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明治制果株式會社的沿革
1916年(大正5年) 明治制果的前身東京果子(株)成立
1917年(大正6年)在大久保工廠生產糖果、餅干
1918年(大正7年)巧克力上市
1921年(大正10年)(Calmin)上市
1923年(大正12年)PR雜志(SWEET)創刊
1924年(大正13)社名改為明治制果(株)
1925年(大正14年)日本首家近代糖果點心工廠川崎工廠設立
1926年(大正15年)【牛奶巧克力】上市 可可上市,食品事業開始
1927年(昭和2年)【SAIKORO奶糖】上市
1934年(昭和9年)【奶糖】上市
1936年(昭和11年)罐頭生產開始;戶煙工廠成立;藤枝工廠成立(以後的東海工廠)
1940年(昭和15年)鴨宮工廠(現小田原工廠)成立
1945年(昭和20年)川崎工廠遭空襲被毀
1946年(昭和21年)開始生產青黴素,葯品事業開始
1947年(昭和22年)香菇種菌,蕈朴種菌的生產開始
1950年(昭和25年)抗生素【鏈黴素】上市
1951年(昭和26)戰後恢復巧克力生產
1954(昭和29年)罐裝【天然橙汁】上市
1955年(昭和30年)大阪工廠成立;【黃油餅干】上市
1957年(昭和32年)【高級牛奶巧克力】上市
1958年(昭和33年)淀川工廠成立;抗生素【卡那黴素】上市
1961年(昭和36年)【Marble巧克力】上市;【桃汁】上市;植物生長促進劑【赤黴素】上市;中央研究所(現橫濱研究所)成立; 外用消毒劑【lsodine】上市
1962年(昭和37年)【巧克力【高牛奶】上市;【碳酸青梅酒】上市;【杏仁巧克力】上市
1963年(昭和38年)手足癬葯【Polik】上市;農葯【Agrept】上市; 電視節目【鐵臂阿童木】開始播出;足炳工廠成立
1965年(昭和40年)【巧克力貝貝】上市
1967年(昭和42年)【草莓巧克力】上市;【巧克力棒】上市
1968年(昭和43年)方便小食品【卡路】上市
1969年(昭和44年)抗生素【KANENDOMYCIN】上市; 東海工廠成立;巧克力【阿波羅】上市
1971年(昭和46年)巧克力【咖啡糖】上市;岐阜工廠成立;【Chelsea】上市
1972年(昭和47年)與明治商事(株)合並
1973年(昭和48年)合資公司【明治Mc Vitie】成立; 健康食品【Chelsa】系列上市
1974年(昭和49年)合資公司【明治制果新加坡】成立; 抗生素【麥迪黴素】上市;合資公司【P.T..明治印度尼西亞】成立
1975年(昭和50年)抗生素【地貝卡星】上市; 農葯【Oryzemate】上市;可可【Familina】上市;巧克力小食品【蘑菇山巧克力】上市
1976年(昭和51年)北上工廠成立
1979年(昭和54年)飼料添加劑【粘桿菌素】上市;關東工廠成立;糖片【Yoguret(酸乳片)】上市; 合資公司【泰國明治制葯有限公司】成立;因【稻瘟病防除劑的開發與工業化】獲大河內紀念技術獎
1980年(昭和55年)運動食品【ZAVAS】系列上市; 糖片【高檸檬】上市
1981年(昭和56年)抗生素【磷黴素】上市
1982年(昭和57年)電視節目【醫食同源】開始播出
1983年(昭和58年)【lsodine漱口葯】上市
1984年(昭和59年)除草劑【Herbiace】上市; 左旋低聚糖漿【Meioligo】上市
1985年(昭和60年)抗生素【美歐卡黴素】上市; 胃潰瘍治療葯【CLAST】上市;在美國成立合資公司【Stauffer明治】
1986年(昭和61年)在中國台灣成立合資公司【台灣明治】
1987年(昭和62年)抗生素【美士靈】上市
1988年(昭和63年)抗癌葯【THERARUBICIN】上市;【果汁Gummy】上市在美國成立合資公司【Mecor】; 抗焦慮葯【美樂適】上市
1989年(平成1年)生物科學研究所(現健康生物研究所)、食品開發研究所(現食品綜合研究所)成立; 在法國成立合資公司【Beghin明治工業】; 在中國成立【華明醫葯有限公司】(現汕頭明治)
1990年(平成2年)抗生素【阿貝卡星】上市
1991年(平成3年)參資【Tedec Zambeletli】(現Tedec-Meiji)
1993年(平成5年)【廣州明治制果】成立;【Meltykiss巧克力】上市
1994年(平成6年)抗生素【美愛克】上市; 與明治乳業合作【蘑菇山冰激凌】上市
1995年(平成7年)寫字樓【Solid方形廣場】落成
1996年(平成8年)【Galbo】【Clif】上市
1997年(平成9年)含木糖醇的口香糖【XYLISH】上市
1998年(平成10年)【巧克力效果】上市
1999年(平成11年)抗抑鬱葯【DEPROMEL】上市; 新口味巧克力【Fran】上市;健康食品【Perfect Plis】系列上市
2000年(平成12年)【365天生日Teddy】上市
2001年(平成13年)【拜耳阿司匹林】上市
2002年(平成14年)【BoDa】【ReGa】上市; 抗生素【OMEGACIN】、合成抗菌葯【SWORD】上市; 微生物資源研究所成立
2003年(平成15年)地道的可可【THEOBRO】上市; 綜合保健類【KaRaDaNaVi】系列上市
2004年(平成16年)明治制果(上海)有限公司成立
2005年(平成17年)明治(50%)和山東濟寧魯抗(30%)日本愛利思達株式會社(20%)合資成立明治魯抗葯品有限公司。
日本2006年(平成18年)明治制果食品工業(上海)有限公司成立。
2010年明治魯抗有明治獨資成立 明治(山東)醫葯有限公司。
Ⅱ 哪個國家是巧克力最大的製造商
m&m』s巧克力
品牌介紹:
廣告片播出,m&m』s巧克力豆頓時名聲大震,人們爭相購買,銷量猛增。
40多年過了,其間,瑪氏公司的規模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如今年銷量已達四五十億美元,成為美國私人企業中的佼佼者。而「只溶在口,不溶在手」的廣告詞,至今仍是瑪氏公司m&m』s巧克力豆的廣告主題,被牢牢記憶在世界各國消費者心中。
瑪氏公司第一個里程碑是給巧克力豆穿上糖衣,延續48年的金句「只溶在口,不溶在手」(melts in your mouth ,not in your hand)至今縈繞於心,成為M&M』s品牌不可舍棄的一部分。給巧克力豆穿上色彩繽紛的「外衣」是m&m』s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里程碑,也是m&m』s正在推行的營銷運動。紫色「冠軍顏色」,這是在m&m』s巧克力舉辦的「全球新色彩投票」中,來自全世界超過一千萬名巧克力愛好者熱情參與在紫色、粉紅色、水綠色三種顏色中勝出的顏色。今年的色彩評選是瑪氏(Mars)公司有史以來首次讓中國、印尼、澳洲、等二百個美國以外地區的m&m』s擁護者參加的投票活動,有34%的中國投票者獨具慧眼選中了紫色
好時(HERSHEY'S)巧克力
品牌介紹:
北美地區最大的巧克力及巧克力類糖果製造商;好時公司位於賓夕法尼亞州,是傢具有108年歷史的老字型大小公司
好時巧克力的創始人米爾頓·好時先生(Milton Hershey)1903年在這里初創巧克力製造業時,這里還是一片少有人煙的牧場。好時先生以他的智慧和長遠眼光設計了這里的一切。在20世紀上半葉,好時鎮就是好時公司,鎮上的居民幾乎全是好時公司的員工。好時公司鋪築了道路,修建了醫院,建築了體育館、劇場、游樂場、巧克力溫泉等幾乎鎮上的一切公共設施,並帶頭把好時鎮建成美國小城鎮綠化建設中的模範。
好時鎮擁有3家現代化的巧克力工廠,是世界上最大的巧克力產地。每天生產的巧克力僅KISSES一個品種就多達3300萬
慕紗MOUSA巧克力
品牌介紹:
濃情慕紗 為愛融化
VIVIAN濃情魅惑、激情演繹醇滑MOUSA慕紗
在彩虹樂隊激昂的樂曲下拉開了冬季唯美的濃郁曼妙融化MOUSA慕紗的帷幕。VIVIAN化身為迷戀巧克力的豹女郎,在月黑風高的夜晚,用迷人的眼神魅惑了保安(警衛),以輕盈矯捷的「豹步」潛入了MOUSA慕紗殿堂,只驅閃著金光的慕紗。MOUSA慕紗的魅力無可抵擋。紅毯上,VIVIAN悠閑地細品著MOUSA慕紗的曼妙入口即化,VIVIAN眼神中忘我的性感嫵媚,散發著MOUSA慕紗獨有的瑰魅神奇。讓我們一起來陶醉在MOUSA慕紗濃郁曼妙美味的意境中……
瑞士蓮巧克力
品牌介紹:
一八四五年,瑞士人魯道夫·史賓利(Rudolf Sprungli)於瑞士發明了第一塊巧克力。兩年後,他於瑞士蘇黎世成立了全球首家巧克力廠。一八七九年,魯道夫·蓮(Rodolphe Lindt)創建了世界首塊入口即能溶化的巧克力,引來舉世注目,及深深吸引了一向對巧克力要求嚴格的史賓利家族。
一八九九年Rudolf Sprungli收購Rudolphe Lindt的秘方及廠房,並以其姓氏Lindt作為產品品牌,以紀念他在巧克力製造上之偉大成就。瑞士蓮巧克力已暢銷全球八十多個國家,深受市場歡迎。
瑞士蓮產品特質採用一百七十多種的巧克力配料。
迪多克巧克力((Ducdo)
原產國:比利時
費列羅心形巧克力費列羅巧克力(FERRERO ROCHER)
品牌介紹:
義大利費列羅集團是全球第四大巧克力製造商, 擁有一系列優質創新的產品, 費列羅巧克力(FERRERO ROCHER)更是享譽全球的著名品牌。公司於1946年,由Pietro Ferrero先生始創於義大利北部,全力家族式經營,至今第三代,已發展到享譽盛名的跨國集團,並擁有一系列自創的名牌優質產品。
外觀包裝
每顆ROCHER選用金箔紙獨立包裝,陳列在透明禮盒內,意念新穎獨特,裝潢典雅華貴。盒蓋上燙金標貼須清楚印有的FERRERO ROCHER字樣。
產品介紹
最著名的要數費列羅榛果威化巧克力:開創多層式用料,外面鋪滿巧克力碎果仁,裡面有威化、軟巧克力和一粒完整的榛子,帶來多重口感的享受。不論從包裝到價格都「金」光閃爍,每顆ROCHER都選用金箔紙獨立包裝, 陳放在紙質或透明禮盒內,意念新穎獨特,裝潢典雅華貴。夾著果仁的巧克力外衣脆脆的,裡面的巧克力心柔軟濃滑,甜而不膩入口即化。
鑒別真假
FERRERO ROCHER系列1984年在中國開始銷售,其特有的包裝和裝飾具有明顯的視覺效果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其整體包裝思想曾一度被我國某巧克力品牌盜用。
每顆巧克力及盒蓋上燙金標貼須清楚印有的FERRERO ROCHER字樣;產品標簽清楚印有「費列羅產品」橢圓標志和「原產國:義大利」字樣,此外FERRERO ROCHER並沒有在國內合資或授權
金帝巧克力
品牌介紹:
金帝巧克力是金帝公司的主要產品,在中國市場有著很高的知名度,市場佔有率居全國第二。
德芙dove巧克力
德芙dove巧克力品牌介紹:
愛芬食品(北京)有限公司作為瑪氏公司在中國的獨資公司,以其眾多的世界品牌如:德芙、M&M's、士力架、彩虹糖、寶路狗糧、偉嘉貓糧等,在市場上樹立起自己的形象。德芙巧克力是中國巧克力第一品牌。
高品質的德芙巧克力帶來牛奶香濃,絲般感受的純粹巧克力體驗;眾多口味與規格,總有一款適合您的需要;優質的原材料,先進的生產及包裝工藝,確保產品卓越品質。滿足中國消費者不同
吉百利巧克力
品牌介紹:
吉百利·史威士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糖果公司之一,同時公司的飲料在美洲和澳大利亞頗具影響力。吉百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多年以前。今天,吉百利·史威士的品牌在全球幾乎每個國家都可以看見。到目前為止,公司在全球僱傭了50000餘名員工。在35個國家開設工廠或辦事機構。吉百利·史威士公司的全球總部在英國倫敦。
其他品牌:格力高 glico、徐福記、明治meiji、雀巢nestle
明治巧克力
品牌介紹:
日本明治巧克力是日本明治食品株式會社生產,在日本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明治給這款產品的描述是:「如雪一樣融化...,香甜可口、美味圓熟、入口即化、如雪似糖」。
Ⅲ 求明治公司及明治巧克力的詳細信息
明治雪吻巧克力
日本明治制果出品的巧克力十分受到小資一族的追捧,其Meltykiss系列產品則是其主打產品。如今此系列產品已經全部本地化生產。
明治雪吻巧克力採用方型的紙盒包裝,產品包裝和印刷均十分精美。其MeltyKiss(雪吻)的產品名稱十分富有詩意,給人以無限遐想的空間。明治給這款產品的描述是:「如雪一樣融化...,香甜可口、美味圓熟、入口即化、如雪似糖」。
先來看看這款產品的配料:
白砂糖、植物油、可可脂、可可液塊、全脂奶粉、杏仁漿、煉乳粉、可可粉、榛子漿、脫脂奶粉、乳化劑、食用香料
其中可可脂含量≥20%
這款產品的精緻還體現在打開產品包裝的時候,其採用了從頂部揭開的方式,這樣保持了原有的紙盒造型,同時蓋上盒蓋後,還是和未打開包裝時一樣。
明治雪吻巧克力每顆均有獨立包裝,整合大約有15顆左右的巧克力。
拆開內包裝,可以看到明治雪吻巧克力為正方體形狀,其外表覆蓋有可可粉,還不時散發著巧克力的香醇芳香,實在是很誘人。
品評感受:
明治雪吻巧克力杏仁口味一入口即可感受到一股濃郁的巧克力芳香,十分醇厚,咬一口下去,可以體會到牛奶巧克力特有的香滑暢快。其巧克力中含有榛子漿,同時也能感受到榛子那特有的香味。這款產品的確是相當美味的,非常值得推薦。
經典廣告詞:如雪一樣的融化...
香港的雪吻,從包裝到內容都和大陸的不一樣,比如草莓味的,是粉紅包裝袋,一整粒都是粉色的草莓口味,口感,口味比大陸的強不是一些,是很多!大陸的可以說難吃了,還賣得不便宜。。。
Ⅳ 明治巧克力和明治維新中的明治是不是同一個人
不是,明治巧克力是明治制果公司推出的巧克力,而明治維新特么不是一個人,明治維新是指19世紀末日本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面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
是改革運動,是歷史事件,不是特么的一個叫明治的人發起的維新。明治維新的元勛是板垣退助,跟明治半點關系都沒有。
Ⅳ 明治巧克力的詳細資料
最早的巧克力的歷史應始於美洲的發現。在1492年以前,人們對這種將使千千萬萬人著迷的食物還一無所知。
哥倫布從美國勝利返回後,將一批奇妙的珍寶呈獻給西班牙國王。在那些奇珍異寶中 ,就有一些深棕色形似杏仁的可可豆。這是斐迪南國王和伊莎貝拉王後的宮廷第一次看到可可豆-這種製造巧克力和可可粉的原料。
國王和王後做夢也沒想到可可豆如此重要,於是,新世界提供的這種商業機會留給了偉大的西班牙探險家赫爾南多·廓特茲。
巧克力的歷史
天神的美食
在征服墨西哥的過程中,廓特茲發現了阿斯特克印第安人用可可豆准備他們王國的皇家飲品"巧克力特爾"(Chocolatl)意思是熱的飲料。1519年,蒙特祖馬皇帝用巧克力特爾招待他的西班牙客人。這些飲料裝在金制高腳杯里,就像用來敬奉神靈一樣。而這位皇帝據說一天要喝五十份或更多的巧克力特爾。盡管有著皇家氣派,但蒙特祖馬的巧克力特爾非常苦,不合西班牙人的口味。為使這種混合飲料更迎合歐洲人,廓特茲和他的同胞想出了用蔗糖將它加甜的主意。
當他們把巧克力特爾帶回西班牙後,加甜的主意得到肯定,在加入了肉桂和香蘭素等幾種最新發現的香料後,這種飲料又經歷了幾次變化。最後,有人認為這種飲料加熱會更好喝。
新飲料在西班牙貴族中很快贏得了贊譽。西班牙明智地著手在其海外殖民地種植可可,這就誕生了一項盈利的商業。令人驚訝的是,西班牙人成功地將可可工藝向其它歐洲國家隱瞞了近一百年。
巧克力推廣到歐洲
被委託來加工可可豆的西班牙僧侶最後泄漏了這個秘密。不久以後,巧克力作為一種美味、有助於健康的食品在全歐洲博得了喝彩。它一度勝過了時髦的法國宮廷飲料。巧克力飲料很快越過海峽傳到大不列顛。1657年,第一批著名的英國巧克力屋出現了。小作坊手工生產的方法及時給巧克力的大規模生產讓了路。而一種經過改良的蒸汽引擎加速了生產轉型。這種引擎使可可研磨工序實現了機械化。到1730年,巧克力的價格從每磅3美元以上降到了所有人都能承受的價格。1828年,可可榨壓機的發明進一步降低了巧克力的價格,並有助於通過榨出部分可可脂-可可豆中自然形成的脂肪來提高飲料的質量。從那以後,喝的巧克力就有了更多今天所具有的平滑的黏性和悅人的香味。
十九世紀,巧克力的歷史上又出現了革命性的發展。1847年,一家英國公司通過開發軟糖巧克力推出了固體的"巧克力"。這是一種象天鵝絨般平滑的品種,幾乎完全代替了原來曾主導世界市場的粗粒巧克力。
巧克力流傳到美國
在美利堅合眾國,巧克力的生產比世界上任何其它地方都要進展迅速。在革命前的新英格蘭-確切地說是1765年,第一家該國的巧克力工廠建立起來。巧克力也作為美國宇航員食品的一部分被帶入太空。 (巧克力信息中心網)
巧克力的趣聞
巧克力:尊貴的遺產
可可樹的果實在傳入歐洲之前已被南美洲和中美洲的奧爾梅克印第安人食用了很長時間。奧爾梅克印第安人首次使用了"可可"這個詞。瑪雅印第安人進一步將可可樹進行農業種植,並生產出第一種可可飲料。阿茲台克人相信,是他們的羽蛇神把可可豆賜予人類。阿茲台人信奉可可豆,把它用於宗教儀式和作為神的禮物。可可是阿茲台克人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它被作為流通的貨幣使用。但只有貴族和勇士才能食用。
人類首次食用的巧克力是一種帶有辣味和苦味的飲料。古代的阿茲台克人將可可豆烘烤並磨成粉,與水和玉米粉混合後,加入辣椒,吹打成泡狀。這種飲料被稱為"巧克力特爾"(Chocolatl)。
阿茲台克族的統治者Montezuma和他的朝中官員每天要喝50罐巧克力特爾。這種被稱為萬能葯的珍貴飲料盛裝於只用一次就被扔入湖中的金制高腳杯中。
第一個發現巧克力的歐洲人據信是克里斯托弗·哥倫布。他在1502年從"新世界"歸來後,將巧克力介紹給斐迪南國王的朝廷。幾十年後,西班牙探險家赫爾南多·廓特茲在他征服墨西哥期間,從阿茲台克貴族那裡發現了可可豆。
十六世紀在西班牙貴族中擴大巧克力影響的是哥倫布和廓特茲,但西班牙的瑪麗亞·薩爾莎公主是在歐州掀起巧克力狂熱的人。她將可可豆作為訂婚禮物呈獻給路易十四。
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里,巧克力一直成為西班牙秘而不宣的食物。其後1606年這種食物才在義大利開始流行。1642年,巧克力被作為葯品引入法國,由天主教人士食用。
這種飲料實在太受歡迎,於是第一家"巧克力屋"在1657年成立,成為專門為普通大眾提供熱甜巧克力商家。
巧克力飲品在1765年進入美國,當時第一個巧克力工廠在新英格蘭開張。甚至連托馬斯·傑斐遜這個公認的美食家也稱贊"巧克力具有健康和營養的優點"。
巧克力與其他許多著名的歷史人物都有著廣泛的關聯。由於卡薩諾娃和杜巴利夫人相信巧克力可增加浪漫情調,巧克力因此在歐洲被推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1657年,它變得越發地時髦,英國建立起了許多"巧克力屋"向公眾供應巧克力飲料。
1828年,荷蘭的Coenraad Van Houten發明了一種可以把可可脂從可可豆中提取出來的螺旋擠壓機。這種Van Houten的鹼式加工法(後來被稱為"荷蘭式")可以去除可可中的酸味和苦味,生產出更柔軟、更甜的巧克力飲料。如今,鹼式加工的可可粉仍被稱為荷蘭巧克力。
巧克力一直被人們作為一種飲料,直到1847年巧克力才成為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固體形式。發明者在巧克力飲料中加入可可脂,成功地生產出了可咀嚼的巧克力塊。牛奶巧克力於1876年問世,當時瑞士巧克力生產商Daniel Peter發現,向巧克力中加入奶粉可生產出更柔軟和更淡的巧克力。
1911年Frank和Ethel Mars開始在美國華盛頓州生產巧克力。 真正刺激美國巧克力工業發展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陸軍軍需團委託許多美國巧克力製造商生產20-40磅的巧克力塊,運到戰場的基地。這些巧克力塊被切成小片,分發給在歐洲作戰的美國士兵。最後,把巧克力包成小塊的任務又落到了生產商的肩上。
可可豆的種植 採摘 收獲及裝運過程
種植可可豆
可可是可可樹的產物。可可樹是一種熱帶植物,只在炎熱的氣候下成長。這樣,它的種植就被限定在赤道南北各二十個緯度間的陸地上。假定有肥沃的土壤條件和精心的耕作,一旦成活,可可樹就可以在充足的陽光下成長。可可種植園(人工種植下的可可樹)通常位於谷地或沿海平原,必須有均勻分布的降雨量和肥沃、排水通暢的土地。
第一批果實
經過修剪和精心培植,大多數種類的可可樹會在第五年開始結果。如果予以最好的護理,一些樹種甚至在第三和第四年就有好的收成。
可可樹是常綠樹種,它碩大光滑的葉子在幼年時是紅色的,成熟之後則變成綠色。在成熟期,人工種植可可樹有15到25英尺高,但野生可可樹高度可達60英尺以上。可可樹的預計壽命仍在猜測中。一般認為二十五年後,一棵可可樹的經濟作用就可能被認為到了終點,這時就適於重新種植年輕的可可樹來取代它。可可樹全年都結果(或豆莢),而收獲卻通常是季節性的。由於可可樹是自由交(過濾)授粉的,豆莢形成各種種類,其中包括拉美種、外來種和特利尼達德種。
收獲可可豆
採摘成熟可可豆莢的工作絕非易事。可可樹很脆弱而且根基很淺,工人不能冒險爬上去摘高處枝上的豆莢。
種植者為到地里幹活的採摘工人配備了長把、手形鋼刀。鋼刀是為了夠到並剪下最高的豆莢而不傷可可樹的軟樹皮。隨身攜帶的大彎刀則被用來採摘長在低枝幹上的夠得著的豆莢。
採摘後做些什麼
收集者會同採摘者一同工作,將豆莢收集到籃中並運到田地的邊上。在那裡將豆莢破碎。如果方法得當,只要揮舞一兩下大彎刀就可以劈開豆莢的木質外殼。一個訓練有素的破碎者每小時能夠劈開五百個豆莢。
完成收獲需要耐心。通常從一個標准豆莢里都要挖出20到50粒乳白色的可可豆,然後丟棄豆莢的外殼和內膜。一個普通豆莢中經過乾燥的可可豆不到58克重,確切地說製造1磅巧克力需用400粒可可豆。
可可豆與我們所熟悉的最終產品還是有很大差別。乳白色的可可豆暴露在空氣中,很快就變成了淡紫色或紫色。此時,它們看上去並不象製成的巧克力,聞上去也沒有熟悉的巧克力芳香。
裝運作物
從豆莢中取出的可可豆或種子被裝進盒子或堆積起來包裝。包裹著可可豆的是一層開始升溫和發酵的果肉。發酵持續三到九天,去除了可可的苦味,並產生出具有巧克力特點的原料。發酵是可可豆中所含糖分轉化為酸—主要是乳酸和醋酸的簡單過程。
發酵過程導致可可豆溫度升到125華氏度,殺死了其中的細菌,並激活了存在著的酵素,形成當烘烤可可豆時產生巧克力味道的混合物。最後的結果是生成了深棕色的經過充分發酵的可可豆,這種顏色表明可可豆現在准備進入乾燥過程了。
象所有飽含水分的水果一樣,如果要保存可可豆的話,就必須將它們乾燥。在有些國家,乾燥工序十分簡單:只是把可可豆鋪在盤上或竹墊上,然後將它們放在陽光下曬烤。當潮濕的天氣干擾了這種乾燥法時,人工方法才得以應用。例如,可可豆可能被帶進室內,在熱氣管下乾燥。
如果有良好的天氣,乾燥過程通常需要幾天。在這個間隙,農人經常翻動可可豆。他們利用這一機會挑選外運的可可豆,並將扁平、破碎或發芽的可可豆揀出來。在乾燥中,可可豆會失去幾乎所有的水分和超過一半的重量。
可可豆乾燥後,就准備以每袋130到200磅裝運了。它們很少被存入倉庫,除非要等待買主檢查的裝運中心。
Ⅵ 明治巧克力是日本產的看名字挺像…
對的,明治巧克力是日本品牌,進口之後在中國口碑很好,廣受年輕人歡迎,所以現在國內很多大城市都設了廠,算是老牌的巧克力了。
Ⅶ 上海明治巧克力廠怎麼樣
上海明治巧克力招男女工17-35歲,底薪1880元,常日班,薪資3000以上,工作的新橋新飛路
日資 明治巧克力 明治巧克力招男女工17-35歲,底薪1880元+表現獎240/600+績效獎220/370+加班,8h雙休加班另計,常白班,工作餐無住,全空調車間,上班輕松,吃巧克力免費,要的人多,不考試會自我介紹包進,廠在新飛路
上五休二每天八小時其它時間算是加班,根據生產量需加班,加班費平時1.5倍,雙休2倍,國假3倍,每月綜合收入3000-5000年終獎,社保福利津貼,免費提供 工作餐,在職一年發14個月工資。不含年終獎,工作時間滿一年,年終獎高達3000-5000左右,
員工福利1.綜合保險:公司為每月一位員工購買每人每月204.80元的綜合保險養老金508個人無須承擔任何費用。2.年休假:在公司工作滿一年即可享有每年6天的帶薪休假。3.公司食宿全包。4.員工餐廳,員工醫療保健服務,婚,喪等賀奠,提案獎金,級優員工嘉獎,教育培訓,福利社。5.休閑活動:歲末聚餐聯誼與晚會,文藝體育活動等。
地址:松江區榮樂東路1591號東開大樓403室 可乘1路6路10路22路公交,松龍線,松新線至榮東派出所下
上海市內路線:地鐵9號線松江體育中心下3號口出,10路公交洞涇路下,向東100米肯德基旁東開大樓403室。
公司介紹:以糖果點心・健康食品為中心作為本社宗旨的中國事業統籌部於2004年成立。其目的在於通過明治品牌商品的銷售・市場活動等在中國確立明治品牌形象。
Ⅷ 明治雪糕是日本的嗎
明治雪糕是日本的,明治是一個日本食品品牌。根據中國商標網,品牌「明治」申請/注冊號145325,申請日期1979年01月13日,注冊公告日期1981年03月15日,申請人名稱明治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商品/服務包括乳、乳製品、杏仁鮮奶、食用油。
明治奶粉曾通過貿易代理商入華。幾經轉折,明治奶粉於2013年退出中國。但僅隔一個月,明治就公布了其蘇州工廠生產的酸奶和鮮奶產品在蘇州、上海、杭州、寧波四地上市的消息,成為首個大規模進入中國低溫乳品市場的外資乳企。明治在中國銷售的乳品主要為「明治醇壹」牛乳、保加利亞式酸奶、乳酸菌飲料及餐飲用產品,以牛乳和酸奶產品最為常見。
Ⅸ 請問這是什麼牌子的巧克力。
德芙Dove (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巧克力第一品牌,世界著名品牌,美國瑪氏食品(中國)有限公司)
金帝Leconte (中國名牌,中國市場有很高知名度,市場佔有率居全國第二,中糧金帝食品(深圳)有限公司)
費列羅FERRERO (成立於1946年,全球著名品牌,全球第四大巧克力製造商義大利費列羅集團旗下品牌)
金莎TresorDore (中國名牌,金莎巧克力源自於比利時特級巧克力品牌,江蘇梁豐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怡濃Yinong (中國名牌產品,中國消費放心購物質量可信產品,天津市福廈食品有限公司)
慕紗Mousa (知名品牌,成立於1999年,上海江崎格力高食品有限公司,十佳巧克力品牌,行業知名品牌)
明治Meiji (日本品牌,中國名牌產品,日本最大巧克力生產商之一,明治制果(上海)有限公司)
徐福記 (中國最大的糖果品牌和糖點企業之一,十佳巧克力品牌,中國名牌,廣東省著名商標)
申豐 (全國百家最大食品製造企業,中國最大500家外商投資企業之一,上海市名牌產品)
金絲猴 (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中國糖果工業優秀企業,上海金絲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Ⅹ 日本大阪的明治巧克力工廠里的巧克力有多久的歷史了零食又有多少歷史了
創立90年歷史的日本明治制果株式會社是日本最大巧克力生產商之一,而明治制果代表產品的【牛奶巧克力】的上市銷售是1926年;1961年【Marble巧克力】的推出,一舉贏得了「巧克力就是明治」的美譽;1968年以【卡路】在日本開拓了真正的小食品市場;1971年以【Chelsea】、1988年以【果汁Gummy】在糖果市場開拓了新領域;1997年以【Xylish】正式進入了口香糖市場;1998年上市了富含可可多酚的「巧克力效果」;1999年以【Fran】推出新口味,在世界食品博覽會「Siarudouru2000」上獲金獎,受到很高的評價。(源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