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仁濟醫院腎病科的專家有哪些
仁濟醫院是我國較早建立腎臟科的醫院之一,學科以中西醫結合治療延緩慢性腎臟疾病的進展及開展終末期腎衰一體化治療(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腎移植)的臨床及基礎研究為重點,學科是上海市血液透析質量控制中心掛靠單位、上海市衛生局腹膜透析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尿毒症診治中心、衛生部腹膜透析培訓中心,2012年仁濟醫院腎臟科被評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學科目標:「國內領先、國際先進、亞洲一流」; 學科宗旨:「病人至上、質量為本、科教興科、爭創一流」;學科方向:「一流質量、一流服務、一流管理、一流環境」。本學科現有「亞太腎臟病學會理事、國際腹膜透析學會亞太地區核心委員」1人、全國級常務委員2人、上海市級主任委員1人、上海市級副主任委員1人、常務委員1人、醫學會秘書1人、雜志副主編1 人、常務編委2人、編委3人、特約編審3名。本學科具有良好的學術梯隊,現有醫師31名,副主任以上醫師10人,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21名。全科碩士生以上學歷達90%。是腎臟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點,現有博士研究生導師5名,博士後導師2名、碩士生研究生導師4名、七年制臨床碩士生導師7 名。至今,共培養碩士研究生36名,博士研究生13名,尚有在讀碩士研究生13名,博士研究生3名,曾獲得國家級、省部級和局級科技進步獎11項。
(一)臨床醫療
仁濟醫院腎臟科由腎臟科病房、腎臟科門診、血液透析中心、腹膜透析中心、分子細胞(腎病)實驗室和腎臟病理室等組成,專科床位59張,年住院病人超過為 3000人次,年專科門診量逾10萬餘人次。除了每天開設的專科門診外,也開設了許多專病門診(如狼瘡性腎炎專病門診、難治性腎病專病門診、糖尿病腎病專病門診、痛風專病門診、慢性腎臟病專病門診、腹透隨訪門診和腎移植隨訪門診和尿路感染門診等)、另設有專家門診和特需高級專家門診和預約門診,滿足不同層次病人的需要。
腎臟科長期堅持中西醫結合研究,應用中西醫兩法診斷,在治療慢性腎臟病及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症上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以治療各種疑難及危重腎臟疾病為臨床特色,如原發性及繼發性腎臟病包括紅斑狼瘡腎病、糖尿病腎病、腎性高血壓等。本學科組研發的「一種腸溶性細菌酶復層微囊制劑及制備方法」對早中期尿毒症顯示了較好的療效,推遲了病人進入透析治療時間,並於2000年申請到國家發明專利權。黃芪防治慢性腎臟病和糖尿病腎病的系列研究獲得中國中西醫結合科技進步獎和上海中西醫結合科技進步獎。
終末期腎臟疾病的替代治療始終是本學科的特色,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在國外也享有一定的聲譽。1996年起建立了中外合作醫療機構-「仁濟NMC血液透析中 心」。本科目前設有東院、西院和南院兩部三個血透中心,全部採用國際上最先進的多功能血液凈化機、自動CRRT機及血漿置換機,率先在國內開展一系列新技術,可進行國際上最先進各種血液凈化治療。尤擅長進行高難度、高危、急症病人及老年人的透析;應用單或雙濾器血漿置換術,治療各種難治性腎病、繼發性腎病(包括重症紅斑狼瘡)及腎臟移植後抗排斥治療。本透析中心不僅注重透析治療質量,而且關心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質量,定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病人教育和宣傳活動。1998 年起本中心被批准成為「上海市血液透析質量控制中心掛靠單位」至今。仁濟醫院腎臟科連續15年負責統計上海市透析登記數據,因其可靠完整,作為中國唯一的數據為美國USRDS所採納向全球公布。腹膜透析治 療尿毒症更是科室的重點特色之一,在國內具領先地位,國際享有盛譽,相關研究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多項科研獎項。2012年更被遴選評為衛生部腹膜透析培訓中心。目前有長期隨訪的腹透患者430餘名,血透患者450餘名。
(二)科研工作
中西醫結合治療腎臟病方面先後承擔了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上海市基礎重點研究項目,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獲得上海市中西醫結合科學技術獎,中國中西醫結合科學技術獎等多項獎勵,取得國家發明專利兩項。
在血液透析方面先後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多項。「血透患者細胞因子及基因表達與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關系」獲1997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血透生物相容性系列研究-細胞因子和粘附分子在血透中變化及相關分析」獲2001年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及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近年來著重進行有關腹膜功能與結構的研究,已完成腹透方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項,衛生局和市級科研項目2項。「優化腹膜透析治療尿毒症的系列研究」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科技獎一等獎,中華醫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等一系列崇高的榮譽。
近年更負責和參加多項科研研究,包括財政部公益項目、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國家863項目、國家973項目,上海市科委重大課題、重點課題以及國家自然基金等。參與衛生部《血液凈化標准操作指南》和《腹膜透析標准操作指南》等的編寫。同時參與多項腎臟病的診療規范和指南的編寫工作。
我科的腎臟病研究室2001年通過了上海市衛生局中醫葯科研二級實驗室的評審。2008年起更名為分子細胞(腎病)實驗室,並被評為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中醫葯三級實驗室》。
科研獎項包括:省部級以上成果鑒定:10項,認證水平: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高教局科技獎一等獎1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中國中西醫結合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和上海中西醫結合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和國際腹膜透析學會「青年研究獎」等。
主編《臨床治療學》、《臨床腎病分冊》、《腎臟病飲食療法》和《內科門診手冊》、《腎臟病診治策略》等專著,副主編《腹膜透析標准操作規范》,參與編寫 《內科理論與實踐》、《實用內科學》、《中華內科學》、《臨床治療學》、《實用腎臟病學》( 第1版) 、《營養學-腎臟病部分》、《默克手冊-第十七版》、《實用重症監護治療》、《腎臟病學》、《中國醫學網路全書(腎臟病學分冊)》和《中國食療學》等專 著。歷年來在各種雜志發表了近400篇論文,被SCI和EI 收錄30餘篇。
學科帶頭人錢家麒教授是國內著名的腎臟病學專家,現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博士生導師,上海市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同時兼任亞太腎臟病學會理事、國際腹膜透析學會 亞太地區核心委員、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分會前任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學會腎臟病分會前任副會長,現任顧問;上海醫學會內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腎臟病專業委員會前任主任委員,上海市衛生局血液透析質量控制中心主任、上海市醫療質量管理專家咨詢委員、中華醫學科技獎評審委員、上海市科委成果獎評審委 員。目前還擔任《中華腎臟病雜志》、《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和臨床腎臟病雜志》副主編,《Hongkong Journal of Nephrology》、《中華內科雜志》、《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透析與人工器官雜志》等十餘種雜志的編委。
科主任倪兆慧教授,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仁濟臨床醫學院內科教研室副主任,兼任美國腎臟病協會會員、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會全國委員、中國醫師學會腎臟病分會常委、中國醫師學會血液凈化學組常委、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學會全國委員、上海醫學會腎病學會候任主任委員、上海中西醫結合腎病學會主任委員、上海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上海中西醫結合活血化瘀學會副主任委員,同時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初審專家、《腎臟病透析與移植雜志》和《中國血液凈化 雜志》常務編委、《中華腎臟病雜志》、《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學報》和《診斷學基礎與理論》和《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等雜志編委等職務。
(三)教學工作
承擔了臨床醫學生,研究生,進修醫生,基地醫師和專科醫師的教學工作。培養了博士20餘名,碩士80餘名。接受來自全國近20餘個省市自治區的逾百位醫務人員進修學習。
1997年起連續舉辦了15屆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腹膜透析基礎與臨床」學習班,為國家培養腹膜透析專業人員800餘名,2003年被衛生部批准為首批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培訓基地。自1998年始連續負責舉辦《上海市血液透析上崗培訓》學習班。科室也是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腎臟病專業國家葯品臨床研究基地,中標完成了衛生部《血液透析》視聽教材的製作工作。負責八年制、七年制和五年制醫大本科生(中、英文班)及大專生以及進修醫生臨床和前期教學工作。曾獲「寶鋼教學獎」、多人獲校級和院級「優秀教師」稱號。
(四)科室管理
科室管理方面及改革方面:腎內科一貫注重科室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設,抓好人才培養 提高職工素質 ,制定計劃、落實措施、營造氛圍、鼓勵進取。以個性化的培養計劃、優秀的復合型醫學人才為培養目標,強調團隊精神,培養研究型隊伍。連續幾年在醫院年總考 核排列前茅,並連續幾年榮獲校和醫院先進文明班組,2次上海市醫務工會先進文明班組、上海市勞動模範和上海市五一巾幗獎、優秀黨務工作者等稱號。2010 年更獲得上海市先進集體,2011年優秀共青團組稱號。
歷任科主任:陳梅芳、張慶怡、錢家麒、倪兆慧。
收起
『貳』 上海仁濟醫院東院怎麼樣 想去看胃病,哪個醫生好些
仁濟的消化科是強項,不錯的
『叄』 上海仁濟醫院東院西院泌尿科哪個好醫生那個好點!
東院是新校,西院是總院。
兩個院區醫生是一段時間交換一次。
西院老醫生多些。東院年輕醫生多些。
建議去西院吧
『肆』 孕育故事|經歷大月份胎死宮內,小谷的艱難保胎經歷
小谷是95後妹子一枚,畢了業就跟老公領證結婚了,隔月便發現自己懷孕了。
第一次懷孕特別高興,聽家裡人建議,2個月的時候去做個B超就可以了。孕8周的時候去社區醫院建卡產檢,胎心胎芽全部都有,幾乎一切正常,除了血小板計數不高,值為60,醫生問了下沒有出血症狀也沒去管。
孕16周時去市婦幼產檢,唐篩順利通過,但血常規查下來血小板還是低,只有44,被醫生一嚇心裡突然慌起來,開始各種補血葯吃起來 。
厄運在20周孕檢的時候發生了,當時醫生反復幫我聽胎心,卻聽不到。
醫生打出B超報告:中期妊娠,死胎。
當時整個人都是懵的,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眼前一黑,還好家人在身邊陪著我給我安慰。
醫生讓盡快辦理住院引產,引產很痛苦,經歷過的人都明白那種無助的痛楚。引產下來一350g男寶,符合20孕周,胎兒臍帶胎盤外觀無異樣。
醫生說不出胎死宮內的原因,說這么大孕周了可能是個意外,一般都是前三個月出事比較多,鼓勵我還年輕,養好身子重新再來。
但小谷不相信事出意外,她說她月子里幾乎每天都在搜索有關胎死宮內的文章,加入一些姐妹群報團取暖,才慢慢走出來。
引產後的45天,小谷就開始了我的檢查之路。她做的第一項檢查是骨髓穿刺,為了尋找到血小板低的原因。
但檢查下來的結論是特發性血小板減少,說白了就是醫生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的減少。
之後她和老公在市婦幼查了染色體,甲功,宮頸HPV,自身抗體等一系列胎停全套,做下來也沒查出什麼問題,醫生叫她休滿半年就可以進行下一次的備孕了。
後來她說直覺告訴她,不能再在本地查了,本地查不出問題,就是浪費時間,無意中她加入姐妹群聊知道了鮑時華團隊,知道了仁濟醫院的趙愛民。
之後她直接去一婦嬰做了胎停全套。查出的問題有:血小板聚集率高,抗貝塔糖蛋白IGG高。
一婦嬰顧磊醫生告訴她,說她是抗心磷脂綜合症,是免疫凝血因素導致的不良妊娠,這種因素會導致胎兒供血不足或生長受限,不僅僅是前三個月,在懷孕的任何階段都有可能發生死胎。
於是就在醫生的指導下,開始用阿司匹林+強的松備孕。因為血小板低,備孕就沒有打肝素。
很快,用葯後的第3個月小谷就再次懷孕了,她又驚又喜,隨即就買票趕往一婦嬰做孕後初診。檢查下來翻倍孕酮都不錯,血小板聚集率和抗貝塔糖蛋白全都正常了,D2聚體為0.3,繼續3阿加1強的保胎方案。
孕7周復診已有胎心胎芽,D2聚體上升至0.4,顧磊醫生幫她加了隔天1針的肝素,但考慮到血小板很低,她主動拒絕了加肝素,想再觀察看看。
小谷孕12周從一婦嬰畢業,她不放心,聽說了上海仁濟對大月份的流產保胎更好,後來又去了仁濟保胎。
考慮到抗心磷脂綜合症和血小板低,既要做抗凝治療,又要警惕出血,她掛了仁濟產科金憶主任的號,決定在她那一直保胎到生。
孕19周時,小谷的D2聚體突然飆升至3.44,血小板降至30,她要求顧磊和金憶醫生給她開肝素,但兩位醫生都以血小板太低拒絕了她。
顧醫生跟她說以她的情況需要上肝素,但必須先將血小板升至50以上,要不然她跟胎兒都有出血的風險。
而金醫生認為她不需要上肝素,因為血小板低,本來凝血就不好,就不應該再做抗凝治療。
在這個接近以前出事的孕周,她說她覺得自己再不用肝素,胎兒可能會再次胎死宮內。
她上網查了升血小板最快的方法:就是輸靜注人免疫球蛋白蛋白,回到當地醫院她就立刻找醫生辦理住院,輸注了5天丙球,每天輸8瓶,但結果是,出院時復查血小板不僅沒有升,反而還下降了。
當時她內心很崩潰,血液科醫生都叫她的公婆勸她,叫她不要拿自己的身體冒這么大的風險,只為留這個孩子了。但她不願意放棄,她說如果上海不能幫她繼續保,那她就去北京,無論如何她都要留下這個寶寶!
所有人都覺得她瘋了,完全不考慮自己。
出院後,她又在網上問診了北醫三院的劉湘源,劉湘源告訴她讓她一定要上肝素,而且是一天2支!
在劉湘源的指導下,她把強的松換成了美卓樂,並加用紛樂、環孢素、骨化三醇和肝素。
打肝素後,她的血小板一直維持在30到40之間,沒有再下降,D2聚體降至2.4,從31周之後,她租了胎心儀,每天在家自己做胎監,不敢有絲毫鬆懈。
到孕34周,去仁濟產檢,孕晚期凝血越來越難控制,她的D2聚體每天2支肝素,值還有4.25,S/D比值2.94。
仁濟金憶醫生評估她的寶寶發育的還不錯,已經接近5斤,建議她在孕36周就可以提前輸血小板,然後把寶寶剖出來,以防意外。
但在35周+1的時候小谷宮縮厲害,掛了安保也壓不住宮縮,胎兒又是臀位,緊急情況下實施了全麻剖腹產,當時連血小板都沒來得及輸,就直接上了手術台,術後醫生告訴告訴她,她的血小板只有24,刀劃到哪血就飆到哪,術中出血1000毫升,每個人都替她捏了一把汗!
還好最後寶寶一切正常,男寶,5斤2兩,一切平安!
現如今,小谷的寶寶已經一周歲多了,看著 健康 可愛的寶寶,她覺得自己的一切付出都值了。
小谷說在整個孕期她也接受到很多人的幫助和鼓勵,也算是久病成醫了。在此,她總結了幾點經驗分享給還在奮斗路上的姐妹:
1.不要抱有僥幸心理,絕大多數的流產都不是意外,一定要去查原因!
2.不要在小地方浪費時間,小地方檢查項目有限且結果不準確,一定要看胎停方面的大醫院,本地醫院有的醫生根本不懂這方面。
3.抗心磷脂綜合症一定要重視,產科常表現為反復流產,宮內生長受限,胎死宮內等。出過事的姐妹即使曾經陽性後來抗體轉陰也一定要整個孕期用葯保胎。
北醫三院的劉湘源醫生的看法是有臨床表現者即使沒查出過陽性也要高度考慮抗心磷脂綜合症的可能,因為抗心磷脂抗體一共包括13項,但國內基本只檢查其中的幾項。
4.阿司匹林、強的松、紛樂、環孢素、肝素等葯物在醫生的指導下孕期用很安全,以強的松為例,用醫生的話來說超過百分之90以上都在進入胎盤前被滅活,剩下的成分不足以對胎兒造成影響。
6.遇到一些大的決定的時候要綜合考慮幾個醫生的意見,不要只聽一個醫生意見就做決定。
7.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放棄寶寶,但也不要盲目治療,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才有能力在戰。
『伍』 請教各位JM,仁濟趙愛民處外地的檢查報告認不是否需要到仁濟檢查
據說是不認的。趙的仁濟東院,聽說其他醫院報告都不認的。不行你去一婦嬰吧,那認的 查看原帖>>
『陸』 趙愛民的介紹
趙愛民,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2000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現擔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婦產科行政副主任、黨支部書記、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仁濟臨床醫學院婦產科教研室副主任。
『柒』 仁濟醫院哪個院看消化內科比較好
【仁濟醫院消化內科】與胃相關的疾病有很多種,從大體上分類可以分為良性疾病或者惡性疾病。良性疾病最常見就是慢性胃炎,比如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糜爛性胃炎或者慢性萎縮性胃炎。另外消化性潰瘍中的胃潰瘍也屬於良性疾病,還有胃息肉、胃粘膜增生、隆起都屬於良性疾病。惡性疾病主要有胃癌、胃轉移癌或者為淋巴瘤等。所以若患者出現上腹不適的症狀,或者腹痛、反酸燒心、惡心嘔吐、上腹脹等等,就應該前往醫院就診,進一步完善胃鏡或者上消化道鋇餐、腹部CT等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排除胃良惡性疾病。患者要是檢查出了患有胃部疾病。就一定要使用葯物積極的治療。避免產生其他的並發症。患者最好去醫院進行檢查,遵循醫囑用葯。適當的進行一些活動鍛煉,注意要循序漸進,避免突然劇烈的運動。胃腸道疾病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疾病,如平時飲食不潔、暴飲暴食、喝酒,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都可以導致胃腸道疾病,出現惡心、嘔吐、拉肚子、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或者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都屬於腸胃疾病的范疇。可以根據症狀判斷疾病的原因,做胃鏡或者腸鏡、便常規、血常規等檢查明確診斷,選擇對應的葯物治療。如腸炎引起的腹瀉,可以口服抗生素氟哌酸或黃連素治療。對於慢性胃炎或者胃潰瘍疾病,可以口服西咪替丁、奧美拉唑等胃黏膜保護劑、抑酸葯治療。胃腸道疾病也要注意飲食生活方面的調理僅供參考具體請咨詢專業醫師
『捌』 去上海仁濟醫院哪個分院好
西院 最好,也是總院。主要是老醫生。
東院 也比較好,年輕醫生多些。
其他分院都 是從屬性質的,一般。
『玖』 幫忙推薦位上海仁濟醫院消化內科的醫生
房靜遠主任醫師
冉志華主任醫師
陳勝良主任醫師
陳縈晅主任醫師
茅益民主任醫師
戈之錚主任醫師
陸紅主任醫師
馬雄主任醫師
薛惠平主任醫師
李曉波主任醫師
曹芝君副主任醫師
薛寒冰副主任醫師
沈鐳副主任醫師
副主任醫師張堯
副主任醫師崔雲
主治醫師王勇峰
主治醫師高琴琰
主治醫師熊光蘇
主治醫師孫丹鳳
主治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創建於1844年,是上海第一所西醫醫院。建院166年來,醫院的規模不斷擴大,尤其是建國五十多年來,醫院得到了迅速地發展,目前已經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技術力量雄厚、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新中國成立以來,仁濟醫院取得了許多臨床醫學成果,填補了我國醫學的多項空白,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擁有多個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和臨床醫學中心。醫院現由東西兩部組成,西部位於上海市黃浦區中央商務區內,毗鄰外灘;東部位於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內。
『拾』 趙愛民的履歷
1990年畢業於蘇州醫學院(現蘇州大學醫學院)獲醫學學士學位,1993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獲醫學碩士學位,2000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現擔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婦產科行政副主任、黨支部書記、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仁濟臨床醫學院婦產科教研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