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上海閔行區交通如何
擴展閱讀
福州哪裡有做壓底模 2025-02-05 10:22:37

上海閔行區交通如何

發布時間: 2022-09-04 01:12:29

1. 請問上海市閔行區有龍湖冠寓嗎交通便利嗎周邊環境怎麼樣

有的,在上海市閔行區滬閔路277號就有龍湖冠寓哦。這里的冠寓門店臨近交通樞紐,距5號江川路地鐵站僅有300米,附近的地鐵和公交可以直達各個大型商圈,會有一種下樓就能坐上車的既視感,交通極為便利。另外,龍湖冠寓附近還有置業廣場,歐尚超市等,完全可以滿足大家日常生活的需求。這邊還背靠閔行公園,環境非常好,休息或者下班的時候去跑跑步,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總體來看,龍湖冠寓的交通和周邊環境都是不錯的。

2. 閔行在上海算什麼水平

閔行在上海算什麼水平
問題一:上海閔行區屬於幾類區1-上海市一共有9個中心區,9個郊區,1個縣。
2中心城區9個:
黃浦區
盧灣區
徐匯區
長寧區
靜安區
普陀區
閘北區
虹口區
楊浦區
3-郊區9個:
寶山區
浦東新區
閔行區
嘉定區
松江區
金山區
青浦區
南匯區
奉賢區
4-郊縣1個:即崇明縣
5-所以閔行區屬於上海市的郊區之一,不過雖然是地理位置和交通上屬於郊區,經濟卻很發達,城鎮居民生活水平居於各區前列,而且重視社會主義新文化建設和環保意識,多次受到中宣部、國務院、國家環保總局的好評和獎項。

問題二:上海各區未來潛力排名上海最有潛力的市區應該是閘北區,現在叫做新靜安。
上海最有潛力的郊區應該是浦東新區,浦東陸家嘴、世紀公園已經市區化了,但是大部分地區都還是屬於郊區,潛力巨大。
上海最有潛力的遠郊應該是松江區,別墅多,地廣,經濟發達,有底蘊,有大虹橋的概念,還有大學城等的輔助。
上海市區如今發展的最好的區應該是黃浦區,楊浦區和徐匯區。
上海郊區發展最亂的區是閔行區。

問題三:上海閔行區屬於上海什麼方向上海的西南方向,靠近上海南站和虹橋機場,以及錦江樂園。
閔行區位於上海市區西南部,北緯31°5′,東經121°25′。總面積370.75平方千米。總人口180.47萬人(2008年)。是上海最靠近閥中心的郊區之一。
閔行區位於上海市區的西南部,處於整個上海版圖的中心,誕生過馬橋古文化,有著4000年悠久歷史,現有面積371.68平方公里,南北最長約30公里,東西最寬約31.5公里,西北-東南狹長,人口180.47萬,周邊與浦東新區、徐匯、長寧、嘉定、青浦、松江、奉賢等區接壤。全區下轄9個鎮、3個街道、1個市級工業區。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漕河涇高新技術開發區、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虹橋國際機場分布在區境沿。閔行區是上海市重要對外交通樞紐,虹橋綜合交通樞紐位於本區,也是上海西南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技創業區、現代居住區和區域性商業、物流中心,是一個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新城。
參看先面的示意圖。

問題四:上海閔行好不?我覺得閔行挺好的,尤其是莘庄,想當初地鐵一號線終點站設在錦江樂園站時,閔行區政府自己掏錢把1號線從錦江樂園延伸到了莘庄站,才有了今天莘庄的繁榮,不僅如此,莘庄地鐵南廣場是整個上海規劃得最合理的住宅示範區(莘庄南廣場所有住宅、辦公、娛樂、文化場所都是5年前就規劃好的,上海有哪一個地方能做到如此合理的布局和規劃呢?),閔行花了5年規劃打造才有了今天的成熟,這樣有眼光有實力的區政府所領導的區能差嗎?
在莘庄南廣場有世博9號專線直達世博園8號口,路上時間大約20分鍾。
你若是要看閔行,請先來莘庄看看,莘庄是閔行區的經濟文化中心,它雖沒有市中心的繁華,卻是最適合生活的地方。

問題五:上海閔行區怎麼樣?月薪4k多是什麼水平?閔行算郊區,但還是有很多成熟的國家型工業區,交通這些也算方便,具體要看你位置。
工資的話4千多算中等,超過平均工資的水平。數字只要是比較,永遠有高有低。。
是不是選擇,還要看對這工作的喜歡程度、發展前景,生活方便程度,很多方面都應該要考慮。

問題六:上海老閔行屬於幾線城市1-上海市一共有9個中心區,9個郊區,1個縣。
2中心城區9個:
黃浦區
盧灣區
徐匯區
長寧區
靜安區
普陀區
閘北區
虹口區
楊浦區
3-郊區9個:
寶山區
浦東新區
閔行區
嘉定區
松江區
金山區
青浦區
南匯區
奉賢區
4-郊縣1個:即崇明縣
5-所以閔行區屬於上海市的郊區之一,不過雖然是地理位置和交通上屬於郊區,經濟卻很發達,城鎮居民生活水平居於各區前列,而且重視社會主義新文化建設和環保意識,多次受到中宣部、國務院、國家環保總局的好評和獎項。

問題七:上海市的區屬於什麼級別的上海的區長是正廳級,上海市市長等於中央部長的級別,也就是其他地區的省長。區長就等於二級城市的市長級膽。區長比市長小,郊區的比市區的小,盧灣區的區長還算是大的。

問題八:上海閔行是什麼意思閔行、吳涇地區自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建縣後屬上海縣,而在明弘治年間始有敏行之稱,取自「訥言敏行」的意思,訥是少說話,敏是多幹事。就是說君子為人處事的時候,往往說的少,而做的多。告戒人們真正優秀的人都是行動家,要多做實事,而不要僅僅動嘴皮子。正德七年(1512年)始稱閔行。

問題九:上海閔行高中排名是?閔行本區市重點在本區的預錄取情況
七寶中學今年在閔行區共計預錄取了108人,高於南模在徐匯的預錄取人數,也多於去年在本區預錄取的96人。
下面看看這108人都花落誰家呢?
分別是文來58、上寶16、文琦8、莘松8。其他的少的如下:
莘光學校3
明星學校3
莘城學校2
諸翟學校2
梅隴中學1
實驗西校1
閔行三中1
金匯實驗1
龍茗中學1
浦江一中1
教科實驗1
七寶二中1
莘松中學是閔行區公辦學校中不錯的了,口碑也還行,但是和同檔次的徐匯公辦無法相比。在這次21個人中沒有四校,七寶7、南模高2、控江1算是第一批次的,僅僅10人,只佔到總人數的50%,和徐匯的相關檔次學校無法相比(這個檔次的學校其實和每個學校的名額沒關系,關鍵是看實力,徐匯中學這個檔次以上的有21人,占總人數80%,差距太大。總體人數和田三、位育初相仿,但是田三和位育初都是有四校的,莘松沒有)。其他11個人的分布是閔行2、格致、延安、同濟一附中、松江二中、進才、盧灣、市二、復興、大境。在沒考慮總人數的情況下,和田三、位育初基本相仿,可能總體稍差,如果感興趣的可以查一下總人數,田三是6個班大概240人,位育初大概是8個班320人,莘松不太了解,但是我知道有好多校區,至少十幾個班,每個班可能50人左右。對於小升初選擇,我只能說,如果莘松和本論壇所列徐匯第四檔學校(也就是公辦第一檔)相比肯定還是徐匯,和第五檔次的相比要具體看。
再看看交大二附中。
交大二附中因為地理的原因,並不是熱門,但是看到預錄取情況,呵呵,就覺得當年選擇人沒選擇。首先就來三個交大附中(憑交大二附中中考成績誰說他和交大附中沒關系我跟誰急,呵呵)、閔行3、七寶2、南模高2、新中、南洋、延安、上師大附中、建平、楊浦高、晉園高、市二、市北、盧灣、復旦附中各一個,大家可以看一下,雖然交大二附中也是21個人,但是我敢說他的招生總人數可以低於莘松(2011年招生簡章只有5個班,4年前的2007年真的不會有多少班級的)這里有4個四校,南模水平的有5個,加起來也是9個,和莘松基本相仿,其他的檔次的學校也不差,有延安、上師大附中、市北等等。我看到交大二附中招收舞蹈特色班,有點舞蹈基礎的成績好的不妨去試試看。
第三看看七寶二中。
七寶二中爭論也很大,之前說有特色班成績還不錯,後來不知道怎麼又沒了。這個先不管,看看去年的情況吧,一共預錄取了18人,總人數和前面的相仿,有1個四校(復旦附中),其他是上師大附中3、閔行3、七寶3、洋涇2、盧灣2、位育高、楊浦高、晉遠高、延安各一個,南模+的比例有4個,比例很小了,而且剩下的也都不太整齊(除了上師大附中3個和位育高1個),比如都是閔行、洋涇、盧灣啥的,同樣有興趣的可以看看他的總人數--還有點不好找,實在沒時間找了,不像徐匯區一目瞭然。所以別的不敢說,七寶二中和交大二附中相比,肯定是交大二附中,明顯看出不是一個檔次的。
第四看看莘光學校。
莘光也是閔行公辦中口碑不錯的,預錄取17人,和七寶二中相仿。分布是七寶5、上師大附中3、閔行3、建平、延安、金山、位育高、南模高、大境都是1個,南模+的人數有7個人,後面還有上師大附中、延安、位育這些相當不錯的,所以整體檔次至少比七寶二中肯定整齊。
第五看看顓橋學校。
情況很簡單,一共16個人15個閔行中學,還有一個金山中學,呵呵,只能說很務實。別的就不談了。
第六看看實驗......餘下全文>>

3. 上海閔行區是郊區嗎

是的。閔行區隸屬於上海市,位於上海市地域的腹部,是上海最靠近市中心的郊區之一。在2016年5月,上海閔行區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評為第四批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

上海閔行區是郊區嗎

閔行區其由於地理位置優越,是上海市最主要的對外交通樞紐。

上海郊區地處於長江三角洲前緣,東面與南面瀕臨東海,周圍四面連接江蘇、浙江兩省,其主要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

上海郊區主要包括有閔行、寶山、嘉定、青浦、松江、金山、奉賢、浦東新區、崇明區。

4. 上海哪個區生活便利,交通方便

首先要考慮您的經濟情況! 徐匯區,黃浦區,可以說是在上海市中心范圍內!自然就是物價高一些,消費領域比較高檔!但是徐匯區是中上等,還是可以接受的!這兩個區的交通自然就是交通很發達地鐵公交樣樣便通! 接下來是閔行區,是靠市中心的近郊!莘庄有連接市中心的地鐵站,而且出了莘庄地鐵站,就是公交車站!您可以選擇去周邊的各個郊區,可以說是交通樞紐站! 奉賢區,也算不錯!是疲乏了市中心高速度的都市生活後,休息的好地方!物價較低,空氣較為清新,噪音分貝小!但一點不好的是上海附近的省市,如安徽較多的外來打工的人最多,而且素質低!需要留心注意!

5. 閔行區所處的位置特點 (誰答的好,我會送194個積分!)

編輯詞條 閔行區目錄[隱藏]

基本概況
自然地理
歷史沿革
經濟概況
行政區劃

閔行區位於上海市西南部,北緯31°5′,東經121°25′。總面積371.68平方千米。總人口75萬人(2003年)。
區人民政府駐滬閔路6258號,郵編:201100。行政區劃代碼:310112。區號:021。拼音:Minhang Qu。
[編輯本段]基本概況
閔行區位於上海市的西南部,誕生過馬橋古文化,有著4000年悠久歷史,現有面積371.68平方公里,南北最長約30公里,東西最寬約31.5公里,人口67.8萬,周邊與浦東新區、徐匯、長寧、嘉定、松江、青浦、奉賢等區接壤。全區下轄9個鎮、3個街道、1個市級工業區,區政府設在莘庄鎮。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漕河涇高新技術開發區、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虹橋國際機場分布在區境沿。閔行區是上海市重要對外交通樞紐,上海西南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技創業區、現代居住區和區域性商業、物流中心,是一個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新城。
區域內的虹橋國際機場、鐵路、深水港口、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外環線、城市道路,構築成獨特的立體化交通網路。閔行區境內水資源豐富,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貫穿區境,吳淞江、淀浦河、大治河等骨幹水系與區內200多條河道組成縱橫交織、百川歸江的水運網路。黃浦江源自太湖和澱山湖,江寬水深,全長113公里,其中流經閔行區境段長達26.8公里,再經上海市區注入長江。
閔行區現共有工業企業3400多家,區工業經濟為鎮村、區屬集體經濟、私營經濟(包括外資),現有工業行業30個,涉及電子通訊、電氣機械、新材料、化學製品、服裝紡織、金屬壓延製品、食品等行業。區內現有莘庄工業區、四個區級工業區和13個鎮級工業園區。區、鎮、村、街道工業協調發展,工業企業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工業經濟運行狀態良好。
閔行區創建都市型農業,堅持以農業為基礎,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廣泛開展科技興農,推進城郊型農業向都市型農業的轉變,使農業生產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閔行區確定四大產業比重高項目,對花卉、雜交水稻、三元雜交瘦肉型豬和觀賞魚進行開發。以都市型農業為目標,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以高新技術為動力,以產業化經營為紐帶,優化結構,完善設施,提高檔次,建設一個集社會、經濟、生態功能為一體的現代農業。
閔行區商業在發展中調整,在調整中創新,加快了大市場、大商場、大餐飲和社區便民商業「三大一小」的商業網路的建設步伐。閔行區擁有麥德龍閔行店、樂購七寶購物中心、好美家梅隴建材裝潢有限公司、易初蓮花虹橋店、友誼南方商城5家大賣場,超市、便利店遍布鎮、街道和莘庄工業區,方便了社區居民日用消費品的購買。在莘奉公路、滬青平公路、七莘路、漕寶路等主幹道旁,大商城、大賣場等大型專業市場形成集群效應,行業類別已涉及到建材裝潢、汽車配件、電腦家電、輕紡服飾等16個門類,規模較大的有東方國貿西部批發城、紅都建材市場、梅隴家庭裝飾市場、九星綜合批發城、莘庄舊車交易市場、七寶商城農副產品綜合市場。
閔行區拓展外商投資新渠道,完善投資環境,使外向型經濟得到了較快發展。經過多年建設,現已擁有上海莘庄工業區、閔東工業區、閔北工業區等三座布局超前、基礎設施配套一流、投資服務系統完善的現代化工業園區。德國曼內斯曼公司、巴斯夫公司,日本的伊藤忠株式會社、丸紅株式會社、東棉株式會社,荷蘭的ING集團,韓國的現代株式會社,法國的聖戈班化學公司、阿爾卡特-阿爾斯通等一批跨國公司、知名公司紛紛落戶區內。
閔行區將建設成為社會文明昌盛、經濟快速增長、環境質量良好、資源合理利用、生態良性循環、城市優美潔凈、生活舒適便捷、居民健康長壽的富有上海生態大都市特色的新城。閔行區將以其便捷的交通、齊全的市政設施、完善的服務體系、豐富的人文資源和優美的環境氛圍。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閔行區地處長江三角洲東南前沿,在上海市腹部,中心城區西南部,形似一把「鑰匙」。北緯31.05度,東經121.25度。東與徐匯區、浦東新區相接;南靠黃浦江與奉賢區相望;西與松江區、青浦區接壤;北與長寧區、嘉定區毗鄰;與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漕河涇高新技術開發區相連,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坐落區內,虹橋國際機場位於區境邊沿。吳淞江流經北境,黃浦江縱貫南北,分區界為浦東、浦西兩部分。
閔行、吳涇地區為一坦盪的堆積平原,其所佔地域東西寬不足 14 公里,處於以「岡身」為標志的地貌單元分界地帶上,閔行地區西部處於湖積平原,閔行地區中 ——東部和吳涇地區處於濱海平原上。
湖積平原
湖積低平原。閔行地區西側東西寬近 0.8 公里,面積約 1.2 平方公里。海拔高度 3.3 ~ 3.5 米。區內潛水位較高,土壤濕度較大。
海積、湖積平原。即潟湖平原,分布於昆陽路以西的彭渡地區,東西寬 1.55 公里、陸地面積約 2.5 平方公里的范圍。海拔高程 3.4 ~ 3.5 米。
濱海平原
古濱海平原。位於昆陽路至沙港一線。東西寬約 3.5 公里,佔地約 11.4 平方公里。海拔高程 3.6 ~ 4.2 米,大體西低東高。這里是岡身帶分布地區,原在沙、竹兩港的西側分別有沙岡、竹岡兩列貝殼砂堤分布,走向北西-南東。砂堤一般埋於表土下 0.4 ~ 0.8 米,寬 50 ~ 60 米,厚 50 ~ 60 厘米。
老濱海平原。西起沙港、東至滬閔路東側的橫涇港,在區境內寬約 2 公里,陸地面積約 7.2 平方公里。地面海拔高程 4.1 ~ 4.6 米,呈由西向東略微升高之勢。其地表和淺部沉積物與古濱海平原相似。
早濱海平原。地跨閔行地區東部寬 1.8 公里的范圍和吳涇地區全部。海拔高程在 4.4 ~ 4.8 米。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原閔行區所轄地區歷史上屬上海縣。上海縣的歷史根據馬橋古文化遺址出土文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至唐天寶十年(751年),設華亭縣,而上海縣地區在縣境之東北。北宋熙寧十年(1077年),有上海務之設,為秀州17處酒務之一。南宋咸淳年間,形成上海鎮。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設上海縣,今閔行區地屬上海縣長人鄉。吳涇地區向為農村;閔行,明弘治年間始有敏行之稱,正德七年(1512年)始稱閔行。
民國7年(1918年),上海縣屬江蘇省。抗日戰爭上海淪陷時期,上海縣地區隸屬於偽上海特別市。民國34年(1945年)抗戰勝利後,上海縣復原。
1949年5月15日,上海縣解放,先後屬蘇南區、江蘇省。
1958年1月,劃屬上海市。
1959年12月,以原上海縣閔行鎮和吳涇地區設閔行區。1964年6月閔行區撤銷並入徐匯區,並改為閔行、吳涇兩個街道。1981年2月恢復閔行區
1981年,恢復閔行區。將徐匯區的閔行、吳涇地區和上海縣的15個大隊劃歸閔行區管轄。
1992年9月26日,國務院決定撤銷上海縣和閔行區,建立新的閔行區,以原上海縣和閔行區的行政區域為新閔行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設在莘庄鎮。
2000年,撤銷華坪路街道、碧江路街道,設立江川路街道(駐碧江);撤銷龍柏新村街道、航華新村街道,設立龍柏街道(駐航華);撤銷吳涇街道、塘灣鎮,設立吳涇鎮(駐吳涇);撤銷陳行鎮、魯匯鎮、杜行鎮,設立浦江鎮(駐陳行);撤銷紀王鎮、諸翟鎮、華漕鎮,設立新的華漕鎮(駐諸翟);撤銷顓橋鎮、北橋鎮,設立新的顓橋鎮(駐顓橋);撤銷梅隴鎮、曹行鎮,設立新的梅隴鎮(駐梅隴)。
2007年,閔行區轄4個街道、9個鎮、1個市級工業區,161個村委會、331個居委會。
[編輯本段]經濟概況
建區以來,閔行經濟逐年快速健康增長,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私營經濟
2004年末,全區私營企業總戶數達17808戶,比上年增長17.6%;注冊資本總計292.64億元,比上年增長27.7%;實現稅收28.52億元,比上年增長39.8%;從業人員達20.70萬人,比「十五」初期增長了1.6倍。
金融業
2004年,全區共有銀行16家,年末各類存款余額為927.2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4.5%,其中:企業存款526.1億元,增長24.2%。銀行貸款余額455.34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9.7%,其中:個人消費貸款175.2億元,增長58.6%。
國內貿易
2004年,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8.88億元,比上年增長15.3%;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20.99億元,比上年增加17.48億元,增長16.9%。其中:商業零售額114.04億元,增長16.7%,餐飲業零售額6.69億元,增長19.3%。
商業業態
2004年,大賣場繼續在區內擴張,年內正式營業的有江川地區的置業廣場、莘庄地區的山姆士社區服務中心、梅隴地區的春申購物中心、永樂生活家電漕寶店等。全區大型購物中心、建材專賣店已有14家,各類連鎖超市、便利店共481家門店,比上年增加43家。
房地產業
2004年,閔行區房地產業完成投資102.62億元,比上年增長61.9%;商品房銷售面積412.0萬平方米,增長22.6%,其中:商品住宅404.0萬平方米,增長22.4%;竣工面積384.0萬平方米,增長18.5%;商品房需求量略大於供應量。存量房交易面積361.0萬平方米,增長19.5%。
工業經濟
隨著企業體制改革不斷完善,形成了以港澳台及外商投資企業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多元化經濟結構。到2004年底,港澳台及外商投資企業1153家,完成產品銷售收入677.79億元;國有和集體企業的銷售收入59.55億元;股份合作及股份制企業完成產品銷售收入229.78億元;其他所有制經濟企業完成產品銷售收入79.28億元;私營工業完成產品銷售收入191.06億元。
重點行業
2004年,全區總產值規模在40億以上的重點行業有8個,分別為通訊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電器機械及器材製造業;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塑料製品製造業;金屬製品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
高新技術
2004年,閔行區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317.90億元,同比增長98.5%。在高新技術產業的九個分類中,該區共涉及電子及信息領域,光機電一體化,生物、醫葯技術,環境保護,航空航天,地球、空間及海洋生物,核應用技術及其他八個大類,電子及信息領域最為突出,該大類2004年總產值為244.37億元,占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的77.0%。
信息產品製造業
2004年,全區信息產品製造業企業共有162戶,實現工業總產值273.42億元,同比增長1.2倍。佔全區工業總產值的26.4%。實現銷售產值273.90億元,同比增長1.4倍。在信息產品製造業中,外資企業數量佔了三分之一強,產值佔八成以上。在其八個行業大類中,以電子信息設備製造業、通信設備製造業、電子器件和元件製造業及其他電子信息設備製造業為主導行業,其產值佔了總數的95.4%。
都市型工業
都市型工業主要包括:服裝服飾業、食品加工製造業、包裝印刷業、室內裝飾用品製造業和小型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 7個行業。2004年,都市型工業企業戶數855家,比上年增加34家。完成工業總產值273.00億元,增長44.3%;實現產品銷售收入270.50億元,增長43.3%;實現利潤總額14.74億元,增長75.9%。
四大工業園區
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198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屬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3.5平方公里。園區位於閔行區西南部、黃浦江上游北岸。開發區的交通運輸十分便利,距張華浜萬噸級國際集裝箱碼頭47公里、關港國際海運碼頭15公里、虹橋國際機場27公里,距上海市中心30公里。附近的滬閔快速幹道直通市區及國家公路網。軌道交通5號線直接把開發區和市中心連通。
2004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30.51億元,銷售收入241.34億元,利潤25.82億元,出口交貨值39.89億元。目前有三菱電梯、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強生、富士施樂、聖戈班、博朗、不凡帝等國際著名跨國公司到開發區投資。
紫竹科學園區--紫竹科學園區於2001年9月12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園區位於吳涇鎮,規劃面積13平方公里,分大學園區、研發基地及產業孵化基地。園區以微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數字技術、軟體技術、納米科技、生命科學等六大類產業作為園區的主導產業,重點吸引高科技企業總部、研發中心、風險投資公司入駐園區。
目前,已完成研發基地3.5平方公里的動拆遷、基礎設施與綠化建設,總長度為30公里的道路網路全部建成。總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的紫竹信息數碼港於2004年6月底投入使用,目前已有2棟樓宇完成招商出租。2004年園區引進外資項目15個,合同吸收外資3439萬美元,實際到位外資2308萬美元。中國網通南方總部、漢芯半導體、尚陽科技、意法半導體研發中心、美國微軟MSN公司等近200家知名企業簽約入駐,其中日本東麗上海研發中心已完成建設正式開業,美國英特爾全球研發中心、美國聯合基因、和勤軟體、日本SMC等項目也已開工建設。2004年11月華東師范大學部分學院已招生入駐園區,整個主體工程將在2006年底前完成;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及微電子學院也正在抓緊建設。
漕河涇開發區浦江高科技園--2004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的經濟技術開發區,由閔行區與上海市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發展總公司共同出資建設。總面積8.3平方公里,其中7平方公里為產業區,其餘為綜合配套區。園區將重點發展以微電子設計,計算機及其軟體,光電子為主的信息產業,同時注重發展新材料,生物醫葯工程,航空航天,新能源,電子儀器儀表等其他高新技術產業,並引進高層次的服務業和服務貿易企業。2004年漕河涇開發區浦江高科技園區(含出口加工區)合同吸收外資10350萬美元,實際到位外資7400萬美元。
漕河涇出口加工區--漕河涇出口加工區是2003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新增的出口加工區。位於浦江高科技園北側,浦江鎮的北部地區。園區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一期開發0.9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出口加工區的封閉圍網、基礎設施建設和辦公樓等主體建築,通過國務院正式驗收並封關運行。園區重點發展以計算機、新型電子元器件、通信及網路設備為主的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園區的發展目標是成為軟、硬環境優、企業素質高、出口規模大的高科技產品出口加工基地。
目前,已引進重大外資項目4個,注冊資本合計1.04億美元。台灣英業達集團、德國漢高集團等相繼在園區設立公司和研發機構。。其中以生產筆記本電腦、伺服器等IT產品為主的英順達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已於2004年3月正式投入生產,2004年該企業出口總額近18億美元。
莘庄工業區--莘庄工業區是1995年8月經市政府批准設立的市級工業區。工業區位於莘庄鎮,規劃面積17.88平方公里,其中工業用地13.48平方公里。目前,第一、二期9.5平方公里已開發完成,正在進行第三期的開發。園區以信息產業、生物醫葯產業、汽車配件和機電工業、新材料四大主導產業。目前擁有迪比特、奧特斯、上廣電NEC等知名企業。
2004年,莘庄工業區引進外資項目31個,項目總投資4.7億美元,合同吸收外資3.6億美元,到位資金1.4億美元。至2004年底有220個中外企業落戶,162個企業投產,出口總額為4.9億美元。1000萬美元以上的大項目有60個。
都市農業
種植業--全區共有耕地5848公頃。糧食總產量9470噸。蔬菜播種面積3055公頃,蔬菜總產量283175噸。
林業--全區現有林地2319公頃,其中草地576公頃。四旁植樹計124.1萬株。在冊古樹71株,另外樹齡在80-100年的古樹後續資源371株。超千畝的苗木有香樟、杜英、雪松、廣玉蘭、玉蘭,占總苗木面積的64.6%。全區果樹面積3677畝,年產量4790噸。
養殖業--全區共有淡水養殖面積3980公頃,其中精養塘410公頃。水產品產量1010噸。年上市生豬10.44萬頭,其中供港豬場外貿出口4488頭。家禽374.96萬只,鮮蛋產量345.5噸。
閔行工業園區
閔行區實施園區發展戰略。目前已形成了以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上海市莘庄工業區、上海紫竹科學園區、上海漕河涇開發區浦江高科技園以及上海漕河涇出口加工區為主體的園區發展新格局。
上海紫竹科學園區:
詳細內容請訪問如下鏈接http://www.zizhupark.com
漕河涇開發區浦江高科技園:
2004 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的經濟技術開發區,由閔行區與上海市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發展總公司共同出資建設。總面積8.3平方公里,其中7平方公里為產業區,其餘為綜合配套區。園區以光電子、微電子設計、計算機信息技術等為重點產業,同時注重發展新材料,生物醫葯工程,航空航天,新能源,電子儀器儀表等其它高新技術產業,並引進高層次的服務業和服務貿易企業。2005年漕河涇開發區浦江科技園區(含出口加工區)合同吸收外資3385萬美元,實際到位外資3250萬美元。2006年園區將正式啟動首期F地塊的開發。
漕河涇出口加工區:
漕河涇出口加工區是2003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新增的出口加工區。位於浦江高科技園北側,浦江鎮的北部地區。園區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一期開發的0.9平方公里目前開發建設已基本完成。園區重點發展以計算機、新型電子元器件、通信及網路設備為主的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園區的發展目標是成為軟、硬環境優、企業素質高、出口規模大的高科技產品出口加工基地。園區將以英業達集團的計算機、電子產業為核心引進相關配套產業,形成產業鏈化發展。
目前,園區已引進英順達、英華達、英業達和英源達等重大外資項目,注冊資本合計達1.24億美元。其中前兩個項目已經投產,2005年出口達45.80億美元,佔全區出口總額的58.1%。僅英順達一家2005年出口額就達41.99億美元。
莘庄工業區:
莘庄工業區是1995年8月經市政府批准設立的市級工業區。工業區位於莘庄鎮,規劃面積17.88平方公里,其中工業用地13.48平方公里。目前,第一、二期9.5平方公里已開發完成,正在進行第三期的開發。園區以信息產業、生物醫葯產業、汽車配件和機電工業、新材料為四大主導產業。目前擁有迪比特、奧特斯、上廣電NEC等知名企業。園區內大部分項目已進入產出期。
2005年莘庄工業區引進外資項目56個,項目總投資3.24億美元,合同吸收外資1.56億美元,到位資金1.5億美元。至2005年底有264個中外企業落戶,158個企業投產,出口總額為7.37億美元。
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
198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屬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3.5平方公里。園區位於閔行區西南部、黃浦江上游北岸。開發區的交通運輸十分便利,距張華浜萬噸級國際集裝箱碼頭47公里,關港國際海運碼頭15公里、虹橋國際機場27公里,距上海市中心30公里。附近的滬閔快速幹道直通市區及國家公路網。軌道交通5號線直接把開發區和市中心連通。
200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77.32億元,銷售收入294.41億元,利潤29.92億元,出口交貨值57.52億元。目前有三菱電梯、可口可樂、富士施樂、強生、百事可樂、中美施貴寶等國際著名跨國公司到開發區投資。園區以通用設備製造業、飲料製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電器機械及器材製造業等為主導行業,這幾個行業的產值佔了園區產值的61.9%。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閔行區轄3個街道、9個鎮,303個居委會、164個村委會:江川路街道、龍柏街道、古美街道、莘庄鎮、七寶鎮、浦江鎮、梅隴鎮、虹橋鎮、馬橋鎮、吳涇鎮、華漕鎮、顓橋鎮。

6. 上海的閔行區怎麼樣

很好,很大%D%A 1992 年 9 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了原來的閔行區、上海縣,成立了新的閔行區。區域面積 371.7 平方公里,地處上海市腹地、上海市中心的西南,與浦東新區、徐匯區、長寧區、嘉定區、松江區、青浦區、奉賢區、南匯區接壤,與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漕河涇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相連,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坐落在區域內,虹橋國際機場位於區境邊緣。行政區劃下轄 9 個鎮、 3 個街道和 1 個市級工業區(上海市莘庄工業區)。全區戶籍人口 83 萬人。建區以來,閔行這塊有著 4000 多年悠久歷史的古老土地,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經濟逐年快速健康增長,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建區以來,閔行區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 2005 年,全區增加值實現 461 億元,與「九五」期末的2000 年相比,增長 1.6 倍,五年中年平均增長20.8%。財政總收入 195 億元,比上年增長12.7%,其中區級財政收入 61.9 億元,增長14.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164 億元,比上年增長 13.7%;城鄉居民儲蓄存款 499 億元,比上年增長 25.4%;職工年均工資性收入 2.59 萬元,比上年增長 10.6%;農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260元,比上年增長 10.8%。全區經濟綜合實力,在全市各區縣名列前茅。 %D%A 在經濟建設中,堅持第二、第三產業並重發展,不斷調整優化第一產業。 2005 年全區增加值中,第一產業占 0.6% ;第二產業占 58.9% ;第三產業占 40.5% 。全區經濟工作以招商引資為重點。「十五」期間,全區累計合同吸收外資 69 億美元,實際到位外資 37 億美元。世界 500 強企業落戶在我區有伊藤忠、丸紅、松下、東芝、先鋒、大金、三得利、英特爾、艾默生、羅地亞等 62 家。全區連續 4 年合同吸收外資超過 12 億美元。 2005 年,港澳台及外商投資企業實現工業產品銷售收入1105億元,佔全區工業產品銷售收入的 73% ;實現稅收 76 億元。全區外貿出口總額79億美元,出口商品涉及 22 多個大類、 80 多種產品,銷往世界六大洲 157個國家和地區。%D%A選擇閔行、選擇生活。閔行是上海居民首選的理想居住地之一,建區以來房地產業發展方興未艾。建區以來,全區累計開發總量約佔全市 1/6 ;銷售總量約佔全市 1/4 。 2005 年,房地產業實現增加值 52 億元,佔全區增加值總量的 11% ;全區房屋施工面積 1314 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 348 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面積 258 萬平方米,銷售金額 194 億元。全區累計新建 30 多個住宅小區。高樓、公寓、別墅,近 200 個住宅群落展現了一道道多彩多姿的亮麗風景線,小橋流水、紅花綠樹,先進和健全的物業管理,凸現了環境意識、人文關懷,打造了閔行品牌。%D%A 建區以來,累計投入 350億元,用於水、電、氣、通訊、道路、交通、綠化、環保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上海西南交通樞紐和現代化的交通網路已經形成。橫貫全區的外環線通過亞洲第一的莘庄立交橋,把滬杭、滬寧、莘奉金高速及虹橋、浦東國際機場連為一體。全區城市人均佔有公共綠地 15 平方米,城市綠化覆蓋率達 39% ,超過了全市城區平均水平。同時,先後獲得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區、國家園林城區、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聯合國迪拜人居環境範例獎、全國衛生城區、上海文明城區等榮譽稱號。目前,正在積極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和國家生態區。

7. 關於上海閔行區的情況那裡繁榮嗎是市中心嗎

閔行區非市中心,屬於近郊,其中閔行區莘庄鎮是上海最早開通地鐵的區域之一,經濟很好;現在閔行區還建通有地鐵五號線,從交通來說,非常方便

閔行中心區域莘庄鎮是上海最繁榮的區域之一了(包含有上海工業重區:閔行工業區各項城市化建設也非常不錯);另外閔行區的重鎮七寶也是上海的聞名古鎮之一,上海重點旅遊區域

總體來說,閔行雖然不是市中心區域,但是莘庄部分區域和市中心(如長寧、徐匯)連接的非常不錯,而且政府開發建設的比較早,因此還是非常發達的,在上海郊區里可以算是頭把手

8. 上海閔行最繁華地段

閔行區非市中心,屬於近郊,其中閔行區莘庄鎮是上海最早開通地鐵的區域之一,經濟很好;現在閔行區還建通有地鐵五號線,從交通來說,非常方便 閔行中心區域莘庄鎮是上海最繁榮的區域之一了(包含有上海工業重區:閔行工業區各項城市化建設也非常不錯);另外閔行區的重鎮七寶也是上海的聞名古鎮之一,上海重點旅遊區域 總體來說,閔行雖然不是市中心區域,但是莘庄部分區域和市中心(如長寧、徐匯)連接的非常不錯,而且政府開發建設的比較早,因此還是非常發達的,在上海郊區里可以算是頭把手
近幾年來,閔行一直是次中心城區開發的領頭羊之一.尤其是莘庄、古美等地幾成上海樓市開發的典範.但閔行的迅猛開發勢頭還能持續幾年?下一個熱點又將在哪裡?在此,根據目前閔行房產開發的現狀,我們大體將閔行分為中部、幾個小區鎮、浦江三塊一一介紹. 中部:步入成熟期 閔行中部即滬青平公路以南、春申塘以北區域,這里緊靠長寧、徐匯兩大中心城區,是閔行區最好的地段.從閔行規劃圖可以看出,該地區住宅用地佔了全區規劃住宅用地的60%以上,目前更集中了閔行80%以上的在售樓盤. 目前該地區已經步入成熟期,基本上實現城市化,幾個樓市板塊如七莘路沿線設施已經相當完善,可供出讓地塊已經不多,不會再形成如莘庄南廣場那般大規模開發的局面。待目前在售樓盤開發完畢後,將會放慢腳步。2003年度中部地區僅出讓4幅地塊,且規模都比較小,算是見縫插針型的零星開發. 不過,現在就說中部地區將退居幕後還為時尚早。目前,古美地區尚有近一半的已出讓地塊尚未動工。這些地塊主要集中在古美路兩側,顧戴路北部,合川路東側,其中一塊近1400畝的待開發地,目前屬於萬源公司旗下,約占據古美待開發土地的三分之一。此外在龍茗路新時代花園的北面,一塊地塊已被上海住德房地產公司圈下,據悉將有13萬平方米的開發量。 閔行區土地儲備中心的周科長對筆者介紹說,僅古美地區,就可以保持2—3年的開發量。 郊區鎮:別墅將成主角 閔行幾個郊區鎮中,規劃住宅用地較多的主要是顓橋、馬橋、華漕三鎮。相對於中部,目前還處於零星開發狀態,未成規模.但三鎮規劃上各具特色,未來中高檔別墅區將會是一大看點。 顓橋:工業用地較多,住宅用地主要集中在滬閔路沿線以東、莘奉金高速以西區域。顓橋北部的開發已經初具規模,目前就有好世鳳凰城、金都花好悅園、巴黎風情和金色探戈四個樓盤。同時,在中春路以西,靠近巴黎風情,上廣電集團的一個項目正在開始打樁,佔地500畝,具體案名還未定. 隨著北端開發的逐步成熟,開發重點會向南部轉移。南部滬閔路沿線住宅容積率將會控制在0.5左右,基本上以別墅區為主。其中,位於向陽路以北的鑫都新干線別墅區佔地2000畝左右,已經在去年下半年開始啟動。目前天籟、樂揚金榜星墅等一批別墅已經上市,開發已經初具規模。在金都路以北、滬閔路和莘奉金高速之間,還有大量農業用地尚未徵用。而現在5號線已經正式通車,莘奉金高速連接外環線,交通條件已經成熟。在未來5年之內,這一塊將是閔行別墅的主要供應地。 馬橋:馬橋80%的區域是綠化用地,其中規劃中的上海森林體育城便落戶此處,總佔地面積達到20萬平方公里,將會是未來上海許多重大體育賽事的舉辦地,明年森林體育城將會全面啟動,准備迎接2005年世乒賽。 住宅規劃用地主要集中在馬橋鎮附近.大體在北松公路以南、鐵路河以北和昆陽路以東,總計6000畝左右。靠近森林體育城,自然是開發別墅項目的上佳之選。綠城集團在此有一個佔地3000畝的別墅項目,目前已經正式報建。今年9月,閔行區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拍出了馬橋3塊住宅用地,這些地塊容積率控制在1.5以下,馬橋新一輪的開發將集中於此。 華漕:華漕鎮依託外環線、滬寧高速、虹橋機場所帶來的交通便利,將是一個集高級物流、倉儲為主的工業新鎮。在住宅方面,憑借美國學校、新加坡學校帶來的氣氛,主要以別墅開發為主。已經建成的西郊庄園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作。萬科在上海的第一個別墅項目也選址在此,規劃佔地32萬平方米,現第一期已推出。後期華漕仍有2-3平方公里的別墅用地。至於公寓房的開發,主要集中在北青路南北兩側及華翔路東側側就有一地塊已經在動工,即金色西郊城,總建築面積達到45萬平方米,整個項目完成估計要3年左右的時間。除比之外,可供開發的用地已經不多。 浦江:下一個開發亮點 由於隔了一條黃浦江,相對於閔行其他區域,浦江給人的感覺似乎是獨立於閔行之外,顯得有些陌生。但如果翻開整個上海地圖,則可發現其地理位置甚至要優於閔行「本土」。若自駕車自中心鎮沿浦星公路往北過盧浦大橋,15分鍾左右便可到達人民廣場. 浦江作為上海「一城九鎮」之一,將會成為閔行又一個新的開發熱點。主要住宅規劃用地分為兩塊。一塊便是規劃中的浦江中心鎮,位於浦星公路以西、蘆恆路以南、沈庄以北,土地供應量將超過莘庄,設計為義大利建築風格。另一塊位於大冶河以北、鹽鐵路以南,為休閑居住區,約4.2平方公里,規劃為中高檔別墅區。12月19號,閔行區房地局將會拍出浦江第一個地塊,位於蘆恆路以南、浦錦路以西,佔地304825平方米,為居住和綜合用地,到時浦江中心鎮的第一個開發者便會浮出水面。據悉,明年浦江鎮將會較大規模的供地。整個中心鎮的建設預計在2010年左右初具規模。 但由於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浦江開發並不是閔行城市化進程的擴展,更象是在一個地方另起爐灶,也是一種物力和財力的聚集,因此在開發過程中存在很多變數.不過現在

9. 上海市閔行區怎麼樣,交通便利么環境消費都如何

還可以 我就在老閔行區

10. 去上海閔行區,在上海那個火車站下車比較近謝謝

上海南站、虹橋樞紐都離閔行近。虹橋火車站就在閔行區內,不過上海閔行區很大的,橫跨了上海的浦東和浦西,你最好能給予清楚的路線。

現在交通發達,不一定要過分關注距離的遠近,主要考慮交通的方便和交通的成本。

閔行區

氣候特徵

閔行區屬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足,雨量適中,無霜期較長;主要氣候特徵是:春天溫暖,夏天炎熱,秋天涼爽,冬天陰冷,全年雨量適中,季節分配比較均勻。冬季受西伯利亞冷高壓控制,盛行西北風,寒冷乾燥;夏季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下,多東南風,暖熱濕潤;春秋是季風的轉變期,多低溫陰雨天氣。主要氣象災害有高溫、乾旱、低溫陰雨、台風、暴雨、雷暴、冰雹、大風、寒潮、低溫等。

地形地貌

閔行區地勢平坦,地面標高3.3~4.8米。第四系覆蓋層厚220~300米,其所佔地域東西寬不足14千米,處於以「岡身」為標志的地貌單元分界地帶上,閔行地區西部處於湖積平原,閔行地區中東部和吳涇地區處於濱海平原上。

水文特徵

黃浦江貫穿閔行區,境內吳淞江、淀浦河、大治河等骨幹水系與區內200多條河道組成河網,黃浦江源自太湖和澱山湖,江寬水深,全長113千米,其中流經閔行閔行區段長達26.8千米,再經上海市區注入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