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上海插隊青年叫什麼
擴展閱讀
郴州到上海怎麼走好 2024-11-15 16:32:17
廣州哪裡有高版本福神 2024-11-15 16:32:05
杭州地鐵多久必須要出站 2024-11-15 16:25:36

上海插隊青年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7-20 22:14:30

① 文革時期,「知青」、「插隊」是什麼意思給解釋下。

知識青年,簡稱知青,廣義泛指有知識的青年,一般指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特定歷史時期的稱謂,指從1968年代開始一直到1978年代末期為自願從城市去到農村和農墾兵團務農或建設保衛邊疆的年輕人,這些人中大多數人實際上只獲得初中或高中教育。

插隊,通常是指1980年以前中國城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一種模式。

插隊屬於集體所有制,無需政審體檢等手續,也沒有嚴格的名額限制(赴邊疆除外),顧名思義就是安插在農村生產隊,和普通社員一樣掙工分、分紅分口糧。

1968年以前的上山下鄉以農場模式為主。因文革造成了中學生滯留學校,到1968年中國出現了古今中外絕無僅有的六屆初、高中學生(即「老三屆」)一起畢業的奇景。這年的冬季起,插隊模式就成為上山下鄉的主要模式。

人數規模之大、涉及到家庭之多、動員力度之強、國內外影響之深,都是空前絕後的。「插隊」從此成為一個特殊意義有代表性的詞彙,提到「插隊」就不用提「知青」,不用提「上山下鄉」了。

(1)上海插隊青年叫什麼擴展閱讀:

1968年 12月 22日,《人民日報》在一篇報道的編者按語中引述毛澤東的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要說服城裡幹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學畢業的子女,送到鄉下去,來一個動員。各地農村的同志應當歡迎他們去。」

指示發表後,全國立即出現上山下鄉高潮,絕大多數 1966 屆、1967 屆、1968屆初高中畢業生湧向農村、邊疆。

其後數年,上山下鄉成為城鎮中學畢業生的主要去向,前後共達 1600多萬人。為此,各地曾成立專門機構, 預算開列專款,並召開全國專業會議,統籌解決有關問題。

上山下鄉並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從20世紀50年代便被倡導,至60年代而展開,70年代末結束。對當時的知青來說,他們到農村去,是為了消滅「三大差別」(即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和體力與腦力勞動差別)。

帶有積極的理想主義色彩,邢燕子、侯雋、董加耕等一大批青年,便是他們的典型代表。 文革時期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中去,摒棄傳統教學,過分提高實踐作用的政治運動。所有適齡青年除了當兵以外,基本上都屬於徵召范圍。

上山下鄉運動,對大多數知青們的確是一個嚴酷的鍛煉,客觀上並沒有解決我國農村三大差別,由於當時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政治歷史環境下,知青各自家庭政治背景的不同 ,知青返城的政治待遇也是不同的,也存在著下鄉鍛煉鍍金走過場和所謂的永遠紮根農村幹革命的現象。

有些地方知識青年在農村遭受強奸迫害的事件也屢屢發生,特別是最後期返城的部分知青,多數是文革遭迫害最後得到解放平反的家屬子女們,他們是最後一批被中央下發文件各省經過統計上報落實實名回城的。

至此,文化大革命上山下鄉運動知青返城工作徹底結束。

上千萬的知青回城後,並未出現某些官員擔心的城市因容納不下這么多人而引發混亂。相反,由於這個決定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歡迎反而使得城市社會和農村社會都更加「和諧」。

國家在八十年代初驟然強化的計劃生育政策是中共對知青返城的一種反應。

② 趙麗宏簡介

青年散文家,民進成員。上海市崇明縣人。1968年高中畢業後回故鄉插隊,當過木匠、鄉郵員、教師、縣機關工作人員。1978年考入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並開始創作詩歌和散文。大學畢業後當過《萌芽》雜志編輯,1987年,趙麗宏應聘擔任上海市作家協會專業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上海市青年聯合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現為上海作協副主席。

著有散文集《生命草》、《維納斯在海邊》、<<學步>>,《愛在人間》、《詩魂》、《趙麗宏散文選》、《島人筆記》、《人生韻味》,詩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詩151首》,報告文學集《心畫》、《鳥痴》,散文《望月》等。作品曾數十次獲獎,《詩魂》獲新時期全國優秀散文集獎。八十年代初,已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的趙麗宏以《詩魂》為題寫了一篇散文,講述他和《普希金抒情詩選集》的故事,表達他對詩人的懷念和對那個灰暗時代的復雜感情。前蘇聯的漢學家、莫斯科出版社總編輯別仁將這篇散文翻譯成俄文介紹給俄羅斯的讀者。他的散文集《詩魂》出版後,榮獲中國新時期優秀散文集獎。組詩《中國,我親愛的祖國》被譜成交響曲合唱,也獲得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趙麗宏:書是永遠的朋友

按常理說,專業作家是以寫作為生的。然而,先後著有散文、詩歌、報告文學等各種文學專著四十餘部,作品曾數十次在國內外獲各種文學大獎的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當代著名散文家趙麗宏,卻一直覺得對自己而言,「寫作還是業余的」。他說:「要說我有什麼專業,只有讀書」。在新近出版的《趙麗宏讀書隨筆》一書的自序中,趙麗宏又一次表白「最大的實惠和快樂就是讀書。」

出生於上海的趙麗宏,從小就是個「書蟲」,讀書從來不管時間場合,「只要拿起一本有意思的書,就能沉醉其中,忘了一切。」趙麗宏往往是走路讀,吃飯讀,睡覺讀,上廁所也讀。從連環畫、童話、神話,到《西遊記》、《封神榜》、《水滸傳》、《三國演義》、《東周列國志》,再到《唐詩三百首》、《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和《紅樓夢》,趙麗宏總覺得「這些書要比課本上學的歷史有趣得多」,常常讀得入迷了,大人的一聲叫喊才把他從痴夢中驚醒。

從小學高年級到中學,趙麗宏開始接觸中國現代文學和外國文學。無論什麼書,他拿到就讀,平時除了讀魯迅,讀茅盾,讀巴金,讀冰心,他還把上高中的姐姐從圖書館里借回家的一些外國文學名著,都讀了一遍,如《安娜·卡列尼娜》、《唐·吉訶德》和《復活》、《戰爭與和平》、《悲慘世界》以及《基督山恩仇記》、《約翰·克利斯朵夫》等。特別是趙麗宏在上海舊書店裡淘得的一套平明出版社出版的新詩叢,更令他興奮不已。這一套新詩叢都是普希金的詩歌,譯者是查良錚,出版於一九五五年。它們成了趙麗宏中學時代最喜愛的書。可以說,趙麗宏後來寫詩,和當初讀這幾本詩集有很大的關系。這幾本書,趙麗宏很珍惜,為減少磨損,他就用透明的紙很仔細地將封麵包起來,但它們還是被趙麗宏翻得很舊。趙麗宏後來回憶說,當時的「我讀得多而雜,讀得囫圇吞棗,讀得沒有章法,然而就是靠著這樣的閱讀,使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使我深深地愛上了文學。」

中學畢業後,趙麗宏離開上海市區去崇明島「插隊落戶」,簡單的行囊里寥寥幾本印刷品中,有一本《野草》。現實中,很多小說往往讀第一遍時覺得新鮮,看第二遍便覺無味。《野草》這樣的書卻可以讓趙麗宏「一遍一遍地讀下去」,因為讀這樣的書「可以讓你反復回味,時時能品出新的韻味來。」當時,趙麗宏就想,「倘若魯迅先生沒有那厚厚的十幾本著作,只有一本薄薄的《野草》,他同樣是一個了不起的作家。」

在農村「插隊落戶」的漫長歲月中,趙麗宏「曾感到過孤苦無援,前途渺茫。」可就是那些和趙麗宏朝夕相處的書,使他改變了對生活的看法。在一盞飄忽不定的油燈下,是書伴他「度過了許多溫馨而愉快的時光」,使他「逐漸充實起來、豐富起來」,也是書「幫助他選定了人生目標」。

一九七七年恢復高考,趙麗宏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在大學的圖書館里,可供趙麗宏選擇的好書就像『春天的花草一樣,多得叫人眼花繚亂」。一九八一年趙麗宏畢業後到《萌芽》工作。那時,趙麗宏住在浦東,每天坐公共汽車經過黃浦江隧道,要花很長的時間到市區上班。由於「在車上的時間是特別難熬」,趙麗宏每天手握一本好書,便把難熬的時光化為愉快的瞬間。在公共汽車上,趙麗宏總能聚精會神地讀書,任何雜訊都不能幹擾他的情緒,即使有人擠他,有人推他,他都木然無知,因為他正「躲進書里作一次愉快的旅行」。

著有散文集《生命草》、《愛在人間》、《瑪雅之謎》、《島人筆記》、《趙麗宏散文選》、《藝品》、《人生韻味》、《喧囂與寧靜》、《死之餘響》、《在歲月的荒灘上》、《讀書是永遠的》、《唯美之舞》、《日晷之影》,詩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詩151首》、《滄桑之城》,報告文學集《心畫》等六十餘種著作,有四卷本《趙麗宏自選集》行世。作品曾數十次在海內外獲獎,散文集《詩魂》獲中國新時期優秀散文集獎,《日晷之影》獲首屆「冰心散文獎」。不少散文作品被選入全國各地和香港、新加坡和加拿大的大學、中學和小學語文課本,在讀者中有廣泛的影響。

③ 知識青年插隊是什麼

插隊是指插隊落戶,「上山下鄉」運動。知識青年插隊,是文化大革命時將知識青年、幹部安插到農村生產隊落戶,參加農業勞動。也叫做「知青下放」。

④ 安徽老鄉叫上海知青滿子什麼意思

這個安徽老鄉一定是皖北侉子,而且阜陽侉子的可能性最大!而且他們說的應該是蠻子,而不是滿子,因為在古代南方被北方人稱為南蠻,而北方則被南方人成為北侉,所以以前在皖北插隊的上海知青們就經常會被阜陽侉子們稱為蠻子。

⑤ 一幫上海知青到北大荒插隊,請問電視劇叫什麼內有詳情

《兵團歲月》《知青》還有電影《北大荒》歌曲,,,《北大荒人的歌》《心中的北大荒》《天上有沒有北大荒》

⑥ 以前上海有什麼叫「插隊落戶」的,這是什麼意思啊,到現在還不理解

1966 年文革爆發,中國的社會陷入停頓,就業機會大幅降低,社會上閑置無業的年輕人逐年增加,於是從 1968 年起,將兩千萬都市裡 16~20 的年輕人以「插隊落戶」為名丟到鄉下,名曰「上山下鄉」、「向貧農學習」, 1966 年文革爆發時的高中初中六屆中學生這一代在中國有個專有名詞稱之為「老三屆」,這些人被剝奪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掐指一算這些人也是「插隊落戶」的主要族群,後來當然不乏突破先天不足的精英,例如改革開放之後以 30 歲之齡進入大學就讀之士,大多數「老三屆」卻成為現在社會上最弱勢最沒有專長的族群。

⑦ 曾經在石人溝插隊的三名上海知青,為何讓人記憶深刻

1他們與鄉親的深情厚誼

在延邊在石人溝的半個多月日子裡,上海知青每天都沉浸在與鄉親們的歡歌笑語中。共同追憶起當年在石人溝與各族鄉親們朝夕相處的那些日子和建立的深情厚誼。與鄉親們依依惜別回滬後想想應該讓未能成行的上海知青朋友分享我們的重回石人溝觀感。看著當時在延邊和石人溝拍攝的照片和視頻思緒萬千心潮激盪難以平靜…………。

⑧ 插隊知青是什麼意思

插隊知青是指1980年以前中國城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一種模式。插隊屬於集體所有制,無需政審體檢等手續,也沒有嚴格的名額限制(赴邊疆除外),顧名思義就是安插在農村生產隊,和普通社員一樣掙工分、分紅分口糧。
知識青年簡稱知青,廣義泛指有知識的青年,一般指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特定歷史時期的稱謂,指從1968年代開始一直到1978年代末期為自願從城市去到農村和農墾兵團務農或建設保衛邊疆的年輕人,這些人中大多數人實際上只獲得初中或高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