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海話怎麼說
上海話發音豐富,帶有尖團音等,平仄講的就是南方話發音,she唱得中國話說是平平仄仄平平仄是不對的.普通話是沒有的.所以上海人學外語發音都很標准.學好上海話學外語發音就不成問題.推普前漢字各地都有各地發音,只是強制推普後地方母語退化.
注:普通話喜歡拖音, 綠lv~,上海話讀"luo"短音,很多字滬語是短而急促的,類似日語發音.
B. 熊貓大俠裡面有幾種方言
北京話、昆明馬普、四川、湖南話、湖北話、廣東話、潮州話、河南話、陝西話、東北話、上海話、杭州話(就聽到一句,還是個路說的)
另外還有Japanese(大家應該知道某個字擺渡里是不允許出現的,所以只好用英文代替了)和英語(就幾句)
C. 請問上海話里的「大卡」是什麼意思,怎麼來的
「大卡」實際就是從「大興」衍生而來。原來全稱是「大興卡」,就是那些假卡,假證,假執照等等。後來省呼為「大卡」。而漸漸的從名詞轉變成形容詞,變成了「大興」的同義詞。
D. 一些日常用語用上海話怎麼說呀
學上海話的最佳方法,就是看帶字幕的上海話電視節目,可以速成。上海方言很多,以下是上海話和解釋:
1、關特:閉嘴
2、港特:傻掉
3、悶特:沒話說
19、裝無樣:裝傻
20、人來瘋:過度興奮
21、觸霉頭:倒霉
22、頭皮攪:脾氣犟
(4)熊貓上海話怎麼講擴展閱讀
上海方言日常用語注意:
1、上海方言基本上不翹舌。
2、上海方言里有一些輕聲發音。劃下劃線的為輕聲。
3、上海方言有些無法用文字表達清楚,盡量看有音標的拼音
E. 一些上海話的講法
暴牙:不阿,第一個字四聲。第二個字一聲
額頭:阿鍋得,第一個字一聲,第二個字二聲,第三個字四聲
一樓,四樓的簡直就是香喔寧,佛接靈子,另佛清
F. 大熊貓的資料完整介紹
題主搞錯了順序,歷史上蚩尤的坐騎的確是大熊貓,但當時它叫「食鐵獸」,可不叫大熊貓,而近些年因為大熊貓的長相,很多人才稱其為「憨憨」,與鐵憨憨沒有任何關系,別張冠李戴。
此外,還有一點要注意,當年蚩尤騎的是野生大熊貓,與現在的大熊貓雖然可能是同一品種,但身體技能、以及戰斗本領肯定不在同一個基準線上,根本沒辦法相提並論。如果當年的熊貓像現在的熊貓這樣,蚩尤騎著它打仗那可就有意思了,皇帝和炎帝也不用聯合揍他了,他的坐騎也不會被稱之為「食鐵獸」了。
G. 大熊貓的詳細介紹
大熊貓是我國特產動物,是被全世界公認的自然遺產和活化石,從其祖先出現到現在至少有八、九百萬年。研究大熊貓對研究整個生物進化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
大熊貓主要棲息於海拔2000-3000米的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和亞高山針葉林帶的山地竹林內,主要以竹莖、竹葉和竹筍為食,偶爾也捕食小動物。無固定巢穴,邊走邊吃,喜單獨活動,四處游盪。
(7)熊貓上海話怎麼講擴展閱讀:
大熊貓體型肥碩似熊、豐腴富態,頭圓尾短,頭軀長1.2-1.8米,尾長10-12厘米。體重80-120千克,最重可達180千克,飼養的熊貓略重,一般雄性個體稍大於雌性。頭部和身體毛色黑白相間分明,但黑非純黑,白也不是純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帶黃。
秦嶺地區的個體偏大,體毛粗糙,腹毛略呈棕色色澤。岷山(尤以青川平武)則個體較小,體毛也較前者為細,腹毛棕色不明顯,但涼山的個體並不偏小。
H. 《熊貓大俠》裡面都講了哪些地方的方言啊具體一點的!
北京話 人物:押鏢人王老吉——劉樺飾演昆明馬普人物:嘰里咕嚕兄弟——李曉川、李昌元飾演湘西土話人物:山寨夫人金蓮——阿朵飾演四川方言人物:阿好——鄧家佳飾演 送鏢人——何炅飾演 伙計——吉傑飾演廣東話+潮州話人物:獄卒甲乙——後舍男生飾演河南話人物:食全酒美大酒樓掌櫃——李叢喜飾演東北話人物:店小二異域中文人物:翹楚堂堂主——矢野浩二飾演台灣國語人物:獸醫老婆——吳佩慈飾演湖北武漢方言人物:羅城管——飛賣品飾演
I. 求一些上海話的日常用語
上海話的日常用語有:門檻精、摜浪頭、退招水、推板、收骨頭、軋朋友等。
1、門檻精
「門檻精」源自英語中的「monkey」,猴子的意思。猴子給人的感覺就是精、聰明,因此,構成了洋涇浜英語。
例:這個小姑娘一點都伐肯吃虧,門檻真精啊。
4、推板
來源於英語中的「too bad」。表示差勁、不好的意思。
例:這個人借錢從來不還的,真是推板。
5、收骨頭
源自蘇州話,收是「收作」的簡化,收作可表收拾,如收拾房間,而骨頭是「懶骨頭」之簡化,江南稱懶人為「懶骨頭」。「收骨頭」的意思就是收拾你(一般對小孩子說)。
例:馬上要開學了,回學校儂又要收骨頭咯。
6、軋朋友
軋朋友=「get」朋友,get:得到的意思(談朋友),「軋」是一個普遍運用的動詞,如「軋鬧猛」(湊熱鬧)也能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