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曾經有多少個租界都是什麼租界有什麼特徵范圍是如何劃分的那些租界在現在的上海是哪裡追分
上海曾經有多少個租界,分別為:
1英租界,1845年11月29日,英方與上海道簽訂了《上海土地章程》,設立了中國近代第一個租界—英租界。上海英租界從1845年11月設立開始,至1943年8月結束,歷時近百年。在近代中國史上,上海的外國租界開辟最早,存在時間最長,對中國近現代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英租界劃定黃浦江以西,洋涇浜(今延安東路)以北、李家廠(今北京東路)以南,界路(今河南中路)以東。後又擴展為北至蘇州河,西至泥城浜(今西藏中路)。
2美租界,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美國領事向蘇松道台要求劃虹口一帶為美國租界。次年,以口頭協定,以蘇州河北岸虹口地段為美租界。
1863年6月,美國領事與上海道簽訂章程,美租界西面從護界河對岸(今西藏路橋北堍)起,向東沿蘇州河及黃浦江到楊樹浦向北3里止,再從此向西劃一直線,復回到護界河對岸,形成了一個不等邊直角三角形,佔地346.67萬平方米。
3法租界,1849年4月6日法國與上海道正式簽字換文,上海法租界就此建立,上海法租界是法國在舊中國四個租界中面積最大、發展最好的一個租界。法租界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達到發展的頂峰,並在1943年正式退出了歷史舞台。
法租界起初范圍南至護城河,北至洋涇浜,西至關帝廟諸家橋,東至廣東潮州會館沿河至洋涇浜東角,1914年,法租界通過越界築路將新界擴至北自長浜路(今延安中路),南到斜橋,東達麋鹿路(今方浜西路)、肇周路、斜橋,西至徐家匯(今華山路)一線。
由此為開端,越界築路正式成為了一種實際意義上的擴張租界的手段,越界築路區成為「准租界」。公共租界因此大受鼓舞,此後二十年間進行了大規模的越界築路行動,到日軍侵華前夕,公共租界的越界築路區達到四萬七千畝,甚至超過了公共租界本身的面積。
4上海公共租界,1863年9月,英美租界正式合並為公共租界。1899年公共租界大規模擴張,北至上海、寶山兩縣的交界處(今天目東路),東臨周家嘴(今平涼路軍工路),西達靜安寺。整個租界劃分為中、北、東、西四個區。
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國租界史上是面積最大,經濟最繁榮、法律最完善、管理機構最龐大,發展最為充分的一個租界。今北黃浦、靜安以及虹口、楊浦兩區南部沿江地帶是上海公共租界(英美租界)最主要的組成部分。
上海是中國最早植入西方城市管理理念和制度的城市。上海租界也是中國最早移植現代法治的地方。租界作為實際上的「國中之國」,擁有自己的立法主體和立法權。體現現代法制的法規體系、法規結構、審判制度、律師制度和監獄制度等都最早出現在上海租界。
(1)上海西藏路橋有什麼規劃擴展閱讀:
1843年11月17日,根據《南京條約》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規定,上海正式開埠。開埠前的上海雖已立縣500年,但只是東南海濱的一個縣城。由於租界的建立和擴張,上海城市的性質、結構和形態等都發生了巨大轉型。隨著港口建設加快,上海從封閉型的縣城轉換為外向型通商港城。
城市建設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到1911年,租界內外道路總長度已達110英里,形成了現代城市道路網路。租界呈現出「十里洋場」的繁榮景緻。上海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地位迅速提升,至20世紀30年代,上海已成為遠東最大的城市。
與之相對的是,租界也經歷多次擴張,到1915年上海租界總面積已達48653畝,是1845年的57倍多。至1936年,上海租界總人口已超過160萬,形成了公共租界、法租界和華界三分天下的奇特格局。
Ⅱ 「四行倉庫」在哪裡,「四行倉庫」經歷過什麼
四行倉庫是一座位於上海原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在上海爆發。中國國民黨與日軍激烈抗戰,持續了兩個多月之久。兩個多月之後,中國國民黨宣布從上海撤離到蘇州,面對眾多的日軍,為了保護這最後一塊陣地,需要留下一支部隊在這里進行抵抗以掩護大部隊的撤離。而這個掩護的位置就選在了四行倉庫——四行儲蓄會所為堆放貨物而買的一塊地建立的倉庫。這場戰爭就是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
而當時我們軍隊裝備短缺,武器落後,且人數比日軍少,在種種都劣勢的情況下,面對裝備精良的日軍,臨時提升為團長的謝晉元帶領大家頑強抗戰,憑借著大家的愛國熱情和頑強的鬥志,抵禦了日軍的多番進攻,在這里堅守了4天5夜,成功地掩護了國民革命軍的撤離。
四行倉庫保衛戰使因淞滬會戰挫敗而士氣低下的中國軍隊重新振奮,它的結束標志著淞滬會戰的結束。
Ⅲ 上海的"四行倉庫"現在在什麼路上
四行倉庫位於上海閘北區南部的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的西北角,地址為光復路1號。它是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六層大廈,佔地0.3公頃,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屋寬64米,深54米,高25米。創建於1931年,它原是四間銀行--金城、中南、大陸、鹽業共同出資建設的倉庫,所以稱為「四行」。 現時四行倉庫歸屬上海百聯集團,仍然用作倉儲用途。
Ⅳ 上海的著名公路現在的概況(內環線之類的)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內環高架路
內環高架路,長29126米(不包括2座大橋),標准路段寬18米,設計車速每小時80公里。高架道路的墩柱設在地面道路中央6米寬的分隔帶內,高架道路與地面道路間的凈空高度不小於5.5米。總寬度18米的橫斷面布置:雙向來回各2車道共4車道,其間設0.5米寬的分隔帶,兩側設各寬0.5米的防撞欄桿。全線設連通高架與地面道路的上、下匝道共35條,每條寬7米,單向通行,匝道的設計車速為每小時40公里。在魯班路、漕溪路、延安西路及共和新路交叉口建有4座互通式或半互通式的立交橋。
南北高架路
標准路段(即不在立交范圍內又不設上、下匝道的路段)的橫斷面布置:在0.5米寬的中央分隔帶兩側各設12米寬的機動車道(即各為3車道),路邊各置0.5米寬的防撞欄桿,總寬25.5米。主線道路的設計車速為每小時60公里,匝道為每小時35公里。高架道路與鐵路、地面道路之間的凈空高度分別為6.75米和5.5米。
全線共設4座城市道路立交橋和1座跨鐵路立交橋、1座跨蘇州河橋梁。其中魯班路和共和新路兩座立交橋與內環高架路立交互通,延安路立交橋為南北高架路與延安高架路互通的5層式大型立交設施;天目路立交橋為3層環通式。跨蘇州河的成都路橋,為3跨預應力箱型連續梁橋;該處的高架道路與地面道路並板成一座橋,橋面總寬55.5米
滬嘉高速公路
滬嘉高速公路位於上海市西北部,由主線、入城連接線和地面輔道3部分組成。主線自汶水路起,北迄嘉定縣南門嘉戩公路,長18.35公里,連同兩端入城道路,全長20.50公里。1984年12月21日動工,1988年10月31日竣工,是中國大陸首批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之一。
國道204線上海段滬宜公路
滬宜公路(原名錫滬公路)是山東煙台至上海的204國道終段,位於上海市西北部嘉定縣境內。上海市境內自市界葛隆起,經外岡、南翔、綠楊橋至人民廣場,全長46公里(其中郊區公路自真南路二號橋起至葛隆長33.3公里)。該路路面寬7~12米,橋梁33座,計593.3延米。
國道312線上海段曹安公路
曹安公路是上海至新疆伊寧市312國道起始段,以人民廣場為起點,向西經武寧路、江橋、黃渡,由安亭出市境,共長36公里,橋梁28座。其中郊區公路自真北路起至市界24.5公里,橋梁25座。
國道318線上海段滬青平公路
滬青平公路位於上海市西郊,是上海到西藏聶拉木318國道起始段。自人民廣場起,由虹橋路,經吳家巷、青浦縣城,沿澱山湖南岸至金澤鎮,出市界抵江蘇省平望鎮。上海境內長67公里,橋梁57座;其中郊區公路自虹橋路至市界長53.75公里。
國道320線上海段滬莘楓公路
滬莘楓公路地處上海西南部,是上海至雲南省畹町320國道起始段,從人民廣場起,市境內由滬閔、北松、車亭、亭楓等公路部分路段連接組成,水泥混凝土和瀝青混凝土路面,共長86公里。其中郊區公路自虹梅路至金山縣楓涇鎮,長70.45公里。
滬杭公路
滬杭公路起自人民廣場,經漕溪路、莘庄、閔行,越黃浦江由西渡到南橋,再經柘林達滬浙交界金絲娘橋進入浙江省。上海市境內全長78.32公里;橋梁24座,計534.55延米。其中郊區公路從中山西路到金絲娘橋,長70.27公里。
滬太公路
設計車速每小時80公里,橫斷面寬40米,兩側各設人行道2.50米,綠化帶3.75米,非機動車道3.50米,機、非分隔帶1.50米,車行道8.50米,中央分隔帶1.50米。大場立交橋至界河橋為一級公路標准,設計車速每小時100公里,橫斷面寬40米,兩側各設邊坡與邊溝5米,土路肩0.75米,非機動車道3.5米,機、非分隔帶1.5米,車行道8.5米,中央分隔帶1.5米。機動車道均為水泥混凝土路面,非機動車道為瀝青混凝土路面。
滬南公路
滬南公路自人民廣場起,經北蔡、周浦、航頭等集鎮,終迄南匯縣惠南鎮東門,全長46.04公里。其中郊區公路從楊高路至惠南鎮,長37.88公里。
上川公路
上川公路自浦東大道慶寧寺附近的浦東輪渡碼頭處,經洋涇、金橋等鄉鎮,終迄川沙縣城廂鎮與川周公路相會,全長22.33公里,橋梁25座。
陳海公路
陳海公路呈東西走向貫穿崇明全島,東起陳家鎮,經堡鎮、城橋鎮等,西迄新海農場接北沿公路,全長71.97公里,寬10.5~15米,瀝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橋梁41座。
(太多了,寫不完)
Ⅳ 什麼原因是四行倉庫現在有那麼大的變化
電影《八佰》,帶火了四行倉庫,歷史不該遺忘。電影拍得宏偉而有深意,強烈的對比,強大的諷刺,拍出了人們的逐步覺醒。這是一場被圍觀的戰爭,註定了他的不平凡。
有很大的厚度,是該地區最高的建築。日本坦克無法打穿其混凝土牆壁,由於先前被當作第八十八師師部,因此倉庫中貯存了大量食物、救護用品及彈葯。河對岸是英國租界,所以日本軍隊不敢用重炮,以及重磅炸彈轟炸四行倉庫。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年(1931年),倉庫興建於上海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是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六層大廈,因是舊上海金城、中南、大陸、鹽業四間銀行共同出資建設的倉庫而得名」四行倉庫「。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四行儲蓄會又耗資82萬元,繼續在蘇州河邊上的光復路21號自建倉庫,以堆放銀行客戶的抵押品和貨物等。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四行信託部上海分部倉庫「正式建成,其東鄰大陸銀行倉庫,均由通和洋行設計。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謝晉元帶領第1營的「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奮勇殺敵,打退日軍10多次瘋狂進攻,擊斃日軍200餘名,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四行倉庫
Ⅵ 吳淞江工程和吳淞江泄洪工程有區別嗎
資料一蘇州河,舊稱吳淞江,綿延125公里,猶如一條玉帶,將太湖與上海連接起來。自從上海開埠以後,曾在東段的蘇州河上,先後架設了10餘座各式橋梁,其中最著名、也是最早架設的橋梁,就是外白渡橋。外白渡橋的前身叫韋爾斯橋,在此之前,蘇州河上僅有屈指可數的幾座簡易橋梁,南北交通主要靠渡船來連接的。隨著蘇州河兩岸英美租界的開辟,人口的增多,迫切需要在蘇州河上架設橋梁,以便利南北交通。有個叫韋爾斯的英國人,聯絡了英商寶順洋行大班韋勃、兆豐洋行大班霍格等12個股董,發起組織「蘇州河橋梁建築公司」,耗資1.2萬銀元,於1856年在蘇州河與黃浦江交匯處,建成了一座橫跨蘇州河的木橋,取名為「韋爾斯橋」,橋長450英尺,寬23英尺,橋中間設有一座吊橋,遇有大船過往時,須拉起活板。這時的韋爾斯橋還不是白渡橋,凡是過橋的中國人均要留下「買路錢」—過橋稅。1873年由工部局出面,又在此附近建了一座木橋。因橋在外灘公園旁,故定名為「公園橋」,俗稱外擺渡橋,又因此時中國人過橋不再交錢,可以白渡蘇州河,又稱「白渡橋」。1907年,外白渡橋改建成今天的鋼桁梁結構下承式橋,載重20噸,橋長106.7米,車行道寬11.2米,兩側各有一條3.6米寬的人行道,從此,大大改善了外灘中山東一路至大名路的交通狀況。與外白渡橋毗鄰的是乍浦路橋。上海開埠後,傳教士文惠廉曾經在蘇州河上建起一座浮橋。1873年工部局將浮橋改建為木橋,稱為「里擺(白)渡橋」、「二擺渡橋」或「二白渡橋」。1927年又改建為長72米、寬17.7米的3孔鋼筋混凝土橋,載重量10噸。河南路橋亦稱三擺渡橋。1843年的時候,在這里設置過渡口,人稱「三擺渡」,1885年在此建造了長62米的駝峰式六孔木橋---「三擺渡橋」,1925年又改建成現在的鋼筋混凝土的均衡翅式帶懸橋,長64.5米,寬18米,有3孔,載重為量15噸。因橋堍下建有天後宮,故又稱「天後宮橋」。福建路橋又稱作老閘橋,因此地留有古代建造的石閘。1875年在此建起一座木橋,就叫老閘橋,直到1962年方才拆除,如今的橋則是1968年建成的。與老閘橋相對應的是新閘橋,一座載重量僅3噸的鋼架步行橋。今天許多人不知道恆豐路橋原來叫舢板廠新橋,當初,這兒曾經是外國人的賽船總會所在地,上海人稱之為「舢板廠」。1903年,由廣東、浙江商人集資在此建造了一座木桁架橋,以後幾經改建才變成今天的樣子。老上海一定記得在蘇州河上有一座連接山西南路和山西北路的六孔木橋—盆湯弄橋,50年代因其陳舊而被拆除。除了上述橋梁外,蘇州河上還有以垃圾來冠名的橋梁--新、老垃圾橋。老垃圾橋就是今天的「浙江路橋」。新垃圾路比老垃圾橋更出名,是今天的西藏路橋,也稱泥城橋。蘇州橋上還有一條專為架設自來水管道的橋,人稱「自來水橋」。此外,蘇州河上還有四川路橋、烏鎮路橋、造幣廠橋(江寧路橋)、三官堂橋……其中除了烏鎮路橋、恆豐路橋、造幣廠橋、三官堂橋分別建於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外,余多建於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這些橋或以路名,或以地名命名,雖建材各異,大小有別,規格不一,但無疑均便利了蘇州河兩岸間的交通,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勾通了現實與歷史,它們與蘇州河融為一體,構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資料二蘇州河又名吳淞江,是黃浦江最大的支流,它源於江蘇太湖,向東經江蘇省吳江市、吳縣、崑山市和上海市境內的青浦、嘉定、普陀、長寧、靜安、閘北、虹口、黃浦等區縣,在上海外白渡橋處入匯黃浦江,全長125.2公里,在上海市境內有53.1公里,具有泄洪、排水、航運、灌溉等功能,是上海僅次於黃浦江的重要河道。一般寬度為50~60米,近黃浦江入口處為80~90米。每年7~9月為汛期,汛期水位為4.8~5.2米,平時水位一般不低於3米。古時曾名金澤、松陵江、笠澤、松江,其入海處稱「滬瀆」。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華亭府為松江府後,始稱吳淞江。明嘉靖元年(1522年)經疏浚今北新涇以下的新河道,成為今吳淞江水道。上海開埠後,英國人認其可上通蘇州,因名蘇州河。在上海開埠之前,蘇州河(吳淞江)是一條沒有橋的河。上海的繁華在蘇州河南岸,北岸一片蕭寂。那時,兩岸的人們舟楫往來,河道邊眾多的渡口便是印證。19世紀中後期,蘇州河上掀起了第一波造橋運動。當年,南岸租界人滿為患,這個城市急切地需要拓展更大的發展空間,河那邊,北岸正是新天地。於是,英國人在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匯處,建造了蘇州河上第一橋———「威爾斯橋」,這座木橋的精確建造年代是1856年。之後,河南路橋、福建路橋、浙江路橋……一路向西,將北岸和南岸連成一體,大上海由此拓展,蘇州河演變為城市內河。溯流而上,蘇州河上的橋梁可分為三大段:東段從外白渡橋到西藏路橋,大都已是百年身,始建於上世紀初。乍浦路橋、四川路橋、河南路橋、西藏路橋,四座典型的歐式風情,與兩岸建築風格十分協調。建於上世紀60年代的福建路橋是一座雙曲拱橋,因地基松軟,在拱橋水平推力的作用下,橋上出現裂縫並不斷加大,已作為「危橋」拆除。中段從烏鎮路橋至長壽路橋,大多是近些年新改建的橋梁。記者一路數來,共有烏鎮路橋、新閘路橋、成都路橋、恆豐路橋、普濟路橋、長壽路橋等6座橋梁,橋梁強調交通功能,橋體外部線條簡潔明快。西段從昌化路橋至中山西路3號橋,大多為新中國成立後數十年裡所建。昌化路橋、江寧路橋、西康路橋、寶成路橋、武寧路橋、曹楊路橋、校園橋、凱旋路橋、中山西路3號橋,共有9座橋。這些橋普遍面目呆滯、身軀笨重。這是「因為受限於那個時代的經濟政治因素,所以橋型結構較為簡單,造價也相對低廉。」蘇州河在上海全長53公里河段上的29處現有31座橋,儼然一座天然的橋梁博物館。最早的「橋」是浮橋。1735年雍正年間,蘇州河上就有橋了,不過是座浮橋。位置就在今天的新閘路橋,當時是「兩岸各築石磴,中架浮橋,船過拽之。」行人車馬往來不便,蘇州河上再沒有其他的橋,都靠擺渡。以後兩個多世紀里,蘇州河的橋逐漸增加到如今的29處,幾乎每一條大路相應地有一座橋。可以免費白渡,所以叫「外白渡橋」。1843年上海開埠,1856年外商成立了一個「蘇州河橋梁公司」,在河東口建了一座木橋,叫「威爾斯橋」。因為是私營的,來往要收費。1872年,工部局收購了威爾斯橋,由於使用率加大,又另造一木橋替代,並且不再收費,可以白渡過去,從此就被叫做:「外白渡橋」。1907年,外白渡橋改建成鋼橋,這是蘇州河也是上海的第一座鋼橋。解放後第一座橋長壽路橋是上海解放後建造的第一座架設在蘇州河上的橋梁。1951年開工,1953年竣工。原有的橋,被毀於日軍佔領時期。新中國成立後,市人民政府工務局幾經勘查,投資人民幣376萬元,建造了貫通東西的永久性橋梁。橋梁工藝諸多第一曹楊路橋,1976年新建,是上海第一座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箱形連續梁橋。浙江路橋,1908年新建,是我國僅存的幾座魚腹式鋼木桁橋之一。昌化路橋,1974年新建,是跨越蘇州河的第一座中承式肋拱橋。恆豐路橋,1987年新建,是蘇州河上第一座用懸臂澆築法施工的橋梁,也是上海在大型橋梁建設中,應用預應力連接箱梁結構,通過計算機精確控制,先建兩頭再中間合龍的成功範例。經典景觀橋四川路橋、西藏路橋、乍浦路橋、河南路橋是典型的歐式風格橋梁,橋體線型優美流暢,橋身細部刻畫豐富,橋梁整體與該段蘇州河兩岸的建築風格十分協調,是蘇州河上重要的景觀橋梁。最年輕的橋烏鎮路橋,原橋建於1948年,1999年拆除重建,是目前蘇州河上最年輕的橋。不過,隨著蘇州河橋梁新規劃的實施,這個名頭恐怕很快就將被替代。蘇州河橋梁形式各異,材料多樣。按結構形式分,有拱橋5座(如福建路橋)、鋼桁架橋2座(如外白渡橋)、梁橋20座(如江寧路橋)。按材料分,有鋼結構(如浙江路橋)、混凝土結構(如恆豐路橋)、鋼筋混凝土結構(如四川路橋)等。資料三蘇州河上的橋--從西到東排列:1、外環(不祥)2、真北路(行人、自行車、汽車)3、古北路(行人、自行車)4、中山西路(行人、自行車、汽車)5、凱旋路(不祥)6、華東政法(行人、自行車)7、江蘇路(行人、自行車、汽車)8、武寧路(行人、自行車、汽車)9、葉家宅路(不祥)10、西康路(不祥)11、江寧路(不祥)12、中譚路(不祥)13、天目路(行人、自行車、汽車)14、普濟路、淮安路(不祥)15、石門二路(行人、自行車、汽車)16、共和新路(汽車)17、大統路、新橋路(行人、自行車)18、烏鎮路(行人、自行車)19、西藏路(行人、自行車、汽車)20、浙江路(行人、自行車)21、福建路(不祥)22、河南路(汽車)23、四川路(行人、自行車、汽車)24、乍浦路、虎丘路(不祥)25、吳淞路(行人、自行車、汽車)26、長治路、外白渡橋(行人、自行車、汽車)
Ⅶ 上海的新垃圾橋(lese Bridge)為什麼叫新垃圾橋
NewLesebridgeinShanghai舊稱上海新垃圾橋,現在稱上海西藏路橋。知道這座橋叫做新垃圾橋的人已經不多了,更多人知道它叫做「泥城橋」,因為這是公交汽車和無軌電車的站名,一直使用到上世紀90年代。
1879年,上海工部局應蘇州河邊浙江路附近業主外僑的請求,從今浙江路架起步行木橋。因當時租界內生活垃圾多在橋旁碼頭外運,俗稱垃圾橋。1942年,更名為浙江路橋。
清咸豐三年(1853年),今西藏路處即築有木橋,因毗鄰泥城浜,故稱「泥城橋」。1899年,工部局拆除舊橋,重建木橋,後泥城浜被填平築成西藏中路。被稱為新垃圾橋。而原垃圾橋被稱作老垃圾橋。
上海真正的「泥城橋」有三座,北泥城橋在今北京路口的星火日夜商店附近;中泥城橋在今南京路步行街市百一店附近;南泥城橋在今廣東路口。習慣上稱作泥城橋的,僅指北泥城橋。1922年,連同木橋一並拆除,在原橋東側建一座混凝土橋。1942年命名為西藏路橋。
2004年01月08日西藏路橋改建工程順利竣工通車。新橋橋面由原來的4車道拓寬到6車道,寬度從18.68米增加到33米;跨蘇州河中梁底標高提高了6米,提升了水上船隻通行能力。新橋的主色調敲定為褐色。入夜以後,新橋將有絢爛的照明配置,形成蘇州河上的一大「看點」。在光照選擇上,考慮到車流在運動時可能產生視覺干擾,在燈具外圍將有半透明燈罩包裹,使之不產生炫目光。
附圖是改建後的上海西藏路橋。
Ⅷ 蘇州河上的橋以及簡介
蘇州河,舊稱吳淞江,綿延125公里,猶如一條玉帶,將太湖與上海連接起來。自從上海開埠以後,曾在東段的蘇州河上,先後架設了10餘座各式橋梁,其中最著名、也是最早架設的橋梁,就是外白渡橋。
外白渡橋的前身叫韋爾斯橋,在此之前,蘇州河上僅有屈指可數的幾座簡易橋梁,南北交通主要靠渡船來連接的。
隨著蘇州河兩岸英美租界的開辟,人口的增多,迫切需要在蘇州河上架設橋梁,以便利南北交通。有個叫韋爾斯的英國人,聯絡了英商寶順洋行大班韋勃、兆豐洋行大班霍格等12個股董,發起組織「蘇州河橋梁建築公司」;
耗資1.2萬銀元,於1856年在蘇州河與黃浦江交匯處,建成了一座橫跨蘇州河的木橋,取名為「韋爾斯橋」,橋長450英尺,寬23英尺,橋中間設有一座吊橋,遇有大船過往時,須拉起活板。這時的韋爾斯橋還不是白渡橋,凡是過橋的中國人均要留下「買路錢」—過橋稅。
1873年由工部局出面,又在此附近建了一座木橋。因橋在外灘公園旁,故定名為「公園橋」,俗稱外擺渡橋,又因此時中國人過橋不再交錢,可以白渡蘇州 河,又稱「白渡橋」。
(8)上海西藏路橋有什麼規劃擴展閱讀:
「外白渡橋「名字的由來:
上海開埠前,蘇州河南北兩岸交通全靠擺渡船,沿河從東到西設有多個擺渡口,靠近黃浦江的一處,是蘇州河河道上東面最靠外的擺渡口,叫「外擺渡」。
當年,蘇州河兩岸淪為英、美租界後,英國人威爾斯組建「蘇州河橋梁建築公司」,向工部局提出在外擺渡附近建造木橋的計劃,並要求享有20年的經營管理權。
不久,一座收取行人車輛「過橋費」的「威爾斯橋」在蘇州河上架起,俗稱「外擺渡橋」。20年後,工部局收回經營權,重新造了新橋,市民過河無需再付過橋費。
1906年,為通行有軌電車,工部局又將木橋改建成鋼橋。由於「擺」與「白」在上海方言里讀音基本相同,「外擺渡橋」後來演變成了「外白渡橋」。
1949年後,原嵌在橋頭堡上的英文銅質落成紀念碑被拆除,橋名被重新刻寫為「外白渡橋」。
Ⅸ 上海西藏路橋的由來
西藏路橋位於上海蘇州河與西藏路的交匯處,是一座具有歐式韻味的橋梁,始建於19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