雄黃抹在孩子額上,用來祛濕解毒,消除穢氣,意味著安度炎暑,不染疫癘。當令食物是棕子、批把、黃魚、大蒜。端午節令人最感興趣的是看龍舟競渡。 ·觀音誕辰 六月十九日觀音誕辰,佛寺里香風又盛了,很多佛教信仰者,雲集寺廟。 ·七巧會 七月七日,是俗傳牛郎織女雙星渡河的時候,這天晚上供瓜果,作"七巧會"吃巧果。 ·中元節 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寺廟中做道場,放"焰口",並在水池放蓮燈,稱"盂蘭盆會"。 ·地藏王生日 七月三十日,佛教傳說為地藏王生日,舊俗在街巷地上及居家庭園遍插棒香並點燃蠟燭叫做"地燈"。 ·中秋節 七八月中秋,是賞月季節。人們出遊看月華,稱做"走月亮"。舊上海很多人喜歡到小東門外陸家石橋觀賞橋下月影盪漾。"石樑夜月"便是"滬城八景"之一。中秋等至十八日大潮汛,很多人到東城觀江湖,也有人到浙江海寧去觀潮。近年來,還有不少人觀看"上海桂花節"的各種表演。 ·重陽節 九月九日重陽節,以糯米粉和糖蒸重陽糕,嘉定和川沙高橋等地則制松糕,都是應景的食品,又以菊花等釀酒,人們暢飲重陽酒《這天為應古時桓景登高避災的故事,居民又有登高之舉,松江余山及豫園大假山都成為登高勝地。 ·菊花會 九月中旬菊花會,很多文人雅士,舉行菊花會,賞菊題詩,有各種各樣的名菊,萬卉齊放,高低疏密,瓷盆竹格,無不盡態極研,爭奇斗艷。 ·冬至節 十一月冬至節,冬至前一日,舊俗磨米粉蒸花糕,做粉圓,饋送親友,如同賀年。 ·釋迦牟尼得道日 十二月初八,相傳是釋迦牟尼得道日,民間煮食"臘八粥",而寺廟尤為盛行,用胡桃、紅棗、栗、蠶豆、芋艿、慈姑及蔬菜等與白米一起煮成粥,供奉佛像前,然後僧人分食,並饋送檀越(信佛的施主)。 ·送灶神 十二月下旬,人們忙著送年禮。二十四日做謝灶團,以酒、果、團子、元寶糖把灶,送灶神朝天。元寶糖是一種膠牙的飴糖,意為用此膠住灶神的嘴,不讓他上奏人間的罪過。 以上的風俗,在上海郊縣有的農村仍有流行。上海市內則由於時代的變化,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有的已經漸遭淘汰,有的則通過變化而繼承下來。總之,上海市內的歲時風俗,處在不斷的漸變之中。如新歲吃湯團,清明食青團,端午包棕子、中秋嘗月餅、重陽吃糕團、除夕包餃子制年糕等仍成為江南地區民俗,"海派"特色的個性。 由於都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市民紛紛提出歲時禁放鞭炮的建議,因為燃放鞭炮易造成火災,傷害事故及環境污染,故市公安局規定內環線以內區域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近幾年春節,許多家庭把給孩子春節壓歲錢的習俗,改為贈送玩具或圖書。春節期間走親戚送禮,許多市民也一改過去送禮盒的習慣,以鮮花禮儀電報代替禮盒已漸成風氣。
希望採納
㈣ 上海有什麼民風民俗
上海人的風俗習慣
如果你見到一個上海人在早晨用開水沖泡昨日剩下的米飯,並以此為早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請你不要嘲笑,這是上海人最具地方特色的早餐.上海,「盪馬路」是人們下班後,周末,雙休日以及節假日最流行的休閑方式。走親戚你要記住帶點禮物。你一到,主人會寒暄一番,然後才就坐,一般有人作陪。宴請時主人未入席,請你不要急著動筷,要等主人到位大家才開始進餐。客人未喝完酒,主人不會先吃飯。宴席散後,主人不讓客人收拾碗筷,並且再次上茶,煙,糖果,瓜子等。有客人在,主人不掃地不打罵孩子。客人告辭,主人一定要相送,一般要送出弄堂口,也有送到車站或送上車.
上海民俗
上海地處江南,因此,上海的民俗與江南其他地方有不少相同之處。上海 開埠以後,日漸成為一個江海通津、人煙稠密、華洋雜居、五方雜處的城市 ,又給原有的風俗增添新的內容;上海風俗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
除夕和春節
除夕,又名"年三十",指陰歷一年最後一天或這一天的晚上,故又稱" 大年夜",除夕的"除字",願意除去,所以除夕又叫"歲除"。按舊俗臘 月二十三日為灶日,應祭灶君。臘月二十四日為小年,從這天起直到除夕, 家家都要打掃衛生,購置年貨,農村要殺豬宰羊。磨糯米粉、做各種點心。 腌制各種臘味。另外還要貼年畫。城裡人則往往買些水仙花、臘梅、天竺等 插在瓶中以增添節日氣氛。當夜幕降臨時,合家團聚,吃年夜飯,又叫團圓 飯,席上菜餚一般是十分豐盛的。夜間通宵不睡,市民一般在家觀看電視節 目,名曰"守歲",當新的一年鍾聲敲響時,霎時鞭炮齊鳴,迎接新春。春 節是我國人民最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一片喜氣洋洋。農歷正月初一,是我 國傳統的新年,初一拂曉,人們都穿戴整齊的衣冠,依著長幼的輩分,合家 向長輩拜年,平輩間相互拜年。長輩還要給孩子們送紅紙包的壓歲錢,祝賀 他們又增加一歲。初一下午以及初二、初三出外向親友拜年,現在通訊發達 了,不少人都利用電話拜年。初五,不少人都買了活鮮鯉魚"接財神"。因 "鯉"和"利"讀音相近,再因從水裡抓出活鯉魚穿絲繩貼紅紙的時候,頭 尾翹起,象大元寶似的。初一到初五,街巷十分熱鬧,往寺院進香或逛廟市 者絡繹不絕。商號店鋪在初一到初三都告停業,叫做"封關",有的停業到 初五,這是一年中職工們唯一休息的日子。初五接財神,晚上吃財神酒。
元宵節
正月十五是上元節,這天晚上稱元霄。鬧元霄算得是件盛事,一般白天吃 餛飩,晚上吃湯圓。元宵節,在舊上海城內外好幾處鬧市搭起高大燈棚,各 種花燈聚集一起,蔚為壯觀。黃浦江上檣帆林立,船隻桅桿上掛起了燈,遙 望似繁星閃爍。在郊野田間同樣到處掛燈,稱作"望田燈",也是預兆五穀 豐登之意。"耍龍燈"是郊縣一項熱烈的節慶表演,在西郊和嘉定南翔一帶 尤盛,表演時伴以十番鑼鼓,有時數十條龍燈相會表演戲龍珠。婦女們在元 霄還要"走三橋",據說在月色皎潔的晚上走過三座大橋,便可終年除卻百 病。舊上海城內城外,水渠縱橫,橋梁很多,走過三橋是很容易的。而當時 去小東門外走一走陸家石橋的人就格外多的了。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家家裹糯米粽子,或稱角黍,門上都要掛上菖蒲、艾蓬、 蒜頭,意為"避邪"。正午飲雄黃酒。以蒼術、白芷、芸香等葯物煙熏市內 。以雄黃抹在兒童額上,用來祛濕解毒,消除穢氣,意味著安度炎暑,不染 疫癘。當令的食物是粽子、枇杷、黃魚、大蒜。端午節令人最感興趣的是看 龍舟競渡,過去在黃浦江上的龍舟,多數是從南翔、黃渡等處借來的。
中秋節
農歷八月初八,是賞月季節。家家賞月至深夜。人們出遊看月華,稱作" 走月亮"。舊上海很多人喜歡到小東門外陸家石橋觀賞橋下月影盪漾。"石 梁夜月"便是"滬城八景"之一。中秋等至十八日大潮汛,很多人到東城觀 江潮,也有人到浙江海寧去觀潮。近年來,還有不少人觀看"上海桂花節" 的各種表演。
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以糯米粉和糖蒸重陽糕,糕上插小彩旗以祀神佛。嘉定 和川沙高橋等地則制松糕,都是應景的食品,又以菊花等釀酒,人們暢飲重 陽酒。這天為應古時桓景登高避災的故事,居民又有登高之舉,松江佘山及 豫園大假山都成為登高勝地。
上海的年夜飯
【上海年夜飯】歲時習俗,農歷除夕俗稱大年夜,這一天全家歡宴,稱"吃年夜飯"。古時過年可從農歷十二月十五日開始,直至除夕,各戶人家擇時做年可先後不一,近代以後才漸集中在除夕。除夕傍晚,家中懸掛出先人遺容(即"畫像",也叫"真"),合家祭拜,然後圍坐歡宴。上海年夜飯菜餚很富特色,除魚肉雞鴨外,還添上炒塌棵菜和糖醋銀絲牙兩樣菜底,另外必備如意菜(黃豆芽)和發芽豆,含有"開發"的意思。這頓飯若有家人遠出,也得添上杯筷,以示團圓無缺。上海人在吃年夜飯時,有諸種忌諱,如不許淘湯。據說淘湯吃飯,來年出遠門辦事要受雨淋,雖為無稽之談,亦寄託了百姓求福消災之意。??
㈤ 上海有哪些元宵節吃湯圓有哪些店
可以在當地的餐館或者小吃店吃。
湯圓,別稱「元宵」「湯團」「浮元子」,是中國傳統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狀食品。一般有餡料,煮熟帶湯食用。同時也是元宵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歷史十分悠久。
肉湯圓是用糯米粉和豬肉餡做成的圓形食品,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名點,屬於傳統節日食品。肉湯圓作為湯圓的一種,即裡面的餡為肉製作的一種湯圓。元宵節的主要吃食是元宵。在南方,元宵也叫「湯圓」、「圓子」。據說元宵象徵合家團圓,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萬事如意。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 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
糖尿病患者:元宵含糖量較高,患者若貪圖口福,可使血糖急劇升高,不僅會加重病情,還能誘發酮症酸中毒。 潰瘍病患者:吃元宵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對潰瘍面的刺激,嚴重者可誘發胃出血、胃穿孔等。
胃腸消化功能不良者:元宵是由糯米面做成的,黏性較大,不易消化,食後可導致胃痛、胃脹、噯氣、反酸甚至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