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向陽熱水瓶上海產余什麼時候
擴展閱讀
杭州定製門窗哪個品牌好 2025-01-23 15:05:10
廈門湖裡聯發廠在哪裡 2025-01-23 14:49:45
上海生產的海鮮有哪些 2025-01-23 14:32:31

向陽熱水瓶上海產余什麼時候

發布時間: 2022-10-06 14:38:18

❶ 暖水瓶是誰發明的,在什麼時期發明的

中國的暖水瓶究竟始於何時?筆者通過對宋代文獻史料的研究認為:暖水瓶在北宋的後期就已經開始製作並使用了。其證據是:
張虞卿者,文定公齊賢裔孫,居西京伊陽縣小水鎮。得古瓶於土中,色甚黑,頗愛之,置書室養花。方冬極寒,一夕忘去水,防為凍裂。明日視之,凡他物有水者皆凍,獨此瓶不然。異之,試以湯,終日不冷。張或與客出郊,置瓶於篋,傾水瀹茗,皆如新沸者,自是始知秘。惜後為醉仆觸碎。視其中,與常陶器等,但夾底厚幾二寸,有鬼執火似燎,刻畫甚精,無人能識其為何時物也。
這條史料使我們得知暖水瓶已經在北宋開始使用並引起人們的新奇感與神秘感。另一條史料則清楚地描述了在玻璃膽瓶上塗附水銀的製作技術過程:
徽宗嘗以紫流離膽瓶十,付小璫,使命匠範金托其里。璫持示範匠,皆束手曰:「置金於中,當用鐵篦熨烙之,乃妥帖,而是器頸窄不能容,又脆薄不堪手觸,必治之,且破碎,寧獲罪,不敢為也。」璫知不可強,漫貯篋中。他日,行廛間,見錫工扣陶器精甚,試以一授之曰:「為我托里。」工不復擬議,但約明旦來取。至則已畢。璫曰:「吾觀汝伎能,絕出禁苑諸人右,顧屈居此,得非以貧累乎?」因以實諗之。答曰:「易事耳。」璫即與俱入,而奏其事。上亦欲親閱視,為之幸後苑,悉呼眾金工列庭下,一一詢之,皆如昨說。錫工者獨前,取金鍛治,薄如紙,舉而裹瓶外。眾咄曰:「若然,誰不能?固知汝俗工,何足辦此。」其人笑不應,俄剝所裹者押於銀箸上,插瓶中,稍稍實以汞,掩瓶口,左右洞之。良久,金附著滿中,了無罅隙,徐以爪甲勻其上而已。眾始愕眙相視。其人奏言:「琉璃為器,豈復容堅物觸,獨水銀柔而重,徐入而不傷,雖其性必蝕金,然非目所睹處,無害也。」上大喜,厚賚賜,遣之。
這兩條史料均出自《夷堅志》,是目前所能找到的中國古代暖水瓶的最早的記錄。第一條史料是說張齊賢孫子輩分的張虞卿已使用了暖水瓶。張齊賢,是宋真宗時兵部尚書,卒於1014年。他的裔孫張虞卿當生活在北宋中後期,或確切地說主要生活在宋徽宗時期。而另一條史料剛好可與之互證。
眾所周知,暖水瓶是一種雙層玻璃容器,內外壁在頂部完全封攏,將夾層中的空氣抽出來。暖水瓶的內壁需鍍上一層水銀,目的是為了減少由輻射傳走的熱量。《夷堅志》中這兩條史料表明:宋代的暖水瓶已有了今日暖水瓶的雛型。
首先是第一條史料記張虞卿所擁有的暖水瓶「夾底厚幾二寸」,這就證實了這種暖水瓶是中間有空隙的雙層構造,「夾底」即夾層。
第二條史料則記述了錫工剝所裹金箔,押於銀筷子上,插入玻璃瓶中,再輸入水銀,掩住瓶口,左右搖動,以使水銀塗鍍在瓶膽上,這大體是符合暖水瓶製作技術的。
這兩條史料所反映出來的暖水瓶的情況,若放在整個宋代製作玻璃瓶、水銀的歷史中去觀察,就會發現這已不是個別現象了。考之宋代典籍,我們可以得知:玻璃是自然之物,彩澤光潤,逾於眾玉。它用石英砂、純鹼、長石及石灰為主料,有時加入少量澄清劑,將原料混合、熔融、勻化後,加工成形,再經退火處理而得玻璃製品。宋代已能夠進行這種玻璃品的製作,宋徽宗一次就能給小太監10個紫色玻璃瓶,就已表示了宋代的玻璃瓶製作的數量已不小,而且品種也多樣,質量也相當不錯。因為在此之前,就有孔平仲的《海南琉璃瓶》詩:
手持蒼翠玉,終日看無足。

秋天長在眼,春水忽盈掬。

瑩然無埃塵,可以清心曲。

有酒自此傾,金樽莫相瀆。

又如後來張耒的《琉璃瓶歌贈晃二》詩中:

非石非玉色紺青,昆吾寶鐵雕春冰。

表裡洞徹中虛明,宛然而深是為瓶。

以有易無百貨傾,室中開橐光出楹。
透過這樣的詩句,不難想見琉璃瓶的晶瑩,質量的優良。而且,宋代政府在與外國貿易過程中,還非常注意吸收外國的玻璃瓶作技術。筆者在翻檢這一時期的中外貿易史料時,發現波斯語國家與宋朝貿易的「方物」中玻璃瓶為一大項。
如自建隆二年(961)起,占城就進有「大食瓶」,即伊朗瓶。而伊朗國貿易的「方物」中,每次都有玻璃製品,以各式玻璃瓶為多。如至道元年(995),一次「貢品」中就有:
眼葯二十小琉璃瓶,白沙糖三琉璃瓮,千年棗、舶上五味子,各六琉璃瓶,舶上褊桃一琉璃瓶,薔薇水二十琉璃瓶。
宋代典籍中關於水銀的記載
伊朗的玻璃瓶,為宋代製造質量較好的暖水瓶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從製造玻璃暖水瓶的必備之物——水銀來看,宋代的水銀提煉是很興盛的。北宋後期,唐慎微《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就作過這樣的記載:「作爐,置砂於中,下承以水,上覆以盎器,外加火煅養,則煙飛於上,水銀溜於下。」提煉水銀的器具和方法的出現是社會對水銀的需求量很大的一種反映。到了南宋,提煉水銀已發展成了規模生產。周去非《嶺外代答》所記廣西桂林地區出現的上火下水的內蒸餾器提煉水銀法可為代表:
邕人煉丹砂為水銀,以鐵為上下釜,上釜盛砂,隔以細眼鐵板,下釜盛水埋諸地,合二釜口於地面而封固之。灼以熾火,丹砂得火化為霏,得水配合而下墜,遂成水銀。
倘若沒有社會性的、迫切的對水銀的需求,是不會出現這種生產規模大、水銀產量高的蒸餾化裝置的。宋代社會所出現的各式各樣的煉丹術,也可以證實這一點。在北宋後期,水銀就作為一種商品廣泛流行了。如「瓢內出汞成金」、「草制汞鐵皆成庚」、「市葯即干汞」等。
南宋的曾敏行《獨醒雜志》還記敘:水銀燒煉點化之術,「雖因誣誕欺人者甚多,然不可謂無此術」。這從另一側面告訴了我們,水銀在人民的生活中已佔有重要的地位。通過以上探索,我們大致可以了解到,宋代的玻璃瓶製品與水銀塗鍍技術、水銀的提煉技術及使用,都呈現出一派興旺景象,從而為暖水瓶的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是,必須看到,這些只是暖水瓶出現的基本科學技術因素,假如沒有合適的自然條件、社會環境,暖水瓶也不會在北宋出現。
據氣象學權威竺可楨先生認為,11世紀的北宋,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寒冷的時期之一,僅從天禧元年(1017)至政和三年(1111)這段時間的東京來看:降雪不斷,凍死甚眾,有時大雪連月,至春不止,平地積雪八尺有餘,連飛鳥都凍死了。進入南宋,即公元12世紀的臨安,氣候更為寒冷,降雪之多,勝過北宋,不僅比平常頻繁,而且延至暮春。於是,我們就看到了這樣的記載:
東京,冬天雖有大風雪,但仍有夜市。除賣點心、水果外,「至三更,方有提瓶賣茶者,蓋都人公私榮干,夜深方歸也」。臨安,「冬日雖大雨雪,亦有夜市盤賣。至三更後,方有提瓶賣茶」。
這兩條史料揭示了這樣一個史實:商販們「提瓶賣茶」所用的瓶,是保溫的暖水瓶,因為用鐵或瓷製成的瓶子裝茶水,即使在茶瓶的外麵包裹厚實的棉被之類,在極寒冷的冬夜,一會兒也會涼的。且在宋代,是非常講究注滾熱的湯水於盞碗中,「點開」茶葉或茶餅才飲用的。像蔡襄《茶錄》所說:「凡欲點茶,先須令熱,冷則茶不浮。」還有在宋代筆記、小說、詩歌中屢屢出現的「鬥茶」,倘無盛貯熱水的暖瓶,無法想像是如何「點茶」相鬥的?這就如同沒有保暖的瓶膽,在冬夜裡是不可以賣熱茶,而冷
茶在冬夜裡不可能有市場一樣。正因如此,在宋代飲食行業中,「提瓶賣茶」才成為獨立的行當。需要提及的是,宋徽宗是最能追求浮華的,官宦貴吏無不以有珍稀物品爭相獻上邀賞,民間的工匠也無不受這種「侈奢則長人精神」的感染,紛紛鑽研奇巧技藝。《夷堅志》中的擅長塗鍍水銀技術的錫工,就是小太監在百姓居住區發現的。這就表明這種水銀塗鍍技術已在民間廣泛傳。而暖水瓶得到最喜歡奢侈品的徽宗的賞識,會很快推廣開來,也是十分可能的。臨安在暖水物品方面就出現了「暖水釜」。既稱之「暖水釜」,其構造必是用玻璃為膽,水銀為裹。皇帝將這樣的暖水器皿,賜給出嫁的公主,說明此類暖水器皿在宮中已普遍使用,並頗得人們的喜愛,從而使使用暖水器皿成為社會的時尚。
那麼,宋代的暖水瓶應該是個什麼樣子的呢?目前尚未有出土的宋代暖水瓶實物證實,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從出土的宋代的瓷茶瓶、玻璃水瓶尋找旁證。從出土的宋代茶瓶看,它一般造型為寬口,鼓腹,平底,短流,與流成90°角的腹壁上安有筒形把手。在江西贛州、景德鎮的宋井中,江蘇無錫環城河宋代古井中出土的宋代挈瓶,一般為弇口(或敞口)、短頸、溜肩、長圓腹、小圈足(或小平底),為便提攜,在肩部安雙系或四系。
此外,從內蒙古奈曼旗,遼開泰七年(1018)陳國公主墓出土的10~11世紀初中亞伊斯蘭製造的高頸玻璃水瓶,遼寧朝陽北塔宮出土的伊斯蘭玻璃瓶,天津薊縣獨樂寺遼代塔基內發現的伊斯蘭刻花玻璃瓶,河北定縣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塔墓內發現的六種伊斯蘭玻璃器,都能使我們對宋代暖水瓶形狀有所推測。
宣化遼墓壁畫中漢仆從手中茶瓶
1986年南京林學院發現的北宋墓中,有許多高約31厘米,底6.4厘米,口徑6厘米的瓶子,這些瓶子雖不是玻璃瓶,但考古學家研究認為:已和現今的瓶子十分相似了。另外,宋代《花塢醉歸圖》中,有一挑著行囊的僕人,行囊後端攜帶的酒瓶,也為宋代暖水瓶的樣式,提供了參照。我們可以想見,宋代的暖水瓶雖然不能和現代的暖水瓶完全一樣,但其基本樣式已無多大差距。綜合以上的考證,筆者傾向於宋代暖水瓶的樣式為:
寬口,長頸,長腹,瓶口安有開啟的瓶蓋,它與暖水
瓶包裝外腹壁上的近似直角的弧形鐵把手相連,箍在瓶頸口上,以便於開啟和提攜。
也許有一天會出土宋代暖水瓶的實物,那將對筆者的這一考證作出驗證。

❷ 向陽熱水瓶怎麼換內膽

一般熱水瓶都是這樣的
先買好水瓶內膽
然後打開水平的底蓋(有的有螺絲固定,請取下)
把舊的水平內膽拿出來(破了的話小心玻璃割傷)
瓶口應該有密封圈,拿下來安在新內膽口上
小心的把新內膽放入熱水瓶內
把底蓋上中心的部分旋出
安上底蓋
旋轉底蓋中心部分使內膽不發生晃動
這就換好了

❸ 家用熱水瓶能比作什麼

家用熱水瓶能比作小型冰箱
早在兩千多年的戰國時代,能工巧匠們就已發明出一種既能保溫又能儲冰的器物,被現代人形象地稱之為「古代的冰箱」。
在聊城新華園古玩市場,我驚奇地發現了一件不知做何用的魯綉製品。綉花圖紋美麗,周身使用紅色布做底子,上面用各色絲線綉著花鳥,底部用藍布做襯、用黑線縫製成了一個古錢形狀,內里有厚厚的棉花和蒲草,做工非常精美。我掂量來掂量去,心想是一件綉花棉帽嗎?不像;是一件綉花枕頭嗎?也不像。這究竟是什麼?當持寶人將一把錫壺放進這個綉花棉套里,又用另外一件綉花棉墊將壺蓋一蓋,將壺的提手往上一提,壺嘴便從綉花棉套里露出來。我這才驚奇地發現,原來這是一件做工精美的保溫壺套。
我為古人的智慧折服之餘,又專門探討了古人為食物保溫而進行的發明和創造。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能工巧匠們就已發明出一種既能保溫又能儲冰的器物,被現代人形象地稱之為「古代的冰箱」。它就是曾侯乙墓室出土的最古老的保溫箱——著名的銅鑒缶。這種古代用以溫酒的器具,高63.3厘米,邊長62厘米,重170公斤。整座器皿由內外兩件器物構成;外部為鑒,鑒內置一尊缶。
在那個時代,帝王們的生活相對來說很奢華,也很講究。那時夏季酷暑難耐,只能在冬季天寒地凍之時將冰塊挖出放在地窖里,待到夏天時再將其拿出來消暑。而這件器物就起到了保溫的作用,裡面奇特的構造可將冰塊保存較長的時間而不至於融化,同時在冬季也是盛放熱食極佳的保溫罐。
另外,古人把瓷質或紫砂茶壺放在茶壺籮內,塞上棉花或鵝毛等保溫材料。茶壺嘴露在外面,可以倒茶。生活中的竹編籃有兩種,透氣的叫「夏籃」,專門用來放飯菜,掛在牆上;不透氣的叫「冬籃」,也是用來保溫、存放食物的。
古代用來保溫食物的器皿還有溫盤,它由上下兩層瓷構成,上層瓷薄,下層瓷厚,中間是空的,在使用時向盤內夾層注入熱水,可以保持菜品的熱度,體現出更佳的口感。
自1892年英國物理學家詹姆斯·杜瓦爵士發明了保溫瓶,才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方便。當時他進行了一項使氣體液化的研究工作,氣體要在低溫下液化,首先需設計出一種能使氣體與外界溫度隔絕的容器,於是他請玻璃技師伯格為他吹制了一個雙層玻璃容器,兩層內壁塗上水銀,然後抽掉兩層之間的空氣,形成真空。這種真空瓶又叫「杜瓶」,可使盛在裡面的液體不論泠熱,溫度都保持一定時間內不變。由於在家庭中保溫瓶主要用於熱水保溫,故又稱熱水瓶。
直到建國後,從上海建成我國第一個暖瓶廠、生產出氣壓式暖瓶起,暖瓶才進入中國尋常百姓家,自此用棉套保溫的暖壺才走進人們對過去生活的記憶里。

❹ 上海向陽牌熱水瓶有多少年的歷史

上海向陽牌熱水瓶有多少年的歷史?它這個歷史還是挺長的,畢竟老牌子嗎?

❺ 古代人的開水是怎麼保溫的

古代基本沒有保溫的器皿,但在皇宮貴族也有幾件用來保溫的器物供達官貴人使用

  1. 銅鑒缶,一種既能保溫又能儲冰的器物,被現代人形象地稱之為「古代的冰箱」。它就是曾侯乙墓室出土的最古老的保溫箱——著名的銅鑒缶。這種古代用以溫酒的器具,高63.3厘米,邊長62厘米,重170公斤。整座器皿由內外兩件器物構成;外部為鑒,鑒內置一尊缶。這件器物就起到了保溫的作用,裡面奇特的構造可將冰塊保存較長的時間而不至於融化,同時在冬季也是盛放熱食極佳的保溫罐。

  2. 古人把瓷質或紫砂茶壺放在茶壺籮內,塞上棉花或鵝毛等保溫材料。茶壺嘴露在外面,可以倒茶。生活中的竹編籃有兩種,透氣的叫「夏籃」,專門用來放飯菜,掛在牆上;不透氣的叫「冬籃」,也是用來保溫、存放食物的。

  3. 溫盤,它由上下兩層瓷構成,上層瓷薄,下層瓷厚,中間是空的,在使用時向盤內夾層注入熱水,可以保持菜品的熱度,體現出更佳的口感。

❻ 用什麼方法又快又好的祛除暖瓶中的水垢

家家用水壺,家家顧討厭的水垢。為此,我們向您推薦幾種簡便易行的去除水垢的方法,不妨試試。

①水壺煮山芋除垢 在新水壺內,放半水壺以上的山芋,加滿水,將山芋煮熟,以後再燒水,就不會積水垢了。但要注意水壺煮山芋後,內壁不要擦洗,否則會失去除垢作用。對於已積滿了水垢的舊水壺,用以上方法煮一二次後,不僅原來的水垢會逐漸脫落,並能起到防止再積水垢的作用。

②小蘇打除水垢 用結了水垢的鋁制水壺燒水時,放1小匙小蘇打,燒沸幾分鍾,水垢即除。

③煮雞蛋除水垢 燒開水的壺,用久了積垢堅硬難除。如用它煮上兩次雞蛋,會收到理想的效果。

④土豆皮除水垢 鋁壺或鋁鍋使用一段時間後,會結有薄層水垢。將土豆皮放在裡面,加適量水,燒沸,煮10分鍾左右即可除去。

⑤熱脹冷縮除水垢 將空水壺放在爐上燒干水垢中的水分,燒至壺底有裂紋或燒至壺底有「嘭」響之時,將壺取下,迅速注入涼水,或用抹布包上提手和壺嘴,兩手握住,將燒乾的水壺迅速坐在冷水中(不要讓水注入壺內)。重復2次至3次,壺底水垢會因熱脹冷縮而脫落。

⑥醋除水垢 如燒水壺有了水垢,可將幾勻醋放入水中,燒一二個小時,水垢即除。如水垢中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鈣,則可將純鹼溶液倒在水壺里燒煮,可去垢。

⑦口罩防積水垢 在燒水壺里放一隻干凈的口罩,燒水時,水垢會被口罩吸附。

⑧磁化 在壺中放一塊磁鐵,不僅不積垢,煮開的水被磁化,還具有防治便秘、咽喉炎作用。