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上海宰門街小區怎麼樣
擴展閱讀
廈門咽喉科門診哪裡好 2025-01-24 04:19:32

上海宰門街小區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10-04 09:33:16

A. 黃浦區有哪些高檔的小區或是別墅

黃浦區乃上海市中心,最繁華的地帶,高層建築遍地都是,別墅很少,基本都是三十層左右的住宅

B. 洛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洛陽八景
1、龍門山色2000年龍門石窟榮列世界遺產名錄。古稱伊闕,隋唐以後始稱「龍門」。這里兩山夾峙,形若門闕,伊水流經其中,宛如一條長龍穿門而過。白居易曾說「洛陽西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因而「龍門山色」很早被譽為洛陽八大景之首。
2、馬寺鍾聲是洛陽八大景中的另一景。白馬寺到了北魏、唐、宋時代,因為佛教極盛,寺院殿堂巍峨,曾有僧眾千餘名,僧人們每天早晚按時上殿誦經。每當月白風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時,殿內擊磬撞鍾誦佛,鍾聲悠揚飄盪,遠聞數里,聽之使人心曠神怡。到了明代,寺內有口大鐵鍾,重約5000餘斤,鍾聲特別洪亮。據傳這口鍾與洛陽東大街鍾樓上的一口鍾音律一致,可以共鳴。人們往往在聽到白馬寺鍾聲的同時,緊接著洛陽城鍾樓上的鍾也響了,民間流傳著「東邊撞鍾西邊響,西邊撞鍾東邊鳴」的佳話。因此,白馬寺鍾聲被譽為洛陽八大景之一。3、金谷春晴—金谷園,是西晉石崇的別墅,遺址在今洛陽老城東北七里處的金谷洞內。石崇是有名的大富翁。他因與貴族大地主王愷爭富,修築了金谷別墅,即稱「金谷園」。園隨地勢高低築台鑿池。園內清溪縈回,水聲潺潺。石崇因山形水勢,築園建館,挖湖開塘,周圍幾十里內,樓榭亭閣,高下錯落,金谷水縈繞穿流其間,鳥鳴幽村,魚躍荷塘。石崇用絹綢子針、銅鐵器等派人去南海群島換回珍珠、瑪瑙、琥珀、犀角、象牙等貴重物品,把園內的屋宇裝飾得金碧輝煌,宛如宮殿。金谷園的景色一直被人們傳誦。每當陽春三月,風和日暖的時候,桃花灼灼、柳絲裊裊,樓閣亭樹交輝掩映,蝴蝶蹁躚飛舞於花間;小鳥啁啾,對語枝頭。所以人們把「金谷春晴」譽為洛陽八大景之一。
4、邙山晚眺邙山又名平逢山,太平山,郟山。它像一條長龍蜿蜒橫卧洛陽之北,東西橫旦數百里,海拔約250米,如同洛陽的天然屏障。俗話說「生在蘇杭,葬在北邙」,古人把氣勢雄偉、土質深厚的北邙當作死後長眠的好地方。孟津新莊村附近古冢林立,這就是東漢諸陵和王公大臣們的墓葬區。每當春天清明時節和秋高氣爽的重九(農歷九月九),成群結隊的男女都要踏青登高遠望。特別是城北的翠雲峰,唐宋時代古木森列,蒼翠如雲,是人們登高遊玩的勝地。每當夕陽西下,暮色茫茫,萬盞華燈初上,萬戶炊煙裊裊,站在峰頂觀看山下高大的城郭,雄偉的宮闕,寬廣的園囿,富麗堂皇的樓閣,十分壯觀。這就是洛陽八大景之一的「邙山晚眺」的寫照。
5、天津曉月天津橋,在洛陽橋東100米處,古時用鐵索連起無數大船而形成的一座浮橋。建於隋煬帝大鄴元年(公元605年),後來,被隋末農民起義軍燒掉。到唐代,才改建為石橋。其時,隋唐城周圍五十餘里,人口百餘萬。洛河自西向東穿城而過,天津橋橫跨其上,北與皇城的南門、端門相應,南與長達「七里一百三十步」「街寬百步」的定鼎門大街相接,為都城南北之通衢。每當凌晨時分,曉月還掛在天空,天津橋上的行旅就熙熙攘攘車馬如流了,無怪乎唐代詩人劉希夷寫道「馬聲回合青雲外,人影動搖綠波里」,真是寫景如畫。「天津曉月」歷來被稱為洛陽八大景之一,因此唐宋詩人有不少歌詠天津曉月的詩篇。可惜自宋以後,歷經五百餘年的戰火,天津橋被破壞了。
6、洛浦秋風洛河,自隋唐直至北宋五百餘年,經過千百萬勞動人民的治理,既有舟楫之便,又有風景之勝。那時的洛河,桃李夾岸,楊柳成蔭,長橋卧波,一年四季風景如畫。特別是「金風消夏」、「半月橫秋」的時節,更是充滿詩情畫意。數千年來,洛濱景色不知使多少古今文人墨客留連忘返。早在三國時,曹子建說他在河畔遇到一位神女,就借題發揮寫了一篇《洛神賦》。號稱初唐四傑的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都曾徘徊洛濱,不忍離去。唐高宗時,上官儀循著河堤,緩轡詠詩,洛濱景色之佳,可以想見。
7、平泉朝游在洛陽城南30里,龍門西邊的山腳下,有個梁家屯村。這里山巒環抱,林木掩映,泉水泛涌,清溪縈回,這就是唐武帝時宰相李德裕的別墅椘郊易之所在 。
8、銅駝暮雨「銅駝暮雨」是洛陽八大景的最後一景。城東關外的中通巷,隋、唐、宋時叫「銅駝陌」,它位於隋唐城的城東北隅,當時國際貿易市場叫「豐都市」一帶。它西傍洛河,桃柳成行;高樓瓦屋,紅綠相間;每當陽春時節,桃花點點,蝴蝶翩翩,鶯鳴煙柳,燕剪碧浪,其景色之美,別有洞天,不亞於晉時石崇在城郊所建的金谷園。隋唐時代這里人煙稠密,每當暮色茫茫,家家炊煙裊裊上升,猶如蒙蒙煙雨,紛紛揚揚,這就是人們贊不絕口的「銅駝暮雨」的由來。

C. 各城市各地區都有哪些正宗的美食

因為長期在廣州工作生活,也大概了解一些廣州的地道美食。

1.腸粉:

腸粉是廣州十大名吃之首,因形狀像豬腸子被乾隆皇帝賜名為腸粉,腸粉分甜咸兩種,咸腸粉的餡料主要有豬肉、牛肉、蝦仁、豬肝等,而甜腸粉的餡料則主要是糖浸的蔬果,再拌上炒香芝麻。腸粉按流派分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主要品嘗餡料的布拉腸粉,另一種是品嘗醬汁調料的抽屜式腸粉。

6. 姜撞奶:

姜撞奶顧名思義是用薑汁和牛奶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的一種甜品,製作的要點是用新鮮的煮開到70-80度的牛奶倒入新鮮的薑汁中,用薑汁和牛奶的溫度差發生化學反應,使牛奶凝固,製作好的姜撞奶口感滑嫩,風味獨特,是夏冬兩季很受歡迎的甜品小吃。

D. 門對千竿竹短的下句是什麼

門對千棵竹,家藏萬卷書!
門對千棵竹短,家藏萬卷書長!
門對千棵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

這是在明朝時候發生的事。
在南京水西門大街,有一座豆腐坊。掌櫃的姓解,叫沛然,山東人,五十多歲。只有一個老伴兒,沒兒沒女。

有一天,這老兩口子全病了。也沒人推磨了,也不能做買賣了。老解就跟老婆說:

「你看看,有個閨女就有半子之勞,我都五十多了,還沒兒沒女,以後可怎麼辦呢?你不會賭氣養一個嗎!」

這事兒哪有賭氣的。

趕到老解五十五歲,竟然得了個又白又胖的兒子。老兩口子這份兒高興就不用說了。對這孩子愛如掌上明珠。時間過得快,一晃兒就到了六歲。孩子倒是透著機靈,看見人家念書他就看,看見人家寫信他也瞧。可有一樁,這孩子不會說話。老解可煩了,心想:命中沒兒別強求,有了兒子是啞巴。

這天,老解請人幫著算豆腐帳,這孩子照例過來看個沒完,老解急了,給這孩子一個嘴巴,啪!

「瞧什麼呀?」

孩子一著急,張了嘴了:

「我瞧人家寫字兒。」

老解一聽;怪哉,怪哉,孩子說話了。

「嗯,好!你喜歡念書,我給你買書,送你上學去!」

一高興,帳也不算了,挑起兩個豆腐桶就走。怎麼?送這孩子上學帶賣豆腐。路上買了三本書,是《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直奔書房去了。書房的老師姓羅。到羅老師的門口,老解就叫門,可又怕耽誤做買賣,他一邊吆喝,一邊叫門:

「豆腐老師,豆腐老師……」

老師一聽:怎麼,我成了豆腐老師了。開開門一看,是老解。

「老解,我短你的豆腐錢哪?」

「不短,我送孩子上學來了。」

老師一看這小孩五官清秀,看樣子還挺聰明,就很愛惜。

「好吧,進來吧!」

老解把豆腐桶挑到院里頭放下,跟著也進了書房。老師說:

「這孩子叫什麼名字?」

「叫啞巴。」

「人有叫啞巴的?」

「他不會說話可不就叫啞巴。」

「這不是起鬨嗎!啞巴能念書嗎?你快領走。」本來嘛,那時候又沒有聾啞學校。

「他現在會說話了。」「好!我問問。你叫什麼名字?」

「我爸爸沒念過書,沒給起名字。」

老師一聽,這孩子不但不啞,說話還挺合情合理,就高興了:「我給你起個名字,叫解縉,大號叫鴻魁。」

老解在旁邊急了:「先生,別讓這孩子泄了勁哪!」

「什麼呀,你走你的吧!到月頭兒,你給送兩吊束修錢來。」「先生,咱是個窮人,交不起那麼多的學錢。」「那麼,我就白教吧。」老師還是真喜歡這孩子,願意白教。「那也不能叫您白教,這孩子在您這兒念一天書,我給您送兩塊豆腐來。」

老師一聽,我這教學都換豆腐吃了:「你呀,別在這兒搗亂了,我什麼也不要,三節兩壽,你來看看我,就全有了。」老解高高興興地走了。

老師叫小孩:「解縉,你過來,我給你上書。」

頭一本念《百家姓》。老師說;「上三趟,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魏,蔣沈韓楊,朱秦尤許,何呂施張。念去吧!」

解縉說:「您給上三趟,我不念。」「那上兩趟吧!」「兩趟我也不念。」「上一趟啊?!」」「一趟我也不念。」「那你甭上學了,回家去吧!」「老師,讓我在您這兒上學,為什麼又讓我走哇?」「是呀!一趟才八個字,你都不肯學,難道說你還上半趟?」「不!老師,您給上得太少了,多了我才念呢。」

老師一聽;我教了這些年的書,還沒遇到這樣兒一開頭就嫌少的呢。「少,好辦。我給你上四趟。」「四趟我也不念。」「那就上半篇,八趟了!」「半篇我也不念。」「依你呢?」老師有點納悶兒。「您給我上一本,我才念。」「一本兒?回頭你還得背哪?」 那時候念書就是念,背,打,念完了背,也不講,背不上來就打。

老師怕小孩兒不知道,還直給提醒。小孩兒說:「背不上來,老師打我,我不埋怨。」「好,給你上一本兒!過來: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司徒司空,百家姓終。念去吧。」

那位說,怎麼這么快呀?不快、我在這背一本兒《百家姓》,大家全睡著了。

這孩子拿著書本兒,回到自己書桌那兒,把書本兒往桌上一放,他不念——那時候小孩念書,上身得晃,這叫「忙其身,忘其累」。怎麼呢?那時候念書不知道怎麼講,一個勁死背。念的時候。上身兒要不動,倆眼睛死盯著書,念著念著就聽不見了。怎麼?睡著了。——這孩子,拿個手指頭,蘸點水在桌子上寫。先寫趙、後寫錢,就這么一個字一個字往下寫。

旁邊的小學生一看,嗯?這傢伙怎麼不念呢?就偷偷叫他:「解縉,快念,背不下來,一會兒老師可打你。」

解縉也不理他。這個小學生就叫那個小學生,「哎!師哥,你瞧,他也不念。」「哎!師弟,你瞧,他不念。」

這個叫那個瞧,那個叫這個看。不一會兒,書房裡六十多學生,全不念了,都瞧他一個人兒了。老師正在那兒看《詩經》,看著看著,一聽書房裡鴉雀無聲,抬頭一看:怎麼?全不念了!好,不管你們念不念,到時候背書,背不下來,就打。過了一會兒,小學生們還在瞧解縉,老師把戒尺往桌上一拍:「背書!」

小孩兒嚇了一跳,背什麼,一句還沒念會哪。老師不管,這兒叫:「王文元,過來背書。」

這孩子已經念《三字經》了。就上了三行。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他呀,凈顧了看解縉了,就記住頭兩句,往下全忘了。他想了個主意:書不合上,就放在老師面前,露著他念的那個地方,背不下來,好偷著回頭看。哪知道,他一轉身,老師就把書給合上了。他還不知道哪,就背:「人之初,性本善,翻過去,看不見。」「往下背。」「翻過去,看不見,不能背,沒有念。」

他這兒找轍來了。

老師這個氣呀:「去!跪那兒念去!」「苟不教,性乃遷……」早干嗎來著?

簡斷捷說,六十來個小孩子,全都沒背下來。老師想:今天解縉一來,大夥兒都沒背下書來,他要再背不下來,罪魁禍首,我就重重打他:「解縉,快來背書!」

小孩拿著書本,沖聖人牌兒作了個揖,沖老師一作揖,把書本往桌上一放,轉過身去:「趙錢孫李……百家姓終。」他背下來了。

老師說:「你這孩子要是不說實話,我打你,你在別處念過書吧?」「老師,我剛會說話,實在沒念過。」

天下爹娘愛好的,老師一看這孩子那麼聰明,特別高興:「你們大夥兒凈看他了,全沒背下來,他可背下來了。都回家吃飯去吧,下午好好念,背不上來,我可要挨個兒打。」

到下午上學以後,解縉把《千字文》拿過來了,到老師跟前:「老師,您給我上這本地。」「啊,一天念兩本呀!我沒法教,念得多忘得快,貪多嚼不爛。你還背你上午學的吧。」

打這兒起,老師教這孩子念書,總比別的孩子細致,上的書比別人多。這孩子不知道怎麼講就來問。念到一年,這孩子就念《詩經》了。到第二年,這孩子就開筆做文章,能做詩,對對子了。

他這做詩凈惹禍。有一天下雨,他下學回家,正走到曹丞相的府門口,他想上門洞去避避雨,一上台階,滑了個大跟頭。府門洞里兩邊懶凳上坐著曹丞相府的家丁、用人,一看,大夥兒全笑了。小孩兒一想:我摔倒了,你們怎麼還笑?上台階沖大夥兒一作揖:「眾位叔叔大爺,你們都在這兒涼快哪。」「可不是嘛。」「那你們笑什麼呢?」

大夥兒一聽,這話沒法兒回答,怎麼說呢?你摔倒了,我們笑了,不像話。就說:「你摔倒了,沒哭,我們笑了。」其實這也不像話。「各位叔叔大爺,你們悶得慌嗎?」「悶得慌怎麼樣呢?」「我給你們做一首詩,好不好?」「這么大孩子能做詩,好,你說說!」

小孩兒張嘴就來:

「春雨貴如油,

下得滿街流,

跌倒解學士,

笑煞一群牛。」

「這孩子罵咱們大夥兒哪!」「這是誰家的孩子?」「咱們後花園對過豆腐坊老解家的。」「走,找他們家大人去!」

揪著這孩子到了豆腐坊。「老解,你們這孩子罵人。」

老解出來一瞧,丞相府的,不敢惹——宰相門前七品官。就問這孩子:「你為什麼罵人呢?」

「爹,我沒罵。」「你沒罵?把你剛才做的那首詩,念出來讓你爸爸聽聽!」

「剛才我做的是:

春雨貴如油,

下得滿街流,

跌倒解學士,

笑壞眾朋友。」

「嘿!你這孩子,真能編瞎話,你不是說笑煞一群牛嗎?」「爹,我說『笑壞眾朋友』,我是拿他們當朋友。他們自己願意當牛,咱們管不著。」「我們怎麼那麼倒霉呀!老解,這孩子你要是不管,明兒可要惹大禍。』」

又有一天,老解賣完豆腐回家,半道上正碰見解縉,爺倆一塊兒走。走過一家糧食店門口的時候,看見有兩個和尚,都被枷帶鎖,有倆公差押著,找糧食店買茶喝。解結一瞧:這倆和尚怎麼會犯罪的呢?出家人應當「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啊!嗯,不是好人!小孩兒一生氣就過來了,向和尚一抱拳:「二位大師父,你們脖子上帶的這個叫什麼呀?」

和尚說:「不知道。」「我知道,這叫你。」「知道你還問!」「我給你們做首詩好嗎?」「這么點小孩兒會做詩,好,你說吧。」

小孩用手一指,說:

「出家又帶枷,

落發還犯法,

兩塊無情木,

夾著大西瓜。」

「這是誰家的孩子?怎麼這么討厭!」

老解趕緊過來:「大師父別生氣,這孩子不會說話,腦袋怎麼會像西瓜呢。西瓜什麼顏色,腦袋又是什麼顏色?」

倆公差怕他們吵:「行了,行了,你也走吧。」

老解到家,就說這孩子:「我再聽你做詩,我可打你呀。」

可是這孩子習慣了,張嘴就來。老解讓這孩子掃地:「你把這地掃掃。」小孩說:「慢掃庭前地。」「你把雞罩上,雞都跑了。」小孩說:「輕罩籠內雞。」「怎麼回事,你又來勁兒,又做上了!」「分明是說話,又道我吟詩。」好!一句詩也沒少說呀。

這孩子念書念到了九歲,到了臘月二十六這一天。老師說:「放學了,明年初六開學。」

解縉說:「老師,我明年初二來吧。」老師說:「都來,你別來了。」「老師,您怎麼不讓我來了?」「廢話,明年來了,是我教給你呀,是你教我呀!」「您教我。」「我教你什麼呀!凡是我念的書,你都念了。我就問你這么一句吧,你如有發達之日,把為師我放在什麼地方?」

這孩子多會說話:「老師,弟子倘然發跡,絕不忘我師教養之恩。」「好!明年你願意什麼時候來,就什麼時候來,沒事咱們爺倆化吟個詩答個對兒的。給你兩吊錢,回家過年去吧。」白念三年書,還拿兩吊錢。

這孩子夾著書包兒、拿著書桌兒就回家去了(這書桌子就是三塊板兒,用合頁一釘,比小板凳大不了多少。那時候上學,自己就帶這么個小桌兒)。到家一瞧,正在炸豆腐呢。因為到年下了,做素菜的多,就添上炸豆腐賣。小孩進門叫了一聲:「爹,我幫您燒火吧。」

老解一瞧:「你怎麼把書桌子拿回來啦?」「放年假了。」「明年還得去,拿書桌子干嗎?」「明年老師不讓我去了。」「為什麼?」「老師說:明年去了,是他教給我呀,還是我教他呀。」「別胡扯了,只要你能寫兩塊豆腐帳就得了。等著,咱把豆腐炸得了,我領你上街,給你媽買兩朵花,給你買點炮放,再買點兒魚,買點兒肉,好好的過個年。再買兩副對子貼上,像個過年的樣兒。」「貼對子,不用買了。」「不買怎麼著?」「您買紙來,孩兒我寫得了。」「怎麼著?你都會寫對子了!哎呀!咱們家裡頭,連我這輩子已經是八輩子沒有認識字的了。輪到小子你這兒,會寫對子了,小兒呀,小兒呀!你簡直是開水澆墳——你欺(沏)了祖了。」

他還凈是俏皮話兒。「好!我買紙去。你寫得好好的,貼到大門上讓人看看,是老子我的光榮,也是小子你的臉面。」

不一會兒就買回來了。「小兒,你寫吧,我去買菜去。」

這孩子一想:我要寫,得寫一副像樣兒的對子。不能又寫什麼「漢瓦當文延年益壽,周銅盤銘富貴吉祥」,什麼「洪範九疇先言富,大學十章半理財」的,這多俗氣。對,出去找個題去。

出了大門一看,對過兒是曹丞相府的後花園,丞相好養竹子,一片青竹茂盛,長得挺高,由牆外往裡看,真好看。小孩兒一瞧這個題挺好哇,回到屋裡提筆就寫:上聯是「門對千棵竹」,下聯是「家藏萬卷書」,橫批是「大塊文章」。字寫得蒼老有勁。寫完了就打糨子,到外邊就貼上了。回到屋裡,坐那兒又寫屋門對兒、財神對兒、灶王對兒、福字兒、橫批、斗方、出門見喜、抬頭見喜、春條兒……這孩子可就折騰上了。

他哪知道,貼上大門對子,惹了禍了。

他剛貼上對子,正趕上曹丞相下朝回家。坐著個八抬轎,他的管家曹安在前邊當引馬,轟散閑人。丞相讓曹安把轎簾兒打開,要看看過年街上的熱鬧景象,特意繞到後街來看看兩邊兒的匾額,買賣鋪的對子。一看這副對子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哦,油鹽店,俗氣。再看另一副對子,是:「蘇季子當金釵六國封相,張公芝還寶帶五世其昌」,橫批是「裕國便民」。哦,當鋪,俗氣!再看:「進門來烏衣秀士,出戶去白面書生」,這是剃頭棚,俗氣。再看:「馱山寶換國寶寶歸寶地,以烏金賣黃金金滿金門」。這是煤鋪哇,老套子。

丞相為什麼注意這個呢?因為他是南書房的御老師(南書房就是皇上念書的地方)。這朝的皇上就是跟他念的書,很有學問,所以,他要瞧匾看對子,瞧人家寫得好壞。

瞧著瞧著,就到豆腐坊這兒了。因為豆腐坊這副對子是五言的門心對兒,字兒大,所以丞相老遠就看見豆腐坊貼了對子了。他可還沒瞧見什麼詞兒就樂了,心裡說:怎麼豆腐坊又貼上對子了,聽說豆腐坊八輩子沒有一個認識字的,還年年要貼對子。那年貼那副對子多叫人樂呀!上聯是「生意興隆通四海」,人家寫對子的知道他不認識字,下聯就給他寫了個「財源茂盛打三槍」,他呢,也不知道,就給貼上了,而且是上聯貼到下邊兒了,下聯貼到上邊兒了,橫批倒著就貼上了。今年又這么早就貼上了,不知又成什麼笑話了。

轎子到豆腐坊門口不遠,丞相捋著胡須就預備樂,可是字也看明白了。上聯是「門對千棵竹」,喲!改詞兒了。捋著胡須一看下聯「家藏萬卷書」,「啊!」一著急,鬍子揪下四根兒來,豆腐坊出了能人了!「門對千棵竹」是拿我竹子為題,這下聯兒可不像話,「家藏萬卷書」。小小的豆腐坊敢說家藏萬卷書!我是市書房御老師,當今萬歲跟我念書,這么大的丞相府也沒敢寫家藏萬卷書哇!豈有此理!再一看橫批,更火兒了,「大塊文章」?胡說!豆腐坊應當寫「大塊豆腐」。

丞相越想越生氣,就叫管家:

「曹安,去問問豆腐坊,這副對子是何人所寫,把他抓來見我!」

「是!」

曹安剛一轉身兒要走。丞相心裡一想:不對,我要是把人抓來,把他對子給撕下來,人家說我以大壓小,以官欺民。也罷,回家再說。他就改了話了:「曹安,回家再說。」

丞相回家,坐在自己書房一想:有了,這對子他怎麼寫的,怎麼貼的,我讓他自己怎麼撕下來。上聯不是「門對千棵竹」嗎,我讓你「門對牆頭兒」。「曹安,來呀!到花園子,找著花把式王三,挑水的趙四,門房的老劉,加上你,你們四個人,把後花園的竹子削下半截去,光留下半截,竹子帽兒給我隔牆頭扔出去,要讓外邊一棵竹子都看不見,快去!」「是!」

曹安到後花園找到了王三、趙四、老劉,四個人就削竹子。曹安這個不願意呀,大年下的歇會兒多好,沒事兒給竹子剃頭玩兒。都削完了,唏哩嘩啦就往牆外扔,都扔完了,就去回復丞相:「跟爺回,竹子帽兒都扔出去了。」「外邊一點兒都看不見啦?」「看不見了。」「去,到豆腐坊看看去,看門上那副對子撕了沒有?」

丞相是想這個:你「門對千棵竹」才好「家藏萬卷書」哇,你這門對牆頭兒,還要「家藏萬卷書」,就對不上了,他一定會把這副對子撕了。

曹安出了相府,直奔豆腐坊。快到豆腐坊,老遠一看,對子還在那兒貼著哪。臨近一瞧:嗯?相爺說是五言對,怎麼這副對子是六言的啦?

這是怎麼回子事情呢?

小孩子不是還在屋裡寫著嗎,寫著寫著一想:我那副大門對多好,現在外頭一定有很多人看,外頭瞧瞧去。到門口一看,一個人兒都沒有,再抬頭往對面一看:喲!竹子都哪兒去了?正在這兒納悶兒,就聽唏哩嘩啦,唏哩嘩啦,從牆里頭往外扔竹子帽兒哪。這么好的竹子怎麼給削下半截來?多可惜!這是怎麼回事?小孩一轉眼珠兒,明白了,心說:哦!為我這副對子呀。常言道:宰相肚內能撐船,可是這個宰相的肚子呀,甭說撐船,連扎個猛子也不行。一琢磨,一準是為我這下聯生氣了。本來嘛,我這么個豆腐坊,敢寫家藏萬卷書,那他那丞相府多難看哪。他把我這對子撕了呢,怕落個仗勢欺人,所以把竹子削下半截兒,讓我這對子不落實地,要我把對子撕了。好,你度量小,不怨我,氣氣你。對子呀,不但不撕,再添倆字。丞相,我要不讓你這竹子連根刨,那才怪呢。這孩子回到屋裡,裁了兩塊紙,寫了個「短」字,寫了個「長』」字,刷上糨子,到外邊就貼上了。

貼完一看,地上扔著好些竹子,到里頭叫他爸爸:「爹爹,丞相知道咱們年下做的豆腐多,怕咱們柴火不夠用的,把竹子帽兒都削下來,給咱們當柴火燒,趕緊往裡撿吧。」別胡說了,丞相那麼好的竹子,他捨得給人嗎?」「不信您跟我看看去。」

老解到外邊一瞧:「真給咱們啦!」爺倆住院兒里就抱,堆了小半堆子。老解說:「丞相對咱們可太好了。」小孩心說;您也不知道我這禍惹得多大哪。撿完了把門關上,曹安可就來了。曹安一瞧:呦,沒撕!好嘞。抹頭往回就跑,跑回相府書房:「跟爺回,小人奉命到豆腐坊看對子……」「對子沒了吧?」「有,不但有,好像又長出一塊來。」「胡說,對子有往外長的嗎?」「可不是,六言了。」「什麼詞兒?」「上聯是『門對千棵竹短』,下聯是『家藏萬卷書長』。」

「上聯多了個『短』字,下聯多了個『長』字。好哇!我這竹子短了,他那書倒長了,實在可氣!曹安,到後花園,找上王三他們,還是你們四個人,把竹子連根刨了,隔牆給我扔出去。」「是!」

曹安到花園里,四個人就刨竹子。一邊刨一邊埋怨。大年下的,剛給竹子剃完頭,又給竹子修腳來了。把竹子刨完了,都扔到牆外去了。

曹安跑到書房:「跟爺回,竹子可連根兒刨了。」「一點兒沒剩嗎?」「一棵都沒剩。」「那好,你到豆腐坊瞧瞧去吧,那副對子許沒了。」「是。」

曹安出了丞相府,來到了豆腐坊門口一瞧:喲,怎麼又多出倆字來,丞相,看你這回怎麼辦?竹子您是連根刨了,對子沒撕下去,再要跟他慪氣,就該拆房了。

這又是怎麼回事兒呢?

小孩子不是跟老解把竹子帽撿進去了嗎,就又回屋寫福字什麼的去了。這孩子正寫著,就聽街上,唏哩嘩啦,唏哩嘩啦,小孩子就明白了。就叫老解:「爹爹,丞相怕咱們柴火還不夠燒的,竹子連根刨了又扔出來了。」

「不能吧!」「不信您瞧瞧去。」

爺兒倆出來一看,可不是嘛。小孩兒連他媽也叫出來,仨人就住院子里抱竹子,小院兒都堆滿了。老解說:「相爺心眼真好,從來沒這么大方過。」小孩兒心說:這回禍惹大了,現在要把對子撕下去,也就什麼事沒有了,不撕,就是一場是非。又一想,這么大人跟我斗,偏不撕。小孩鬥上氣兒了。回到屋裡,又裁了兩塊紙,寫了一個「無」字,一個「有」字,寫完了就貼到大門對兒底下了。剛貼完,曹安正好來了,一瞧:嘿!有意思。抹過頭來往回就跑,來到書房:「跟爺回,豆腐坊那副對子呀……」「撕啦!」「還貼著哪。」「沒撕?」「不但沒撕,又長出一塊來。是『門對千棵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

「好哇!我這竹子短了,沒了,他這書還長有,實在可氣!這可不能怪我仗勢欺人。曹安!趕緊到豆腐坊,先撕對子,然後把寫對子的人拿鎖鏈子鎖來見我!」「是!」

宰相門前七品官,主人多大,奴才多大,曹安也火兒了:大年底下的,因為一副對子我跑了八趟豆腐坊。倒要問問這副對子是誰寫的,我一定得出出氣。到豆腐坊門口,叭叭一叫門,老解出來開門,一瞧:「我當誰呢,原來是相府管家大人,管家到此,一定有事。」
「當然有事。」「我猜著了,年下了,相爺要做點素菜,打算照顧照顧我。您說吧,來多少塊豆腐,多少塊豆腐乾兒,多少豆腐絲兒,您來多少炸豆腐?」

「你全賣給我啦!我問你,這門口兒這副對子是誰寫的?」「我兒子寫的。」「好!」「管家大人太誇獎了。」

「誰誇了。你知道他寫這副對子惹多大的禍嗎?我家丞相因為這副對子,連去青竹兩次,要他撕對子,他不但不撕,反而三番兩次地添字,要笑我家相爺。我家相爺惱了,讓我來撕對子,鎖寫對子的人!明白了嗎?叫他去!」

老解一聽嚇得直哆嗦:「管家大人,您受點兒累,回去跟相爺說就提他沒在家。」「不行,沒在家他上哪兒去了?」「在屋裡寫對子哪。」「廢話,別麻煩,趕快叫出來。」「是。」

老解進了大門,把大門咣當關上了,一插,又把門閂也上上了。跑到屋裡一瞧,這孩子還寫呢。老解這個急呀,又急又氣,過來就給這孩子一嘴巴:「你還寫哪!我說的相爺哪能這么好心眼呢!挺好的竹子給咱燒火!鬧了半天,是你寫對子寫的,丞相惱了,讓管 家上這兒鎖人來了!你趕緊跳牆跑吧!」「爹爹不用害怕,他發來多少人馬?」「凈人,沒馬!就來一個管家,咱們也受不了哇!」「您甭管了,我把他打發回去。」「怎麼著,你一打發,他就回去!我看你怎麼打發!」

小孩兒往外就走。外頭曹安因為老解插上了門,氣更大了,一個勁兒砸門:「快開!快開!」小孩兒不慌不忙:「門外何人喧鬧?」曹安一聽:怎麼這么酸哪?「快開門,是我。」

小孩兒把門開開,見了曹安,深打一躬:「我當何人,原來是相府管家大人駕到,學生未曾遠迎,還請恕罪。」

「我家丞相因為你這副對子,連去青竹兩次,你不但不撕,反倒一再添字,要笑我家相爺,我家相爺惱了,派我用鎖鏈子鎖你來了。來,上鎖!」

「啊!不得無理!下去!」

曹安叫小孩這么一喊,給唬住了:「啊——怎麼回事?」

「管家大人,我來問你,我學生可是殺人的兇犯?」「不是呀。」「可是響馬強盜?」「也不是。」「還是的!」「別說我學生不是殺人兇犯,即便是殺人兇犯,響馬強盜,還有本地父母官,礙不著你家相爺。你家相爺要看我這副對子詞句佳,字體妙,想跟我討教,可以拿拜匣,下請帖,我學生以文會友,可以進府一談,怎麼,鎖我?你這大膽的奴才,可惡的東西,在我這豆腐坊門前,大聲喧嘩,無理取鬧,真是可惡之至!你怎麼來的?」

「我走著來的。」「走來的,滾回去,混帳東西!」

曹安叫他寫得暈了,賭氣回頭就跑。心想:好哇,我讓豆腐渣寫了我一頓。一進書房:「跟爺回,混帳東西!」「駕誰?」「這是豆腐渣罵我。」「誰是豆腐渣?」「豆腐坊少掌櫃的不就是豆腐渣嗎?」「該!人家豆腐坊少掌櫃的,你願意叫他少掌櫃的就叫一聲,不願叫他少掌櫃,叫他聲學生,無緣無故叫人家豆腐渣,那還不罵?」「嗨!真倒霉!您聽我說。我不是一見面就管他叫豆腐渣。我到豆腐坊一叫門,老解先出來跟我耍一套貧嘴,問我買多少豆腐乾兒,豆腐絲兒。我照您的話說了,他回頭就關上門了,我又一叫門,就聽裡面有人問:『門外何人喧鬧?』我說:『你開門吧,是我。』開門一瞧,出來個孩子,他說:「我當何人,原來是相府管家大人駕到,學生未曾遠迎,還請恕罪。』」「這是罵你呀?」「您聽著,罵我的話在後頭呢!」「別羅嗦,快講!」

曹安把小孩的問話和要丞相拿拜匣請的話都照說了一遍。丞相一聽:這孩子夠厲害!不善,好!「曹安,拿我的拜匣,擱一張請帖,請他去!」

曹安一聽鼻子都氣歪了:「跟爺回,您要吃豆腐,咱到油鹽店去也賒得出來……」

「誰賒豆腐?」「不賒,干嗎拿請帖請豆腐渣呀?」「你知道什麼,他是一個白丁兒,我是當朝一品,拿請帖去請,他要是收下,就叫以兒小犯上,輕者是『發』罪,重一重就活不了,懂嗎?」

曹安叫小孩這么一喊,給唬住了:「啊——怎麼回事?」

「管家大人,我來問你,我學生可是殺人的兇犯?」「不是呀。」「可是響馬強盜?」「也不是。」「還是的!」「別說我學生不是殺人兇犯,即便是殺人兇犯,響馬強盜,還有本地父母官,礙不著你家相爺。你家相爺要看我這副對子詞句佳,字體妙,想跟我討教,可以拿拜匣,下請帖,我學生以文會友,可以進府一談,怎麼,鎖我?你這大膽的奴才,可惡的東西,在我這豆腐坊門前,大聲喧嘩,無理取鬧,真是可惡之至!你怎麼來的?」

「我走著來的。」「走來的,滾回去,混帳東西!」

曹安叫他寫得暈了,賭氣回頭就跑。心想:好哇,我讓豆腐渣寫了我一頓。一進書房:「跟爺回,混帳東西!」「駕誰?」「這是豆腐渣罵我。」「誰是豆腐渣?」「豆腐坊少掌櫃的不就是豆腐渣嗎?」「該!人家豆腐坊少掌櫃的,你願意叫他少掌櫃的就叫一聲,不願叫他少掌櫃,叫他聲學生,無緣無故叫人家豆腐渣,那還不罵?」「嗨!真倒霉!您聽我說。我不是一見面就管他叫豆腐渣。我到豆腐坊一叫門,老解先出來跟我耍一套貧嘴,問我買多少豆腐乾兒,豆腐絲兒。我照您的話說了,他回頭就關上門了,我又一叫門,就聽裡面有人問:『門外何人喧鬧?』我說:『你開門吧,是我。』開門一瞧,出來個孩子,他說:「我當何人,原來是相府管家大人駕到,學生未曾遠迎,還請恕罪。』」「這是罵你呀?」?

在線聽相聲
http://club.tingxs.com/Musiclist.asp?hostId=116

E. 去北京旅遊要注意什麼

去北京旅遊要注意時間節點、行程規劃、小心強制消費、注意防曬、注意言行等。

注意時間節點:北京是個政治中心城市,很多政治事件會影響到你的出行,在出發前一定要盡量查好新聞,避開這樣的時間節點。比如重大會議的時候天安門廣場會禁止參觀,某些國家元首訪問時景點會暫時關閉,有些路會封路,交通管制,需要繞行。

如果來北京的話,可以看看這些建議:

一、隨身攜帶身份證件,不要攜帶噴霧、花露水、水果刀。北京會經常時不時就檢查身份證件,有景點買票也需要身份證,一定隨身攜帶。北京各地安檢都很嚴格,夏季最常見禁品就是防曬噴霧和花露水了,不能進地鐵,千萬別帶。

二、在景點租賃導游服務 ,北京的很多景點都是有很豐富的歷史文化的,光看不學習那是大大的浪費,租一個導游,好好學習一下,會有很大收獲的,絕對讓你不虛此行。

三、去之前手機里下載好摩拜單車、OFO、滴滴打車、網路地圖這4樣APP ,北京的單車非常多,出行很方便,建議使用。 滴滴拼車非常便宜,還很方便,來車也快。網路地圖非常清楚,北京路況復雜,一定要多看地圖。

F. 新門街南區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泉州新門街南區

城市:泉州

樓盤位置:鯉城-石筍公園-新門街457號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0平方米,容積率暫無數據,綠化率0%,共0棟樓,停車位暫無數據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

G. 義烏美食街在哪裡

地址:賓王158文創園 這是義務新晉的美食街

倉後路華豐賓館一樓的華豐小吃大世界 這是是義烏最大的小吃城

拓展內容:

賓王是義烏最富有城市感的標志,這里有著媽媽輩最不能忘懷的情感。這里竟同時聚集了11+家美食商家,種類從日料到小吃甜品茶飲統統都有。是想去品嘗美食的好地方。

參考資料:新晉美食街


去義烏必吃的一些美食推薦:

東河肉餅 「東河肉餅」,又叫「夾肉雙層麥餅」。是把面團拉成的一個薄如宣紙的大餅,放進一口平底鍋中油煎而成。薰香、色若琥珀。東河肉餅誕生地在義烏東河鄉的東河村。因其製作考究、味美色佳而美名遠揚。一些大飯店、賓館還把它當作特色小吃。

神仙雞 俗名無水雞,即蒸雞不用水,而是用黃酒,一隻兩斤重的雞加兩三斤黃酒。將雞放入陶缽內,再加黃酒和姜,若不喜甜食,就加鹽。一般義烏人傳統的蒸雞法是加紅糖,也可放幾片瘦豬肉。大約兩個小時後即可。此時的雞香氣四溢,肉又酥又軟,入口即化,筷子一夾,骨肉分離。

金華火腿 由於所用原料和加工季節以及腌制方法的不同,金華火腿又有許多不同的品種。如在隆冬季節腌制的,叫正冬腿;將腿修成月牙形的,叫月腿;用前腿加工,呈長方形的,稱風腿;掛在鍋灶間,經常受到竹葉煙熏烤的,稱熏腿;用白糖腌制的,叫糖腿;還有與狗腿一起腌制的,稱戌腿。(可以說是去金華必吃的標志性特產了)

義烏紅糖 色澤嫩黃而略帶青色,質地松軟,散似細沙,純潔無渣,甘甜味鮮,清香可口產品組成:含鐵38.5毫克,人體需要的錳、鋅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較多。此外,還含有胡蘿卜素、核黃素和煙酸等成分產品功能:舒筋活血、驅寒去濕、暖胃強身諸功效。

參考資料來源:舌尖上的義烏

H. 唐代宰相權力是怎樣演變的

唐宋兩朝的宰相是比較有典型意義的,特別是在唐代,發展出了一套給低級官員(四品到五品)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或者「同中書門下三品」而行使宰相權責的所謂低階宰相,從而使以上所說的那種,「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宰相定義不再適合。

從尚書令到「同中書門下三品」
眾所周知,唐代草建初期,大部分繼承了隋朝的制度,並初步建立起了三省六部制度。在魏晉南北朝時代,個人開府的三公逐漸淡出而成為榮銜,基本上形成了以尚書省長官為宰相的制度,而同時在內廷形成了中書和門下兩省作為皇權的咨詢和審查機構,幫助皇帝行使權力。
隨著隋朝開始,中書和門下兩省移出皇城,在摸索和完善的過程中,終於在唐初形成了較為完善的三省制過程,這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中書省負責起草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核,尚書省負責執行」。但事實上,這樣的過程是逐漸形成的,在開始的時候,由於六部其實是尚書省的屬部,事實上尚書省和尚書省長官仍然是事無不總的真宰相,而中書省和門下省長官並沒有起到一直這種權利的作用。
在太宗朝開始,因為尚書令因為官高不授於人,這時尚書省就以左右尚書僕射為省長官,所以尚書省左右長官就獲得了法律地位上的宰相的身份。而同時,作為中書省長官的中書令和作為門下省長官的侍中同樣作為事宰相的身份。同時皇帝為宰相專門設置了政事堂作為宰相議政和處理事務的專用場所。
在這里就要談到第一個宰相的稱呼,就是「同中書門下三品」的來歷(武周時改稱為「同鳳閣鸞台三品)。早年雖然說左右僕射和中書令侍中都是宰相,但是從官位上來說,尚書左右僕射事從二品的高官,而侍中和中書令都只是正三品。早年侍中和中書令在朝官的排列甚至在尚書六部尚書之後。即使到中唐以後開始作為宰相只為的中書侍郎和門下侍郎一開始的排列也在六部尚書之後。所以和後來給低階官員加「同中書門下三品」以提高官位不同,「同中書門下三品」的目的正是提高侍中和中書令的身份使他們和獲得和尚書左右僕射相同的地位。貞觀十七年(643),李勣為太子詹事同中書門下三品,是此號第一次出現。其後,以此銜為參政標志,雖本官品級高於三品者也要加此銜才得為宰相。
「同三品」一銜,高宗、武後、中宗時期使用最多,玄宗時已逐漸減少。肅宗至德二載(757)李麟為同中書門下三品是此銜最後一次授任。

侍中與中書令
隨著三省制度的變遷,宰相地位實際是隨著三省地位的變動而變動的。由於門下省擁有三省中最重要的批駁封還奏摺和詔令的權力,而且早期的政事堂都是設在門下省內,而且隨著左右僕射逐漸成為獎賞功勛老臣的榮譽性官位,不再管理省務也逐漸退出宰相的行列,尚書省長官逐漸落在官位較低的尚書左右丞上。所以逐漸在唐朝前期形成了以門下省為核心的三省的運作體制。
這種變遷最終導致的結果是中書省和門下省長官的首相地位的最終確立。龍朔二年四月四日。改侍中為東台左相,中書令為西台右相。天寶元年二月二十日。又分別改為左相和右相,也就是確認了兩者左右丞相的身份。尚書僕射的相權自貞觀末年即已開始削弱,到玄宗時,已完全被排除於宰相行列之外。

中書令地位的提高
唐代中期宰相制度最大的變化就是促成了中書令作為首相地位的確立。而產生這個結果,又是由以下三方面組成的。其一是裴炎移政事堂於中書省。其二,是開元十一年,中書令張說改政事堂為中書門下,並置中書門下之印。其三則是姚崇、李林甫和楊國忠數代權臣以中書令長期操控國政。
公元683年,高宗去世,裴炎以侍中升遷為中書令,並將原來設在門下省的政事堂轉移到中書省,從而使中書令開始在政事堂中處於主導的地位。政事堂遷移事件,使唐代政治體制發生重大變化的一個標志。門下省在三省中的樞紐地位開始喪失。中書省職權開始由以前掌握軍國之政令變為參議表章,於是逐漸由出令機關轉變為政務裁決機關。
武則天執政之後,中書令以其在政事堂執筆的實際首相地位,在權力格局中的優勢更為明顯,從而成為核心的宰相。自裴炎以後,從侍中升遷成為中書令成為一個普遍模式,三省長官的平等和互相制約的格局被打破。
張說改政事堂為中書門下,則代表了政事堂逐漸擺脫了過去的那種僅僅代表宰相和議的場所的概念,而逐漸成為制度上的宰相的最高權力決策機構,從而形成了凌駕於三省之上的新的最高政務機關,這種體制而恰恰是建立在中書省的體制上的。大多數的中書省屬官都成為了中書門下的堂後官,這也是在中書門下中書令的權力較大的一個直接原因。
其三則是玄宗朝各個權臣一直以中書令掌控國政。從開元早期的姚崇,到開元晚期的張九齡,再到天寶年間的李林甫和楊國忠,逐漸從制度上形成了一套,以中書令作為中央政府核心的運作體制。三省制度在玄宗朝出現了巨大的變革。
當然這種變革只是過渡性的,真正改變了這個國家的歷史進程的,還是那場內戰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對宰相制度的影響
安史之亂的爆發,給唐帝國帶來了一系列的全國規模的戰爭,也為統治帶來的嚴重的新問題。為了適應新的體制下的政治,中唐以後,唐朝中央政府逐漸形成了一套以使職體制運作的中央體制。特別是在事關戰爭的財政方面。而在形成使職行政體制的過程中,不免對過去的三省六部制度和過去的宰相體制產生了巨大的沖擊。
經過戰爭沖擊的尚書六部體制,其原本整齊劃一的格局被打亂,尚書省部門機構被廢止。戰爭帶來的財政問題和軍事問題使戶部和兵部的重要性逐漸體現出來。再加上掌握官員考核的吏部諸司,而其他的二十多個司,比如司門都官屯田主客水部,大多廢棄無事。尚書省的諸官逐漸成為新的使職制度下,官員的寄祿官而已。即使是六部重要的部門,也常常以他官判省事,而不再以本官處理事務。
盡管安史之亂結束後的代宗朝和德宗朝都採取過回復尚書省地位的努力,但是尚書省體制不再適應於一個對大多數國土失去控制,必須艱苦求存的一個新的中央政府的要求。仍舊再緩慢的衰弱中逐漸被歷史淘汰。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回到宰相本身。隨著宰相制度的發展和現實政治的需要,從中唐開始,出現了大量的以低階官員出任宰相的現象,比如皇帝會委任中書舍人,給事中,或者御史中丞等中低階關於出任宰相。這時,就出現了另一個,帶有使職色彩的宰相稱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當然這個稱呼的產生遠早於這個時代,只是到這里開始才成為宰相的固定稱謂,而且「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作為宰相的名稱,一直使用到北宋元豐改制。
安史之亂以後,宰相名號又有了變化。由於代宗大歷十二年(公元777年)升中書令和門下侍中為正二品,所以就廢除了「同中書門下三品」的職銜。
「平章」意為評議辨別,引申為斷決處理。受此銜者,即有在中書門下處理政事的職責。史載貞觀四年,戴胄以民部尚書同平章國計;八年,左僕射李靖以疾辭位,詔令其病稍痊癒,三兩日一至中書門下平章政事。這都是此銜出現的早期記錄。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以黃門侍郎郭侍舉,兵部侍郎岑長倩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自此以後,「同平章事」也成為宰相的銜號。開元以後,為僕射者例不加「同平章事」,結果就不能參與宰相機務,而被擠出宰相行列。歷史網「同三品」及「同平章事」都屬差遣性質,本身並無品秩,任此職者必另兼職事官街。凡五品以上職事官經過皇帝授權即可充任,不受資歷限制,這便於皇帝從中級官吏中選拔親信以分相權。 「同平章事」則自永淳以後逐漸增多,至肅宗乾元元年(758)以後,成為以他官知政事者的唯一頭銜。而原為當然宰相的三省長官之中,中書令、侍中在安史之亂以後,經常用來加授給元勛、上將,也逐漸變成虛銜。於是唐代後期及五代,「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才是真宰相。此外,以節度使等而兼中書令、侍中或同平章事的也是虛銜,被稱為使相。「同平章事」雖通常自五品以上官員中選拔,但拔充此職時,多轉為中書侍郎或門下侍郎,這是因為中書、門下兩者始終是政府樞要機構之故。

I. 北海公園有幾個門

北海公園有四個門可以進入,公園南門、西南門、公園東門、公園北門。

南門是正門,對面就是中南海,北邊門有兩個門,基本上是旅遊團進入的比較多;東門在陟山門街,本地人比較喜歡從此進入。

公園開放時間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 6:30--21:00(20:30 停止入園)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 6:30--20:00(19:30停止入園)

園中園及小庭院開放時間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 9:00--18:00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 9:00--17:00

(9)上海宰門街小區怎麼樣擴展閱讀:

北海公園承載著中國近千年的歷史和文化,形成了以皇家園林為代表的造園藝術風格,它是凝聚著歷代園林文化藝術之大成的傑作。

東岸濠濮間、畫舫齋、蠶壇等幾組庭院式園中之園,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既充滿天然之趣,又有江南私家園林的神韻。

北岸自東向西有靜心齋、西天梵境、澄觀堂、九龍壁、闡福寺和極樂世界,五龍亭沿湖點綴,與自然山水巧妙地融為一體,一幅不露人工痕跡、宛若天成的山水畫卷。

西岸廣植花木草坪,巧妙地運用中國造園技藝中的「障眼」手法,形成一種林中有景、花下藏幽的園林氛圍。

J. 古代也有地攤經濟,那麼古人們是如何把這件事搞活的

我覺得就是古人有自己的方法,所以說才會這樣子給搞脫了,所以說這件事情也做出自己很好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