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1千年前上海市海拔多少米
擴展閱讀
上海到孝義快遞用多久 2025-02-02 09:44:46
上海扇牌洗衣皂怎麼樣 2025-02-02 09:33:28

1千年前上海市海拔多少米

發布時間: 2022-09-14 13:12:45

㈠ 上海的歷史

[編輯本段]① 中國城市名 Shanghai (city)
詳見:上海
概述
上海(Shanghai)是現代中國最大(人口最多等)的城市,全國工商業中心之一,重要的老牌工業基地和江海航運樞紐,遠東著名的通商口岸,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最核心城市,中國及亞太地區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之一,建設中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上海市(Shanghai Municipalit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大直轄市之一。
地理位置
上海位於北緯31度14分,東經121度29分,地處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沿,長江三角洲前緣,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浙江兩省,北界長江入海口,長江與東海在此連接。上海正當我國南北弧形海岸線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廣闊,地理位置優越,是一個良好的江海港口。
氣候
上海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氣候溫和濕潤,春秋較短,冬夏較長。2007年平均氣溫18.5℃,日照1416.6小時,降水量1208.8毫米。全年60%左右的雨量集中在5至9月的汛期。
水文
上海地區河湖眾多,水網密布,境內水域面積697平方公里,相當於全市總面積的11%。上海河網大多屬黃浦江水系,主要有黃浦江及其支流蘇州河、川揚河、淀浦河等。黃浦江源自太湖,全長113公里,流經市區,江道寬度300~770米,平均360米,終年不凍,是上海的水上交通要道。蘇州河上海境內段長54公里,河道平均寬度45米。上海的最大湖泊為澱山湖,面積為62平方公里。
地勢
上海境內除西南部有少數丘陵山脈外,為坦盪低平的平原,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4米左右。陸地地勢總體呈現由東向西低微傾斜。大金山為上海境內最高點,海拔高度103.4米。
土地面積
1949年,上海的土地面積僅為636平方公里。1958年,江蘇省的嘉定、寶山、上海、松江、金山、川沙、南匯、奉賢、青浦、崇明10個縣劃歸上海,使上海市的轄區范圍擴大到5910平方公里,幾乎是1949年的10倍。2007年末,上海全市土地面積為6340.5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0.06%,南北長約120公里,東西寬約100公里。境內轄有崇明、長興、橫沙3個島嶼,其中崇明島面積1041.21平方公里,是我國的第三大島。
行政區劃
1949年,上海共劃分為20個市區和10個郊區。後經多次行政區劃調整和撤縣建區,至2007年末,上海有17個區、1個縣,共107個鎮,3個鄉,101個街道辦事處,3525個居民委員會和1830個村民委員會。 黃浦區。面積12平方千米,人口 62萬。郵政編碼200001。區人民政府駐延安東路300號。 盧灣區。面積8平方千米,人口 33萬。郵政編碼200020。區人民政府駐重慶南路139號。 徐匯區。面積55平方千米,人口 89萬。郵政編碼200030。區人民政府駐漕溪北路336號。 長寧區。面積38平方千米,人口 62萬。郵政編碼200050。區人民政府駐愚園路1320號。 靜安區。面積8平方千米,人口 32萬。郵政編碼200040。區人民政府駐常德路370號。 普陀區。面積55平方千米,人口 85萬。郵政編碼200333。區人民政府駐大渡河路1668號。 閘北區。面積29平方千米,人口 71萬。郵政編碼200070。區人民政府駐大統路480號。 虹口區。面積23平方千米,人口 79萬。郵政編碼200080。區人民政府駐飛虹路518號。 楊浦區。面積61平方千米,人口108萬。郵政編碼200082。區人民政府駐江浦路549號。 閔行區。面積372平方千米,人口 75萬。郵政編碼201100。區人民政府駐莘庄鎮滬閔路6258號。 寶山區。面積415平方千米,人口 85萬。郵政編碼201900。區人民政府駐密山路5號。 嘉定區。面積459平方千米,人口 51萬。郵政編碼201800。區人民政府駐博樂南路111號。 金山區。面積586平方千米,人口 53萬。郵政編碼200540。區人民政府駐金山大道2000號。 松江區。面積605平方千米,人口 51萬。郵政編碼201600。區人民政府駐園中路1號。 青浦區。面積676平方千米,人口 46萬。郵政編碼201700。區人民政府駐公園路100號。 奉賢區。面積687平方千米,人口 51萬。郵政編碼201400。區人民政府駐南橋鎮解放東路120號。 浦東新區面積為1210.41平方公里,人口268.60萬。郵政編碼200135。區人民政府駐世紀大道2001號。 崇明縣。面積1411平方千米,人口 64萬。郵政編碼202150。縣人民政府駐城橋鎮人民路68號。
古代上海
上海,簡稱「滬」,別稱「申」。大約在六千年前,現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陸,東部地區成陸也有兩千年之久。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曾經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上海別稱為「申」。公元四、五世紀時的晉朝,松江(現名蘇州河)和濱海一帶的居民多以捕魚為生,他們創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扈」,又因為當時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
上海建城
唐天寶十年(公元751年),上海地區屬華亭縣(現今的松江區),范圍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帶,南到海邊,東到下沙。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斷淤淺,海岸線東移,大船出入不便,外來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條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灘以東至十六鋪附近的黃浦江中)上,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設置市鎮,定名為上海鎮。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鎮從華亭縣劃出,批准上海設立上海縣,標志著上海建城之始。
近代上海
16世紀(明代中葉),上海已成為全國棉紡織手工業中心。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上海設立海關。19世紀中葉,上海已成為商賈雲集的繁華港口。鴉片戰爭以後,上海被殖民主義者辟為「通商」口岸。1949年5月27日,上海獲得解放,開始新生。
當代上海
上海的解放,揭開了上海發展新的歷史篇章。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上海人民經過50多年的艱苦奮斗,使上海的經濟和社會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特別是1978年以來,上海不斷擴大開放,深化改革,逐步走出了一條特大型城市發展新路,成為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之一,並正向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之一和率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率先推進改革開放、率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邁進。
人口總量
由於大量人口遷入和外來流動人口增長迅速,上海人口總量不斷擴大。開埠時人口不足10萬;至1949年為520萬人;至2007年末,全市戶籍人口已增加到1378.86萬人,是解放初期的2.7倍,佔全國總人口的1%。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858.08萬人,其中外來常住人口499.22萬人。全市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930人。
經濟實力
上海綜合經濟實力顯著提升。按常住人口和當年匯率折算的上海人均生產總值,1990年首次突破1000美元,1995年躍上2000美元台階,1999年再上3000美元新台階,至2007年又跨越五個千美元台階,達到8594美元,相當於世界上中等國家的收入水平。
[編輯本段]② 中國舊縣名 Shanghai (county)
詳見:上海縣 上海縣(Shanghai County)立縣於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時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1542年(明嘉靖二十一年)、1726年(清雍正四年)、1810年(嘉慶十五年)先後折地設青浦、南江兩縣和川沙撫民廳(後改為川沙縣),面積僅為立縣時的1/3。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上海開埠,至1862年(同治二年),全縣被割裂為「公共租界」、「法租界」及「華界」(縣城區和與租界相鄰的地區)和鄉村4個部分。上海縣的土地上,實際形成了三權鼎立的局面,縣之管轄權僅限於華界和鄉村地區,政令不能通行於租界。上海縣開始了其屈辱的歷史。同時,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也在上海縣母體內迅速孕育起來,上海縣開始了其近代化的進程。上海城市規模的擴大,使得原以鄉村為主要管理對象的縣署及縣級機構難以對城市進行有效的管理。為適應這種變化,本世紀初建立了旨在適應城市管理的各種自治機構,在不根本改變縣行政職能的情況下有效的取代縣署的某些管理職能,形成了一種十分奇特的行政管理體制。但未能根本解決問題。1927年(民國16年),鑒於上海在全國的特殊地位和復雜情況,國民政府計劃撤上海縣建上海特別市;這是上海縣行政管理體制上的一個根本性的變革,從而確立了上海的市級行政管理體制和城市的規模,以及特大城市的地位。因撤縣遭到反對,終於次年縣、市劃界,上海縣僅剩閔行等西南8鄉,從而也確立了上海縣的規模和地位,面積僅152.86平方公里,人口11.4萬人,為江蘇省61縣中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一個縣。這種情況差不多延續到1958年。是年,因上海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城市擴大的需要,上海縣從江蘇省劃入上海市,上海西郊區的大部分地區並入,全縣面積擴大到463平方公里,人口增至43.2萬人。此後,又分別於1959年析出閔行和吳涇地區設立閔行區,1984年析出北新涇、漕河涇和龍華3鎮,縣域又不斷縮小。 1992年,上海縣與原閔行區合並為新的閔行區,從此上海縣不復存在。

㈡ 上海是低於海平面還是高於海平面。高(低)多少

上海市平均海拔高於海平面,比海平面高2.19米左右。
上海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平均高度為海拔2.19米左右。海拔最高點是位於金山區杭州灣的大金山島,海拔為103.70米。

㈢ 上海的特點

1、地貌特點:上海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平均高度為海拔2.19米左右。海拔最高點是位於金山區杭州灣的大金山島,海拔為103.70米。2、氣候特點:上海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氣候溫和濕潤,春秋較短、冬夏較長。

1、地貌特點: 上海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平均高度為海拔2.19米左右。海拔最高點是位於金山區杭州灣的大金山島,海拔為103.70米。

2、氣候特點: 上海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氣候溫和濕潤,春秋較短、冬夏較長。2013年,全市平均氣溫17.6℃,日照1885.9小時,降水量1173.4毫米。全年6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的汛期。

3、自然資源: 上海市內水資源流量主要由黃浦江及其他市內河道流量構成。黃浦江年均徑流量為300多立方米/秒,年均流量100億立方米,加上其他市內河道流量,上海市內水資源年均徑流量合計為145 億立方米。由於一些外生因素的影響,每年水量變化較大,一般大致在50至230億立方米的區間內波動。

㈣ 上海有多少年的歷史

上海,簡稱「滬」,別稱「申」。大約在六千年前,現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陸,東部地區成陸也有兩千年之久。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曾經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上海別稱為「申」。
公元四、五世紀時的晉朝,松江(現名蘇州河)和濱海一帶的居民多以捕魚為生,他們創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扈」,又因為當時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
上海建城
唐天寶十年(公元751年),上海地區屬華亭縣(現今的松江區)。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斷淤淺,海岸線東移,大船出入不便,外來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條支流「上海浦」上(其位置在今外灘至十六鋪附近的黃浦江)。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設置市鎮,定名為上海鎮。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鎮從華亭

㈤ 上海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上海平均高度為海拔2.19米左右。海拔最高點是位於金山區杭州灣的大金山島,海拔為103.70米 。

在上海北面的長江入海處,有崇明島、長興島、橫沙島3個島嶼。崇明島為中國第三大島,由長江挾帶下來的泥沙沖積而成,面積為1041.21平方公里,海拔3.5米~4.5米。

上海西部有天馬山、薛山、鳳凰山等殘丘,天馬山為上海陸上最高點,海拔高度99.8米,立有石碑「佘山之巔」。

(5)1千年前上海市海拔多少米擴展閱讀

上海市地處東經120°52′至122°12′,北緯30°40′至31°53′之間,土地面積為面積6340.5平方千米,位於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沿,中國南北海岸中心點,長江和黃浦江入海匯合處。北界長江,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和浙江兩省。

上海地處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岸,長江三角洲前緣,中國南北弧形海岸線中部,位於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平均海拔高度4米。

西部有天馬山、薛山、鳳凰山等殘丘,天馬山為陸境海拔最高點。上海地跨長江口、澱山湖、黃浦江、吳淞江四大水系,境內江、河、湖、塘相間。上海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

截至2018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423.78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2679.87億元,比上年增長6.6%。

㈥ 上海的海拔是多少米


上海的海拔平均是2點19米左右。上海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海拔最高點是位於金山區杭州灣的大金山島,海拔為103點70米。西部有天馬山、薛山、鳳凰山等殘丘,天馬山為上海陸上最高點,海拔高度99點8米,立有石碑「佘山之巔」。

㈦ 關於上海的資料

上海,簡稱「滬」,別稱「申」。大約在6000年前,現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陸,東部地區成陸也有2000年之久。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曾經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上海別稱為「申」。

公元4至5世紀時的晉朝,以捕魚為生的居民創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扈」,又因為當時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滬)」。上海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平均高度為海拔2.19米左右。海拔最高點是位於金山區杭州灣的大金山島,海拔為103.70米。

上海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氣候溫和濕潤,春秋較短,冬夏較長。2013年,全市平均氣溫17.6℃,日照1885.9小時,降水量1173.4毫米。全年6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的汛期。

上海土地面積為6340.5平方千米,轄16個市轄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上海GDP居中國城市第一位,亞洲城市第二位。上海是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全球人口規模和面積最大的都會區之一,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第六位。

(7)1千年前上海市海拔多少米擴展閱讀

名勝古跡

1、楓涇古鎮

楓涇古鎮是隸屬於上海市金山區,位於上海市西南,與滬浙五區縣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門戶」。

楓涇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亦為新滬上八景之一,歷史上因地處吳越交匯之處,素有吳越名鎮之稱;楓涇為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古鎮周圍水網遍布,鎮區內河道縱橫,橋梁有52座之多,現存最古的為元代致和橋,距今有近700年歷史。

2、朱家角鎮

朱家角鎮,隸屬於上海市青浦區,位於上海市西部、青浦區中南部,緊靠澱山湖風景區。東臨西大盈與環城分界,西瀕澱山湖與大觀園風景區隔湖相望,南與沈巷鎮為鄰(2001年與之合並),北與江蘇省崑山市澱山湖鎮接壤。

朱家角鎮處於北緯30°~31°,東經120°~121°之間,東距青浦鎮6公里,上海市中心48公里。318國道貫穿鎮境。全鎮總面積138平方公里(含水域)。2013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63.4億人民幣。

3、上海城隍廟

上海城隍廟位於上海市黃浦區方浜中路,為「長江三大廟」之一。城隍,又稱城隍神、城隍爺。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上海城隍廟傳說系三國時吳主孫皓所建,明永樂年間,改建為城隍廟。前殿祭祀金山神漢大將軍博陸侯霍光神主,正殿供誥封四品顯佑伯城隍神明待制秦裕伯御史,後殿乃寢宮。現門前存有1535年所建的牌坊,戲台為1865年建。

㈧ 上海的海拔是多少

上海屬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4米上海境內除西南部有少數丘陵山脈外,全為坦盪低平的平原,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4米左右。最高點是大金山島主峰,海拔103.4米,最低是崇明和南匯沿海一帶,-1米左右,靠海堤(當地人稱海塘)保護才成為陸地。

㈨ 上海市海拔多少

上海市平均海拔僅僅4米
最高點在海上一個無人小島,叫大金山島,海拔103米。
陸上最高點在松江區西佘山,海拔97米。

㈩ 上海海拔高度是多少米

上海海拔高度平均約為2.19米。
上海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海拔最高點是位於金山區杭州灣的大金山島,海拔為103.70米。西部有天馬山、薛山、鳳凰山等殘丘,天馬山為上海陸上最高點,海拔高度99.8米,立有石碑「佘山之巔」。海域上有大金山、小金山、浮山(烏龜山)、佘山島、小洋山島等岩島。
上海市土地面積為6340.5平方千米,位於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沿,中國南北海岸中心點,長江和黃浦江入海匯合處。北界長江,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和浙江兩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