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交通大學七寶校區的正門是哪個門
上海交通大學七寶校區的正門是西門,車輛進入是北門。
㈡ 上海交通大學哪個校區參觀的人較多
徐匯校區是上海交通大學整體搬遷至閔行校區前的主校區,也是承載老交大歷史的校區。
上海交通大學的老校門,即徐匯校區東門,位於華山路1954號。校區東首佇立了一幢三層洋房,有代表西方古典主義的科林斯柱式,細部雕刻、山花及色彩運用則為巴洛克式。
另外校園內還有南洋公學界碑、英烈群雕、五卅紀念碑等雕像以及新中院、鐵木工廠舊址、工程院、總辦公廳等建築值得參觀。
㈢ 想來上海交大老校區玩,哪個門是正門
徐匯校區(總部)的正門是華山路上的東門。
㈣ 上海交通大學本科新生開學組織會參觀校史館嗎 我特別喜歡交通大學的悠久歷史。
不會組織參觀的,絕對不會。。要是自己感興趣,那麼可以乘個校車去徐匯校區。。
㈤ 上海交通大學有哪些校區
上海交通大學有徐匯、黃浦、閔行、七寶、 長寧五個校區。該校是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全國重點大學,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校園建築,吸引了來自海內外的遊客前去參觀拜訪。
上海交通大學介紹
上海交通大學是我國歷史最悠久、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深厚的文化底蘊,悠久的辦學傳統,奮發圖強的發展歷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為國內外所矚目。這所英才輩出的百年學府正乘風揚帆,以傳承文明、探求真理為使命,以振興中華、造福人類為己任,向著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目標奮進!
㈥ 這幾張圖片分別是上海交通大學哪兩個校區的校門
這三張都是閔行校區的門……
㈦ 上海交通大學校園內有哪些地標性建築
作為一名16級的交大本科生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由於交大實在是太大了,作為一名大三學生,對於交大的一些標志性建築我至今都還沒有完全去過(其實是因為太懶)。
交大目前有六個校區,每個校區都有會有自己的一些標志性建築。
位於閔行區的交大本部面積最大,相對來說也比較偏僻,因此被交大學子們戲稱為「閔大荒」。
閔行校區雖然地處偏遠,但是校園環境可以說是最好的(個人認為),也有許多標志性建築。
首先是交大最有名的三大校門
思源門
因為外形酷似人字拖,又被同學們稱為拖鞋門,從這出校園右轉就能到五號線東川路地鐵站,所以基本上是同學們出行的必經之路。
凱旋門
提到凱旋門,大家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巴黎的凱旋門,但是一定想不到交大也有自己的凱旋門。它的外形和巴黎的凱旋門很相似,很有氣勢,因此是旅遊打卡的好地方。
ps:凱旋門也是每年軍訓十公里拉練的起點。
廟門
閔行校區的廟門就是徐匯校區的放大版。廟門應該說是每一個去交大的人都必須要去打卡的標志性建築,也是交大的象徵。我們的錄取通知書上也是印著廟門的圖案。廟門雖然李宿舍樓比較遠,但是每天還是有許多交大學子從這個門進出,因為畢竟這個門過去就是華師大、、、
交大校園有許多人工湖,思源湖,致遠湖,同德湖,涵澤湖。
思源湖應該是交大人氣最高的地表之一了,前段時間為了在湖底立上雕塑,也是讓各位交大學子操碎了心。
徐匯校區我只去過幾次,所以只知道有縮小版廟門,錢學森圖書館。也都是非常值得大家去打卡的標志性建築。
當然,交大的地標遠遠不只有這些,還有像電院大草坪,霍英東體育館之類的,大家有機會可以自己來探索。
感謝您的閱讀,希望對您有幫助!
㈧ 上海交通大學菁菁堂附近的校門
坐到東川路800號的校門, 進校門後,就在校門處的廣場(菁菁堂廣場)上, 可以坐免費巴士。坐兩站就到東上院。
大門左邊是秀雅潔白的菁菁堂劇場,右邊是莊重大方的老行政樓,左後是大氣磅礴的光明體育場,右後是古樸厚重的中下院教學樓群。
學校創建於1896年,原名南洋公學,1911年更名為南洋大學堂,1929年更名為國立交通大學,1949年更名為交通大學;1957年經歷西遷與分設,分為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啟用「上海交通大學」校名;1999年,原上海農學院並入;2005年,與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並。
至2020年12月,學校共有33個學院/直屬系,31個研究院,13家附屬醫院,2個附屬醫學研究所,23個直屬單位,5個直屬企業。全日制本科生(國內)17071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4589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9903人,學位留學生2513人,其中研究生學位留學生1488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上海交通大學
㈨ 上海 交大古老的校門是東南西北哪個門
當然是東門了,在華山路1954號近廣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