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做包子怎麼和面
工具/材料:
發酵粉,雞蛋,高筋粉,水,鹽。
和面步驟:
1、將所有乾性原料放在一起攪拌均勻後,加入濕性原料。
B. 常見面點製作方法
常見面點製作方法大全
引導語:大家知道常見的一些面點是怎麼做的嗎?下面就跟著我一起去看看,學習一下吧!
1鮮肉包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分別用手壓成圓皮,包入鮮肉餡心,捏成包花收口成型,上籠蒸熟即成。
2小籠包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小面劑,分別用手壓成圓皮,包入鮮肉或醬肉餡心,捏成包花收口成型,上籠蒸熟即成。
3糖包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分別用手壓成圓皮,包入糖餡心,捏成包花收口成型,上籠蒸熟即成。
4豆沙包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分別用手壓成圓皮,包入豆沙餡心,捏成包花收口成型,上籠蒸熟即成。
5菜包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分別用手壓成圓皮,包入菜餡心,捏成包花收口成型,上籠蒸熟即成。
6煎包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分別用手壓成圓皮,包入餡心,捏成包花收口成型,包子底面蘸上熟芝麻上籠蒸熟。
3.平鍋放入少許油,油溫燒至三四成放入蒸熟的包子煎制底面成金黃色起鍋即成。
7.中式漢堡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分別用手壓成圓型,面層粘上白芝麻上籠蒸熟。
3.油鍋放入少許油,油溫燒至八成炸成金黃色。
4.橫向切成2/3刀口,夾入生菜,煎蛋,火腿片即成。
9.葉兒粑
製法:1.將糯米粉加適量清水和勻,芭蕉葉用開水燙軟,改成小塊備用。
2.糯米面團分成小面劑,分別包入餡心,微搓成長圓形,包入抹油的芭蕉葉里。
3.將包好的生葉兒粑立放於蒸鍋內,用大火蒸熟即成。
10.壽桃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分別用手壓成圓皮,包入餡心,搓成桃子型,桃子兩邊用剪刀夾出壽桃的葉子,刷上食用色素,上籠蒸熟即成。
11.椰香糯米糍
製法:1.將糯米粉加白糖適量清水和勻,揉成團備用。
2.糯米團分成小劑,分別包入糖餡心,搓成青果型,上籠蒸熟。
3.將椰茸與白糖和勻,糯米糍裹上椰茸即成。
12.夾心小饅頭(小)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醒好的面團用擀麵杖擀成大麵皮,豆沙搓成長條型放於麵皮上,麵皮回裹成長條型,用刀切成小面劑,上籠蒸熟即成。
13.玉米夾心饅頭(小)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醒好的面團用擀麵杖擀成大麵皮,玉米粉加香精揉和成面團搓成長條型放於麵皮上,麵皮回裹成長條型,用刀切成小面劑,上籠蒸熟即成。
14.鍋巴豆沙饅頭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分別用手壓成圓皮,包入豆沙餡心,收口成型,饅頭底面蘸上熟芝麻上籠蒸熟。
3.平鍋放入少許油,油溫燒至三四成放入蒸熟的饅頭煎制底面成金黃色起鍋即成。
15.大饅頭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用刀切成型,上籠蒸熟即成。
16.小饅頭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用刀切成型,上籠蒸熟即成。
17.玉米饅頭(大)
製法:1.將麵粉,玉米粉及香精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用刀切成型,上籠蒸熟即成。
18.玉米饅頭(小)
製法:1.將麵粉,玉米粉及香精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用刀切成型,上籠蒸熟即成。
19.大花捲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圓柱型,壓扁,用擀麵杖擀成2厘米厚的長方形大麵皮,抹上油捲成筒,搓長條刀切成大面段。
3.將每劑持兩端約伸,兩面卷絞後交合成花捲胚,上籠蒸熟即成。
20.小花捲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圓柱型,壓扁,用擀麵杖擀成2厘米厚的長方形大麵皮,抹上油捲成筒,搓長條刀切成小面段。
3.將每劑持兩端約伸,兩面卷絞後交合成花捲胚,上籠蒸熟即成。
21.黑米饅頭
製法:1.將麵粉,黑米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用刀切成型,上籠蒸熟即成。
22.蕎麥饅頭
製法:1.將麵粉,蕎麥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用刀切成型,上籠蒸熟即成。
23.玉米窩窩頭
製法:1.將糯米粉,玉米粉及香精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搓成中空的圓形上籠蒸熟即成。
24.農村土麥粑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紅糖水,焦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面團放入模具,將桔餅塊放在面團上,醒好上籠蒸熟即成。
25.三色饅頭
製法:1.將麵粉與(玉米粉,黑米粉)及香精分別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成黑,白,黃三色面團,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醒好的面團分別搓成圓柱型,壓扁,用擀麵杖擀成2厘米厚的長方形大麵皮,三色面團重疊擺放後捲成筒搓成條用刀切成型,上籠蒸熟即成。
26.鍋巴饅頭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收口成圓型上籠蒸熟。
3.平鍋放入少許油,油溫燒至四五成放入蒸熟的饅頭煎制底面成金黃色起鍋即成。
27.果醬花捲(包點)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圓柱型,壓扁,用擀麵杖擀成2厘米厚的長方形大麵皮,抹上油及果醬捲成筒,搓長條刀切成大面段。
3.將每劑持兩端約伸,兩面卷絞後交合成花捲胚,上籠蒸熟即成。
28.開花饅頭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用刀切成型面劑,揉成圓形,在圓形用刀切成十字型上籠蒸熟即成。
29.雞蛋糯米卷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鹽,味精,雞蛋和成面漿。
2.將面漿放入煎餅鍋攤圓煎熟,再放入雞蛋液煎香,起鍋用刀對剖,捲入糯米餡成圓條型,切成梭子塊即成。
30.千層餅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鹽,味精,白糖少許和成面團。
2.將面團搓成圓型,壓扁,用擀麵杖擀成2厘米厚的長方形大麵皮,再抹上油撒上椒鹽,蔥花。
3.折成幾層再團成圓形,用擀麵杖擀成2厘米厚的圓方形大麵皮,煎餅鍋內加少許油放入圓方形大麵皮再撒上少許油,煎熟改刀即成。
31.雞蛋卷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鹽,味精,雞蛋和成面漿。
2.將面漿放入煎餅鍋攤圓煎熟,再放入雞蛋液煎香,起鍋用刀十字對剖,捲成圓條型,撒上蔥花即成。
32.糯米餅
製法:1.將糯米粉加少許白糖適量清水和勻,揉成團備用。
2.糯米團搓成條分成小劑,分別包入豆沙餡心,搓成圓型,沾上白芝麻,壓成圓餅型。3.鍋內放入少許油煎餅鍋煎成金黃色即成。
33.肉餅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適量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分別用手壓成圓皮,包入肉餡心,捏收口壓扁成型。3.平鍋放入少許油,油溫燒至三四成放入肉餅胚煎制底面成金黃色起鍋即成。
34.菜餅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適量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分別用手壓成圓皮,包入菜餡心,捏收口壓扁成型。
3.平鍋放入少許油,油溫燒至三四成放入肉餅胚煎制底面成金黃色起鍋即成。
35.上海小批薩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適量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分別用手壓成圓皮,包入肉餡心,捏收口壓扁成型。
3.平鍋放入少許油,油溫燒至三四成放入雞蛋液再將肉餅放在雞蛋液上煎熟撒上蔥花即成。
36.鍋魁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白糖適量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分別用手揉後,用很少一點面沾化油包入面劑內,呈圓團,壓扁,用擀麵杖擀成圓餅,成鍋魁生胚。
3.將爐子燒至七成熱,抹熟油後,把生胚放上,用手來回轉動,烙至皮硬,微起芝麻點,再放入爐內烘烤,翻面再烤,全熟即成。
37.玉米餅
製法:1.將糯米粉,玉米粉及香精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醒好的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搓成圓餅型。
3.平鍋放入少許油,油溫燒至三四成放入玉米餅胚煎制兩面成金黃色起鍋即成。
38.紅苕餅
製法:1.將紅苕蒸熟壓蓉,與糯米粉,白糖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搓成圓餅型。
3.鍋內放入油,油溫燒至五六成放入紅苕餅胚炸製成金黃色起鍋即成。
39.馬拉糕
製法:1.將麵粉,木蘇粉加入水,酵母,焦糖,小蘇打,泡打粉,白糖和勻入盆成稀糊狀醒10分鍾,再和勻備用。
2.用隔板將蒸籠隔成兩部分,一大一小,將細紗布鋪於屜上大的一面,再把攪勻的面漿倒入籠內,醒10-15分鍾上籠蒸熟後翻出切成型即成。
40.蕎麥發糕
製法:1.將麵粉,蕎麥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成稀糊狀備用。
2.待麵糊起魚眼大泡時。
3.用隔板將蒸籠隔成兩部分,一大一小,將細紗布鋪於屜上大的一面,再把攪勻的面漿倒入籠內上籠蒸熟後翻出切成型即成。
41.果醬發糕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成稀糊狀備用。
2.待麵糊起魚眼大泡時。
3.用隔板將蒸籠隔成兩部分,一大一小,將細紗布鋪於屜上大的一面,再把攪勻的面漿倒入籠內上籠蒸熟後,翻出刷上果醬切成型即成。
42.菠蘿飯
製法:1.將菠蘿去蓋,掏出菠蘿肉切成顆粒備用。
2.將菠蘿顆粒,熟糯米,白糖,蜜餞顆粒和勻,裝入空菠蘿內,面上撒上青紅絲及蜜餞,包上保鮮膜即成。
43.發糕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成稀糊狀備用。
2.待麵糊起魚眼大泡時。
3.用隔板將蒸籠隔成兩部分,一大一小,將細紗布鋪於屜上大的一面,再把攪勻的面漿倒入籠內上籠蒸熟後翻出切成型即成。
44.白糕
製法:1.將米粉加入水,酵母,泡打粉,白糖和勻成稀糊狀備用。
2.待米糊起魚眼大泡時。
3.用隔板將蒸籠隔成兩部分,一大一小,將細紗布鋪於屜上大的一面,再把攪勻的米漿倒入籠內上籠蒸熟後翻出切成型即成。
45.糍粑塊
製法:1.將糯米用清水浸泡24小時後,上籠蒸熟(但不宜太軟)。
2.蒸好的糯米放入盆內加入鹽,花椒顆,油,用木棍反復擂蓉備用。
3.糯米團放入刷好油的方盒內壓成型,冷卻後翻出切成正方型塊狀。
4.鍋內放入油,油溫燒至五六成放入糍粑塊胚炸製成金黃色起鍋即成。
46.麻蛋
製法:1.將糯米粉加白糖適量清水和勻,揉成團備用。
2.糯米團分成小劑,分別包入餡心,裹上芝麻製成芝麻球。
3.將鍋內的油燒至六成熱,把芝麻球逐一放入鍋中,用中火慢炸至熟,呈金黃色,起鍋即成。
47.黃金大餅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吉師粉,泡打粉,白糖少許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包入豆沙餡,分別用手壓成圓型,面層粘上白芝麻上籠蒸熟。
3.油鍋放入少許油,油溫燒至八成炸至金黃色,起鍋即成。
48.麵包卷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黃油,吉師粉,泡打粉,白糖少許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面團搓成條下成面劑,防入水中捏成圓圈型,粘上白芝麻上籠蒸熟。
3.油溫燒至八成炸至金黃色,起鍋即成。
49.油條
製法:1.將白礬粉末與鹽,食用鹼一起放入碗中加開水使起溶化,加入麵粉中,再加清水揉勻,醒好備用。
2.待其上勁後刷上生油,蓋上濕布,再醒2小時。
3.將面團分成小面劑,每兩個面劑疊在一起抻長,放入八成熱油鍋中炸至油條膨脹,呈金黃色即成。
50.蔥麻大餅
製法:1.將麵粉加入水,酵母,吉師粉,泡打粉,白糖少許和勻,和面機揉和成面團備用。
2.將面團搓成圓型,壓扁,用擀麵杖擀成4厘米厚的長方形大麵皮,再抹上油撒上椒鹽,蔥花。
3.折成幾層切成面劑,將面團搓成圓型,壓成圓扁型,刷上水面層粘上白芝麻上籠蒸熟。
4.油鍋放入油,油溫燒至八成炸至金黃色,起鍋切成八等份。
51.小麻元
製法:1.將糯米粉加白糖適量清水和勻,揉成團備用。
2.糯米團分成小劑,分別包入餡心,裹上芝麻製成芝麻球。
3.將鍋內的油燒至六成熱,把芝麻球逐一放入鍋中,用中火慢炸至熟,呈金黃色,起鍋即成。
;C. 包子怎麼和面怎麼做
發面很簡單。。用500克面。放3克的發酵粉就可以了,記住發面的時間寧可長不要短,。最少也要45分鍾以上。。你還可以用牛奶發面蒸出來的包子很好吃。。
揉得越久越有筋道這是對的,技術上應揉至三光:
面光(面應象少女的皮膚一樣光滑細膩)、
手光(手上沒有麵粉)、
板光(和面的工作台上沒有麵粉)。
和面時應以麵筋拉伸為主,最好是同向拉伸。和面時力應中等,不可用大力拉斷,拉斷就是你說的揉死,但這是麵粉揉死而不是酵母揉死。酵母是不會揉死的。
做成包子後再在30度溫度70~90%濕度下醒發至熟包子的7成大再蒸。
1、肉包子餡
買一斤豬肉餡(羊肉。牛肉)大蔥一顆,姜一塊把蔥和姜都切成末和肉餡放在一起,在倒入醬油、香油、植物油鹽、味精(雞精)攪勻即成為包子餡
2、三鮮包子餡
用料:麵粉70克(兩小碗)豬肉30克(小半碗),鮮蝦仁
5-6個(切碎成泥),雞蛋半個炒碎,白菜心適量(2兩),香菇
一個(切碎)蔥、姜、鹽、香油適量,自發面一小時前弄好
待用,料酒少量。
做法:將蔥姜香菇加水三分之一杯),料酒與蝦肉、
肉末一起拌勻後加鹽,再拌勻加入炒好的雞蛋,把白菜心
切碎放在一起攪拌均勻不加醬油,做包子餡。包子溫火蒸
15-20分鍾。
特點:包子松軟,吃時似灌湯,味鮮美,營養豐富,適合
最簡單的純肉餡:
取適量肉餡,加少許蔥末,薑末,取一碗水,內加適量醬油,花椒粉,五香粉,胡椒粉,大香粉,鹽,少許味精,用手或筷子,順著一個方向邊加水邊攪和,一定要順著一個方向,且每次加水量不宜過多,否則餡子不粘,不斷的加水直至餡子發粘為止,估計這一步驟得重復至少二十分鍾,時間越長效果越好,不過一般情況下有二十分鍾到半個小時的話就足夠了(聽說狗不理包子打餡要一個小時)最後滴少許香油再攪勻,這樣,一盆香噴噴的肉餡就做好了,如果你不喜歡吃純肉餡的,這個時候可以視情況加香茹丁、粉條、甘藍、茄子丁、等等你愛吃的菜,但是不能要出水多的菜,另外,這些菜不是都加在一起的,分別可以叫做香茹肉,粉條肉,甘藍肉,茄子肉,當然還可以盡可能的發揮你的想像力,以適合你的口味來包包子。
材料:乾菜(超市賣的曬得又干又黑的白菜)、碎米芽菜(象涪陵榨菜那樣一小包的)、凍豆腐、香菇、木耳、粉條、西紅柿、香菜
做法:1. 乾菜、香菇、木耳用水發開泡軟理凈,切碎;凍豆腐用開水煮五六分鍾後撈出切小丁;粉條用水煮好,漏勺撈出控出水分後用香油拌一下,也剁碎;將這些與半包芽菜一起倒入油鍋中炒熟。2. 西紅柿洗凈削去皮,切碎,放油鍋中炒出汁,用鏟子將西紅柿盡量抹得爛些成茸狀,加入適量水,待熬成紅紅的糊,加入切碎的香菜翻炒四五分鍾出鍋,成西紅柿香菜醬。3. 將醬拌入炒好的材料中,加入適量五香粉,拌勻成餡。4. 發好面擀出包子皮,用餡包成包子,上鍋蒸半小時即好。
注意炒餡料的時候要比炒菜用油稍多些,因是乾菜材料。
晶包子做法
材料:精白麵粉250克,面肥50克,豬板油125克。綿白糖250克,鹼水4克,溫水125克。
作法:
(1) 制餡。撕去板油油皮,撒上綿白糖120克,切成小方丁(夏天腌3天冬天腌7天)。
(2) 制包皮。將麵粉倒入盆中,加面肥(即酵母)和溫水拌和(水按60%、20%、20%分3次加入),揉成面團,直揉至面、手、盆三面光滑,用布蓋好,以防水分散失而干硬。待經3小時左右,用手揪一塊,見裡面有些小孔即好。將好好的面 放在案板上,中間按一個窩,將鹼水倒入窩處,再將面滲透揉勻,直到沒有黃斑點為止。然後將發好的面揉成長條,用手揪成12個重約35克的包劑待用。
(3) 包餡心。每個包子再加些綿白糖,包好後上籠屜蒸熟,取出裝盆即成。
醬肉包子的做法
醬肉內餡材料:
1、鮮肉沫(也可將瘦肉稍微煮熟一下切細丁,我喜歡碎點的肉就攪成肉泥了);
2、黃蔥切丁
3、甜醬
4、雞精、糖、鹽各適量
做法:
1、鍋中下油,待油溫七成熱是下肉沫炒散,然後放入甜醬、白糖、一點點鹽和少許雞精翻炒一會,然後放入黃蔥稍微炒一下盛出備用;
2、將發酵好的面團取出排出空氣,(關於面團的詳細製作過製作過程見花捲製作),搓成條分成一個個的小面團;
3、將面團擀成麵皮後包入內餡,收口後放入蒸鍋,冷水上屜開大火蒸至水開後轉中火蒸10分鍾即可出鍋;
狗不理包子
原料組配(制68個,豬肉餡):
麵粉600克,豬肉425克(三肥七瘦),酵面375克,鹼面5克,醬油87.5克,味精5克,薑末4克,蔥花35克,香油60克,骨頭湯250克
製作程序:
1.制餡
將豬肉去骨渣\筋膜,絞成肉蓉,加薑末拌勻後,把醬油\骨頭湯\清水分批加入,每次均攪上勁,待軟硬適中時,放入蔥花\味精\香油攪拌成餡.
2.和面
D. 有哪8種家常面條的做法竅門
大江南北對於麵食的煮制各有不同,有油潑面,冷麵,酸辣粉,鹵面,燜面,刀削麵,熱乾麵,蘭州拉麵,擔擔面等等。
1、工具專用。和面的面盆或者案板應專用,不要與洗菜盆、切菜或切肉的案板混用。
2、食材選用。麵粉宜選用中高筋小麥粉,和面前,要觀察是否有結塊、霉變等現象。和面時,如果加入其它雜糧麵粉,要提前與小麥粉混合均勻,加入量一般不超過20%,否則容易斷條,面條顏色不一致,且品質不均勻。
3、用料適宜。應根據人口多少製作面條,現做現吃。特別是在夏秋季節,天氣較熱,最好不要有剩餘。如果做多了,最好將面條放入保鮮袋中,在冰箱冷藏保存,並在24小時內吃完。
4、製作講究。要掌握好麵粉和水的比例,和面後應醒面30分鍾左右,使面團更為光滑,口感更為勁道。煮麵條時,水要充足,水少容易使面條粘連、糊湯、斷條,還要常用筷子輕輕攪動。
煮麵條的水沸騰後,要立刻轉成小火,以免撲鍋;也可以加入適當涼水,使鍋始終保持微沸。做好的面條最好馬上就吃,否則容易失去彈性,粘連在一起。
5、食用技巧。在夏季,消費者喜愛吃過冷水的面條。煮好的面條在過冷水時,應使用放涼的白開水或直接飲用的礦泉水,不要使用自來水,以免被微生物污染引起腸道疾病。
注意事項
1、悠久的吃面歷史當然也吃出了各種的製作花樣,發展出桿、抻、切、削、揪、壓、搓、撥、捻、剔、溜等等的製法,以及蒸、煮、炒、煎、炸、燴、鹵、拌、烙、烤、干撈等的調製法,而演變成各地的風味面條。
如北京的打鹵面、上海的陽春面、山東的伊府麵、山西的刀削麵、陝西的臊子面、四川的擔擔面、湖北的熱乾麵、福建的八寶面、廣東的蝦蓉面、貴州的太師面、甘肅的清湯牛肉麵、岐山的臊子面、三原的疙瘩面、韓城的大刀面、河南的燴面、干撈面,西安的箸頭面、菠菜面等等,有細如絲線的面條,也有寬如腰帶的面條。
2、宋朝時,面條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已有「面條」的名詞,形狀為長條,花樣多,如素麵、煎麵、雞絲面、三鮮面、銀絲冷淘、菜面等;元代時「干(掛)面條」問世了,在《飲膳正要》中載有「春盤面」、「山葯面」、「羊皮面」、「秀禿麻面」等二十多種。
明清時又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如北京的「炸醬面」、揚州的「裙帶面」、福建的「八珍面」等等。
E. 包餃子怎麼和面的方法
准備用料:麵粉300g、水170ml、鹽3g、麵粉適量。
1、原材料備齊。(鹽加入清水裡面了)
煮餃子不粘三法
一、和餃子面時,每500克面加1個雞蛋,可使蛋白質含量增多,煮時,蛋白質收縮凝固,餃子皮變得結實,不易粘連。
二、水燒開後加入少量食鹽,待鹽溶解後再下餃子,直到煮熟,不用點水,不用翻動。水開時既不外溢,也不粘鍋或連皮。
三、餃子煮熟後,先用笊籬把餃子撈入溫開水中浸一下,再裝盤,就不會粘在一起了。
F. 你吃過最早的方便麵是什麼牌子的
「方便麵」?
看到這個問題時,心裡莫名的開心。終於可以分享我情有獨鍾的方便麵了,當然,也准備好暴露年齡了。
上海的美味肉蓉面,這是最早也是最愛的方便麵,並且沒有之一。
面的口感很緊實,搭配上西紅柿,油菜和煎蛋,對兒時我來說,已經可以和吃普通水煮麵小夥伴顯擺上一天了。
時至今日,我也還是會在家裡囤上一些,學著母親的方法煮給家裡人吃。方法也是很簡單的。
准備兩個西紅柿,開水處理一下,撕掉外皮,切片備用;
熱鍋涼油,待油溫稍高,放入西紅柿低溫炒,加一點點鹽;
充分超出汁,加溫水,大火煮開後,下入兩個上海肉蓉面;
這個面比普通泡麵耐煮,要注意時間;
出鍋前,加幾跟油菜,方便麵的調料,就可以出鍋了
喜歡的朋友可以加一個煎蛋,一道簡單又美味的番茄肉蓉面就做好了。
一碗家常的番茄肉蓉面,像一次時間的倒流,記憶的回味,希望你也會喜歡。
哈嘍~大家好!我是 美食 愛好者我有一隻大貔貅。「 你吃過最早的方便麵是什麼牌子的 ?看到這個,我第一個反應是 廈門泡麵(即食伊面) 。它出生於1986年,早我6年出現在廈門這片土地上(哎喲,一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年齡)。雖然現在市面上的方便麵有成千上萬種,但是我始終如一覺得廈門泡麵的沙嗲味最最最好吃。雖然它的調料只有一包,但這並不減少它的美味程度。它還是小時候那 時尚 又復古的 紅白藍包裝 ,味道還是那個味道,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吃法。
食材: 廈門泡麵1包
製作前碎碎念: 小時候是把方便麵當成零食在吃的,前提得瞞著家裡大人,要是被大人發現肯定會被教育一頓的。
製作過程: 打開包裝袋,把調料包取出,捏緊開口手動捏碎面餅,捏得差不多的時候就把調料包加入,再一次捏緊開口,晃動起來讓面碎和調料完美結合在一起,然後就可以開吃啦,呼喚小夥伴一起分享。
這樣子的吃法,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過。童年的美好回憶!
食材: 廈門泡麵3包 煎蛋3個 丸子適量 青蒜適量 白菜適量 豬肉罐頭適量 炒三絲罐頭適量
製作過程: 首先青蒜、白菜切段,起鍋燒油爆香蒜白段(青蒜葉切段一旁備用),加入適量味極鮮,盛出備用。接著再下入適量油將白菜炒至斷生出水(加入少量鹽巴),然後起湯鍋下入足量的清水燒開,將丸子加進去翻滾2分鍾,這時我們就可以把主角」廈門泡麵」拆袋進鍋,順勢把豬肉罐頭、炒三絲罐頭也一起。再煮2分鍾就把煎蛋、青蒜葉、白菜入鍋,加入沙嗲味調料包。最後起鍋前把蒜白油倒入混合均勻就可以出鍋食用啦,這就是我媽媽煮泡麵的煮法(媽媽煮的忘記拍照,這次先用我煮的圖片頂一下哈)。
長大之後外出工作,在我行李中一定會有它的一席之地,干吃法、湯面煮法、炒麵煮法等等它三不五時出現在我的飯桌上 。 它那獨特的沙嗲味顯示著它的與眾不同,這大概是廈門人對廈門泡麵的一種情懷。 廈門的沙茶麵中有廈門泡麵的身影,晉級為沙茶泡麵。廈門的麻辣燙也可以看到廈門泡麵的身影,加入各種調料,其中不可缺少的花生醬是廈門麻辣燙干拌泡麵的靈魂者。有時間來廈門遊玩的話,可以嘗嘗這廈門泡麵的沙茶吃法,還有那不一樣的麻辣燙花生醬干拌廈門泡麵。讓你對廈門這個本土品牌「廈門泡麵」有個正式的認識。 這就是我吃過最早的方便麵,也是現在一直還在吃的方便麵。我是愛 美食 、愛動手、愛生活、愛 旅遊 的大貔貅。
評論員張張:
華豐方便麵、天方 方面便「天方面、味真香」、 幸運方便麵 ,來了北京之後才聽說過北京方面面,但是我還是喜歡幸運方便麵。
小時候的干吃面,那料真足,香辣蟹味的方便麵裡面都能看到裡面的辣椒面,現在的干吃面滿口的味精味,雖然統一機械化生產,但是味道真的是一言難盡。有的方便麵越嚼越想,後味無窮;有的方便麵吃的時候很香,吃完想吐,但是過段時間還是想吃;也有的方便麵打開就讓人沒有胃口。
小時候的干炒方便麵真的也是一絕,記得小時候上學,晚上上完晚自習,經常翻牆出去和同學找一個地攤,來份炒方面便,兩塊錢完事,吃的滿足又開心。
我是一個80後,這個問題讓我的思緒一下拉回到了二十幾年前,我對方便麵的記憶應該是在上了初中之後。那個時候吃方便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記得上中學那會兒都住校,每周回家一次,返校的時候要馱著麥子換糧票。平時學校食堂里的飯就是不熟的饅頭,能照著人影的清湯,吃的菜都是從家裡帶有鹹菜,學校食堂里也有炒菜,特別難吃還貴。
那個時候家庭條件好的同學就有的會買方便麵來「改善」一下生活, 記得那個時候的方便麵裡面都是一個料包的 ,裡面也就是一些鹽、味精、調味粉之類的吧。到後來出了一種裡面帶醬包的方便麵,忘了叫什麼名字,裡面的醬有點兒炸醬的味道。買一包要半斤糧票,半斤糧票就夠女生吃兩頓飯的了。所以,那個時候能吃上一包帶炸醬的方便麵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兒了。 後來去縣城上學後, 頭一次接觸到一種可以干吃的方便麵。 顏色是巧克力色的,味道也是甜的。頭一次吃感覺非常非常地好吃,還特意省下飯費等周未回家的時候,給家人買了幾包回去嘗嘗。
現在這些方便已經市面上都沒有了吧,如果有估計也不會有人吃了。
吃過最早的方便麵是什麼牌子的?有同樣是南街村集團下面的兩個牌子,北京方便麵和南德方便麵,還有另一個牌子冠生園。
首先,先說下北京方便麵,在現在的超市裡,也經常能看見它的身影,記得小的時候北京方便麵已經是小朋友們最愛的 美食 之一了,而且很少有人會泡著吃,基本上都是把它在袋子里碾碎,然後撒上半包調料,剩下的半包仔細的放好,那時候的北京方便麵調料包還是紙包,味道感覺比現在的好多了。
其次,說下南德方便麵,現在大家說起南德,可能最先想到的是調料,不會想到方便麵,其實,南德方便麵也是在很早之前就有的牌子,現在也依然能夠買到,只是說相對於北京方便麵來說,它的知名度沒有那麼高而已。
然後,還有冠生園方便麵,這也是小時候很流行的一種,只是現在和南德方便麵一樣,也漸漸的淡出大家的視線。
最後,想說下,雖然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種類型的方便麵,但是現在最喜歡買的還是北京方便麵,每次去超市總是要帶上幾包,在家沒事的時候,干吃或者直接在袋裡里泡著吃,也別有一番滋味。
吃過最早的方便麵是什麼牌子的?這就是我的答案。
這真是一個暴露年齡的提問,依稀記得第一次吃方便麵是五六歲吧,具體時間記不住了。#方便麵#
那時電視里播放的是新白娘子傳奇和西遊記。記得電視上有個廣告,一個小朋友大碗吃面,然後有個聲音飄盪出來「吃天方,味真香~」依稀還記得那時的廣告詞,記得堂姐去鄭州天方方便麵廠里打工,回來時給我們帶來的就是天方牌方便麵。
還記得上小學二年級時,堂弟有病住院回來,帶來半箱方便麵,趁著叔叔嬸嬸不在家和姐姐一人偷偷的拿走兩包,吃了個夠。把佐料包倒進餅上,捏碎了,搖一搖更好吃。
後來家裡經濟活躍了,隔壁鎮子開了個方便麵廠,父親開著農用三輪車拉著我們去方便麵廠里,批發零星的方便麵,有塊餅後碎屑兩種,餅的比碎的要貴個兩塊錢,都是論斤稱著賣的。父親進了兩百多斤,開著車走街穿巷的,賣方便麵。現在想起來感覺說是進貨買方便麵,其實就是讓我們這些孩子們不愁吃。
後來經常吃的方便麵就是北京方便麵,那種只有一個料包的面,包裝很簡單,只有一個塑料袋的那種,現在還買一元錢一包,90年代最暢銷的方便麵之一。
現在三十多歲了,還時不時買兩包方便麵,一包泡開吃,一包干吃。
感覺吃的不是方便麵,而是一種情懷。#兒時#
第一次知道有方便麵這個東西大概97年98年那會,還是小學生有次我堂哥給我五毛錢讓我給他買袋小保姆,我當時不知道小保姆是啥,我還問了句啥小保姆,啥東西,我堂哥說小保姆方便麵,從那以後我就知道了有種好吃的叫方便麵還是小保姆牌的!一晃20多麼過去了,彷彿就在昨天!好多回憶!
1974年,日本的「即熟米粉」,記不清什麼牌子和廠家,裡面有一個麻油包和粉料包;1976年,出前一丁的雞蓉面;值得一提的是,1986年左右,吃過一種上海產的「冬菇伊面」,裡面只有一個料包,味道和筋道均勝其他牌子的,記不清是否冠生園的,有記得的網友請回復,謝謝!
還記得小時候我媽生我二妹的時候,別人送了一箱天方的,挺大包的,味道還可以,更小的時候記得我媽去我姥姥家,給姥姥家拿了一箱冠生園的,哇塞,記得特別清楚,裡面有牛肉的調料包,真的很大塊的牛肉,應該是九幾年的時候,因為我91年的,那時候還沒上學,現在估計10塊一包的方面面都沒有那麼大粒牛肉!在後就是科迪方面面,後來就好好吃面,持續火爆了好幾年,後來不知道怎麼回事這些曾經很火爆的品牌方便怎麼都沒有了,僅有北京的還存活在市場上面,但感覺也不是那個味道了……
看到這個提問,我仔細想了想,本人93年的,我印象中吃的最早的是冠生園的,小時候跟爺爺去街上,爺爺買給我吃得,如今爺爺不在了,挺懷念的,小時候的記憶也慢慢模糊了,還有種是油炸型的名字不記得了,小時候我爸買過,我覺得還是冠生園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