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鉛筆畫畫上海的建築,畫什麼好呢,望大家提供一下圖片供參考,謝謝
東方明珠: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The Oriental Pearl Radio & TV Tower)是上海的標志性文化景觀之一,位於浦東新區陸家嘴,塔高約468米。該建築於1991年7月興建,1995年5月投入使用,承擔上海6套無線電視發射業務,地區覆蓋半徑80公里。
⑵ 怎麼畫上海世博會的中國館
看著圖片用筆畫
⑶ 關於上海市世博會的兒童畫
中國二〇一〇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將有一個展區留給少年兒童,充分展示他們對未來城市和生活的設想。為此,世博會中國館與中國少年先鋒隊全國工作委員會十二日聯合發起「祖國發展我成長,暢想新生活——我心目中的未來城市和生活」兒童畫全國徵集活動。活動面向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年齡在六至十四歲之間的少年兒童,並歡迎海外華僑華裔、及在國內學習、生活的外籍少年兒童參加。據悉,徵集的作品可採取個人或集體創作形式,必須由少年兒童獨立創作,充分體現地域特色,結合自己的生活和城市,避免單一的科技暢想,率真自然、主題突出、富有兒童情趣,全面反映少年兒童對未來城市的發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期盼。報名表格可在各級少先隊、少年宮獲取,或登陸全國少工委的官方網站下載。屆時,主辦方將邀請兒童畫領域、展示領域、城市研究領域的專業人士對作品進行評審,入選作品將進入中國國家館進行展示,並頒發「中國二〇一〇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展示入選證書」。部分小作者還有機會免費參加世博會相關活動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簡稱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籌備領導小組和中國少年先鋒隊全國工作委員會,12日在此間聯合發起「祖國發展我成長——暢想新生活,我心目中的未來城市和生活」全國兒童畫徵集活動。 這一徵集活動面向全國年齡在6-14歲的少年兒童。 徵集活動要求,相關作品必須由少年兒童獨立創作,以「我心目中的未來城市和生活」為創作內容,充分體現地域特色,要求率真自然、主題突出、富有兒童情趣;繪畫內容應避免單一的科技暢想,而要全面反映少年兒童對於未來城市的發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期盼,充分展示當代少年兒童的精神風貌。 據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副局長陳先進介紹,作為東道國館,中國館要重點詮釋並表達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在「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的展示主題之下,中國館將向大眾揭開中國在幾千年的城市發展中積淀的經驗與智慧。 在中國館的一個展區,世博會組織者計劃通過兒童的視角,以兒童畫的形式,展現中國未來一代對於中國未來城市的理想和期盼。具體展示位置是中國國家館一條長約300米、寬約3.5米的環形人行坡道。 此次徵集活動的投稿地址為:上海市延安西路64號《少先隊活動》雜志社,聯系人:趙嶸,郵政編碼:200040,作品徵集卡、報名表以及徵集作品的要求可從中國少年先鋒隊官方網站(http://61.gqt.org.cn/)
⑷ 上海世博會會館最好畫的是哪個
沙特館,貝殼狀;英國館,蒲公英狀;中國館,皇冠狀;馬來西亞館,四個立三角組成的;羅馬尼亞,主要由球體和半球體組成;芬蘭館,半個蛋狀;拉脫維亞館,螺旋狀;日本館,橢圓蓋上面伸出幾個氣孔。
都挺好畫的。
⑸ 世博會中國館的簡筆畫
http://cache..com/c?m=2a&p=9f3fc64ad79911a05eeedb3d4459&user=
⑹ 上海世博會的中國館內部陳設
第一展區:探尋「東方足跡」
通過幾個風格迥異的展項,重點展示中國城市發展理念中的智慧。其中的多媒體綜合展項播放的一部影片,講述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自強不息的城市化經驗、中國人的建設熱情和對於未來的期望。國寶級名畫《清明上河圖》被藝術地再現於展廳中,傳達中國古典城市的智慧。 中國國家館內部效果圖
搭乘電梯,觀眾可以直奔49米上層,這是展館最高、最大的展層,也是核心展示層「東方足跡」,面積達8500平方米。「發展」和「時空轉換」為該層的兩個核心展示角度。
一個超常規的影廳是上層的點睛之處。導演陸川透露,不同於普通的影廳,在這里,主題影片將在不同的空間里同時展現,前、左、右三面大銀幕包圍著觀眾。影片時長8分鍾,但不同空間放映的累積內容時長則達24分鍾,極富視覺沖擊力,以匯聚、建設和感悟著手,詩意地展現了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在城市化建設中所作的努力和成就。大氣、震撼、現代風格的影片雖短,其內容卻仿如一部「微型史詩」。
陸川透露,主題電影的製作班底就是《南京!南京!》團隊,從創意階段開始,電影即定調為詩意的展現,因此會有很多超出現實生活的、富有想像力的「奇觀」呈現給觀眾。
影片將給我們展現一種新的人文情懷,震撼但不壓抑。陸川認為,對一些歷史的詮釋可以用一種輕松的、柔性的關注和表現手段,使其更藝術化。
他表示:「影片後期製作復雜程度不亞於影片《魔戒》,將體現目前國內後期製作的最高水平,有許多經過好萊塢大片歷練的年輕人加盟。」
走出影廳,觀眾馬上會被另一件「寶貝」所吸引——放大了數百倍的張擇端名作《清明上河圖》。巨型畫卷可以讓人細細品味,畫中人物還會以一種奇特的方式呈現在人們眼前。
面對 「國寶級」文物的再創作展現,潘公凱表示:「我們要把它做得有趣、好玩,既有意思又有內容,寓教於樂。」
《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宣和年間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汴京(今河南開封)的繁盛熱鬧,畫卷以全景式的構圖,細致而真實地記錄了城鄉、街市、水道間的形形色色。
2002年,《清明上河圖》的孤本曾在上海博物館展出,引來無數觀眾排隊參觀,競相一睹真容。但當時觀眾只能在1米開外的圍欄外遠距離眺望而已。這一次,原本5米多長的畫卷被放大至100米,走在巨型畫卷旁,可以一次看個夠。
緊接著,觀眾在前往41米展廳的途中,可以看到意象化的綠色植物將建構出一個夢幻的綠色環境,其中還穿插新老城市人在同一屋檐下和諧相處的影像裝置。
除此之外,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如造紙、印刷術等和城市生活發展相關的元素也都將創意地展現在人們的尋尋覓覓中。 [2]
第二展區:展開「尋覓之旅」
採用軌道游覽車,以古今對話的方式讓參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領略中國城市營建規劃的智慧,完成一次充中國國家館內部效果圖滿動感、驚喜和發現的參觀體驗。
結束了49米上層的參觀,觀眾將來到41米的中層,經歷動感體驗。中層面積3500平方米,被譽為是充滿驚喜的「智慧之旅」。
夢幻的軌道車,是中層的主打項目。姚開陽表示,這就好比美國迪斯尼樂園的遊玩項目,給人以童話般的意境。但中國國家館的這段「騎乘」還能讓人領略半抽象、詩意化的參觀效果。
邊游邊看,好似一趟尋覓之旅。黃建成表示,「騎乘」算是一種參觀者的特定方式,運用了動態的「流處理」,設計在展館的41米中層,既是一種驚喜,也是一種參觀節奏上的調節,讓遊客在三個層面的參觀過程中有起有伏。
約10分鍾的「騎乘」旅途中,中國傳統城市營建的智慧被展現得淋漓盡致。木結構建築、拱橋、庭院、園林、斗拱、磚瓦等成為沿途觀賞的亮點。
潘公凱說道,中國古代的農耕民族文化特點顯著,古時候的建築均以木材為主,功能偏向於生活和居住,並且符合中國的氣候特點。這不同於希臘、埃及等其他國家,以石頭建築為主。因此,這種中國式的建築之旅將很有看頭。 [2]
第三展區:聚集「低碳行動」
聚集以低碳為核心元素的中國未來城市發展,展示中國人如何通過「師法自然的現代追求」來應對未來的城市化挑戰,為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式的回答」
33米的下層展廳「綻放的城市」,面積約3400平方米,被賦予了「未來暢想」的功能。
該層的環境設計頗有講究,以白色為基調的展廳被打造成流線型,配以光影的勾勒,風格簡潔、舒展又不失高雅。
如果說,前兩層是回顧中國城市發展的歷史,那麼這一層,則是對未來20年發展的展望。在這里,觀眾可以充分發揮想像力,參與到有趣的互動項目中,一起暢想未來的城市生活。
潘公凱表示,下層將會展示中國人如何通過生活的智慧面向未來城市化挑戰,為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交一份「中國式的答案」。
中國元素不等於傳統元素,充滿未來感的下層,將中國長安的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將東方的內斂與西方的張揚相融合,給參觀者提供暢想未來城市的機會,尋找中國的城市未來在哪裡。 [2]
水——貫穿始終的線索
孔子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因此,東方智慧的展現少不了「水」元素。
中國國家館內,「水的流動」聯系了各個展層和展項。在不同的地方,觀眾會看到形態各異的水,既有真「水」,也有高科技的模擬「水」,還有裝置性的抽象「水」,更有您意想不到的「新新水模式」。
水,一直是個全球性的話題。2008年西班牙薩拉戈薩世博會即以「水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城市發展中,水資源早已成為各國探討的熱點。在中國,古有依山傍水的建城之道。人類逐水而居、傍水而聚的習性成就了當今的城市。大城市靠水而生,「水」為人類帶來生命之源和重要交通渠道。
中國國家館將「水」元素貫穿始終,既是對東方智慧的一種凝煉,也是一次對全球水資源緊缺問題的呼應,更是展現了人與人、人與環境、城市發展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
⑺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會以何種主題,何種元素出現
首先看一張圖片,來直觀的看一下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會。
http://www.expo2010china.com/expo/sh_expo/slideshow/node2087/images/00026236.jpg
中國國家館以「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為主題,由於形狀酷似一頂古帽,因此被命名為「東方之冠」。
「東方之冠」的構思主題,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國家館居中升起、層疊出挑,成為凝聚中國元素、象徵中國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體——東方之冠;地區館水平展開,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態映襯國家館,成為開放、柔性、親民、層次豐富的城市廣場;二者互為對仗、互相補充,共同組成表達盛世大國主題的統一整體。國家館、地區館功能上下分區、造型主從配合,空間以南北向主軸統領,形成壯觀的城市空間序列,形成獨一無二的標志性建築群體.
以和諧為核心,展現中國古代科技智慧和現代科技的飛躍發展,中國城市文明的進程,展示中國莊重詳和的國家形象。
ps:中國館創意的歷史經過:
上海世博會組織者於今年4月25日開始向全球華人公開徵集中國館建築設計方案,在國家建設部、中國建築學會的大力支持和協助下,在短短幾個月內,得到了全球華人建築設計家的熱烈響應,共收到設計方案344個。經過專家評審,評選出3個各具特色的方案。
其中「東方之冠」的方案在今年9月舉行的世博會組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會議同時決定成立由組委會9個成員單位組成的中國館籌備領導小組,專門負責中國館的籌備事務。上海世博會組織者根據組委會審議意見,組織專業團隊對方案進行深化和優化。
11月12日,中國館籌備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審議並通過了這個優化方案。
12月18日上午,浦江南岸的世博會園區內,打樁機宣告一項重大工程的啟動。它就是萬眾矚目的中國館——一個標志性建築將拔地而起。從此,它將每天迎接從東海海面噴薄而起的旭日,並代表中國人民的普遍感情與願望,向全世界致敬。
最後說說我個人的看法:
10年的世博會是中國第一次舉辦世博會,我們相信,中國館的獨一無二的創意、構思、設想,會一個把古典傳統的中國,和不斷發展強大的中國結合起來,以最嶄新的東方面目,對世界訴說著:中國來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⑻ 上海世博會中的中國館怎麼畫
比較像古時的鼎
⑼ 世博會中國館的設計創意
含 義: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
中國國家館是上海世博會中永久保留的展館,該館將以「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為主題,系統地展示以「和諧」為核心的中華智慧。
「古」意「新」解透露新鮮氣息
作為世博會主辦國建造的最重要展館之一,中國館以「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為核心展示內容,承載著中華民族對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期盼。細細品味,中國館的設計方案中凝煉了眾多的中國元素。同時,這些傳統元素「古」意「新」解,透露出新鮮氣息——
■中國紅中國館大面積地採用大氣、沉穩的「故宮紅」作為建築物的主色調,色彩奪目,又容易被世界理解。
■體承天地中國館組成中,國家館和地區館的整體布局隱喻天地交泰、萬物咸亨,體現了東方哲學對「天」「地」關系的理解。國家館為「天」,如同雕塑高聳於上,宛如華冠高聳,天下糧倉;地區館為「地」,如同基座延展於下,寓意社澤神州,富庶四方。
■國家館63米的絕對高度中,下部33米完全挑空,這些中心對稱空間和地區館平坦延伸的空間,為人們的自由交流提供了充分的開放場所。而這種開放性、公共性,是國際建築設計中的重要理念。
■斗冠造型國家館以整體大氣的斗冠造型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文化要素。同時,傳統的曲線設計被拉直,層層出挑的主體造型顯示了現代工程技術的力度美與結構美。這種簡約化的裝飾線條,自然完成了傳統建築的當代表達。
■「規」「回」統一中國館的空間組合秩序由「規」與「回」兩部分組成,它們都源於中國傳統城市建築的原型。「規」源於傳統中國建築的儀式化空間。在象徵自然本質的中心對稱空間模式中引入人的步行,從而使單個空間演變為有層次遞進感的空間序列,這正是故宮中空間秩序的由來。
「回」源於傳統中國建築的非儀式化空間,用人的視覺、聽覺等多方面體驗賦予看似無序的自然山水以結構性的秩序,從而使自然空間升華為人文化的可把握的自然之精華,這正是江南園林空間秩序之原由。中國館方案將這兩種模式融為一體,在國家館的中心對稱空間和地區館平坦延伸的空間之間引入了不同模式的人的活動。
中國館鎮館之寶 「復活」的《清明上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