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清朝為什麼不割讓上海
擴展閱讀
杭州里安的房價多少 2025-01-24 01:19:07
廈門太平保險屬哪個法院 2025-01-24 01:18:59

清朝為什麼不割讓上海

發布時間: 2022-10-04 23:47:03

Ⅰ 為什麼上海外灘的建築都是國外的

鴉片戰爭後,清朝被迫開放一些了沿海城市口岸給外國人,這裡面就有上海,那時候上海引進了很多西方國家的投資,建設了英租界,法租界等等,你們應該聽過租界吧,不平等條約裡面的,割讓上海的某一塊地區給外國人使用,期限規定使用多少年等,比如外灘就是以前外國人建設的,一直保留至今,中國政府也把這些建築當成文化遺跡,給予開放和保護,上海可以說在二戰時吸收了很多外國投資,海納百川是的確名副其實,上海在二戰時還收留了韓國的臨時政府(以前韓國被日本打敗,領土被日本佔領,其政府被迫在上海建立流亡政府,不了解的同學可以網路),以及被德國納粹屠殺的猶太人等,上海在當時就成了一個有活力有包容心的國際都市

Ⅱ 晚清時的租界是被迫割讓的嗎原來都是清政府拱手相讓的嗎

談到租界,現在中學教科書裡面會說到,是列強用刺刀和槍炮逼迫中國政府割讓的領土。租界真的是被迫割讓的嗎?但翻開歷史的事實來看,還真不能說是被迫割讓的。

那租界的法制權利又是怎麼轉移給了外國人呢?還是因為清政府怕去管,無作為導致的。當時有個中國人和英國人做生意,欠了英國人的錢。英國人就找中國官府打官司,清政府官員卻說:你們別跟我說,我最怕跟洋人打交道了,處理好了,我沒落什麼好處,處理不好,朝廷還得找我算賬,你們英國人去找英國領事擺平這事吧。從此就成了先例,中國人和英國人打官司是在英國領事的權利之內。

再後來太平天國起義,上海縣城被佔領,上海的官員都跑到租界去避亂。這種情況下還有什麼主權可以捍衛的,你的人生安全都要託付洋人的刺刀下。就這樣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清政府無作為、無能,所有的權利都一步步的讓給了外國人。

當然隨著洋人的租地,上海這塊貧瘠之地也變得寸土寸金了。剛開始英國人租地,十幾兩銀子一畝地,到1928年時,租地的一畝地漲到了幾萬兩。

Ⅲ 左宗棠為什麼不收復上海

1、租界是清朝中央政府和國外政府簽署的租界協議,作為一個地方官員,是沒有可能承擔擅自撕毀條約的代價的。這和帶刀過租界是兩回事。帶刀過租界,是對租界管理制度的抗議。

2、漢朝以來,「中國」一詞逐漸演變稱為正統的朝代的標志,例如在南北朝時期和宋朝,北朝以據有中原正統而自稱「中國」,南朝以傳承前朝正統而自稱「中國」。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除制定國號為天下之號外,如唐、宋、明等,也把「中國」作為正統朝代的標志稱號。

Ⅳ 清朝兩次被攻破都城,為什麼堅決不肯遷移都城呢

清朝立國296年,兩次被外敵攻破都城。

第一次是在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英法聯軍在北塘登陸,攻克了天津,在八里橋擊敗清朝最後一支精銳騎兵後,長驅直入攻陷了北京。咸豐皇帝被迫逃往承德避暑山莊。

第二次是在1900年,慈禧太後向11國宣戰,引發八國聯軍侵華。八國聯軍2萬餘人仍然從天津進犯北京,在輕輕鬆鬆擊敗清軍和義和團後,在廣渠門打開缺口,攻入北京,慈禧太後被迫帶著光緒皇帝逃往陝西西安。



這次,反對遷都的聲音依然很強烈。就連支持遷都的人,也在遷都西安、遷都南京、遷都武昌之間扯皮。隨著李鴻章、慶親王與11國簽訂《辛丑條約》,局勢逐漸穩定下來,最後,由慈禧太後一錘定音,堅持回到北京。

【參考資料:《李鴻章全集》《清史稿》《清實錄》等】

Ⅳ 為什麼清朝末年很多帝國主義來夠瓜分中國,但又不佔領

1、根本原因:全中國軍民與帝國主義的誓死抗爭,使得帝國主義完全佔領中國的圖謀始終不能達成。從最早的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衰,到中日甲午戰爭官兵的英勇抗戰,到義和團運動的爆發,這些抗爭一次又一次粉碎帝國主義的陰謀。
2、內部原因:帝國主義之間存在利益沖突,各方相互牽制,致使中國沒能被完全佔領。
3、從西方資本主義發展歷程來看:西方完成資本原始積累依靠殖民虐奪,後來在此基礎上依靠商貿,建立全球市場;向外輸出商品,留回資本;工業革命完成後,新興資本主義國家妄圖重新瓜分世界版圖。他們希望把中國變成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原料來源地和商品傾銷地,實現資本利益的最大化,這些是帝國主義更加看重的方面。

Ⅵ 割讓上海是什麼條約

上海沒有割讓過,只是被迫開放為通商口岸,1842年 南京條約。
主要內容
中英《南京條約》(又稱《江寧條約》)共13款,主要內容是:
1.宣布結束戰爭。兩國關系由戰爭狀態進入和平狀態。
2.清朝政府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史
稱「五口通商」),准許英國派駐領事,准許英商及其家屬自由居住。
3.賠款。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其中600萬銀元賠償被焚鴉片,1200萬銀元賠償英國軍費,300萬銀元償還商人債務。其款分4年交納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則酌定每年百元應加利息5銀元。中國向英國共賠償二千一百萬西班牙銀元。
4.割地。割香港島給英國,英軍撤出南京、定海等處江面和島嶼。
5.廢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貿易制度,准許英商與華商自由貿易。
6.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需與英國商定;中國的關稅自主權開始喪失。
7.以口頭協議決定中英民間「訴訟之事」,「英商歸英國自理」;中國的司法主權開始受到侵害。
8. 中英兩國各自釋放對方軍民。

Ⅶ 英國為什麼要佔領香港為不佔領上海

1840年的時候,不知道上海是哪國的租界。又被誰佔領了????
真是無知者無畏。
當時英國之所以要清政府割讓香港,是因為香港靠近廣州,而廣州長期作為中國唯一的通商口岸,英國在此與中國進行貿易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有良好的碼頭和倉儲設施以及人際關系。且香港是個島,容易防守,且方便英國從海上對其進行支援。
上海當時還只是一個小縣城(松江府上海縣,相對於廣州長期以來一直是廣東省的省城),且並不直接靠海,英國艦隊必須從吳淞口進入黃浦江,其出海口容易被陸地上的炮火控制。而且英國人對當地的地理人文等環境遠不如對廣州熟悉。
綜上所述,自然是選擇香港比較穩妥。
但通過五口通商,英國人發現上海是聯系中國內陸與大海的天然樞紐。遠洋海船可到此卸貨,然後通過內河船隊可將貨物沿江而上可直達武漢,沿江各省是中國最富裕的地區。其發展潛力遠遠超過通航距離相對很短,且基本局限在嶺南地區的廣州。所以後來英國人通過各種手段不斷擴大在上海的租界面積。使之成為其在遠東主要的貿易樞紐,而香港則變成了西方船隊從南海前往上海中途的加煤站,以及補給基地。
回樓下,割讓領土必須是通過戰爭,英國通過兩次鴉片戰爭得到了香港和九龍,但此後中國再沒有單獨和英國進行過戰爭(八國聯軍,因為各國分贓不均,所以均未提出割讓土地的要求),請問英國如何再從中國直接割讓土地。並且如前面我所說香港是一個海島,對於海軍立國的英國來說,對其進行保護和補給要比在陸地上的上海要容易的多,比如太平天國就曾經進攻上海,但被各國聯軍和淮軍擊退,但如果是香港,哪太平天國連進攻的機會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