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抗戰勝利後上海租界是否存在
不存在了。1943年1月,美、英兩國審時度勢,廢除了歷史上與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與戰時陪都重慶的國民政府改訂了新的條約,放棄了治外法權和在華的一切租界,至此從法理上存在了百年的上海公共租界宣告結束。實際上,直至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上海租界才真正由中國政府收回。
2. 當年上海那麼多列強的租界怎麼收回的
1943年,美英等國分別與重慶政府簽訂條約,宣布將上海租界交還中國。實際上,直至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上海租界才真正由中國政府收回。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國租界史上是開辟最早,存在時間最長,面積最大,經濟最繁榮、法律最完善、管理機構最龐大,發展最為充分的一個租界。
今北黃浦、靜安以及虹口、楊浦兩區南部沿江地帶是上海公共租界(英美租界)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分別對應公共租界中區、西區、北區與東區。上海公共租界是近代中國出現的第一個租界,由原英租界與美租界於1863年9月合並而成。
(2)上海租界是什麼時候消失的擴展閱讀:
1843年11月,根據《南京條約》的規定,上海成為向外商開放的通商口岸。12月上海道台與英國領事劃定了外灘英國租界的南北界限。1844年已經有英資怡和洋行、寶順洋行租借了一批土地。1845年,中英會訂《上海土地章程》。
1846年,英租界的西界也被確定(今河南路)。1848年11月27日,英租界的西界推進到今西藏路。同年上海地方官允許美國聖公會傳教士的要求,在虹口開辟美國租界。1853年9月7日小刀會佔領上海縣城,從此中國政府失去對租界的控制。
3. 上海現在還有租界嗎
沒有。
1943年1月,美、英兩國審時度勢,廢除了歷史上與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與戰時陪都重慶的國民政府改訂了新的條約,放棄了治外法權和在華的一切租界。
至此從法理上存在了百年的上海公共租界宣告結束。實際上,直至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上海租界才真正由中國政府收回。
4. 舊上海的各國租界都是什麼時候撤離上海的啊
1845年英租界建立,1848年美租界建立,1849年法租界建立。1863年美英租界合並為公共租界。1942年法租界撤消。1943年公共租界撤消。
5. 上海法租界的結束
1943年2月23日,法國維希政府宣布,同意放棄在華租界。6月5日,汪精衛政權先收回天津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和廣州法租界。7月30日,汪精衛政權收回最為重要的上海法租界,改稱第八區。上海法租界宣告結束,歷時近百年。(8月1日,汪精衛政權收回上海公共租界)。10月10日,更改原租界地區240條路名。
6. 1937年11月12日,中國軍隊撤離上海,上海
日軍在上海佔領了除上海租界外全部地區,直至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變爆發,日軍又侵佔了上海租界;上海全部淪陷。在此期間,上海租界成為著名的「孤島」。
7. 上海租界淪陷
1843年11月17日,根據《南京條約》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規定,上海正式開埠,上海歷史進入了全新的一頁。
英法相繼在上海縣城以北,黃浦江邊的荒地上組建了獨立於中國政府的租界。而在中國政府治理下的上海城區則稱為「華界」,於是逐漸形成了華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三足鼎立的格局。
1843年11月8日英國首任駐上海領事巴富爾來滬。11月17日正式宣布上海開埠。巴富爾經過同上海道台宮慕久多次談判。1845年11月29日,宮慕久以告示方式公布了這些協議,即《上海土地章程》,達成辟設英租界協議。
租界從誕生以來,就顯示出其與原上海縣城的雲泥之別。外國資本聚集於此,興辦國際貿易與近代工業,吸引著國內資本和人口向租界聚集。
8. 上海英法租界什麼時候取消的
上海法租界:
1849年開辟。
1900年小幅擴張。
1914年大擴張:法新租界,20年代發展成上海最好的住宅區。
1943年2月23日,法國維希政府宣布,同意放棄在華租界。
上海英租界:
1843年11月開辟。
1940年,由於歐洲戰事爆發,駐滬英軍撤退。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駐公共租界的中區、西區。
1943年8月,歷時近百年的上海公共租界宣告結束。
9. 晚清時期帝國主義列強在我國的租界是什麼時候取消的呢
導入語:租界是指兩個國家議訂租地或租界章程後,在其中一國的領土上為擁有行政自治權和治外法權的另一國設立的合法的外國人居住地。
租界在中國是指近代歷史上帝國主義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強行在中國獲取的租借地的簡稱,多位於港口城市。
背景
1840年,英國政府以林則徐的虎門銷煙為借口,派出遠征軍侵華。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喬治·懿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鴉片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中英雙方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南京條約中包含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等十三條,但是沒有關於租界的。
法國4處:上海法租界、天津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廣州法租界。
德國2處:天津德租界、漢口德租界。
沙俄3處:哈爾濱俄租界、天津俄租界、漢口俄租界。
義大利1處:天津意租界。
奧匈帝國 1處:天津奧租界。
比利時1處:天津比租界 。
公共租界 2處:上海公共租界(由英美租界合並而成)、鼓浪嶼公共租界(英、美、德、法、西、日、丹麥、荷蘭、瑞典-挪威)。
天津最高峰時有9個國家設立租界(天津美租界在1902年合並入英租界)
租界收回
辛亥革命成功之後,中國歷屆政府都在為收回租界而與租借國展開收回租界的談判。從1917年開始,各地的租界被中國政府陸續收回。
以下是部分租界收回的時間表:
1917年,中國北洋政府參加歐戰協約國,對德國和奧匈帝國宣戰,收回了漢口德租界、天津德租界和天津奧租界。
1924年蘇聯宣布放棄原俄國在華租界。
1927年3月24日,國共北伐軍進入後收回鎮江租界。(1929年11月15日才正式舉行收回鎮江英租界的典禮)
1930年9月17日,國民政府收回廈門英租界。
1931年1月15日,中國政府收回天津比利時租界。
1943年1月,美、英兩國廢除了歷史上與簽訂的有關,與戰時重慶的國民政府改訂新的條約,取消了在華的租界。
1943年3月,日本曾將杭州、蘇州、漢口、天津四處日本租界“交還”汪偽政府,8月,汪偽政府又象徵性地“接收”了日本控制下的上海租界,以上均為日本及其控制的偽政府之間表演的鬧劇。
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政府宣布“收回”除了香港租界外的所有的在華租界和租借地。真正完全的取消租界和收回外國公產,以及各種外國特權的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