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上海嘉庚公園怎麼樣
擴展閱讀
廣州黃沙哪裡租房便宜 2025-02-05 00:19:44
福州蒼霞美食哪裡好 2025-02-05 00:16:35
天津市佳平里屬於哪裡 2025-02-05 00:00:39

上海嘉庚公園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9-05 21:45:10

『壹』 [求助]關於上海至廈門自助游

http://www.eu169.com/line/note_64697.html
http://www.eu169.com/line/note_64828.html
Nic廈門三日自由行(上海出發)
9月21-23日

讓此次廈門之行的記憶如留聲機一般流淌吧,另外感謝先鋒公司這幾天工作不忙,讓我有充分時間完成這篇游記之上、下篇。我叫nic,80年生的青年,金牛座。

9月16日,上海多雲。25-33度。

早上,虹橋機場9:20廈航mu8502航班直達廈門高崎機場,歷時1小時30分鍾,計劃入住的是廈門金帝酒店(3星),仙岳路近海滄大橋,雖然位置比較偏一點,但是房間干凈整潔,電視機也是高清的,車程16分鍾左右。此次全部ctrip網上完成訂購,航班酒店都比較滿意(早發晚回),又接受信用卡支付,送票上門服務實在很方便,有做廣告之嫌我也認了,共1861元(含稅費、保險)。

出機場大廳,透過明亮的落地玻璃窗,一股濃郁的亞熱帶風情向我們襲來,對於塵封已久的心靈,實在是一次極好的spa。門前的道路兩邊是挺拔的棕櫚樹(主觀判斷而已,請方家糾正),空氣能見度也很高,心中暗想:有休假就是應該去旅遊,對的起自己,對的起生活咯。

Taxi15分鍾左右到達酒店,住的是最高層16樓,眺望窗外的廈門城市感觸又生:終於逃離上海,來到宿願已久的廈門。作者按:本人旅遊甚少,實有壓抑太久,尋別處生活之沖動。

一:Day 1

1) 中山路篇

出酒店後直接taxi(酒店邊上公交不多)到達著名的商業街中山路(思明路口),也就十四元左右。按:廈門計程車絕大多數為北京現代SONATA,計程車公司主要有「坤馳」、「海峽」兩家。於是,同膚色黝黑的女司機攀談起來。

司機說閩南普通話ing:

「此處便是廈門的中山路,是熱鬧的地段了,前面是思明路了….」

「你們廈門這里地段的房價要多少啊?」

「哦,平均5200左右,這里的話,因為是鬧市地段,六七千樣子」。

——啊哦,我暗想我家在上海的西南郊角落(中環線內),1年前也就這個價格了,上海真是賣瘋掉了。旅遊順便了解當地行情,也是一趣。

2)黃則和篇

車在中山路和思明南路口停下,我反正一路拍照片,現在已上傳到我msn上面了,和大家分享,地址會附上。我對中山路的概括就是:如上海的「金陵東路+四川北路」的感覺,人行道上多是立柱支撐的廊道。據說華南地區(廣州)的老街上大多是這么個道路建築風格,有點小南洋的感覺,類似新加坡,聯想到小時侯看的新加坡電視劇《天涯同命鳥》,有周貴出和山瑞哥哥的那部片子。

餓死了,先解決吃飯問題。根據早就准備好的手抄功略,想去中山路上找「黃則和」,但是不知道具體門牌號碼。估計是最近運氣比較好,本來想問路人,但還是被我僥幸在中山路輪渡口撞見——中華老字型大小:「黃則和」飲食店,地址是中山路22-24號,特此公告。

沒辦法本人是做legal咨詢的,做事周密清晰,所以地址如果知道,絕對寫清楚。對於賜閱小生拙記的讀者,也是心懷12分的CS(客戶滿意度)精神揮汗疾書。

但問題是,花生湯的味道也沒想像的那麼好吃,甜甜的,花生半硬半軟,類似曾經一度紅遍上海灘的「八寶粥」的味道。另外還點了其他平均1元/個的點心,但我四處張望發現:幾乎所有食客人手一盅「花生湯」,各位觀眾自己去品嘗吧!另,本來功略上說的所謂「酸梅湯」,於當天(9月16日)已被告知「沒了」,只能是Pity+殘念(日文)了,歪想到「精神損害賠償」。

飽後,自然而然地向輪渡方向跺去,並在拐角處買了一份攤主推薦的「立體版」廈門旅遊交通圖(6元),非常受益,以後全靠這份地圖指引。地圖一定要買的哦!

我和朋友掉頭往中山路向東方向(輪渡相反)走到熱鬧的思明路上,路口有新開的巴黎春天中山路店,說實話中山路上沒什麼大的百貨店,上海mm去逛的話大概會感覺很不適應。看來巴黎春天(Printemp)在廈門看來已經是蠻top的店了,老城區的道路也狹窄些,詠嘆廈門本就是秀氣恬靜美,屬於淡妝女子,有獨特韻味。

坐上思明路(近中山路口)的公交車18,21,45?有點忘記具體車牌了,失職!總之那裡的公交車幾乎全部終點站——廈門大學,因為本來就要去廈門大學的,朋友又想去南普陀寺,正好終點下來抵廈門大學後,倒退20米就是南普陀寺了。朋友信奉佛教,逢廟必拜,自然就陪同前往了,3元門票。當中一個大雄寶殿,我也用心拜了一下,心是最重要的誒。寺廟山頂上有個巨大的鍍金「佛」字,有一個導游在那裡作著解釋,據說是佛教推崇「人」在經歷各種坎坷後,曲曲折折最終踏上金光大道?不知道這個是不是正說,隨後便出了南普陀寺,來到了廈門大學。

3)廈大篇

可能因為事先看了不少照片,感覺也沒想像的那麼美,就是滿安靜的,因為正好碰上新生入學,所以同學們都提著箱包來報到,也有老生在自修教室里自修,此時有點懷念自己7年前入大一之時。總之,廈大處在山麓之腳,校內有些道路有坡度,整個廈門我認為是處於屬有低山的地勢(地理上算丘陵地帶么?)

棕櫚、榕樹等排道兩旁,風景著實很美,又有些漂亮的女生點綴其間。校園中有個人工湖泊,相得益彰。通常遊人都會在此湖泊前拍照留念。廈大的宿舍有些看起來有點歷史了,3,4層的紅磚建築,總之和上海的大學建築風格有明顯的不同,我認為南方的城市建築風格都是橫向,總之見寬不見高。佔地面積比較大,但縱向高度不是很高。這可能都是中國南部一帶的特色吧。(批:廈大的學生餐廳——勤業餐廳裡面的飲料很便宜,平價出售。Cola和雪碧易拉罐都是 2元….所以飲料這里買比外面合算。

廈大沒呆多久,就原路返回,本以為廈大門口有去久仰大名的環島路的公車,么想到失算,廈大門口(北門口)有的是去集美,廈大宿舍,火車站的車,就是沒看到去環島路方向的。於是,還是老樣子,既然出來了就要舒服爽,taxi直接打去環島路逛(單程34.5元),既然是環島路也就是說,它幾乎是環繞了廈門島端的東南一線環繞半周,而且越是北上,風光越是漂亮。

4)環島路篇

開上環島路,舒服的旅程就這樣開始了,目的地為國際會展中心(隨後計劃原路返回市區)。沿途一路經過廈大白城(人工沙灘,有人在打排球)、胡里山炮台、台灣民俗村等…..總之我們一路欣賞右邊的海景,真是有馳騁的美感,一直開一直看…..路邊都是高高的椰子樹、棕櫚樹。好心的司機有時候故意放慢速度或停下讓我們拍照。

突然間,司機說這是鼓浪嶼之歌,我們當時根本沒反應過來。然後,司機指著路左邊的苗圃上裝飾好的五線譜說,這就是「鼓浪嶼之歌」的歌譜。哦,原來是這樣啊,本人也是從小習過piano,要不是開的太快么,也可以看看到底是怎麼個旋律,不過的確這很有創意。大家可以注意留心一下哦。

又繼續往前開了一小段,「一國兩制統一中國」八個紅色大字,出現在我們左手前方,說實話我當時不知道在這里出現這八個大字的奧秘所在,就知道有這么個東東在這里,後來知道了這個奧秘,且聽下文分解。

車終於到達了我們的終點(國際會展中心),好安靜的地方啊。人也沒有什麼,會展中心也因為沒有活動舉辦而關閉著,總之「那一刻,此處很安靜」。於是,和朋友穿過對面的草坪走向對面的環島路。草坪上有人在放風箏,看上去就很輕盈,彷彿此刻自己的心情。

來到環島路的海濱欄桿,向下望去因為是退潮,所以沒什麼好景緻,下面是農家扎的捕魚的圍欄,一根根的插著。一股濃郁的泥土腥味,只能往遠處看看,以資對的起機票銀子和廈航某空姐的2次殺傷性「蒙式微笑」所帶來的愉悅感的餘味,想著如果要看大海一定下次要去三亞吧。否則總有點不甘心的感覺,沒到位。此時,兩個當地住民打扮的人,上來「主動」出借望遠鏡,說2塊錢讓我們看一下,說可以看到對面的金門島,並做點導游性的解釋。(一天下來肯定也有百十元的吧)

我們看了看,發現什麼也沒有么,當然從望遠鏡里可以依稀看到很遠處(據他們說16海里)的大金門,島上有很多依稀可見的房屋排列,所以只能憑想像那裡是大金門島上的住民。總之,解放前夕炮轟金門的歷史也頓時歷歷在目,炮彈把金門島及附近的離島都削平了腦袋,上門還有碉堡的說。反正大家有機會就去看看吧,其實很模糊,看不到什麼花頭。等到馬英九做了「Taiwan總統」的時候,再指望他最終實現「三通」算了,屆時小生乘坐國泰或者中華航空,上海直飛台北旅遊的時候,再貢獻一篇台北游記(忠孝東路)……幻想收回!

累了,直接返回中山路,最後在中山公園旁邊公園南路的「好清香」餐廳吃了dinner。海蠣煎5元份。味道還可以,很多廈門人在這里吃套餐什麼的。吃完後,彎彎繞擾的憑借地圖回酒店。(廈門有的路彎彎,特別是小路(故宮路、斗西路等),不管什麼方向出去就是大馬路,有司機東南西北也分不清楚,說廈門地形導致)。

二、Day 2

1)鼓浪嶼篇

第二天直接去鼓浪嶼,從中山路輪渡出發ing。。8點鍾的時候就有旅遊團的身影出現了,說明我們還是晚了點,7:30大概就好點了。

很快就渡到了對岸鼓浪嶼,去程不收錢。哦喲,上了鼓浪嶼就感覺到,商業化真是嚴重誒,你能想像鼓浪嶼島上連麥當勞都已經開出來了么?島上人口16200人左右。當地發展成熟,銀行、幼兒園到中學應有盡有,又是著名的鋼琴之鄉,我在小路上行走的時候,聽到對面樓上住家裡有鋼琴名曲「少女的祈禱」的旋律飄來,感到很親切。這時一個20出頭樣子的年輕人主動上來攀談,說10元錢幫你們帶路,說道路復雜,需要帶路才能走對方向。本人一向討厭做保險之類的sales直接攀談拉生意,執意不肯,朋友么說反正10元錢也不多,帶帶算了,我想算了…..

結果證明導游還是需要的。

年輕人是當地小夥子,長相好,當地旅遊學校畢業,有導游證。現出來想鍛煉實習實習,本人看在他有導游證,算鼓浪嶼的專業人士,也就ok了。經過他的帶領我們一路經過了「菽庄花園」(一定要去,那邊的海灘很很漂亮誒,天氣也很好,藍藍!真的有海的感覺「,當然是和廈門其他的海灘相比較咯)。菽庄花園里有鋼琴博物館,陳列著著名的古董級「Steinway」鋼琴和克萊門蒂鋼琴,屆時會有工作人員進行講解,不過「不許拍照!」哦,否則會受到警告哦。

菽庄花園還是很漂亮的,個人建議大家去看一看(有四十四橋等景點)。出了花園後,直接前往「茶道表演館」(估計是導游的「安排」,不過茶葉泡好後味道很好,買點也不會後悔。)

因為廈門處於閩南地區,盛產福建名茶「鐵觀音」,隨即在二樓茶道表演館里直接看了服務小姐的「功夫茶」表演,品嘗了「銀牡丹」、「賽西施」、「蓮心茶」等幾樣品種,它們都屬於烏龍茶的子類,據說烏龍茶有上千品種,所謂烏龍茶為半發酵的茶葉,綠茶不發酵,紅茶是全發酵。鐵觀音的味道 醇厚濃郁,而且屬於泡到7,8次後,反而味道會越來越香的持久….贊!

最後買了一罐鐵觀音、一罐賽西施,回來喝喝發現還是很好喝的,130/100左右價格還算不很貴。具有養胃和美容等功效,又耐泡,男生女生都好喝誒。

離開茶道館後,參觀惠安女的刺刻工藝和鑒賞寶石等活動就暫且忽略不談。隨後就逛到鼓浪嶼龍頭路95號的「黃勝記」去買馳名整個ctrip廈門板塊的豬肉脯和牛肉脯,可以試著嘗嘗味道,真是美味美味。店主就是早就為看熟廈門游記的眾方家的廈門中年男子(也就35歲左右樣子,哪是什麼中年),會說一點招攬顧客用的上海話、廣東話、閩南語,有sales的素養。

豬肉非常香,好像剛出爐的那種味道,14元一包也是便宜(我媽都說便宜,看來真是便宜了)。果然這家是正宗的黃勝記,並且是獨家經營沒有其他任何分店,並且有「豬」作為商標logo,請大家「認准這只豬!」哦,(聯想到某西洋參廣告詞:認准這只鷹)。

隨後又在導游推薦的所謂正宗人家的「新四海」商號買了鼓浪嶼餡餅(水果味),有芒果、水蜜桃、椰子、綠茶等各種口味,8元6個,大家可以吃吃,當然了如果大家去廈門市區內的sm城市廣場下面的walmart去買鼓浪嶼餡餅的話,6.90元可以買12個,明顯送同事朋友會更劃算些,性價比更高,該意見僅供大家參考。

其實,鼓浪嶼上還是有很多幽靜的沒有住家的小路,可能我們還沒有100%逛完,我們在導游gg的帶領下,去看了日本佔領時期下的「日本領事館」遺址,其實就是一幢舊舊的磚式建築,據老人們說當時經常聽到從地下室傳來的慘叫聲,估計是日本兵在嚴刑拷打囚犯,我在那門前拍了照片。沉默!

然後我們就坐鼓浪嶼的96元輪船前往金門島游金門。(拖那個導游gg的福,結果每人90元就搞定票了。)和導游gg結算告別。

2)金門篇

說是游金門,其實更正一下,最後船也只能最多達到離大擔島三四百米遠的地方停靠15分鍾看看,對面的大擔島上掛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牌匾,島上據事後「的哥」說只有1個班的兵力了,我們並沒有看到台灣軍隊的駐守,只看到了一個小房間,也就是個值班室。又據「的哥」的說法,原先這里有1個連的兵力——看來兩岸關系緩和,民進黨的氣焰有所收斂,大擔島上(很小很小的島,也就幾百米寬的感覺)頂端飄了個「青天白日旗」,總算有點「對岸政權」的感覺。 其他沒什麼好說的,所以大家知道為什麼廈門環島路上的「一國兩制統一中國」的標牌的用意了吧?^_^,寫給對面台灣看的咯。

其他所謂的大金門島、小金門島根本看不到什麼,除非用天文望遠鏡吧。^_^,只有大金門島有比較多的住民,因為區劃上是台灣的金門縣了。小金門島上也沒什麼住民。大金門島上特產菜刀、煙酒等消費品。

另外,從船上可以看廈門島上的胡里山炮台和靠近端點的山崖上的「天泉」紅色大字,知道這是什麼么?原來是著名的「賴昌星」先生在此原先想建造的天泉山莊,呵呵。現在么估計是因為東窗事發,也最終沒建成咯。看到這個,有感覺廈門當時幾乎就是賴昌星的走私基地,廈門改姓「賴」了不成??幾乎把整個廈門海關都「一鍋端」了,我在此也就不多說什麼了。後來,我有幸到廈門市的湖裡區(市區東北方向)的「紅樓」前拍了照片,裡面已經撤空了,只保留了這幢著名的賴氏「紅樓」!(現在已經改成總工會了),大家去拍張照片也好啊,畢竟是轟動全國的事件。(好象說賴先生馬上會被遣送回國了?求證!)

3)海鮮篇

累了,直接回酒店,然後才能有精力去吃廈門海鮮,畢竟是海邊城市,不吃海鮮好像有點可惜哦。

朋友說200元之內請我吃。但我想想么,還是節省一點,於是在「的哥」的指導下,來到了位於廈門大學附近的「廈港」。該地叫「沙尾坡」,類似上海的黃河路美食街,當地人都在這裏海吃海喝,寬約7米的大弄堂裡面,放了20多張圓檯面,一個個大大的水池子裡面放了各種各樣的活生生海鮮,有的連名字都叫不出來,反正「魷魚,考子魚,貝類海鮮,蟶子」等都應有盡有,可惜客滿么,只能到旁邊的一家有2樓露天陽台的海鮮大排擋去吃了。點了烤小魷魚,以及上面談到的這幾個菜,真是美味啊,特殊的烤香,烤小魷魚被我們一個不剩下的全部吃光,連我這種平時不是經常吃海鮮的人,都覺得實在是太美味了,就著「青島啤酒」(330ml小瓶)和雪碧可樂,然後看著周圍這群當地的廈門青年們大聲的聊天喝酒(說著閩南語,如果他們說德文/日文/英文/上海話/國語我還可以聽懂,可惜可惜,一國人不說一家話)並仰望天上的一輪圓月(第二天就是中秋節了),和朋友討論下來,感覺這個城市的青年也可能較少有淮海路、南京西路、陸家嘴、張江office上班的白領一族,是啊,那麼休閑娛樂的城市,它的節奏也慢慢的,估計也不像上海的 white collar族類早上大家擠地鐵一、二號線(還漲價了!!)和電梯上班的吧。。。。

C』est la Vie?. Das ist Leben.?それは、人生だぜ?——這個難不成就是生活?

又聯想到日劇《沙灘小子》里的逃離現實,海邊閑情......

三 、Day 3

1) 集美篇(以下我想作為(下)….太累了,雖然還沒有下班 17:54….…
應廣大讀者續(下篇)的強烈要求,nic只得再度不吝墨寶,再贅言數千字以饗讀者,看來我的績效考核kpi指標有望了。(看來只有130%的表現,才可以拿全5points)

三、Day3

1) 集美篇

集美面積不大,位於廈門市的西北角,主要就是以陳嘉庚先生創辦的集美學校而聞名,需跨越廈門大橋才能到達,樓下兄弟一直說要實用信息,我就只能把那個6元地圖拿在手上了。如果把游記隨筆寫成了說明文,導致致命的文風頹喪也恕不關小生的matter哦。

去集美還是推薦從市區乘坐18路,到終點站龍舟池下來就可以了。18路在廈門大學、中山公園、火車站、sm城市廣場(很著名,交通樞紐,內有美國阿肯色鄉下發家的walmart)都有乘坐,按照路程我們從sm城市廣場上去,乘到底要3元(空調車),過了廈門大橋就到了集美站,這時我問一個大學生模樣的年輕人這里是否就是集美學村了呢?他說正是。我們便下了車(印斗路,石鼓路口),但居然發現要麼是我問錯,要麼就是他回答有誤。其實還是要坐到18路終點站才下來哦,因為那裡就是著名的歸來堂和陳嘉庚先生的墓地鰲園的所在地,也有漂亮的集美學校(獨特的建築風格,紅磚堆砌的高聳風格,筆墨形容不清,且對外並不開放)。

如何補救呢?18路等了10分鍾還不來,路邊的同學指了指街上開的藍色小麵包車說,這個也可以坐的。原來這種藍色的小麵包車就是集美當地的公交車,1元錢就夠了,到是很有當地特色,所以給我的感覺是集美是比較獨立的區劃。

司機說到了,左手拐彎向上就是嘉庚故居了。哦??我想總歸不會有錯,於是便下車朝著司機手指的方向上坡去,麵包車是一路沿著石鼓路開的,直線向下所以根據地圖也知道方向。

門前一條東西方向的嘉庚路,順東拾級而上便來到了嘉庚故居,現已免費對外開放,正面3層樓房據介紹,已是抗戰中遭轟炸後按原樣還原的。依順序一間間參觀下來,知悉陳嘉庚先生出生於貧窮的集美漁村,胞弟名曰陳敬賢(學生稱其胞弟為「二校主」,可以說沒有其胞弟的輔佐便沒有嘉庚學校,二人共同辛勞創辦了集美學校,引導了華僑慈善辦學之風,後又興辦集美公司,以橡膠製品等作為主要商品銷售,並將資金回籠繼續投資教育事業(真是慈善為本)。

嘉庚先生一生勤儉度日,雖有萬貫家財,也完全投入辦學事業,不遺子孫遺產,為世人所敬仰。離開嘉庚故居,便順東南方向來到了歸來堂及其墓地嘉庚公園(鰲園)參觀,一路上還有流動攤販賣新鮮椰子(4元),幫你插好吸管吸超新鮮的椰子汁,我估計至少有400ml吧,雖然沒有加工過的椰奶好吃么,但量倒的確很充足。

鰲園里可遠眺海景,地方不大,門票10元,可看可不看。但,嘉庚公園旁的海鮮餐廳(2樓)倒是干凈明亮,海鮮也很美味(花蛤及豆腐牡蠣羹也推薦品嘗一下,大熱天就著冰鎮cola雪碧及生啤也是一大享受。

2)賴昌星的紅樓篇

說到廈門不得不提到著名的賴先生,我是早有耳聞紅樓的盛名(不是曹雪芹紅樓夢的紅樓,嗖嗖….臭雞蛋扔來無數也罷),剛看新聞說賴先生正准備交7萬美元保證金,並服從加拿大移民局避難所的指令,軟禁家中硬是「賴」著不回美麗祖國,但我個人理解么,他最終也是會和寶島台灣一樣「回歸」祖國母親懷抱的吧。紅樓位於廈門湖裡區(近江頭),高為6層的普通棕紅色樓房(紅樓),藍色鋁合金門窗,現在已經改成了廈門總工會辦公樓,作為職工培訓娛樂的場所,原先曾一度對外開放參觀內部的貓膩,但現已取消了對外參觀,內部設施等也早已撤空,故此行我們只得在紅樓外合影留念,稍微留了點遺憾,料想再早點來到此地,可能會看到一點什麼什麼的吧。。。。。,故建議大家taxi經過瞄上一眼就可以了。

3)怪坡篇

說到怪坡,廈門市區里靠近火車站處就有一個,地址在文曾路(通山麓腳下)。據說全國各地均有怪坡,也就是地心引力或者可能由於特殊地形造成的違背引力規律的現象,即「車輛自動上坡,須踩油門下坡」之怪坡,此處在若干年前發現,現已成一處廈門的必到景點,並有識商機者出租自行車,每次1元供遊客自己感覺。怪坡的有效距離也就十二米樣子,再下去便通往山林,恢復正常。建議兄弟姐妹們一定要到此花上1元親自騎車試驗,感受在坡底自行車也會莫名其妙自動上坡(居然速度很快)的奇特感覺,當心交通阻塞哦。。。。^_^,其實現在人不算很多了,據「的哥」司機說最初發現時,立即引起交通癱瘓,畢竟怪坡直接向上通往山林,而不是普通的雙向馬路,人家開上去也只能沿路返回的誒…..笑:)

4)閑情逸致ing

離開怪坡,還是慣性回到了中山路、思明路口,畢竟傍晚就要起飛了,也累了哪裡都不想去,就在附近的鹿港小鎮(二樓平台)喝了點冰烏梅汁和特製冰咖啡,閑散的心情,耳邊回盪西洋女聲(不是超級女聲!!)的纏綿悱惻,思緒也又開始飄盪開去……..

後來又去閑逛了附近支路上的小菜場(古城東路)和窄的不能再窄的局口街(屬於迷你版的襄陽路市場,賣衣服和零碎飾品,供淘寶),玩的差不多了,就回酒店,打道回府(差點叫不到計程車,中秋的傍晚,的哥司機全部下班回家去了,啊哦…..算我們運氣好)。18:25航班,19:45返回上海。



http://www.eu169.com/search/note_%E4%B8%8A%E6%B5%B7%E5%8E%A6%E9%97%A8_1.html

『貳』 游陳嘉庚公園的心得體會

對陳嘉庚傾資辦學壯舉十分欽佩。

『叄』 集美有那些地方可以玩

集美嘉庚公園
嘉庚公園1992年,為完成陳嘉庚先生的宿願,在鰲園的北面建設「嘉庚公園」。實與鰲園相連,是陳嘉庚建築風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傳統園林自由布局的形式,將公園的娛樂性、紀念性和文化融為一體,與鰲園景觀相得益彰,協調統一。公園佔地面積30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5500平方米,投資1000萬元。於1994年10月陳嘉庚先生誕辰120周年竣工,向遊人開放。

進入公園內,滿眼盡是紅柱飛檐琉璃瓦的亭台樓閣,它們一個連著一個隨著曲折迴廊成一條龍展布。嘉庚公園以中國式的庭院為主體,公園內還有水池、曲橋、石欄、草地,結構排列令人舒心愉快。

公園西側正中有大型人物群雕《桃李芬芳》,展示了陳嘉庚先生創辦教育,百年樹人,人才濟濟,桃李滿天下的興旺景象。莘莘學子仰望著"集美解放紀念碑",緬懷校主恩澤。園內的東邊有一個尊師重教榮譽碑,雕塑巨型蠟燭一根,石碑上鐫刻著捐資興學的個人和單位姓名。遍布公園的地毯式草坪、市樹和市花,把公園裝扮得格外美麗,令遊客流連忘返。

集美學村是已故著名華僑領袖、愛國老人陳嘉庚老先生傾資創建的。現在,已經由國家教委批准統一成為「集美大學」。

集美學村
集美學村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是由已故華僑領袖、愛國老人陳嘉庚老先生傾資創建起來的。

它以高雅壯麗的雄姿,聳峙在祖國東南海疆。集美大學校歌稱頌道:「閩海之濱有我集美鄉,山明兮水秀,勝地冠南疆。天然位置,惟序與黌,英才樂育,蔚為國光......」

集美學村位於廈門市集美區東南角,與廈門島隔海相望,由廈門市區經廈門大橋下橋後即進入集美學村內。廈門島內到集美學村最快捷的方式是乘坐BRT快速公交1號線到嘉庚體育館站下車換乘L22路鏈接公交到龍舟池站(下車可到南薰樓、鰲園),也可乘坐由廈大發車經中山路口、SM廣場、高崎等地到集美龍舟池的959路。廈門北站方向來的遊客請乘坐901路小巴士到龍舟池站。

龍舟池
陳嘉庚先生於1950年在海灘上築堤圍墾外、中、內三池。外池俗稱「龍舟池」,寬300米,長800米,總面積24萬平方米。池畔建有式樣各異的「啟明」、「南輝」、「長庚」及「左」、「右」、「逢」、「源」七個亭子。

端午節舉辦龍舟賽,這里金鼓齊鳴,波光色影,人聲沸騰。來自世界各地的健兒駕著七彩龍舟,劈波斬浪,奮勇爭先。岸上喝彩,水上聲嘶,競渡場面,十分熱烈。經過多年的發展集美龍舟賽已經升格為國際性賽事,代表了國內龍舟賽的最高水平。

『肆』 嘉庚公園桃李芳菲簡介

嘉庚公園桃李芳菲為群雕,位在廈門集美嘉庚園的西部,群雕為一群教師和莘莘學子們仰望著「集美解放紀念碑」,緬懷嘉庚的恩澤。展示陳嘉庚先生創辦教育,桃李滿天下的興旺景象。

『伍』 問下園博園附近還有什麼景點嗎,

貌似園博園 門票是40,園博園附件倒是沒什麼景點了,不過可以去集美龍舟池,那邊有嘉庚公園,鰲園,一系列嘉庚建築,很漂亮。當然,也可以去 環島路,那一路的風景都很漂亮。關鍵是廈門要去鼓浪嶼啦,很有特色的一個小島噢。我QQ394985535

『陸』 集美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廈門集美的景點都基本上和陳嘉庚有關的,有陳嘉庚故居,嘉庚公園,集美大學,另有獒園,廈門野生動物園,集美航天城等等集美區位於廈門島隔海相望的西北方向,從島內通過杏林大橋、廈門大橋、集美大橋都能到達,公交乘坐BRT快1線可到,鐵路廈門北站就位於集美區。

集美的旅遊景點鰲園(陳嘉庚陵園)、園博園、集美中學等。

至於小吃嘛,集美就是廈門的一個區,這邊的小吃也就是廈門的小吃,沙茶麵什麼的。特產嘛,這個季節可以買點龍眼(桂圓)回去。集美嘉庚公園位於廈門市集美學村的東南海濱,是為紀念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所建造的。陳嘉庚於1874年10月21日出生在福建省廈門市集美鎮,17歲時從父往新加坡經商,後成為馳名海內外的大實業家;陳嘉庚先生雖身居異邦,但仍心懷鄉國,先後創建了集美學校、廈門大學和集美鰲園「博物大觀」,即使年逾古稀,仍致力於華僑愛國團結及祖國和家鄉建設事業。

集美嘉庚公園是根據陳嘉庚先生的遺願於1994年建成的,全園佔地3萬平方米,與鰲園相毗鄰,以中國式的庭院建築為主體,建有五亭一廳、大型雕塑「桃李芳菲」和「尊師重教榮譽牌」,此外,還有迴廊、曲橋、綠地、石欄等點綴其間。

集美嘉庚公園和鰲園一起,成為了集美學村游覽區的兩大名勝。

『柒』 集美區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集美區好玩的地方有雙龍潭景區雙龍潭生態運動景區、集美學村風景區、廈門園林博風景區。

『捌』 從上海出發,預算在3000左右,有哪些地方值得去呀

福建廈門

是我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現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通行閩南方言。相傳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

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並入南安縣。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升為同安縣,屬泉州。宋屬清源軍、平海軍、泉州。元屬泉州路。明屬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築「廈門城」-----意寓國家大廈之門,「廈門」之名自此列入史冊。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二十三年(1884年)設台廈兵備道,道尹駐台灣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灣府改為台灣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雍正五年(1727年)興泉道(後為興泉永道)自泉州移駐廈門。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廈門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民國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縣嘉禾里(廈門)及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9月升思明府,旋廢,1915年分出金門、大小嶝設金門縣,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廈門道,1925年廢)。

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別市,旋廢。1934年同安、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有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淪陷,10月恢復廈門市建制,設中心(後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1949年9月、10月同安縣、廈門市解放,同安縣屬第五專區(1950年改泉州專區、晉江專區),廈門為省轄市,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思明、鼓浪嶼、廈港(後廢)、禾山5區。1953年同安縣集美鎮歸廈門市轄,1958年1月撤禾山區,改設郊區,8月同安縣由晉江專區劃屬廈門市。1966年8月開元、思明區更名東風、向陽區(1979年10月復原名),1970年2月同安縣劃屬晉江專區(地區),1973年6月再歸廈門市。1978年9月設杏林區。1987年增設湖裡區,郊區改名集美區。1997年同安撤縣設區。至此,廈門市轄鼓浪嶼、思明、開元、杏林、湖裡、集美、同安7區。

200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思明區、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合並為思明區,原三區的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二、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三、設立翔安區,將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廈門市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

2、自然地理

廈門市位於東經118°04′04〃、北緯24°26′46〃,地處我國東南沿海----福建省東南部、九龍江入海處,背靠漳州、泉州平原,瀕臨台灣海峽,面對金門諸島,與台灣寶島和澎湖列島隔海相望。廈門由廈門島、鼓浪嶼、內陸九龍江北岸的沿海部分地區以及同安等組成,陸地面積1565.09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00多平方公里。是一個國際性海港風景城市。

廈門的主體--廈門島面積約132.5平方公里,南北長13.7公里,東西寬12.5公里,面積約128.14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四大島嶼。廈門港是一個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其海岸線蜿蜒曲折,全長234公里,港區外島嶼星羅棋布,港區內群山四周環抱,港闊水深,終年不凍,是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歷史上就是我國東南沿海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

廈門屬亞熱帶氣候,溫和多雨,年平均氣溫在21℃左右,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至8月份雨量最多,風力一般3至4級,常向主導風力為東北風。由於太平洋溫差氣流的關系,每年平均受4至5次台風的影響,且多集中在7至9月份。

200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思明區、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合並為思明區,原三區的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二、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三、設立翔安區,將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廈門市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

全市人口中以漢族居多,另有回、滿、壯、畲、苗、及高山等20多個少數民族。由於地理環境和歷史背景的因素,擁有眾多的歸僑、僑眷及廈門籍僑胞和港、澳、台同胞。

3、品味廈門(摘自新華網福建頻道)

廈門景色中,鼓浪嶼的名氣最大,素以 "海上花園"的美稱享譽中外,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無疑是你最想去的地方。那就先去吧。坐渡輪五分鍾就抵達了。但是,勸你不要選人潮有涌的大白天去,人擠人的,再美麗的風景也不好玩的。我建議你選擇黃昏的時候,漫步這個沒有車馬喧囂的小島上。雖然小島面積只有1.78平方公里的,可是亂走也是會迷路的喔!迷路倒是無妨,只要能品味出鼓浪嶼的風韻就行。島上崗巒起伏,錯落有致,最高峰日光岩是廈門的象徵。不過,我覺得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等著名景點當然要去,但不要當作重點。因為鼓浪嶼的特色是它的琴聲和濤聲,是它的小巷、老牆和音樂。說鼓浪嶼是"萬國建築博覽"一點也不為過,在彈丸之地的小島上薈萃了上千座風格各異、中西合壁的中外建築。有我國傳統的飛檐翹角的廟宇,有閩南風格的院落平房,有被稱為"小白宮"的八卦樓,有小巧玲瓏的日本房舍,也有十九世紀歐陸風格的西方領事館……林林總總可以說鼓浪嶼是一部說不完道不盡的建築網路書,它經歷了一百多年的風雨滄桑,已成為當今一種寶貴的重要旅遊資源。傍晚時分,漫步於老房子的小巷之間,時有鋼琴聲從爬滿牽牛花的牆垣飄出。據統計,小小的鼓浪嶼竟有三百多台鋼琴,其密度居全國之冠,加上小提琴、吉它等其它樂器,平均每三戶就有一種樂器。當然,使鼓浪嶼以音樂島聞名遐邇的更因為這里音樂人才輩出,從蜚聲中外樂壇的鋼琴家殷承宗、許斐平,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家周淑安,到男低音歌唱家林俊卿,真可謂群星璀璨。鼓浪嶼常辦家庭音樂會,不過這要看你的運氣了。趕巧了,或許能陶醉一把。與音樂一樣迷人的是鼓浪嶼的濤聲。島上最有名的兩個沙灘港仔後和大德記,都是坡緩浪平的海濱浴場。冬天在低吟淺唱的濤聲中,有冬泳者追波逐浪的身影;夏日的海灘更是斑斕絢麗的世界,陽光、帆影、青春的肌體……。你要停下來,坐下來,不是因為腿酸了,而是因為島上蜿蜒曲折的海岸線,鬼斧神工的礁石,奇趣天成的海濱浴場,令你著迷並遐想萬千。用細沙堆起一座心靈的聖殿,讓雙足踩出一排排青春的印痕,聽濤聲一陣又一陣由遠及近地奔來,思緒不禁為之曠遠,胸襟欣然為之博大。

在廈門,清晨時光最宜去的風景就是萬石岩了。萬石山游覽區位於市區東部的獅山北麓,山青水秀,林木繁茂。萬石岩水庫一泓碧水,漫山遍野的奇花異木,寺廟殿宇、亭台水榭點綴其間,別有一番天地。廈門原二十四景中的 "天界曉鍾""萬笏朝天""中岩玉笏""太平石笑""紫雲得路""高讀琴洞"等均在萬石岩中。其實,萬石岩最精採的是豐富奇異的亞熱帶植物,哪怕在棕櫚林、南洋杉林中聽聽鳥聲,盤桓半日亦不嫌多。

翻過萬石岩就是南普陀寺了,可是你不必這么辛苦地去爬半天的五老峰,萬石岩門口有 17路旅遊巴士,坐一站就到了南普陀寺。這座寺院的特色是除了飄裊著佛香之外,還有書香。寺院外門有一虞愚寫的對聯:"喜瞻佛剎連黌舍,飽聽天風拍海濤。"這黌舍指的就是廈門大學,與大學毗鄰自然會沾點書香,可是南普陀的書香則飄自寺內,閩南佛學院這所中國最著名的佛教高等學府使南普陀更加聲名遠播。一般遊客和善男信女到南普陀,都是沿著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佛字岩繞一圈就出來了。其實,南普陀更為蘊厚的歷史積淀在寺院的後半部分,即半山腰一帶,這里有南普陀最早的寺廟——普照寺,此寺始建於唐宋,元廢,明初復建;有當代中國佛教領袖太虛法師的舍利塔,1927年至1933年他作為閩南佛學院的院長,將這里作為他改革中國僧教育的實驗園地,培養出一批出色的佛教俊才。其中一些學僧到東南亞傳播佛教,並成為當地的佛教領袖。時至今日,閩南佛學院每年還有一些法師和畢業學僧應聘前往香港、新加坡、美國等漢傳佛教寺院住錫傳教。至於巨岩互倚、清幽寧靜的阿蘭若處等景因不對外開放,我也就不詳細介紹了,免得你眼饞。

接下來就去胡里山炮台吧,再坐兩站公交車就到。炮台始建於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歷時五年完成。寨牆台基系用烏樟樹汁、石灰、糯米與泥沙攪拌構築,堅固異常。東西炮台裝備兩門主炮,兩側又有兩門副炮和12門鋼輪炮,這些炮都是從德國克虜伯兵工廠購買的,主炮每門白銀6萬兩。炮台歷史上曾多次抗擊外國軍艦的侵略,是兵家必爭之地。目前尚余東炮台大炮一門,炮身長13.96米,重60噸,口徑28厘米,膛線84條,最大射程10460米,有效射程6040米,據稱是世界最大的古炮王。從前年開始,胡里山炮台增加了新景觀,那就是新加坡榮光寶藏博物院常年在這里展出中外珍貴奇石、古槍炮等,沒有半天時間品賞,你別想出來。

你或許要問夜晚怎麼打發呀?逛中山路,過購物之癮是一種選擇。廈門有幾處夜景似也不能錯過,開放式的白鷺洲公園有音樂噴泉,有伊甸園和卡迪爾酒巴,有白鷺女神的臨水一笑。號稱亞洲第二的海滄大橋夜景也是雄渾輝煌的樂章。你別想一夜就走完。

在你飽了眼福之外,一定還想飽飽口福。那就說說廈門的小吃吧,你是想一家一家品嘗,還是來個小吃宴?好吧,都介紹介紹。你在中山路逛街時,就可以看到好幾家廈門著名的小吃店,黃則和花生湯店,雙泉酒家等,都是百年老店,不要被店名所惑,花生湯店賣的不僅是花生湯,還有燒肉粽、薄餅、面線糊,你一次吃不過來的。當然,廈港的沙茶麵等風味由於不臨近景點,你只好望美食興嘆了,當然,你要打的去吃也行,不過你的車費比餐費還貴,你自己惦量著劃得來不。廈門的小吃宴要數好清香酒家最著名了,地點就在湖濱南路上,要是你腰包還鼓,就去大快朵頤一番吧。

這樣玩下來,你兩天時間就沒了。要是你還想多呆兩天,我就跟你介紹兩個有趣的景點。一是到集美看嘉庚公園里的閩南石雕精品,二是走走相思古道。相思古道位於金榜公園後山,以它的蜿蜒,以它的抒情,記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足跡,因而也記載著廈門變遷中的一段歷史。古道約七、八里長,兩旁是漫山遍野的相思樹,婆娑互倚著順著山勢向外傾斜,荒徑的清幽和生命的綠意給人另一番詩情。據金雞亭一帶的老菜農介紹,當時他的父輩們要進廈門(特指今文化宮一帶的古城)賣菜,凌晨四點鍾就要起床,翻山越嶺經古道到將軍祠再進入古城,大約要花費四、五個小時。當然,當年走在這條古道上的絕不僅僅是菜農,還有郵差、香客、商人。眼前一級一級的石階雖不工整有序,但都是循山勢而造,在人的雙腳難以攀越之時出現台階,猶如你遇到困難時有人伸出援手。相思樹不是觀賞性樹木,單看一株相思樹,你會發現它形體的孱弱和枝葉的纖柔,然而,在古道上看相思樹,你絕不會有絲毫這樣的感覺,你眼裡的相思樹是披風而立的生命群體,樹干堅韌地向同一方向傾斜,樹冠依然互相致意地婆娑。總之,你在這里可以感受廈門歷史的變遷,也可以獲得一種心靈的憩息和撫慰。

順便說說氣候吧,因為你可能會考慮何時來廈門合適。廈門地處亞熱帶,屬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溫和多雨,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具有海洋性氣候特徵。年平均氣溫為21℃。你想來隨時都可以來,你不要期望一次就能把它玩個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