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海樓盤認購時間一共幾天
近日,上海市房地產交易中心網站「網上房地產」顯示,近期,上海將集中上市一批新建商品住房,共47個項目近1.4萬套房源,目前已完成價格備案。4月25日,記者從上海市房管局獲悉,針對此前出現的認購亂象,上海房地產行業主管部門進一步加強了商品房銷售秩序監管,將認購時間由原來的5天延長至7天,並要求所有上市銷售項目至少在認購前三天,通過「網上房地產」公示認購地點、時間等信息。
此外,凡發現開發企業設置障礙「篩選」客戶等違規行為,加大整治力度。
上海將集中上市47個樓盤的情況
據了解,這批房源已完成價格備案,即將「領證」上市銷售。上海市房管局介紹,該批房源47個項目,總面積約156.7萬平方米,共計13969套,分布在寶山、浦東、松江、虹口、靜安、黃浦、青浦、奉賢、金山、嘉定、閔行、崇明等12個區域。
這批房源中大部分為剛需盤,單套面積100平米以下的佔比約三分之二,31個樓盤的備案均價為6萬以下。該批房源中,一年內續盤項目27個,同類型房屋備案均價均未上漲。
② 上海第四批次新房2022什麼時候
2022年6月中旬啟動。
根據工作部署,滬籍第十批及非滬籍第四批共有產權保障住房咨詢受理工作自2022年6月中旬啟動,16個區分兩個輪次平穩有序推進
③ 預算500-800萬在上海買房,我有三條建議
今年的市場可以用一個字形容「熱「,9月的二手房成交套數沖破了3萬套,這個數據已經超過了2016年同期2.95萬套。
什麼產品最適合購買?
選定了地段後,下一個問題來了:哪種產品最適合購買?
總價500-800萬的購房者,多是首次改善的用戶,他們對第二套商品房有自住的需求,同樣也對產品的流通性有一定的要求。
那麼,這個價位段什麼樣的房子最受歡迎?
我們先來看看最近這一總價段的熱銷項目:
保利錦上:認籌率193%
虹廬灣一期:認籌率259%
虹廬灣二期:認籌率超過900%
萬科天空之城四期:認籌率245%
蟠龍天地:認籌率近400%
這五個熱銷項目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是品牌房企打造的:保利,瑞安,萬科。
但品牌房企並不是核心因素,好產品才是!其實我們仔細看這些項目,我們會發現每個項目都有獨特的賣點:
比如說保利錦上,最大的亮點是它的小戶型橫廳設計,91平的小戶型面寬也做到了5.1米,而虹廬灣一期高層產品(部分戶型)的戶型也是非常亮眼,L型270度天空會客廳,寬景落地玻璃窗,約12米的全景轉角飄窗,放在全上海獨一份的設計。
因此,實際上,新房市場告訴我們的選籌秘訣是:差異化的優質產品是硬通貨。
對500-800萬的首改項目來說,如果你的產品與周邊次新房相比,除了房齡沒有明顯優質,那麼後期的流通性一定會受到影響。
而今年第四季度新房市場中也有一些優質項目值得推薦:
江橋的,125平的四開間朝南的,起居室橫廳設計,南北通透,堪稱同面積段王者戶型。
,98平、115平三房戶型,三開間朝南,大橫廳設計,加上仁恆一貫的物業能力,康橋首個仁恆項目,值得期待。
,100平,115平,三開間朝南,南北通戶型,又是地鐵旁,對斷供已久的金橋而言是久旱逢甘霖。
二期,此次推出的72平小戶型,三開間朝南,全飄窗,吊打市面上小戶型,而93、95也是正三開間朝南,南北通戶型,再加上優質教育資源的加持,此次又是不愁賣的節奏。
二期,三開間朝南,南北通,此次推出的84平小戶型,也是大虹橋的門檻產品了。
四點小建議
最後,我們為預算在500-800萬的購房者總結出這幾點建議:
1.從新房供應的角度來看,郊區中,浦東、青浦可以重點關注,而市區可以重點關注徐匯。
2.從跟隨新房市場熱度的角度來看,大虹橋:首創禧瑞薈二期、招商虹橋公館二期、金地虹悅灣,松江九號線沿線:九號公館,寶山的大華公園城市,閔行浦江:保利錦上二期都是需要大家重點留意的對象。
3.從總價500-800萬購房者對這上海各個區域的認可度來看,郊區重點關注閔行和寶山,市區重點關注靜安、徐匯、普陀。
4.從產品的維度來看,建議大家在預算范圍內,盡可能的購買具有差異化亮點的產品,這樣才會在後期二手房出售時,占據優勢。
④ 上海新房認籌數據哪裡查
上海新房認籌數據住房部查。
認籌等待開盤,即開發商在樓盤正式銷售前,通過優先選房、享受開盤價格優惠,
甚至抽大獎送車位等方式,吸引有購房意向的購房者,預先向售樓方繳納認籌金。
⑤ 2021年上海內環新房子網簽套數
2021年上海內環新房子網簽套數是2800套左右
上海中原地產數據顯示,今年3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110.3萬平方米,環比增長62.9%。基於3月成交以中低價位產品為主,受結構因素影響,新房成交均價出現下調,為51391元/平方米,環比下跌6.2%
⑥ 上海首個積分搖號盤入市 無房戶佔下130%認購額
最近上海有一個樓盤非常受關注,但不是因為項目賣得多貴、地段多好,而是因為它是上海「滬十條」新政要求新盤必須靠「積分搖號」之後入市的第一個新盤——建發浦上灣。
也正由此,這個項目的政策執行情況、市場反響對上海新房後市頗有影響,項目的認購開盤流程也或成為後續其他項目的參照模板。
記者從建發浦上灣處了解到,項目在「滬十條」新政落地後首批取證。項目位於閔行區浦江鎮,本次項目取證房源共498套,共吸引了近千人參與認籌,均價40400元/平方米,將於3月5日開盤選房。
按照規則,該項目獲取搖號資格的入圍分是56.7分,優先滿足「無房家庭」自住購房需求。入圍搖號的前130%認購者,都是在上海的無房戶。
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建發浦上灣的銷售已經給沒有到達的客戶發送了「未入圍」通知。如果沒有異議,可於3月8日之後辦理退籌。
即使搖號門檻已大幅提高,上海新房依然「號不應籌」,購房者仍需拼運氣。
「1.3倍」觸發積分制 企業將無緣搖號
「滬十條」後首批實行積分試點的新盤有3個,即建發浦上灣、金地峯范、經緯·學府陽光,只有浦上灣觸發了積分機制。
據記者了解,其後上海還有永康城浦上雅苑、寶山區經緯城市綠洲家園和嘉定區峰范嘉苑會新增積分制,開展認籌搖號流程。
這意味著,建發浦上灣對細則的執行流程,對後續項目具有不少借鑒意義。
建發浦上灣的認籌細則顯示,在認購組數和可售房源套數超過1.3:1時,計分排序正式啟用,積分達標的購房人進入公證搖號選房階段。
而計分按照擁有住房狀況、5年內在滬購房記錄、家庭、戶籍以及在滬繳納社保等情況進行計算,按計分高低排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企業參與認購的,若項目啟動計分排序程序,不納入公證搖號名單。也就是說,積分搖號盤,排除了企業購房的機會。
即使新增了多重門檻,建發浦上灣通過積分門檻的入圍者依然不少,搖號的前130%認購者,都是在上海的無房戶。
克而瑞市場分析師分析認為,上海在樓市新政之下「降火」效果明顯,投資投機性需求被壓制,但上海本身的剛需置業需求旺盛,所以市場不會迅速轉冷,只會更加理性。
搖號者全部無房 新行情有利真剛需
自1月21日上海出台《關於促進本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即滬十條),提出要完善新建商品住房公證搖號選房制度、優先滿足「無房家庭」自住購房需求後,市場已經開始執行新規內容及「無房家庭」的認定方式。
新政後的新房購房流程,大致分為認購、打分、搖號三個步驟。
第一步,認購。購房者在新房認籌時,主要自行提交證明家庭、戶籍、擁有的住房狀況、5年內在滬購房記錄以及在滬繳納社保等相關資料,初步計算得分。
第二步,打分。如實填報之後,市房管局、民政局、社保中心等將進行聯網核查,復查確認每一個購房者的計分,計分審核時間預計10天左右。
第三步,搖號。分數排在前130%的購房者,可以入圍搖號。
上述分析師認為,這說明了對於「無房家庭」的傾斜,明確體現了上海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是房地產回歸消費屬性的重要表現。
在現行住房限購制度框架下,通過政策調整來優先滿足「無房、自住」家庭的購房需求,同時也兼顧到改善需求,對於上海房地產市場整體平穩發展,房價和預期穩定都將起到重要作用。
⑦ 上海一年有多少批次新房
2021年上海一共有六批新房。
六個批次的新房算是多的了,而且第六批新房有1.75萬套,吸引了大量的購房者。
2022年第一批新房已於2月14號官宣,將供應一萬一千多套新房。第二批正在籌備之中。
⑧ 上海認籌搖號流程和規則分別是是
上海認籌搖號流程:
1、上海新盤統一由東方公證處進行電腦搖號排序。
2、根據搖號順序選房。
3、選好房,簽訂認購書,將認籌金轉為定金,在開發商要求的時間內補首付款、簽訂貸款合同。
4、沒選房,沒簽訂認購書,全額退籌。
5、一般開發商都在30個工作日內退回認籌金。
上海認籌搖號流程規則:
所有樓盤必須要拿到預售許可證,方可會定出開盤日期,並公示所有準售房源。此時,銷售會通知意向客戶即將開盤的信息(開發商需要五證齊全,且取得預售證後方可銷售)。
注意:開發商需要拿到蓋章生效的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准售房源公告及一房一價表後,方可向購房者收取認籌意向金費用。
拿到預售證後,項目可以在線上或線下公示具體的認籌信息,包括認籌時間、認籌方式、認籌對象以及標准等。多數售樓處選擇線上公布認籌信息,以避免過出現多人聚集在售樓處的情況。
(8)上海第四批新房都認籌了多少擴展閱讀:
上海認籌搖號客戶一般需要提供以下資料:
所有購房人及家庭成員的身份證、戶籍證明、結婚證明、購房人家庭成員及名下住房情況申請表、申請住房情況列明的資料以及其他相關材料等;非本市戶籍需提供本市住房限購政策的社保或稅單。(具體需要提供材料可通過項目認籌規則了解)
驗資證明(一般存款、理財或股票均可,需要在購買人或購買家庭名下)、貸款人銀行流水和家庭為單位的個人徵信報告。(部分項目)
上海一般由東方公證處現場公證搖號,搖號結果決定選房順序。即使是非常火的樓盤,認籌時間的先後也不會影響搖號結果,只需要在認籌期間內繳納認籌意向金即可。
除此之外,完成認籌金繳納的客戶將簽署一份《認籌意向書》,上面的認籌編號為參加搖號的資格。另外開發商會出具收據、pos單,需要妥善保存。在認籌期間內繳納認籌金,此為大籌;超過公證處認籌時間,在項目開盤之前認籌,此為小籌。
⑨ 上海樓市怪相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上海樓市怪相是從兩個多月前新政的出台說起。
2021年2月6日,上海樓市搖號細則正式公布,根據規定,新房認籌比超過1:1.3的樓盤,將實行積分搖號制度。即觸發積分搖號的樓盤將在正式搖號之前先進行一輪淘汰,買家按照積分由高至低進行排序,排名在房源總數1.3倍范圍內的買家將獲得搖號資格。
3月3日,新政再度升級,為了封堵「炒房」行為,新政規定,但凡是認籌比越過1:1.3「紅線」的樓盤,不僅要採取積分搖號制度,這批房源還將被定義為限售房源,限售期限為5年。
新政之下,上海樓市一改「魔幻」狀態,立刻進入「速凍」模式。新政出台前夕,上海樓市認籌率均值達到244.13%,而新政出台後的近一個月,市場都十分冷淡,直到3月5日,位於上海閔行浦江鎮的建發浦上灣成為新政後第一個觸發積分制搖號的樓盤。
不僅如此,3月,上海曾在一天之內批出33張預售證,涉及上萬套房源,其中不乏尚海灣豪庭這樣的大熱門樓盤。但即便如此,上海樓市依然顯得十分冷靜,除了建發浦上灣之外,再無第二個樓盤觸發積分制搖號。
(9)上海第四批新房都認籌了多少擴展閱讀:
人為控制認籌比的樓盤比比皆是
如嘉定一樓盤規定每日接待60位認籌客戶,整個認籌期下來,總人數恰好踩在認籌比「紅線」內;浦東一樓盤置業顧問則選擇性進行認籌通知,僅通知首付比例高、積分高的買家;位於徐匯濱江板塊的尚海灣豪庭索性拆除了售樓處,以發送邀請函的方式指定買家,最終252套房源獲得266組認籌。
當然,黑暗處的亂象總有被拉到陽光下暴曬的一天。就在一周前,由於在認籌過程中違規採取預約制,位於上海嘉定的融信海納印象遭到舉報,開發商融信也因此被嘉定區房管局緊急約談,要求其進行整改。
⑩ 滬深「重拳」調控樓市:真離婚被誤傷,嚇跑投機客
11萬人打新721套房?假的!2月1日,令深圳購房者們集體焦慮的「6選1」世紀難題頭牌萬豐海岸城率先辟謠並報警。
不過與之相伴的傳聞是,為了打新,深圳各大銀行被擠爆,打新大軍排隊打徵信……
而上海,13個人搶一套房,首套驗資700萬元,二套驗資1300萬元,認籌金60億元;部分熱門學校附近的小區業主集體控盤;中介房東聯手做價助推二手房市場等。
1月26日新華社消息稱,住建部倪虹副部長帶隊赴上海、深圳等地調研督導房地產市場情況。隨即,上海、深圳相關負責人表示,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切實履行好房地產市場調控主體責任。
各項政策應聲落地後,上海和深圳購房者中呈現出一些「新世相」:被誤傷的真離婚客群,卡在網簽前夜,眼看著首付從三成五飆升到七成,正在發愁;而那些准備不足的投機者,則在資格審查被刷掉之後,暫時選擇放棄。
深圳「6選1」新盤,置業顧問不敢宣傳
備受關注的前海「王炸」龍光前海天境花園和天健悅桂府剛剛完成線上選房,萬豐海岸城、深鐵懿府、萬科光年四季、中泰印邸、富士君悅府君薈苑、香山道等新盤緊接著宣布集中入市,這一消息再度將新房市場點燃。
這就是深圳富人們年前的集體焦慮——打新「6選1」難題。即6個樓盤只能選1個認籌,選定不能改;一旦發現眾籌、代持及提供虛假資料者,將被罰沒定金,最高金額300萬元。
實際上,在這些網紅盤正式公布銷售方案前,各平台上關於它們價格、房源數量、認籌方式等虛虛實實的消息從未間斷過。
在深圳,打新項目是永恆的爆款。以萬豐海岸城為例。2020年9月,萬豐海岸城特意發布了一篇推送辟謠,也是其項目公號注冊後的第一篇推送,稱截至2020年9月18日,本項目尚未取得預售許可證,亦未確定開盤時間、銷售價格、銷售方式等。今年1月初,又有微博房產大V爆出萬豐海岸城的備案表,稱項目即將入市,隨後也有不少正規媒體跟進報道,但很快他們都刪除了相關信息。
1月29日,萬豐海岸城正式公布銷售方案。項目公開誠意登記的前一晚,購房者陳影收到置業顧問的提示信息,特意強調了「繼續淡化對項目的宣傳」,稱本項目擬於1月29日啟動誠意登記,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不易,還要繼續淡化對項目的宣傳。
實際上,深圳已入市或即將入市的網紅盤們,都或多或少有著萬豐海岸城的經歷。而這些新盤之所以被購房者追捧,重要原因仍是新房與周邊二手房價格倒掛帶來的套利空間與傳說中的待落地概念。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貝殼找房獲悉,目前的萬豐海岸城周邊掛牌均價約7.7萬元/平方米,成交均價約7.3萬元/平方米,而根據萬豐海岸城公布的銷售方案,推售的721套房,均價約5.7萬元,搖中便有每平方米2萬元利差。
雖然6選1中最受歡迎的是萬豐海岸城,不過一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樣的網紅盤,由於低總價會引致更多人登記搖號,建議二套或者社保年限較少的購房者謹慎選擇,畢竟這次官方推出的「6選1」購房策略,機會成本很高。
「購房誠意登記樓盤只能選一個,i深圳APP不能更改不能撤回。」郭梅是二套購房者,她向記者表示,在近來這場打新熱後,特別是在誠意登記系統正式使用後,她和其他二套購房者之間相互提醒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千萬別點錯」。
雖然公開的銷售方案仍是優先無房家庭、個人進行購房誠意登記,但對於6選1的方式,郭梅深感欣慰,她認為這種方式某種程度上可以分散購房者,提升中簽率。
開發商也精準設置了入圍搖號規則,按照社保年限或個稅年限進行排序,將總人數控制在房源量的3倍以內。
置業顧問同購房者一樣緊張,擔心認籌流程出現問題。置業顧問一一發給購房者信息,提示購房者在i深圳APP只能選擇一個樓盤報名,不要選錯,一旦選定後不能撤銷,不能多選登記或更換登記。
「如果選錯,將失去購房機會。」這是他們提醒最多的話。
而有的項目置業顧問,甚至非常認真地提示購房者他們的項目排在第幾,並提醒購房者盡量在前兩天上傳資料,這樣後續需要更改補充,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准備。
郭梅說,在他們的討論群里,大家調侃,如今盲猜入圍人數,中簽率的購房方式,跟高考填志願一樣。他們也將二套購房者中簽幾率,從大到小依次排了序。而總價最低、買到賺入百萬的真正剛需盤,由於預估認籌人數最多,被二套購房群體排在了最後一位。
「潤璽、前海這樣的樓盤,二套基本沒有入圍機會。」「在安托山,海德園是新標桿,關注度太高,打中概率小。」……二套購房群體將此次集中入市看作是一次機會,對每個項目的情況分析得透透徹徹。
不過經歷過多輪打新「靠後」的規則折磨後,郭梅說,有的購房者已經放棄了新房或置換計劃,以另一種「別人去我也去,打中最好,打不中也不損失」的更輕松心態,重新審視、參與這場打新游戲。
郭梅稱,為了提升審核效率或是通過概率,他們除提供了官方要求的資料外,還將資料分門別類,將諸如家庭情況、總收入、社保月數、理財情況等審核要點精煉後,單獨成文檔說明。
上海有中介忽悠房東,簽獨家協議控盤
類似情境同樣也出現在上海。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近兩個月,上海的新房市場出現了31個盤售罄、認籌率超過500%的現象,其中就包括13個「千人搖」樓盤。人氣最足的一個項目,出現了13個人搶一套房的熱鬧場景,而這個項目(首套)驗資就得700萬元,買二套房驗資甚至要1300萬元。
有購房客表示,其關注的前灘學區房,在一個月內跳漲200萬元。
與此同時,一些自媒體號經常發布諸如「22個樓盤公示搖號名單,17個樓盤認籌率過百;XX灣,成為第一個「千人搖」樓盤;XX公館二期,成為認籌率(869.85%)第一的樓盤,2月暫無新樓盤項目認籌/開盤動態」等,製造市場緊張情緒。還有「X胖看房」「X房搖號助手」等,也不時發布一些推波助瀾的信息。
記者在此前的采訪中了解到:「有些中介協同房東,通過調高掛牌價、房東跳漲等方式,製造恐慌情緒。只要有人『上當』,中介和房東就賺了。就算真沒人買,過一段時間再把價格調回去就行了,一本萬利。」
這便是中介和房東聯手做價,而業主控盤,以及中介主導的「房價操控」也時有發生。
位於浦東洋涇和源深板塊的中介門店負責人劉浩告訴記者,他所在區域的一些小區是名副其實的學區房,對口學校有進才北校、六師附小、二中心小學等熱門學校。
這些學校附近的小區業主們會在業主群里商定一個價格,要求拋盤價格不得低於這個數,不然就是損害其他業主的利益,以此來達到控制整個小區房價的目的。
中原地產陸店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所在的門店有業主掛牌「錦綉前城」的一套房源,按照合理市場價格,掛牌價應該在1750萬元左右,最近,小區附近一個學校被收編成了附屬實驗南校,在另一家中介的影響下,業主將掛牌價直接提高了50萬元。
陸店長說,這所學校雖然改了名字,但還沒有經過升學率的檢驗,業主直接掛高價有點盲目。
相同情況的還有一個名為「萬源傑座」的小區,陸店長介紹,原先小區房源的合理成交價格在950萬~980萬元,基於市場比較火熱,價格會有所提升。但這名客戶到了另一家中介那裡,被直接建議掛到1100萬元。而這名業主當時打算置換張江的學區房,2個月前,那裡的三房價格在1300萬元,現在房子非但沒賣出去,看中的張江學區房也漲到了1500萬元以上。對於業主來說,損失的除了時間還有金錢成本。
由於這些掛牌者本身是置換客,因為掛牌價格高,短時間內無法成交,反倒是耽誤了置換最佳的時間點。
陸店長告訴記者,一些不負責任的中介會建議房東掛高一些價格,並希望他們簽訂獨家協議,由此,房東的心態就跟著水漲船高。
而這些中介的最終目的是控盤一個小區乃至整個區域房源。
滬深官方出手整治,加快了精細化管理
1月26日,新華社消息稱,倪虹副部長帶隊赴上海、深圳等地調研督導房地產市場情況。
倪虹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了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並將「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作為2021年度重點任務之一,城市政府要充分認識保持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性,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隨即,上海、深圳相關負責人表示,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切實履行好房地產市場調控主體責任。
其實上海這一波連環政策,是從打擊「假離婚」開始的。1月21日晚,「滬十條」發布,封堵「假離婚」購房漏洞、調整增值稅免徵年限、加強信貸資金管理等;1月25日,上海再度加碼,將法拍房納入限購范圍;緊接著,上海又傳出放貸速度放緩,銀保監局連夜發文,要求住房不封頂銀行不予個人放貸。
深圳官方也加快了精細化管理行動。1月22日,深圳市住建局針對此前轟動全國的萬人搶房事件,發布關於對12名涉嫌違規申購商品住房人員處理情況的通告。
實際上,在通報處罰的前一日,深圳市住建局回復不動產登記中心的一份文件強化了購房資格的細則,即原政策只要求一人有名額,其他聯名人無購房資格也可以聯名登記。而最新回復函則意味著,要求所有家庭聯名購房者都需要具備購房資格。這被業內人士解讀為,官方「圍堵」假結婚獲得購房資格行為。
1月23日晚間,住建局再次緊急發布加強商品住房購房資格審查和管理的通知。通知共有八條,除強化此前推出購房意向登記系統外,又提出嚴格審查購房人資格,收入證明、徵信報告、購房款來源等更為細化的規則。
上海交易流程拉長,銀行放款明顯放緩
那些受影響的購房者,瞬間接力貢獻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案例。比如上海,短時間內「離婚」現象明顯增多,但同時也「尷尬」倍出,眼看著只差幾天就要網簽,但首付瞬間從三成五增加到了七成。
受訪者李慧告訴記者,她是去年12月底離的婚,凈身出戶,但前夫和自己名下都有一套婚前的房屋,現在她直接成了被限購對象,要3年後才能買房。李慧說,她是真離婚,而非作假。
另一名受訪人吳怡,也因為離婚而被限購。她於去年5月離婚,和父母在黃浦區有一套共住的房子,因為有改善需求,於11月將房子作價500萬元售出,隨後在寶山上海大學附近相中了一套二手房,總價680萬元,交了20萬元定金後和中介約定1月底網簽。
吳怡告訴記者,因為下家遲遲沒有給足首付款,導致她的首付款也無法到位,從去年11月份拖到現在。沒想到結果是,沒有首付款不能網簽。而她雖然有資格買房,首付卻從原先的三成五增加到現在的七成。現在,該小區房子普遍漲了30萬元左右。
吳怡很著急,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去掉稅費和裝修的花費,用自己手上現有的錢去置換,結果買到的房子,可能還不如原先的房子。
這也讓吳怡陷入了兩難境地,如果不買,就要毀約,她就得倒賠對方20萬元定金,如果買,首付又該去哪裡湊?
除了被新政限購,更多購房者則因為二手房增值稅免徵年限提高而受影響。馬原今年40多歲,是家中獨子,父母已年過70,原先居住在寶山一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老公房裡,因為樓層太高,在去年11月賣了房想換個低樓層。
當時,馬原的房作價245萬元,同月在長寧置換了一套同等價格的房子,簽了居間合同,價格240萬元。「但因為寶山的房子1月20日才拿到首付款,所以晚了幾個月,沒想到突然來了新政,要多交12萬多的增值稅。」
馬原告訴記者,現在不買損失20萬元,買的話要湊12萬元,自己是純剛需,本來已經捉襟見肘,現在很犯愁。
張靜是2020年應屆畢業生,因為上海放開了大學生落戶政策順利拿到了上海戶口,成了新上海人。去年12月,她相中了楊浦區黃興公園附近一套2房,總價600多萬元。她告訴記者,當時家裡人七拼八湊,攢夠了350萬元首付,但新政下來之後,自己那套房子滿2不滿5,契稅從6萬元直接增加到近40萬元,中介費12萬元。
除了新政涉及稅費對提高了交易成本,流程拉長帶來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前述陸店長告訴記者,新政之後,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放款明顯放緩。
其所在門店位於浦東較為熱門的花木板塊,新政之前,整個交易流程都比較短,大部分為置換客,他所經手的交易時間基本控制在一個半月以內,銀行從審批貸款到放款差不多20多天就能完成流程。
如今,銀行這邊沒有具體放款日期,他先後咨詢了所在區域的農商行、建行、交行等幾大主要銀行,得到的答復是,具體什麼時候放款未知,已經網簽的可能要等到4月份左右。
陸店長估計,現在整個交易流程走完,保守估計需要3~5個月時間,新掛牌的房源比原來增加了交易時間,而且新掛牌房源量會更加充足。
「這直接導致置換的房東首付款不到位,手裡面有幾個案子都是這個情況。也有幾組客戶在新政前沒有完成網簽,導致解約。無條件解約有些客戶之前可以做成首套,現在屬於二套,目前也在等銀行細則出來。哪怕是解約或者進行糾紛處理,也要等到年後了。」
陸店長告訴記者,單純增加稅費,會聯系雙方協商解決,一人承擔一半等靈活方式,根據每個不同案例,看誰願意,但現在的情況是,交易雙方還是在僵持階段。
一個顯著的變化是,原來房東基本是坐地起價的狀態,每隔幾天,20萬~50萬元一跳,現在價格雖然沒有向下浮動,但已經不跳了,房東也願意坐下來議價。
陸店長預計,未來一兩月,隨著價格回調會有一大批房源重新掛牌出售。
上海鏈家公布的一周(1.25~1.31)各項二手房數據顯示,成交套數環比下降26%,成交均價環比下降2%,掛牌量下降16%,帶看量下降11%,新增客戶量下降8%。深圳審核非常嚴格 投機者被「嚇退」
而深圳12名涉嫌造假購房者的通報和嚴查8條等官方緊急打出的嚴查四連擊,「嚇退」了部分准備並不充分的投機者。
這一點,從近日備受關注的前海片區兩個網紅盤公布的認籌和棄選數據,也可見參與方均已進入謹慎狀態。
曾引發新華社等媒體點名的代持搶房項目潤璽,去年11月公布入市房源1171套,共有15036批認籌人數,9687人入圍參與公證搖號,房源認籌比約為1:13,房源入圍比約為1:8。
而今年1月下旬完成選房的天健悅桂府、前海天境花園項目認籌人數已大幅下降。天健悅桂府入市的427套房源,均價約10.3萬元/平方米,總價約1068萬~1973萬元/套,最終入圍客戶1170批,其中無房客戶共1134批,有房類共36批,房源入圍比約為1:2.74。
剛完成線上選房的龍光前海天境花園,推售房源住宅1003套,162套商業,住宅均價11.2萬元/平方米,總價是1153萬~1743萬元/套,最終入圍客戶2857批,房源入圍比約為1:2.85。
與此同時,深圳近期項目發出的銷售公示幾乎都明確地提示了眾多不規范購房操作的風險,如出現虛假、偽造、無法持續有效等影響購房客戶購買本項目物業的情形,或發現客戶存在眾籌、代持等購房行為,將沒收定金,並抄送徵信部門。
一位開發商人士告訴記者,年底入市的眾多網紅盤在審核中都非常嚴格,也有銀行工作人員進駐審核資料,其中不乏審核不通過又反復提交資料的人,甚至也有意欲全款的購房者,但因不符合最新審查通知中償債收入比而被勸退。不僅審核更加嚴格,這次網紅盤購房者的最低社保或個人所得稅,入圍所需的月數相較潤璽也更久。
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前潤璽睡過頭被迫棄選不同的是,前海兩網紅盤線上選房時主動棄選的人一下多了起來。
美洋是幾十位棄選者中的一人。搖中之後,美洋並沒有傳說中中彩票的感覺,一方面她對前海目前交通、商超、教育等並不完善配套不太滿意,另一方面,她擔心還貸過程中的風險。她說,雖然在四處咨詢時,朋友多以價差、區位等理由勸她買入,但她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
對於棄選之後的購房計劃,美洋表示,不貸款,全款買入低總價的萬豐海岸城。
(為保護個人隱私,文中受訪人物均系化名)
記/者/手/記
樓市虛火有望降溫
高調「千萬剛需房」潤璽被官媒點名後,深圳新房市場相對冷寂了一段時間,大家都在等官方的調查結果和傳說中的加碼調控政策。
1月中下旬,處罰通報和提示終於密集而至,與通報相隨而行的幾個新盤即將入市的消息卻再度掀起市場的打新熱度。有多熱呢?傳說中的11萬人審核、200個月社保、開發商報警等等,成為深圳街頭巷尾大家都討論的話題。
與此同時,上海、深圳等的房地產市場調控頻頻。如「滬十條」封堵假離婚購房的漏洞、將法拍房納入限購范圍;深圳提出八項樓市調控措施,堵住投機漏洞。
可以看出,這一輪調控,主要在「打補丁」,針對各地突出的市場炒作行為,對政策細節進行升級優化。同時,政策傾向通過多渠道減緩供需矛盾,督導落實城市主體責任。
的確,在長期的市場調節下,目前的樓市整體秩序是規范向好的,只是在個別城市、部分熱門區域,一些樓盤與二手房存在被炒熱的情況來看。而且,這輪炒作很大程度上,源自部分自媒體、中介的牟利攪亂,誤導預期。
所以這一輪政策補丁,切口相對較小,使得殺傷力更精準,不會誤傷旁人。
而在這些更為精確的調控政策下,多重利空影響,上海、深圳樓市的虛火或得到降溫,不過具體的市場反應仍有待觀察。
其實資本趨之若鶩,並非產品或設計有多出挑,而是名校加持、價格倒掛等眾多因素影響。令購房者欣慰的是,官方改變了游戲規則,開始精細化指導。
2021年,剛需會有很多機會上車嗎?這一開放而又復雜的問題,留給市場回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